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范文第1篇

为加强中小学生的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拓展普法阵地、创新普法形式、丰富普法内容,积极开展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法治教育活动,增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特制定了以下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继续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六五”普法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开展好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为促进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的提高,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治氛围。

二、活动内容

1、进行一次国旗下讲话

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这个方式,让学生学法,知法,守法,要求我校学生做到8个禁止,意识到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并知道如何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举行一次“法律进学校”活动

要充分利用好社会资源,开展富有吸收力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网络体系。采取立足校园,开展“小手牵大手、学法一起走”形式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学生与家长一起学法;同时主动与镇派出所联系,邀请法制副校长到学校作讲座或“以案说法”。

3、法制微电影及展板进校园

与xx镇一起开展观看法制动画漫画微电影的活动,法制动画漫画微电影是传播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营造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氛围的有效载体。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深受广大未成年人喜爱的载体,认真组织学生观看我市司法局选送的法制动画影片,让学生在寓教寓乐中接受法治教育。

一—二年级学生完成法制书签制作,每班择优上交3—5件作品,作品上交学校德育处。

四—六年级学生轮流观看法制微电影,下午第二节课在教室收看法制微电影。

六年级开展法制征文活动,语文老师在全班学生发动的基础上择优上报3—5篇征文参与评比。征文以电子稿形式发送邮箱或王xxqq。

4、制作一期法制专栏,开展法制小报制作评比活动

由学校主办法制专栏,利用班级黑板报,以法制教育为主题办好一个法制专栏,紧紧围绕主题,精心策划,周密设计,办出特色、办出新意,各班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专栏。同时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小学生法制小报评比活动,各班在全班发动的基础上择优选出优秀作品进行评比。

各班完成法制教育主题墙,并参与评比活动。(具体另行通知)

三年级组织学生完成法制小报制作,每班择优上交3—5件作品,作品上交学校德育处。

5、举行一次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全校四—六年级举行一次“法在我心中”主题班队会,通过演讲、小故事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法律,让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做一个合法的好公民。各班上交一份主题班队会材料,并附上具体节目材料、活动照片等。

6、与xx市档案局一起开展系列活动

与档案馆一起开展相关活动,档案馆有关领导莅临学校指导,并对我校进行赠书活动,并对法制教育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学生进行颁奖。

五年级学生开展xx市档案知识竞赛,评出一二三等奖。

各班派班长在班主任会议室进行授书活动仪式。

7、开展一次评选“遵纪守法好学生”活动

为深入挖掘、培育、宣传身边的遵纪守法典型,使其成为我市广大中小学生学习的楷模,我局将开展评选“遵纪守法好学生”活动。在校内评选的基础上推荐2名优秀学生参加市级评选。被推荐人选要具备道德行为的先进性,自觉学法、知法、护法、用法,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办事、依法律已、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善于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范文第2篇

农村小学校开展社团活动确实有难度,往往受活动场所和指导教师水平的限制。但我校却知难而进,明知山有虎却偏向虎山行。所谓“班级社团恬动”就是以班级为单位成立二至三个社团,班级自主确定活动内容,活动地点在班级,活动组织者为正副班主任教师,利用每周二的下午两节课时间开展活动。两个月的班级社团活动,大家都是在摸索中前行,有时山重水尽,有时又柳暗花明,苦涩与甘甜相伴,辛苦与快乐同行。我们的做法是:

一、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学生社团活动的重要性

多年前,我校就开展过“二课堂”活动,但由于多种原因活动都“夭折”了。为了不重蹈“二课堂”失利的覆辙,我们相继对正副班主任进行多次专项辅导,提高了广大教师对“社团活动”的认识。又相继出台了班主任社团活动考核细则,并将“社团活动”与班主任教师年终考核、评职晋级相结合,使老师们转变教育观念。“学科知识固然重要,兴趣爱好,全面发展更是不可少”,班级社团活动就是“减负”最有效的办法。

二、采取有力措施。有效开展班级社团活动

一是按照学校班级社团活动方案要求制定班级切实可行活动方案,既要有长远规划,又要体现中长期活动目标。二是选择活动内容切合实际,不能好高骛远,所选内容必须是学生喜欢参与,而不是教师内定。三是计划好每一周的活动内容,有效组织学生实施社团活动方案,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起“引领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活动中要采取交流,展示点评等多种形式,鼓励和激励学生不断成长。四是班主任要抓好班级每月的班级社团活动,展示学生平时积累的活动成果,体现成功的快乐。五是学校年终组织班级社团活动成果展示活动,让学生再次体验有付出有回报的喜悦,共享班级社团活动带来的快乐。

三、总结经验,持续发展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范文第3篇

各组联系附近的养老院或福利机构,交由社区代寻亦可。按照要求,组员去拜访受访对象,让他们感到社会的温暖,为他们带去新春的祝福。小编和大家分享高中文明主题教育活动方案材料,提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

 

 

方案一

寒假班级活动大致有以下几项:

1)“冬日阳光——送上新春的第一声问候”主题活动:

活动形式:我们班将原8个社区服务小组合并为5个,每组人数在8人左右。每组设一个组长及一个副组长,组长统筹组内活动及写活动小结,副组长主要负责活动地点的联系及记录活动内容(拍照等)。

活动时间:2月18日前(即过年前)

活动内容:各组联系附近的养老院或福利机构,交由社区代寻亦可。按照要求,组员去拜访受访对象,让他们感到社会的温暖,为他们带去新春的祝福。

2)寒假社区志愿服务:按8组活动,时间更具各组实际情况,内容不限。

3)有关文明礼仪的班级网站建立及校园BBS论坛:

1.班级网站的建设及添加将会交由网络管理员统筹,而参与制作人员将包括计算机课代表等。有关内容我们将围绕本班实际情况而定。希望能达到最理想效果,使每个同学受益。

2.“文明礼仪”教育。放假前,在班中做好宣传工作,演示论坛的登陆方式及注册方法还有相关事项。鼓励同学多提自己的看法,提供更多宝贵意见。

4)进行爱心捐款。

5)参加学校组织活动,观看电影《亚瑟的米你王国》。

6)小发明方案设计,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其中,发挥动手和创造能力。

方案二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丰富学生精神生活,以期待师生共同成长、教学相长。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读书活动,能是学生会读书、喜欢读书。

2、各年段要依据读书活动的要求,结合实际,为广大学生推荐一批好书。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动学生借阅、传阅、网上阅读、有条件的家庭自己购买等,确保读书活动的顺利进行。

3、通过读书活动,使学生在读书中增长知识,明理懂事、陶冶情操,享受成长,学会做人、处事、交往,从而在班级、年级内形成好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文化氛围。

4、按照计划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开展校级“读书考级”活动、写读书笔记、摘录卡等,多角度地开展读书活动。

三、活动要求:

1、要求学生课外(星期六、日)保证每天利用1—2两个小时进行读书。家长配合监督。

2、学生要随时做好读书笔记或者记录。

3、班主任、班长、中队长、小组长要按时组织本班学生进行活动。

4、本学期结束后进行评比,进行表彰。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范文第4篇

凝聚师生人心促发展

“和谐”是城东中学多年来坚持的小班化实验的基础。开学以来,学校深入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着眼于展开过程、完善机制,开展好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推出“城东好教师”评选,每月推出教师典型,弘扬师德正能量。坚持“爱心基地”活动,加强与区内唯一的培智学校――汀洲学校教师的交流互动,使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向阵地化、机制化、互动化方向发展。同时,学校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完善管理网络,坚持分工合作,保持政令畅通,确保高效管理;加强学习与修养,关注细节与过程,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全体干部注重服务,讲求奉献,从政治的高度、事业的高度,履行职责、共同担当,想方设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实施好学校章程,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在集思广益基础上制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以制度改革为纽带,创新学校的管理机制:以改革教师考核制度为突破口,继续调整、修订、完善学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明确全校师生的岗位责任,深化规范化管理,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切实推进民主管理 加强教职工大会制度建设及职能、职责的完善,定期召开教职工大会,完善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机制。提高校务公开的透明度,加大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力度,努力营造教职工参政意识强烈、家长委员会参与活动积极的和谐氛围。

加强档案工作 通过学习与广泛宣传,使教职工增强档案意识,形成人人重视档案、支持档案并自觉地维护学校档案的氛围。学校健全管理机构和管理网络,各处室均要认真落实本部门的档案工作任务,使学校档案工作保质保量限期完成。

改革课堂教学提质量

“活力”是学校小班化实验的状态,也应该是进一步提升的标准。学校全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以学校的规划课题研究引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引导教师自主开发、导学先行、以学定教和全面关注,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和实践操作,积极探索农村初中小班化背景下的“活力课堂”教学模式。与此同时,学校切实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的落实,开齐开足各类课程,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控制教师授课时间,切实落实减负措施;探索有效的教学常规工作的检查和反馈机制,围绕教学工作重点展开教学常规检查,并通过不同途径向教师进行有效反馈;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定期进行阶段性检测和分析,明确教学质量目标;积极开发特色校本课程,推进探究型、拓展型小班化课程的全面实施,丰富社团活动,逐步实现社团活动课程化。

培育德育体艺树品牌

制定并完善德育体系 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全面、具体、科学、高效的学校德育体系,实现德育目标具体化、德育内容系统化、德育途径协调化、德育方法科学化、德育评价多元化、德育奖惩制度化。

探索德育课程化 在多年生活化德育实践的基础上,传承、提炼、培育德育特色,开始探索建立一个系列主题班队课程体系。这是一个初中学生三年一贯的人文价值、道德品质教育课程体系,结合初中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及社会认识特征,确立24个人文道德主题内容,每学年8个主题,分三年进行主题班队活动教育。

夯实“体艺2+1” 学校坚持素质教育方向,传承、提炼、培育体艺特色,认真修订、全面落实体艺2+1实施方案,在继续完善阳光体育运动,精心组织运动会、艺术周、社团活动、读书节、科技比赛等活动的基础上,力争在篮球、乒乓球、口风琴、书法等项目上取得佳绩。

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

2014年3月,学校正式开通临平城东中学网站,因更新及时已获多方赞誉。同时,学校借助中国电信翼校通、云平台、电子校徽等产品,密切与电信公司合作,加强家校联系,实现高效协同办公。还引进“关心桥”全新信息化平台,建立了师生网络学习空间。学校严格按照标准,完成硬件建设,充分发挥监控设施作用,为校园安全布下安全屏障。2014年年底,学校参加全区安全保卫工作年度考核,被评为SA级单位。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范文第5篇

学习;学生;班级日常生活

李家成,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博士;陈静,上海市中国福利会少年宫科研员

评价一个孩子“学习好”,是对他作为学生而言的高度肯定;而“学习好”是否只是意味着语文、数学等学科学习的成绩好?进一步说,在学科领域中不仅仅获得好的学习结果,而且也“会学习”“好学习”,这是否就是完整的“学生的学习生活”?在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建设的背景下,在21世纪教育发展与比较的视野中,我们需要怎样的“学习”观?本文认为,我们需要回归到更为本真的学习观上,并开发出中国学校教育中一个独特的领域。这一教育领域就是班级建设,这一本真的学习就是在班级日常生活中的学习。

一、返璞归真:学习观的再建立

《学会生存》一书曾回顾道:“在原始社会里,教育是复杂的和连续的。这时教育的目的在于形成一个人的性格、才能、技巧和道德品质,一个人是通过共同生活的过程来教育自己的,而不是被别人所教育的。家庭生活或氏族生活、工作或游戏、仪式或典礼等都是每天遇到的学习机会;从家里母亲的照管到狩猎父亲的教导,从观察一年四季的变化到照管家畜或聆听长者讲故事和氏族巫士唱赞美诗,到处都是学习的机会。”该著作指出:“这些观念已经长期被一种说教的、学究式的教育学弄得模糊不清了。这些观念是我们的主题思想—自觉的学习化社会这个概念的基本要素。”[1]这段论述,启示着我们认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学习”与学校教育中的“学习”的重大差异,进而重新认识学校教育改革的方向。

(一)人类的学习,是发展的核心实现机制

人生而具有学习的需要与能力。无论智商、情商发育水平如何,具有未完成性的人,有着无限的发展潜力,永远处在与环境的互动之中。无论是个体的生存与发展,还是外部环境的要求,人必须不断主动地自我改变,而这一行为就是学习。无论是何种基础状态的学生,我们都必须信任他的学习能力。

人的学习意味着人的发展。人的学习能力有可能消退,也有可能被遮蔽。随着人的发展,学习能力的内在复杂性也在逐步呈现。在其中,有着人对外部世界的敏感、对资源的捕捉与判断,有着对自我状态的自觉,有着内动力的激发,有着思维方式的介入,有着重建自我认识与能力系统的努力。这一复杂的机制,意味着学习能力需要随着人的发展本身而不断发展。

学校教育的本意在于更高质量地、有意识地促进人的发展,而发展的实现,最为核心、也是最高贵的力量,只能是人的学习。在此意义上,教育的核心也就在于培养人“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因此,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估,也就应回归到人的学习上。唯有依靠高质量的、综合的学习,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得以实现。

(二)本真的学习,是学校教育的“源”和“本”

人的学习存在于生活之中。日常生活中的学习“先于”学校课程中的学习,这既是时间意义上的先后之分,也是性质意义上的本末之分。而且,就各类课程、学科学习而言,其最终目的依旧是服务于人的生存与发展,其价值实现必须回归日常生活。因此,没必要割裂这两类学习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从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建设的意义看,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最大挑战还不是在学科学习中,而恰恰是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够充分地在日常生活中发展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是否能够随时、随地、自主地开展学习?

在这一观念基础上,美国学者菲利普 杰克逊(Philip·Jackson)所阐发的班级生活中的学生学习(Life in Classrooms)、学校生活中的道德学习(The Moral Life of Schools)、不教而成的课(Untaught Lessons)等,都开始聚焦这一领域。有关真实性学习、服务学习、问题解决学习、项目学习、体验学习等学习科学的探索,也为我们打开新的视野,促进我们思考:如何定位学科学习的地位?学校教育观是否需要随着学习观的变革而变革?

(三)日常生活中的学习,是学科学习质量提升的基石

当我们将日常生活中的学习视为“先于”学科学习时,也必须重新定位学科或课程学习的内涵。作为对人类文明的传播,通过对学生学习历程的有意识设计,学科或课程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否认这一点,是不理性的。

但同样不可否认,过度脱离日常生活,学科学习也就失去了根基。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科学习需要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尊重源自日常生活的学习资源,关注学生的前理解,强调学科学习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与体现。在这一意义上,学科学习质量的提高,必须沟通学科学习与日常生活中的学习。

更为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学习,为所有的学科学习提供了综合融通的基础。以分科为特征的中国学校教育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学科整合、知识交汇、能力提升的挑战,始终存在着。实现学科间综合融通的力量,存在于不同学科教师间的合作、课程的整合中,但最根本的力量在于学生的学习。当学生拥有了高质量的日常学习意识与能力,就能更自主、更富创造性地实现学科学习与自我发展间的整合,实现与自己生活世界的整合。

上述对“学习”的再认识,既将展现出一个独特的中国教育领域、乃至其世界贡献,也将为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背景下的人的发展,提供最综合的教育支持。

二、班级建设:新教育领域的开发

为了培养人的学习意识与能力,促成人的生命成长,“学校教育”的内涵也需相应地发生变化。最有意义的变革领域,就是“班级建设”。相对于欧美国家,中国学生的学校生活是以“班级”为核心而开展的。基于这一日常生活的独特性,中国的班级建设既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新的天地,也为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中国学生班级日常生活的独特性

一位美国校长在进入到中国学校教育情境后,如此写道:[2]

在晚餐时,我们讨论了当前中国教育中的儒家传统,关于杜威和儒者的共同特征,还有在美国没有的一个教师角色。这个教师是一个整体咨询者,承担某些课程,但更重要的是,他是在课外经常出现在全班40、50或者60人面前的一个人。这一令人尊敬的教师常常伴随着一个班级的学生长达数年,熟悉每个学生,无论何时何地,包括校园内外,只要他们需要,他就会提供帮助……

这位校长已经关注到中国学生的学校生活与西方有着重大差异。中国学生的学校生活中,有着一类独特的教师—班主任,其专业素养与教育智慧直接影响学生在班级生活中的学习质量;学生有着相对稳定的群体与组织,从非正式群体到各类正式学生组织—在我们的实验学校中,就有着岗位组、小组/小队、班委会、部门、项目组、双班委、社团、“基金会”“大手牵小手”等协作组织,校园值周/年级自主管理等年级组织,大队部/学生会等校级组织,等等;学生有着丰富的班级日常生活,从日常的岗位工作,到组织建设,到班级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到富有年段特征的系列主题活动等。

中国学生的班级生活,是诸多欧美国家的学生所不拥有的。在此意义上的学习科学研究,或对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世界贡献。[3]

(二)班级日常生活中蕴藏丰富的育人资源

就当前学习科学的研究内容来看,无论是相对基本的体验学习、榜样学习、合作学习,还是更具挑战性的问题解决学习、项目学习等,在班级生活中比比皆是。班级建设中,以小队为单位的活动,充满着合作学习的资源;动态生成的过程,挑战着学生们信息捕捉、判断、重组、开发的能力;师生和生生互动,直接促成着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活动的系列化,直接反映着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发育水平,且看以下实例。

2013年10月10日,在上海市闵行区古美学校八(3)班的主题班会上,学生们以“品秋方案设计—品秋节系列活动二”为主题,在前期自主的小队活动基础上,五个小队(秋睢离小队、易水小队、金秋落叶小队、恒音小队、稳妥小队)先后交流了各自的策划方案。每一个小队在汇报时,其他小队都在“倾听”中学习。之后,班主任引导学生利用一份评价单,请学生小组讨论、形成对以下两个问题的看法:

1、你最欣赏的方案设计是哪个?请选取一点说明欣赏的原因?你觉得它还有改进的空间吗?

2、反观自己的方案设计,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吗?

这一核心性的教育要求,促成了每个小队对其他四个小队的综合学习,和小队内部同学间的积极互动,并最终转化为每个小队的综合重建。

在此过程中,组织之间,个人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发生着多维的学习。该环节结束后,又通过小组代表的发言、相互间的补充与对话,实现了学习的深化与转化。金秋落叶小队学到的是活动策划的针对性、差异性与结构的整体性;而且即便是在小组讨论中,成员之间也依旧存在分歧,为进一步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1、最欣赏的方案是恒音小队。欣赏的是:他们将方案分成了各个年级段,每个年级段都有不同的活动,不同的意义,更贴近年级段的学生。改进的是:每个年级组的活动分配得不太妥当,我们小队讨论产生了分歧……

2、我们小组在听了看了其他小队的方案设计后,发现我们小队汇报活动结束,就没有了下文了,后面也没有活动结束环节,就进入尾声了,右(后)面也没有活动评价。我们觉得自己的方案设计集体汇报小组活动中,有点简单,应该把如何展示的写出来,这样也有利于写活动后的评价。

上述真实、综合、充满动态生成性的学习,在班级建设中比比皆是。其典型特征是综合生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在全程中学习,在融通中学习,在自主中学习。经过本领域的培养,我们的学生完全可能发展起高度的学习意识与能力,获得走向未来的通行证。

进一步回归到班级建设的具体领域,我们开展了班级岗位建设与干部培养、班级文化建设、班级主题活动及主题班队会开展、班级生活与学科整合、班级生活与学校大型学生活动整合、社会性与自然性资源的开发等六大领域的改革,每一领域都充满着学习资源。

(三)班主任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评价者

班主任是谁?是学科教师兼任的一个角色?是一位德育工作者?是一位学生管理者?我们的研究如此回答:班主任是本真意义上的教育工作者,这是西方学校体系中没有的一类角色,而其角色特殊性,足以令我们自信于中国教育的独特性。

作为具有内在专业性的教育工作者,回归到学生的学习上,班主任的角色需要重新定位。班主任不仅仅是一位管理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评价者。一方面,作为学生个体与群体发展的关键人,班主任要尊重自己工作的专业性,研究学生学习的基础、特点和需求,系统建构班级生活体系,关注学生在班级日常生活中的学习状态,同时形成对学生学习的多维反馈和评价。另一方面,作为教师团队的关键人,班主任要成为其他学科教师的领导者,策划、协调、沟通各类关系,从而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微观生态。

三、支持系统:

保障学生学习与班级建设

未来社会的理想新人,必须具有自觉而高度的学习意识与能力,班级建设为之提供着新的实践根基与主体力量。但长久以来,这又是很弱势的实践与研究领域,为此,我们必须建立班级建设和学生学习的支持系统。

(一)校长的学校领导

校长应转变观念,重新认识班级和班级建设的意义。日常生活中的学习,是学生学科学习的起点,更是学生终身学习的核心。“班级”不只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而是学校各项教育活动组织的基本单位;[4]进而应被视为学生的生活世界。基于此,对班级建设的价值理解也应转变—它是为促进学生社会性和个性健康、主动发展而开展的教育实践,也是学生学会学习、享受学习、实现自我发展的学习实践。在上述理念更新的基础上,学校领导者应整体规划、指导该领域的变革,并最终促进学生和班主任的发展。

(二)教育政策制定者的保障

基于新的学习观,学校教育的质量,必须综合考虑学生在学校中的所有学习行为,聚焦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政策制定者需要更新学生学习观,改变唯若干学科考试分数的质量观,建立综合考虑学生在班级、学校日常生活中的学习和正式课程中的学习的质量标准,健全相关评价方式与手段。

对于班级建设标准的研制,也需尽快启动。政策制定者需要就班级建设的性质、目标体系、内容结构等,班主任的角色、工作性质、工作方法等,班级建设或班主任发展的相关经费保障、职称体系、课题管理、研讨制度等,形成清晰的国家标准,从而引领、指导和保障本领域的健康发展。

(三)家长的理解、支持与参与

家庭是学生学习生活开始的地方,又与学校教育积极互动、相互交融。家庭成员实际上也在为孩子提供学习的资源、创设具有学习意义的活动、与社区建立联系等。孩子还从家庭成员对学校教育与能力所持的态度中学习。[5]

父母是最能理解班级建设之价值的一类群体,与班主任交往最为密切;其对班级建设的理解、支持与参与,也是最能影响学生在班级生活中的学习和班主任工作的力量之一。父母尊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的重要意义,注重学生家庭生活与班级、学校生活的有机沟通,主动开发资源,将对班级建设改革产生重要的影响。除此之外,相关社会教育力量的发育,信息技术的发展,乃至于终身教育体系与学习化社会的不断形成,都将进一步凸显日常生活中的学习的重要性,也将不断促成班级建设领域的发展。

人性的伟大,就蕴藏在日常学习之中;中国新学校教育的形成,也将因班级建设领域的开发,而更为综合、生动和独特。■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7.

[2]Durnan,V.DatelineShanghai,March7.[EB/OL].(2012-01-21)[2013-10-30].http:///podium/default.aspx?t=204&tn=Dateline+Shanghai%2C+March+7%2C+2013&nid=658158&ptid=131735&sdb=False&pf=pgt&mode=0&vcm= False.2013.

[3]Jiacheng Li & Jing Chen.Banzhuren and Classrooming: Democracy in the Chinese Classroom[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gressive Education, 2013(9):89-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