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边坡安全监理细则

边坡安全监理细则

边坡安全监理细则

边坡安全监理细则范文第1篇

Abstract: Deep foundation pit support engineering is different from general engineering structures, it has the complexity, variability, and temporality, which determines the particularity of deep foundation pit support engineering. Design of deep foundation pit support engineering, whether to take what kind of support design structures, should carefully analyze and calculate supporting design structure's strength, embedded depth, the supporting force and geotechnical properties and must achieve reliable structure and reasonable and economic force, thus ensuring safety. In this paper, the example project, deep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design and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techniques were explored combining with example of engineering.

关键词: 深基坑;支护设计;工程管理;岩土勘察

Key words: deep foundation pit;support design;engineering management;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1-0122-03

1 工程实例及工程概况

该工程项目为扩建改造工程,场地相对比较小,特别是翻车机室~2#转运之间更加明显,该段输煤系统平面布置形态呈L型,在设计中选取现浇混凝土型基础,场地零米标高为83.1米,基础埋-16.4到17米,翻车机室1#转运站总长近90米,宽接近25米,1#转运站~2#转运站总长近40米,宽近17米。场地分布的岩石陡坎项部高程一般在89至93米之间,坎下地面标高一般在83米之间,因为地面起伏比较大的缘故,基坑开挖将形成16到26米的基坑边坡。

2 应对周围的环境因素的分析

基坑环境保护有以下几个原则:第一,要对地址勘察和环境调查工作由足够高的重视度;第二,要重视对深基坑支护的方案设计;第三,对地下水的处理工作要重视;第四,必须要严把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质量关。

对周围环境因素的分析工作为深基坑支护工程对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确定维护结构位移、基坑稳定安全系数控制标准等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对周围环境因素的分析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展开:①周边建筑物的情况,包括建筑物的分布、结构形态等情况;②周边道路状况,包括道路的分布、距离等情况;③周围线路、管道情况,包括地下电缆、地下管道以及沟道的构造、使用情况等;④浅层地下障碍物情况。

3 深基坑开挖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

深基坑开挖应采取以下安全技术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①深基坑坑壁坡度稳定性很差,加之地下水因素的影响,或者受到放坡开挖场地的制约因素影响,又或者开挖的工程量比较大,应根据实际情况以及设计的要求来进行合理有效的支护。

②应在深基坑围护工程施工前制定具体详细的监测方案。该监测方案应该要涵盖深基坑支护工程的工程项目概况、制定该监测方案的目的、所要监测的项目包涵项、监测所用的方法及技术、监测所用的仪器、对观测资料的整理分析以及对监测结果的反馈制度等等。其中,监测的项目要根据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制定监测方案的目的、支护的形态结构以及周边环境要求等因素来具体考量确定。

③在对深基坑土方开挖之前,必须要仔细对地质情况、构筑物情况进行调查和了解,并根据调查情况绘出相应的位置图。

④工程施工前,必须要严格遵照施工设计规定的安全措施,并结合开挖地方的土地情况、开挖周边的环境情况(包括邻近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向工程的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安全技术以及施工方法的传达。

机械开挖要有专人负责对机械的指挥工作,并在机械开挖前向司机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在工程施工的现场,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定挂号警示牌等警示标志;要与专门的人来对出土、运土使的疏导交通安全进行负责;与此同时,如果是在交通的路段进行挖土施工,一定要派专人负责交通的疏导、安全工作。

⑤挖土施工时一定不能掏洞挖土,而应采取从上到下、分层并且对称进行,同时必须要对地下水、地表水进行及时的排除,以免发生塌方的后果。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土体有裂缝或者滑动等现象时,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加固,再施工时一定要确保险情已经排除。

⑥在支护结构施工中的每一个工作环节,如施工工序、技术质量要求、安全措施以及工程验收等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文件进行。

⑦为了确保不破坏基地原状基土,机械开挖到离基底标高三百毫米后转用人工开挖。

⑧在基坑施工过程中,要进行一定的监测措施,一旦发现问题(比如坡体或邻近建筑物出现异常情况)要马上采取停工的措施,待查明原因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后再继续工程施工的进行。

4 基坑支护方案选型

近几年,高层建筑量的不断增大,随之而来的深基坑工程也愈发多起来,对支护设计方案的要求也愈来愈高。目前,勘察设计已逐渐市场化并不断规范化,现如今采取招投标制进行。因此,怎样使得设计方案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是摆在设计人员面前首要考究的问题。要想在支护设计方案招投标中能够成功,设计的方案必须要安全、经济并且实用,因此方案的选型非常的重要。

支护的方案选型应该切实根据周边环境并结合土质情况进行设计,从设计方案中优先选出几中比较合理的方案,然后结合安全性、经济及施工状况等因素来进行考量,最后选出最适宜的支护方案。

基坑周围没有建筑物或者重要市政设施,地层有比较厚的砂层并且地下水水量大、水位较高,该情况下可以选用比较经济的降水方案。如果放坡空间比较大且土质良好,则可以考虑采用坡率法支护,防坡后坡面插钢筋、挂插筋网并喷混泥土护面;如果放坡空间优先但是土质比较好,则可以采取土钉墙支护,该方案比较经济实用,当基坑深度大于10米时,可适当增加一到两排预应力墙杆以控制坡体变形并增加坡体的稳定性。

若基坑某坡段地下水水位较深,并且坡体开挖深度范围内无砂层出露时,那么该段坑外则不需要采取降水措施。如果坑底需施工挖孔桩,可以在坑底设置一些降水井,在基坑开挖工作完成后进行施工。如果在开挖过程中,某坡段出现砂层出落的情况,则可以结合周边实际情况在该段坡顶设置降水井或者采用止水措施。

基坑各坡段的周围环境、地下水情况等有时会有很大的差别,其支护方式也应该根据各状况进行调整,同一个基坑支护工程往往会有多种支护类型,因此需要设计人员要有足够的经验阅历。

5 基坑支护设计

基坑支护设计必须要遵循以下原则:确保安全第一,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下进行经济的节约,在安全经济的情况下,兼顾施工工期等各种因素。

常用的基坑有:自稳放坡、加筋土重力式挡墙、水泥土重力式挡墙、喷锚支护、内支撑、地下连续墙、围筒共九种。

基坑D段边坡排桩——锚喷网联合支护设计:

6 岩土工程及软质岩石基坑工程的勘察要点

岩土工程是欧美国家于二十世纪中期建立起来的一个新的技术体系,改体系是以前人土木工程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也被人们称为地质技术工程,它是一门主要研究岩体和土地工程的学科,在土木工程中占有不可估量的重要地位。

6.1 岩土工程条件 建设场地地层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在地表有厚度为0.4到2米左右的①杂填土层,该土层主要由上段的⑦层泥灰岩和下段的⑨层砂质泥岩以及泥质砂岩等软质岩石组成。其中,⑦层层底标离81到85米,是强风化泥灰岩,具有层理不分明、抗风能力差等特点;⑨层上部为强风化的⑨1亚层,由于长时间以来受到水的浸泡,强度非常不好,用手轻轻一捏就可以很容易的捏碎,层底标74到80米,层厚4.5到10米;⑨-1亚层岩层产状近于水平,胶结较差,裂隙、孔隙不发育,在外露时易风化,浸水时易软化,其岩性类别交错变化频繁。

6.2 ⑨层及⑨-1亚层地基土的工程特性评价 以《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为依据,结合其自身岩性特点,可以将⑨-11亚层归结认定为极软岩。于此同时,根据岩石试验报告可以得出⑨层及⑨-1亚层的软化系数和饱和抗压强度,根据报告数据并结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条款可以把⑨层认定为软岩。

6.3 勘察工作的布工原则 不能以先前的条款来作为软质岩石基坑工程的勘察深度的依据,勘察深度一般可按照开挖深度的两倍考虑,当然前提是要满足基坑侧壁稳定性评价、稳定性计算及支护设计;如果场地比较小使得勘察范围受到限制,则勘探点的布置应以最大化利用场地条件为原则,并辅以开挖边界以外的调查研究和资料搜集工作。勘测手段应则以钻探为主,并应辅以工程地质调查及室内土工试验等工作。

6.4 岩土工程条件分析 要保证地层结构、分布特点、水文地质条件及岩土的腐蚀性等方面的资科的完整性、准确性,并进行科学的分析,因为这些资料是确保支护方案选型、基坑稳定性分析以及内力变形计算工作所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

6.5 基坑边坡稳定性评价 评价工作在考虑岩土工程内部因素外,对工程环境外面因素也应该同时进行考量,两者应该同时进行,不能单单只把内因或者外因作为评价内容。对岩土工程内因的评价主要包括地层结构及分布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基坑侧壁岩石风化及软化程度、岩石开挖暴露与浸水时的抗风化及抗软化能力等方面;工程环境外因的评价内容则主要包括工程周边环境的不利因素的分析、外来水体的诱发边坡失稳分析等。

6.6 诱发甚坑边坡失稳因素分析 怎样使边坡保持稳重以防止发生滑坡或者塌方,是土方开挖的关键点所在。边坡的稳定性主要是靠土质自身的抗滑能力来维持的,如果土体的抗滑理低于其下滑力,则边坡就会失去稳定性而发生滑动。

边坡失稳的原因有很多,但大多是由于外界的不利因素影响下发生的。这些外界因素会使得土体抗剪强度降低,进而导致土体的抗剪强度低于土体中剪应力而致使最后滑动失稳。

在工程施工中,由于影响因素比较多的缘故,因此很难精准的对边坡稳定进行计算。所以在目前的工程施工中一般大多是对影响边坡稳定的各种外在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根据以往的经验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确定土方边坡大小,并设置必要的支护,以达到防止防边坡失稳的目的。

7 结论

在对软质岩石基坑工程进行勘察前,对场地周边环境的情况要进行一个初步的了解,充分掌握该场地地质资料,然后根据这些手上已经掌握的信息,结合软质岩石基坑工程的勘察要点进行具体的工作安排,在对划定的建筑物轮廓线以内开展勘探工作外,同时对周围的环境也应该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综合所有的情况最后确定支护方案,紧接着要在工程施工前对施工具体的组织安排进行详细的编排,必须保证能够合理安排基坑开挖和支护顺序。此外,对施工中应该要注意的事项要进行重点透彻的分析,以避免发生突发性危险的事故。

参考文献:

[1]李红民.基坑工程[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

边坡安全监理细则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施工监测;动态设计

中图分类号:U412.36+6文献标识码:A

1 动态设计原理与方法

对于重大的深挖方路堑边坡工程,在勘察和设计阶段对其认识是有限的。而随着施工开挖的逐步进行,真实的工程地质条件逐步摆在面前。在施工完成后,对勘察、设计、施工及监测获得的经验数据进行总结归纳,则可为相似工程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提高施工前的认识水平。因此,在深挖方路堑边坡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应将勘察、设计、施工及施工监测、施工后分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动态设计施工。针对近年来公路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公路工程特点,对于公路深挖路堑边坡工程,提出如下系统的动态设计方法

1.1 进行详细的施工前地质调查和勘察,力求正确把握边坡工程地质条件。重视岩体结构特性的研究,在勘察中要查明边坡岩体结构特征,分析控制边坡稳定的主要结构面。

1.2 运用工程地质类比分析、地质力学综合分析等方法对边坡的稳定性做出定性的判断,尤其是要判明边坡的整体稳定性问题。

1.3 运用数值计算分析、极限平衡分析等对边坡的稳定性做出定量的判断。

1.4 根据稳定性分析评判的结果,进行开挖和防护工程设计。

1.5 针对边坡地质结构、薄弱环节和防护措施特点,进行施工期间施工监测设计,确定重点监测部位、监测方法、手段等。

1.6 开展边坡工程开挖和防护工程施工,进行施工监测,获取开挖揭示的工程地质信息、变形信息、施工技术信息、防护结构应力信息等,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及时整理分析,据此以修改设计。

1.7 施工完毕后,对监测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分析,对施工后的稳定性作进一步的判定,对边坡的变形破坏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不足,总结经验,为其他工程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2 施工过程中的动态设计

2.1 该路堑高边坡地段的最初施工设计方案为15m高挡墙,上接1-3级(15-20m)的高护墙,护墙坡率为1:0.5,1:0.75和1:1。

2.2 经现场设计复查,为减少大量的高边坡护墙施工的难度和护墙浆砌片石污工量,将挡墙顶以上的护墙改为挂网喷浆轻型防护。

2.3 该路堑高边坡地段按以上修改的设计开挖。根据实际开挖和岩体变形情况,经过进一步的地质工作,全面查明了岩体风化情况和结构面组合特征,发现岩体很破碎,风化强烈,且存在三组不利结构面,导致由其组合产生的楔体状坍滑。

依据开挖后的实际地质条件,岩体边坡的设计参数相应修改后,对设计和施工方案同时作调整。考虑到边坡高、工期紧、施工难度大,进行了四个设计方案的详细比较。四个设计方案分别为:(1)拉杆锚桩方案,适于在边坡下部支挡,可替代原设计的底部挡墙,但对高度达60m的边坡,仍需放缓边坡刷坡或采用预应力锚索等加固,施工困难;(2)放缓边坡方案,则边坡高度将超过100m,土石方数量增加较大,坡面防护面积也大大增加;(3)预应力锚索支护方案,锚索工程量大,但便于施工;(4)部分边坡放缓与锚索、锚杆支护相结合的方案,基本不增加边坡高度,通过锚固和挡护工程加固边坡,并维持原设计的挡墙和边坡坡率,对有条件刷坡且增加高度不大的地段,采取边坡放缓与锚索、锚杆支护相结合的措施。经综合比较,该方案最优,较为经济,便于实施。因此,采用了部分边坡放缓与锚索、锚杆支护相结合的方案。

按照设计方案施工,中、上部开挖基本到位,中部边坡支护仍在施工,因几次降雨,出现一处岩体楔体开裂,范围约30m,另有一处在挡墙开挖部位产生楔体坍塌。的岩体表面,可见节理很发育。故再次设计调整中部锚索布置,并按岩体破碎程度和风化程度,具体设计规定底部挡墙开挖支护方式和墙身尺寸调整范围。部分坡面加密锚索;部分地段加大墙身截面,规定跳槽开挖的槽口宽不大于6m;另有部分地段增加墙背锚杆挂网和钢轨临时支护,规定跳槽开挖的槽口宽不大于3m。按调整后的设计进行施工,直至竣工,未出现新的边坡变形。

3 滑坡边坡加固设计

3.1 加固设计目标与原则

考虑到研究区边坡高陡,要保证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治理设计中须遵循以下两点目标:

3.1.1 边坡整体稳定性,即不发生依附于软弱结构面产生的大面积整体型滑坡。

3.1.2 坡体局部稳定性,即不发生多组结构面切割形成的小范围楔形体或某级坡面的局部溜坍。

在设计中,应以上述治理目标为原则,以安全经济宗旨,按“强腰固脚,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思路进行。考虑到地质的隐蔽性、变异性,应加强施工地质工作,即时反馈及调整方案,以满足加固要求,达到信息化施工,即动态设计。

3.2 整治加固设计

3.2.1 清坡刷方

对于已发生滑坡溜坍段:第一阶挡墙不变;其余坡段坡率按原设计原位加固。

3.2.2 截、排水工程

地表水尤其是暴雨对坡体塌滑的触发作用是非常大的,截、排水工程包括坡顶截水天沟、平台集(排)水沟、涵洞、急流槽等的重砌及修复,坡顶的裂缝应用粘土夯填后浇填水泥净浆。

3.2.3 锚杆(索)地梁工程

边坡的主体加固工程为预应力锚杆(索)框架。锚杆(索)地梁为竖直顺坡方向的一根钢筋硷竖梁,在竖梁的节点处打人预应力锚杆(索),锚固段应穿过浅部高岭土夹层并深人到稳定的坡体中一定深度。

3.2.4 坡脚挡墙

边坡局部以强风化岩为主时,在坡脚设置护脚挡墙、半孔式挡墙。

3.2.5 其余防护工程

其余坡面视坡率及地质条件分别采用变截面护面墙、孔窗式护面墙、拱型骨架植草、三维网植草等措施进行防护。

3.3 动态跟踪设计

由于坡体地质条件潜在变化较大,故在边坡修整开挖后应加强施工地质工作,并相应地动态调整其防护加固设计方案,主要有:

3.3.1 因地层差异风化严重,故第一阶挡墙为暂定防护,待开挖至第二阶时,采用探槽法分段开挖(每20m开挖-Sm长的槽),超前查明地质,如为囊状强风化岩时,考虑动态调整为(竖井)抗滑桩加固。

3.3.2 当施工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如原设计为弱风化岩而开挖后有强风化岩脉),应针对现场地质适宜调整锚固防护工程,必要时变更防护方案。

3.3.3 仰斜平孔排水管,一般设计位置和数量均为原则性布设,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施工揭示地层及含水状态等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孔位、孔数和孔深,以排水孔正常出水率达50%以上为宜,确保平孔排水工程效果,同时尚做好坡脚墙后反滤层的设置。

4 结语

在边坡工程的设计一开挖一施工的动态循环过程中,不断补充最新动态信息是动态设计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尤其是现场监测信息更是不可缺少。前面的设计为后续的施工做准备,而在施工的同时又会发现新的信息,及时传给设计,不断修改、完善设计计算模型,为下一级的设计打下基础,如此往复螺旋式循环,直至最终边坡工程完成。在这期间,监测信息是完善模型的重要依据。这种动态设计施工模式是符合事物的认识发展过程的,更适合高边坡工程的特点,有助于安全、高效地完成高边坡工程的设计施工。

边坡安全监理细则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高边坡;支护施工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高速公路高边坡工程是关乎交通,民生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施工项目,各施工单位务必对施工环境进行详细的考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施工方案和质量管理措施,确保施工能够顺利进行以及施工质量能够达到国家安全标准。

一、项目概况

某高速公路K62+110-K62+240段左侧最高约51.7m,为二元结构边坡:上部为坡积粉质粘土,其下为(晶屑)熔结凝灰岩及其风化层,基岩埋深较浅,边坡设计最高为6级,各级边坡设计坡率及防护加固工程措施主要采取镀锌网植草灌、预应力锚杆框架、客土喷播植草灌等。

二、路基高边坡施工方案分析

鉴于本公路项目K62+110-K62+240段左侧边坡最高约51.7m,采用6级边坡防护,K62+920-K63+230段左侧边坡最高约56.7m,采用7级边坡防护,均为二元结构边坡:上部为坡积粉质粘土,其下为(晶屑)熔结凝灰岩及其风化层,基岩埋深较浅。该边坡岩土结构较为破碎,开挖后高度大,稳定性差,须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以确保边坡的稳定,施工过程需加强边坡变形监测,根据监测情况进行动态设计是本标段的重点控制性工程。在路基高边坡施工方案制定中采取如下措施:

路堑边坡开挖施工之前,要求按照设计图纸严格测放边坡顶线及截排水天沟位置; 由于坡体地形的复杂性和前期测设工作的困难因素,难免存在一定的差异和变形,如发现坡级差异或坡率急剧变化,应及时上报设计、监理及业主代表, 以便进行必要的设计补充完善或修正变更。对于加固工程结构放线,原则要求在坡面开挖成形后进行,除特殊要求外,一般宜按设计桩号采用坡面拉线尺量结合水准测量放线,严禁十字面板或框架梁结构悬空,遇有坡面与设计差异或特殊地形地质情况,应及时通知设计、监理及业主代表,必要时进行调整或变更。路堑边坡土石方开挖施工要求严格按照具体有关设计要求进行。对于设有锚固工程的边坡工程开挖,要求严格按照从上至下的开挖施工顺序逐级开挖,待上级边坡锚固工程全部实施并产生加固作用后(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有效可行的临时加固或预加固工程措施)方可进行下级边坡的土石方开挖作业,逐级开挖,逐级加固, 直至全部防护工程结束,确保坡体稳定和结构安全。

锚索(杆)预张拉方法一般是采用轨枕或槽钢等构件作为坡面反力抑制结构, 预张拉宜在锚孔注浆施工完成7日后进行,预张拉力值不超过设计拉力值的30%。框架和地梁砼施工时,应按设计框架或地梁间隔分批解除预张拉,严禁大面积一次性解除。逐片解除,逐片浇灌框架或地梁混凝土,并及时按设计要求进行张拉锁定,必要时在地梁或框架混凝土浇灌完成7日后进行预张拉,预张拉力值不超过设计拉力值的50%。陡坡加固段边坡,除要求严格按“开挖一阶,加固一阶”的原则进行外,其单阶施工工序如下:开挖上部4m, 施打预应力锚索(杆)注浆,至龄期后30#槽钢预张拉开挖下一个4m坡面,同上施工坡面锚索(杆)并预张拉至全阶坡面浇筑框架梁(跳开分片解除,浇筑砼3-7d后预张拉30%-50%)框架梁砼达到强度张拉至设计吨位施工下一阶坡面。

对于土方边坡开挖,不得采用爆破施工,特殊情况下经过设计审批后采用爆破施工时,靠边坡3m以内禁止采用炸药爆破;对于石方边坡开挖,接近路堑边坡工程部位严禁采用大爆破,并且,要求距设计坡面3-5m范围内一律采用光面控制爆破;对于硬质岩石石方应采用光面、预裂爆破,以尽量减少或避免爆破施工对岩体结构的破坏作用和影响。边坡开挖应顺直、圆滑、大面平整,边坡上不得有松石、危石。对于石质边坡凸出于设计边坡线的石块,其凸出尺寸不应大于20cm,超爆凹进部分尺寸也不应大于20cm;对于软质岩石,凸出及凹进尺寸均不应大于10cm,否则应进行坡面处理。如过量超挖而影响上部边坡岩体稳定性,应采用浆砌片石嵌补超挖的坑槽。对于开挖实际揭露地层情况与设计防护加固工程不符时,应及时通知设计代表确认是否调整或变更防护加固工程措施。

三、边坡开挖和控制爆破安全

由于扩建工程施工过程中交通运行不得中断,因此,本工程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交通运营安全和施工安全,具体如下。

在边坡开挖过程中,若是普通开挖(不需要爆破),按从上到下的顺序逐级开挖,开挖前需在该级边坡平台处用木板或其他材料做防护栅栏,防止开挖过程中碎石和土块等滚落到高速公路路面上,影响交通运营安全,避免造成安全事故。

在边坡开挖过程中,若需要进行控制爆破,为防止碎石飞溅,需根据岩质特征尽可能采用小剂量爆破,并安装防碎石飞溅的防护网; 同时, 加强路面巡查, 在爆破前对公路上的运行车辆发出警示信号,必要时可以暂时停止车辆通过,等爆破完成并清除危岩后方可恢复车辆通行。爆破施工过程中严禁采用大剂量爆破,可以考虑采用静态或准静态爆破, 必要时可以考虑采用非爆破方式开挖, 如采用盘锯和金刚串珠锯等技术。

对于实施锚固工程的路堑边坡防护,为了确保交通运营安全和施工安全,原则上要求边坡开挖一级防护加固一级,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逐级开挖与防护加固施工。另外,因边坡变形及滑坡病害受地下水影响较大,故原则上要求在雨季之前施工完毕,以确保边坡稳定和结构安全。对于实施锚固工程的路堑边坡防护, 原则要求边坡开挖一级防护加固一级,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逐级开挖与防护加固施工。尤其是重点复杂路堑边坡防护加固工程,由于其地质条件复杂,应结合现场实际开挖揭示地层信息及坡体结构条件进行必要的调整与完善,即进行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从而达到经济合理和安全可靠的目的。

四、路基高边坡锚固工程施工

由于锚固工程主体为地下隐蔽工程,且工程质量与施工技术密切相关,要求严格按照有关锚固工程施工与验收技术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确保边坡稳定和结构安全。对于素喷、 锚喷工程参照现行有关规范或规定执行;对于锚索、锚杆工程参照“高速公路边坡锚固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暂行规定”办理。预应力锚索(杆)施工主要包括施工准备、锚孔钻造、锚筋制安、锚孔注浆、砼结构钢筋制安、混凝土浇灌、 锚孔张拉锁定和验收封锚等工作流程。 其中有两个主要环节,一是锚孔成孔,二是锚孔注浆,锚孔成孔的技术关键是如何防止孔壁坍塌、卡钻;注浆的技术关键是如何将孔底的空气、岩(土)沉渣和地下水体排出孔。

五、边坡、滑坡监测及预应力锚杆(索)应力监测

根据监测情况进行动态设计是本标段的重点控制性工程。路堑边坡施工期监测主要采取地表位移监测,必要时采用深孔位移监测,以坡体变形数据来修正设计,指导施工,以确保施工安全,并且检验工程效果。运营期的监测有地表位移监测、地下位移监测、地下水位监测及锚杆(索)预应力监测等,监测周期为坡体开挖至建成营运后不少于两年,对于重点复杂边坡或滑坡视坡体变形情况予以延长。若进行深孔位移监测,可根据坡高、坡长及岩体土体情况,宜布设1-5个监测断面,每个断面孔数宜为2-3孔,具体可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监测孔深根据坡高及坡体地质情况确定, 深度以15-40m为宜, 以进入稳定地层不小于2-5m为宜。

结束语

在进行加固设计时,首先要结合工程所处的地质环境,分析高边坡可能出现的破坏情况,然后结合工程特点,提出相应的加固方案,最后综合考虑施工方法和经济条件选择便于实施的加固方案,从而保持高边坡稳定,保证道路安全畅通。

参考文献

[1] 鲍本健, 章学义. 皖南山区高路堑边坡的综合处理[J]. 安徽地质, 2012, (4): 118-119.

边坡安全监理细则范文第4篇

Abstract: In slope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of ordinary railway in the pres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slope, slope protection pile anchor is used, soil nailing wall is used between piles, the stability of soil between piles mainly depends on the formation of soil nail and the existing rock mas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anti-sliding capacity of rock mass, to ensure the overall stability the cutting slope of rock mass. The soil nailing wall between piles is suitable for most rock and soil, with high uplift resistance and reliable quality. Construction of soil nailing wall between piles is described from determining test parameters, key control in soil nailing drilling, main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drilling and key control of construction of the existing railway line.

关键词:边坡防护;稳定性;试验;土钉;既有线

Key words: slope protection;stability;testing;soil nailing;existing line

中图分类号:U21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4-0100-03

0 引言

桩间土钉墙依靠数量众多的土钉群体作用,试验研究表明,即使个别土钉有质量缺陷或功能失效,同排及上排的土钉分担了较大的荷载,对边坡的整体稳定影响较小。其基本原理是首先在不稳定的岩体上钻孔,钻孔至滑动面以下坚固稳定的岩层中,依靠土钉的拉力,使不稳定的岩体形成整体。土钉钻孔由于孔径较小,与传统的钻孔项目比较,穿透卵石及岩层的能力更强。开挖面形状不规则,坡面倾斜等施工情况不影响土钉施工。前期先施工试验段,确定合理的参数,确保整个工程的土钉施工不留安全及质量隐患,不出安全事故,施工质量达到设计各项指标。

1 土钉墙施工的基本原理

土钉墙的基本原理是在原位坡面岩土中设置密集的土钉,在边坡表面构筑钢筋网及浇筑混凝土面层,通过原位岩土、土钉、混凝土面层三者的共同作用力,使边坡受力稳定。采用土钉墙施工,过程中不单独占用工期,挖土与支护同步进行,工期较短。根据国内外的经验资料分析,土钉墙的工程建设费用比其它支护类型约低1/3~1/4。

2 土钉试验目的及参数确定

2.1 土钉试验目的

中铁六局集团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承担昆明枢纽扩能改造昆阳支线路基工程,路堑高边坡采用桩间土钉墙防护,根据规范及设计要求,土钉墙施工前必须进行拉拔试验,验证土钉砂浆的握裹性和锚固段设计指标,检验和优化土钉砂浆配合比,检验土钉的施工设备及施工工艺能否满足土钉砂浆密实度等指标。通过现场试验实测地层的综合摩阻力,为现场土钉施工提供准确的参数。通过实验,为桩间土钉墙全面积施工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土钉施工工艺的科学合理,整个工程的土钉施工不留安全及质量隐患,不出安全事故,施工质量达到设计各项指标。

2.2 土钉试验基本参数的确定

通过现场试验实测地层的综合摩阻力,检验土钉的施工设备及施工工艺能否满足土钉砂浆密实度,为现场土钉施工提供准确的参数。经现场调查,昆阳支线K6+575- K6+675左侧桩间土钉墙做为试验段。此段为单孔单根土钉,土钉长6m和8m。本试验段地质为强风化泥岩夹岩,泥灰岩(弱膨胀土)。土钉试验设计要求:土层内抗拔力不小于35kN,岩层内抗拔力不小于100kN。试验时,应保证土钉与试验器材连接牢固,预防在拉拔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应按照路基及路基附属规范要求匀速松压或加压,不得一步到位,加压时现场施工人员,严禁站在试验仪器下方,防止拉拔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

3 土钉施工过程重点控制

3.1 坡面开挖的过程控制

按设计坡率、平台标高进行测量放样,确认胸坡坡率及平台标高达到设计要求。根据放线后弹线标记,按照1:0.25坡率从上至下分层开挖墙前边坡,分层开挖高度土层宜为0.5~2m,r层宜为1~4m。在同一开挖分层内,当边坡形成后,应先清除坡面和边坡底部的岩渣、浮土和松石,过低则用浆砌片石嵌补,过高则用风镐凿除,如遇较大裂缝,可采用灌浆或勾缝加固处理。土钉墙坡面岩体开挖距设计边坡线1m时,应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具施工,防止破坏墙后岩体的整体性及桩身等其它支挡结构,必须确保坡面胸坡率与土钉墙设计坡率一致,坡面规则平整,不得出现欠挖、超挖现象,确保工程质量。

3.2 土钉钻孔重点控制

要求钻孔钻头准确定位,钻机轴心倾角与钻孔倾角基本吻合,钻孔采用气动潜孔钻机(YQ100E),用三角支架及倒链将潜孔钻吊装至平台上就位,根据坡面布设的孔位,准确安装固定钻机,并认真进行机位调整,确保土钉钻孔位置准确,孔位纵横误差不得超过±100mm,土钉孔深不小于设计长度,也不宜大于设计长度500mm。钻孔倾角符合设计要求,倾角允许误差±1.0°,土钉长度的允许偏差-30~100mm。土钉钻孔过程中,随时检查钻机立轴倾角,发现钻进倾角大于设计允许误差时及时纠正。

土钉钻孔过程中,钻孔人员依据试验确定参数,合理控制钻进速度,避免钻孔过程中出现坍方、变形或扭曲现象。在钻进过程中,钻孔人员应及时观察孔内出渣、出灰和漏风情况,做好错落面、滑动面等软弱面位置记录,判断钻孔深度是否进入稳定岩层中,钻孔进入稳定岩层深度不小于设计要求入岩深度。为防止孔底清渣不彻底,实际钻孔深度应大于设计深度35cm左右。当遇到破碎、松散地层时,采用套管跟进钻孔技术,使钻孔完整不塌。

当土钉钻孔深度达到设计孔深后,不能立即停钻,要求钻孔人员稳钻1~2分钟。土钉钻孔必须采用干钻,不得采用水钻,孔径、孔深应满足设计要求。在钻进过程中,应精神集中,精心操作,防止埋钻、卡钻等各种孔内事故。一旦发生缩孔塌孔等不良钻孔现象时,必须立即停钻,快速进行固壁灌浆处理(灌浆压力不小于0.2MPa)。在钻孔过程中,遇钻孔中有承压水流出时,待水量、水压变小后,方可安装土钉与注浆,必要时在土钉周围适当部位设置排水孔,或采用二次钻进、注浆封堵等方法处理钻孔内部积聚水体。在达到钻孔设计深度后,用高压风枪清除孔内和孔口处的粉尘、浮渣及其它杂物等,清孔完成后,应将孔口暂时封堵,避免碎屑杂物进入孔内。

3.3 土钉安装过程控制

土钉安装前需进行定位支架焊接,定位支架采用Φ6HPB335的钢筋制作,自锚杆前端0.2m处每1.5m设置一处,如图1、图2。

支架焊接时需满焊支架,且注意焊接过程中不得损伤土钉母材。每个孔位插入一根土钉,采用Φ25HRB400钢筋。

3.4 灌注水泥砂浆重点控制

灌浆前应对现场原材料进行详细检查,机制砂不得出现石子、块石等其它杂物,防止注浆机器出现堵塞,同时检查注浆泵、管路及接头的牢固程度,防止注浆过程中浆液冲出伤人。注浆材料选用M30水泥砂浆(1:0.5~1:1)。注浆浆液应搅拌均匀,每次搅拌时间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并在初凝前用完。注浆采用埋管式注浆,注浆过程中保证从钻孔中顺利排水、排气,直到注浆结束为止。注浆管应有足够的内径,能使浆液输送至钻孔的底部。注浆管应能承受不小于1.0MPa的注浆压力。注浆前先进行浆液拌制,土钉注浆应采用自孔底向上一次性有压注浆,中途不得停浆,注浆压力不得小于0.4MPa,孔内浆液必须饱满密实。注浆结束后的次日,应检查各土钉孔注浆是否灌满,若孔内浆液不饱满,待水泥砂浆初凝前进行二次补浆,确保浆液均匀填满钢筋与孔壁浆的间隙。注浆结束后,应将外露的注浆套管、注浆管、注浆枪清洗干净,注浆过程中做好注浆记录。

3.5 坡面挂网及喷射混凝土的过程控制

坡面嵌补平整完成后,应挂设钢筋网片,钢筋网片应固定在边坡上,且与土钉连接牢固。钢筋网片挂设完成后,应立即喷射5cm厚的混凝土,机械喷射作业前应进行试喷,调节水灰比,使喷射表面光泽平整,回弹量小,骨料分布均匀,严禁在雨中进行喷射作业。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喷射。喷射区域应分段进行,喷射与坡面的距离约为1.0m左右为宜。

4 土钉墙混凝土浇筑的过程控制

4.1 模板安装过程中的重点控制

模板安装之前,应先清理现场,然后用墨线弹出模板的中心线,便于模板安装和校正。模板底部应预先找平,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防止模板底部漏浆,找平方法是沿模板内边线用1:3水泥砂浆找平层。模板的接缝严密,不漏浆。清除模板内的泥土、木片、垃圾等杂物,确保模板内部干净。

4.2 混凝土浇筑的过程控制

混凝土采用搅拌站集中搅拌,混凝土泵送车运送,现场采用混凝土输送泵泵送浇筑,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和易性、坍落度和混凝土的运输时间,严防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为保证土钉墙混凝土的整体性,应连续浇筑,控制浇筑时不留或少留施工缝,如必须间歇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洒水养护,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不少于7d,掺用外加剂的混凝土,养护不少于14d。在混凝土浇筑时,注意预留泄水孔。

5 临近既有线安全防护措施

5.1 地下管线安全防护措施

在临近既有线施工之前,与设备管理单位、使用单位联系,探测、查明施工现场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绘制详细地下管线的走向图,人工开挖探槽(坑)与仪器探测探明相结合,探明地下管线准确位置,监护(配合)单位人员未到场,施工现场无安全监护人员配合,不准施工。安排专业人员挖沟探测,确保地下管线的安全,与相关产权单位联系迁改和保护工作,未经产权单位认可和核实,不得盲目施工。已探明的地下管线等隐蔽设备,管线路径作出明显标记,开挖外露的电缆进行有效的防护和迁改,由于迁改缓慢、工期紧迫的等客观原因,地下管线没有确认及迁改完成必须施工的地段,必须取得设备管理单位的同意,施工单位与设备管理单位签订《施工安全配合协议》,施工单位与设备单位,共同查明地下管线的准确位置,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方可施工。施工期间,施工区域内现有设备维修单位派专人在现场配合施工。施工范围内有管线等其它隐蔽设备时,做明显的地面酥荆不得随意改动隐蔽设备的地下位置。开挖电缆探沟距原地面40cm时,要小心轻挖,杜绝损坏既有电缆。地下管线暴露后,马上检查并进行产权确认,采用角钢等方式对管线进行有效的临时保护,做好明显的标识或撒上白灰线。在位于地下管网两侧2m范围内,不准动用挖掘机及铁镐等小型工具,若机械在管线附近作业时,施工过程中安排专职防护人员实施现场指挥,使管线不被破坏,施工完毕后在相关人员配合下按要求进行恢复。

5.2 防止边坡坍塌措施

严禁在坡面顶部堆土及存放建筑材料,减轻坡体负担。坡面开挖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坡面防护,避免岩体长时间外露。防止地表水渗入坡面土体内,做好排水、降水措施,避免冲刷坡面及坡脚,防止边坡失稳而造成坍方。当边坡出现裂缝、连续滚石时,表明坡面可能发生局部滑动,及时处理滑坡体,防止坡面突然垮落伤人。若遇有暴雨或连阴雨天气,对开挖面进行彩条布遮盖,做好四周的排水,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不间断的对施工现场加强巡回检查,做好检查记录,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向有关部门上报。

5.3 坡面开挖稳定性监测

对于桩间土钉墙坡面开挖工程,边坡稳定性监测非常关键。通过对边坡变形的监测,判断边坡滑动面深度、滑动范围及变形发展趋势,评估开挖坡面自身稳定性及周围建筑物的影响情况。在开挖的过程中,监测坡面围岩稳定,掌握边坡水平、垂直方向的变化,了解边坡范围和边坡稳定情况,及早发现安全隐患,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工序和工艺的调整,采取更加安全的施工方案组织施工。在坡面平台上设置坡面变形观测点,通过数据处理分析,绘制时间~位移、距离~位移、位移速度~时间关系曲线,系统分析坡面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果,找出不同时刻边坡围岩的变形量及边坡围岩的发展趋势,分析边坡围岩变形是否在变形范围之内,准确判断围岩的稳定性及防护结构的可靠性,确保施工过程中边坡稳定。

5.4 临近既有线施工机械的重点控制

临近铁路既有线施工,使用大型机械作业之前,对机械操作人员及机械现场的管理人员,全员进行铁路行车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作业。装载机、推土机、挖掘机等自行设备在既有线附近作业时,应该做到“一机一人”监护。既有线两侧15m范围内行驶的施工车辆和机械设备,在铁路限界外设置防护绳(带),并设置现场防护员和驻站联络员。现场防护人员、驻站联络员及设备管理单位监督人员不到位,严禁启动机械车辆。在既有线二侧10m范围内施工时,严禁施工机械车辆掉头,确需要调头时,在现场指定位置设置调头区,并派专人监护。既有线有车辆经过时,停止所有施工作业。在铁路设施附近倒车、卸车时,在设施周围设置护栏及安全警示标志,派专人进行防护。停用的机械、车辆由监护人员看管,禁止操作人员擅自启动机械作业。

6 结束语

土钉墙施工以其施工简单,经济可靠,边坡稳定及安全性较高的特点,目前在铁路工程边坡防护中大量使用。本文以昆明地区普通铁路工程边坡防护土钉墙檠芯慷韵螅进一步对边坡土钉墙支护技术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土钉墙的施工不需要复杂的技术和大型的机械设备,施工时对环境的干扰很小,施工方法有较大的灵活性,特别适用于临近既有线边坡防护工程。在临近既有线施工中,对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及安全生产的控制能力提出严峻的挑战。本文对临近既有线桩间土钉墙施工重点控制进行详细论述,对施工过程中确保既有线行车安全及采取措施进行说明,旨在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TB10414-2003,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S].

边坡安全监理细则范文第5篇

关键词:路基;开挖;质量

中图分类号:U213.1 文献标识码:A公路路基开挖工作是整个公路路基项目中工作量最大的工作内容,同时,也容易破坏地形的生态平衡。针对公路路基开挖的特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路基开挖的质量管理工作。

1 路基开挖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

在公路路基开挖前,前期的准备工作对施工质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路基开挖容易引起边坡不稳定,影响施工安全。因此在路基开挖准备阶段应做好以下工作。

1.1 路基开挖机械的检查与审批

在路基开挖之前,施工单位必须对路基开挖所需施工机械的型号、规格、等关系到施工质量的要素进行详细的检查,之后还应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核,待监理工程师对施工机械进行进一步的核查并确认合格后,施工机械方可用于公路路基的施工。

1.2 路基开挖前的测量和放样

在公路路基开挖之前,施工人员需做好中线、导线、水准点等的复测工作,对横断面的补测与检测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增设或者加密,同时恢复全线的中桩,放样工作必须计算好边桩位置,这样便可以为公路路基的顺利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施工单位应根据放样后的开挖高度对开挖的工程量进行计算并检验,并将放样的数据及计算的结果报送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核批准。

2 路基开挖阶段的质量管理

无论工程的设计有多么的先进,它都是要通过施工阶段落到实处的,否则就只能成为空想。施工单位通常对路基排水、边坡稳定等诸多问题考虑不周,这样就会导致许多不良的隐患存在,因此保证路基开挖的质量是整个公路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

2.1 路基开挖的一般要求

所有挖方作业均应符合图纸和规范规定,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施工,必须保持边坡的稳定。路基开挖前,应对图纸提供的弃土方案进行现场核对,路堑挖方材料应尽量予以利用,减少因弃土而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在反复冻融地区的冬季或雨季前,施工单位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确定可进行反复冻融地区的冬季或雨季施工地段,将计划安排的工程项目和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做好公路路基开挖期间的防水、排水设施,临时排水设施应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路基开挖始终保持排水畅通。

2.2 路基开挖的监理重点

如何确保路基开挖的整体质量,这对监理工程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对各个工序进行严格的把关,抓住每个关键的环节,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设计及规范规定施工,确保施工单位每一步的施工步骤都能按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实施。路基开挖的施工方案需由承包人根据实地调查情况结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编制,然后由监理工程师对其进行审批,监理工程师审查时,方案应包括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是否满足现场实际需要。为确保路基开挖过程中无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危险性较大的路基开挖工程应当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监理工程师对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附有安全验算结果进行详细审查,经严格审查同意后,报建设单位审批,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如果发现施工中存在漏洞或是质量缺陷,监理工程师必须及时责令其修复或返工。

公路路基土方开挖时,监理工程师必须加强现场监督力度,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图纸要求自上而下的进行,不得乱挖或超挖,无论工程量多大,土层多深,均严禁采用爆破法施工或掏洞取土。监理工程师应密切关注现场土方开挖的土层变化,如发现土层性质有变化时,应要求施工单位修改施工方案及挖方边坡,并及时对其进行审批。开挖至边坡线前,监理工程师需注意预留一定的宽度,预留的宽度应保证刷坡过程中设计边坡线外的土层不受到扰动,确保路基的整体稳定。开挖至零填、路堑路床部分后,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施工单位尽快进行路床施工,如不能及时进行,宜在设计路床顶高程以上预留至少300mm厚的保护层,防止雨水渗入,影响路基质量。

公路路基石方的开挖,分别有机械开挖、人工开挖及爆破开挖三种方式。具体应用哪种开挖方式或施工方案,需根据岩石的类别、风化程度、岩层产状、岩体断裂构造、施工机械配备、施工环境等情况来确定,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一般情况下采用爆破开挖的方式较多。监理工程师应重视石方开挖的现场旁站工作,石方开挖严禁采用峒室爆破,近边坡部分宜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石方爆破作业以小型及松动爆破为主,严禁过量爆破,当确实需要进行大爆破施工时,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2003)和国家爆破施工相关规定编制爆破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并严谨进行审核,由于爆破引起的松动岩石,必须及时予以清除,彻底消除安全隐患。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施工单位在深挖路基施工时应随时对边坡稳定性进行监测,并根据地形特征设置边坡控制点,必须逐级开挖,逐级按图纸要求进行防护,不得一次性开挖到位后,再进行边坡防护,以防出现坍塌事故。

2.3 公路路基排水与防护的质量管理

路基施工,不论填方或挖方,均应做到施工层表面不积水,挖方路基顶面含水率过大或为含水层时,施工单位应采取设置渗沟、改良土质等处理措施,降低其含水率,或采取排导措施,将水引入路基排水系统。特别注意需进行治理的滑坡地段,其地表水必须进行拦截,不使水流进入滑坡区内,并尽快排除滑坡范围内的雨水,引导地表水在滑坡体外的稳定山坡处排走,滑体以内的地表水以防渗、汇集和引出为原则。施工单位制订的临时排水设施及排水方案应由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验收。

3 路基开挖完工后的质量检验

当路基开挖完成后,监理工程师应首先要求施工单位根据合同约定以及质量评定标准进行自检,自检合格之后,监理工程师应对路基开挖的状况进行现场检查、检测。路基的路床高程、宽度、线形及边坡坡度应符合图纸要求,路基边线直顺,曲线圆滑。土方路基要求边坡坡面平顺、稳定、不得亏坡,取土坑、护坡道、碎落台的位置适当,外形整齐、美观,防止水土流失。石方路基要求上边坡不得有松石、险石存在,确保边坡安全、稳定。还应对路基的宽度、边坡坡度等关键指标进行检测,发现边坡坡度严重偏离设计要求、边坡存在松石及易坍塌等情况时,必须立即责令施工单位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整改或返工,直至达到要求为止,为后续工作和通车营运提供良好的基础。

路基开挖是整个公路工程项目较为重要的步骤之一,保证路基开挖的质量尤为重要,直接影响着公路工程使用寿命的长短。为确保公路工程项目具有优良的质量,首先应重视路基开挖施工前的质量管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不影响施工进度及工程的质量;其次还要加强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理,对路基开挖过程进行严格要求及把关;完成后进行严格的检验,对达不到要求的部位一律按设计及规范进行整改。只要对上述三个阶段的路基开挖严格质量控制,落实监管体系,公路路基开挖工程便可以顺利实施和完成,公路路基工程项目前景也是十分光明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