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东西方文化差异及原因

东西方文化差异及原因

东西方文化差异及原因

东西方文化差异及原因范文第1篇

一、东西方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翻译的影响

1.思维方式的差异

思维方式不同是产生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思维方式不同会导致语言使用习惯、语法结构等不同。英语的句法结构中,更加注重主、谓、宾的地位,而汉语中更加注重动词的地位以及句子的结构。这就像东西方人的价值观念不同一样,西方人追求自由,个性独立,而中国人则追求中庸,不做“出头鸟”;西方提倡个人英雄主义,他们认为个人在历史中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寻求个体之间的差异,而中国认为个人在历史中发挥的力量是有限的,推动历史发展的是人民。英美文学翻译者要充分了解东西方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才能翻译得更加恰当。

2.的差异

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文化具有巨大的推动力和影响力。在东西方众多的文学作品中,如影随形,方面的词汇在西方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东西方在上存在着巨大差异,中国人大多信奉佛教、道教,西方人则多信奉基督教与天主教,这在东西方国家所使用的语言词汇上有明显的体现,比如汉语中会出现“方丈”“和尚”等词语,而英语中则会出现“牧师”“修女”等词语。由此可见,英美文学翻译者应该充分了解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准确恰当地翻译。

3.东西方生活环境的差异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拥有多样的动植物种类。西方国家地理环境与我国地理环境既有相似又有不同,二者都有着独特的地理地貌,因而产生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环境,能够对人类语言产生重要影响。地理环境是人类语言产生的物质基础,人类语言的产生有赖于地理环境,不同的生活环境创造了不同的人类语言。我国是文明古国,以发达的农业闻名,时至今日,我国仍然是享誉全球的农业大国。我国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这为农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我国又是内陆国家,人民生活在陆地上,因此对土地十分热爱。而英国四面环海,所以英国人热爱大海,对大海有深厚的情感,拥有十分发达的海洋文化。

4.人文风俗的差异

东西方地理环境、发展途径、饮食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造成了人文风俗的巨大差异,主要体现在人们的社会交际上。我国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思想保守,行为守旧,重视人际交往中的礼仪,而西方国家受启蒙教育与多次思想解放运动影响,表达方式直接,行为方式开放,社交礼仪也较为开放。在英美文学翻译中,社交礼仪的表达通常是口语化表达,较容易理解。英美文学翻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不能忽略人文风俗的差异,只有注意到这些细节,才能令翻译作品更加完整。

二、解决东西方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翻译影响的策略

1.了解西方《圣经》文化

众所周知,西方世界里希腊神话与《圣经》非常著名,西方文学作品中也普遍涉及,希腊神话与《圣经》对西方人的思想和意识形态影响深远,对文学作品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英美文学翻译者要深入了解希腊神话与《圣经》,熟知其中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知识,这样才能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时准确理解原作,翻译出文字背后的隐含意义以及原著作者的思想情感与创作意图。

2.重视东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带来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翻译行业也不断快速更新。很多英美文学翻译者并不重视东西方文化差异在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的体现,这样做是错误的。翻译工作的追求是使翻译文字无限接近原著文字,能否表达出原著作者的意思是评价翻译者水平的重要因素。但在翻译过程中,巨大的文化差异是汉英两种语言之间无法跨越的鸿沟,对于不了解另一国文化的读者,很难通过译者的直译文本理解某些内容。因此,英美文学翻译者要重视东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带来的影响,平时要注重丰富自己对英美文学的知识储备,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社会背景、社会文化、生活方式、文化风俗等多方面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和体会,提升自己对英美文学作品的文化素养与感知能力,在英美文学翻译过程中,迅速处理关于文化差异的内容,提高翻译质量。

3.了解英语谚语、俚语的背景文化

在语言形成的过程中,不仅仅有常规的语言运用,还有诸如谚语、俚语、成语等经过长时间积累,在生活中形成的约定俗成的语言表达形式。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发展,英语作为世界性通用语言之一,应用更为广泛。我国与英语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双向交流日益频繁,对英语的使用也更加普遍。因此,英美文学翻译者要掌握英语谚语与俚语的使用,比如“MilkyWay”,直译为“牛奶路”,但是根据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英语俚语的惯有用法,应该翻译为“银河”,这属于固定用法。再比如中国的成语,在英语中很难找到对应的翻译文字,直译也让西方人费解。因此,在翻译英语谚语、俚语与我国成语这样的语言表达形式时,要结合语言的文化背景,将谚语、俚语和成语的真实内涵翻译出来,而非仅仅翻译肤浅的字面意思,以免误导读者。

东西方文化差异及原因范文第2篇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也日益拉大并显性化。其中主要的问题是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收入分配的差异。文章在描述我国当前收入分配区域差异的基础上,试图找出形成该差异的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措施来缩小我国区域间收入分配的差异。文章希望通过自身的研究,为当前我国缓解区域收入分配不公的困局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收入分配 区域 差异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收入分配差距状况描述

度量收入分配地区差距最常用和最具全面性的指标,是按照各省区人均GDP计算的基尼系数,而最直观的指标是各省区中人均GDP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比值(各省区人均GDP计算基尼系数(G)的计算公式:G=(1/2Yu) {1/n(n-1)∑∑︱Yi—Yj︱},其中Yi,Yj表示地区的人均GDP数值的不同取值,Yu表示全国平均人均GDP(按各地区人均GDP简单平均,不考虑人口加权平均因素,n表示省区的个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差距总体上呈现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

从图1可见, 1978-1990年前后,我国各地区差距基本上保持了缓慢下降的趋势。导致这一时期地区差距缩小的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初期农村改革的巨大成功和全国各地特别是广大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1990-2004年,我国的地区差距呈现持续和大幅度的上升态势,导致这一时期地区差距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东部沿海地区利用政策、区位等方面的优势,非农产业迅速增长,而相比之下,在这一时期广大中西部地区非农产业的发展则相对落后。

如图1 所示,地区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在2008年后出现缩小的迹象。虽然缩小的幅度很小,但毕竟改变了此前十多年持续扩大的趋势,标志着地区差距不断扩大的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形成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

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济发展和转型的过程中,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收入分配中的公平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质疑,同时这也引起了国家政府以及学术界和媒体对收入差距扩大和分配不公原因的思考。由于我国收入分配变化及其原因的复杂性,因此,无论从政府还是学术界、再到媒体、民众在认识这个问题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本文认为形成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是:

(一)地理、历史因素与我国收入分配区域差距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与各地区不同的地理、历史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国东部地区,既处于日本、韩国、中国港澳等快速发展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辐射圈内,又有广大内陆腹地为依托。此外,东部地区主要处于平原地区,有着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而其发达的交通系统,密布的城市,使广大农村经济很容易与城市经济紧密联系起来,顺利被纳入城市经济的辐射范围内,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而中西部地区处于内陆较封闭的地带,没有东部地区的地理区位优势,交通不便、城市数量少,城乡之间缺乏应有的经济联系。

分析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收入分配的初始状态及其后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目前收入分配格局得以形成有着很深刻的历史原因。东南沿海地区的传统商品经济观念浓重,在经济转轨时期,居民积极参与相应市场化改革的进程。而中西部地区居民多以农耕为主,或者依靠当地的资源优势而进行粗放型的开采,不仅经济效益不高,而且造成了当地居民环境的严重恶化,这些都是因为中西部地区商品经济意识观念淡薄,因此丧失了参与市场化改革“红利”分配的好处,从而使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越拉越大。

(二)制度变迁、非均衡发展政策与我国收入分配区域差距

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一制度变迁的过程,存在着由东到西时间推进的差异和空间扩散的差异。东、中、西部地区制度变迁的这种非均衡性直接导致了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差异。

东部地区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率先冲破了传统计划经济的束缚,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市场制度体系,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以及管理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劳动资源通过市场配置的比例越来越大。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对社会稳定因素考虑的较多,对经济效益因素考虑较少,对传统的劳动用工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够,“大锅饭”式的收入分配方式还占居主导地位。由此可见,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在东部地区的巨大发展,是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的重要原因。

(三)体制性、政策性因素与我国收入分配区域差距

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及其扩大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体制性因素和政策性因素造成的。在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之前,包括政府投资在内的大量的投资资金流入一些较为发达的地区,导致了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在经济增长上的差异。然而,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过程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体制,由于受到地方利益格局的制约,并没有起到有效的再分配功能,以缩小地区之间可支配财力的差别的作用。再加上地方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的政策,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的障碍,特别是劳动力就业的自由选择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这些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市场机制对地区之间收入差别的调节作用,使得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和居民水平的差距不仅没有出现缩小的迹象,反而变得越来越大。

(四)思想观念与我国收入分配区域差距

一个国家和地区深层次的文化传统和思想观念,常常能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同时,市场经济不仅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也是思想、观念的体现。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的存在,除了许多客观因素外,还涉及到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思想观念的差异。思想观念落后、市场经济意识淡薄,是制约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提高的“观念约束力”。

缓解我国收入分配区域差距的措施

(一)努力发挥中央政府的主导作用

收入分配问题,是关系我国“民生”的大问题。缓解这一问题,从而使这一问题有实质性的解决,都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中央政府的主导作用,是要在保证我国宏观调控统一性的前提下,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在某些方面、某些领域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措施。

东西方文化差异及原因范文第3篇

关键词:山东省 区域差异 泰尔指数

一、山东省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现状及区域划分

改革开放近30年来,山东省经济发展迅速。2007年,山东全省GDP总量达到25887亿元,排名全国第二,综合实力也跃居全国前列。但山东本身经济发展并不均衡,其内部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尤其是西部内陆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之间差异最为严重。西部城市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不仅落后于东部城市,也普遍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虽然从2003年起山东省委、省政府实行了区域均衡发展战略,提出东部“突破烟台”、中部“突破济南”、西部“突破菏泽”的发展战略,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由于差异积累的长期性以及各地同时高速发展,区域差异并没有明显缩小的迹象。以2007年为例,人均GDP最高的东营市达到了90849元,而人均GDP最低的菏泽市却只有7415元,前者竟然是后者的12.25倍。

本文按照地理位置把山东17城市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具体划分如表1所示。东部地区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按此划分,2007年东、中、西三地区人均GDP为2.76:1.33:1,比1995的3.03:1.33:1略有下降,但仍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上。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

本文根据1995~2007年的相关数据对山东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其发展趋势,找出其产生差异的内部原因。

泰尔指数,包括Theil-T和Theil-L两个代表性指标。本文利用Theil-T指标以山东省内各城市为单位构造山东的区域经济差异程度。Theil-T指数可以定义如下:

其中yij是i地带(i=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中j城市的GDP,y为全省的GDP( ),fij代表i地带j城市的人口数,f为全省总人口( )。

如果用Tpi表示i地带内的各市之间经济发展差异程度,则 。如果用TBR表示地带间的差异,则。

这样,Theil-T指数就可以分解为:

其中,yi是i地带的GDP总量( ),fi为i地带的人口总数()。

三、山东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实证分析

根据以上公式,把山东省各城市1995~2007年相关数据代入进行计算,得到反映山东省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Their-T指数值以及泰尔指数的分解值,如表2。

(一)Their-T指数的总体差异分析

由图1可以看出,1995~2007年这13年间,山东省经济发展水平的总体差异时增时减,但从总体来说,2000年之前呈快速上升趋势, 2000年后变化相对平稳,并呈现微弱下降趋势。

为了进一步分析不同时期山东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不同特点,根据总体差异值的变化,我们将1995~2007年这13年分为两个阶段进行考察:

第一阶段:1995~2000年。这一阶段,泰尔指数连续上升,区域差异扩大的势头强劲,尤其在2000年,指标都达到了最大值,这一阶段山东经济的发展总体上来看是十分快速的,GDP的增长率一直高于全国平均速度,但总体经济发展差异在迅速扩大,充分验证了谬尔达尔的“累计因果循环论”,发展条件好的地区越来越好,差的地区越来越差。这一阶段只有1995年是个例外,据作者了解,1996年山东省对全省的经济统计数据进行了核实调整,所以这个例外应该是统计原因造成的。

第二阶段:2001~2007年。这一阶段从总体上来看,差异指数处于相对平稳状态,没有继续前一阶段的快速增长趋势,但仍然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差异水平上。其中2001~2006这6年泰尔指数大体保持稳定,2007年明显降低,达到这7年的最小值,但仍维持在0.14571,比1996年的0.12786大很多。这说明山东省委、省政府实行的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差异积累的长期性,政策的效果在短期内又不是那么立竿见影。

(二)通过泰尔指数(Theil-T)的分解,找出山东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

对Theil-T指数按东部发达地区、中部次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进行分解,通过表2和图2可以发现地区间差异占据了绝大部分比重,一直保持在60%以上,1996年这一数据达到79.9%,2007年是这13年中的最小值,也占到62.6%,这说明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异是造成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

从内部差异在总差异中所占的比例的变化来看,地区内部差异对总差异所做的贡献比例除了1995年,一直处于增长状态,由1996年的20.1%上升到2007年的37.4%,这既说明了地区内部的经济发展差异正在变得越来越大,发展越来越不均衡,同时也说明了地区内部差异变化是造成区域总体差异变化的主要原因。

由图2还可以直观地看出,区域间差异指数在这13年内总体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并从2000年后呈现出微弱下降趋势;区域内差异指数可以以2000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2000年前差异指数伴随着一种快速的上升状态,2000年后仍然保持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比前一阶段要小。

通过东、中、西三个地区的横向比较可以看出,2007年西部地区的内部差距最大,东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小,并且西部地区的内部差距指数是东部地区的1.8倍,是中部地区的5.7倍,这说明三个地区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程度相差巨大。

从东、中、西三个地区的发展水平差异在这期间的变化来看,西部地区内部差异上升的幅度最大,由1995年的0.04892迅速上升到2007年的0.10506,上升了1.1倍,尤其是1996~2003年这几年上升速度最快,说明这一阶段西部欠发达地区内部的发展越来越不均衡,出现了不发达中的不发达地区。同时,东部发达地区的内部差异也呈现出快速扩大趋势,虽然其内部差异指数比西部地区要小很多,但上升幅度几乎与西部持平,2007年的差异指数比1995年的上升了1倍。中部次发达地区这13年来内部差异指数总体上呈现出先缩小再扩大的趋势,1999年其内部差异指数达到最小值0.00959,2000年后保持微弱上升趋势,但2007年的差异指数仍然要比1995年略小,这说明中部地区发展相对均衡,内部发展差异在这一期间内变化不大。

四、结论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从1995~2007年这13年来,山东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总体差异开始先呈现出快速上升趋势,2000年后总体上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并呈现微弱的下降趋势。通过Theil-T分解可知山东东、中、西三地区之间的差异是造成山东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但最近12年来地区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作用一直呈下降趋势,而地区内差异对总差异的作用呈现上升趋势,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变化是造成总体差异变化的主要原因。在区域内的差异组成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东部发达地区的内部差异都呈现出快速上升趋势,中部地区的内部差异这些年来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综上可得,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内部差异变化是造成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总体差异变化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盖文启.论山东省东西部地区经济差异变动及发展对策[J].经济地理,1999(10).

[2]邓苏,张晓.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动趋势与内部构成[J].东岳论丛,2006(7).

[3]李敏,李东坡,李志宏.基尼系数的简化计算方法初探[J].河北农业科学,2006(10).

东西方文化差异及原因范文第4篇

一文学翻译与文化差异

文学翻译是翻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种信息传播方式。文学翻译是将某一特定文化语境下的作品内容、风格、精神再现于另一文化语境中的过程,也就是实现文化的“移植”和“传真”。在当今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文学翻译已经不仅仅单纯地指语言艺术的转换,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模式的交流与转换。文化是一个涉及范围较广、涵盖内容较宽的系统概念,几乎包含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因为具有传承的特点而富有相对的稳定性。

文化是语言产生的土壤,任何语言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文化;同时,文化又是语言的外在形态表现。翻译表现出的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转换艺术,在翻译不同国家和民族间的文学作品时,文学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文学翻译是一种语言的转移,更是一种文化的交流,因为翻译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互动关系:文化的特质和需求影响着翻译活动的全过程,而翻译活动反过来也无时不在影响着发生了交流的两种文化。

文学翻译和文化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辩证互动关系。语言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语言的外在表现形式。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译者既要忠实于原文的信息,又要充分考虑译文接受者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原文和译文之间实现充分的融合与一致。语言承载着文学作品所属国的文化意蕴,为了更好地翻译出优秀的文学作品,译者不仅要熟悉不同国家之间的语言差异,更要熟悉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从而更好地完成不同文化的传动与交流。由此可以看出,文学翻译的真正困境不是在于语言本身,而是在于原文作品所属国中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语境以及文学作品背后所承载的文化意蕴。

二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困境产生的原因分析

由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历史背景、地域环境、文化习俗、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各不相同,必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是文学翻译中的瓶颈问题,一种文化在一个民族当中是家喻户晓的,而在另一个民族中则可能是鲜为人知的。分析文学翻译中产生文化差异困境的原因,对于翻译出和谐、默契的文学作品来具有重要的作用。

1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不同,是导致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困境产生的主观因素。翻译者是文学作品翻译的主体元素,受不同的翻译者等主体因素的影响,翻译出来的文学作品的意蕴和内容也各不相同。翻译者的主体性因素是导致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困境产生的主观影响因素,一个人由于长期受社会环境、文化熏陶、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逐渐形成一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相对固定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一旦固化,就会在社会群体中形成一种强烈的价值观念,进而影响一个民族的语言思维倾向。在文学翻译中,特别是在东西方之间的文学作品翻译,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必然致使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困境的产生。

2地域环境不同是导致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困境产生的客观因素。一般而论,我们俗称的“东方国家”在地球的东半球,而“西方国家”在地球的西半球,东西方国家之间截然不同的地域环境,形成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不同认知。根据不同的自然环境,各个民族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描述同一现象和事物,从而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氛围。例如,由于地域环境的不同,中国人常用“东风”和“南风”来形容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等美好的景象;而英国人恰恰相反,他们常常用“西风”和“北风”来描写勃勃生机的春天。这种地域差异体现在文学作品翻译当中,就必然会产生文化差异———中国人觉得“西风”和“北风”能够带来和煦的春光是不可思议的;同样,英国人也会觉得“东风”和“南风”吹绿的枝头也是难以理解的。地域环境不同是造成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产生的客观因素,这种差异性需要译者在充分了解原作品所属国文化背景的条件下,才能准确地翻译出文学作品。

3历史背景不同是导致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困境产生的根源因素。一个民族在长期存在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民族特点的历史背景。历史文化背景不同是导致文学翻译中产生文化差异困境的根源因素,由于历史背景的不同,每一个民族都有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积淀,并积累了大量富有民族文化内涵的词汇和语言。每一个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历史和社会存在方式,任何民族语言都负载着该民族身后的文化内涵,语言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文学作品语言不是一些静止的传递信息的符号,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种情感思想的交流和传递。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由于各个民族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不能单单从字面意思上去理解,而应该融入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背景中去理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展现原文的意思和风貌。

4文化习俗不同是导致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困境产生的核心因素。文化习俗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社会风尚、道德情操、伦理观念、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外在表现。各个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等,在各自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不同的文化习俗。文化习俗是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困境产生的核心因素,受文化习俗不同的影响,文学作品翻译在表达相同意思或概念的说法有着很大差异的。例如,在中国,龙被认为是神圣的、尊崇的、至上的,中国人常把自己成为是龙的传人。而在西方国家,dragon(龙)却被认为是一种异性、怪异的动物,是罪恶的象征、是一种邪恶的力量。同样是一种动物,由于国家和民族间的文化习俗不同,在人们心中产生的联想和想象就各不相同。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如果不熟悉一国的文化习俗、社会风尚等价值尺度和行为规范,必然会因为文化差异而造成读者对译文难以理解的障碍。

三文学翻译中破除文化差异困境的对策探索

文学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形式的转换,更是一种文化的融合与交流。在文学作品翻译中,语言本身的翻译往往是相当容易的,最为困难的是语言中蕴含的文化镜像。文学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通过语言结构的转换、意思的再创造,来消除语言和文化差异的障碍,从而准确地展现文学作品的真正内涵和丰富意蕴,使读者接受并认同译作。

1文学作品翻译者要增强翻译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综合素养。翻译者是文学作品翻译的主体,翻译者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文学作品翻译的优秀与否。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要求翻译者必须同时熟练掌握和运用两种语言,才具备进行翻译的基本素质。然而,文学翻译不仅仅是语言形式的简单转换,而是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翻译者只有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充分了解原作品所属国与翻译作品接受国的历史背景、文化习俗、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内容,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文化差异带来的困境,使翻译作品的信息接受者真正感受到原作品中包含的真正意蕴。

2加强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形成多元文化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全球一体化发展的今天,各种文化思想相互交流、碰撞、融合、共生,形成多元化的文化体系。文学翻译作为各国文化交流与发展的重要平台和媒介,一定要抓住这个契机,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积极融入各种外来的积极文化因素,加强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多元文化的发展。文学翻译中离不开文化语境和文化氛围,翻译出来的作品要既能够让读者感受到原作品所属国的文化底蕴,又能让读者感受到译作是一部富有灵魂和内涵的作品,需要不断加强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使译作接受者在阅读之前熟悉和了解原作品所属国的历史背景、文化习俗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文化差异障碍,实现文化的真正“移植”。

3根据不同的文学体裁,正确处理语言中文化意蕴的“留”“、弃”。在不同体裁的翻译作品中,所蕴含的语言特征和文化意蕴也各不相同。文化因素是文学作品翻译当中必须考虑到的重要因素,忽略了文学体裁承载的文化信息内容,就等于忽略了文学语言中的真正内涵,翻译出来的文学作品也将变成机械、僵硬的词汇和语句堆积。在文学体裁的作品中,如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化就成为其翻译中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忽略了文化因素,译作就成了没血没肉的、只是由词汇和句子堆积起来的躯壳。优秀的文学翻译者在翻译实践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文化因素,正确处理文学语言中文学意蕴的保留与抛弃问题,使翻译出来的作品既能客观真实地保留原文意思,又能使接收者感受到原作者国家的文化风格与特色,解决两种语言文化之间差异的矛盾。

东西方文化差异及原因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财政支出;地区差异;均等化

中图分类号:F81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7-0016-03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区域差距不断扩大,这一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威胁因素 [1] 。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各种财政政策中,财政支出历来是最为重要的手段与方式之一,财政支出的投向不同意味着公共服务和受益对象的不同。因此,分析财政支出及各支出类别的地区差异对于分析中国财政支出地区间差距的特征,制定和完善促进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财税政策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一些学者已经开始关注中国财政收支的地区差距问题。Tsui(2005)将各收入对财力差异的相对贡献率分解为省内差异贡献率和省际之间的贡献率,该研究是基于县级水平的分析,并没有分析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差异 [2] 。刘亮(2007)根据东、中、西三大区域,对人均预算收入和中央转移支付的差异进行区域分解,以确定区域内部及区域间财力差异对全国财力差异的影响 [3] 。胡怡建和张伦伦(2007)根据收入来源(包括转移支付)对财力地区差异进行要素分解,以确定各项收入对财力差异的贡献率 [4] 。综上所述,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地区间财力差异的测量,而应用区域经济学中不平等指数及相关分解方法研究财政支出地区差距的文献却非常少。

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的划分,以 1990―2008年为分析区间,以五年为一个分析单元,研究了中国经济转型时期财政支出地区差异的现状,运用指数方法分析了中国财政支出的地区差异程度和特征,并探析了这种不平衡产生的原因及相关政策建议。

除此之外,一些年份财政支出区域分布的明显变化也反映出宏观政策变动的影响。例如,1994年财政体制改革恶化了中西部地区的财力,致使1995年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出的比重出现了显著下降。2000年以来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使西部地区财政支出的比重提高较快。2005年的中部崛起战略也使中部地区财政支出的比重有所提高,但相对西部而言提高并不显著,可见中部的发展受到此政策的影响相对较小。

一、中国财政支出地区差异的现状

1.财政支出规模的地区差异。近年来,中国地区财政支出的规模有了大幅增长。从区域分布来看,东部地区的财政支出增长十分显著,远大于中、西部地区[5] 。从表1 可以看出,1990年东部地区财政支出总额为933亿元,中部为586亿元,西部为560亿元,东部地区约占总量的1/2,中、西部均占1/4;而2008年这一指标分别变为22 891亿元、12 592亿元和13 766亿元,各地区占全国总额的比例仍然大致不变。这说明三大地区的相对差异不变,但绝对差异在扩大。也就是说,对于中、西部总体上经济欠发达地区,虽然财政支出规模在不断扩大,但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相比,却因为绝对差异的扩大而处于一种不利的地位。

2.财政支出结构的地区差异。财政支出结构是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总额中各项支出的组合,它反映了一定时期地方政府财政政策的方向和所提供公共产品的结构。根据地方财政预算表,我们将地方财政支出分为经济建设支出和公共支出。前者包括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支出和科技三项费用、农业与林业支出和城市维护建设费四项;后者包括教科文卫生事业费支出、其他事业费支出、行政管理支出、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费、社会福利保障费支出和其他支出 [6]。

从表2可以看出,近年来东、中、西部地区地方财政支出的内部结构呈现出不同特点。总体而言,东部地区经济建设支出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公共支出比重相应上升;而中、西部地区的情况则正好相反,经济建设支出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而公共支出比重却有所下降。究其原因,跟各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不无关系。东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需要政府更加关注市场失灵的地方,提供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这使得东部地区公共支出比重逐年上升。而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政府更加关注经济总量的增长,再加上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推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建设支出呈现上升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公共支出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中西部地区公共支出比重下降表明公共服务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种情况的确令人担忧。

二、财政支出地区差异的实证分析

1.人均财政支出地区差异的变动趋势。人均财政支出能够有效反映各地财政支出分配的公平程度。从表3可以看出,用绝对指标极差和标准差来衡量,1990―2008年中国各地人均财政支出的离散程度呈上升趋势,极差从1990年的499元上升到2008年的11 319元,标准差从1990年的140元上升到2008年的2 903元。用相对差异指标来衡量,极值比和变异系数都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极值比由1990年的5.8上升到2005年的7.9,之后又开始下降,直到2008年的5.7;变异系数从1990年的0.55上升到2005年的0.72,之后开始下降,直到2008年的0.61,说明从1990―2005 年前后,人均财政支出的地区差异问题越来越严重,但2006年以后这种地区差异开始有所缩小。这是因为改革开放初期实行的“向东倾斜,梯度推进”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使得中国各地区间的财政差距和公共服务差距迅速扩大,从2006年起中国开始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人均财政支出的地区差异开始逐渐缩小。

2.以基尼系数衡量人均财政支出的地区差异。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是经济学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已经被广泛地用于一切分配问题和均衡程度的分析和衡量。为了更准确地反映各地区在财政支出上存在的差异,本文根据基尼系数的平均差方法,计算了1990―2008年人均财政支出、人均公共支出和人均经济建设支出基尼系数。从下页表4可以看出,1990 ―2008 年中国人均财政支出、人均公共支出和人均经济建设支出的基尼系数都呈下降趋势,但却都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0的警戒线,可以看出中国目前人均财政支出地区差异问题比较突出。值得注意的是,人均公共支出基尼系数要明显高于人均财政支出和人均经济建设支出的基尼系数,这说明地区之间的人均公共支出差异问题比人均财政支出和人均经济建设支出差异问题更加严峻。可见,目前中国公共产品供给的地区差异是明显的,这隐含着不可忽视的社会风险。

3.以泰尔指数衡量人均财政支出的地区差异。泰尔指数(Theil Index)是从信息量和熵的概念出发来考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7],在经济学上被广泛运用于区域经济差异程度研究。与变异系数、基尼系数相比,泰尔指数的特殊意义在于能将人均财政支出的地区差距分解成地带内差距和地带间差距。本文计算了1990―2008年的全国人均财政支出的总体泰尔指数及东、中、西三类地区的区域内、区域间的均等性分布程度。

从表5可以看出, 1990―2008年人均财政支出的地区差距经历了以下发展阶段:1990―2000年泰尔指数呈上升趋势,从2005年开始下降,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发展过程。其中,人均财政支出的地区间差距相对较小,也呈现出了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发展趋势;而人均财政支出的地区内差距相对较大,总体上讲东部排在首位,西部次之,中部排在最后。由此可见,改革开放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地区间的财力差异,近年来随着中国均等化战略的推进,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逐步缩小了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和财力差异,因此人均财政支出的区内差距成为了影响中国地区财政支出差距的决定性力量。

结论及政策建议

由此可见,近年来中国财政支出的均等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但财政支出地区差异问题仍然比较明显,其中公共支出比经济建设支出的地区差异问题更加严峻。现阶段财政支出地区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以及由此决定的地方财政能力的差异,这必将引发地区间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的差异,从而影响中国均等化战略的实现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中国应不断完善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通过转移支付的手段使各个地区拥有大致均等的财政能力,从而满足各个地区大致相同的财政支出需求。综上所述,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实行规范的、以均等化为目标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现行转移支付制度结构复杂、规范性差且不透明,其中相当部分是为解决分税制改革以前的历史遗留问题 [8] 。在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内,具有正面均等效果的转移支付仅限于始于1995年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但其总量占一般目的转移支付的比重不到30%,占全部转移支付的比重不到10%。而维护地方既得利益的税收返还虽然相对规模有所下降,但目前占转移支付总额的比重仍然超过1/3。因此,今后应当减少用于非均等化方面的转移支付资金,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等均等化转移支付数量。

2.调整转移支付的地区分配结构,增加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所获份额。从各类转移支付的数量看,还没有确立以均等化转移支付为主体的转移支付结构。在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内,税收返还所占份额最大,而且东部地区所占税收返还份额最大。这种资金分配结构不仅没有缩小地区间贫富差距,反而恶化了财政支出均等化状况。因此,有必要改变转移支付的地区分配结构,使其向中、西部贫穷地区倾斜,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雍君.中国的财政均等化与转移支付体制改革[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9).

[2]Tsui,K.Local Tax System,Intergovernmental Transfers and China’s Local Fiscal Disparities[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005,(33):173-196.

[3]刘亮.中国地区间财力差异的变化趋势及因素分解[J].财贸研究,2007,(1).

[4]胡怡建,张伦伦.中国地区间的财力差异――基于地方税体系与转移支付体系的比较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7).

[5]罗丽英,汤薇.中国财政支出地区差异的研究[J].经济师,2007,(12).

[6]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2008中国财政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