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颈椎前路术后康复训练

颈椎前路术后康复训练

颈椎前路术后康复训练

颈椎前路术后康复训练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颈椎病;围手术;护理;康复

颈椎病指以颈椎间盘退行性变为病理基础,继发颈椎稳定性失调,进一步发展可引起椎体、椎间关节及周围韧带发生变性、增生、钙化,最后导致相邻脊髓神经、血管受到刺激压迫,出现一系列临床体征。临床多见于中、老年患者,依次多见于C5~6、C6~7、C7~T1,患者均感颈部不适、颈肩肌紧张、疼痛向一侧或两侧上肢放射并触电样麻木,手握力减退,精细动作失调,有步态不稳,似踩棉花样的感觉,同时伴不同程度感觉障碍,重者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因此,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是颈椎病的基本原因;先天性颈椎管狭窄也可引起颈椎病,而损伤则可诱发、加速、加重颈椎退行性变;长期伏案工作和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诱发或加速颈椎退行性变的发生,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给工作、学习、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临床上对诊断明确、反复发作、保守治疗无效的颈椎病患者或脊髓型颈椎病进行性加重经CT、MRI证实有压迫症状应尽快手术治疗。现就颈椎病的围手术期护理及功能康复作一综述,以便于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3年1月~2005年10月,通过对46例颈椎病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观察、治疗、护理及疗效随访,较好地改善了颈部及四肢功能,提高了生活质量。其中男31例,女15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34岁。颈前路术式31例,颈后路术式15例。其中自体取骨植骨13例,包括1例发育性颈椎管狭窄,颈椎多间盘突出,后纵韧带骨化者,行颈后路C3~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前路C3~4椎间盘摘除加后纵韧带骨化灶切除、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

2 护理

2.1 入院后做好卫生宣教及心理护理 包括介绍病区环境、疾病相关知识及同种疾病治疗情况。颈椎病患者病程长,需手术者均有不同程度脊髓损伤症状,加上颈部手术的特殊性,患者除了害怕疼痛外,更重要的是担心手术安全及效果;产生恐惧悲观心理,根据患者的心态,可请手术治愈的颈椎病患者现身说法,介绍术中无痛、术后止痛方法及康复情况。医护人员应详细反复向患者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围手术期治疗、护理、康复配合的重要性。让患者及家属对本病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消除恐惧情绪;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护理工作。

2.2 手术前配合训练、准备及护理 (1)枕颌带牵引:缓解颈肩肌痉挛,减轻颈椎管压力及颈脊髓的压迫。并随时观察病情,确保牵引效果。(2)入院后戒烟,预防感冒,避免咳嗽导致手术后伤口疼痛、颈椎活动而影响手术效果;减轻气管炎症,避免排痰不畅可能出现窒息危及生命。(3)术前一周配合训练:颈前路术式练习气管推移,每天3~4次,每次5~10 min,因术中长时间处于仰卧伸颈位,将气管拉向一侧才能更好地暴露椎体,利于手术操作。颈后路术式练习俯卧位,术前练习5天,患者趴在床上,胸前垫一软枕,双上肢自然放于身体两侧,每日2~3次,每次30 min,以适应术中耐受性;教会患者学会深呼吸,有效咳嗽,防止术后呼吸道感染;训练床上排大小便,防止术后尿潴留及排便不习惯;床上训练移动躯体,更换体位,下床方法,防止静脉血栓形成、肌力减弱或丧失,也为术后下床活动做准备;选择卧、立均合适的颈托,并教会正确使用方法。(4)配合医生术前完善各项辅助检查,全面了解患者各重要器官的功能及身体状况;术前一日交叉配血,遵医嘱做药敏试验。(5)术前常规备皮,洗澡更衣。颈后路术式备皮范围:剃头,头顶至肩胛下缘,左右过腋中线。颈前路术式备皮范围:上至下颌缘,下至双乳头水平线,左右过腋中线;男性患者剃胡须。取骨植骨者备会阴及双髂部,上至肋缘,下至膝关节,前后过正中线。(6)术前一日晚排便或灌肠后禁食,术晨禁饮6 h;术晨常规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记录;护送入手术室前协助患者解小便,取下义齿、发夹、首饰及贵重物品交家属保管;送入手术室应带病历及各种检查资料。(7)备好麻醉床单位,供氧装置、负压吸引装置、引流挂钩、点滴挂钩或架,血压计或监护仪,气管切开包等。

2.3 术中的配合及注意 手术室内调节合适温湿度,给患者一个舒适的手术环境;备齐术中所需物品,熟练配合医生手术,避免术中并发症发生,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手术开始前及结束前和结束后均要清点好各种器械及术中用物;术毕包扎好切口敷料,连接好引流管并牢靠固定。

2.4 术后观察及护理

2.4.1 术毕安置与交接 术毕安置患者于监护病房,严格交接生命体征、各种管道及皮肤受压情况。颈前路注意患者枕部、颈背、骶尾、双足跟皮肤受压情况;颈后路注意患者的鼻部、面部、双侧胸大肌肋缘、双髂前上棘、双膝关节皮肤受压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值班医师及护士长。

2.4.2 体位 术毕回病房佩带合适颈托,颈前路术式去枕平卧或仅垫小薄枕,颈两侧置沙袋,保持颈部中立位,躯干连同头部抬高10°~15°;颈后路术式取仰卧位,一般去枕平卧3个月;肥胖、体重者为防引流不畅压迫神经的危险,多以侧卧位为佳,颈面部垫枕与肩高一致;翻身时保持头颈与躯干一同转动。

2.4.3 监护与观察 术后心电监护并观察记录生命体征至平稳,尤其是高位颈椎手术后,应特别注意有无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呼吸功能不稳定,重点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和有无缺氧表现,如鼻翼煽动、口唇发绀、憋气等,并根据监测血氧浓度调节给氧流量及时间;确保呼吸道通畅及输氧效果,因术中长时间牵拉气管,加之全麻插管引起喉头水肿影响通气功能,手术刺激脊髓而致脊髓水肿造成呼吸肌麻痹。发现上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待患者全麻完全清醒后,观察四肢感觉运动情况,并与术前检查结果相比较,听取患者主诉,检查四肢肌力及关节活动度,各种生理反射及皮肤感觉变化,观察手术疗效,若有异常变化,如有感觉运动减退甚至消失,应高度警惕术中损伤脊髓可能,立即向医生汇报积极救治。

2.4.3.1 颈前路于术后注意事项 颈前路手术后,常规雾化吸入3天,每天1~2次;观察伤口有无渗血、肿胀,注意颈部有无增粗,发音是否改变,及时观察有无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等神经损伤表现。因喉返神经损伤及颈深部血肿是颈椎前路手术常见并发症。尤其是深部血肿重者可压迫气管引起窒息而死亡,多见于手术当日12 h内[1],若术中止血不彻底,结扎血管线头滑脱,加上骨质侧面难以止血,均可于术后渗血,形成深部血肿,压迫气管引起窒息。临床表现:颈部增粗,发音改变,呼吸困难、唇绀、鼻翼煽动。引流液为鲜红色,引流量增加,常提示活动性出血。若遇上述紧急状况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医生立即拆除缝线,排除积血,解除压迫,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待呼吸情况改善后送手术室进一步处理。

2.4.3.2 颈后路手术后注意事项 注意有无脑脊液外漏情况,引流液为清澈淡红色,应予以重视。如颈椎管狭窄,严重的后纵韧带骨化,有可能因蛛网膜完整而硬膜缺损而无法识别引起撕裂,发生迟发性脑脊液漏[2];尤其是蛛网膜下腔切开探查者,临床所见脑脊液外漏一般在术后3~4天发生,应予重视;一旦发生,立即通知医生,改为俯卧位、正压引流或拔出引流管,加大抗生素用量,局部加压包扎,保持切口敷料干燥,防止感染。必要时手术修复。颈后路术式还应注意术后引流不畅,形成较大的血肿压迫脊髓,术后定时评估四肢感觉、运动功能,有无四肢麻木,能否自主活动并与术前相比较,倾听患者主诉,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处理。

2.4.4 术后各管道的护理 遵医嘱给氧,提高血氧度,观察给氧效果,给氧时间超过24 h应常规更换湿化瓶、给氧导管、鼻塞,停给氧遵医嘱;伤口引流保持通畅,准确记录引流量及性质,一般24~48 h拔引流管或遵医嘱;准确记录尿量,拟视血容量随时调节输液速度。

2.4.5 颈托应用及护理 颈椎术后即佩带颈托,托扶颈部,保持颈椎的稳定性,帮助恢复功能,提高疗效。睡眠时也勿随意取脱[3];术后佩带颈托一般3个月,去除颈托需常规行X线片复查示植骨融合后方能去除。术前必须选择合适的颈托,让患者立、卧试戴均合适,便于术后适应佩带,预防术后并发症,所以护士应详细讲解颈托的佩带、脱取、使用、保养等方法,并要求患者及家属能正确复述且能在护士指导下正确操作。佩带颈托松紧适宜,维持颈椎的生理曲度,过松影响制动效果,过紧颈托边缘易压伤枕骨处皮肤,并影响呼吸;颈托勿直接与患者皮肤接触,因其材料为优质泡沫,吸汗性能差,故颈托内应垫棉质软衬垫,以利于汗液吸收,每日更换内衬垫1~2次,确保颈部舒适、清洁;佩带颈托期间,保持颈托清洁,必要时用软刷蘸洗洁精清洗干净,毛巾擦干,置阴凉处晾干;加强颈部皮肤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佩带颈托期间皮肤护理的重要性,指导、协助并教会家属定时检查颈托边缘及枕部皮肤情况,并定时按摩。

2.4.6 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定时轴位翻身,轻叩背部,术后平卧2~4 h后,在颈托制动下,按每2 h轴位翻身1次,侧卧时枕头高度同一侧肩宽;鼓励深呼吸,咳嗽、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雾化吸入;预防皮肤压疮及呼吸道并发症。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伤口有无红肿,保持伤口敷料干燥,预防伤口感染。

2.4.7 药物应用情况 遵医嘱准确、及时、有效应用抗生素及脱水剂。

2.4.8 饮食护理 术后第一天给予流质或半流质,1周后视病情改为普食,给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如鱼类、蛋类、蔬菜、水果等,促进康复。

2.4.9 拆线时间 颈前路术式一般5天拆线,颈后路术式一般12天左右拆线,髂骨取骨处11天左右拆线;一般拆线后即行去除颈托颈椎拍X线片,但颈椎保持不活动,拍片后即刻带上颈托。

3 康复训练指导

术后当日即可开始肢体关节主动、被动功能训练。

3.1 被动锻炼 按摩双下肢腓肠肌,由上至下,每天2次,每次30 min。

3.2 主动锻炼 (1)双手握力和手指伸屈练习:用力握拳,手握各种物体,如小皮球、握力器等,揉转健身球,练各手指屈伸、内收、外展及协调动作,每天2次,每次15~30 min。(2)肢体关节练习:腕关节伸屈、旋转;肘关节伸屈;肩关节内收、外展;膝关节屈伸;踝关节背伸,背屈;每天3次,每次30 min;手功能协调训练,如穿针、系衣扣、拿筷子等。(3)深呼吸,吹气球练习,每天2次,每组10~20下。(4)下床时间:一般拔除引流管后视病情或遵医嘱选择下床时间,先抬高床头取半坐位,若无头晕不适,可由护理人员搀扶下床活动。

4 出院指导

4.1 出院护送 防止颈部外伤,尤其汽车急刹车时的惯性原理致颈部前后剧烈活动,导致损伤,所以出院乘车回家需平卧为妥;如无法平卧,取侧坐位。

4.2 头颈的位置与制动 术后继续佩带颈托3个月,保持颈托清洁,松紧适中,内垫小毛巾或软布确保舒适,防皮肤压伤;始终保持颈置中立位,平视前方,卧位时去枕平卧或仅垫小薄枕,保持颈椎正常曲度;禁止做低头、仰头、旋转动作;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电脑、看书报、防颈部过度疲劳;避免枕高枕,保持颈部功能位,有利于康复,特殊情况遵医嘱。

4.3 锻炼 继续住院期间锻炼方法,并循序渐进,加强肢体及各关节的锻炼,保持正常肌力,加大关节活动度。术后8周开始在颈托保护下做项背肌的抗阻训练,每次用力5 s,休息5 s,每组做20~30次,每2 h做1组,持之以恒,促进颈部肌肉血液循环,防止颈背肌失用性萎缩。

4.4 复查 一般要求3个月内每月复查1次,如伤口有红肿、疼痛、渗液等及时复诊,3个月后6个月复查1次。

4.5 出院后注意事项 (1)6个月后可恢复工作,工作中注意不能长时间持续屈颈,保持颈椎正常曲度防复发;术后3个月内禁抬重物。(2)出院后若工作单位、地址、电话有变更时,应及时通知住院病区,以利定期随访。

综上所述,颈椎病是由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引起,而有效的科普宣传,让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正确的坐姿、适当的颈保健操训练可延缓颈椎病的发生。颈椎病反复发作,保守治疗无效或脊髓型颈椎病压迫症状进行性加重手术治疗为首选,颈椎病围手术期护理治疗、功能康复,程序化的护理及健康教育贯穿于全程。术前有效地沟通是让患者主动配合围手术期治疗、护理及功能康复,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而手术的成功与术前完善准备训练、术中配合娴熟、术后细心观察护理及科学的功能训练息息相关。术后早期有效、科学的功能锻炼,把握锻炼的时机、强度、幅度、循序渐进及个体化指导锻炼的原则,以预防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出院指导及跟踪随访,及时指导调整有效的功能锻炼方法,并督导持之以恒,确保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金芳.骨科临床实用护理.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330-339.

颈椎前路术后康复训练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护理干预;下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手术

颈椎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外科创伤性疾病,临床上常见累及脊髓而造成高位截瘫,存在着极大的风险,常常会导致患者终身残疾甚至呼吸肌麻痹最终死亡。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一般首选颈椎前路复位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1,2]。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们应用下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术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18~64岁,平均年龄43.6岁。其中因交通事故导致下颈椎骨折脱位23例、高处堕落6例、机械撞伤6例。骨折脱位节段C3,43例,C4,55例,C5,614例,C6,713例。颈椎前脱位24例,颈椎后脱位11例。屈曲压缩性骨折12例,椎板骨折压迫脊髓硬膜囊2例,爆裂性骨折4例,单侧小关节脱位5例,双侧小关节脱位19例。

1.2 护理

1.2.1 术前护理

①术前常规准备。若患者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应立即在床边准备呼吸机、气切包、微泵、心电监护仪等急救器械,同时做好大剂量甲强龙针冲击疗法的准备工作,积极预防褥疮、泌尿系统感染和肺炎等发生。如患者不需要做紧急处理,则做好术前血、尿、大便常规、胸片、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检查,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给予足够的心理支持,取得充足的信任;术前做好四肢肌力、感觉运动异常平面等记录,为术后疗效评估提供依据;留置导尿,备皮备血,精神紧张者给予镇静剂,术前禁食禁水,给予相应的术前药品;②心理护理。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容易产生恐惧、焦虑、悲观等心理反应。我们应建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实施人文护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促进患者的理解和支持,手术思想准备充分,增强信心,调整好心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和护理。同时采取现身说法,介绍同种疾病康复的典型例子,耐心讲解手术的目的和方法,手术效果确切性和可预期性,以及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③预防褥疮的护理工作应贯穿于手术前后整个过程,术前及术后24 h均应定期翻身,翻身时保持头、颈、躯干保持一直线,床单和皮肤应保持干燥,床上插浴1次/d,按摩骨突部位,持续按摩5~10 min;术后24 h内抬高易发生褥疮的骨突部位,也可用软垫垫起[3];④呼吸道准备。吸烟的患者入院后应立即劝其戒烟,注意保暖,防止受凉,教会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的方法,增加肺活量,促进痰液排出;如呼吸道有炎症和痰多等状况,则及时用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⑤气管食管推移训练。术前进行气管、食管推移训练,有利于手术时气管和食管的视野暴露,减少损伤周围组织和术后组织水肿的几率。用大拇指将气管、食管持续向非手术侧推移,开始坚持10~20 min,以后逐渐增加至20~30 min,3次/d,持续训练5~7 d,也可示范患者及其家属做气管、食管推移训练,讲解训练目的及注意事项;⑥训练。训练患者床上大、小便的习惯,以适应术后绝对卧床休息的需要,避免术后发生尿潴留和便秘[4];且颈部制动,术前如不进行卧床进食训练,术后常使患者感到紧张与不适[5]。嘱咐患者仰卧位,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掌握正确的喂食方法,进食时应细嚼慢咽,勿进食干燥及粗糙食物。

1.2.2 术后护理

①卧位护理。术后患者去枕平卧,尽量让患者保持舒适,变换时不要搬动患者头颈部,颈部予以颈托外固定制动,两侧置沙袋,防止术后出血及植骨滑出;②病情观察。术后患者持续心电监护,床边备呼吸机、气管切开包等急救物品。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定时测量血压、心率、呼吸以及血氧饱和度,并密切观察有无异常;③呼吸道护理。积极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及有效咳嗽运动,并定期多次叩背使痰液松动,促进呼吸道湿化以利痰液排出。如患者咳痰能力差的,可给予吸痰;吸痰时要严格依据无菌操作规范,动作要灵敏,密切观察患者意识、面色和呼吸等体症变化;④伤口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切口出血情况,必要时应及时更换。密切观察伤口引流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向值班医生报告并立即处理。观察颈部有无肿胀、四肢感觉和运动情况,如发生异常应立即清除血肿,必要时行气管切开;⑤饮食护理。由于术中牵拉患者食管与气管,大多数患者术后可出现一过性咽痛和吞咽困难,影响了饮食及术后营养的补充[6]。术后6 h指导患者进食冷流质,以减轻咽喉部充血水肿的程度;如进食少者通过静脉补充营养,增强机体抵抗能力,促进伤口愈合。尽量避免辛辣刺激、干燥坚硬的食物;⑥康复训练。我们在护理时要鼓励患者克服心理障碍,尽早进行主动锻炼,减少术后并发症[7]。

2 结果

本组35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27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Ⅰ级以上;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无明显改善,其中有3例上肢疼痛麻木缓解,5例肌力有所恢复。无一例患者出现褥疮、植骨块脱落、喉上神经损伤、肺部感染和严重泌尿系统等并发症。

3 结论

我们在术前加强了心理护理,使患者消除了紧张、恐惧心理,树立了顽强的信心,积极配合手术和护理治疗;科学的气管推移,增强组织的适应性和患者的耐受性;呼吸功能训练,减少术后呼吸道感染发生的几率;预防褥疮,加强训练,能有效预尿潴留和便秘的发生。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加强饮食指导、预防感染、康复训练和伤口护理,能有效预防切口出血、呼吸道感染、植骨块脱等并发症。通过对下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术的护理干预,是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参 考 文 献

[1] 方燕芬.颈椎骨折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围手术期护理.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10,5(1):20-21.

[2] 黄永珍.颈椎前路手术的护理干预.实用全科医学,2006,4(3):370.

[3] 葛梅,下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手术的护理干预.河南外科学杂志,2008,3(14):108-109.

[4] 郎云琴.颈椎前路术后康复期患者进食窒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1):987-988.

颈椎前路术后康复训练范文第3篇

颈椎骨折中,约80%好发于第4~6颈椎节,急性外伤性椎间盘突出则好发于第3~4颈椎,由于过度屈曲、伸展、压缩引起骨折或脱位,常可累及脊髓而造成高位截瘫。治疗颈椎骨折一般首选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但由于颈椎前路手术危险性很大,因此,在围术期,如何配合医生做好充分的准备,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一直是骨科护士共同关注的问题。我科自2008年6月—2009年10月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1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18~57岁,平均年龄37.5岁;受伤原因:车祸伤8例,高处坠落伤6例,重物砸伤2例;骨折类型:C2骨折2例,C4骨折3例,C5、6骨折8例,C7骨折3例。

2 护理要点

2.1 术前准备

2.1.1 心理护理 颈椎手术危险性大,患者害怕术后切口疼痛,害怕症状不能缓解,而容易产生恐惧、焦虑、悲观等心理反应。我们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介绍同种疾病康复的典型例子,介绍手术的目的,讲解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并由手术室护士、麻醉师在术前对病人进行诊视、讲解手术室环境、手术过程、麻醉方式等以消除患者恐慌的心理;同时鼓励患者家属多关心体贴患者,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及护理。

2.1.2 气管推移训练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前气管推移训练目的及注意事项并示范,一般手术前3~5天嘱患者本人或家属用右手的第2~4指指腹置颈中线或稍右,轻轻将皮肤向右后推开,然后抵住气管,食管向左侧牵拉,开始时每次持续5~10min,3~4次/d,逐渐增加至每次30~40min。体胖颈短者则延长时间,由于此动作可引起反射性干咳、恶心等不适,患者常不能自觉完成,护士必须予以指导监督。

2.1.3 呼吸功能训练 深呼吸训练对患者非常重要,它可增加肺活量,促进痰液排出,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如下:患者平卧,全身肌肉放松,护士双手距离患者胸壁1cm,吸气时要求患者最大努力挺胸,触及护士双手掌心,呼气时口唇缩拢成鱼口状,护士用双手挤压前胸和腹部,抬高膈肌帮助呼出残气,先是8~10次/min,逐渐增加至10~15次/min。

2.1.4 床上进食训练 患者术后均需绝对卧床休息,且颈部制动,术前如不进行卧床进食训练,术后常使患者感到紧张与不适[1],不仅食欲受到影响,而且有增加发生进食窒息的危险。进行卧床进食训练时要嘱患者取仰卧位,进食速度缓慢,细嚼慢咽,以免引起呛咳,避免进食干燥及粗糙食物,同时应指导患者家属掌握正确的喂食方法。

2.2 术后护理

2.2.1 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患者入复苏室,待完全清醒回病房,持续心电监护24~48h,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每30min测血压、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1次,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及呼吸音调有无异常、有无憋气、口唇发绀、呼吸困难和血氧饱和度下降等症状。重视患者主诉,记录尿量,观察有无血容量不足早期征象,如面色改变、烦躁、头晕等。

2.2.2 呼吸道护理 床边备气管切开包、吸引器,患者头颈部予颈围固定,颈两侧放置沙袋,保持颈部于中立位。指导深呼吸及有效咳嗽运动,定期叩背使痰液松动,多饮水,充分湿化呼吸道以利痰液排出。咳痰能力差者,必要时予吸痰,吸痰前向患者讲明吸痰的目的及重要性以取得配合,吸痰要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要轻柔、稳、快,同时观察患者意识面色,呼吸变化。

2.2.3 伤口护理 术后严密观察切口出血情况,若出血较多应通知医生及时更换。严密观察伤口引流情况,观察引流液的性质、色、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观察颈部有无肿胀,经常询问患者有无憋气,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一旦有状况发生应立即拆开颈部缝线清除血肿,必要时行气管切开,观察四肢感觉及运动情况。

2.2.4 卧位护理 术后需平卧于气垫床上,尽可能让患者保持舒适,术后尽量不要搬动患者头颈部,变换体位时,应先将颈部用颈围固定,撤去颈部两侧沙袋,将枕垫好(枕高应为肩的宽度),双手交叉抱于胸前,双下肢弯曲,护理人员一手托患者头颈部,一手托腰,协助其轴线翻身,选择厚度适当的枕头垫在腰背部。术后第1天可摇高床头30°~40°,3天后可在医护人员扶持指导下,按床上90° 床边站病室内走的顺序下床活动。

2.2.5 饮食护理 颈椎前路手术由于术中牵拉食管与气管,大多数患者术后可出现一过性咽痛和吞咽困难,影响了饮食及术后营养的补充[2]。一般术后6h后指导患者进食冷流质,如米汤、鱼汤等,以减轻咽喉部的充血水肿,进食量少者以静脉补液补充营养,促进切口愈合,增强机体抵抗力。待疼痛减轻后逐渐过渡到半流质、普食,应尽量避免干燥坚硬、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发生意外。

2.2.6 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颈椎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性损伤,伤情常较严重而复杂,要注意其并发症发生,如褥疮、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泌尿系感染等的发生。对于上述的并发症要有针对性预防措施。按时给予翻身,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做好皮肤护理,防止褥疮发生。躁动患者应设专人看护,给予适当约束,防止坠床及意外发生。

2.2.7 康复训练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提供颈椎即刻稳定性,因此我们在护理时要鼓励患者克服心理障碍,尽早进行主动锻炼,减少术后并发症[3]。术后当日即指导患者行双手握拳,伸屈腕肘关节,下肢做股四头肌收缩及关节伸屈活动,随着病情好转,行双上肢扩胸、双下肢抬腿等活动,活动以病人不疲劳为宜。截瘫病人可被动活动四肢并进行向心性按摩。有条件者可在康复科经康复治疗师指导进行康复训练。

3 体会

由于颈椎前路手术的难度大、危险性高,术后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做好其护理工作非常重要。我们在术前加强了心理护理、气管推移、呼吸功能训练,术后严密病情观察及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保证了手术的成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郎云琴,李香琴,卢爱金.颈椎前路术后康复期患者进食窒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1):987-988.

颈椎前路术后康复训练范文第4篇

1 一般资料

12例颈椎病患者中,男8例,女4例,平均年龄52岁。平均住院天数10天。脊髓型颈椎病10例,脊髓型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1例,脊髓型合并椎动脉型颈椎病1例。颈椎后路手术3例,颈椎前路手术9例。术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或缓解。

2 颈椎病的手术护理体会

1.1 手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消除悲观情绪,增强治疗信心。

生活习惯训练:颈椎手术病人要求卧床,且颈部制动,因此不但要训练床上大小便,卧位进食的训练也不容忽视,流质食物借助吸管完成进食,半流质、普食需他人喂食,同时嘱病人吞食时注意速度不宜太快,以免引起呛咳。

气管牵拉、训练:为避免咳嗽,有吸烟习惯的患者,应在术前一段时间戒烟,经颈前路手术的病人,术前要推移气管和食管训练,以适应术中牵拉气管和食管。经后路手术的病人,术前进行俯卧训练,以适应术中长时间俯卧。

功能锻炼:颈部锻炼,做前屈、后伸、侧屈和侧转活动。

配制颈托:术前帮助患者挑选合适颈托,为术后颈部能获得外在稳定及手术部位早日恢复打下基础。

1.2 手术后护理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患者送回病房要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和呼吸[1],监测血氧饱和度,去枕平卧位,头两侧置沙袋,防止患者头部转动。禁食水6小时,尤其要严密观察患者呼吸变化和清理呼吸道的能力,前路手术术中牵拉气管,如术前训练不够、术中牵拉过度或时间过长,可使气管黏膜水肿,导致呼吸不畅,严重的可引起呼吸困难。术前加强训练,术中牵拉适度,术后避免受凉,有效咳嗽,密切观察等均可防止意外发生,一旦出现呼吸困难,面部青紫,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做好气管切开手术准备。

观察患者肢体感觉运动情况:患者回病房后,立即唤醒患者,并检查其上下肢感觉及运动情况,与患者术前相比较,如有减退应立即向医生汇报。

观察患者吞咽进食情况,随着术后炎症水肿消退,疼痛减轻,患者的进食情况会逐步改善,这时可少量饮水,试喂温度适宜、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食物,而对于呼吸和吞咽功能障碍者,应给予鼻饲流质营养饮食。特别提示注意防止消化道烫伤或腹泻的发生。

伤口及伤口引流的护理:颈椎前路手术所置引流管,手术后应观察敷料渗血情况;颈椎后路手术伤口所置引流管,手术后除观察敷料渗血情况外,还应注意保持引流管的清洁和畅通,避免逆行感染。观察引流及渗血情况,要注意其量与色,若24 h引流量超过200 ml,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向医生报告及时处治。术后48 h内,引流量少于50 ml,且颜色淡者,可拔除引流管。手术后伤口引流量24 h多达200 ml以上且色淡或者见到伤口敷料有淡黄或淡红色渗液,提示有脑脊液漏。术后36 h,如无异常状况,可拔除引流管,术后6天,创口愈合良好者可拆线,若切口愈合不良,应适当延长拆线时间或采用间断拆线方法。

观察伤口出血情况:经前路手术因骨面渗血或术中止血不完全易发生术后出血,当出血量大或引流不畅,可形成血肿压迫气管,如不及时发现可危及生命。术后观察伤口有无出血,引流是否通畅,是否脱出,颈部是否肿胀,呼吸是否困难,面部有无青紫等。如病人确有颈部肿胀,呼吸困难,面部青紫,要迅速拆除缝线,去除血肿,拆线后呼吸无改善,立即气管切开,以挽救生命。术后常规床旁置气管切开包,以备急需。

颈部制动:前路手术都行植骨固定椎体融合,制动十分重要,病人术后搬运时,应用围领固定颈部,并由专人护送。回病房后取平卧位,维持颈部稍前屈位,颈肩部两侧用沙袋固定,制动头颈部,病人在咳嗽、喷嚏时用手请按颈前部。术后每2―3小时为患者轴向翻身一次,确保颈部无扭转、弯曲。术后以颈托固定颈部摇高床头坐起,根据患者病情,鼓励患者术后2―7天下床行走。

并发症的护理:颈深部血肿:密切观察,及时发现,正确处理。植骨滑脱:主要表现呼吸困难,面部发绀,尤其在颈部活动后突然发生,处理方法是立即通知医生,做好气管切开及再送手术室准备。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前路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多数发生在术后1―3天内,可以是出血的血肿,也可以是气管黏膜水肿,或植骨块滑脱引起。

1.3 早期康复指导:防止性低血压。下床时佩戴颈托,要有人保护,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头晕、面色苍白等直立性低血压的表现。指导患者少走、慢走,逐步适应。术后第一天可开始进行肢体训练,早期主动和被动的关节功能锻炼,可提高肌力,有助于提高日后生活质量。上肢训练如屈肘、伸肘、屈腕、伸腕、屈指、伸指及指间训练等,下肢训练如股四头肌、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训练。

1.4 出院指导:出院后佩戴颈托2-3个月。避免颈部剧烈运动。避免提重物,防止跌伤。继续肢体的功能锻炼。术后一个月可练习颈后部肌肉,加强颈背肌力量,防止鹅颈畸形。

3 小结

通过对12例颈椎病的术后护理,体会如下:(颈椎手术术后病情复杂,并发症多,术后高质量的护理及正确的功能锻炼对预防并发症、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颈椎病的术后护理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无论是家人还是医务工作者,都应该认真地做好护理工作,做好出院护理指导,有利于患者稳定病情,巩固疗效,加速康复。

颈椎前路术后康复训练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颈髓减压; 内固定; 护理

(声明:本站文章仅给需要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交流学习参考。翰林医学免费 提供。部分资源由工作人员网上搜索整理而成,如果您发现有哪部分资料侵害了您 的版权,请速与我们后台工作人员联系,我们将即时删除。客服qq:88970242.后台 工作qq:928333977)

颈椎骨折、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结核伴椎旁脓肿均可使颈椎脊髓受压,引起肢体运动、感觉、功能障碍,需及时手术治疗,解除脊髓受压症状,而前路颈髓减压术因其可以直接清除脊髓前方的致压物、较大范围的减压[1]等特点,而被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9月共行前路颈髓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术24例,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24例,男15例,女9例,年龄32~66岁,其中颈椎骨折14例,占58%,颈椎间盘突出症9例,占37%,颈椎结核伴椎旁脓肿1例,占4%。结果 除1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病人出院20天后又出现双下肢乏力、僵硬而再次住院治疗外,其余病例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

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本组病例多为中年人,患病、受伤后,肢体功能明显障碍,甚至肢体瘫痪,对手术寄以很高希望,同时又担心手术失败,心理压力巨大,针对患者这种心态,护士术前积极与病人交流,介绍以往的治疗经验及成功病例,请手术后患者介绍亲身体会,消除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Www.133229.cOm

    (2)呼吸功能及气管推移训练 

术前积极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增加肺活量,改善肺功能。方法是指导病人采用深慢、腹肌式呼吸训练,有效咳嗽训练。颈前路手术因术中对气管的长时间牵拉,可能引起呼吸通气受阻及急性喉头水肿,因此术前必须进行气管推移训练,以适应术中对气管的牵拉。具体方法是用一侧手四指并拢将气管向非手术切口侧推移,使气管和食管推移过正中线,推移力量适中,术前3天开始训练,第1天从每次1~2 min起,逐日增加,2~3天内达到推移气管10 min,以不产生呛咳和呼吸困难为宜,每天训练3次。本组病例入院后即由责任护士指导进行上述呼吸功能及气管推移训练,由于术前均进行了充分的气管推移训练,术后病人咽喉肿痛轻微,无声音嘶哑等。

    2.术后护理

    (1)急救物品的准备:前路颈椎手术后,可能由于血管结扎不牢、止血不彻底、术后引流不畅或患者凝血功能不良所致的切口出血而引起的血肿[2];术中对气管的长时间牵拉而引起急性喉头水肿均可引起呼吸困难和窒息,如处理不及时可引起死亡,因此,术后床旁应常规备气管切开包和吸痰用器1套,随时准备应急时使用,为抢救患者赢得时间。

    (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患者回病房后常规给氧,使用多参数心电监护,严密监测患者心率、呼吸、血压、spo2,特别注意观察呼吸和spo2[3],如术后出现呼吸困难应及时告诉医生处理,术后鼓励病人用力咳嗽、咳痰,帮助其用手轻压颈部伤口,以减轻咳嗽振动带来的疼痛,必要时雾化吸入,每日2次,以稀释痰液,有利排痰,达到改善通气效果,若病人spo2<90%、口唇紫绀、气紧、呼吸道分泌物多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

    (3)切口引流护理:观察切口敷料渗血情况,注意颈部切口周围 有无肿胀,发现血肿压迫,立即通知医生拆除颈部缝线,清除血肿,同时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逆行感染。一般术后24~48 h,引流量少于50 ml且色淡即可拔管。

    (4)体位护理:术后6 h取平卧位,头部垫薄枕,颈两侧置沙袋制动,可翻身侧卧以防褥疮,翻身时需2~3人同时进行:一人扶头部,另两人扶住肩、腰、臀及双下肢一起翻动,保持患者头、颈、胸纵轴一致,颈部保持自然中立位侧卧,以枕垫高头部使其与肩部同高。

    (5)神经功能恢复的观察:患者麻醉清醒后,即检查四肢感觉、运动情况,和术前对比有无改变,除对脊髓神经监测外,还需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呛咳等喉返神经及喉上神经损伤等症状,发现异常症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6)颈围护理:病人术后3个月内坚持带颈围保护颈部,注意保持颈部不受压,减少颈部活动。术后第3天,不瘫患者可取坐位及站立,患者坐位、站立时需戴颈围保护颈部,戴颈围不可过松或过紧,平卧时解除颈围,术后早期避免颈部过度扭曲动作,不做点头或左右摆动动作,以防因摆动动作过大而造成植骨块、钛板松动或脱落。本组病例经过上述护理,均未出现术后植骨块和钛板松动和脱落等并发症。

    (7)皮肤护理:为防止发生褥疮,术后协助翻身、按摩骨突出部位,高位截瘫者骨突出部位垫水垫,翻身时予颈围保护颈部,成轴线翻身。本组1例截瘫病人入院前骶尾部有一3 cm×3 cmⅱ度褥疮,经加强褥疮换药,术后痊愈出院。

    (8)指导早期功能锻炼:此手术最大的优点是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术后第1天即可指导病人进行肌力训练,肌力训练包括肢体按摩及关节被动训练,按摩可防止肌挛缩和关节僵硬,被动操作应做到轻重得当,有序有节,切忌粗暴,上肢包括握手、屈伸活动,下肢包括直腿抬高、负重抬举伸屈活动,功能锻炼应贯穿于住院直至出院后的恢复期,术后第3天,切口疼痛减轻后即可指导患者戴颈围取坐位,并协助患者做四肢功能锻炼;第4天后可根据病人病情、体质、适应能力循序渐进进行床边站立、扶栏行走等锻炼,锻炼时须有人在旁陪护,注意病人安全,防摔倒等意外发生。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使患者尽快康复。

    前路颈髓减压术的目的是尽早、最大限度地恢复肢体功能,而康复护理是术后护理的重要内容,术后指导病人尽早进行康复锻炼是病人功能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点。通过精心护理和坚持康复锻炼,病人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参考文献】

  1]杨应明.中国医学文苑[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7,152-154.

[2]王岩,白一冰,肖嵩华,等.颈椎病前路择期手术术后早期并发症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2004,24(9):538-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