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开展临床护理研究的意义

开展临床护理研究的意义

开展临床护理研究的意义

开展临床护理研究的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颅脑损伤;临床护理路径;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0(a)-0142-03

有研究显示[1],颅脑损伤的患病率高达783.3/10万人口,仅次于脑血管病。颅脑损伤占全身各处损伤的10%~20%,仅次于四肢伤,但病死率居首位[2],我国每年有将近60万人发生颅脑损伤,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100亿元人民币[3]。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随意性强,只能被动地执行医嘱,不能预见护理问题,抢救效率低下。本研究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抢救的100例颅脑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16~83岁,平均(45.38±8.42)岁;受伤类型:车祸伤8例,跌倒坠伤22例,钝器或锐器伤12例,其他8例。对照组中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龄17~83岁,平均(47.16±9.80)岁;受伤类型:车祸伤7例,跌倒坠伤25例,钝器或锐器伤8例,其他1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受伤类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具体措施如下。①临床护理路径的制订:通过查阅文献[4],请教相关专家教授和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根据袁剑云博士翻译的美国临床护理路径的相关内容,按救治阶段结果自行设计颅脑损伤临床护理路径表。②质量控制:为保障数据质量及记录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分层次对急诊科室和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开展临床护理路径、操作要点及实施过程中相关问题的处理方法等知识培训,以及关于如何使用临床路径量表的培训。③临床护理路径的运用[5]:本研究主要研究的是急诊抢救阶段和神经外科重症监护住院阶段,即急诊科护士接诊此类患者后,一名护士根据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抢救并护送患者行各项功能科检查,另一名护士协助急诊科医生抢救并负责完善临床护理路径表及抢救记录单,每完成一项内容,在相应的位置画“√”,再交予抢救医生签名,一旦抢救过程中患者发生意外情况则填写“变异分析表”,待抢救结束后,注明急诊抢救时间和患者被送往的科室。对于神经外科收治此类患者,当值护士要按照颅脑损伤重症监护期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实施护理,方法同上。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比较两组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患者满意度、肺部感染发生率及死亡率。GOS评分[6]:死亡记为1分;植物状态记为2分;重度病残,意识清楚但生活不能自理记为3分;中度病残,生活能自理记为4分;功能恢复良好,能正常生活但有轻度神经障碍记为5分。GOS评分1~3分为预后不良,4~5分为预后良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抢救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GOS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GOS评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总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肺部感染发生率及死亡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以浅显易懂的图表格式来为患者提供快捷、有效的、有序的护理,以达到提高护理质量和减少患者费用的护理工作模式[7],其在临床应用的范围日益扩大,从常规护理工作到急症工作,以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均有报道。如近年来在日本开展正常分娩的临床护理路径后,提高了产褥期的护理质量,缩短产妇住院时间等,效果明显[8],但是在重型脑外伤的运用报道较少。

Foreman等[9]报道,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可以改进神经外科患者预后结果的有效手段,本文研究结果也显示,对颅脑损伤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其疗效显著,主要体现在缩短了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这是因为临床护理路径处处都与诊疗密切配合,无疑对患者在有限的时间里抢救生命及预后意义重大。

临床护理路径本着“以人为本”的护理原则,即以患者健康为中心,为其提供最佳医疗护理服务,以一种程序化和标准化的方式开展从而使护理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让患者获得最佳的护理服务[10]。随着大家对临床路径研究的不断深入及有关于路径变异方面的报道也日益增多。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以及在不增长医疗费用的前提下,要求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满足患者需求等因素的影响下,我们认为临床护理路径将在各学科之间有更广泛的应用,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11]。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GOS评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总费用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总之,在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缩短急诊室抢救时间,减少医疗费用,降低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陶红兵,刘鹏珍,梁婧,等.实施临床路径的医院概况及成因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2):28-30.

[2] 刘洪英.临床护理路径在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术后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0):33-34.

[3] 单春剑,李培培,夏家爱.临床护理路径国内外研究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0):4807-08.

[4] Hudak AM,Caesar RR,Frol AB,et al.Functional outcome scales in traumatic brain injury:a comparison of the Glasgow Outcome Scale (Extended) and the Functional Status Examination[J].J Neurotmuma,2005,22(11):1319-1326.

[5] 孙秀春,李玲.临床路径护理程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吉林医学,2012,33(4):860-862.

[6] 陈小慧,周作霞.临床护理路径的概念及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2):123-124.

[7] 兰,宁宁,李明凤,等.临床路径变异研究新进展[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2):28-29.

[8] Singh R,Venkateshwara G,Kirkland J,et al.Clinical pathways in head injur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are with early rehabilitation[J].Disabil Rehabil,2012,34(5):439-442.

[9] Foreman BP,Caesar RR,Parks J,et al.Usefulness of the abbreviated injury score and the injury severity score in comparison to the Glasgow Coma Scale in predicting outcome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J].J Trauma,2007,62(4):946-950.

[10] 刘佳翠,贾锋.临床护理路径在颅脑损伤并发休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7):2323-2324.

开展临床护理研究的意义范文第2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1.097

真菌性鼻-鼻窦炎(fungal rhino-sinusitis, FRS)是目前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特异性感染性疾病, 其致病菌以曲霉菌以及毛霉菌为主, 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器官移植术后、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或抗肿瘤药物或广谱抗生素、放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并且在近些年呈现出显著上升态势, 给患者正常工作生活带来严重影响[1]。随着内镜技术的快速发展, 鼻内镜手术成为治疗该病症的主要手段, 深受患者及临床的青睐。然而, 可以预见的是, 手术治疗效果与良好的临床护理息息相关。鉴于此, 本次研究针对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的围术期护理效果予以观察, ?F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70例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确诊为真菌性鼻-鼻窦炎者;②无鼻内镜手术禁忌者;③临床依从性好者。排除标准:①妊娠期、哺乳期患者;②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者;③不同意此次研究方案或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在确定所有患者均已经如实掌握此次研究方案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 各35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22~65岁, 平均年龄(43.25±7.29)岁;病症类型: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14例、急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12例、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9例;病程3个月~2.5年, 平均病程(16.50±4.50)个月;临床表现:鼻塞15例、头痛12例、流脓涕或血涕8例。研究组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24~64岁, 平均年龄(43.33±7.01)岁;病症类型: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15例、急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12例、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8例;病程3个月~2.2年, 平均病程(16.35±4.45)个月;临床表现:鼻塞16例、头痛12例、流脓涕或血涕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内容包括常规健康宣教、心理干预、饮食指导、个人卫生指导、生命体征指标监测、并发症预防及护理等。研究组接受围术期护理, 内容如下:①术前护理。术前6 h常规禁食禁水, 同时采用2%氯化钠溶液反复冲洗鼻腔。②术中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协助其取舒适体位, 密切监测血压、心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变化情况, 在不影响手术进行下采用床被对其裸露皮肤进行保暖[2]。③术后护理。术后第2天给予患者氟康唑、2.5%碳酸氢钠溶液清洗窦腔, 每隔6~8 h清洗1次, 在鼻内镜下将鼻腔内分泌物进行清除[3]。在护理人员引导下正确掌握恒温冲洗仪操作方法, 指导其自行开展鼻腔冲洗工作。对于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应及时根据患者需求实施预见性用药护理或者是采取冰敷、冷敷等处理[4]。在临床医师准许出院前对其开展出院指导, 督促其定期回院随访, 日常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养成良好的生活及卫生习惯, 保持鼻腔的清洁。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包括:①并发症发生率, 包括眼眶周围瘀血、鼻腔出血、鼻腔粘连。②护理满意度, 采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表进行测定, 满分共100分, >85分为非常满意、70~85分为满意、60~69分为一般、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6%, 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8.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1.4%, 高于对照组的68.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真菌性鼻-鼻窦炎临床较为常见且随着人们机体免疫能力的下降, 其发病率随之提升, 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鼻内镜手术是目前临床主流治疗方案, 旨在清除鼻腔病变组织, 促使鼻腔与鼻窦黏膜生理功能得到恢复, 最终实现治愈的目的。但是, 由于个体因素差异, 术后往往面临着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 使得患者治疗时间进一步延长并大幅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如何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成为临床工作内容的重中之重。

开展临床护理研究的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妇产科护理;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669-02

随着人们对健康教育的重视的增加,健康教育越来越成为临床妇产科常见的护理促进访视。临床护理研究显示需要通过健康教育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和保证母婴的安全。本研究选择我院产妇进行研究,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分析

1.1 临床资料:本研究选择在我院妇产科住院的246例产妇进行研究,研究对象均为女性产妇,年龄分布为25.51±6.18岁,最大年龄为37岁,最小年龄为20岁,初产妇为187例,占76.02%,经产妇为59例,占23.98%。按照是否采用健康教育分为两组,分别为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学历、孕周和产次分布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研究。

1.2 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普通的健康教育,在研究对象存在疑问时及时进行解答。而健康教育组则实施健康教育,包括随时宣教、专业教学和产科病房宣教三部分,针对产妇在孕期出现的和可能出现的各种临床问题进行及时的宣传教育或电话指导,并印制相关的宣传资料进行教育,及时发现产妇就诊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解答。定期举行妇产妇健康教育,包括孕产期相关知识、孕期营养和待产期心理护理和注意事项、分娩过程、新生儿常见问题和母乳喂养问题。在相对轻松舒适的环境中进行健康教育。必要的情况下采用图片、示教和VCD的方法进行教育。产科宣教为患者在产科住院期间进行一对一的宣传教育,收集产妇的资料,了解产妇的心理,进行有针对性的待产知识宣传,指导产妇放松紧张的情绪以快乐和心态迎接分娩。

1.3 评价方法: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研究人群护理质量及满意度进行调查和分析,记录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分析健康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调查研究对象的满意情况,计算满意率。

1.4 统计处理:本研究选择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统计方法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统计方法为卡方检验,P

2.结果

2.1 健康教育护理工作中的效果分析。对研究人群不同组别临床健康教育效果显示,健康教育组在护理规范方面、规范服务方面和沟通能力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2.2 研究人群不同组别临床参数分析。研究显示不同组别在是否实施健康教育后健康教育组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3.讨论

健康教育在整体护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妇产科产妇分娩过程[1]。随着产前、产中和产后相关知识健康教育的不断开展和宣传,使孕产妇获得了相当丰富的临床保健知识,不断的将健康教育融入于临床妇产科的护理过程中,可有效的提高临床护理的质量,还可有效的增加孕产妇对分娩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加其正确配合临床分娩的冬季,同样健康教育的开展还有效的减低了孕产妇的恐惧紧张心理,减少了由于妊娠高血压和产后出血等产科常见疾病对孕产妇的影响。通过妇产科健康教育的开展,还有效的促进了临床护患之间的沟通,不断的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规范了护理规程,提高了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将可能出现的临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将预防意识提至首位,有效的保证了分娩过程和母婴和安全,提高了孕产妇分娩的质量[2,3]。但对于妇产科健康教育的宣传和临床作用的发挥,需要临床护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加大培训力度和增加责任心。做到对病人负责,对自己负责,争取早发现、早处理和早疏导,为提高临床妇产科的护理质量提供自己的力量。本研究显示采用健康教育可有效的提高妇产科护理的工作质量和满意度,应加强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良珠,赖敏贞.当前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及方法措施[J].南方护理学报,2005,3(12):83.

开展临床护理研究的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妇产科;剖宫产;临床护理路径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0(b)-0117-03

剖宫产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分娩方式,是解决难产儿、巨大儿的一个重要手术方案,近年来剖宫产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并且技术也显著提高[1],这种分娩方式属于有创手术,因此,良好的护理工作对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产妇及家属对健康的需求及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2]。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是以患者病情发展的预期结果为依据所指定的工作计划,把具体的服务项目细化到患者住院期间的每一天,对提供的服务项目进行定质、定量、定人[3],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好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4]。本文对在本院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观察其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5月在本院行剖宫产的初产妇153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2~38岁,平均(29.5±4.8)岁;小学文化及以下者19例,初中文化者43例,高中或中专文化者50例,大学及以上文化者41例;孕周37~41周,平均(39.16±1.07)周。153例产妇均不伴有其他手术及其他妊娠合并症。将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77例,对照组76例,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传统医疗护理模式实施护理措施。研究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措施:制订临床护理路径表时要综合考虑产妇的特点、手术过程及实际情况,严格按照标准化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护理路径图标执行护理工作;本图表的横轴为手术时间,纵轴为诊疗工作、重点医嘱、主要护理工作等内容,本标准化临床路径表共制订两份,医护工作人员版及患者版各1份,医务人员为患者实施的治疗及护理操作等均按照当日临床路径表的标准化流程完成;在路径表的指导下观察患者病情并给予相应措施干预,同时为患者及家属实施产妇护理、情绪调节、母乳喂养知识、新生儿护理等健康教育,在临床路径表格上根据病情发展的方向做相应的标识,当班护士将病情的变化记录在护理记录中,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后给予处理措施,护士长随时检查评价临床护理路径表的实施进展情况;临床路径预期产妇住院时间为1周,在变异表上登记住院时间>7 d的情况,对变异原因进行分析并处理,防止类似情况在下一阶段的护理工作中再次发生。

1.3 观察指标

平均住院天数:从产妇住院日期开始计算与出院日期的差值的平均值;平均住院费用:住院期间产生的治疗、护理等医疗费用的平均值;满意度:用本院自行设计的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在产妇出院时评价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本调查表共包括10项内容,最高分为100分,满意程度分为3个等级:很满意、满意、不满意;产妇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用本院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调查表评价产妇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内容包括产妇护理、情绪调节、母乳喂养知识及新生儿护理,每个问题设置知道、部分知道、不知道3个答案,由产妇自行填写。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及满意度的比较

研究组平均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及满意度的比较(x±s)

2.2 两组产妇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的比较

研究组的产妇护理、情绪调节、母乳喂养知识及新生儿护理的知识掌握程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临床护理管理的重要工具,能使患者积极参与到治疗护理中[5-6]。这一管理模式以患者为核心,从患者本身的特点及特征出发,以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和治疗效果,节约相关的医疗成本及费用为目的[7]。

妇产科剖宫产术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将治疗、护理工作标准化、程序化,对所要做的事情一目了然[8],护士执行医嘱时不再是盲目、机械地进行及被动地为患者实施护理措施,能有条不紊地逐项完成各项护理工作,使护理工作更有计划性及目的性,护理人员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从而快速采取措施干预,避免医疗差错的发生,同时也避免由于护理人员个人能力不同造成的护理缺陷,由主动服务代替以往的被动服务[9-11],使临床护理质量的持续性改善得到有力保证,增强护士的自律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12-13]。

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为研究组产妇实施护理措施,研究组平均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产妇护理、情绪调节、母乳喂养知识及新生儿护理的知识掌握程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临床护理路径能使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成本降低,有利于有效利用医疗资源,使护患之间的互动增加,一方面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另一方面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欧少玲.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1):46-47.

[2] 龚美英.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9):10-11.

[3] 王艳翠.临床护理路径在择期剖宫产术患者中的应用[J].甘肃医药,2013,32(11):867-868.

[4] 张艳红,张萍,王嘉琳.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术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3):184-185.

[5] 瞿永凤,李玉华.临床护理路径在择期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5):34-36.

[6] 王淑芳,李从伟,孔梅.临床路径在择期剖宫产术应用中的效果评价[J].河北医药,2012,34(18):2868-2869.

[7] 李明霞,杨安平.临床护理路径在136例剖宫产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2,33(32):7110-7111.

[8] 丁玉清.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产妇健康宣教中的应用探索[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2Z):278-279.

[9] 冷菁,张艳红,杜进祥.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24):4112-4113.

[10] 马军.探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择期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3,32(12):173-174.

[11] 王雪茹.临床护理路径在计划性剖宫产健康教育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6):343-344.

[12] 朱慧颖.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7):4079-4080.

开展临床护理研究的意义范文第5篇

目的探讨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对患有急性胃出血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择急性胃出血患者86例,将其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n=43)。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对照组实施护理;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观察组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急性胃出血疾病治疗期间护理的满意度(95.3%)显著高于对照组(81.4%)(P<0.05);胃出血症状消失时间(3.07±0.95)d和胃出血疾病临床治疗总时间(6.03±0.88)d显著短于对照组(5.69±1.24)d、(8.84±2.16)(dP<0.05);胃出血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1例)显著少于对照组(7例)(P<0.05)。结论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对患有急性胃出血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

优质护理;急性胃出血;效果

临床上急性胃出血为上消化道出血类疾病的一种常见疾病,调查发现,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该病患者人数达到70%左右,该病的发病速度较快,患者会同时合并出现便血、呕血、胃痛等特征性症状表现,病情严重者会对生命造成直接的威胁,因此除了及时救治外,优质护理干预计划的实施也显得尤为重要[1]。本次研究中出于对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对患有急性胃出血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的目的,对收治的急性胃出血患者展开了分组护理,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来自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都昌县人民医院就诊的急性胃出血患者,共计86例,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中患者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45.1±1.4)岁;男27例,女16例;胃出血发病时间1~9h,平均发病时间(3.2±0.5)h。观察组患者年龄21~77岁,平均年龄(45.3±1.5)岁;男25例,女18例;胃出血发病时间1~8h,平均(3.1±0.6)h。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发病时间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下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实施护理,主要措施包括:(1)心理优质护理干预:尽快消除血迹,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交流中应尽量采取通俗的语言,和蔼的态度,给予患者必要的关怀,让其尽可能保持安静,帮助其消除不良情绪和心理状态,说明休息对止血的重要性,让家属对其进行陪伴,以增强其安全感,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2)饮食优质护理干预:指导患者按医嘱进食,对进食时间、顺序、禁忌等问题进行全面把握,进食量要进行严格的制约。对出现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性大出血同时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的患者应该保证绝对禁食。若没有明显症状,患者未出现呕血、便血等特征,可给予患者清淡无刺激食物,并增加流食,逐步改为软食,尽可能的进食一些易消化食物,保证做到少量多餐,不食生拌菜、粗纤维蔬菜、刺激性食物、饮料、硬食。(3)用药优质护理干预:保证用药合理及时,关注病情变化,有出血症状及时汇报,在床旁备好急救所需的用品和药品等,注意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和方案。(4)行为优质护理干预:病情不严重者日常生活可保持正常,只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行为指导和生活引导。有头晕目眩、心慌心悸等症状发生后,应对患者病情进行密切的关注。若是病情较为严重,行为、意识、说话等均出现异常,则应及时向主治医师汇报,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展开治疗,经常到床前巡视,密切观察病情,避免二次伤害的发生[2-3]。

1.3满意度评价方法

在胃出血疾病治疗结束出院的当天,采用不记名打分的形式,对护理服务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100分为满分,60分以下为不满意,60分以上为基本满意,80分以上为满意[4]。

1.4观察指标

选择对急性胃出血疾病治疗期间护理的满意度、胃出血症状消失时间和胃出血疾病临床治疗总时间、胃出血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等作为观察指标。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急性胃出血疾病治疗期间护理的满意度

对照组患者对急性胃出血治疗期间护理满意度达到81.4%;观察组患者对急性胃出血治疗期间护理满意度达到95.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胃出血症状消失时间和胃出血疾病临床治疗总时间

对照组在治疗(5.69±1.24)d后症状消失,胃出血疾病共接受临床治疗(8.84±2.16)d;观察组在治疗(3.07±0.95)d后症状消失,胃出血疾病共接受临床治疗(6.03±0.8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6845,P=0.035;t2=13.9964,P=0.033)。

2.3胃出血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

对照组患者在急性胃出血治疗期间有7例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在急性胃出血治疗期间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P=0.041)。

3讨论

急性胃出血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疾病,病情程度严重的时候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的可能性会明显增大,对广大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造成了直接的威胁[5]。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在对急性胃出血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对其展开科学的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疗效意义重大。另有研究指出,在护理服务过程中护理人员所掌握的专业技巧会对病人康复的进度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通过对急性胃出血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在提高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还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使治疗所需时间得以缩短,保证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因此在临床上在对急性胃出血患者展开积极治疗的过程中对其展开优质护理服务具有很大的必要性,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可以实现对患者展开正确的心理健康指导、科学饮食指导、用药指导、行为干预,将优质护理服务的基本理念始终贯穿于整体急性胃出血疾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使患者在心理上能够获得更大的满足感,在治疗期间保持良好心态,以保证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6-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接受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急性胃出血疾病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5.3%,明显高于单纯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的81.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优质护理服务在急性胃出血疾病治疗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作者:袁小荣 单位:都昌县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乔宇玲,罗春霞.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胃出血的护理[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11,11(14):556-557.

[2]廖志利.“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上旬版,2011,27(24):164-165.

[3]夏莉娜.护理服务文化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实践与创新[J].当代护士,2012,11(12):175-176.

[4]潘立珍.急诊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36):287-288.

[5]杨文雄.70例急性胃出血的急诊治疗及临床效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5):35.

[6]凌静波.优质护理服务在胃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4):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