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管理会计的了解

对管理会计的了解

对管理会计的了解

对管理会计的了解范文第1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变迁;解释视角;启示

近年来,管理会计变迁的议题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共同关注(赵莹,2005)。在欧美,对管理会计变迁的研究已成为管理会计研究中的热点领域(burns and vaivio,2001;scapens,2006)。冯巧根(2006)指出,所谓管理会计变迁研究,就是对管理会计体系中理论与方法的形成、发展及其变更和终止的过程与原因所作的研究。管理会计的变迁应该说肇始于johnson和kaplan(1987)对当时管理会计理论、方法提出的“相关性丧失”的经典性批评,他们身体力行地开创了诸如作业成本 计算 /管理(abc/m)和平衡记分卡(bsc)等更为相关的“先进”性管理会计思想与工具。时至今日,新兴的管理会计技术方法层出不穷(如目标成本target costing、标杆管理benchmarking、 经济 增加僮eva等),日趋丰富。然而,针对个体企业而言,在变革原有的管理会计,控制系统时,又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为什么有些方法在某个(些)企业得到迅速地传播和接受,而有些方法却得到了抗拒或者在实施一段时间后以失败告终?笔者认为,变迁其实是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环境变量作用于组织内部流程并加以改变的过程,对这个过程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内外部之间的互动是如何发生和进行的:哪些因素是变迁的决定性力量;组织中的成员如何应对变革;变革反过来对社会、经济环境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而对于这些问题的了解,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管理会计的发展及其在实务中的真正运用,以评估其功能作用。

西方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管理会计变迁及其所体现出来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和解读。笔者尝试从解释视角(方法论基础)这个方面进行相关文献的评述,希望能够对推动管理会计变迁的多元化研究尽一份绵薄之力。

一、管理会计变迁的不同解释视角(方法论)

(一)理性——技术视角

这种视角发端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和经典组织理论,一直以来都是管理会计(变迁)研究的主流(刘晓善,2008)。该观点将管理会计看作是一套计量型工具和模型的组合,用来帮助决策者改善决策质量,继而最大化相关效用。此外,组织理论也在不断致力于揭示管理会计系统和权变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

1 源自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理论(baiman,1982),旨在重点描述组织中委托方和方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两者之间固有的利益冲突。如何使各级人受到合适的监督、激励,从而能够按照委托方的最大利益行事,一直都是理论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从理论的角度看,管理会计在组织中的功用在于能够建立起一套决策制定、业绩评价和管理控制的模型和系统,去解决委托方和方之间的利益不相容问题,减少或最小化相应的成本。当现有的管理会计技术、方法已经无法有效化解问题时,对于管理会计变迁的需求就产生了。2 作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延伸,交易成本理论(williamson,1970)考察了企业组织的经济性——通过内部的安排和管理协调来节约因采用外部市场价格机制所产生的交易成本,从而提高效率,实现价值的最大化。johnson和kaplan(1987)指出,管理会计技术的发展和工具的改良来自于管理层对经济效益和效率的不断追求。换言之,当目前的管理会计系统在维持内部管理协调功能有效性继而降低交易成本方面优势不再时,变迁就应运而生了。3脱胎于系统理论和组织理论的权变理论(burns & stalker,1961;otley,1980)认为,特定的管理会计/控制系统是否能够存在。取决于它和组织环境中技术条件、不确定性、任务复杂性、分权程度等诸多因素间“匹配”或“兼容”的程度。这种权变思维能够帮助管理会计研究深入挖掘管理会计因变量(如预算类型、预算的参与程度、控制模型、业绩评价系统)与组织环境中自变量(如技术条件、行业的竞争态势、管理者的行为风格、任务的确定性程度等)之间的关系,从而在归纳 总结 的基础上为特定的管理会计技术在不同企业或行业的传播运用提出指导意见。在权变理论下,只要现时的管理会计方法不再与变化的环境需求相匹配,那么新的方法就应该建立起来,以期和新的需求相一致。

(二)实用——解释视角

这种观点的形成来自于研究者对特定管理 会计 实务在特定 企业 得以运用的解读,以及对社会学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借鉴。管理会计实践在这种观点看来,并非客观的 自然 现象或简单的人为举动,而是具有特定内涵的社会性活动,会被社会中的主体所改变。某种实践之所以能够产生,是因为它是组织这个被缩小了的社会中,成员间一种共享知识和价值观的产物。该观点并不主张去寻求管理会计中的一般性技术 规律 和通用性计量模型,而是去发掘影响社会行为的显性或隐性规则,因为这些规则通过影响主体的价值观来影响其社会性行为,进而决定管理会计实践(scapens,2002)。所以,对于管理会计变迁的实质。可以被有创见性地解释为:是由组织内主体间共享知识、价值观所引导而变得合法与合理的社会性行为的产物。此外,仅仅从技术和 经济 效率角度解释“理性”也是远远不够的,“理性”还应该被赋予其社会、组织层面的内涵。技术方面某项会计活动显现的非理性,不能够抹杀它在非技术方面所具备的理性与存在价值,反之亦然。采用该视角的研究者(berry et al,1985;park&godfrey,1997;jones&dugdale,2002)大多使用案例调查方法,对目标企业的管理会计实践与变迁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了被传统视角忽略的事实以及无法解释的现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scapens等(1994,2000,2006)认为,可以将管理会计看作是一种社会化和制度化的实践活动而不是教科书上知识的简单再现或运用。具体讲,管理会计是一套可以被“例行常规化”(routinized)和“制度化”(institu-tionalized)的规则,当社会、文化、组织等宏观、微观变量对这种转化有期望或要求时,特定的、“可接受的”管理会计实践就形成了。scapens等学者的“制度化理论”,打破了传统管理会计研究以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为基础的寻求最优“静态均衡”而无法解释动态变更过程的窘境,指出管理会计变迁的核心任务在于使新技 术规则的制度化(张林,2008)。

(三)批判——社会经济视角

这种视角是跨学科研究管理会计的典型代表,它将管理会计生存的环境进一步放大,认为要从更加广阔的社会与经济角度来解释管理会计实践,并借鉴 历史 学、 政治 学和人类学等学科的理论来批判传统视角的不足。如借助于政治经济学下的劳动过程观(labor process perspective,marx,1976;braverman。1974),可以将管理会计变迁看作是生产关系中阶级结构和斗争变化的产物,这种阶级结构和斗争,既反映在传统的劳资双方之间,也反映在组织内部不同的专业人士之间,还反映在具有委托关系的经理和员工之间。如果组织是建立在“阶级”基础之上的,那么植入管理会计系统的那些监管与控制工具就可以被看作是用来分配剩余价值和财富的手段。hopper等(1993)指出,组织中的阶级结构、阶级关系及其变化对于理解劳动过程中的财务与会计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管理会计其实是造成组织中某一阶级从属地位,使得强调部门(或特定群体)利益合法化的原因。此外,法国 哲学 家michel foucauit的学术思想也为这一视角下的管理会计研究提供了灵感。foucault式的分析主要见之于对“可支配(governable)”、“可控制(controllable)”个体的讨论,预算制度、标准成本这些经典技术以及后续的新兴控制手段,之所以能够融入到组织的管理实践中,是因为组织旨在以提高经济效率的象征性名义对个人进行纪律管束并施加必要惩罚,从而使这些个体可以支配,可以控制(miller&o’leary,1987)。换言之,管理会计实践是一种具有纪律内涵和强制约束力的制度,有如例行常规一般成为下属行事的标准,这种制度或者标准有利于促进下属顺从性格的养成,并减少摩擦,最终有利于组织中强势阶级的自身目标得以迅速实现(hopper&macintosh,1993)。

二、多元化解释视角对管理会计变迁研究的启示

以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为主要理论基础的传统管理会计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便面临重重危机,管理会计的学科体系和研究视角只有被注入新的血液,才能够克服其理论与实务脱节的严重弊端。而不同的解释视角(方法论)则为研究管理会计问题拓宽了思路和空间。透过这些不同的“放大镜”,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管理会计变迁的原因、变迁的历程以及变迁中所呈现出的特征,进而对管理会计实践有全方位的理解,增进理论与实务之间的相关程度。

对管理会计的了解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管理会计;变迁;研究综述

一、管理会计变迁研究的背景

理论研究来源于社会实践的需要。西文国家学者关注管理会计变迁的主题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kaplan,1983,1984)。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以美国为首的西文国家的 经济 开始衰退。大规模生产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① 。然而,二战之后到20世纪80年代这段时间里,日本经济高速稳定的增长,引起了西文国家的普遍重视。日本的弹性生产、以企业集团为特征的企业组织、企业管理模式都引起西文国家学者的关注。如何提高西文国家的企业管理,增强企业竞争力来与日本企业相抗衡成为西文国家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在管理会计方面,从20世纪60年代的丰田公司就进行实践“成本企划”。到90年代日趋完善的日本“成本企划”得到西文国家管理会计学者的高度重视。基于这样的背景,企业管理会计变迁问题开始得到西文国家关注。例如:西文国家许多企业开始进行作业成本 计算 (abc)和作业成本管理(abm)的研究和实践。

虽然学术界关注管理会计变化是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当时管理会计改变不明显,并且它只是在管理会计学者中继续辩论的一个课程(par ahlstrom and christer karlsson,1966)。但是,到了90年代,以管理会计变迁为主题和与相关主题的研究内容得到社会的关注。不仅学术界,而且许多企业、研究机构和许多协会纷纷对管理会计变迁进行研究(john burns and robert. scapens,1999)。自1995年以来,来自欧洲的14个大学就开始调查管理会计变迁的主题和与之相关的理论会计技术与管理会计师角色变化等。注册管理会计师学会(cima ② )就连续几年召开“管理会计变迁研讨会”。例如:注册管理会计师学会1999年4月在麻省会计与 金融 学院召开研讨会,2002年在挪威的qslo研讨会,2001年在意大利的stena研讨会。从1990年到2000年,在英国的《管理会计研究》发表的文章中有11%的文章研究与“管理会计变迁”有关的文章(scapens 、bromwich,2001),具体如表1 ③ 。

二、 管理会计变迁研究的内容

最近二十多年来,自从“管理会计变迁”成为管理会计研究的主题以来,西方管理会计研究从多个角度就“管理会计变迁”进行了研究(john burns,robert scapens,2000)。笔者经过 总结 ,主要有如下几个研究的范围:管理会计是否发生发展?管理会计变化情况,管理会计变迁的原因。

(一) 管理会计是否发生变迁

管理会计是否发生变迁,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管理会计没有发生变化。其主要观点是johnson和kaplan。他们认为,20世纪60年代的管理会计基本上和1920年的管理会计相同(allott,2000),管理会计没有发生变化。另外一些人则认为管理会计发生了变化,但管理会计所显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管理会计技术方法上,而不是根本上管理会计思想的变化(john lnnes,1999)。

(二)管理会计变迁情况

西方学者就管理会计变迁的情况和如何发展的研究文献相对比较多。有规范分析,如 john burns(1999);也有调查研究,如 carolyn r. stokes and charles doryland ( 1989); 也有等例研究,如 par ahlstrom and christer karlsson (1996)。

西方学者认为,管理会计正在向新的领域转变,从管理会计的技术看,从产品制造阶段为主的成本管理转变到以产品设计阶段为主要的成本管理,如在产品设计阶段要分析产品研究与开发行为成本,产品生命周期耗费、目标成本、功能成本等等;从侧重于企业内部为主管理会计转变到侧重企业外部为主的管理会计,如企业必须重视企业竞争对等的分析、企业战略财务管理、目标成本分析、管理会计的相关环境分析、企业外部资料的价值链分析等等。管理会计的手段,从以财务手段为主的管理会计向财务手段和非财务手段结合的管理会计,如johnson和kaplan提出的“平衡记分卡”,juhani vaivio(1999) 在“非财务管理会计发展的探究”对英国一家化工公司(lz-u.k.)为案例探讨了lz-u.k公司在1992-1993年所经历的从财务管理会计到非财务管理会计变迁的过程 ④ 。

三、 管理会计变迁的过程及原因的理论解析

随着管理会计变迁得到西方学者的认识,人们也就探究管理会计变迁的过程及原因的理论解析。笔者认为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经济学理论解释;另一类为 历史 学派理论的解析。

(一) 社会经济学理论解释

社会经济学理论解释,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为因素解析,另一方面为模型解析。

1. 因素解析

因素解析即主要从管理会计发生变化的因素上进行解析。一般诊断有企业外部因素和企业内部因素。管理会计变迁的外部因素主要有:(1)市场全球化;(2)剧烈的竞争;(3) 科学 技术的重大发展(包括计算机技术的发展);(4)生产方法的改变。管理会计变迁的企业内部因素有:企业的组织因素和企业的生产因素。企业的组织因素有:(1)企业规模的下降;(2)企业资源外部化;(3)企业层次扁平化;

(4)团队建设。(allot,2000 )企业的生产因素也有多种说法:(1)企业生产的自动化。(carolyn r·stokes and charles doryland,1989);

(2)企业生产的精益(lean production ),(par ahlstrom and christer karlsson,1966);(3)企业大规模定制的生产。

有的研究学者把影响管理会计变迁的因素分为(innesmitchell,1990):基本因素(facilitator ),激励因素(motivator),促进因素(catalyst)。基本因素是指有助于管理会计变化的条件,它是必需的,但不充分以致产生管理会计变化。激励因素是指以某种形式影响管理会计变化的因素。促进因素是指那些影响管理会计变化的发生时间直接相关的因素。

这些因素能够解释企业管理会计变迁的一些原因,但是,由于这些因素之间没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没能系统解释企业管理会计变迁的原因,把握住企业管理会计变迁的本质。

2. 模型解析

当前模型解析方法主要有四个(carolyn r· stokes and charles doryland,1989),具体如下:

(1)管理会计变迁的层次模型

该模型将管理会计变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为提高效率而计算机化。在这一层次,企业通过计算机而实现数据的自动化输入和输出。如在线现金使用;信息自动流动到会计记账和报告等等。第二层次是传统成本管理的提升。随着生产的变化,成本从强调人工成本、材料成本向期间成本转换,成本管理也应相应提高。如建立质量成本来做到满意质量控制,标准成本的纠正,成本中心的重新设定等。第三层次是成本创新。为了提升包括整个产品周期成本、损失成本、质量成本等各种决策相关的信息,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进行成本创新。例如生产成本必须追踪到整个生产周期;由于企业生产自动化而导致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的变化。

管理 会计 变迁的层次模型指出了管理会计工作变化过程及层次范围中所涉及到的影响管理会计变迁的原因,但没有说明影响管理会计的所有原因。

(2)管理会计变迁制度框架的模型

管理会计变迁的制度框架是john burns and robert w. scapens( 2000)提出的。他们认为传统研究以新制度 经济 学和新制度社会学为理论或交易经济学理论基础,以个位研究和主流经济学的形容方法 ⑤ 。虽然能够为管理会计变迁提出新的技术,但是不能解释这些技术在组织中如何应用,或者不能得到应用的根源,也就是说,它们不能解析管理会计变迁的进程,也不能预测管理会计变迁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困难。john burns 和robert scapens(2000)以旧新度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以整体方法论为方法,提出基于行动和制度之间互动的制度框架的管理会计变迁模型。管理会计是一个制度,制度改变行为,但制度本身也是组织成员行为的结果。制度的 发展 过程要经过这些过程:a. 编译过程(encoding);b. 产生行动(enacting);c. 复制过程(reproduction),d. 制度化过程(institutionalisation)。

管理会计变迁制度框架模型从制度经济学角度说明了管理会计经历发展过程(编译过程、产生行动、复制过程、制度化过程)中管理会计变迁的制度原因,但没有说明管理会计变迁的知识动因。因此,管理会计变迁制度框架模型在解释管理会计变迁原因上有片面性。

(3)分析管理会计创新模型

trond and olov olson(1999) 在“unbundling management accounting innovations”对管理会计创新提出了一个分析因素的一般框架。他们认为管理会计可看作是一系列定义体系、范围和生命周期的设计特征的集合。管理会计创新一般框架主要由两个层面组成:范围层面和系统层面。范围层面又主要包括3个子层面:①可描述性对象;②因果变动因素;③期间。而系统层面主要有两个层面:①系统数量和系统生命期间;②使用者方面。如图1传统管理会计侧重于范围层面,主要关心核算什么和核算的会计期间及成本项目,成本对象及分配等。而 现代 管理会计则应该在更广泛的层面(范围层面和系统层面)进行核算和使用。

分析管理会计创新模型指出传统管理会计向现代管理会计变迁要考虑的因素:可描述性对象、因果变动因素、期间、系统数量和系统生命期间、使用者方面。但是,分析管理会计创新模型没有说明这些因素的内在关系,也没有系统说明影响管理会计变迁的系统原因。

(4)管理会计变迁的数学模型

erkki k. laitinen(2001)用实证方法就组织特点和动机模型来解释93个芬兰小技术公司中管理会计的变化。公司可以分为4种动机模型。分别是:“以改变为导向”、“稳定和保守型”、“运做满意型”和“财力不足型”的组织形态。erkki k. laitinen认为,对研究管理会计改变的有关著作调查显示出2 个被忽视的领域。第一,小公司中对管理会计改变的研究相对太少,尽管对于改变来说他们和大公司面临着相同的挑战。第二,在管理会计中没有用数学模型来描述改变。erkki k. laitinen研究目标是管理会计改变研究中确立的2个缺口而建立了数学模型。它研究管理会计改变的动机因素和组织因素以及小技术公司实用的特点。动机变量分为6种:信息需求,技术和环境改变,自发改变,改变资源,改变和外部需求的目标。组织特点包括规模、增长速度、收益率、出口、r&d、产业、战略、竞争和各种决策水平。调查结果显示调查的前述4种类型的公司对于改变管理会计系统有着截然不同的动机水准。“以改变为导向的公司”必须很大程度地完善管理会计系统来填补巨大的负面效果,尤其是存在极大竞争的时候。而“稳定和保守的公司”则对改变没有什么压力。“运做满意型”公司没有真正地改变管理会计系统的动机。然而建立在客户关系短缺的高竞争基础上的“财力不足型”公司,受环境的影响调整它的管理会计系统,尽管它对于改变动机不足并且资源受限。

管理会计变迁的数学模型对4种公司(“以改变为导向”、“稳定和保守型”、“运做满意型”和“财力不足型”)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用实证方法说明了影响管理会计变迁的动机因素和组织因素,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但是,动机因素和组织因素只是管理会计变迁原因中的部分原因,管理会计变迁的数学模型没能系统说明管理会计变迁的综合原因。

(二) 历史 学派理论的解析

至今为止,管理会计的历史研究方法有三种(joan l. luft, 1997):叙事式研究方法,编年史学派(the annuals school)研究方法和后结构主义学派研究方法。

1.叙事式研究方法

叙事式研究方法,主要是从叙事“伟人”和“重大事件”来记录管理会计变迁的历史,而不是从分析和量化角度来记录管理会计变迁的历史。例如一个公司推行作业成本 计算 /作业成本管理是因为公司ceo的个人决定而不是来自 金融 市场制度或 法律 、经济环境。garner(1954)的《1925年前的成本会计的演变》和solomon(1952)的《成本的历史发展》就是用叙事式研究方法来解释管理会计变迁。在h. 托马斯·约翰逊、罗伯特·s.卡普兰(1992)的《相关性已消失:管理会计的兴衰》也谈到卡内基的成本凭证、泰勒和埃默森的成本会计程序等。这种把 企业 管理会计变迁的原因全部归功于个人的做法现在看来明显是不 科学 的。

2.编年史学派的研究方法

编年史学派的研究方法不是从叙事“伟人”和“重大事件”来记录而是从更为广阔的经济发展、社会环境发展来解释管理会计历史发展的原因。编年史学派历史是科学和文学相结合的产物,它从三个层次[事件层次、混合层次(中间层次)、长时期层次],把文学和科学结合在一起的描述方式。约翰逊和卡普兰(1992)的《相关性已消失:管理会计的兴衰》、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2001)《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都是采用编年学派的历史研究方法(joan l. luft,1997)。

由于编年史学派的研究方法是用经济事实与管理会计之间的时间关系来解释管理会计的发展原因,因此,它没能解释经济事实与管理会计之间的内在因果关系。由于经济事实与管理会计之间不一定有必然性,而且经济事实与管理会计之间会受个人知识限制等原因从而容易导致因为个人意见而误解了历史资料的原来意思。因此,编年史学派的研究方法具有片面性。有许多历史学家都认同foucauldcan对约翰逊和卡普兰、钱德勒所应用的方法的批评:“视野狭窄,受个人思想影响,有否认过去和现在思考方式差异的倾向(joan l. luft, 1997)。”

对管理会计的了解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医院;管理会计;财务

一、医院管理会计在工作中的应用现状

管理会计起源于19世纪初期的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纺织、钢铁、铁路等几个行业为了更好的衡量企业内部的生产效率而逐渐衍生的一个学科,为今天的管理会计行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管理会计的重要性也开始逐渐被世界各大企业所重视,成立了专门的管理会计部门进行财务管理和日常财务活动评估等活动。在我国,新疆北新国际工程建设有效责任公司、上海朗诗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等民企以及许多国企等也已经成立了专门的管理会计部门,以便于以专业的方式来了解、监督企业财务状况等。医疗行业和许多中小企业也开始逐渐重视管理会计的作用,开始在企业中引进管理会计制度。然而在医疗行业引进管理会计时,存在着这样的现状,那就是医院管理者对于管理会计不重视、不了解。在企业中应用管理会计却没有将其真正的作用发挥出来,没有给管理会计提供一个了解公司财务、总结公司财务、管理公司财务的良好平台,这就导致了管理会计不能为企业的发展以及日常财务活动中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这样的医院管理会计应用现状应引起专家学者和管理层及会计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

二、医院管理会计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医院忽视管理会计的工作

在医疗行业中,管理会计的应用尚处于初期阶段,高效应用管理会计的成功典型较少,这也就导致了医院管理者在应用管理会计时没有引起重视,不能够将管理会计真正的应用起来,让管理会计在其岗位上充分发挥其作用。这样的问题在医院管理会计的应用问题上是真实存在且极为严重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管理会计在工作中能够担负起责任,发挥出作用,就需要院方能够改善对管理会计的态度,将其真正应用到医院的日常管理工作中。

2.管理会计工作存在着困境

从管理会计的日常工作的角度来说,在医院中应用管理会计也存在着困境的问题。企业中对于管理会计的需求和管理会计的工作性质就决定了管理会计对于医院的财务方面的依赖性较大,不仅需要医院财务在管理会计调查医院财务状况及其制作报表时能够积极的配合,也需要医院其他部门能够在管理会计进行日常工作时给予配合。而管理会计的应用初期,难免会出现一些部门不配合、员工不理解的情况,这样的情况如果得不到院方高层管理者的支持,就难免会影响管理会计的工作的开展,影响管理在医院管理中作用的发挥。

3.管理会计应用实施有问题

管理会计虽然其工作性质也是属于财务部门,但是与其他财务职能不同,管理会计其工作主要是统计医院内部的财务状况,总结医院的内部财务状况,帮助医院高层管理者了解医院的财务现状,从而保证下一财务项目的正确性。而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管理会计应用的具体实施存在问题的情况,那就是高层管理者对于财务会计过于依赖,这样的情况是极为不利于医院未来的发展,容易导致管理会计在工作中出现问题而致使整个医院的财务状况失控。

4.医院发展中管理会计落后

在医院中应用管理会计还存在着管理会计其工作思想和工作方式比较落后的情况,管理会计作为医院内部管理的关键环节,其工作方式和工作思想的创新性也会对医院的财务管理和财务创新起到决定性作用,这样的状况也是院方需要注意的。

三、医院管理会计的应用策略

医院管理会计的应用策略主要有:提高管理会计重视程度,树立医院管理会计专业性;重视管理会计工作困境,提高医院管理会计规范性;解决管理会计应用问题,提升医院管理集中性;改革管理会计应用策略,确保管理会计先进性等几方面。

1.提高管理会计重视程度,树立医院管理会计专业性

对于医院管理者不重视管理会计应用的情况,院方可以召开大会,宣传管理会计应用的优势和作用,让全院上下一起了解管理会计应用于医院会给医院带来怎样的积极效用,让院方能够了解管理会计应用对于医院财务管理方面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全院上下对于应用管理会计的积极性,保证管理会计应用效率,确保医院应用管理会计的积极性,从而推动医院财务管理的专业性,提高医院财务决策的正确性。

2.重视管理会计工作困境,提高医院管理会计规范性

在医院中应用管理会计,院方就需要为管理会计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平台,解决管理会计在实施中的困境,确保管理会计工作顺利开展。在解决管理会计的工作困境的问题上,院方可以频繁的与管理会计部门进行沟通,询问其在工作中的困境,最后再以官方的角度对需要配合管理会计工作的部门进行通知,以官方的通知规范部分部门对于管理会计的态度,确保管理会计工作上的效率,从而让管理会计能够在一个官方规范的工作平台上工作,提高医院管理会计的规范性,保证了管理会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环境。

3.解决管理会计应用问题,提升医院管理集中性

在医院管理会计的应用中,常常会出现医院应用管理会计时的具体实施出现问题。针对这样的状况,医院就要做到将管理会计不仅仅的局限于一个人或是一组中,最好是将管理会计的工作分成两份或者是三份,制作报表时三组分别进行,避免了因一个人或是一组工作上出现失误而导致医院高层管理者对于医院财务现状的了解出现问题。通过这样的方法也能够确保管理会计汇报财务状况时的准确性和公正性,进而提升了医院财务管理的集中性。

四、改革管理会计应用策略,确保医院管理会计先进性

针对管理会计应用的落伍局面,就需要管理会计在工作中能够紧跟医院进步的脚步,积极的学习,了解世界上管理会计的新型工作思想和工作思维,从而改革管理会计应用策略,确保管理会计的先进性,为医院的健康发展和正确决策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支持。在我国医疗行业未来的发展中,管理会计必将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医院的财务管理一体化起到融合、促进的作用,帮助医院的财务工作透明化、财务发展高速化、财务管理专业化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而管理会计在医院财务上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也应引起了相关专家学者的注意,确保管理会计在专业化的道路上必将越走越远,为我国医疗行业的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嫣.医院管理会计之浅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90).

对管理会计的了解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会计管理 内容 问题 对策

会计就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所以也具备各种各样的管理模式。会计管理模式的研究,涉及到了企业及企业内部、社会中介机构、乃至我国经济体制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引起了会计管理模式的巨大变化,但是会计管理模式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和完善。本文接下来将谈到会计管理的内容、会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一、会计管理的内容

运动着的商品的价值的变化就是指资金的运动,会计管理就是指对资金运动的管理,会计管理这个整体主要由资金管理、成本管理、利润管理三者组成,三者相辅相成,相互制约:

(一)资金管理

通过会计核算对资金运动状况所了解到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汇总就是会计信息。会计人员通过了解到的会计信息对资金进行预测、控制、考核、决策、分析就是资金管理。资金管理也包括三个方面:资金组织、资金使用、资金分配。资金管理旨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成本管理

会计人员通过会计信息对成本进行预测、控制、考核、决策、分析就是成本管理。成本管理主要包括产品设计、制造、销售成本管理;材料采购成本管理;单位责任成本管理;单位部门费用成本管理;车间成本管理等等。成本管理旨在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三)利润管理

会计人员通过会计信息对利润进行预测、控制、考核、决策、分析就是利润管理。利润管理主要包括投资收益管理、利润分配管理、销售利润管理、营业外收支管理等等。利润管理旨在 维护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关系,维护财经法规和纪律。

二、会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工作得不到重视

企业在会计管理工作中根本没有真正的重视会计工作,大大阻碍了会计工作的开展。一些素质低下、专业技能缺乏的会计人员被选入到企业中,根本不可能为企业赢得利润。

(二)会计责任主体不明确

企业会计进行核算的时候没有分清各个单位核算的界限,也没有明确各单位承担的责任,使得会计核算不能够顺利的进行,阻碍了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

(三)隐瞒收入

有的企业把理应上缴的资金变成往来款项进行处理,就是为了方便调配本企业的资金。隐瞒收入的后果就是使得账目混乱,出现账实不符的情况。

(四)没有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有的企业没有制定相应的制度来约束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行为,财产清查和操作没有制度和标准,使得许多工作出现了漏洞,阻碍了会计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五)会计模式内容设计不全面

会计管理模式的设计只是泛泛而谈,没有注重实际,有的企业在会计制度的完善工作上做得很到位,但是却经常忽略对会计核算与监督制度的制定,最终导致了会计模式内容设计不全面的情况。

三、强化会计管理模式的对策

(一)强化企业风险意识,建立健全风险控制系统

企业在开展会计管理工作的时候,风险管理是最主要的方式。企业如果想要很好的生存和发展,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建立风险管理体系是非常必要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之后就可以及时的发现并分析出企业内部存在的会计问题,然后就可以迅速的制定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财,可以有效地控制问题的扩散,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有效处理会计监督机制与内部控制的矛盾

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中,政府应当减少对企业管理的干预,让企业的经营者自行管理。由于经营者对企业的状况非常了解,所以更能够处理好会计监督机制与内部控制的矛盾,维护好企业的经济利益。为了满足企业多元化的经营,企业也需要建立统一的会计制度。

(三)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改进会计管理方式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管理模式的转变,企业应当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提高企业会计管理水平。另外,转变政府管理职能也是非常必要的,税收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完善可以有效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大大提高了企业会计管理的质量。

(四)推进会计行业管理

财务部门应当有效处理企业中的财务事务,有效促进企业良好的发展。建立会计行业协会可以充分利用会计人才,有效地推进会计行业管理,有效地提高会计管理的质量。

(五)重视建立健全内部会计制度分析

内部会计制度有两大好处,一是完善会计管理体系,二是规范会计工作秩序,总的来说就是有利于提高会计管理水平。企业应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实行职务与机构分离制度,定期变换岗位,强化财务收支制度,建立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等等。这些都可以有效提高会计管理的效率。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企业中需要会计管理模式,因为会计管理模式可以明确企业的工作方向,为企业的发展指明了道路。虽然会计管理模式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我们也不能止步于此,我们应该针对问题找到解决的措施,改进会计管理的模式,增强会计管理的力度,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丽萍,王宪君.试论我国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J].黑龙江财专学报,2010(04)

[2]孙柏英,祁光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0)

[3]侯汶佳.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分析[J].人力资源理,2012(12)

[4]陈锦艳,王慧.企业绩效考核的思路与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 2011(01)

对管理会计的了解范文第5篇

1.管理会计意识淡薄

在现在的经济环境下,各个利益相关者对财务会计的十分重视,对企业的评价和了解也大多从财务报表开始,这必然会导致企业的管理人员对财务会计较为重视,毕竟,这是经营成果的一个体现,于是乎,从上至下,从企业外部经营相关人员到企业内部管理人员,都将注意力放在了财务会计上,而对管理会计了解甚少。再加上我国管理会计体系不成熟,对管理会计有了解的人也甚少,很多财务从业人员也对管理会计不甚了解或者漠不关心,企业管理层也对管理会计认识局限,也分不清管理与管理会计的区别。另一方面,长期以来企业的经营思维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严重,这与管理会计依靠财务信息科学地进行预测决策的本质背道而驰,很多管理者的日常决策依然建立在经验和直觉的基础上,不会通过对历史财务数据的分析来决策,所以,全民管理会计意识淡薄以及未转变的思想观念成为企业建立管理会计体系的首要问题,对待任何新兴事物,倘若观念跟不上,后续的发展建设就根本是妄想而已。

2.企业机构设置与人员素质不符合

管理会计要求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机构设置尚不完善,或是从节约成本的角度出发,或是从经营的角度出发,在机构设置上并未进行过多的考虑,加上对管理会计的认识不足、观念淡薄,更不会设置相应的管理会计机构或者职位,没有相应的人员来搜集管理会计需要的信息,也不会对信息进行处理,分工不够明确就会导致管理会计在企业内部的财务分析和科学决策上难以发挥相应作用。此外,由于现有培训体系不完善,没有针对管理会计知识的专门教学和培训,所以财务人员大多也不具备管理会计相关的专业知识,难以为企业建立管理会计体系提供人才支撑。

3.管理会计自身的特殊性

与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是很难建立统一标准的,由于覆盖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又结合了经济学、管理学与财务会计,所以管理会计是一门更为复杂的学科,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复杂性造就了管理会计体系建立的难度,同时,由于管理会计有一定的针对性,所以一些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尚有争议,这也为管理会计体系的建立造成了阻碍。其次,管理会计与多门学科的结合使得管理会计的方法灵活多变,相关人员必须有足够庞大的知识体系才能运用管理会计,对知识体系的高要求造成难以建立完善管理会计体系,而管理会计方法的灵活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管理会计停留在定性的层面,只能成为一个参考,而无法完美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再者,管理会计侧重于对“量”的分析,因而计划、分析、决策都会运用到一些数学概念和方法,同时还会涉及到数理模型、规划统筹模型等,这些模型的大量运用降低了管理会计的可理解性和通用性,事实上,这些模型尚缺乏应用于实践的基础,过于理论化的模型也是建立管理会计体系的一大障碍。

二、企业建设管理会计系统的建议

1.增强管理会计意识

拥有管理会计的意识是建立管理会计体系的前提,作为企业来说,首先要认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性,认识到管理会计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虽然现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经营的评价仍来自于财务报表,但是管理层不能短视地将所有注意力都放在财务会计上,管理会计不断发展是未来的大趋势,它为企业管理、决策带来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其次,进行经营决策时,企业管理层要建立起决策依赖数据分析的观念,而不是一味地依赖于自身的经验和直觉,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任何一个决策都对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科学地依赖财务信息进行决策才是明智之举,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唯有严格、规范化的决策流程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护航”,增强管理会计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才能为企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保证。此外,除了管理层,企业也应加强员工的管理会计意识,在信息化的环境下,每个人都是信息的接受和产生者,拥有管理会计的意识将有助于企业获取与目标最为相关的财务信息,进而得到最为切实相关的分析,为决策提供支持。

2.加强公司治理、重视人员素质的提高

为了建立起切实有效的管理会计体系,企业需要加强公司的治理,设置相应的管理会计机构或者职位,以明确分工,使得有专门的人员对财务信息进行处理,唯有以制度的形式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才有助于企业建立管理会计体系;最后,企业也要重视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财务信息是管理信息分析的基础,所以也要注重财务会计信息处理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根据管理会计的数据使用要求提供相关的财务信息,保证管理会计分析数据的可靠性、相关性、真实性。

3.完善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