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颈椎病中医治疗

颈椎病中医治疗

颈椎病中医治疗

颈椎病中医治疗范文第1篇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发病率随年龄升高而升高。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肥厚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颈椎骨质增生,颈椎管或椎间孔变形,狭窄,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刺激或压迫颈脊髓、颈部神经,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

中医认为,颈椎病根据症状可将其分属“痹症”,“眩晕”、 “痿证”等范畴。在病因学上通常认为是外伤,风寒湿邪侵袭、气血不和、经络不通等所致,头晕,目眩,耳鸣则与痰浊,肝风、虚损有关。中医不仅仅将颈椎病着眼于颈肩背臂等局部,而且还有机地联系脏腑。经络气血等整体进行辨证施治:并将肝,脾、肾等内脏的功能与筋骨、肌肉,关节功能有机结合,注重二者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作用。

主要临床表现: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出现瘫痪。多发在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一、颈椎病早期的中医治疗

1,风邪侵袭,营卫失和

主证:颈、肩、背部疼痛强直,常有落枕,或伴随出汗怕风,舌苔白而口不渴者。

治则,祛风和血,调和营卫,

处方:桂枝9g白芍9g葛根1 5g当归9g

川芎9g炙甘草6g大枣3枚生姜5片

2,风寒侵袭,经输不利

主证:颈、肩、背疼痛,肌肉僵硬,颈部有紧束感,舌淡苔薄者。

治则:祛风散寒,活血舒筋。

处方:葛根1 5g麻黄6g桂枝、白芍、当归、川芎各9g

炙甘草6g大枣3枚生姜5片

3、督脉经输不利

主证:颈、肩、背和上肢隐痛,易疲劳心悸、肢冷无力;或有下肢浮肿、腰和膝盖冷痛。

治则:温通督脉,生精养髓。

处方:熟地24g山药12g山萸肉12g枸杞子12g杜仲12g附子6g

桂枝gg鹿角胶9g(烊) 当归9g川芎9g狗脊12g川断12g

二、颈椎病中期的中医治疗

1,外邪侵袭

主证:颈、肩、背、上肢疼痛,屈伸不利,畏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者。

治则:散寒除湿,补肝益肾。

处方:羌活、川芎、桂枝、防风、当归、川芎、赤芍、党参、茯苓各gg熟地18g

葛根15g秦艽12g桑寄生15g杜仲12g炙甘草6g肉桂2g细辛5g

|若风邪偏蛊,处方:防风gg葛根15g麻黄5g肉桂5g秦艽9g当归9g杏仁9g

黄芩6g川芎9g羌活9g威灵仙1 5g生姜5片甘草6g大枣5枚

若寒邪偏直,处方:制川乌6g生麻黄5g黄芪1 5g桂枝9g当归9g赤芍9g

杜仲12g桑寄生1 2g宣木瓜9g细辛5g

若湿邪偏盟,处方:茯苓24g白术24g薏苡仁24 g桂枝gg北苍术1 5g杜仲1 2g

桑寄生1 5g木瓜1 5g当归9g海桐皮12g防风9g羌活魄制川乌5g

2,气滞血瘀

主证:颈、肩、背及上肢疼痛如刺,痛点固定,或胸胁胀痛,舌质暗红。

治则:理气活血,化瘀通络。

处方:柴胡9g枳壳6g桃仁6g红花6g当归9g赤芍9g

川芎9g葛根1 5g牛膝9g炙甘草6g羌活9g桂枝6g

3,痰湿困阻

主证:眩晕,或史然晕倒,耳鸣日久,或出颈、肩、背部疼痛,痛处固定,

或头沉,胸闷,下肢软弱无力,伴随恶心呕吐。

治则:燥湿健脾,祛痰通络。

处方:陈皮9g半夏9g积实6W 9g茯苓1 2g制南星6g当归9g

葛根1 5g节菖蒲1 5g天麻12 g土白术9g川芎6g赤芍9g

4,淤血阻窍

主证:眩晕,或突然晕倒,耳鸣日久,或颈、肩、背部疼痛,刺痛,痛处固定,或头发脱落,面色青紫,女性伴随闭经等。

治则:活血通窍。

处方:当归9g赤芍9g川芎9g甘草6g

5,痰瘀交阻

主证:乏力眩晕耳鸣,胸闷心慌气短,或头痛,胸紧腹胀,恶心呕吐,便溏,或头重刺痛,或颈项,肩部,上肢疼痛麻木,沉重等,或疼痛剧烈、惧按。

治则:燥湿化痰,化瘀通络。

处方:半夏9g白术9g天麻9g陈皮6g茯苓1 2g当归9g赤芍gg川芎9g甘草6g

三、颈椎病晚期的中医治疗

1、肝肾阴虚

主证:颈、背、肩、四肢酸软无力,隐隐作痛,肢体消瘦,精神面貌虚弱等。

治则:滋水涵木,生精填髓。

处方:黄柏、知母、当归各9g白芍、锁阳、牛膝各1 2g龟,甲1 5g熟地24g陈皮6g

2,气血不足

主证:颈、肩、背和上肢隐,四肢无力,眩晕或有耳鸣,面黄,失眠多梦,乏力气短等。

治则:补气养血。

处方:党参1 2g黄芪1 5g炒白术9g当归12g熟地24g山药12g茯苓9g陈皮6g

炒枣仁1 5g远志9g炙甘草9g木香6g焦三仙各6g肉桂1,5g

颈椎病中医治疗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在中医理论与实践的指导下,探究颈椎病的多种病发原因,在中医临床实践中,通过结合多种中医疗法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对颈椎病进行集中分阶段的综合治疗,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关键词】中医疗法;临床治疗;颈椎病

颈椎病是由于椎间盘退变以后,引起椎体间的松动或者椎间盘突出后压迫神经组织,从而引起其他各种病症。经研究,颈椎病的诱因多是由于长期生活在湿、寒的环境中,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吸烟,卧枕过高过硬等,以及现代生活中人们长时间的低头工作、学习等都可能诱发颈椎病病发。中医理论认为颈部是活动较多的部位,可做多种运动,患本病,多有风寒湿邪侵袭,扭转损伤和筋脉失养三种因素而致.临床上分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者多为颈部过度疲劳.汗出当风毛窍开放,风寒湿邪趁虚而入,致局部气血凝聚而发病;慢性者多因长期劳损,外邪侵袭,深入筋骨所致.急性者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可转为慢性;慢性者若因疲劳,复感外邪,可急性发作.因此,目前的颈椎病患者数量日趋增加,并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本文将对200例颈椎病患者,以中药治疗为主,按摩和针灸治疗为辅助,治疗效果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病例

在中医临床治疗颈椎病的过程中选取了200名颈椎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112例,女性患者有82例,年龄范围是26-70岁,此外,颈型颈椎病患者72例,神经根型患者46例,椎动脉型9例,脊髓型35例,交感神经型28例,混合型10例。

1.2 治疗方法

1)中药药方

对于上述的不同病因的多位颈椎病患者,采取中药药方煎服【方药组成】葛根30克,丹参30克,寄生30克,羌活20克,川穹15克,姜黄15克,威灵仙30克,牛膝20克,骨碎补15克,当归15克刘寄奴15克,路路通30克【组方原理】羌活和威灵仙两种药物可以祛风除湿;当归、丹参、川穹和姜黄则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治疗效果,尤其姜黄一味内行气血外散风寒,为上肢痹痛之专药;路路通与刘寄奴相伍,有通行十二经之功用;牛膝骨碎则补益健骨,葛根一味能主‘诸痹’,有解痉止痛的作用。

然而,不同的颈椎病患者表现出不同的病症。因此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应用本药方的同时针对不同证型进行加减,气虚患者加黄芪,热郁经络合用桑叶、忍冬藤;兼有内热、口苦、苔黄者,加黄芩或栀子、龙胆草;寒象明显患者则可合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一起加强治疗。

2)针灸

对于不同病因的颈椎病患者,首先要选取正确的针灸穴位。因此,首取督脉、手足太阳经为主,取大椎、天柱。同时选取肩外俞、悬钟、后溪等穴位以达到祛风散寒、舒筋活血的功效。对于不能前后俯仰的患者可配合针灸昆仑,列缺;不能左右回顾的患者加取支正以疏导太阳经气。

二、结果

通过上述中医综合疗法的一段时间的临床治疗之后,其中,有131例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机体功能恢复正常,总人数的65.5%。有46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大部分症状消失,而且机体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占总人数的23%。还有15例患者病情得到好转,主要症状减轻,该部分患者占总人数的7.5%。此外,仍然有8例患者症状没有明显转好,仍需继续长时间的综合治疗,这类患者仅仅占总数的4%。由此可见,经过长时间的中医综合治疗之后,大多数颈椎病患者的病症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其中,痊愈的患者更是达到了总人数的一半以上,这说明,中医综合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治疗不同病因的颈椎病;急性者治以祛风寒湿邪痛经活血为主,数剂可消;慢性者治以补肝肾.强筋骨.涤痰淤为主,需较长时间治疗,若同时用通经活络.祛风散寒之膏药外贴,效果更佳。因此对于少部分的治疗效果不明显的颈椎病患者,可能是由于治疗时间短,治疗过程没有按照医嘱服药或者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工作习惯等原因,造成治疗效果不明显的后果.总的来说,新发或病程短者易治愈或好转,病程长或年老体弱者疗程长不易治疗.因此,在接下来的继续治疗中,将继续分析此部分患者的病因、病状,在原有治疗基础之上,进行不断钻研和改进,延长临床治疗时间,争取提高此类患者疗效.

三、讨论

随着现代生活的进步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使得目前颈椎病的患病者人数不断增加,并且日趋年轻化,使得颈椎病成为一种常见多发疾病。然而,随着患者人数的增加,颈椎病却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从而引发其他病症的发生,比如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疾病,进一步的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经长期临床观察,部分高血压患者在颈椎病治疗缓解后血压在停用降血压的情况下仍可恢复正常,可以推测颈部作为人体躯干与头部气血运行的枢纽,在经络气血运行通畅后可明显减少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因此,颈椎病的及时以及有效治疗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通过临床医学实践证明,多种中医治疗方法的结合对治疗不同病因和病症的颈椎病皆具有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因此,中医方法的综合治疗需要引起在颈椎病治疗上的重视,同时也需要中医医生不断的钻研和改进,在传统医学精髓的基础之上,结合新的医疗手段,不断开辟新的治疗领域和治疗方法,使得中医医学在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方面取得更大、更辉煌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伊智雄,中医治疗颈椎病的思路与方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9).

[2] 黄延寿,颈部硬膜外腔注药治疗颈椎病[J].西安医科大学学报,1989(10).

[3] 赵聚凯,颈椎通治疗颈椎病机理的实验研究[J].中国骨伤,1997?(10).

[4] 王元,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国内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2006(2).

[5] 王拥军,颈椎病病因病机的再认识[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1993(3).

[6] 潘之清,实用脊柱病学[M],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

[7] 陈佑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社,1995(6).

颈椎病中医治疗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医综合;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483—01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症,发病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但近些年也呈现年轻化趋势,目前临床仍缺乏针对性的治疗方法[1]。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的退行性病变而导致的内外平衡失调,椎动脉供血不足。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耳鸣、恶心呕吐、视觉障碍等。近年来,研究显示[2],中医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无不良反应。本文对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76例进行分组比较,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76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38例。其中实验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为39岁至67岁,平均年龄为(50.25±1.59)岁,病程为3天~12年,平均病程为(4.29±2.95)年;对照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为40岁至65岁,平均年龄为(51.37±2.14)岁,病程为,2天~13年,平均病程为(5.08±1.79)年。两组患者临床表现为头晕。所有患者经诊断均为椎动脉型颈椎病,且无孕产妇、严重肝肾疾病或其他重大疾病。两组患者的以上条件均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患者给予中医综合治疗,其中包括:(1)将患者颈部左右旋转,每天运动三次,每次10min,同时给予患者颈部软组织理筋活动,放松患者颈部肌肉。(2)风池、天宗、外关穴等进行按摩。关元、气海、商曲等进行腹针。(3)中医辨证用药:患者给予活血通窍汤,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处方加减治疗,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两周为一个疗程。

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进行治疗,口服西比灵,每晚服用1次,两周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疗效判定标准[3]:1.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检查结果完全恢复,症状总积分大于95%;2.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检查结果基本恢复正常,症状总积分大于70%;3.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但检查结果半数及以上未恢复, 症状总积分大于30%;4.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未见缓解甚至有患者出现加重的情况,症状总积分小于30%。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半年随访,观察复发率。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利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与计量资料分别利用X2检验与t检验表示,P

2 结果

2.1实验组与对照组疗效对比

实验组患者在总有效率及无效率较对照组患者,具有显著差异(P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症状总积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的症状积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症状积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

2.3 实验组与对照组复发率

治疗后经过半年随访,实验组患者中有3例复发,复发率为7.89%,对照组患者中有11例复发,复发率为28.95%,具有显著差异(P

3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为中老年人常见病,近年来由于工作压力的增加,也逐渐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中医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是由于筋络不通,瘀血阻滞而引发的病症,在治疗过程中以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为主[4]。运用手法,有助于恢复患者颈椎的生理结构,增加颈椎动脉供血,调节颈动脉血管功能[5]。腹针法可以使颈部的气血通畅,解除局部不适症状,以达到舒经通络的功效。本研究显示,中医综合治疗较西医治疗有效率、症状总积分显著增加,复发率显著降低,进一步说明中医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郭玉海,林定坤.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9):2322-2323.

[2] 杨澔侠,王胜军,周时良.中医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5例效果观察[J].交通医学.2009,23(4):413-417.

[3] 颜贻站,谢作完,周明客.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中医正骨.2008,20(2):15-17.

颈椎病中医治疗范文第4篇

关键词:推动脉型颈椎病;中西医结合疗法;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1.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0)10-0021-01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颈椎病可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其他型,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多。颈椎病具有发病率高,治疗时间长,治疗后极易复发等特点,其中临床上以椎动脉型颈椎病较常见,主要症状有:发作性眩晕,复视伴有眼震,有时伴随恶心、呕吐、耳鸣或听力下降。症状与颈部位置改变有关。笔者收集自2008年以来运用葛根二藤汤加减配合西药依托度酸(依芬)及依托度酸(依芬)单独应用进行治疗的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中西结合疗法明显优于单用西药组,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山东省中医医院自2008~2010年门诊患者132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70例,其中男37例,女33例;年龄42~80岁;病程最短10 d,最长12 a。西药对照组62例,其中男34例,女28例;年龄40~75岁;病程最短13 d,最长17 a。2组在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病程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依据 ①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②旋颈试验阳性。③X线片显示节段性不稳定或枢椎关节骨质增生,④多伴有交感症状。⑤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晕。⑥除外椎动脉1段(进入颈6横突孔以前的椎动脉段)和椎动脉III段(出颈椎进入颅内以前的椎动脉段)受压所引起的基底动脉供血不全。⑦手术前需行椎动脉造影或数字减影椎动脉造影(DSA)。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采用依托度酸和中药葛根二藤汤加减治疗。中药处方:葛根15 g,钩藤(后入)9 g,鸡血藤18 g,当归9 g,川芎9 g,杭芍24 g,黄芪24 g,桑寄生18 g,天麻18 g,白芥子6g,地龙9g,川牛膝18g,桂枝9g,全蝎9g,蜈蚣2条,陈皮9 g,木香9 g,甘草6 g,石决明30 g,9 g。上方水煎服,每日1剂,药渣加水i000 mL煮沸,先薰后洗,薰洗时轻轻活动按摩颈椎,每日2次,每次30~40 min。依托度酸(依芬)每日1次,每次400 mg口服,中西药同用,2周为1个疗程,间隔3 d再行第2个疗程。

2.2 对照组 口服依托度酸(依芬),每次400nlg,每日2次,10d为1疗程。间隔3d再行第2个疗程。

2组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2003年《中医病证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痊愈:症状消失,关节活动正常,半年以上不复发;有效:症状明显好转,过度劳累、气候变化时有轻度症状,或经常反复发作;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明显改变。

3.2 治疗结果 治疗组70例,痊愈48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62例,痊愈36例,有效1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81.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4 讨论

颈椎病中医治疗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颈椎病; 中西医结合; 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 R68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255-01

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间盘本身退行性病变及继发的病理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而出现的临床综合症候群,又称为颈椎综合症。临床表现为颈部不适,颈部活动受限,颈部疼痛,且向肩、背、前胸和手臂放射或有酸、麻、胀感。有的患者尚有肢体麻木、无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及视力、听力、记忆力下降,精神不整,心动过速,吞咽困难等症状。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共124例,病程6个月-2年不等,均有不同程度头痛、颈项僵硬、眩晕、视物不清、肩背酸痛、手臂麻木、耳鸣等症状。其中,男性59例,女性65例;年龄26岁-75岁,以晕为主要表现者83例,以头痛为主要表现者41例;头晕伴耳鸣及听力下降者38例,头晕、头痛伴恶心、呕吐者56例。经X线拍片检查,本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颈椎曲度改变、不稳或骨质增生。而且,压颈试验或上肢牵拉试验阳性。尚可排除其他疾病的干扰。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者2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者72例,脊髓型颈椎病者18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者11例。

2 治疗方法

2.1 中医治疗 患者口服颈复康颗粒(承德颈复康药业生产),每天2次,每次2代,温水冲服,15天为一疗程,一般2-3个疗程。

2.2 西医治疗 静脉滴注20%甘露醇125ml-250ml,每天1次,连用7天后停药;同时,口服复合维生素B,每次2片,1天3次,连服15天为一疗程;双氯芬酸钠片(德州德药)每次2粒,必要时口服,视疼痛程度而定;呕吐严重者,适当补液。

2.3 注意事项 保持正常饮食,避免食用咸寒粘腻之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心情;保持良好睡姿和坐姿;避免风寒,控制咽部感染;严重消化系统溃疡及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原有症状消失,各项指标正常,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随访3个月无复发。显效:原有症状体征明显减轻,经随访症状无加重;有效;原有症状体征减轻,发作频率较少,发作持续时间较短。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