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合规教育培训内容

合规教育培训内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合规教育培训内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合规教育培训内容

合规教育培训内容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安全教育培训 重要性 培训管理和要求

中图分类号:D9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1-0081-01

一、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在各类矿山事故中,因作业人员违章操作和管理不善造成的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70%。所以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安全生产的必要保证。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选煤厂属于特大型矿井型动力煤选煤厂,近年来生产能力达到3000万吨。拥有职工1300余人。因此做好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是促进企业安全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的必要保障。

二、安全教育培训的管理

2.1、设置安全教育培训管理机构并明确其职责。有安全教育培训管理机构,并要做好安全教育培训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宣传、贯彻。制定和完善安全教育培训管理的各项制度。负责组织安全教育与培训,实施安全教育培训的监督检查、管理考核。协助各单位解决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2安全培训计划与经费

2.2.1培训计划的编制与实施:

安全教育培训机构负责编制本单位年度安全培训计划。根据本单位《安全培训需求调查报告》,对各单位上报的培训计划进行统一审核、平衡、汇总,编制下发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内容包括培训的人员岗位名称、人数、培训内容以及预计经费。

2.2.2安全培训经费的投入必须保证以下范围内的支付:

(一)聘请教师的学时费、教材费。

(二)教学设备购置费。

(三)按规定应付的其他费用。

三、安全教育培训要求:

(一)安全教育和培训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安全意识、安全法规、安全管理和安全技能的教育;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应保证职工经培训后,掌握本职工作所应具备的法律法规、专业技术知识、操作技能、岗位标准、安全工作程序等。

(二)安全教育培训采取强制培训的原则。未经安全教育培训或安全培训不合格的员工,不得上岗作业。

(三)安全培训教育要保证时间、内容、质量“三落实”。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培训、三级安全教育、安全技术培训、事故案例教育、安全作业规程等培训要规范填写有关记录并存档。

(四)要对职工进行与其所从事岗位相适应的安全教育培训;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应当对相关职工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未经安全教育或培训不合格的职工,不得上岗作业。

四 各类人员培训内容要求

4.1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培训内容要求:主要负责人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责任,对其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的安全培训,是最基本的,也是对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培训内容为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专业知识;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典型事故案例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管理和救援组织以及事故调查处理有关规定;及事故调查处理等。

4.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内容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企业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管理的人员,是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在煤矿的具体贯彻执行者,是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作业规程的具体制定和落实者,对他们的安全知识水平和安全管理能力提高的安全培训对于加强其现场安全管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保障安全生产也不可或缺。培训内容为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卫生等知识;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及职业危害的调查处理方法;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以及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国内外先进安全管理经验;典型事故案例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以及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4.3其他从业人员的培训内容

其他从业人员也是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直接的劳动者,安全培训也不容忽视。培训内容为车间、班组、岗位生产状况、工作性质、职责范围、安全要求、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机具设备原理及安全防护设施性能、作用等知识;选煤厂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安全管理制度;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知识,作业现场

4.4三级教育培训内容要求

(一)厂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应要求:包括本单位安全生产情况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危险危害因素辨识及预防常识;事故应急救援、消防知识等。

(二)车间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要求:应当包括: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所从事工种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 所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本车间安全生产状况及规章制度;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知识,作业现场危害因素的控制方法和安全防范措施;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有关事故案例等。

(三)班组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与职业卫生事项;有关事故案例;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知识,作业现场危害因素的控制方法和安全防范措施等。

五、 安全培训形式要求。安全培训应积极开发利用多媒体培训教材、仿真实训系统等,创新安全培训形式,提高安全培训效果。

六、培训考核

安全培训要建立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并要有详细的考核标准和细则,培训机构要定期对各单位的安全培训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对安全培训工作成绩突出、表现优秀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给予处罚和通报。

合规教育培训内容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指导原则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根本,广泛开展应急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应急队伍政治、业务素质,为我县科学应对突发事件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二)工作目标。建立健全应急队伍教育培训制度,完善工作机制,落实保障措施,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对全县应急队伍进行系统的教育培训,促进应急队伍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增强应急队伍抢险救援能力。

(三)指导原则。坚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整合教育资源、创新培训方式,规范教学管理、保障教育质量的指导原则,结合实际,统筹规划,有序进行应急队伍教育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和应对处置能力。

二、对象、内容、方式和时间安排

(一)教育培训的对象。教育培训的对象为各乡镇、各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而组建的应急队伍,包括应急管理干部队伍、综合应急队伍、专业应急队伍、应急管理专家队伍、企业和学校应急队伍等。

(二)教育培训的内容。应急队伍教育培训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共同科目、专业训练和战术训练三类。

1.共同科目。共同科目是应急队伍的基本培训内容之一,是确保完成各种应急救援任务的前提基础。共同科目主要进行队列训练、体能训练、自救互救训练等内容,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培训。训练的目的是使应急人员熟悉应急处置的相关知识和一般程序,具备良好的战斗意志和作风,熟练掌握应急基本技能和自救互救常识等。

2.专业训练。即各类应急队伍围绕所担负的应急救援任务开展的专门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关系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是能否顺利执行应急救援任务的关键,也是训练的主要内容。主要进行专业知识教育、设备使用训练、现场应急处置等技术训练。通过训练,应急队伍应具备一定的专业救援技能,有效地发挥救援作用。

3.战术训练。主要开展指挥训练、快速集结与机动训练等。战术训练是应急队伍综合训练的重要内容和各项专业技术的综合运用,是强化协同指挥,提高应急队伍实战能力的必要措施。通过训练,使各级指挥员和应急队员具备良好的组织指挥能力和实际应变能力。

(三)教育培训的方式。各类应急队伍的教育培训工作由各牵头组建单位负责,组建单位具体实施。训练方式可采取自训与互训相结合、岗位训练与脱产训练相结合、分散训练与集中训练相结合的方法。为保证训练效果,在训练前应制定训练计划,训练中应组织考核、验收和评比。

1.授课启发。针对不同的受训对象,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力求授课内容丰富,授课形式多样,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围绕应对突发事件的重点、难点问题认真思考,展开讨论,增强授课效果。联系实际,安排有处置突发事件经验的领导干部或专家进行现身说法,请当事人讲述突发事件发生的过程和应急处置情况,让应急队员从中得到感性认识,增加教育培训的实际效果。

2.案例分析。广泛搜集和编写近年来突发事件案例,开设公共危机管理案例课。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案例,让应急队员从中找出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规律,找到处置突发事件的有效方法,提高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应急演习。组织适度规模的突发事件演习活动,让应急队员充当应对突发事件中的不同角色,演练如何应对突发事件,提高实战能力。

4.电教指导。将应急队伍教育培训项目制成录像带或光盘,通过播放录像的形式进行教育培训,使应急队员受到直观教育。此外,还可以通过电脑提供练习和应对突发事件情景模拟,让受训对象得到训练。

(四)时间安排。各级各类应急队伍要根据所承担任务的特点,合理安排年度训练时间。

各类应急队伍每年用于共同科目训练的时间不少于3个训练日;用于专业训练的时间不少于5个训练日;用于战术训练的时间不少于2个训练日。各类应急队伍每年至少开展1次应急演习或演练。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各乡镇、各部门应重视教育培训师资的培养,建立相应的教育培训师资档案,为应急队伍教育培训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结合教育培训工作的需要,县人社局、司法局、法制办要将应急知识培训纳入公务员培训的重要内容。

(二)编写教育培训教材。有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各类突发事件特点和应急队伍建设要求,本着“少而精”、“能管用”的原则,确定应急队伍教育培训课程设置,明确教育培训内容和标准。组织编写相关专业的应急队伍教育培训教材和辅助资料,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应急队伍教育培训教材体系和教育培训案例库。

(三)推进教育培训手段现代化。要充分利用各类培训教育资源和广播、电视、远程教学等手段,尽量依托和整合现有培训资源,加强合作,确保教育培训质量;加强训练场地功能建设,改善教学条件,适应情景模拟、应急演练等教育培训要求;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手段,积极借鉴各地应急队伍教育培训先进经验做法,拓宽教育培训渠道。

(四)保障培训工作经费投入。要按照政府补助、组建单位自筹、社会捐赠相结合等方式,建立多元化的应急队伍教育培训经费保障渠道。各乡镇,各部门要加强教育培训经费管理,保障经费投入,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四、组织领导

合规教育培训内容范文第3篇

安全教育培训对象:公司安全管理人员、项目经理、安全员、特殊工种和技岗人员(包括新入场和转岗人员)。

一、公司安全管理人员

1.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法规、政策,安全生产发展新动向,安全生产意识教育。

2.安全教育培训方法:内部强化培训、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

3.安全教育培训时间:内部强化培训安排在年初、年末的空闲时间。上级主管部门培训根据要求按时参加。

4.培训地点:公司会议室

5.安全教育培训目的:强化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搞好安全生产。

二、项目经理

1.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法规、政策,项目安全管理制度,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安全生产发展新动向,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安全生产意识教育。

2.安全教育培训方法:内部强化培训、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

3.安全教育培训时间:内部强化培训安排在年初、年末的空闲时间。上级主管部门培训根据要求按时参加。

4.培训地点:公司会议室

5.安全教育培训目的:强化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搞好安全生产。

三、安全员

1.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法规、政策,公司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安全生产发展新动向,安全技术技能培训,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安全生产意识教育。

2.安全教育培训方法:内部强化培训、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

3.安全教育培训时间:内部强化培训安排在年初年末的空闲时间及安全生产月期间。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根据要求按时参加。

4.培训地点:公司会议室

5.安全教育培训目的:强化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搞好安全生产。

四、特殊工种、技岗人员。

1.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公司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基本常识,施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技能培训,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安全生产意识教育。

2.安全教育培训方法:内部强化培训。

3.安全教育培训时间:内部强化培训时间根据在建工程进度进行安排,每个工程培训次数不少于2次。

4.培训地点:工程所在地会议室

5.安全教育培训目的:强化安全生产和保护他人意识,提高安全操作技能,搞好安全生产。

五、教育培训实施措施:

充分发挥各科室及项目部的作用:员工培训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它涉及到各科室、各项目部。充分发挥各科室及项目部的作用就可以保证员工培训工作按计划实施,可以对员工培训工作进行综合管理,可以使员工培训工作更加紧密地与公司生产实际需要相结合。

合规教育培训内容范文第4篇

1.对继续教育认识不足和重视不够

调查发现大部分的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目的是学习最新的知识,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或是为了会计技术职称考试和评定的需要。但不容我们忽视的是仍有不少的会计人员只是为了应付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注册登记,面授学习上课积极性不高,上课不认真听讲,甚至无故不上课;网络学习只是挂课时而已,对继续教育不感兴趣,从而使得继续教育变成例行公事,没有取得实际的教育效果。虽然《规定中》要求“会计人员所在单位负责组织和督促本单位的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但仍有部分企业单位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无规划或规划不科学、支持力度不够、经费投入少。单位领导认为,继续教育是会计人员自己的事情,与单位无关。单位在制度与物质上不能够给予会计人员足够的支持。并且会计人员是否参加继续教育也不与单位考核挂钩,既不影响晋升又不影响加薪,这样反过来也导致会计人员消极对待继续教育,应付了事。

2.培训机构不规范,培训的教学质量不高

开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单位有的不符合财政部门的资质要求,承担培训工作的教学场所、设施、师资队伍、管理团队等缺乏规范性,导致培训计划不科学、师资队伍阵容不符合要求、授课内容脱离实际、教学方法滞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效果和质量。

3.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内容单一,缺乏多样性、层次性和系统性

在实际培训中,不分高、中、初,一视同仁,尤其集中培训更是如此。高、中、初三级会计人员一块报名、一块听讲、一块考试,完全忽视了不同职称级别往往有着不同的工作实践,不同的工作实践又有着不同的理论需求,不同的理论需求决定着不同的教育内容。目前的培训内容缺乏多层次性,导致持证人员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培训效果甚微。系统性是指教育内容的条理、连贯及递进;前瞻性是指教育内容的超前性。就以单位组织的集中培训分析,现在的集中学习存在着“一刀切”现象,不分高、中、初,统统学习指定的、相同的会计法规。这样,继续教育的行为是“补丁”的行为,作用是“补丁”的作用。培训内容前后期之间没有联系,缺乏系统性。培训疲于补漏,计划性不强。缺乏前瞻性,主要表现为,现在的继续教育前瞻性问题研究得不多,缺少对不同对象长期发展学习内容的研究与制定。

4.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方式单一,考评不严,形式化严重

尽管会计人员可以自愿选择继续教育的形式,但从调查来看去培训机构采用面授培训为主要方式,而且培训者不了解培训对象的需求。培训结束的考试形式有开卷和闭卷两种。采用闭卷形式的,由于监考不严,往往造成了实质上的开卷考试,形成造假的不良风气,使继续教育流于形式。

二、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建议

1.增强认知,加强自我导向型学习模式建设

当今时代,全球化市场经济一体化模式不断发展、以知识经济为载体的多元化思想文化方式不断发展,给目前会计人员的自身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发展储备情况带来了较大挑战,会计人员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知识文化建设,随时更新知识管理体系,积极加强自身会计继续教育学习,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工作中的实际能力和素质,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建设不但是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外在需求,并且还是会计工作人员的实际需要,会计人员要在将继续教育作为绩效考核一部分的前提下增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建设,强化自我导向型学习模式,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而提升实际工作和策划能力。此外,用人单位要从长远的综合角度出发来强化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利用前期的教育资金投入成本换取更多的实际性人才效益和先进的管理效益,并且还要不断更新继续教育的培训费用和管理手段,通过将继续教育纳入到企事业单位规章制度来使各项培训报销、教育考核实施条例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

2.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在内容上应注重适用性、层次性

会计继续教育不是为了漫无边际地帮助受教育者进行知识储存,而是以适用性为宗旨,增强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以快速有效地将会计知识和技能运用到企业的管理活动中去为目标,选择对提高会计人员执业水平有帮助的内容进行相关教育。改革原有不分受教育对象的水平、职业和企业实际发展需要,由行政命令统一组织、安排和学内容的继续教育方式。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就其接受面来讲具有广泛性。从参加继续教育人员的知识结构看,有高、中、低不同层次;为此,可以进行针对性教育,其中高级会计人员的教育目标是高层经营管理人才,主要对企业的经营战略进行策划和规整;中级会计人员要对企业中的具体会计实务进行处理,并积极协调各方部门的工作关系;初级会计人员要学会进行基本的会计业务操作和实践。从而满足不同层次的培训需求,最终提高会计继续教育的有效性。

3.加强会计继续教育的组织管理

为搞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单位应进一步改进培训组织管理。加强对培训前、培训中和培训后管理。在培训前应进行深入调查,包括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主管部门、培训教师,特别是参加继续教育的会计人员,真正了解会计人员的工作所需,拓宽培训内容,增加与会计工作密切相关的税收法规和其他相关经济法规的内容,通过有针对性地安排培训内容,使会计人员能够学有所得,成为培训的受益者,以此调动他们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在培训中合理安排培训班级的分配,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加强考勤管理和课堂纪律管理,加强与培训学员的沟通,了解学员对教师授课情况的评价,了解培训目标的实现程度,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在培训结束后,应认真组织考试以检查学习效果,并通过问卷等形式了解学员对培训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不断进行改进,提高培训效果。

4.完善继续教育制度建设,加强监督和指导

合规教育培训内容范文第5篇

关键词:改革开放;我国干部教育培训;历程;展望

作者简介:叶忠海(1939-),男,浙江镇海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3)03-0040-04

一、发展历程及阶段

纵观我国干部教育培训的历程,经历了恢复发展快速推进大发展的三个阶段。在此期间,我国干部教育培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成就。

(一)第一阶段:干部教育培训的恢复发展阶段(1978-1991年)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的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其揭开了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面对现代化建设的新任务,党的干部教育培训成为当务之急。邓小平同志号召全党再一次重新学习。1980年,中共中央批转了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宣传部《关于加强干部培训工作的报告》,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干部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央组织部又印发了《全国干部培训规划要点》。于是,在改革开放初期,一场全党学习和教育热潮迅速展开,干部教育培训在经历“”破坏后得出了恢复发展。据统计,1980-1984年间,全国有720万名干部参加了各种类型的培训。

1.各级党校、干校得到了恢复和新建。“”后,首先中共中央党校复校。然后,中共中央作出了办好各级党校的决定,印发了《关于实现党校教育正规化的决定》。于是,党校、干校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到1980年底,全国共恢复和新建各级党校、干校5800多所,党的十二大召开前后达到8800多所,为轮训干部创造了条件。

2.基本形成干部教育培训格局。基于上述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基本形成以党校、干校为主渠道,以高等学校、电视大学、函授夜大为辅助渠道的干部教育培训格局。

3.干部教育培训内容的重点是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提高专业能力为主。这既是当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从当时全党干部文化程度的实际出发的。据1981年底统计,全党干部中有40%以上只有初中及以下的文化程度;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有三分之二没有受过中专以上专业训练。

4.加大了中青年干部培训力度。在该阶段后期,1989年的发生后,再加上干部队伍年龄老化,需新老交替,中央深感加强对年轻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991年,中央作出了“关于抓紧培养教育青年干部的决定”。该决定要求:要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联系青年干部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思想理论教育;要有计划地组织交流和轮岗,让青年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践,经受锻炼和考验。

(二)第二阶段:干部教育培训的快速推进阶段(1992-2001年)

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并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以及在党的十五大进一步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以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号召全党“学习、学习、再学习”,我国干部教育培训进入新阶段――快速推进阶段。

1.干部教育培训内容的重点转移。该阶段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主要有:一是邓小平理论。按照党的十五大精神和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全党干部开展了以学习邓小平理论为主要内容的理论学习;二是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三是全党干部开展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科技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业务培训。对此,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了《关于组织广大干部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基本知识的通知》、《关于组织广大干部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通知》。

2.初步形成“一个重点”、“三位一体”的干部教育培训的新体系。所谓“一个重点”,即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1996-2000年底,全国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参加脱产进修的有466.2万人次。所谓“三位一体”,即“脱产进修”、“中心组学习”、“在职自学”共同构成干部学习系统。据统计,1996-2000年底,全国有3700万干部参加多种形式的脱产学习培训,约占全国干部总数的90%。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走上了规范化道路,做到了“三结合”:学习与贯彻落实中央的重大决策相结合、学习与解决本地本部门改革建设中重要问题相结合、学习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相结合。干部在职自学,逐步成为干部工作和生活的组成部分;通过读书报告会,学习交流会等活动,促进了干部学习风气的形成。

3.干部教育培训制度建设的步伐加快。在此期间,中央制定并颁发了关于干部教育培训一系列重要文件。除上述提及的文件外,还有《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1996-200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关于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等。在此同时,中央组织部下发了《关于建立县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制度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意见》等。这些文件的制定和实施,不仅为新形势下着力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有力地保障干部教育培训得以落实。

4.不同性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干部教育培训迅速推展。党的十五大后,根据“九五”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国家公务员培训日趋多样化:全面实行了新录用公务员的初任培训,推行了公务员晋升领导职务的任职培训,积极开展了公务员专门业务培训和更新知识培训等。在此期间,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深入,以专题研究班形式培训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迅速发展。中央先后举办省部级干部金融、财税、国际形势与WTO等专题研究班28期,参加学习的省部级干部1700人次;中央、国家机关部委举办县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专题研究班170多期,培训9800人次。这些专题研究班提高了领导干部驾驭金融危机和应对入世挑战能力。

(三)第三阶段:干部教育培训的大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出发,提出了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任务(以下简称“两大”战略任务),我国干部教育培训事业进入到大发展时期。

1.领导带头,率先垂范,有力推动着全党干部理论学习。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央《关于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要求,中央政治局带头学习,新一届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参加了中央举办的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专题研讨班。2000多名新任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参加了十六大精神、宪法及有关法律、政协章程的集中学习。领导们率先学习,为全党干部示范了榜样,全党出现了理论学习的新高潮。这是该阶段干部教育培训的一大特点。

2.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形成新格局。为了满足干部教育培训“两大”的战略任务的要求,中央抓紧建设浦东、井岗山、延安三所干部学院,并于2005年3月建成并开办。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与这三所干部学院一起,共同构筑起国家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的新格局,使国家级干部培训基地布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备。

3.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取得重大进展。为了实施完成中央关于干部教育培训“两大”战略任务,该阶段干部培训自身建设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以下简称“三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不仅体现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党校制定的《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央党校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央组织部制定的《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建设五年规划(2003-2007年)》、中央中央的《2006-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等系列重要文件先后上,更主要反映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5年4月27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5号公布。关于公务员的培训问题,在该法的第10章第60、61、62条作了专门规定。然后,2006年1月21日中共中央又向全党全国人民公布了“关于印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的通知”。公务员培训条款,是公务员培训实践经验的结晶,又反映了新形势下公务员培训工作的基本要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系统总结了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历史经验,反映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律和特点,又提出了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基本规章。

公务员法的颁布实施,以及《条例》的试行,不仅标志着我国干部教育培训“三化”达到新高度,而且将进一步有力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三化”。

二、基本经验

回顾我国干部教育培训的发展历程,可归纳为如下的基本经验。

(一)必须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在牢牢把握政治方向中发展干部教育培训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必须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这对于干部教育培训尤为重要。干部教育培训的对象――各级党政干部,他们的政治方向和综合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成败与国家民族兴亡的生死攸关的大事,因而干部教育培训,首先要解决政治方向问题。对此,我国干部教育培训始终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贯穿于教育培训的全过程及其各个环节、各项活动之中,特别在教育培训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材建设等方面,把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使我国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得到健康而快速发展。

(二)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坚持在服务工作大局中发展干部教育培训

我国干部教育培训发展的史实表明,无论在改革开放初期,还是党的十四大至十五大期间,还是党的十六大以后,干部教育培训均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先后为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为经济体制的转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在服务中干部教育培训得到了快速发展。可见,干部教育培训,一刻也不能脱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只有紧密服务于党和国家中心任务,为实现党和国家的战略目标提供政治思想保证,干部保证及智力支持,其才有生命力和发展动力。

(三)必须以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中心内容,坚持在完善课程内容体系中发展干部教育培训

干部教育培训的价值取向,应为培养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服务。所谓高素质,一是体现在所培养的干部,应坚定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忠诚马克思主义、忠诚党的事业,因而干部教育培训应以政治理论培训为重点,必须以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干训的中心内容,武装受训干部,并融化于干部脑海之中;二是体现在所培养的干部,应全面提高素质,包括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健康素质,因而干部教育培训内容是多方面的,除政治理论外,还相应的是以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文化素养和技能训练为基本内容。上述两方面共同构成了干部教育培训的课程内容体系。培训实践也证明,这样的干部教育培训课程内容体系,既符合党对干部的要求,又符合干部自身发展的需要,有效地推进着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培养,从而也促进了干部教育培训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四)必须不断探索干部教育培训的规律和特点,坚持在改革创新中发展干部教育培训

尽管在教育层面上干部教育培训与普通教育具有共性之处,然而基于干部教育培训对象的社会属性和社会角色的特殊性,因而其又有着显著的系列差异。据此,干部教育培训需不断地探索自身的规律性和特点,不断地加以改革创新。发展史实告诉我们,只有探索、把握和尊重规律,不断改革和创新,才是干部教育培训持续发展之路。譬如,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干部教育培训需求的差别化,必然要求培训内容多元化,培训方式多样化,从而使干部教育培训在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过程中发展自己。又如,干部教育培训应以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因而应坚持基本理论知识教育的基础上,突出能力培养,以实现干部教育培训重点的转化,在转化中达到干部教育培训自身的发展。

三、未来的展望

“十一五”期间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期内,通过贯彻落实《2006-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试行《条例》,进而实现党和国家关于干部教育培训的“两大”战略目标,从中我国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将会得到进一步大发展。在此过程中,有如下问题将会得到进一步关注和新的发展。

(一)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体现干部学员的主体性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对于干部教育培训也不例外。更何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干部教育培训是培养各类领导管理人才的社会实践活动,因而以人为本更应成为干部教育培训的基本准则。具体而言,今后干部教育培训将强化以干部学员为本,在教育培训中充分体现学员的主体性。一是干部教育培训将充分反映学员主体的学习需求,按需施教。这就要求,干部教育培训的课程内容设计,既要符合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需要,符合干部岗位职责的要求,也要符合干部个性化、差异化的培训需求。将在两者结合上下功夫设计干部教育培训的课程内容,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将充分发挥干部学员的主体性作用。这就要求干部学员由“教育客体”转化为“学习主体”,让他们作为主体参与教育培训活动的设计、组织、实施、监督等,充分发挥干部学员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三是让干部学员作为评价主体,参与干部教育培训的评价。今后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成效的评价,既要听领导的意见,又要听专家的意见,更要听干部学员的意见。将以干部学员的知晓度、认同度、参与度、满意度作为衡量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成效的基本依据。

(二)进一步强化“与时俱进”的理念,不断推进干部教育培训的改革创新

人类文明史表明,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是人类社会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这对于人类社会中的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发展也不例外。更何况,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正在曲折中发展,全球化趋势正在全方位深入发展;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变革。面对这样的国内外背景,我国干部教育培训需要研究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更需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始终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保持动态平衡。为此,中央提出以增强执政意识、把握执政规律、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队伍,推进干部教育培训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要求。就创新培训内容而言,譬如说,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和国家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并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中央又提出党管人才原则。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以人才理论武装全党干部。可以预见,人才学将成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特别将会成为组织人事和教育培训干部的必修课。就理论创新而言,基于干部教育培训对象,在社会角色和社会属性、心理成熟水平、认知心理特点及学习心理意向等方面特殊性,应研究、探索和实践干部教育培训特殊的培训理论模型。可以预见,这种具有特殊性格的培训理论模型,应是一种以干部学员为中心的理论模型,是一种与干部学员的工作和生活情境紧密相结合的理论模型,也是一种积极让学员参与教学并成为教学主体的理论模型。概言之,这种培训的理论模型,应是“以学员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和“以工作和生活为中心”,并以“事业和干部共同发展”为取向。

(三)进一步强化“科学发展”的理念,不断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理论研究,不断推进干部教育培训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正如前述,未来的干部教育培训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使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得以持续而科学发展。为此,干训工作必将进一步强化“科学发展”理念。

干部教育培训要科学发展,必须要把握和尊重干部成长规律和干部教育培训规律。为此,干部教育培训的理论研究必将得到加强。可以预见,综合运用教育学、成人教育学、人才学、管理学、领导科学、人力资本理论等多学科研究成果和方法研究干部教育培训,将是其科学发展的一大趋势。

不仅如此,干部教育培训要科学发展,还需在掌握规律和特点基础上,实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条例》的问世,一则,反映了干部教育培训丰富的实践经验得到了科学总结和升华,是“三化”取得重大进展的标志;二则,它的试行将有力地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三化”。可以预见,随着《条例》被广泛而深入的实施,一方面未来我国干部教育培训“三化”将提升到一个新水准;另一方面,在此实施过程中,《条例》本身也将得到充实和完善,由试行的《条例》发展到法规性的《条例》。

(四)进一步强化“多资合力”的理念,逐步形成体现中国特色的干部教育培训市场机制

诸多调查研究表明,当前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要矛盾:培训需求多样化与培训供给相对单一之间的矛盾,我国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日益清醒地认识到,就体制内现有的干部教育培训资源来看,仅依靠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等培训机构,要完成中央提出的干部教育培训的“两大”战略任务,其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利用和发挥体制外的部门行业培训机构、高等学校、科研院校、社会培训机构乃至境外培训机构等干部教育培训资源,“多资合力”共同承担干部教育培训的伟业。一方面,以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等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为主体,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发挥主渠道作用;另一方面,需要培育和规范干部教育培训市场,运用市场机制,鼓励各类社会培训机构参与竞争,承担一部分干部教育培训任务,发挥其在学科、师资等方面的优势,使之成为干部教育培训的有益补充。在此同时,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与社会培训机构可增进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有利于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活力,促进干部教育培训的教学和管理创新。可以预见,我国干部教育培训市场将会逐步开放,并得以培育和规范,一个由干训主管部门指导、公开平等,竞争有序的干部教育培训市场机制将会形成,并越来越发挥市场配置优化的干部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6.

[2]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教育局.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学习辅导[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6.

[3]中共中央.2006-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