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范文第1篇

中学生都有自我认识、自我剖析的过程,他们的人格塑造、理想形成等,面临着极大考验。作为中学班主任老师及教师,应针对这些情况,结合当前的社会环境,从思想上、观念上、方式方法上加以探讨,认真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更加有效地做好中学生的人生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的新时代新型合格人才。

了解学生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1)注意环境育人。利用广播、黑板报、标语、墙饰、字画、名言、警句等各种载体,渗透到人生观教育当中去,造成一种良好的环境氛围,使学生沉浸在良好的思想自我教育的氛围之中。(2)注意活动育人。开展有声有色、寓教于乐的文娱活动,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途径。如开展班会主题活动、演讲晚会、辩论赛、猜谜语活动等,使学生在参与中陶冶情操。(3)狠抓榜样育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树立榜样有利于学生自我比较、自我修正。如学习好学生、文明寝室、文明班级、优秀学生干部等。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各种行为中去,渗透到学生的各种活动中去,才能使学生吸收良好的精神食粮。既能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增长知识,又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使学生朝着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方向而发展。

认真指导,培养学生“会学”

思想政治课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活动的一个过程,但是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着一种传统模式,那就是上课以老师讲授为主,而讲授知识为了参加考试,学生的学习是很被动的,这种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师不宜以讲课本为专务。教师必须注意这点,令自为理解,彼求之弗得或得之而谬误,然后为之讲说。如是则教师真起主导作用,而学生亦免处于被动地位矣” 。在政治课教学中,这种“一言堂”的教学方法,起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改变这种索然无味“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我在教学中不断探索,采用了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提纲法”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认真阅读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全部内容,然后列出提纲。其次让一名学生把他所列的提纲认真写在黑板上,让同学们对此进行分析、补充完整,然后教师做出总结,最后重点讲解一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这种方法使每位同学在课上都能动脑、动手,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老师也不用那样滔滔不绝,口焦唇燥地去讲课,学生也不会昏昏欲睡。“提纲法”教学方法,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逐步变得“会学”了,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改进教法,培养学生会“说”

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职业竞争十分严酷,现代生产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将来学生走上社会后,不论干哪一行,都免不了运用自己的口才,所以教师要很好的利用课堂这一机会,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据我观察,现在不少学生,缺乏锻炼,不敢在大庭广众场合下讲话,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改进教学方法,采用了“课堂演讲”的教学方法。具体方法是每节课给一名学生3―5分钟的时间,让他到讲台上来演讲,内容当然是用学过的知识分析现实中熟悉的现象,不论效果如何,我都给以鼓励、引导。有的同学好胜心很强,上次演讲不怎么成功,主动要求下节课他还讲。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同学们“说”的能力都增强了,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提高了他们的心理素质。这种组织学生搞好“课堂演讲”的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口才,提高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严格要求,培养学生会“写”

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范文第2篇

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是大势所趋,借助互联网可以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同时也引领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模式的变革。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介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阐述了其介入后的种种优势,同时又对其介入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不良后果进行了浅析,意在为后来的互联网与思想教育的融合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

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

互联网时代俨然已经到来。相较于传统行业,互联网产业随着时代的大发展而迅速的兴起,在方方面面改变着我们的世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更是离不开互联网。互联网时代的兴起使得全世界越来越像“地球村”,无论是财富流通、社会流动、文化传播交流还是互换共享、生活方式、消费习惯甚至是理想追求和信念价值观,都在发生颠覆性的改变。人们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正在慢慢形成。在互联互通时代,教育的互联网思维很明显,古老的教育传统发生着改变,教育的成效、方式、内容、导向、主客体等也愈加鲜明。无论是把互联网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还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进互联网,正是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主流,也是新时期培养思想政治高质量人才的必要措施。

二、互联网企业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网络课程的开发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互联网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所显示出来的最大特点就是“对症下药,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更加明显了,互联网企业开发了大量的学习课程以及其他的学习资源,并通过各种平台为教育注入这些资源,使得教育资源的广度与深度大大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受众可获得的资源也越来越多,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自己所需要的资源和课程,根据自己的特点真正实现“一对一”学习,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一对多”的学习模式,使得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系统与高效。其次,资源的学习方式也更加多样化,不仅在资源的数量上增加,而且融入进新技术,像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集视、听、说为一体的知识传送体系,声、图、文一体化教学模式更加吸引人,克服了传统单一感官教学模式中存在的知识转化率低、讲授效率不高等缺点,这是一种激发全身听觉、视觉感觉神经而组合成的一种更为先进的教育模式。

(二)网络技术的推广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素养

互联网企业的兴起带来了多种多样的互联网新技术,这些新技术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首先的任务就是学会运用这些新技术。比如电脑搜索技术的普及,以前没有电脑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要想获得教育资源,主要的方法就是各种书籍文献,而在如今的电脑时代,大量有价值的资源必须要通过电脑上网搜索,所以掌握上网搜索技能是必须的,这就无形中提升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技能;其次,网络资源课程的丰富性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来说,知识的归纳与重点的解析以及最新的知识都能在网上很好的学到,这就降低了仅仅靠自己思考而出现知识错误以及片面的风险,提升了教学能力。对于思想政治受教育者来说,时政要闻以及社会政治思想的更新网络总是比书本快得多,如果能用好,对于自己快速获得前沿知识和对自己知识的更新有很大的帮助。

(三)教学方式的改变使得教学双方的交流更加平等

无论是在传统的私塾教育和现在课堂教育中,教师占有主体地位,他们基于经验和知识,很容易在教学活动中树立起权威形象。这种权威形象一旦树立,那么受教育者就会处于被动地位。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亦是这样,“你说我听,你说我做”的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在于双方体会、领悟、交流,而不是仅仅由一方向另一方灌输大道理。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知识信息的传播速度与可获得程度大大加强,受教育者的知识经验不再一味来源于教育者,这就有利于部分上打破权威,使教育者不再以权威者的姿态自居,双方更容易平等交流,增强受教育者的自主性,这样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民主化。

三、互联网的融入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复杂,教育内容针对性降低。互联网时代,信息大量涌现的好处无疑是明显的,但弊端也是不容忽视的。在信息爆炸时代,信息的可靠性与真实性有待加强,大量虚假新闻、花边消息、垃圾信息、不良文章成了犯罪和散布谣言的载体,影响着社会舆论导向,动摇着人们的价值观。一条不良消息往往会带来整个社会的搅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接触的信息范围更广,但所获得的信息资源常常与自己的需求对口率较低,不能够很好的有针对性地得到自己所想要的资源,从而降低了学习效率。同时,接触到不良信息后会动摇自己原本的思考,各种文化侵蚀也随之到来,接触不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率也越来越大,受教育者的不正当思想观念就会滋生,如果用这样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日常行动,就会走上歪路。比如网瘾少年、黄赌毒、网络造谣等违法违纪行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封闭性较强,教育者可以精心筛选出那些最精华、最合适、最有特色的教育内容按计划对受教育者施教,整个教育过程可以全程控制。而在互联网教育中,由于开放性大大加强,教育的内容也是鱼龙混杂,有好有坏,这很难控制只让受教育者只接受好的信息而不接受坏的信息,而这样的垃圾信息一旦被受教育者接受会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言行、行为产生错误的引导,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一旦错误的思想产生就极容易把人带上歧路,而在纠正这样的人的时候却是不容易的,这就对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参考文献

[1].论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教育理论研究,2010(12).

[2]张国启,孙禄.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互联网思维[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06).

[3]李金.“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选择[J].学术论坛,2016(02).

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传统的以显性为主的教育方法由于过于直白和彰显,容易导致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而隐性教育由于其“润物细无声”的特点,越来越被受教育者所接受。隐性教育的必要性日益突出,它要求教育者提高自身素质,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寓教于境。

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大量的实践与研究表明: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逆反心理,这种逆反心理的存在大大降低了教育的接受率,减弱了教育的有效性,危害极大。笔者认为,加强隐性教育是消除逆反心理,增强教育有效性的最佳途径。

一、隐性教育的特点

江泽民同志指出,思想工作必须讲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耐心细致,潜移默化。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事实上就是隐性教育。它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是指教育者通过比较隐蔽的形式,在受教育者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受教育的情况下,自觉自愿或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某种思想和经验的教育方式。因此,与显性教育相比,隐性教育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

(1)教育内容的渗透性。显性教育的内容是外显、直白、明确的,而隐性教育的内容则是内隐、迂回、不明确的,但时时渗透在受教育者生活周围,虽不为大家所注意和重视,但能有效地对受教育者发挥影响。

(2)教育手段的间接性。显性教育的意图和方法是“赤裸裸”的,一般采取正面的灌输教育。而隐性教育则是采取“迂回”的渗透式的教育方式,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一般是间接接触的,教育者不直接言明教育的内容、目的,而是通过语言诱导,形象暗示,情景感受等等手段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

(3)教育途径的开放性。由于隐性教育是受教育者自己有意或无意通过直接体验或间接观察获取某种经验的过程,它摆脱了教育者对教育因素的控制,学校、社会、家庭各种因素均可成为受教育者的学习内容。受教育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需要、接受能力和身体条件适时选择活动时间和空间。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隐性教育称得上“无课堂”教育或“跨时空”教育,它的教育途径是开放的。

(4)教育效果的长效性。心理实验证明,对于灌输性或诱导性过于明显,强度过大,人们就会感到自己的选择自由受到限制,容易激起对这种信息的抵抗,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而隐性教育摒除了“赤裸裸的教育形式”,以间接、不易为人们发现的方式所呈现,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思维的批判,在没有明确目的、没有意识的情况下接受某些信息。这样不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作用持久。

正因为隐性教育具有上述这些特点,可以起到显性教育无法比及的作用,因而,它可作为显性教育的补充,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更丰富、更完善,效果更有效、更持久。因此加强隐性教育不仅是必然的,也是极其重要的。

二、加强隐性教育的必要性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科教育这种显性教育为主。而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人们思想认识的解放,传统的以显性为主的教育方法由于应于直白和彰显,己越来越不符合会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不为教育对象所接受。因此我们必须越来越注重隐性教育。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以及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普及,在为学生们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提供有利条件的同时,西方一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思想也乘虚而人,使一些学生对“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产生动摇。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人发展,在为人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产生了重大影响。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蔚然成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这些思想观念渗透到校园,导致学生思想观念混乱和价值观失落,对现实生活感到困惑,对党、政府产生怀疑,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也采取抵制态度,为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难度。要解决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显然仅仅依靠显性教育已力不从心,因此,需要借助隐性教育进行补充,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受教育者心理发展变化呈现新的特点

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的思想、心理存在“自身免疫”效应,即当外界思想进人人的头脑时,人自身的原有思想会形成一个防护层,抵制外来思想。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实现人的思想转化,就不能一味进行显性教育,而要根据人的心理特点的变化,重视隐性教育。尤其是在社会的变革和转型阶段,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价值取向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心理发展也呈现出新的特点,此时教育者采用正面的“灌输”教育这一显性教育方式,就容易导致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从而降低教育的有效性。

(1)独立性增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就业要自主择业,经营要自负盈亏,人们的经济社会生活主要靠自己安排.因此,全社会增强了独立意识。人们的独立性增强了.学会了自我思考,自主选择,任何人都不会盲目相信他人或政治集团的说教。

(2)叛逆性增强。现代社会的学生思想解放,思想的批判性、独立性明显提高,他们崇尚民主,反对“一言堂”。他们敢于怀疑,不惟书,不惟上,不惟权威,不人云亦云。但由于阅历和经验的不足,容易造成认知上的不坚定性、易动摇性。他们的思维虽然具有独立性、批判性,但在认知上易出现片面、偏激、固执和极端化。加上独生子女增多,家庭“保姆”式的溺爱以及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更易导致他们思想上的叛逆和否定。因此,你越是强调的东西,就越能受到他们的抵制;你越是淡化的东西,就越能激起他们的好奇。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意图越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

(3)趋利性增强。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导致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由重政治转向重经济,由重精神转向重物质,个人主义、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等思想观念十分普遍,这些观念渗透到校园,必然导致学生的政治热情下降,理想、信念淡薄,道德水准滑坡。对直白的显性教育必然产生抗拒心理。

(三)适应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知识面宽、能力较强、个性完善、素质全面的新型人才。尽管显性教育对此担负着主要任务,但是,由于受到教育内容、方式、环境、时空等的局限,难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素质教育的效能。而隐性教育从本质上说属于素质教育范畴,能为主体的素质生成与整合提供诸多有利条件。比如丰富的文化活动、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的教风学风与多彩的集体生活,可以陶冶情操、锻炼心智、净化灵魂和感悟人生,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独立生活能力。所以从长期来看,隐性教育更有利于受教育者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健康的人格发展。

三、加强隐性教育的对策

(一)寓教于乐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人在轻松、愉悦的时候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想象最活跃,精神系统的活动最顺畅,对所传信息容易人耳人心,反之则容易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因此学校要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比如知识竞赛、座谈讨论、报告演讲、社会调查、书画展览、文艺演出、体育活动等等。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生能自然地受到感染,在感染中接受教育,使教育过程和内化过程同时展开,收到良好效果。

(二)情感陶冶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诗),思想政治教育要“感人心”,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教师要对学生注人最真挚的爱,在人格上尊重他,在生活上帮助他,在心理上关心他,在能力上信任他,在学习上鼓励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自然会赢得学生的亲近与敬佩。教师与学生关系融洽、和谐,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三)环境熏陶

历史上“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熏陶的重要作用就在于潜移默化。通过设置一定的环境,营造一种氛围来激发学生的情绪和智慧,可以做到形真、情深、意远的统一。这里所讲的环境既包括校容、校貌、设施设备等外化的“硬件”环境,也包括正确的舆论氛围、进步的人文知识、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的心理暗示等内化的“软件”环境。优美的校园,明亮的教室能使学生产生清新舒适的感觉,形成奋发向上的最佳心理状态。而丰富多彩的活动,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修养,陶冶情操,达到潜移默化,自我教育的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科学化 思想政治教育 重要性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07-02

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是时展的必然趋势,进一步深入科学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更加清楚的理解并运用思想政治的相关规律。要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必须要对其进行细致的了解与分析。

一、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再认识

(一)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内涵

“科学”一词最早是康有为根据英语science翻译过来的,它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就是要在正确的理论路线指导下,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以达到认识并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规律的目的。这个正确的理论路线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路线。即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坚持社会主义路线,遵循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探索并熟练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规律包含三个方面,一方面是其自身产生并且发展的规律,另一方面是其在工作过程中的方式方法的规律,还有就是受教育者思想品质树立并发展的规律。这三方面的规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其中,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方式方法规律是最为重要的,科学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内涵就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实效性也体现在三个不同方面,一方面是指受教育者学习、掌握并运用思想政治规律的效果,另一方面是教育者开展科学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具体就是指教育者的工作效率,还有就是科学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社会效益起到的作用,也就是指受教育者在科学的思想政治规律指导下,能为社会带来多大的效益。

(二)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有一定的科学化色彩,教育者为了传达给受教育者更多的思想政治信息,就会在日常实践活动中不断总结,对于一些客观规律进行较细致的探讨,但是这些做法还不足以形成科学、规范、合理的体系与规模,教育者本人也不能凭借零散的实践活动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研究人员。

新时期,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实践的需要,客观上促进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研究工作,随着研究的比例增大、内容增多,相关研究人员的科学化研究水平也不断提高,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正式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地位也不断上升。

随着国家的重视和支持,并且相关教育者的不懈追求与努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势必会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深化发展,增强科学性与实践性,继续为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培养与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二、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构建策略

(一)以人为本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趋势,要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层次与水平,就要坚持“以人文本”的科学观念。人自身就是人的最大根本,以人为本就是将人的主体地位最大程度的彰显出来,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才可以使得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最大程度的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水平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品质也可以得到最完善的塑造和发展。另外,教育者要坚持自身的主体性,对于受教育者要采取有教无类的原则,及时帮助受教育者解决有关问题,鼓励每一位受教育者,使他们能够全面地掌握思想政治的规律,更好地在实践中运用这些规律,不断完善自我,并且创造最大的社会效益。

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理念还要求教育者在实施科学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受教育的本质需求,掌握受教育的真实想法,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提高科学化水平以及教育的实效性。

(二)提高创新性

无论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还是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都是在适应实践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总局限在一个阶段,要时刻把握实践发展的脉搏,跟随时代前进的脚步,不断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大胆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内容。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创新性,就要切实提高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力度。当前我国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思想政治教育也要追随社会发展的步伐进行理论创新,将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作为武装我们头脑的理论武器,并且在具体时间中以此为指导,使得理论与实践结合统一,这样才可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发展。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创新性,要提高教育者的专业水平。教育者的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当前世界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呈现出极其复杂多元的局面,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上来,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的素质过硬,要在教育过程中运用多元化的创新型手段加强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得受教育者的品质能够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三)管理科学性

科学化的管理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管理同教学方法一样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但是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管理手段可以对思想政治教育起到强有力的约束作用和规范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管理,已经成为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

实施科学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就要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体制,在这个管理体制中,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实行健全领导管理机制。重视各级党委的组织领导能力,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性。各级领导部门要指导下属部门和人员,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全面、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工作,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有步骤、按层次、科学性的向前推进,并且通过领导部门的有效管理,凝聚人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实施科学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还有健全各方面的参与机制。思想政治教育的双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要更全面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受教育者一方面要努力向受教育者教授相关知识并指导实践,另一方面要虚心接受受教育者提出的意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充分讲求民主。还要在实践工作中,以身作则。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在思想政治的学习上要更加积极主动,虚心接受教育者的教导,多思考,充分理解和掌握相关规律,并且将这些知识和规律武装自身,在实践当中得到更好地运用。要与教育者形成良好的沟通,对于不能完全掌握的内容要做到及时请教,并且结合自身的实践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合理的意见,不断丰富自身的学习方法。

实施科学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还要对受教育者实行激励机制。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树立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这就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进一步激发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采取激励机制进行管理,通过对受教育者提供适当的物质奖励以及精神奖励,使受教育者迸发出更多的热情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和运用中去。

三、总结

当前,社会高度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发生很大的改变,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有丝毫的松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就要走科学化的道路,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科学化的构建,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龚益.社科术语工作的原则与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 沈壮海.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范式与新形态[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2).

[3] 吴倬.充分发挥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德育功能[J].高校理论战线,2010(10).

[4] 徐志远.论范畴研究对实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学化的意义[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9).

[5] 吕治国.深入研究八个“紧密结合”,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J].高校理论战线,2010(9).

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

学生工作是学校的基本工作,同时也是辅导员的重要工作内容。学生工作尽管不能包括全部的学校工作内容,但是却能体现出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

一、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实际操作中,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多种途径和形式,但有一般来说,一下两种形式最为重要: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性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性工作是指高等教育院校或者学生会、学校团委、学生工作处等学生管理部门,有目的的、有计划的和有组织的实施和开展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例如,学校思政教育主观部门,像学校团委、学生工作处根据自身工作计划或者上级相关安排,开展的文件辅导会、先进事迹报告会,组织学生对相关文件进行学习研讨,收看、回看重大报道信息,组织重要节日庆祝互动等。这类组织活动具有一定的轰动效应,一定的声势和形式,明确的主题和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那就是持续性较差,深入、落实较为困难。第二,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和形式。在声势、形式和轰动效应上,它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范性不如前者。但是,和前者相比,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形式和途径具有很强的长期性和随机性,属于思政教育非规范性途径和形式的范畴,辅导员在工作中尽管有主体鲜明的班会活动,但其与思政教育规范性工作上存在着量和质的差别。正是辅导员工作的长期性、随机性和非规范性特点,其能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客观及时的发现问题,进而能够更为有效的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

二、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实践者

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除了规范性的思政教育途径和形式,还要注意思政教育工作的长期化和生活化。而长期化、生活化正好是辅导员工作的基本特点。思政教育的规范性工作,常常会激起青年学生的叛逆心理,在操作中,学生对其常常具有逆反心理。而将大学生思政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将其生活化,与学生现实生活问题进行结合,会使他们更易理解、更易接受,产生亲切感。辅导员在现实中与学生沟通交流更对,其自身的工作本身就带有一定的生活化色彩和形象。辅导员如果整体只会非常严肃,只会用居高临下的姿态批评、训斥学生,学生肯定不愿意和其亲近,其注定也不会是一名合格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辅导员尽管肩负着管理、引导、指导、组织和教育学生的职责,但其所扮演的角色却应该更具社会化和生活化。因为,这样的辅导员学生才会将其看成是“同一战壕”里的人,才是具有情感的人。在工作中,辅导员向学生展示他们的真实生活面孔,能在很大程度上获得广大青年学生的拥护与信赖,进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能够取得更为有效、更为直观的效果,这是其他教职工所不具备的优势。

三、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者

思想的差异会导致性格的不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辅导员的基本任务,面对一个个性格不同的大学生个体,即便是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在不同问题的处理上其思想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多对一或者说是一对多的局面。广大高校青年学生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责任,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他们敢说敢想、思维敏捷、思想活跃,想要教育好他们,思想政治教育是难点,也是重点。当他们不断发生各种思想问题时,除了相关组织部门和机构以及任课教师外,辅导员教育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辅导员的工作是思政教育规范性途径和形式的补充,是课堂教育教学的外延,是生活化思政教育的实践人,同时,也是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人。面对诸多的大学生思想问题,单纯依靠传统的经验、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是很难取得良好效果的;知识依靠摆事实、说道理、找方法是很难达到教育目的的,因此,辅导员在工作中必须正确树立创新精神,不断尝试各种有效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研究创新思路,探索创新办法,这样才能取得更好、更有意义的教育效果。从这个角度来说,辅导员也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创新者,是一个不断积累经验、勤于思考、善于把握规律和进行系统性总结的创新人。

综上所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工作的基本构成部分,辅导员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和一般意义上的师生关系不同,辅导员与广大青年学生的关系不但受思政教育特点的影响,而且也受思政教育性质的约束,正是由于这些特点,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即扮演者承上启下的角色,同时,也是学生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者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者,这是其他任课教师和相关教育机构、部门无可比拟的。

参考文献:

[1]赵爱玲.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凝练与培育[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