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秘专业教学

文秘专业教学

文秘专业教学

文秘专业教学范文第1篇

1.对专业认识不足,学习积极性不强

文秘专业的学生之所以选择文秘专业的原因可以归纳为几类:没有别的喜欢的专业可以选择;父母的意愿;初中的同班同学读文秘专业。大多数学生不了解文秘专业,对文秘专业认识不足,加上初中时的学习基础较差,对学习有畏惧心理,学习目的不明确,容易感到前途渺茫,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不强。

2.自卑心理严重

中职学校学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文秘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属于中专科层次,进来读书基本不看分数,与高中生相比有自卑心理;二是社会上对中职学生有认知偏见。

3.人际关系是新生难以解决的问题

“95后”的中职学校学生多成长在独生子女家庭,来到陌生的学校环境,面对来自不同地区的同学,同一个教室下有着不同的成长背景、生活习惯、人情风俗,他们渴望结交新朋友,却因为“自我为中心”的习性不懂得如何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班集体的凝聚力不够,班集体活动无法开展,同学之间相对冷漠,课堂教学活动也受到影响。

二、中职学校文秘专业新生入学的教育意义

1.入学教育是中职学校一项重要的教育活动内容,是新生进入中职学校教育活动的起点,内容包括: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安全教育、适应性教育、对文秘专业的认识。

2.根据“首因效应”可知,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所以,作为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节课,入学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入学教育有利于文秘专业班集体的建设,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军训、入学第一堂课等内容选拔合适的班干部人选,通过活动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三、中职文秘专业入学教育方式探索

1.加强专业教育,引导学生热爱文秘专业

班主任应该向新生详细介绍学校的情况,以及文秘专业的专业介绍、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就业方向及岗位等,组织新生参观图书馆、文秘专业实训室等学校设施,使新生尽快熟悉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了解学校、了解自己的专业,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氛围和校园文化,使新生入学后就能了解文秘专业是培养从事秘书、文书、档案管理、公关礼仪及计算机文字处理等办公室程序性的人员。教育学生既来之,则安之;既安之,则学之。

2.注重专业兴趣培养

中职学校文秘专业的很多学生对所学专业并不了解,有的甚至根本不感兴趣,这势必影响学生以后的学习积极性。每年9月开学一个月内,会有少部分学生要求调换专业,甚至退学。针对这种情况,学校要对中职文秘学生进行职业及职业道德的培养,向新生介绍文秘专业的发展前景和掌握专业技能的重要性,介绍秘书岗位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中的地位、作用,组织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参观企业和机关单位。学生看到文秘专业将来就业的工作环境,增加从事文秘专业的责任心、使命感和自豪感,使新生逐渐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思想,提高学生学习文秘专业的兴趣,调动学习专业的积极性,脚踏实地地把学习搞上去。

3.加强文秘专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职业教育。中职学校学生一是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适应社会需要而学习;二是通过3年的中职学校的学习可以有机会进入到高等职业院校继续深造。中职文秘专业的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好,对高等职业院校继续深造更为渴望。所以,入学教育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到用人单位对秘书人员的要求有两个方面:一是注重综合素质,即要求秘书人员德才兼备;二是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入学教育应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重新评估自己,审视自己未来的人生之路,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从而把专业学习与将来的就业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具有努力的方向和潜心学习的动力。

4.加强人际交往教育

俗话说:“会做事,更要会做人。”这句话很好地说明了在中文文秘专业的入学教育中加强人际交往教育的重要性。由于个性差异、生活习惯差异,很多学生却不太会处理人际关系,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室友友好相处,甚至有部分学生不愿意与班上其他同学交往,课余时间基本用来上网、玩手机。糟糕的人际关系影响了文秘班集体的凝聚力,班级活动难以开展,学生难以得到更好的锻炼和成长。因此,中职学校应帮助学生尽早地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逐步培养自信、自强、诚信、友爱等诸多方面的健全人格。通过建立班级QQ群、微信,满足学生对网络的依赖,丰富入学教育形式,增加学生之间的联络,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5.加强生活常识和心理的教育

大部分中职学校学生第一次离家生活、学习,缺乏社会阅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文秘专业班主任应在入学教育时对学生加强生活常识教育。例如,向学生介绍在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的危害,提醒学生注意财产安全问题。班主任还应该对学生进行摸底,重点关注心理有障碍、贫困生、孤残及单亲家庭的学生,及时了解他们的动向,给予关心和爱护,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咨询,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实现自我身心的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文秘专业教学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本文从秘书职业资格鉴定标准出发,指出了高职文秘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校内、校外二方面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秘书职业资格鉴定标准提出改进和完善高职文秘专业实践教学的几点建议。

文秘专业实践教学也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文秘专业实践教学是指纯实践教学,是指文秘专业学生离开理论课堂进行的社会实践锻炼,它是与课堂理论教学相对应的;广义的文秘专业实践教学既包括校内课堂理论实践教学,也包括校外社会实践锻炼。本文中的高职文秘专业的实践教学是从广义上理解的。

根据国家劳动部颁布的《秘书国家职业标准(2006年版)》中规定,秘书是专门从事办公室程序性工作、协助领导处理政务及日常事务并为领导决策及其实施服务的人员,要求具备较强的书面与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协调合作能力、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这为秘书职业确定了一个基本标准,也是文秘专业实践教学的一个基本参照。

一、高职文秘专业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职文秘教学始终处于一种“教室型”的实践教学状态。虽然现在不少高职院校已经将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与职业素质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但没有完全将实践教学与秘书资格鉴定的要求想结合,所以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校内,“教、学、做”一体化力度不足,实践教学缺乏统一性。

文秘专业由于“文”性太强,致使教学处于一种封闭状态,“教、学、做”不系统、不彻底,缺乏持久性。高职文秘专业的性质,决定了教学当以应用性和实践性为基本特征,实现课堂实验、第二课堂和专业实训相结合。但由于教学目标、实训方式、实训教材、教学方法与手段、师资队伍、教学设施设备等方面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课堂教学仍以传统的理论教学为主,只是融入了一些简单的实训项目,加之教师和学生对实践教学认识不足,未能突破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模式,“教、学、做”一体化的力度明显不够。

(二)校外,校企一体化浮于表面,合作缺乏稳定性。

一方面,由于学校对校企一体化认识不够,对文秘职业岗位和教学内容相关性缺乏研究,文秘专业的校企一体化只是浮于表面,合作缺乏稳定性,不能有效地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近年来,我校文秘专业一直在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推动工学结合,但由于文秘专业岗位分散,企业对文秘学生的吸纳能力不足,造成实习岗位紧张,顶岗实习不稳定、不广泛,学生实地实习的机会不多。学生真正受锻炼的机会不多,结果只能是走走过场,达不到预期目的。

二、以秘书职业资格鉴定标准为导向的文秘专业实践性教学建议

在文秘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是重中之重,是高规格文秘专业人才获取专业技能的主要途径。高职文秘专业实践教学应紧扣秘书职业岗位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以秘书职业资格鉴定标准为导向,建立和完善以实践教学为主体的高职文秘专业教学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一)建立以秘书职业资格鉴定三种能力的培养为基础的实践性教学体系。

在用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培训教材中技能部分要求中,把秘书的核心能力主要概括为办会能力、办事能力、办文能力。所以,高职文秘专业实践性教学必须以秘书职业资格鉴定标准为导向来,以提高学生的三种能力(办会能力、办文能力、办事能力)为指针。提高学生的三种能力(办会能力、办文能力、办事能力)是高职文秘专业实践教学的根本宗旨,文秘专业实践教学必须要有明确目标,坚持以训练技能、提高专业能力为首要目标,传授知识、提升综合素质是文秘专业实践教学应该兼顾的、是实践教学的辅助目标,促进学生协调发展的实践教育的最高目标。高职文秘专业实践教学必须紧贴用人市场和各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两个实际,应该把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实践教学教师的主要职责是进行演示和指导,讲解要精炼适当。比如在办会版块的实际操作训练的8—10个课时中,6个以上的课时应该让学生从会前的准备、到会议的组织和服务,最后到会后的善后工作进行训练和实际操作, 教师只作指导和演示。

(二)以秘书职业技能考证的核心要求为标准,积极开展校内外实训,提高文秘专业学生实践能力

文秘专业的实践教学,本着以秘书考证的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为原则,通过“模拟训练、岗位仿真、顶岗实习”三个环节,层层递进、系统地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使学生完成“从学生到职业角色的转换”、“从职业角色到专业人才”的两次跨越。在模拟训练中,主要采用课内实操、基本技能实训、任务驱动等方式进行;岗位仿真则以校内各处室见习、文秘基本技能实践中心见习、校外基地假期实习为主;顶岗实习即第六学期为期半年的毕业顶岗实习。通过各个环节的层层递进,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得到步步提高。模拟训练和岗位仿真主要是在课堂和校内的办公室进行的,管理和评价相对有效。而顶岗实都由学生自主联系社会上的用人单位,进行分散实习,在管理模式和评价方式上有一定的难度。顶岗实习应该采取专业指导老师、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家长三方共同管理的方式,对学生实习工作进行指导,保证学生实习效果,保障实习期间的人身安全,并对实习生进行就业指导。其中,专业指导老师和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起主要作用,专业指导老师不定期地走访学生的实习单位,与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探讨,还应定期与学生联系,随时了解学生在实习单位的表现,并就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悉心的指导,保证顶岗实习的效果。

总之,高职文秘专业实践教学应紧扣秘书职业岗位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以秘书职业资格鉴定标准为导向,建立和完善以实践教学为主体的高职文秘专业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杨群欢.高职文秘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教育探索,2004(11)

文秘专业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 文秘 专业教学 误区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9-0073-0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生存质量的不断提高,整体的、人性化的文秘服务体系和模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认可。为了适应现代文秘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改革的需要,高职文秘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精湛的文秘专业操作技术,还应具备良好的人文关怀能力和心理素质。

一、高职文秘专业教学现状

大部分高职院校是在中专、技校的基础上合并、或融入、或重组升格的,并在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得到快速发展,必然导致文秘专业师资严重短缺。大多教师临床工作的同时再负责带教,任务重,工作量大,并且对带教工作缺乏考核机制和奖励机制,以至于无暇耐心地指导学生,影响了教学质量,以及教师队伍结构不太合理,难以满足文秘专业教学和实践操作的需要。传统的文秘专业教学偏重技术操作,忽略人性化;重技术、轻服务的现象严重,加之学生对文秘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同时,基层部门存在由非专业人员参与和担任基础文秘工作,导致文秘服务工作质量不高,直接影响了文秘专业的职业形象;不少教师的育人理念陈旧,人文素养和理论知识欠缺,导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下降,职业纠纷比重增加。课程设置上,忽视文化基础知识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片面强调专业技能训练,不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构建。随着高校的扩招,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整体下滑。一是现在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心理素质很差,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偏低;二是教育的大众化导致高职招生难度加大。无论是生源数量,还是质量都呈下滑态势;同时,相当部分学生不是对文秘专业的热爱,而是考虑就业前景才选择的,其学习的积极性难以激发。

二、高职文秘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误区

1.教育观念缺乏与时俱进。传统的文秘专业教学普遍存在着“重技术、技能,轻服务和人文关怀”的观念,忽视了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目前,高职文秘教育普遍认为学生应具备较系统的专业知识,需培养过硬的文秘操作技术,而学校往往以学生的专业考试成绩和就业率来衡量其办学水平,认为搞人文教育是务虚。这样,必然造成学生缺乏敬业精神和合作意识,职业道德水平偏低,不能把文秘工作放在一定社会环境和一定的心理状态之中去分析,而去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等,使得学生在进行文秘操作练习时往往是无声的,或仅是只言片语,将文秘技术操作公式化,人文关怀理念没有很好地融入文秘专业教学与实践操作之中。

2.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创新。高职院校往往照搬本科院校的模式,或是沿用原来中职教育模式,难以适应社会对多层次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同时,职业院校虽然重视专业知识技能的训练与掌握,却又与实践应用脱节,导致毕业生缺少必要的专业实战经验而难以对口就业。

3.课程设置缺乏职业特色。在课程体系中,职业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基础等思政课和文化课程一般列入选修或辅助教育内容,难以完成全面育人之职责。

4.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法律知识缺乏。引导学生树立“以服务为中心”的信念是正确的。但是,只是强调为保证文秘质量与职业的安全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忽视对文秘人员自我保护等法律知识的学习是不可取的。这就必然导致学生不能理解良好的文秘从业素质和规范的文秘行为是保证职业安全,减少服务纠纷的前提;不能理解文秘操作规程、管理制度是规范文秘行为、维护利益各方合法权益的准则,从而出现文秘不规范和随意性,忽视操作细节、服务不到位等不良行为,容易受到身心伤害。

三、改进和加强高职文秘专业教学的策略

1.更新观念,帮助学生树立人文关怀理念

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个人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其核心是人文精神。随着文秘观念的转变,提倡整体文秘观。整体文秘活动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时刻体现出对人的职业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关心和关注,要提供人性化的服务。这就要求文秘人才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和过硬的专业素质。人文精神教育应多渠道、全方位进行,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中,特别是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术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教育,发挥人文教育功能。作为专业教师,坚持一切工作以人为本,认识到文秘专业人文精神就是集中体现在对服务对象的价值。人文修养的提高是一个终身教化的过程。不仅要系统地学习相关的人文学科知识,更要在教师授课活动中渗透人文关怀教育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把专业学习与人文关怀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牢记以服务为中心,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人格力量,营造人文关怀的教育情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2.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学生文秘操作技能的培养

文秘技能操作是文秘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学习者从理论学习过渡到实践的桥梁。理论是行为的先导。掌握文秘技能操作的关键是学会用理论知识指导技能操作。在理论教学中,做到突出重点,着重难点;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开展讨论、探究、合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调整和重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和考评方法,注重学生的实践教学和技能培养。加强实验室建设,改善实训实习条件。在实践教学和专业实习中,教师要示范演练、言传身教,鼓励和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学习、掌握和运用新技术,努力钻研业务,注重细节文秘,完善文秘技能,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3.开展普法教育,提高学生自我防护能力

教师应将自我防护知识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会为岗位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认识到合理过程中存在或面临的职业危害和合理纠纷及处理办法;开设法律课程和开展专题法律讲座,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学会自我防护以及保证自身的从业安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做好自身的职业性防护。让学生意识到,文秘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耐心细致的服务、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和规范的合理行为,不仅是保证工作质量和职业安全的基本条件,也是保证自身利益不受侵害的基本前提,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习惯和职业行为,确保文秘安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职业满意度。

随着文秘专业范畴的不断扩大和整体文秘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文秘人员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对文秘专业教学提出的新的挑战。教育现代化理念要求我们必须转变观念,采用现代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以适应整体文秘发展的需要;创新教学模式,重视学生技能训练和人文精神培养,加强法制教育,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从而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幸福感。

参考文献

文秘专业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职高专 文秘专业 传统文化教学 调查报告

一、案例背景

在高职高专文秘专业实施传统文化教学,既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又有助于提高学生

的专业素养,为学生的短期就业和整个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证。这一点虽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传统文化教学“边缘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持何种态度?高职院校的传统文化教学究竟是何种状况?

为解决以上问题,也是为高职院校文秘专业传统文化教学改革探究新的方法和思路,“高职高专文秘专业传统文化教学研究”课题组成员按照课题的分工和计划,经过反复讨论和分析,编写了“高职高专文秘专业传统文化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并在包括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在内的郑州市的四所高职院校的文秘专业学生中展开调查。此次调查共发出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47份,回收率82%。问卷主要从“教”与“学”两个维度展开,重点在“学”的维度。“教”的维度主要包括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情况、师资力量及教师授课状况等;“学”的维度主要包括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接受状况、重视程度、兴趣点以及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等。

二、调研分析

通过对247份有效问卷的科学分析和考量,课题组在认真汇总、研究和讨论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了解了高职高专文秘专业传统文化教学现状,并作出以下分析:

(一)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课程设置及授课情况

随着“国学热”的再度兴起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全面要求,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都能意识到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是有必要的,特别是对于文秘专业的学生。在调查的四所高职院校中,所有学校的文秘专业都有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比例达到100%。在课程的定位上,能够涉及传统文化知识的《大学语文》《古代文学》等被列为专业必修课,而类似于《传统文化概论》《民俗文化》等同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课程则被设置为选修课。关于授课情况,38%的学生认为授课质量非常高,学生非常满意;51%的学生认为授课质量良好,基本能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只有10%的学生认为授课质量不高,致使学生无法对学习产生兴趣。

(二)学生对传统文化课程认可度调查

对于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意义,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能够传承文化(91%),拓宽知识面(88%),修身养心(85%),对自己将来就业有所帮助(53%),没有人认为学习传统文化毫无意义。对于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51%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46%的学生认为可以开设,1.6%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开设,可以自学,没有人认为不需要学习。

由此看到,对高职文秘专业学生而言,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主要意义在于提升他们的人文素质,而在有助于专业素质提升和就业这一点上,很多学生还没有意识到。另外一点值得欣慰的是,几乎所有学生都认为文秘专业需要开设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而认为非常有必要的也占到了一半以上。这就坚定了我们在文秘专业实施传统文化教学的信心和决心。但是,对文秘专业学生而言,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不能仅停留在提升人文素质的层面,还要扩大到专业素质的培养的层面,我们之所以要强调这一点,一是因为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知识确实有助于学生提高专业素养,如职业道德、礼仪知识、人际沟通、公文写作、档案管理等;二是只有将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同专业能力的提升相结合才能引起学生更多的重视。

(三)高职文秘专业传统文化教学“边缘化”原因调查

传统文化教学在高职文秘专业被“边缘化”,这是不争的事实,原因何在?我们通过此次调查也找出了部分原因。67%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知识涉及面广,内容庞杂、零碎,没有完整的体系,学习起来难度较大;36%学生认为传统文化知识已经跟不上时展,没有必要学习;55%的学生认为学习传统文化不能带来实际利益,对专业课学习帮助不大,不愿意学习;42%学生认为课业任务较大,没有时间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传统文化教学“边缘化”的原因可从两方面探讨:

从传统文化自身而言,其一,传统文化本身博大精深,内容庞杂,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和恰当的切入点,学生学习起来确实会感觉无从下手;其二,在先后经历了“五四”运动和“”两个传统文化的断层期后,中国的传统文化对现代国人来说确实有些陌生,再加上当今社会的价值多元化、文化多元化,很多学生对传统文化没有正确的认识,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跟不上时展的潮流,这是传统文化教学“边缘化”的主要原因。

从学习者角度而言,高职高专教育“一切以就业为指向”的思路直接导致学生将学习重点放在专业课学习当中,再加上传统文化知识确实不能为学生短期就业带来实际利益,所以,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和无限的专业知识、技能的矛盾中,传统文化知识被学生置于“边缘地带”。

(四)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途径调查

在“国学热”渐趋渐浓的大背景下,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信息获取途径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也越来越多。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学校学习(40%),其次是其他书刊(23%),接下来是电视、网络和报纸等媒体(19%),还有少部分学生了解的传统文化知识来自于家庭的教育和影响(18%)。

可见,学校仍然是普及传统文化知识的重要阵地,教师和课堂的作用仍占据统治地位。其次是社会因素,整个社会宣传和倡导的走向会影响到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普及;最后是家庭因素。整个家庭的文明程度,对文化的重视和关注程度以及长辈对传统文化的熟悉程度都会对传统文化深入大学生内心起到一定的作用。所以,要想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并产生积极的学习意愿,就要实现学校、社会和家庭的三结合。当然,这三者当中,学校教育还是重点,高职院校要意识到这一点,真正重视传统文化的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充实师资力量,积极探寻传统文化教学的新方法、新途径,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中起到中坚作用。

(五)高职文秘专业学生掌握传统文化知识状况调查

此次调查中也涉及到了一部分传统文化掌握程度的题目,但从调查结果来看,情况不容乐观。

关于古代的修身养德的名言警句,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凋也”等,仅有72%的同学完全回答正确,43%的同学大致知道其含义所在,21%的同学能精确指出其来源和意义;

关于古代的文学经典,如《四书》《五经》《十三经》《二十四史》等,有61%的学生知道有这些名称,能全部列出书名的不足2%,答出一半的不足8%。没有一人看完四大名著,只有57%的学生全部看完由四大名著改编而成的电视剧。

有82%的学生都学习过书法,但真正坚持下来的不足8%;对于书画之类的传统文化艺术常识,学生也知之甚少。如中国古代三大行书名作,能够完整回答作者和年代的只有17%,对于三大行书的内容,能够说出大概的只有9%,能够流畅说出几种书体演变顺序的只有33%,而这些书体的特点只有不到5%的学生能够粗略回答出来。

文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对于唐诗宋词中的名句,学生基本上都能回答出来其作者和含义,正确率在75%;文学史上的名人,基本上都能说出其生活年代、代表作品和经典名句,正确率在68%。这都是学生多年反复学习文学知识的结果。

总体来说,高职文秘专业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与我们所预期的相差较远。作为文秘专业的学生,在经过近十年的母语学习后,对祖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才达到如此程度,确实有些令人惊讶。这种状况,无论是就传统文化自身的传承和发展而言,还是就学生人文素质以及专业素质的提升而言,都是非常令人担忧的。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对调查结果的思考我们也从“教”和“学”两个维度展开。

(一)在“教”的维度,“重视”二字应放在首位。从调查结果来看,这四所学校都设置有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但都是选修课,并且有的是针对全校学生而非仅仅是文秘专业学生。所以,单从“重视”这一点上,学校就做得不够。学生学习知识有一定的盲目性,需要学校、教师去引导,如果学校不能给传统文化课程相应的重视,那么,很少会有学生也会认真对待这些课程,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其次,“改革”亟待实施。传统文化教学的改革,包括了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等,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教师要根据高职文秘专业学生的实际,不可过分求高求深,力求做到深入浅出,将正确的学习理念传达给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点、薄弱点、关键点所在,采取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法,不仅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将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文秘专业教学范文第5篇

摘要:以“会议与商务活动安排”课程为例,在分析该课程教学内容与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体验式”教学在该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相关注意事项。

关键词 :高职;文秘专业;“体验式”教学;会议与商务活动安排

基金项目:教育部职业院校文秘类专业教指委2014年度重点课题“文秘专业‘体验式’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WMW201436)

作者简介:刘锦翠,女,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3-0047-03

文秘专业培养职业素质和人文素养良好,市场意识和创新精神较为突出,掌握秘书专业综合技能,能够胜任企事业单位、基层行政部门的文员、秘书、行政助理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要求学生熟悉业务知识、行业知识和相关知识,具备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并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文秘专业课程体系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文书拟写与处理”、“办公室事务处理”、“会议与商务活动安排”、“现代档案管理”和“办公设备使用与维护”等课程作为文秘专业核心课程,其地位与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秘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必须改变以往理论与实践剥离,知识与能力分散的现象。在教学中基于“同伴学习”、“合作学习”理念,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式”教学课堂,能极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体验式教学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自主学习、实践能力的培养,其精神实质契合文秘专业教学标准,符合文秘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标准对学生的要求,是文秘专业较为理想的教学模式。下面以文秘专业核心课程“会议与商务活动安排”为例,阐述该教学模式的实际运用。

一、“会议与商务活动安排”课程内容与特点

“会议与商务活动安排”是文秘专业的必修课,也是在立足秘书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基础上针对文秘岗位(群)职业能力进行培养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国家秘书职业资格考证核心内容。在第三学期开设,共计56课时。[1]

“会议与商务活动安排”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项目,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的仿真或真实环境,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体验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办会能力,为培养高素质高技术文秘专业人才奠定基础。它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分组合作,在“做中学”充分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对于培养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课程内容

“会议与商务活动安排”对秘书职业最基本的“办会”职业活动和工作过程进行介绍和基本技能训练,该课程的开设使学生初步了解会议与商务活动的基本理论和一般事项,养成缜密的思维习惯,能够熟练、严密地撰写会议工作方案和会议日程安排,合理安排会议与商务活动,有利于养成秘书从业的准备,有利于强化秘书专业实践技能,有利于学生奠定职业生涯基础。课程分为“会议安排与管理”以及“商务活动安排”两大模块,每个模块各分为3个项目,若干个任务(见表1)。

课程要求学生熟悉会议与商务活动安排的内容和方法,能够制订会议及商务活动方案,进行会场布置与会务服务,并能筹办、安排中小型会议及商务活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分析和认同自己职业岗位的基础上,真正掌握秘书人员高效率、高质量“办会”和组织商务活动的能力,通过独立或在一个团队内对其职业工作合作而有组织的实施,来完成职业任务。

(二)课程特点

1.职业性。“会议与商务活动安排”参照国家秘书职业标准,按照企业秘书职业岗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构建了以秘书职业岗位流程为导向的学习情境。同时,与行业企业专家一起,根据职业岗位对秘书素质和能力的要求,遴选课程内容。

2.实践性。“会议与商务活动安排”课程课堂教学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建立模拟公司“翰林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设置职业情境,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导向,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同时,通过校内顶岗实习、课外实践活动等方式,加强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为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开放性。“会议与商务活动安排”课程教学团队中引入了行业企业专家,定期召开校企合作会议,与现场专家合作进行基于职业工作流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共同开发课程标准及课程实施方案。同时,课程设计职业认知和职业生涯规划模块,注重学生人文素质提升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二、“体验式教学”在“会议与商务活动安排”课程中的应用

“国内学者们一般认为。体验式教学概念涉及的

关键词 为体验、实践、环境和经历。”[1]“会议与商务活动安排”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课程的性质特点及其在文秘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该课程的教学比较适宜使用体验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法就是根据授课内容,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场景,让学生通过场景的体验,激发学生的认知冲动,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之间展开交流,分享个人体验,提升认知层次,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创新教学方法。其特点是先行后知,遵循了人的认知思维规律,以实践活动开始,通过亲身的体验,达到认知的目的。”[2]

在梳理体验式教学在高职教育界应用情况的基础上,适当修改“会议与商务活动安排”课程教学标准等相关教学文件,增加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环节,设计一个贯穿教学始终的大的职业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体验教学内容,加强到企业的实践,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学生进入企业考察与实践,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由学生在课后进行整个大赛的策划、组织与实施,鼓励学生创新,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一)体验式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课程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以“一个导向,两个驱动”来实施教学。一个导向是指工作过程导向,两个驱动一是项目情境驱动,一是任务情境驱动。项目情境驱动是以模拟公司“翰林文化发展公司”承办的“文秘专业建设研讨会”的工作情境作为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情境;任务情境驱动是将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情境任务作为项目任务,设置各个项目任务。

2.知识体验。在创设情境、给学生布置任务后,让学生自主学习,将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点以投影形式展示;或者是让学生学习教材,结合国家秘书职业资格考证教程相关知识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验。

3.交流探究。作为一种发展性学习策略,学生在这个环节“同伴合作学习”,在讨论争辩、倾听交流中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在实际教学中,第一次课前就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个人友谊自由分组,教师再结合学生特长能力等因素适当调整分组名单,这样的学习小组将贯穿本课程的学习始终。学生分组形成团队后,在项目情境中承担一定的角色,通过设置的学习任务情境,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导向,学生在个体思考后,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探究。最终取长补短,形成小组答案或是小组协作完成任务。

4.认知提升。体验式教学强调师生双主体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学生在体验学习阶段和任务实施阶段,教师均可以给予适当提示,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达到认知提升的目的。

5.评析小结。学生完成任务体验后,教师应该对小组合作情况、学生任务实施完成情况等加以评析,对易混淆、有难度的知识点还应该进行分析讲解,归纳小结,以达到提高的目的。

6.实践应用。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高职教育的特点也决定了高职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是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能力的夯实。“会议与商务活动安排”课程每一项分任务的完成都为最终会议和活动的召开做好准备,课堂教学时间内,也安排了会务实训、签字仪式组织等活动。课程的学习还延展到了课外。如全校性的秘书职业技能大赛从策划到预决赛的组织安排,再到颁奖典礼的举办,都由学生一手操办;系里各种会议的组织与服务,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的策划与安排,学校大型活动的接待服务等工作均交给了文秘专业的学生,让他们在实践中寻求最深刻的体验。

(二)体验式教学方法设计

赵晓晖认为,体验式教学方法有模拟现场法、体验交流法、户外拓展训练法以及社会实践法;[3]田丽则将体验式教学方法归纳为情境体验法、换位体验法和多媒体教学体验法;[4]其他学者在结合本人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将体验式教学方法归纳为案例分析法、游戏法、角色扮演法和项目教学法等。

“会议与商务活动安排”结合课程特点,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主要采取项目教学发、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教法与学法紧密联系,师生双主体,通过多媒体网络、仿真软件、情景录像、教学做一体化教室等教学手段来开展教学。如会议策划与筹备项目中,第一个任务是会议方案的策划,安排了6课时,教学中知识点的介绍辅助案例教学法,方案的策划又使用了任务驱动法;会议组织与服务项目中,更多的使用了角色扮演法;商务活动安排模块理论体验较少,角色扮演和模拟现场法运用较多。

三、“体验式教学”在“会议与商务活动安排”实践中应注意的事项分析

(一)注意处理好“体验式”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之间的关系

体验式教学从教学过程的组织来看,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其具体教学方法的运用涵盖较广,能够给予学生认知体验提升的教学环节均可以纳入其中。因此,体验式教学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等并不矛盾,教学中不能教条主义,所谓“教无定法,乃为至法”。一切对教学有利的方法和模式均可以借鉴。

(二)注意改变旧的评价方式,确定合理的评价标准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会议与商务活动安排”课程采用的是过程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个人与团队合作、课堂提问、实践操作、模块考核等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同时,也强调课程结束后综合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考核学生的职业素养及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金华,叶磊.体验式教学研究综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78-79.

[2]吴玉林.体验式教学方法初探[J].沧桑,2009(4):66-67.

[3]赵晓晖.体验式教学在德育教学工作中的借鉴[J].企业家天地,2008(11):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