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不同文化的审美

不同文化的审美

不同文化的审美

不同文化的审美范文第1篇

一精英审美文化与大众审美文化

在古典社会,也存在着民间的通俗审美文化与上层社会的高雅审美文化之分。但在现代社会,借助市场经济的推动,精英审美文化与大众审美文化之间的分化远远超出了古典的形式,他们各自极端地发挥了自己的社会功能。可以说,精英审美文化与大众审美文化的分化是现代性的产物。现代性是一种世俗性,既包括理性层面,体现为一种理性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也包括感性层面,体现为一种感性的解放。审美作为超越的文化,与现代性既有相通的一面,又有相对立的一面。审美文化与高雅文化相结合,以超理性的形式对现代性的批判,就产生精英审美文化。审美文化写通俗文化相结合,以感性化的方式对现代性(理性)的消解,就产生大众审美文化。

精英审美文化不同于大众审美文化,它是以精英知识阶层为主体的审美文化,包括现代纯文学、高雅艺术,以及其他高雅审美文化。精英审美文化继承了古典社会贵族审美文化的传统,保持人的超世俗的精神追求。精英审美文化以其超越性和自由的品格,反叛现代性,批判现代性,企图解决现代人的精神世界的困扰。精英审美文化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超世俗性。它超越现实生活,具有深厚的审美意蕴和高远的形上思考,引导人体悟生存的真义。

第二,反叛性。它自觉地批判现代性,抗议人的异化,与传统意识形态决裂,从而凸显自由的品格。

第三,精英化。满足一部分知识阶层等少数精神贵族的精神需求,拒斥商业化、大众化、功利性,追求个体性、艺术性,趋向精致化。

第四,非理性主义。抵制理性统治,诉诸非理性,以反抗理性来争取精神的解放。

第五,经典性。以其高雅、超越品质,传为经典,具有永恒价值。

精英审美文化所体现的审美现代性,本质上是一种反现代性,这是由审美对现实的超越性决定的。现代性一方面带来了社会进步,同时也导致生存危机。科学主义以对自然的征服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并且带来技术对人的统治(技术异化),从而威胁人的自由。人本主义确立了主体性,肯定了人的价值,但是也导致个体生存根据的丧失、生存意义的迷惘。现代性的消极面意味着需要一种反思批判的力量,以唤起生存的自觉和保持自由精神。审美现代性的超理性形式—精英审美文化作为典范承担了这个任务。它超越感性审美现代性(大众审美文化)的局限,反思现代性,批判现代性,也就是反现代性。它使人在现代化过程中免于丧失自我,免于精神沉沦,从而成为一种拯救力量。审美现代性的历史揭示了其反现代性的本质。

浪漫主义开始了反现代性的萌动。19世纪初,面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兴起,人已经感受到现代性的压抑,于是浪漫主义思潮发生。它以幻想和激情来抵抗理性的重压;以乡村和异国风情对抗工业化的城市;以病态美来对抗理性化的审美规范;以主观性来对抗冷冰冰的客观现实。虽然浪漫主义并未完全抛弃理性精神,并未与现代性(当时刚刚成长)完全决裂,但也鲜明地表现出反现代性倾向,主要是反对工具理性的压迫,从而发出了抗议现代性的第一声呐喊。

现实主义继之而起。它虽然没有完全抛弃理性精神,并且举起人道主义旗帜,希望拯救资本主义的现代文明,但它强烈地批判资本主义现代化,揭露它带来的贫困、堕落,而没有肯定和美化现代性,因此也属于反现代性思潮。

20世纪成熟的现代主义是反现代性最充分的体现。现代主义彻底抛弃了理性主义,以非理性来对抗理性异化,并且肯定人的自由。现代性不再是美丽的女神,而成为凶恶的魔鬼。于是现代主义笔下,现代世界被剥去了理性的光环,审美变成审丑。这表明审美现代性与现代性彻底决裂。后现代主义延续了这个趋势,它对现代性彻底解构,理性被消解,一切意义和价值都丧失了神圣性,也拒绝了任何重建的可能。至此,审美现代性对现代性的反叛走到绝境。

审美现代性在感性层面上的体现,就是大众审美文化。大众审美文化是审美向生活渗透的历史趋势的表现,同时也是现代性的产物。在市场经济刺激下,兴起感性消费的浪潮,它不仅体现在物质消费领域,也体现在精神消费领域。审美文化向感性消费领域的渗透,就产生了大众审美文化。大众审美文化包括通俗文学(如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等)、流行艺术(如流行歌曲、通俗舞蹈等)、大众化的影视作品,也包括商业化的产品设计和包装、时装、广告,等等。大众审美文化作为感性审美现代性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强烈的感性化和消费性。大众审美文化刺激和宣泄人的感性欲望,甚至具有色情和暴力倾向。大众审美文化主要满足大众的消遣娱乐需要,在精神上弥补着人的感性消费的不足。

第二,极度通俗化、趣味化。大众审美文化内容贴近大众日常生活,形式浅白易懂、生动有趣,具有可读性、可看性、可听性,成为普通人的精神快餐。

第三,高度商品化、大量复制。大众审美文化借助商业行为和大众传媒,广泛传播,大量复制,渗透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而这种可复制性消解了艺术的个性化,具有非个性化的特征。

第四,实用性。大众审美文化日益实用化,审美与实用紧密结合,如时装文化、广告文化、旅游文化等都是大众审美文化的一部分,而且大众审美文化仍然继续向实用领域扩展。

第五,流行性。大众审美文化表现为时髦新潮,转瞬即逝,变化无常,甚至表现为怪异和具有反叛性。大众审美文化形成了狂热的明星崇拜。

大众审美文化作为感性化的审美现代性,具有两重性,一为与感性现代性之间的契合性、亲和性,因而具有低俗性;一为对理性现代性的消解性、反叛性,因而具有民主性。大众审美文化迎合了现代消费主义浪潮,借助市场经济,全面地加人到感性消费浪潮中,使自己商品化,成为感性现代性的组成部分。大众审美文化仅仅满足人的消遣娱乐需求,缺乏深刻的思想和高尚的审美品格,具有低俗性。这样,大众审美文化就成为现代性的战利品,丧失了自己的超越品格。仅此而言,大众审美文化在增进人的世俗幸福的同时,也具有消极的麻醉作用,它可能剥夺人的个性,瓦解人的意志,使人成为丧失批判力的消费动物。大众审美文化又与感性现代性不完全一致,它区别于一般大众文化,因为它还具有审美属性。审美属性使大众审美文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感性现代性的物质主义和鄙俗性,使物质消费带有某种精神性、使低俗文化有所提升;一定程度上消除技术对人统治的后果,使技术世界人性化。更重要的是,大众审美文化消解了理性对人的压迫,以极端感性化的形式结构了理性,从而减轻了人的生活压力和精神苦闷。特别在现代性初期,以感性对抗理性的压迫,发挥了瓦解传统意识形态的巨大作用。总之,大众审美文化作为感性审美现代性既有与现代性合谋、助长感性异化的消极作用,又有与现代性对抗、消解理性异化的积极作用;它既能够增进人的世俗幸福,又能消解人的自由意志;既体现了“审美生活化”和“生活审美化”的历史趋势,也产生了审美文化沦落为消费文化的问题。究竟哪一种倾向是主要的,要具体分析。有的大众审美文化过于低俗,消极倾向就可能突出。有的大众审美文化比较健康,积极倾向就可能主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不同,在现代性初期,大众审美文化消解传统意识形态,可能更多地发挥积极作用;在现代性成熟后,大众审美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合谋,可能更多地发挥消极作用。总之,大众审美文化的两重性始终存在,二者相反相成,构成感性审美现代性。

在现代社会,大众审美文化的兴起,引起了思想界的争论。最有代表性的是阿多诺与本雅明关于大众审美文化的争论。本雅明在其著名的《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肯定了大众审美文化的进步性和民主性,认为现代生产方式与科学技术导致传统艺术无可挽回地衰落了,传统艺术作品的贵族性的审美价值的“光晕”消失了,而现代大众艺术大量复制、批量生产,导致了划时代的革命,它满足大众的“社会消费”需求,为大众提供了“消遣”。他甚至乐观地认为,大众审美文化可以增进人们的民主意识,促进社会革命。

而阿多诺则站在精英审美文化的立场,针锋相对地批判大众审美文化,认为大众审美文化即资本主义的“文化工业”以商品性和娱乐性消灭了艺术的审美价值和个性特征,使现代艺术成为“非艺术”,成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大众进行控制的工具。双方的争论实际上体现了精英审美文化与大众审美文化的对立,也体现了大众审美文化的两面性、矛盾性。阿多诺站在精英审美文化的立场,批判大众审美文化。而本雅名明则站在大众审美文化的立场,否定精英审美文化,完全肯定大众审美文化。他们的观点各有合理的一面,也存在着各自的片面性。大众审美文化具有两重性,不仅有符合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消磨人的意志的消极一面,也有消解理性的压抑,缓解人的生存压力,增进人的感性享乐的合理性一面。如果只看到大众审美文化的一个方面,就会产生片面性。必须全面地、具体地分析大致审美文化和精英审美文化,以便在实践中取其长处,避其短处。同时也应当看到,大众审美文化与精英审美文化之间不仅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甚至对立,同时也存在着相容互补关系。所谓相容性,是因为大众审美文化与精英审美文化都有助于人的价值的提高。大众审美文化与现代性的契合及感性的升华,有利于增进人的现实幸福。精英审美文化对现代性的抗争,有利于恢复精神的自由。所谓互补性,是指大众审美文化与精英审美文化的长处与短处可以互相弥补,大众审美文化可以弥补精英审美文化的贵族化、远离现实生活的偏向;而精英审美文化则可以弥补大众审美文化的感性化、低俗化偏向。两种审美文化各有独立存在的合理性,同时也有所不足,必须相容互补,才是完整的审美现代性。不能以片面的态度看待其中任何一种,尤其要克服歧视大众审美文化的态度,当然对其消极性也要足够重视,并设法克服。

研究精英审美文化与大众审美文化在中国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现实意义。中国的现代性刚刚起步,现代审美文化也很嫩稚,尚未成熟发展。这种情形下,要热情肯定、扶植现代审美文化,促其生长,不可挫伤。不论对大众审美文化还是精英审美文化,都要这样做。

二审美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是相反相生的,都是现代性的产物。

审美文化与其他文化形式一样,首先是民族的文化,具有民族特性。审美文化的民族性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独特的审美理想、审美兴趣、审美习惯以及审美风格,它是一个民族的个性的审美形式。一个民族的长期的审美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审美文化传统,审美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发展、延伸,保证了民族文化的稳固性,使其不至于在历史演变中和外来审美文化的冲击中丧失自身。但是现代性发生前的古代社会,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和民族文化还没有形成,只是一种地域性质的文化形态。现代性发生后,民族想象发生,民族国家形成,民族文化也确立、发展,包括民族审美文化的确立、发展。这实际上是民族的自我认同形式。

不同文化的审美范文第2篇

关键词:影视赏析 审美文化 审美沟通 间离式审美

一、审美沟通模式及其转变

(一)一般意义上的审美沟通模式

李泽厚认为“美”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层:审美对象,第二层:审美性质,第三层则是美的本质,美的根源。”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美”的含义发生了改变,机械复制将承载美的物质符号化,人们不得不以符号为中介来研究美。王一川认为,美学是一门运用概念分析和体验方式去研究审美沟通的人文学科,美学的主要问题正是审美沟通。从这个意义上,审美沟通与语言的沟通行为有着内在的一致性,研究沟通行为的俄裔美国语言学家雅各布逊,论述了有关言语沟通六要素,并指出它们是任何言语沟通行为都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

语境(context)

信息(message)发信人(addresser)…………收信人(addressee)

触媒(contact)

代码(code)

审美沟通在上一模式的基础上,根据其自身的具体问题,增加了审美体验和审美文化要素,而形成了审美沟通模式。

审美文化

审美语境

审美文本审美生产……………审美消费

审美媒介

审美代码

审美体验

(二)课堂情景对审美沟通模式的影响

课堂中的审美沟通行为受特定环境影响,与一般意义的审美沟通有所差异。首先,审美生产与审美消费两端的所指范围缩小。在课堂中.审美沟通的两端是教师(传者)与学生(受者)。教师在一端承担选择的功能,即对审美生产中的影视作品进行选择而提取出所需的审美文本。另一端的接受者为学生,他们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具有反馈力量的群体。其次,审美语境被固定于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固定,双方在知识范围上有一定的差距。最后,审美媒介固定。由于教学条件的改善,这门课程的教室大多选在使用投影仪等设备的多媒体教室。

(三)课堂审美沟通模式

基于以上四个可见的课堂因素,笔者拟制了课堂审美沟通模式。在课堂审美沟通模式中。教师处于中心位置.审美诸要素都要通过教师与学生发生联系。教师选取影视作品或其中的段落作为文本,并且向学生介绍其中的审美代码的影像形态和造型手段。教师将影视文化的发展历程和分析方法传授给学生,以引起学生对影视文化的敏感性。虽然审美体验是主观感受,但是审美体验的方法及形成各种体验的原因仍需教师作指导和分析。学生之间存在互动,针对审美文本、审美代码,以文字或影像的形式.反馈给教师,教师调整后再次传授,达到优化循环。

二、课堂审美沟通模式分析

(一)审美文本与审美代码

审美文本指审美沟通中可以激发审美体验的符号形式与意义系统。课堂语境下的审美文本只能是影视作品。谢飞认为“课程结构不是以影片为纲。而是以学习影片制作的各种手段为目的。”那么,课堂语境下的审美就不,必针对完整的审美文本,可以零散的选取需要的部份。被教师选取出来作为审美对像的“影片”,其娱乐功能被去除.它的角色在此刻转换为学习的工具,而且在内容的选择上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例如,堪称激情浓郁、诗意盎然的抒情性黑帮电影《美国往事》,影片的叙事结构、主题层次等都非常值得推敲、借鉴,但是部分段落的色情、血腥构成的“画面暴力”过重,不适合阅片量较少的学生群欣赏,否则会严重影响课堂氛围。克里斯丁・麦茨认为影视文本代码是融会视觉、听觉,兼抒情、叙事等特性的综合代码,可见影视代码包含在影视文本之中。有针对性的选取几类文本代码,确保学生完成影视术语与其对应的影像代码表现方式的对接。学生们不但要理解、记忆这些代码,而且要掌握他们的功能。如:近景和中景的具体表意区别是什么?怎样运用审美代码才能最有效的扩展有限空间?在商业效益的影响下,哪些代码组成的作品是最讨巧的?

笔者认为教师在选取文本或其中的代码时应注意“精”、“拙”均衡。大多院校的影视赏析课名称前都要加上“精品”二字。学生们对于国内外的著名影片也是如数家珍,但是笔者这种精品式的审美教育是不健全的。

(1)缺失“丑元素”赏析。首先,虽然精品式的审美代码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审美层次,但是当学生们进行制作影片的实践的时候.由于一味被提高的审美品位,加之学校的设备配置不全、指标相对较低,会导致学生的作品与他们的审美层次不一致,心理落差大,打消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其次,学生没有看过有缺点的作品,就不知道自己犯了这样的错误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不知道该如何避免这些错误。例如,某些县级电视台的综艺节目或访谈节目不太注意舞台美术设计,所以画面非常单板、单调。如果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接受过这样的比较,就会注意在自己作品中避免这些问题。

(2)缺失“纯娱乐元素”赏析。

娱乐电影的拍摄目的是博观众一笑,所以它依靠夸张的表演、出人意料的情节转折、幽默的台词等因素取胖。在我国娱乐电影是长期被高雅艺术排斥的,以至于“这样的情况也反映在我们的教学上。我们给学生讲的、看的都是些艺术片,千方百计地想办法让学生看到各种流派、艺术家的作品。可是观众大量需要的娱乐片却很少讲。”对于那些“娱乐电影”。例如阿甘的《大电影之数百亿》会被指责其中的很多镜头使用无意义。甚至主要意象全部拼贴自其它影片:有的影评家说周星弛的《功夫》中,部分情节按照七岁观众的智商来设计,没有深意。但是审美文本或代码的选取应多样化,这些影片应该得到课堂审美语境的重视.至少也是“瞥视”。当今消费经济给予每个人审美的权力.大众文化给予每个人审美的内容,娱乐元素已经作为创作者与大众之间的沟通符码融入艺术创作。社会语言学家伯恩斯坦通过研究建立了精致代码、通俗代码的分类后,他发现审美代码并不仅仅局限于纯粹审美领域,而且由于“习性”的不同,人群对于代码的使用做出了不同的划分。既然有一群人对于这些作品津津乐道那么就说明它有消费市场,学生就应该掌握这些影像代码。影视艺术形式不同干古代的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它是工业化的产物。只有通过大众媒介才能体现它的使用价值。另外,当代的部分受众是在大众媒介的高速发展下培养出来的.他们的审美品味是不能被统一划分的。所以基于不同的受众需要,学生们在扎实影 视作品制作功底的同时,也需要学习娱乐元素在影视中的运用。

(二)审美体验

影视媒介利用声音和画面的基本传播方式,将一系列影像符号组织成虚拟现实。精神分析研究认为,观众通过全神贯注的亲和式审美可以完成身份认同、窥视、受虐等一系列审美体验。但是在学习中,学生需要学会间离式的审美方式,形成问离式的审美体验。将这种审美状态引入课堂教学,是为了将被观赏的“影片”转换为被审视的“文本”,使其成为学习工具。它要求学生客观地审视文本,不跟随它的节奏、人物的情感行进;能够划分出单个镜头,而且能清楚地分析镜头的运动方式、镜头的编辑方式、画面的色彩、意象、构图等影视语言。影视研究者将弗洛伊德的理论引入电影的基点之一是:电影观众处于黑暗的环境下。一闪一闪的银幕对观众构成催眠效应。实际上这种效应也是由影视艺术本身的艺术手段构成的:当情节矛盾集中,所有悬念高度集中的时候:当快节奏的音乐与画面相伴的时候当优秀的剪辑师组接武打动作的时候,逃离这种“催眠”是很难的。这种审美方式也是有缺陷的,即审美体验的间断性,学生可以看到每个镜头间的“跳”,无法形成流畅的亲和式审美体验。这就影响学生们去体会由镜头组产生的情感和影像张力。因此学生应对课堂中的文本进行多次审美。在形成亲和的审美体验然后再运用间离式的审美方式去解构影像艺术手段,学习它们并应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在教学的过程中,当讲授内容为文本的主题、情感渲染方式等分析时,教师要提醒同学生们进行亲和式的审美,不要打断学生们对文本进行审美的过程:而当讲授内容为镜头语言、转场等处理方式的时候,教师应提醒同学生进行间离式的审美,不断提出问题。使同学们在思考的状态下审视文本。

(三)审美文化

课堂语境下的审美文化完全针对影视文化,但这并没有打破审美文化的多元性。字幕技术、各种电视节目内容间的相互兼容帮助影视文化打破地域、时间的限制,将各种文化融于自身并通过影像表现出来。因而通过赏析文本来学习文化的影像过程能够提高学生影像创作的文化素质。首先。影像文化和影像风格是凝聚在一起的,通过学习影视文化能够帮助学生们掌握影像风格甚至是创造一种影像风格。当学生们准备拍摄的时候,需要考虑“拍摄内容”和“表现形式”,“拍摄内容”是固定的,但是形式却是多种多样的。影像风格决定着它的表现形式。例如。用DV拍摄表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拉斯・冯・特里叶提出的DOG-MA95宣言,提倡必须现场摄制,不得使用道具.声音不能与影像分离等,《北京的风很大》、《老头》等影片都是它的忠实践行者。而另外一部分创作者则采取加大光比创造细腻质感等办法,用DV拍出电影效果.并用MTV式的剪辑,创造碎片感,追求“炫”的动感。其次。通过分析影视文化发展史,掌握影视文化新要素。从节目学的角度来说,从事电视编导的工作人员要开发新的节目形式。因而,加强文化敏感性才能保持自身专业素质。例如近年兴起的“草根文化”,它不及大众文化的全民同乐的范围之广,却又大干民俗文化的局城中之个性。这种文化的实践可分为两种:第一,被掌握大众媒介话语权的人拿来使用。例如,大量影视作品使用方言。第二,被“大众”中的个体使用。他们利用科学发展带来的技术普及来张扬自己的想法,如“手机爆民”、“播客”。那么当音频、视频的制作、编辑可以被没有经过专业学校训练的人掌握,影视制作的权力被普及化的时候,“科班”的学生们要做的就是意识到这一现象的存在,整合这一文化现象资源。

不同文化的审美范文第3篇

审美系统中的主体是人,而人的生命从属于“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④人的生命本质的这种两重性,使审美关系的生成也分为性质不同的两大类,即前文化审美关系与文化审美关系。所谓前文化审美关系,就是客体因对主体之物理、生理、心理结构或需求的同构或满足而建立起的审美关系;所谓文化审美关系,就是因客体所包含文化社会价值因素为主体意识自觉把握和肯定而建立起的审美关系。Www.133229.Com由于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两类审美因素共存于现实审美关系中,因此,又形成第三类,即复合审美关系。这三类审美关系所生成的便是前文化美、文化美与复合美。

所谓文化美,也就是传统美学所讨论的美,即由“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所生成的美,所物化和表现在客体身上的文化审美价值。文化审美关系发生于人类与动物相揖别的漫长进化过程中,生成于人类类意识、类自觉的形成和体现类自觉的自由创造--“劳动”的过程中;文化审美既伴随人类类本质生成而生成,又体现着人类的文化特征。动物能本能地趋利避害,建巢筑穴,但却不能像人类那样,顺势利导,化害为利,能动地为自己创造更新更美的生活环境,因此,动物没有“文化”,也不会对客体内含的“文化”有任何兴趣--甘肃的“阳关”遗址,甚至连鸟儿也不愿栖息。但对人类来说,先民们艰苦创造的文化遗痕,是自然界、动物界任何精妙建构所不可比拟的,是世界上最美的存在。这便是“阳关”文化魅力之所在--它所凝聚的是中华文明沉积千百年的历史,它所唤醒的是中国文人代代承传的思古怀古情结。文化审美是人类的“专利”,也是审美的本质构成。

所谓前文化美,系指客体因满足主体潜能本能需求而获得的审美价值。当然,这种前文化美的获得,只能是在人类审美系统整体生成存在的条件下。因为从严格意义上讲,如果仅仅停留在物理、生理、心理水平上,并不存在主客体关系或审美关系,而只有动物与自然的适应关系。动物与自然是直接同一的,它们之间不存在对象性的关系、更不存在享受性体验自己潜能、本能的“审美关系”。蝶恋花肯定不是审美;一只母猴喜欢上另一只公猴,当然也不是审美。但人类在从消极适应自然到能动改造自然的漫长过程中,一面不断改造自身的感官结构,生成“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一面丰富发展自身的感觉,使之“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⑤从而将人的本能潜能需求从被动性、适应性动物水平提升到能动性、主动性人的水平,并伴随着肯定自身本质力量的文化审美关系的生成而获得审美性质,使前文化动物性适应关系成为人类审美系统的构成部分。⑥因此,同样是对色彩和花的喜爱,人恋花成为高雅的审美活动;虽然是与猴子“同宗”,人对异性的关系便具有了审美意义,甚至如保加利亚学者瓦西列夫所比喻的,人类性本能是为绚丽多彩的美提供无形琼浆的生命之根。⑦

这里,所体现出的正是系统整体性原则:在系统整体生成之前,构成元素或子系统本身并不能获得系统属性;但在系统生成之后,系统之元素或子系统则作为系统的构成部分而获得系统属性。因此,尽管从生物自然发生史角度讲,人类前文化关系生成在前,文化关系生成在前,但从人类文化发生史角度讲,则是文化审美关系发生之后,前文化审美关系才得以存在,因为只有文化审美生成才意味着人类审美系统的建立,前文化审美关系才能作为人类审美系统的有机构成部分,相对独立地存在。

传统美学之所以没有划分前文化审美与文化审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两者在表面上是没有任何区别的,都是一种主客体对应关系结构。一个人欣赏一朵花同另一个人欣赏一把石斧,很难看出有什么不同。但如果深入考察一下便会发现,这两种审美关系中的主、客体因素及其相互结构动因是有着显著差异的。

在前文化审美中,审美关系是由客体,譬如“花”的形象形式刺激主体生理心理机制,满足主体潜能或本能需求而建立的。某个个体能否与某个客体建立前文化审美关系,完全取决于主体生理心理机制是否健全、取决于客体形象形式能否吸引或激起主体好感。设若主体生理心理机能残缺,比如色盲耳聋,那么,任何绚丽的花朵、和谐的旋律对他都没有美的魅力;设若客体形象丑陋结构失衡,比如瞎眼跛腿,那么,它对任何健全的主体也不会产生美的魅力。在这种纯粹前文化审美关系中,任何美的理性概念都是没有意义的。即使人们交口赞美,色盲的人对花也无动于衷;即便某位盲公品格超众,他的外在形象也无法使人赞美。这表明,在前文化审美中,人类之所以对客体产生不同的好恶选择和美丑感觉,其内在生理心理机制只能从人类的动物进化史中去寻找;人类前文化审美能力并不需文化修养或审美教育而获得,其相应的美感与动物性的快感生成机制也没有本质的区别。当然,一般说来,纯粹的前文化审美在实际审美中并不占优势。像艺术中所谓的“有意味的形式”,便内含丰富的文化因素,并不属于纯前文化审美。

纯文化审美与前文化审美正相反,其审美关系是超越生理心理感官水平,与人的潜能本能需求无关,纯粹由主体文化意识理性觉悟体察到客体,譬如“石斧”内含的文化社会价值而建构的。某个个体能否与文化客体建立文化审美关系,完全取决于主体文化素养社会觉悟,取决于客体内含文化因素对主体是否具有足够的价值引力。设若主体缺少必要的文化科学修养,是一个文盲科盲,那么,任何具有文化科学价值的文物,对他也没有美的引力;同样,设若客体并不蕴含丰富的文化价值,比如寻常可见的石块,那么,它们也是不会对文化主体产生审美引力的。在这种纯粹文化审美关系中,客体的外在形象是没有直接意义的。假古董伪文物,即令具有华丽或古朴的外表,但一经专家验证是膺品,其文化美的引力也便即刻消失。这表明,在文化审美中,人类之所以对文化客体产生审美兴趣,其内在发生机制只能从人类类本质类觉悟中去寻找;人类的文化审美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文化修养或审美文化教育获得的,其相应美感实质上是一种属人的自豪感或充满类意识的愉悦感。相对说来,纯粹的文化审美在现实审美中更是不多见的,即使锈痕斑斑的战国兵器,断壁残垣的秦代长城,也总是或多或少具有某种感性魅力,不能归属于纯文化审美。

我们将前文化审美与文化审美两相对照,它们之间之特征差异便看得更为清楚了:从客体角度来讲,前文化审美侧重的是外在形象形式,譬如“花”,其形象形式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意义;文化审美侧重的是内在本质内容,譬如“石斧”,其形象形式不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从主体角度来讲,前文化审美中所激活的主要是感官,是主体对“花”的感性直觉;文化审美中所激起的主要是意识,是主体对“石斧”的理性反应。虽然文化审美中由于人类对某些价值因素的理性反应(如对人文、人性价值的反应),已经在“类”生成过程中千百亿次地重复而化为一种文化本能或社会良知,积淀成为一种群体文化无意识,使这种理性反应同样会表现为一种感性直觉,表现为一种审美直觉,但这只是表面之类似。在这里,一个很明显的划分理由便是,在前文化审美中,主体之好恶除去归咎于主体潜能本能结构之外,是无法用理性概念去分析说明的,而在文化审美中,这种关系建立之因缘却是可以借助理性概念加以解释说明的。譬如,我们对花的欣赏无需理由,对花的生物学“合目的性”分析甚至有害于对花的欣赏;但我们对石斧的欣赏却需要理由,对石斧的考古学“合目的性”分析绝对有利于对石斧的欣赏。而这,正体现了两类审美关系的不同特征:在前文化审美中,客体之审美价值直接存在其感性形象身上,主体进入审美角色经常是一个不加理性判断的感性直觉反应过程,因此,前文化审美是直接审美、非理性审美、受动审美、无中介审美、形象审美;而在文化审美中,客体之审美价值在于其结构中所包含的文化社会价值,与其感性形象并非直接同一,主体必须经由理性确证文化社会价值存在并被其所吸引,才能进入审美角色,因此,文化审美是间接审美、理性审美、能动审美、中介审美、内含审美。

关于两类不同性质审美之间的这种差异,美学史上的先哲们已经有人涉及到了。如英国十八世纪著名美学家哈奇生所谓的绝对美与相对美,实际上就是试图概括前文化审美与文化审美之不同特征:前者指事物本身某种性质令人感到美,后者是由观念联想而感到的美。⑧康德对纯粹美(自由美)和依存美的划分:“前者是事物本身固有的美,后者却依存于一个概念”,⑨也是近似的划分方式。但由于传统美学中“美”是一个浑一的概念,根本不可能从审美关系的内在结构分析中给予这种划分以科学根据,因而,只能凭借经验或先验理论作出主观裁定,使这种主观的划分不仅没有揭示审美现象内在规律,反而使美学理论陷入迷津或悖谬之中。

基于审美发生的性质,区分文化审美与前文化审美,对于我们认识审美现象,尤其是某些所谓“自然美”和“形式美”的生成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美学一大误区是把低层次的审美现象,统统提升到文化层次上阐释,将所有自然美都千曲百拐地归结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譬如阐释月亮的美,一定要先联想为“白玉盘”之类,再将“白玉盘”归结为劳动者的创造,最终让月亮间接地被“人化”。这样作的结果恰恰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使美的规律扑朔迷离,难以把握。达尔文在论及对人类生理结构功能认识时曾说过,必要时“我们就得在哺育动物的进化阶梯上下降到最低的几级才行。”⑩对许多属于前文化审美现象的解释也是这样,当我们把它下放到人类结构的低层时,其实是非常简单的:所谓月亮之美,就在于它的清晖在夜色中悦目,适宜人的潜能需求;而一轮圆月,还有着视觉最容易接受的简捷形式--圆形。这便是不熟读唐诗,缺少人文修养的人们同样赞赏月亮美的原因。类似情况还有花之美。由于普列汉诺夫的征引,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一书中有关原始部落人对花冷淡的事实广为人知:他们“从不曾用花来装饰自己,虽然他们住在遍地是花的地方”。(11)由此,便很容易得出花之美产生于劳动的结论,使花之美具有文化美属性。其实,这也是将审美发生论与审美本体论混淆而产生的错觉。从发生论角度讲,人类对花欣赏的事实的确是发生在人化自然的劳动实践中,但人对花的喜爱倾向和欣赏能力,却是动物人在物种进化过程中就早已经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并自然具备的,只是在向人生成的漫长过程中,由于生存维艰而暂时蛰伏起来成为潜能罢了。一旦劳动实践使人类的这些潜能被重新解放出来,它便作为前文化审美需求而存在,相应地,花之美便也存在了。因此,现代人欣赏花,根本无需想到什么劳动、丰收、果实之类,恰恰相反,那些为人类所培养和喜爱的花卉,几乎统统是“花”而不实的。

实际上,构成人类审美基础的诸多视觉或听觉形式美元素,也大都属于这类前文化审美发生现象。譬如“对称”。“对称”在形式美中的重要地位是难以动摇的,所谓“反对称”、“不对称”,依然是以“对称”的存在为前提的。但人对“对称”美肯定的最根本原因还在人自身结构的对称。普列汉诺夫早就猜测到这一点:对称规律的“根源是什么呢?大概是人自己的身体的结构以及动物身体的结构:只有残废者和畸形者的身体是不对称的,他们总是一定使体格正常的人产生一种不愉快的印象。因此,欣赏对称的能力也是自然赋予我们的”。(12)我们不妨作这样的奇想,设若人的身体,尤其是人的眼睛不是横向对称的话,比如是上下对位或者是像比目鱼那样两只眼挤在一边,那人类肯定不会对“对称”有如此执着的偏好了。再如“黄金分割”。“黄金分割”律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神秘规律。就视觉之“黄金分割”矩形来说,它之所以是人们乐于接受的好图形,以至从普通书籍外形到各类建筑结构几乎无处不在,就在于它与人类静观视野结构相对应。假如人的上下视域宽、左右视域窄,这种横向黄金分割图形便决不会如此受欢迎了。在人类听觉系统中同样存在这种结构“共振”现象。譬如单一频率的“单调”音响或杂乱频率构成的“噪音”之所以令人不快,和谐的乐音之所以令听觉快适,都与人耳的物理结构和声学性质相关。有研究材料表明,美声歌唱演员声音之所以悦耳,就是因为其从声带“共鸣区”发出的响亮声音能进入人听觉器“最佳可听区域,使声音明快、响亮”。(13)因此,所谓“美声唱法”,实质上就是歌唱家对自己的发声器按声学规律进行自觉训练的一种唱法。

由于客体对主体感官结构的适应或同构而生成这种前文化审美规律,如果通俗地表达,可借用爱迪生的一句话:“也许并不是这块物质比另一块物质具有更多真正的美和丑,因为我们人如果构造成为另一个样子,那么现在使我们嫌恶的东西也许会使我们爱好。”(14)狄德罗作为唯物主义美学家,同样发现并强调了这一看似简单却往往被忽略的真理。他明确指出,美的客体关系结构、安排,“这只是对可能存在的、其身心构造一如我们的生物而言,因为,对别的生物来说,它可能既不美也不丑,或者甚至是丑的”。(15)尽管我们可以感知或发掘由自身躯体的物理或生理结构制约所产生的生理本能、潜能需求,但这种结构关系本身却显然是我们自身所无法觉察或改变的,是不以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而这,不正是为客观美论或唯物美论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石吗?

不过,应当再次强调指出是,虽然前文化审美与文化审美可以从性质特征上将其明确划分开来,但在现实审美中,以纯粹形态存在的前文化审美与文化审美皆不多见。前文所谓形式美,也只是构成客体的审美因素而已。由于人类所面对的客体,绝大多数都是“人化”客体,都内含着相应的社会文化因素,甚至连月亮太阳等纯自然客体也往往被染上人文色彩;由于人类所创造的社会文化客体,绝大多数都具有“物质”躯壳,都表现为一定的形象结构,甚至连文字符号等纯文化客体也无一例外地具有某种自然形式;同时,又由于作为主体的人类,本身就是感性与理性、感官与意识的统一体,任何感性反应都在理性监控之下,任何理性反应都需经感性表现;因此,只要审美主体从前文化客体中“发现”文化意蕴存在,“觉悟”到某种文化社会价值引力,便即可会有文化审美并生;或者,只要审美主体被文化客体形象的某种感性魅力或形式所吸引,便立即会有前文化审美并生。这便是通常情况下复合美占据优势的原因。

复合审美之特征也是前文化与文化审美特征之汇总:审美客体是形象形式和本质内容的统一体;审美主体之感官感性与意识理性“全方位”调动;主客体关系结构既有直接性又有间接性,既有“中介”又无“中介”,如此等等。在现实中,最典型地体现复合美特征的莫过于艺术美了。艺术美由艺术内容美和艺术表现美构成。在艺术内容构成中,既有作为反映者所摄取的大千宇宙形象物貌,有前文化审美价值因素,亦有现实形象中所蕴涵的社会道德伦理,有文化审美价值因素,其复合美特征突出。但由于这种复合美只是对现实存在的复合美因素的集中再现或表现,毕竟不是艺术美的本质构成。艺术美的本质在于艺术的表现美。借用一句常用的话说就是:艺术的本质不在于“表现什么”,而在于“怎样表现”,即艺术家的艺术创造。其下,我们便集中于此作些例析。

尽管不同艺术门类中的艺术媒体不同,符号系统不同,艺术文化审美特征也不相同,但各类艺术家都要借助特殊艺术媒体和艺术符号对前文化审美形式因素(色彩、乐音、对称、均衡等等)充分发掘运用,使作品既具有丰富的感性形式,同时又能塑造出丰富的艺术形象,传递丰富的文化社会信息。譬如中国现代国画家,不仅墨有七法(黄宾虹),而且彩用七色,创作出一幅幅江山多娇,百花争妍的生动画卷;画卷中不仅有传统笔墨情趣,而且色墨交响,充满现代气息,寄寓着画家高逸情趣和哲理意味。显然,正是在这种艺术媒体操作和艺术语言运用、艺术表现形式中才体现出创造者的智慧,才表现出艺术家的才气,才产生出艺术品的文化审美价值。所谓内行看门道,对艺术品来说“看”的就是艺术家形象创造中这种化难为易举重若轻灵活自由大胆独创的技巧运用奥妙,就是如何作到“难能为美”①。像欣赏国画,画家一笔一墨、一丘一壑、一花一叶的背后,都有着无穷奥密,有些甚至可能让人看到画家几十年的笔墨功夫,看到中国文人画几百年的承传轨迹。但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色彩就是色彩,形象就是形象,他们的目光被由自然物质媒介所构成的艺术形象躯壳所挡住了,它们的注意力为艺术的感性魅力所吸引了,因此,他们所欣赏的主要是艺术的前文化审美价值和艺术的惩善扬恶之类内容。所谓外行看热闹,“看”的就是艺术形象或形式的构成,是否新奇,是否好看,是否刺激,是否能引人如胜以及善恶报应的大团圆结局等等。对于形象背后的艺术家所匠心运用的高难技巧,所寄寓的丰富内涵,则无法理解,或根本不感兴趣。因此,在艺术评价中之所以内行与外行尺度难以统一,就在于,两者的着眼点和标准不同,所着重欣赏的艺术美的层次不同:一个侧重文化美,一个侧重前文化美。

譬如象建筑。建筑师们对新建筑的审美标准当然也包括建筑的观赏功能与使用功能,但他们主要的着眼点是放在建筑的语言风格、建筑的内在结构与外部环境处理、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运用,以及建筑的使用观赏功能与建筑语言风格的协调统一上。而对大众来说,这些标准一律不了解,甚至永远也不想了解,他们只是从建筑是否好看、是否新颖、甚至体量是否大等等方面去评判--这怎么能与专家尺度趋同呢?象电影。电影是最大众化但又是最技术化的艺术。编剧、导演、表演、摄影、美工、服装、道具、特技、化装、灯光、音响、作曲、演奏、配音、录音、剪辑等等,哪一个部门没有自己一整套技术要求?哪一部门的技术水平不影响电影的整体艺术效果?即如剪辑吧,不表不演只凭“剪力”一把,却可能“剪”出惊心动魄的画面效果来!但这诸多门类中的技术形式法则即其美学意义又有多少观众知道呢?像由镜头景别、运动、角度、组接等电影语言所构成的电影独特的叙述规则,又有多少观众能看出门道呢?大众所重视的是电影的娱乐功能:情节是否紧张、刺激、感人,明星是否漂亮、性感、年轻等等。有时,满足观众这种需求的影片几乎可以说不费什么事,往绝处编一个让人悲痛欲绝的故事再加几个著名影星即可--港台流行影视足可为证。当然,叫好又叫座的电影也有,但那要求编导必须兼顾两类对象,兼顾两种不同的审美规律,使作品具有丰富的复合美,这当然是很难作到的。

其实,在古典艺术中,艺术家所追求的就是前文化美与文化美高度和谐统一的复合美,艺术家艺术创新的重点在于给人从感官到心灵的和谐享受。著名的古典艺术家对人类艺术潜能创造性地发掘、发现或运用,几乎达到了令人的叹为观止的完美水平,并且借助这近乎完美的艺术形式表现出人类对真善美的共同追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贝多芬的交响曲便是人类古典艺术的颠峰。艺术中前文化美与文化美的自觉分离主要源自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反传统反和谐,就是减少前文化美的比重,强化艺术的文化社会价值内涵。那些丑陋割裂的视觉形象,就是让观众视觉受刺激,心灵受震撼;那些艰涩玄奥的文学作品,就是让读者不能本能地好感和通畅地阅读,而要去反复琢磨和理解,以至评论家们只能白天硬着头皮读呀评呀,晚上躺着去看“前现代”或后现代的通俗小说以休息大脑。作为反拨,或作为电子工业时代的产物,后现代主义的“大量文化”,或“受众文化”(16)则侧重于艺术的前文化层次,专门为取悦大众而批量制造那些缺少思想深度,没有丰富营养,膨化松软的文化快餐食品,以满足大众的感官需求。有青年学者将此称为“幸福的感官化”,是很形象而切入本质的。(17)如何防止这种“受众文化”戕害真正的审美文化,如何提高这种能“化”大众的“文化”的艺术品位,是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如果逻辑或历史地推导,面向21世纪,我想,我们应当会迎来新的追求和谐复合美的“‘后’后现代”或“‘新’新古典主义”艺术的。

注释:

①审美关系系统是由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对应关系、审美环境与审美距离等元素构成的。其下为论述方便,简称为审美关系或审美系统。有关科学系统美学及审美系统模型的详尽论述,请见拙著《审美鉴赏系统模型》和《审美价值系统》,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②很多情况下,作为审美价值存在的并不是客体全部,而只是其某些构成因素,如对称、均衡等等。为了行文简捷,后文论述不再详细区分,笼统用客体指代。

③除去根据美的性质进行分类外,还可按美的生成内容进行分类,前文化美中有物理美、生理美、心理美;文化美中有文化美和社会美等等。本文限于题旨,对文化美与社会美没有加以区分。

④《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4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26页。

⑥请注意,这里也是从抽象的发生学角度论述的,前文化动物关系要成为现实的审美关系,还要受审美系统其它因素的制约,如审美距离等等。

⑦瓦西列夫《情爱论》192-193页,三联书店1984年版。

⑧参见《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98页,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⑨转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36页。

⑩达尔文《人类的由来》54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11)、(12)普列汉诺夫《论艺术》32页、38页三联书店1964年版。

(13)b。雷德尼克《现代声学漫谈》16页,科学普及出版社1982年版

(14)转引自《美学译文》(2)1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15)《狄德罗美学论文选》2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不同文化的审美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审美;定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地球村”已经逐渐被人们接受,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更为密切,每一种文化都积极投入到世界交流的潮流中,多元化社会已经初现端倪。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及国际交流的增加,使得地区之间的空间距离逐渐拉近,文化交流与融合成为一种趋势。音乐作为一种世界性语言,在文化交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了文化之间的交流,可以被各种肤色的人无障碍的理解和接受,但仍然会带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色彩,因此,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音乐审美教育应结合文化特色进行开展,这对文化本身的传承和创新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音乐教育的目的应该着眼于对世界各种主流文化音乐主体间的交流和理解,取各家之长来丰盈我们的内心世界,充实我们的灵魂,带动我们民族自身音乐的创新。国内目前的基础音乐审美教育,也正是应对这种趋势的主要方式,因此,我们需要对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音乐审美教育进行深入探究。

一、音乐审美教育的起源

音乐的历史非常久远,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每个民族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音乐特殊,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也会有不同的音乐感受,音乐是一个时代的灵魂,而音乐审美教育则是在20世纪才逐渐被人们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音乐审美教育的概念较早是由伦纳德•迈耶在其论著《音乐的情感与意义》中提出的,该理论提出之后引起很多教育专家的关注。随后,贝内特•雷默对此理论进行深入探讨并将这套理论付诸实践。雷默对美国的音乐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对美国现代音乐审美教育起着奠基作用,同时,雷默还多次来华进行访问交流,对中国的音乐审美教育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现代音乐审美教育的发展。[1]雷默对于音乐教育有其独特的见解,在其代表作《音乐教育的哲学》中,他指出,音乐教育具有与音乐不同的性质和价值,教育的关注点应该在音乐的性质和价值上,因此,音乐审美教育应当更关注艺术的艺术功能或表现功能。”[2]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到,雷默对于音乐教育有特殊的见解,他所提倡的音乐审美教育是基于艺术本身开展的,更多的关注音乐情感教育,突出为艺术而艺术的自律教学观念,这可以看做是音乐审美教育的正式起源和理论根基。

二、世界音乐教育中的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

1、多元文化教育的提出

“多元文化”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文化本身具有发展创新的能力,各种文化的交融是社会发展的比如趋势。多元文化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提出的。杜威提出该观点是建立在文化交融的基础上的,杜威认为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对教育产生很大的影响,学生应该并且必须接触不同的文化信仰、价值观,形成多元化的观念。这一概念得到了深远的发展,对现代教育理念产生很大影响。同时,在音乐教育领域,“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也成为一种主流说法,它涉及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的呈现世界范围内优秀的音乐文化,突出音乐本身所带有的民族文化特征上。这一点符合当今社会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并以开放的心态迎接外来文化。毫无疑问,在多元化社会中,这种观念势必会成为新音乐教育的主流。

2、多元文化教育观念在我国音乐审美教育的发展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再发全球引起教育革命,同样对我国的音乐教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对于外来文化持更为开放的态度,积极参与世界文化交流中去,多元化成为一种趋势。近年来,国内对多元化教育的深入研究渗透到音乐教育中,部分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社会需求开设不同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这使得多元文化音乐审美教育在我国蓬勃发展。另外,中小学的音乐审美教育也适当渗透多元文化教育背景,在《新课标》中对音乐教材进行适当增编,希望能帮助学生树立多元文化音乐鉴赏思维。

3、世界多元文化音乐与现今我国音乐审美教育的现状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这种文化特色孕育出与众不同的音乐特色,进而演化成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本民族的文化相结合,对塑造本民族的特性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民族特质决定了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影响着民族音乐的发展。著名音乐家王耀华先生认为文化决定音乐风格,文化背景影响着人们的音乐审美,世界上诸多国家有不同的音乐风格,但文化背景类似的地方可以归结到一起,因此可以将世界民族音乐划分为九大区域。这九大区域实际上代表了九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九种文化特征,每种音乐都有其独特的音乐样式。这些风格的音乐与我们传统接触到的音乐有很大的差异,而没有这种文化素养或文件背景的情况下,很难把握这些音乐带给人的感受。如何融合这种差异,真正实现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审美教育,如何帮助学生获得这种文化下的审美体验,体会文化音乐的美,是现在实行多元文化音乐审美教育的难题和关键所在。

三、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审美的尴尬

审美是一种心理感受,因此,我们可以借用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帮助我们分析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审美教育的困境。一般而言,普通人的音乐审美是一种文化定势,是指“准备好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对某刺激进行知觉或反应。”这种心理定势使我们在面对完全不同于我们的文化背景时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心理感受和审美经验,心理定势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们的判断和感受,容易对某些事物产生“刻板印象”。心理定势像一把双刃剑,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加强感知的质量和问题解决的速度,同样也可能抑制或破坏你的心理活动的质量,使你陷入心理困境。从理论是看,目前使用的音乐教育理念一般是着重于教材的选择、教学的组织以及练习、评价等各个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适用于某一文化的审美心理定势,从而帮助其独立进行音乐审美体验、判断音乐的优劣与价值。这在音乐学习上无可厚非,但这种审美心理定势一旦形成,对于多元文化会产生懒惰心理,会影响我们对音乐的接受程度。从心理认知的角度来看,人们对于符合审美习惯的音乐表现形式很容易产生认同感,这种认同感是带有文化属性的,能够自动拒绝不符合自己认知习惯的音乐。“任何知识都存在于一定的空间、时间、理论范式、价值体系、语言符号等文化因素中;任何知识的意义也不仅是由其本身的称述来表达;离开了特定的境域,既不存在任何知识,也不存在任何的认识主体和认识行为。”

四、实施对策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能够认识到由于长久的一元文化背景所造成的定向思维使得现在开展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音乐审美教育存在很大的阻碍,即学习者本身的文化观念和心理定势对于理解多元文化背景中的音乐感受产生一定的困扰。不过音乐审美教育不需要完全改变一种文化习惯,而是应该突出音乐本身带给人的感受。因为不管是音乐的文化情景所蕴含的文化精神难以理解,还是学生的刻板印象等原因导致个人难以进入特定文化所富有的音乐审美环境之中,多元文化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都是有帮助的,都能够帮助学生拓展思维,丰富情感。那么如何认识这一问题呢?首先,我们可以依据著名音乐教育家叶朗主编的《现代美学体系》一书中对于审美教育的分析,即审美教育不应仅仅关注即时效果,而应该关注长期的改变。学生在不同的年龄段接受音乐审美教育的目的不是接受多元文化音乐,而是通过多元音乐教育塑造学生对于多元的认同和欣赏。青少年时期是难以形成正确的审美标准的,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审美教育能够帮助他们对音乐风格、表现性等审美特性的直觉敏感性,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多元文化的音乐审美教育,鼓励学生多学习多接触不同风格不同文化的音乐对于实现学生多元化思维、创造性理解是有帮助的。其次,多元文化背景下音乐审美教育的实施途径能够帮助我们了解音乐对于个人成长的价值。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应该看到,“音乐”本身是由音乐各要素构成,其本质是相同的,是人类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不同风格不同民族的音乐只不过是不同文化音乐之间对于各种音乐要素的运用不同而已。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审美教育本身是一个新事物,是我们进行音乐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之一。教育本身的目的并非知识性的,而更多的在于人的塑造。多元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窗口,让我们认识更多是事物,抓住文化的本质,关注每一个个体在欣赏任何一种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时都能获得审美体验,同时尊重个体的音乐体验和音乐感知,是我们进行音乐教育的重要途径。

作者:李妮 单位:福州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沛.音乐教育哲学观点的历史演进———兼论多维度音乐课程价值及逻辑起点[J].中国音乐,2004

[2]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熊蕾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不同文化的审美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审美教育

语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优美的文化古韵,我国古文化的美要想得到发扬就必须充分挖掘语文中的美学价值。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里,人们进行交流的工具就是语言,尤其是在这个文明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要想和谐相处,文明交流,就必须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高中语文作为我国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注重审美个性教学有助于培养当代高中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文化底蕴,促进学生稳定发展。

一、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的必要性

审美是个人内在思想和生活经历的综合产物,与个体的生活背景、个人思想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不能在教育课堂上追求统一性和同步性,应做到因人而异,灵活处理,以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从课堂中有所收获,将审美带入到生活中,追求高尚的生活,促进社会的和谐。开展高中语文个性化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学生发展的需要。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增长知识、丰富情感、确立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时期,对其一生的发展十分重要。在这个时期开展个性化审美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度过身心的发展变化期,还可以让学生具备分析客观事件的能力,提高自己独立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让学生个人保持自信、积极的心态,处理生活问题;另一方面,时展的需要。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然、动植物、空气甚至是自身的审美角度和审美态度发生着不断变化,追求着更高的精神自由。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新的血液,需要在学习期间具有独立的审美能力,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的实践原则

1.开放性。

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点,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开阔学生的审美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教师要积极地构建开放性的教育平台,使学生获得更多学习机会,为不断完善自我创造条件。审美教育需要从方法上、内容上、问题上等做到开放性,构建一个开放性的教育平台,以教师个性化引导学生个性化得到发展。

2.自由性。

高中语文审美化教育的个性化的自由性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认识上的自由,二是实践上的自由。教育的价值在于体现出个体的特性,并利用这一个性特点为人生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审美教育个性化的自由性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参与下,对美的事物和故事等进行多角度的剖析,实现教育目标,进而使学生理解多种美的概念,提升其审美的认知深度,实现审美认知的自由。在审美教育实践中,由于教师的审美经验、思维、情感等不同,因此对美的剖析也会不尽相同,这也为学生认识多变的美创造了条件。教师的这种独立的个性化解读为学生的审美提供了想象和发挥空间,从而使学生学会自主审美,为个性化审美的形成奠定基础。

三、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的实践策略

1.教师培养自身个性化教学能力。

审美教育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是高中语文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审美教育中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因此教师自身的个性化教学能力的高低,对于教师综合审美素质和教育实践和研究水平来说,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应注重养成个性化教学能力,从而成为学生审美学习的有效资源。首先,教师需要形成一个健康向上的个性化审美态度。这是高语文教师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起始点,直接地影响了审美教育的效果。其次,教师需要注重学科基本知识的积累,培养学习技能。在一定程度下,知识的积累与领悟,是教师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基础,同时,追求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后,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去提升个性化审美教学能力。正确的审美教育个性化教学不仅在于感性的认识,同时还有理性和感性的融合。

2.创建个性化审美教学环境。

高中审美教育个性化对于审美氛围和环境要求比较高,这是实现审美教育个性化特征的开放性和自由性的要求。在和谐自然平等的教学情境下,教师开展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会更加顺利。因此和谐的审美气氛不仅能够使学生有积极的审美心态,也会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基于此,教师需要在审美教育个性化教学前,去营造一个合适的审美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而后多角度的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教师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时机去对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和理性评价的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审美习惯,提升对语文审美经验以及判断水平。同时,教师也应该坚持审美教育的民主性,用一个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学生,在他们进行审美学习的时候,发现他们的特点,从而引导他们利用自己的优势参与到审美活动中,去鼓励每一个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观点。

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研究是为了更有效和深入的胃开展审美教育个性化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于审美对象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对于疑难问题能够更好地解决,让学生的审美教育个性化不断的深化,让学生更能对感性体验理性的绅士,增强学生个性化的主动质疑能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根据不同学生的审美质疑,不断创造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与审美对象建立起主动全面的审美关系,达成更深层次的审美判断。让学生在足够的审美自由中获得有意义和价值的审美教育成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