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呼吸系统疾病病例分析

呼吸系统疾病病例分析

呼吸系统疾病病例分析

呼吸系统疾病病例分析范文第1篇

【摘 要】:目的:分析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的测定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终点散射比浊法检测SAA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121例患者血清SAA和hsCRP水平都比对照组有明显升高(P

【关键词】:呼吸系统疾病;血清淀粉样蛋白A;高敏C反应蛋白

【中图分类号】R56;R927.2【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3(上)-0079-02

The analysis determination the results of 121 cases of respiratory illness in patients with serum amyloid protein

A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Shao-Tianbo1 Yu-Liping2 He-Zengping1

( 1) Clinical laboratory,

2)Department of pediatrics,Kunming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of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Kunming, Yunnan 650032)

Abstract:Objectiv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respiratory diseases in patients with serum amyloid A (SAA) determinat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 Methods The use of endpoint nephelometry assay SAA and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level. Results 121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AA and hsCRP level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Respiratory diseases; Serum amyloid A;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acute phase reactants, APR)是在机体发生感染、炎症、心肌梗塞、肿瘤等情况下,血浆浓度发生显著变化的一类蛋白质,其改变与多种疾病病变有关[1]。近年来,SAA作为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已被用于临床[2]。但研究和报道最多的是在心血管方面,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变化的文献尚不多见。为此,我们对我院呼吸科住院的121例呼吸系统患者诊治过程中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呼吸系统疾病诊治中的价值,并与血清hsCRP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呼吸科住院患者121例,男76例,女45例,年龄15~88岁,其中61~88岁74例占61%。正常对照44例,为健康体检者。

1.2 仪器 德国产Behring BN Ⅱ 特种蛋白分析仪。

1.3 试剂与质控品 德国德灵公司提供,质控品、乳胶血清淀粉样蛋白A试剂和高敏C-反应蛋白试剂。

1.4 方法 SAA和hsCRP采用终点散射比浊法,SAA的测定范围为2.88~1000.000mg/L, hsCRP的测定范围为0.156~1 000.000mg/L。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华西医科大学PEMS统计软件包进行相关分析,检测结果以x±s表示,因标准差较大,采用中位数检验比较各组数据,变量间关系的密切程度用相关系数 r表示。

2 结果

2.1 121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治疗前后和正常对照SAA、CRP 水平见表1。

2.2 121例患者中,SAA结果治疗前:2.88~877mg/L,其中正常范围36例(2.88~6.8),异常85例(占70%),中位数308.3 mg/L,为正常对照的72倍(P

2.3 121例患者中,hsCRP结果:治疗前0.2~384mg/L,其中正常范围49例(0.2~10.0),异常例72(占59.5%),中位数68.9mg/L,为正常对照的345倍(P

2.4 患者SAA 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治疗前:r= 0.59;治疗后:r=0.67)。

3讨 论

呼吸系统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高达3.82%,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人口老龄化,近年来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呈上升趋势。在呼吸系统疾病中,感染是常见的疾病,因此,对呼吸系统疾病感染患者的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临床上主要采用的实验检测手段是分泌物培养、白细胞计数、病毒抗体检测。但这些方法往往存在时间长、敏感度和特异性不高、易受干扰等缺点[3],SAA和hsCRP急性时相蛋白对炎症、感染反应早于体温及白细胞数变化[4],升幅明显且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关,故广泛应用于临床。SAA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急性相反应物,在炎症反应中SAA这种急性反应物的浓度会比正常时增加1000倍[5]。本文比较了121例呼吸科住院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AA和hsCRP水平的变化,从表1可以看出,患者治疗前SAA和hs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又显著下降。表明检测血清SAA和hsCRP水平可作为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急性发作期早期诊断和治疗反应的指标之一,这与文献报道一致[6]。同时检测SAA和hsCRP能提高对感染的的诊断灵敏度[7]。但以SAA 最为显著,SAA 升高的绝对值高于CRP。结果表明,定量检测血清SAA水平有助于监测呼吸道患者的病程,评估患者预后和疗效。

参考文献

[1] 林江,温先勇,蔡旭,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治过程中急性时相蛋白变化研究[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8,31(40)441~442.

[2]徐忠玉,张阳根,邓小军,血清淀粉样蛋白A 在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中的临床意义[J].江西医学检验,2007,25(1):22~23.

[3]林 江,温先勇,梁 军,三种急性时相蛋白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治中的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11)1261~1263.

[4]Jasinska A. Serum C- reactive protein as a laboratory indicator of infection in neonates〔J〕. Pediatr Pol ,1996 ,71 (7) :81

[5]朱 华,王 娟,林 燕,张,血清淀粉样蛋白 A 的研究进展[J],血管病学进展,2007,28(1):113~115.

[6]Dev D,Wallace E,San Karan R, et al,Vale of C-reaction protein measurements in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Respir Med,1998,92(4):664.

呼吸系统疾病病例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呼吸疾病;疗效;内科呼吸

内科疾病是病毒感染或者细菌引发的,治疗简单,引发疾病细菌单一。随着环境的改变,经济发展,呼吸内科疾病发病增多。疾病病种出现多样。呼吸内科疾病的治疗难度增加。救治时间减少。有一些突发疾病病种,给医务人员治疗研究的时间越短。发病时间短,在治疗前患者错过最佳时间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具有疾病病程长、病情反复发作的特点,临床治疗上,患者容易发生精神紧张。病情严重患者,短时间内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如果再有对常用药物过敏的情况出现。患者就会发生呼吸衰竭。给予心理治疗是必须的。呼吸内科疾病的患者治疗中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同样重要。下面就将我科收治的呼吸内科患者106例的治疗结果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10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治疗组男34例,女19例,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50±3.6岁;对照组男32例,女21例,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51±4.2岁,患者中慢性阻塞肺炎者最多5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7例,支气管哮喘14例,支气管扩张12例,肺癌5例。排除病情重,昏迷意识障碍和不能配合患者。两组患者年龄、发病时间、病情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应用药物治疗同时给予心理治疗。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控制感染、抗过敏及对症治疗。具体措施如下:控制感染:呼吸内科患者多数人有感染发生,应用抗生素治疗时要留存痰液,做痰培养,药物敏感试验,合理应用抗生素。患者留痰液前刷牙、漱口,使用生理盐水漱口,避免口咽部受到细菌污染。患者病房温度保持在18~21℃,否则患者呼吸道粘膜会感到不适,病情加重。1.2.1药物治疗呼吸内科患者药物治疗时,要严格控制药物剂量,和药物浓度。有一些药物能使人体兴奋,抑制炎性介质,可以增强呼吸道粘膜的清除能力,可用雾化吸入,做好患者心律监测。临床治疗过程中糖皮质激素是经常使用的药物,有效的抗感染、抗过敏松弛平滑肌。要合理使用。建议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一般药物和特殊药物输入治疗,能保证药物定时定量输入体内。为患者治疗时,对治疗药物,要了解患者药物过敏史、用药史,用药速度缓慢。观察患者是否有恶心、呕吐、抽搐不良表现,发现不适,立即停药。1.2.2给予心理治疗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排除内心压抑感和紧张心理,保障患者心情放松,睡眠良好。医护人员耐心指导,建立和谐良好亲切的我医患关系,解决患者心理问题。使患者愉快轻松接受治疗。

1.3药物观察

呼吸内科年龄大的患者较多,经常使用多种药物,会导致肝肾等身体器官功能下降,药物耐受性差,容易发生药物过敏反应,容易在成药物蓄积中毒。治疗过程中,输液过多、过快,引发患者肺水肿,进一步导致心力衰竭加重,密切观察应用药物情况。避免发生不良后果。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使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

3讨论

“雾霾天气”逐渐增多,呼吸内科疾病患者人数增多。呼吸内科疾病的治疗会有新问题出现。为更好救治呼吸内科患者疾病,对呼吸内科疾病进行分析。做好把握疾病特点、对症用药、定期复查。保障痊愈。重视对并发症的预防。做好预防疾病发作的健康宣教工作。呼吸系统疾病不仅仅是细菌感染和病毒,有很多社会和其他因素可以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增加救治难度。呼吸系统疾病反复发作,应用大量相类似的药物,细菌或病毒产生耐药性,细菌变异,繁衍出新类型疾病,治疗难度增大。小结:呼吸系统疾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要掌握疾病发病机理,对症用药治疗。定期复查,确保疾病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减轻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痛苦。减少发病率,提高治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玉杰.浅谈呼吸内科病例临床治疗的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07):20-21.

[2]韩莎莎.探讨肺栓塞呼吸内科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J].中外医疗,2016,35(22):99-101+104.

呼吸系统疾病病例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效果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ABX)又被称之为沐舒坦,是一种有效的祛痰剂,主要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与支气管哮喘病中(痰液分泌不正常及排痰功能不良的急性、慢性呼吸系统疾病)[1]。同时盐酸氨溴索还能抗氧化,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消除炎症,加快支气管炎的恢复。儿童呼吸系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气道狭窄、血管丰富、粘膜柔嫩、消除能力差等,所以呼吸道一旦发生感染后,气道中的分泌物就会增多,出现痰液粘稠、咳不出等不良症状[2]。文章对在我院因呼吸系统疾病接受治疗的患儿的治疗效果展开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2月因呼吸系统疾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儿80例,随机将这些患儿分成两组,每组共有患儿40例。观察组中,男患儿25例,女患儿15例;年龄1岁(6月)~9岁,平均年龄为(3.8±2.6)岁;病程1~4d,平均病程为(2.1±0.8)d;按照病症类型进行分类,支气管肺炎14例,急性肺损伤(毛细支气管炎)11例,呼吸窘迫症(支气管炎)10例,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5例。对照组中,男患儿22例,女患儿18例;年龄0.8~8岁,平均年龄为(3.5±2.4)岁;病程0.5~5d,平均病程为(2.4±1.3)d;按照病症类型进行分类,支气管肺炎13例,急性肺损伤12例,呼吸窘迫症11例,呼吸系统疾病4例。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症状均为多痰、喘息、肺部有喘鸣音、咳嗽等。对比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程、病症类型等临床基本资料,P>0.05,无统计学差异意义。

1.2方法 两组患儿住院后,均为其提供常规治疗,包括:退热、吸氧、镇静等。对照组中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盐酸溴已新(生产商: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7396,药品包装:2ml安瓿,10支/盒),2ml/次,4~8ml/d,静脉滴注时用250ml的葡萄糖注射液进行稀释。观察组中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氨溴索注射液(生产商: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1314,包装规格:2ml×15mg×5支),

1.3评价标准 ①显效:患儿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临床表现症状全部消失,体温正常,没有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咳痰等临床表现;②有效:患儿的病情得到明显改善,咳嗽与咳痰明显减少,呼吸困难与喘鸣音减少;③无效:患儿的临床表现均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有加重的趋势。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两组患儿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均值±标准差(x±s)代表其计量数据,用χ2对其计数数据进行检验,将P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观察组中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中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2.2不良反应 观察组中有1例患儿恶心、呕吐,有1例患儿发生皮疹,不良反应率为5%,对照组中,有3例患儿心跳紊乱、3例患儿发生消化疾病,不良反应率为15%,对照组高于观察组,χ2=11.3,P

3 讨论

呼吸系统疾病在儿童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儿童由于身体各项机能发育未成熟,所以身体免疫力较弱,容易受到流感病毒、支原体、呼吸道病毒感染,最终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出现痰液粘稠、气道分泌液增多[3]。小儿因气道狭窄,咳嗽反射不完全,所以痰液粘稠易造成气道堵塞,引发呼吸困难,严重时甚至发展为呼吸衰竭。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能帮助患儿有效排除痰液,减少体内病毒量,松弛气道平滑肌,帮助肺功能恢复,进而提高患儿身体免疫力[4]。从本次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观察组中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中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中,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不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而且不良反应少,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洪芳.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30):49-50.

[2]王亚文.盐酸氨溴索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0, 12(05):431-432.

[3]肖兴仕.盐酸氨溴索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求医问药,2012,10(09):149-150.

呼吸系统疾病病例分析范文第4篇

2010年死因监测结果利用中国疾控中心指定的死因监测数据清洗与分析工具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如下。

死因构成

总体死因构成:2010年沂源县死因监测系统因第1大类疾病(感染性、母婴及营养缺乏性疾病)死亡39例,占总死亡的1.11%,其死亡率为6.91/10万;第2大类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3138例,占总死亡的89.10%,其死亡率为555.60/10万;第3大类疾病(伤害)死亡332例,占总死亡的9.43%,其死亡率58.78/10万;不明原因疾病死亡13例,占总死亡的0.37%,其死亡率2.30/10万。

分性别的死因构成:在分性别统计的3大类死因中,男性慢性病死亡数1776例(87.10%);伤害死亡233例(11.43%);感染性、母婴及营养缺乏性疾病死亡26例(1.28%)。女性慢性病死亡数1362例(91.84%);伤害死亡99例(6.68%);感染性、母婴及营养缺乏性疾病死亡数13例(0.88%)。男性3大类死因死亡数、死亡率均高于女性。

分年龄的死因构成:在分年龄统计的3大类死因中,0~14岁组感染性、母婴及营养缺乏性疾病为第1位死因,死亡16例,占该年龄组死亡人数的53.33%。15~34岁组伤害为第1位死因,死亡41例(59.42%)。35~59岁组慢性病为第1位死因,死亡554例(76.41%)。60岁及以上慢性病为第1位死因,死亡2551例(94.55%)。

死因顺位

总死因顺位:2010年沂源县死因监测系统居民第1位死因为恶性肿瘤,死亡率191.93/10万,占总死亡数的30.78%;第2位死因为脑血管病,死亡率126.24/10万,占总死亡数的20.24%;第3位死因为心脏病,死亡率122.88/10万,占总死亡数的19.70%;第4位死因为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62.68/10万,占总死亡数的10.05%;第5位为死因伤害,死亡率58.78/10万,占总死亡数的9.43%。前五位死因死亡数占总死亡数的90.20%,恶性肿瘤和循环系统疾病占总死亡数的80.78%。

分性别的死因顺位:2010年沂源县男性和女性前5位死因一致,但顺位略有差别。男性前5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死亡率247.11/10万)、脑血管病(132.82/10万)、心脏病(124.43/10万)、伤害(81.44/10万)、呼吸系统疾病(65.01/10万)。而女性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恶性肿瘤(135.28/10万)、心脏病(121.28/10万)、脑血管病(119.49/10万)、呼吸系统疾病(60.28/10万)和伤害(35.52/10万)。

分年龄的死因顺位:2010年沂源县0~4岁组前5位死因依次为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263.10/10万)、伤害(109.63/10万)、先天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87.70/10万)、呼吸系统疾病(43.85/10万)、神经系统疾病(21.93/10万)。5~14岁组前五位死因依次为伤害(15.91/10万)、先天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5.30/10万)、恶性肿瘤(5.30/10万)。15~44岁组前五位死因依次为伤害(171.30/10万)、恶性肿瘤(73.18/10万)、心脏病(44.90/10万)、脑血管病(24.95/10万)、神经系统疾病(11.64/10万)。45~64岁组前5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149.00/10万)、伤害(51.62/10万)、脑血管病(43.41/10万)、心脏病(35.20/10万)、呼吸系统疾病(11.64/10万)。65岁及以上组前5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387.59/10万)、脑血管病(345.77/10万)、心脏病(339.88/10万)、呼吸系统疾病(184.37/10万)、伤害(52.42/10万)。

具体死因分析结果

总人群具体死因:2010年沂源县死亡病例具体死因死亡状况分析,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共15例。2010年肿瘤死亡1084例,其中肺癌为第1位,死亡率64.45/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33.58%。其次为胃癌(42.67/10万)、肝癌(27.62/10万)、食管癌(12.57/10万)结肠直肠和癌(10.27/10万)。前5位肿瘤合计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81.80%。循环系统死亡共1412例,其中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109.77/10万,占全部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43.91%。脑血管病死亡率126.24/10万,占50.50%。因伤害导致死亡共332例,其中运输事故死亡率24.08/10万,占全部伤害的40.96%。自杀死亡率16.11/10万,占27.41%。

分性别具体死因:2010年沂源县死亡病例按性别分析,男性呼吸道结核占所有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死亡的20%。男性因肿瘤死亡的前5位死因依次为肺癌(82.14/10万)、胃癌(57.32/10万)、肝癌(42.29/10万)、食管癌(19.92/10万)、结肠直肠和癌(10.84/10万)。女性前5位依次为肺癌(46.29/10万)、胃癌(27.63/10万)、肝癌(12.56/10万)、结肠直肠癌(9.69/10万)、乳腺癌(6.82/10万)。男性肺癌死亡率为女性的1.82倍。循环系统中男性的心脏病(死亡率124.43/10万)、脑血管病(132.82/10万)死亡率均略高于女性(121.28/10万、119.49/10万),男性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死亡率低于女性。男性因伤害导致死亡的死亡率(81.44/10万)是女性(35.52/10万)的2.35倍。男性以运输事故(死亡率38.80/10万)为主要死因,占33.43%。而女性自杀(16.15/10万)为首要死因,占13.55%。

分年龄组具体死因(占其年龄段死亡的百分数):2010年沂源县死亡病例的具体死因按5岁1个年龄组统计分析,0岁组主要死于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及先天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两类死因占本年龄组死亡的88.23%;1~4岁组主要为先天畸形和伤害,两类死因占本年龄组死亡的75%;5~9岁、10~14岁、15~19岁、20~24岁、25~29岁年龄组主要为伤害,分别占其年龄组死亡的66.67%、50%、62.5%、80%、60%。30~34、35~39、40~44岁年龄组的死亡原因第一位的为伤害,其次是肿瘤和循环系统疾病;45~49岁、50~54岁、55~59岁、60~64岁、65~69岁年龄组死亡原因第一位的为肿瘤,其次是循环系统疾病和伤害;70~74岁、75~79岁、80~84岁年龄组死亡原因以循环系统疾病为主,其次是肿瘤、呼吸系统疾病;85岁以上年龄组死亡原因以循环系统疾病为主,其次是呼吸系统疾病和肿瘤。可以看出,低年龄组主要有先天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及伤害为主,随着年龄增加,伤害、肿瘤、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逐渐增加。

主要发现

2010年沂源县死因监测系统3大类疾病统计分析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数占总死亡的89.10%,男性3大类疾病死亡率均高于女性,15~44岁年龄组里伤害为主要死因,其余年龄组均以慢性病为主要死因。

呼吸系统疾病病例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神经外科;重症医学;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 R18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8-0034-03

颅脑外伤、脑出血等患者病情危重需要进行特殊的重症监护救治,患者生命体征的维持和监护需要实施多种医疗仪器进行无创或有创的治疗操作,患者意识模糊甚至处于昏迷的状态长时间卧床,且机体处于强烈的应激状态,免疫功能紊乱,下呼吸道是重症医学科最常见的医院感染部位,严重的肺部感染极易诱发患者呼吸障碍、全身感染、加重基础疾病和病情,结局不良[1]。本研究对我院重症医学科2009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743例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影响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和预后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降低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2月~2013年3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743例,男408例,女335例,年龄18~75岁,平均(63.29±10.83)岁,其中颅脑外伤382例,脑出血179例,颅内肿瘤术后82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3~8分,平均(5.93±1.29)分,合并心脏病179例、高血压239例、高血脂159例、糖尿病209例、慢性肺部疾病126例,急诊手术307例,择期手术437例。

1.2调查方法

研究重症医学科住院期间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及预后,分析相关高危因素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及预后的关系,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情、合并症、GCS评分、营养状况[2])、治疗资料(手术类型、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吸痰等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种类、激素使用、呼吸机使用)、住院时间、死亡等。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对照组。

1.3统计学处理

数据应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相应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P

2 结果

2.1下呼吸道感染发生情况及预后

73例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感染发生率为9.83%,经治疗处理好转55例为对照组,死亡18例为死亡组。

2.2下呼吸道感染及死亡单因素分析

年龄、心脏病、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营养状况、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种类、呼吸机使用、住院时间与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下呼吸道感染及死亡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种类是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

3讨论

重症医学科收治的交通意外、工伤事故、脑血管意外、颅脑肿瘤等导致的颅脑创伤、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患者往往病情危重,生命体征不稳定,机体状况极差,各系统功能出现紊乱或障碍,结局凶险,同时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极高,其中下呼吸道感染占比最大,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后,加剧身体机能障碍,诱发基础疾病加重,引起多种严重并发症,直接危及患者生命,给危重症患者救治造成严重影响[3-5]。因而,防范下呼吸道感染是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本调查结果显示,743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73例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感染发生率为9.83%,与国内其他研究结果相似,其中有18例死亡,说明神经外科危重症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预后差,死亡率高。

本研究中老年患者占比例较高,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率也显著高于较年轻患者,且死亡组和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但多因素分析则均不是独立危险因素,说明单纯的高龄并不决定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和死亡的风险,而可能与高龄合并多种其他疾病的可能性更大有关。而合并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在多因素分析中均为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对医院感染的风险被普遍认知[6],而既往有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下呼吸道基础疾病导致呼吸道屏障功能低下,对病原菌侵袭抵御能力低,病原菌感染风险极高,并发下呼吸道感染后,原有基础疾病可能诱发加重,从而使病情进展更为迅速,症状表现更严重[7]。心脏病、高血压等也是老年患者常见合并症,但在导致下呼吸道感染发生方面促进作用并不显著,但心脏病在多因素分析结果中为患者发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心脏基础疾病被肺部炎症诱发加重,形成多系统疾病的叠加,导致患者死亡[8]。营养状况是重症医学科需要关注的重要状态之一,尤其是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往往处于昏迷状态,肠内营养难以补充,肠外营养达标也有难度,患者易发生营养不良,进一步降低机体抵抗力,发生感染[9],分析结果显示,营养状态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有关,但不是独立危险因素,而却对患者死亡起到了独立的影响作用,表明保证患者营养达标是危重症患者救治关键,不仅可降低感染发生,还有助于患者机体功能恢复,改善预后。侵入性操作和多种抗菌药物应用是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以往研究一致[10]。呼吸机的使用和长时间住院治疗对并发下呼吸道感染及预后的影响与以往研究结果不同,可能是本研究以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多数患者都需要实施人工机械通气,且住院时间都较长有关。

临床护理则可依据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重点人群为高龄、基础疾病多的患者;护理干预的方式则以患者具备的危险因素对症处理,保证患者营养达标,结合早期肠内营养,恢复患者胃肠道功能,促进身体机能逐步恢复,控制基础疾病,做好吸痰、机械通气调整,严格遵守无菌原则,保持患者皮肤、黏膜、呼吸道、导管等清洁,达到规避危险因素,降低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风险,改善预后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Navoa-Ng JA,Berba R,Galapia A,et al. Device-associated infections rates in adult,pediatric,and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s of hospitals in the Philippines:International Nosocomial Infection Control Consortium(INICC)findings[J]. American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2011,39(7):548-554.

[2] 宿英英,黄旭升,彭斌. 神经系统疾病肠内营养支持操作规范共识[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9,42(11):788-791.

[3] Lili Tao,Bijie Hu,Victor D,et al. Device-associated infection rates in 398 intensive care units in Shanghai,China:International Nosocomial Infection Control Consortium(INICC) finding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2011,15(11):774-780.

[4] 沈雅舰,胡银燕,刘俏俊.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及护理[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3,16(1):89-90.

[5] 耳思远,李卓杰. 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防治作用[J]. 医学综述,2013,19(2):377-378.

[6] 郭魁,赵云龙,董全勇. 神经外科重症昏迷病人肺部感染的防治[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3,(1):42-44.

[7] 王鹏,王春生,齐震. 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医药导刊,2013,(2):242-243.

[8] 温雅婷,沙丽艳,贾岩竹. 开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3,12(2):185-186.

[9] Helder OK,Brug J,Looman CW. The impact of an education program on hand hygiene compliance and nosocomial infection incidence in an urba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an intervention study with before and after comparis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2010,47(10):124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