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会计学科研究方向

会计学科研究方向

会计学科研究方向

会计学科研究方向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会计学 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会计学是促进当代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一门实用性学科,它的研究方法,即方法论则决定着会计学研究的发展方向。现代会计学中主要流派所形成的研究方法论在历史上都各自有着其自身的作用和局限性。只有用客观、发展的观点对会计学研究方法的演化过程进行回顾、比较,才能够改进目前在会计学的研究中应用的各种方法并且提高研究水平。

一、会计学中哲学问题综述

任何学科理论的发展与创新都必须以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会计学的发展同样要依赖于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对会计学发展史的研究可以发现,会计学理论的创新与突破,都是源于正确的哲学理论的指导。若错误的理解世界观和方法论,人们变会陷入迷茫,无法找到正确的方向甚至误入歧途。会计的研究对象是企业日常经营业务中最根本的特性,最普遍、最基本的关系及规律。会计哲学将哲学的理论和方法融入会计学之中,是研究会计行为与活动本质和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对会计行为与活动本质和规律的最高抽象。

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会计理论研究

首先,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认识论,并将其运用于会计理论研究。马列主义理论与认识论,是反映动态的革命理论,实践是其理论的基点和出发点。认识与实践是无法分开的,实践无法脱离认知而单独存在,在实践中认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在研究会计理论的进程中,要充分尊重客观存在的事实,以事实为根据,按照会计研究对象的本来面貌加以探讨,反对主管片面性和盲目性迎合相关利益集团的会计理论研究。会计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科学,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的变化,甚至还有假象掺杂在其中,但我们不表面现象所迷惑,要从这些表象中抽象出事物运行的本质。要将自己的认识从感想不断过渡到理性,将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基本经济联系抽出来,找出会计所遵循的一般规律。会计必须遵循客观事实的特性令其有了一些自然科学的属性,同样也使其有了一定的科学技术性。在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来看,在繁杂的社会经济生活中认识会计,研究会计的社会属性。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会计这门学科的认识,然后根据这种认识对会计进行研究,发展成为会计理论从而反过来指导会计实践,形成一个循环。其次,加深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运用其加深对会计理论的研究。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是由人们有目的的活动构成的,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会计作为一门经济管理类的科学,要依据历史经验,遵循客观规律才可以稳定的发展下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来认识会计学,就是要探索会计的发生、发展和消亡过程的本质和规律性的东西,这当中要对大量的历史资料做出科学的评价与结论。在社会和生产力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人们生产的材料开始有了剩余,为了将其合理的分配和利用,会计科学应运而生。对大量的历史文献进行分析,不难发现,财务管理这一社会活动产生的原因,归根到底是为了合理分配劳动时间,减少劳动消耗,生产更多的产品,以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可以这么说,会计这门科学的产生就是为了满足对剩余产品计量的需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会计核算结果的判定,主要看它是否真实全面地反映了企业资产状况、经营成果等,同时要看它是否对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是否对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有利。会计理论的价值主线是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计量和反映,我国的会计研究是在对西方会计理论研究的继承基础上的发展,现行主要采用规范性研究以及实证研究,尤其在最近几年实证研究风靡学术界,成为一大主流。当然,我们仍应当清晰地知晓,会计规范性研究是不可替代,它仍能并将继续发挥应有的作用。比^完美的研究方法应当是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结合,二者相互补充,从而为我国会计理论的发展和进步做出重大贡献。当然,我国的一系列的会计工作都需要建立在上述四项基本假设之上,由于假设存在一些缺陷,而导致了会计研究方法存在一些瑕疵。

三、新的方法论在会计学研究发展过程中的构建

方法论不仅决定了我们研究工作的目的和手段,而且还对会计学家的科学研究工作起着指导性的作用。会计学的研究方法论演化史就提示过我们:会计学的研究方法论在理论上应该是一个趋于完善的,至少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的体系:会计学研究的一般科学方法论、哲学方法论以及具体方法和技术。会计学研究不仅需要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指导,还需要一般科学方法论。在经历了会计学研究的分析性研究之后,已经出现了向综合研究的趋势。会计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不仅受信息论影响、系统论影响、控制论影响,还受协同理论和突变理论的指导。虽然这些理论并不是出自会计学,但却对会计学的研究工作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当然,尽管这些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优点多多,但它也并不能够代替一般方法论。会计学有着其自身的特性,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其特性构建出一套符合会计学自身特点的发展理论和方法论体系。在会计学研究中,应当坚持以问题为中心,力争做到主观方法与客观方法的统一,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完美结合,把社会、自然两种科学方法包容并蓄。接受一切可用的方法,不断进行创新,绝不能照搬国外的研究方法,力争进行多学科与跨学科的研究。

总之,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中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应当具有自己的鲜明特点,在研究的过程中要结合中国的国情,不能单纯延续西方的观点去研究。当然,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目前正处与向IASB趋同的大潮中,但不能把趋同等同于相同,在这一进程中,应当结合中国国情坚持会计学的规范研究,同时要将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规范研究为实证研究指明方向,反过来利用实证研究方法验证规范研究成果。总结并归纳在实践中财务工作的成功经验,不断健全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务学理论与方法体系。因此,本文认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对于弥补目前我国会计研究方法的缺陷将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以宽.会计哲学[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8.

会计学科研究方向范文第2篇

1.优化会计环境。一般认为,会计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等因素。不难看出,这些因素均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并构成了社会科学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些因素的发展变化无疑对会计的发展变化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这已被诸多的研究成果所证实。通过会计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比较研究,一方面可以了解会计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共性,更清晰、更全面地认识会计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内在联系,更准确地把握影响会计学发展深度、发展广度、发展方向的各项外部环境因素,从而为会计学更合理、有效地适应环境的发展,更好地发挥会计学的职能作用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可以了解会计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差异,把握各自的矛盾所在,更深入了解有关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体系、方法体系等方面的特殊性,对各个会计环境因素为何作用于会计、如何作用于会计、何时作用于会计。作用于会计的程度等问题,提供更为清晰的思路,使我们更全面、深入、客观地认识和利用会计环境,通过会计对有关环境因素的反作用,实现优化会计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2.认识会计学本质。关于会计学的本质,主要有生产力论、生产关系论、上层建筑论、产权论等观点。很显然,会计学作为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同样,会计学作为管理类中工商管理下的二级学科,仍然没有脱离社会科学。因此,会计学不可能具备生产力性质,而作为管理类的学科专业,又不可能仅仅是一门技术、艺术、方法,也不可能仅仅以提供财务信息为目标。从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财务关系看,会计学具有一定的生产关系性质;从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角度考察,会计学具有一定的上层建筑性质;从会计等式及其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分析,会计学又具有一定的产权性质;从会计专业的学科地位及其工作性质考虑,会计学又属于一项管理活动。从现有这些观点看,会计学作为系统化的会计知识体系,本质上是有关产权方面的管理活动,这是基于会计学是经济学的组成部分、是管理类中工商管理的二级学科所得出的结论。这一结论的正确与否,虽然有待于我们理论上的进一步讨论和实践中的不断印证,但却是与会计学的社会科学性质密切相联的。会计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比较研究,也必然带来对这一问题更科学、更合理的认识。

3.夯实会计研究基础。会计学作为社会科学中的一个子学科,其发展和完善有赖于其他学科、尤其是相关学科的发展和完善,并以其相关上一级学科为基础。通常认为,会计学的理论基础是政治经济学,也有人认为哲学、数学同样是会计学的理论支柱。实际上,会计学的理论基础与一定的经济体制有关。在计划经济下,会计的主要任务是反映和监督国家计划的完成进度及其结果,企业会计作为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手段,本质上已被纳入国家财政体系,形成了国家宏观上的大财政和企业微观上的小财政,会计工作、会计研究与财政工作、财政理论形成了紧密的关系,这时会计学的理论基础是政治经济学和财政学。在市场经济下,会计学的理论基础应是经济学(含西方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金融学,许多新的会计问题均源于此,比如产权会计学问题、委托会计理论、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外币拆算会计问题、通货膨胀会计问题等等。当然,与会计学理论密切相关的还有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等学科。不管怎样,会计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比较研究,是深化会计研究、强化对会计理论基础的认识、构筑更加扎实的理论根基的需要。

4.加深会计研究深度。实践证明,作为一门应用经济学,会计学也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科学,为企业的经济管理服务,因此才有技术论、工具论等观点。但这不等于会计学没有理论,否则也就不会产生各个会计学流派。而会计理论作为会计学的研究成果,其研究深度有赖于相关学科的深入了解及其理论的借用。例如,规范会计学派与实证会计学派的产生,源于经济学中的规范研究、实证研究,而这些研究方法又来自于哲学中的方法论。研究会计问题,既要深入会计学内部把握其精髓,又要站在会计学之外的经济学。管理学、哲学甚至伦理学等角度冷静地分析会计,所谓“跳出会计看会计”、“跳出会计研究会计”的道理即在于此。惟有如此,才能增强我们研究会计的客观性,减少和避免偏见。会计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比较研究,为此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和机会。目前采用经济学、伦理学、行为科学等视角研究会计问题,对会计学的发展所作的贡献,就是一个典范。

5.拓宽会计研究领域。关注和加强会计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比较研究,可以在它们的共性与个性中发现新的有用的结合点,进而拓展会计学的研究范围,扩大会计学的研究视野,借鉴其他学科有关原理、理论丰富会计学,甚至形成新的边缘会计学科。管理会计、产权会计、行为会计、破产会计、会计哲学、会计心理学。会计伦理学等边缘学科的形成,都是会计学与其他社会科学比较研究的典型成果,是会计学与其他社会科学融合的结果。而三式簿记对物理学中的动力、摩擦等概念的引用以及现金流量表对物理学中的流量概念的引用等,是会计学与自然科学结合的结果。

6.完善会计学科体系。在现代会计学中,一方面会计学科不断分化、细化,向纵深发展,使会计学科体系呈现出一种递进的、专门化的趋势,另一方面会计学科又不断综合,边缘学科不断涌现,使得会计学科体系呈现出一种横向的、综合化的趋势。前者是会计学本身发展规律的结果,后者则是会计学与其他学科的比较、融合的具体体现,尤其是与其他社会科学比较的结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这种既矛盾又相互促进的趋势之所以将持续下去,是因为这是一种科学发展的必然规律。会计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比较研究,也必然带来会计学科体系的深刻变化甚至革命。

7.把握会计学发展方向。20世纪以前的会计学,主要是研究记账、算账、报账的理论和方法,实际上是簿记理论的研究,这与当时社会生产力及其他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社会科学概念的形成及其突出作用的发挥,只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会计学中的管理会计形成于50年代。发展于60~70年代、更新于80~90年代,与同期有关社会科学的发展线路是基本吻合的。研究其他社会科学,进行会计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比较,可以从中总结和发现会计学的发展方向,以增强会计学研究的主动性、自觉性和能动性,提高会计研究效率、改善会计研究成果。

8.发现会计研究中的问题。既然有关其他社会科学的发展,预示着会计学的发展方向、引出新的会计学问题,那么通过会计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比较研究,就容易发现会计研究中的问题。比如,有人将会计研究方法分为规范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两类,但将某个问题的研究也归结为规范研究或实证研究,并不科学。因为如果从逻辑学、哲学角度考察,规范研究中包含着实证研究,或者理论实证,或者实务实证;而实证研究中也离不开规范,实际上,实证研究中的假设条件本身就是一种规范。再如,一般认为,会计的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而资金运动是价值运动的货币表现,那么财政的对象、税收的对象又是什么?笼统的将价值运动(资金运动)作为会计的对象,必将模糊会计学与有关社会科学的界限,侵占其他有关学科的“领地”,造成学科间的混乱,因为划分不同学科的根本界限在于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如果不进行会计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比较,则很难发现这类问题。

会计学科研究方向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会计; 科学; 发展观; 内涵

我国会计科学的研究起步较晚,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会计科学的发展进程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碍,致使我国会计科学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有了一定的差距。21世纪,中国经济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作为经济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计将会承担更为重要的历史使命,会计科学不仅会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且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因此,需要对中国会计科学在21世纪应当如何发展的观念性问题进行专门研究。

一、发展动力:会计管理实践的客观要求

21世纪中国会计科学发展的最大动力是来自于会计环境的变化,而在会计环境中对其影响最大的则是经济环境与科技环境。从经济环境上看,已经初具框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将会通过不断的调整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模式,从而对20世纪所形成的会计管理科学的基础理论体系产生重大影响。从科技环境上看,由于高新科学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广泛运用,知识的经济化和经济的知识化已经形成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生产作业过程的高技术含量必然会引起经营管理手段的高技术含量,从而引起会计信息的搜集、加工处理程式与输出方式的高技术含量,这样,就必然会对20世纪所形成的会计技术方法体系产生强烈的冲击。作为对会计实践活动进行全面研究的会计科学,如果不考虑会计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就会使通过研究所形成的会计理论缺乏对会计实践的具体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由此可见,因经济环境变化所导致的21世纪会计管理实践内容与程式上的变动必然会成为推动21世纪中国会计科学发展的源动力。

二、发展目标:会计科学体系的完善创新

不断拓宽会计理论研究领域并进行会计理论的创新,既是推动会计科学发展的动力之一,也是每个会计理论工作者的义务。早在上世纪中叶,美国会计学会的专家们经过论证后曾明确预言:未来的会计理论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来扩展其范围:一是将新的测定方法引进会计学领域;二是将扩张作为会计报告的行动概念。它比较明确地提出了会计科学发展的两个重要途径,即正确的研究方法与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由此可见,当会计所面临的环境发生变化时,适时确立会计科学的发展目标是使其得以稳步发展的前提条件。根据我国会计科学发展的现状,21世纪的基本发展目标应当是:规范会计科学的理论层次与结构,加速会计科学理论体系的创新,完善相关会计科学的内容,拓展会计科学的研究领域,从而构成一个完整且具有结构合理、内容严密、优势互补等特征的、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会计科学体系。这一体系应当由会计理论科学、会计方法科学、会计管理科学、会计研究科学和会计教育科学五个基本部分所构成。在此基本要求下,会计科学的学科体系内部应当按照其学科特点组合成合理的学科群落,可以考虑将会计科学划分为核心层学科、紧密层学科、松散层学科、边缘层学科和渗透层学科五个级次,或者称之为主体性学科、支柱性学科、基础性学科和支撑性学科四个系列,逐步形成一个多层级的宝塔式、网状型结构,使其发展能呈现出一种较为稳定的态势,从而丰富会计科学学科家族的成员构成,让具有悠久发展历史的中国会计科学在21世纪的中国经济科学体系中占据应有的一席之地。

三、发展观念:会计科学范围的纵横拓展

确立正确的会计科学发展观念是中国会计科学在21世纪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由于现代社会经济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生产越来越专业化与集团化,这就在客观上要求不同类型经济科学的研究对象也应当随之分解与细化,从而使得经济科学的分支学科越来越多。与经济科学的这种发展趋势相适应,如果说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初期会计科学还只是一花独放的话,那么,延绵到今天的会计科学就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学科林立且拥有一百多个分支学科的庞大的科学体系。会计分支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形成了对现代会计对象某一领域或者某一方面问题的专门研究,从而有助于对不同会计现象与新会计现象的剖析,特别是其它学科领域里大量新学科的出现以及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使得会计科学研究的对象越来越多,研究的领域越来越宽。在会计科学研究对象呈现出快速分化的同时,会计科学学科内部的各学科之间以及与其它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和渗透日益加强,形成了我中有彼、彼中有我的特有的学科之间的互容现象,从而也相应地形成了一些边缘性的会计科学学科,如环境会计、电算化会计、资源会计等。

在21世纪,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这种学科之间的分化与综合现象将会日益突出,任何一门学科的内容,都将会与其它学科的相关内容之间形成一种联系与融合关系,会计科学的发展也就必将会受到这一趋势的影响。因此,在引进、借鉴、消化、吸收、创新的基本方针之下,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与渗透,从而使会计科学在学科内容上注重对其它学科的兼容与吸收,不断地从横向和纵向上拓展其研究范围,并不断地注重理论创新以构成新的分支学科。以此认识为基础,在21世纪中国会计科学的发展观念上应当予以必要的转变:一是不能就会计而研究会计,要注意跳出会计的框框来研究会计科学问题;二是以多种学科作为其研究基础,即在传统会计科学的基础之上,注意其与数学、相关经济学及其它学科的结合,注重不同学科内容研究上的交叉与融合;三是注意与其他学科的嫁接、改造、引进与创新,合理吸收其它学科的先进研究成果,以减少重复劳动;四是注意会计领域里的新学科、新问题、新领域的前瞻性研究;五是应当在兼收并蓄的基本要求下,注重学科发展的国际化趋势与国家化特征;六是在会计科学的学科方位上,应当正确、恰当地将其予以合理定位,以便使会计科学的研究内容与纵横拓展的要求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发展方式:会计科学研究方法的结合运用

在会计科学的发展上,研究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会计科学的研究水平和研究效率,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会计科学发展目标的实现程度。在中国会计科学得到迅速发展的20世纪,在会计研究方法上重演绎、重抽象、重定性、重逻辑思维和推理的研究定式起着一定的主导作用,由于会计理论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方式相对较为滞后,因而会计理论工作者基本上是处于一种个体性劳动和个体操作的状态,加上研究信息传递方式上的局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成果在不同研究人员之间的相互沟通与运用,由此而导致研究内容上重复性劳动也造成了一种研究资源上的不应有浪费,从而对会计科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21世纪中国会计科学发展的基本方式就是应当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注重各种研究方法的有机结合。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充分认识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的利弊,处理好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首先,应当强化定量研究方法的运用。这就需要全面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定量分析方法的作用,正确地使用定量分析方法。目前,中国的会计科学发展不能满足于抽象的理论阐述,应当用务实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采用科学的方式去搜集、整理与研究对象有关的资料,以实证性的资料为基础,以数量分析的结果为依据,去描述经济活动变化的规律,去阐明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去说明企业经营方针的调整以及经营活动结果的演变,从而使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与其经济利益相关的经营活动发展趋势、规律有更为直接和深刻的认识,以有助于其正确经济决策的形成,并以此结果来丰富会计科学的内容。

其次,应当坚持运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对与会计有关的经济事项进行定性的理论分析,恰当地将规范性理论分析与实证性数量分析方法有机结合。应当承认,会计研究中的某些具体问题,诸如资本市场的运行质量、会计信息的效度与股价之间的关系等内容,必须要建立一定的定量分析模型和大量使用定量性分析手段,但对于目前日趋复杂的企业经营活动规律的揭示及其所受会计环境变化影响程度的揭示,以及对会计政策调整方位的全面分析,实证性的定量分析方法并不是唯一的,更不可能是基本的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讲,缺乏定性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全面地、科学地阐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目前在会计理论研究过程中,有部分学者认为,只有通过复杂的数学模型设计和精确数学分析的方法,只有大量运用实证分析的会计研究方法,只有全面研究资本市场中的会计信息披露与质量,才意味着中国的会计科学研究“与国际接轨”,才是中国会计科学的发展方向。这一看法不仅失之偏颇,而且反映在思维方式上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形而上学特征,不利于中国会计科学在21世纪的发展、创新与完善。在21世纪中国会计科学发展方式上,应当从中国的会计环境出发,采取拿来主义,积极地汲取20世纪中后期西方会计科学发展上广泛运用数量分析方法所取得的先进经验和已有成果,但是不能全面照搬。盲目地追求用实证性的数量分析方法来全面取代规范化的定性理论分析方法的做法,既与中国会计科学的发展现状不符,也不利于中国会计科学在21世纪的健康发展。

五、发展道路:会计科学的科学化、国家化和国际化

与中国会计改革及发展模式的基本目标相一致,在21世纪中国会计科学发展道路的选择上,应当紧密结合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的实际进程,以科学化为基础,以国家化为起点,以国际化为方向,以使其能够有机地融入国际会计科学发展的大潮流之中,使之真正成为国际会计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会计科学的科学化是客观要求。会计学科学发展上的科学化内涵为:一是会计科学学科体系内部结构合理化;二是各具体会计学科的会计理论系统化;三是会计方法系统化,即指有一整套完整的方法程序对会计信息进行搜集、加工和处理,有合适的标准对其有效性作出判断;四是会计操作手段现代化,即达到人工系统和电子系统的有机结合,且能够使会计操作技术工具标准化;五是会计管理体制定位化,即指会计管理模式和会计人员的身份能够正确合理地定位,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设置有管理要求与功能基本一致的会计工作岗位,会计人员职务设置统一;六是会计法规体系配套化,即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会计法规体系;七是会计教育体系完善化,即形成一个不同级别、不同层次、不同要求和不同目的的会计教育体系;八是会计研究方法规范化,即做到实行规范化的研究过程和规范化的研究方法。

其次,会计科学的国家化是现实选择。从世界会计的发展历程上看,目前尚有五大会计模式,但从中国会计的发展现实上看,中国有自己的会计环境。因此,中国会计科学的发展也应当具有自己的特定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这是由于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体制决定了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础理论结构;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决定了会计法规体系的多层级结构;特殊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会计管理体制上的准则制定的多模式结构;素质较低的会计人员队伍决定了会计操作方式是以手工为主的运行结构;多头管理的会计教育管理体制和人才选拔机制决定了会计教育的层级结构;经济发展的特殊进展决定了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的方式结构,即实行内部会计监督、外部会计监督和社会会计监督的有机结合。与此同时,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国会计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模式下,已经开始呈现出会计信息社会化、商品化和口径国际化、会计服务市场化、会计核算手段现代化、会计监督社会化、会计工作规范化和会计规范配套化等基本趋向。上述现状决定了在中国会计科学的发展上应当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建立起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科学体系。

最后,会计科学的国际化是历史趋势。近年来,由于金融与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全球经济发展在要求中国应当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的同时,也对中国会计走出国门和走向世界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中国的会计以及会计科学能够实现与国际通行惯例和内容相协调。尽管目前制约中国会计科学国际化的因素很多,但通过靠拢――协调――接轨的程式来缩短中国会计科学与国际会计科学的距离是一种必然选择。当前,我国会计科学国际化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一是在会计理论体系的结构和研究方法上应当向国际化靠拢;二是在会计方法体系上应当是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并驾齐驱,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对外服务和对内服务的任务;三是在会计信息加工处理及运作程序的标准上应当由中国会计准则逐步地向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相接近这一目标过渡;四是在会计监督体系上,应当逐渐加大社会会计监督的范围与力度;五是在会计教育的层次、内容、体系与结构上,应当尽快走出当前的发展误区,采取有力的措施,优化会计教育资源的配置,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以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会计专业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 杨维生.营造良好的会计环境.财经视点,2001,(9):45-77.

会计学科研究方向范文第4篇

关键词:研究型教学;教学模式;网格计算;本科教学

0.引言

研究型教学理念最初是为了创办以学术研究和培养研究生为主的研究型大学而提出的。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承担着创造知识和传播知识的双重任务,研究型教学就是把大学的科研和教学联系起来。由于本科教学的基础性和重要性,研究型教学就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在本科教学中得以应用。1998年著名的博伊报告——《重视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中提出改变本科教育的10大途径的第一条就是“使得基于研究的学习成为标准”,即倡导在有条件的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教育中推行研究型学习和教学。

研究型教学理念既有宏观层面的体现——创办研究型大学,乃至形成崇尚研究、鼓励创新的学术风气;也有微观层面的体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采用研究型的教学模式,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形成教师个人科研和教学的良性互动。研究型教学引入我国以来,许多学者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既有宏观层面的研究和论述,也有微观层面的运用和实践。下面介绍笔者在网格计算课程教学实践中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的一些体会和经验。

1.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特征和实施条件

研究型教学模式是指融合学习与研究于一体,由传统的教师为主导的单向知识灌输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评估问题,最终获取知识、培养创新能力,乃至作出实际创新的教育模式。

笔者认为在一门课程的本科教学实践中采用研究型教学模式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课程已有知识体系的传授要遵循知识发现的过程和规律,引导学生以研究思维模式掌握已有知识体系;二是介绍课程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热门研究方向,引导学生接触前沿研究问题,甚至作出实际创新。

1.1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特征

研究型教学模式要求在课程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如教学方式、课堂内容的准备和组织、实践环节、考核方式以及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新规划和组织。

1.1.1教学环节方面的特征

从教学方式、课堂内容的准备和组织、实践环节和考核环节等4个方面阐述研究型教学模式在教学环节方面的特征。

笔者提出如下几种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教学方式:

(1)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评估问题(以期进一步改进),把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学习融入到知识的讲解过程中。

(2)指导性设计(Guided Design):确立能够覆盖课程知识面的设计课题,引导学生给出设计方案,并完成课题的实现和测试,最后再完成对设计方案的评估,锻炼学生运用课程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案例研究(Case Study in Science):设计实际的情景或者问题,引导学生给出解决方案,建立课程知识与实际的联系。

(4)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Leaming):介绍与课程紧密相关的科研项目的情况,最好是让优秀的学生参与实际的科研项目中,为项目作出贡献的同时学习知识、锻炼能力。

(5)论文研究(Research):引导学生收集、阅读、整理论文资料,从中发现问题,并采用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然后整理成论文的形式发表,直接为课程相关学科和研究方向的发展作出贡献。

(6)讨论班(Seminar):讨论班的方式是随意的,可以是一名或者若干名同学主讲,也可以是有主题的针对性讨论或无主题的心得体会的交流;讨论内容也是灵活设立,可以是某一个问题、设计方案、案例解决方案、科研项目相关的内容或者论文的分析、论文新成果的讨论等。

在研究型教学实践中,可以根据课程不同内容的需要灵活采用上述教学方式,如已有知识体系的传授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课程实践环节采用指导性设计方式,未来研究方向的介绍采用论文研究和讨论班的方式等。

课堂内容的组织和准备,需要根据内容性质的不同(如概念、原理、技术、规范等)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然后按照所选择教学方式的要求对课堂内容进行组织和准备。

实践环节是锻炼学生应用课程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环节,任课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实践课题,制定要求和范围,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自主设计课题,完成方案设计、实现和评估的完整的实践环节,实践环节可以采用指导性设计或案例研究等教学方式。

传统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的考核方式一般采用闭卷考试,重点考核学生对于课程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当然有部分题目考核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研究型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的考核环节需要具有与研究型教学模式相适应的考核方式。在研究型教学模式中学生掌握课程已有知识体系不是唯一的目标,运用课程知识体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展课程知识体系的创新能力是具有研究型教学模式鲜明特色的另外两个重要目标,课程考核中应突出对这两种能力的考核。

1.1.2教学方法方面的特征

研究型教学不仅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上区别于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而且在各个教学环节的实践中采用的教学方法也有显著区别。研究型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尤其注重引导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研究型教学实践中各个环节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表1所示。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教学方法对于研究型教学模式来说并不是完备的,任课教师可以采用其他的教学方法或者自创新的教学方法。

1.2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施条件

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需要在教学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具备一定的条件:如课程、任课教师、学生和学风、学校管理等方面,这些条件不是绝对的,但是具备这些条件将更有利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施:

(1)课程:课程所涉及的学科和研究方向已形成体系,并处于活跃的发展时期。

(2)任课教师:要求任课教师熟悉课程的已有知识体系以及科学研究的规律;在课程相关的学科具有实际的科研经验,形成任课教师科研和教学的良性互动。

(3)学生和学风:要求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知识获取者,学校要有提倡勤于钻研的学风。

(4)学校管理:学校在研究型教学实施的初期能够提出以提倡和鼓励为主的管理措施,在研究型教学的普遍实施阶段具有规范管理的措施。

2.网格计算课程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实践

笔者在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开设的选修课网格计算课程中,尝试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2.1网格计算及网格计算课程

网格是一种新型的计算基础设施和计算技术,其基本思想是计算力能够像电力一样易于使用。19世纪90年代出现网格的具体实现形式——网格中间件Globus Toolkit(简写为GT)。网格计算是多种计算机技术融合的一门交叉学科,如计算机网络、分布式计算、软件体系结构、软件组件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信息与网络安全等;并采用了多种实现技术,如Java语言、XML、Web服务等。网格计算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具备自己的知识体系,目前处于快速发展中。

网格计算课程旨在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高年级本科生介绍网格计算这一前沿技术,具有内容前沿、技术新颖、综合性强、研究性强等特点,着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基本的科研素质等。此外,还在本科学生的培养中发挥以下作用:

(1)构建专业知识体系:一方面网格计算课程通过运用多门先导性课程知识,起到了夯实知识体系基础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掌握课程本身的知识,拓展了本科学生的知识体系,开拓了学生的眼界和视野。

(2)锻炼专业基本能力: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中注意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实践等环节可以锻炼学生软件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开发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网格计算课程的教学实践

2.2.1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网格计算目前没有适合本科教学的成熟教材,这就需要按照本科教学的要求和网格计算课程的目标对网格计算的知识体系进行筛选,在课时要求内选出网格计算技术的最为主要的内容。

在筛选出主要内容以后,运用基于问题的学习这一教学方式,对课堂内容进行组织,把教学内容组织为一个个粒度各异的问题,按照背景介绍提炼问题分析问题解决方案方案评价的方式介绍课程内容。如在第一课概述部分,首先从企业计算的发展需求、科学计算的发展需求、计算技术本身的进步等多个方面介绍背景,得出共同的需求——计算要在更为宽广的范围内进行,从而得出网格计算的定义,即网格计算要解决的问题——“在广泛分布、动态、自治的网络环境中构建虚拟组织”。而后续各个章节的内容就是这个最大粒度的问题的解决方案,在后续章节的讲述中要注意呼应这个问题。最后一章——网格计算的研究方向则隐含了对这一问题解决方案的发展和评价,如在介绍Web服务资源框架,通过介绍以业界为主提出的Web服务存在的问题——无状态支持,得出“如何为Web服务提供状态支持”这一问题。然后介绍两种解决方案——开放网格服务基础架构和Web服务资源框架两种解决方案。最后对两种解决方案进行评估,指出Web服务资源框架方案的优势所在。

在WSRF服务的编程技术相关章节的教学中,主要采用了示例法:搭建网格的运行环境和编程环境,通过编写一个个具有代表性的WSRF实际程序,结合实例程序的代码讲解,并不断与Java程序设计、设计模式等课程中的知识点相联系,使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的WSRF服务的编写方法和流程。

在最后一章——网格计算的研究方向介绍时,主要采用了基于问题的教学方式,把各个研究方向要解决的问题交代清楚,给出网格计算领域的主要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名称,供学有余力和有进一步研究兴趣的学生参考。

网格计算课程的课堂授课内容,以及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如表2所示。

2.2.2实践环节设计

为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安排了一个8学时的实践环节:

(1)实验内容:搭建网格的运行环境和编程环境;设计并实现一个WSRF服务。

(2)实验要求:①WSRF服务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②完成问题确立、分析、设计、实现的全部过程,并在实验报告中体现;③具有较好的程序演示效果。

(3)教学方式:指导性设计。

2.2.3考核环节设计

采取了与研究型教学相适应的考核环节,课程的总成绩由两个部分考核成绩综合给出:一是实践环节的成绩,鼓励实验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布置学生阅读网格计算相关研究方向至少3篇研究论文,撰写评述性读后感,文章要求符合研究论文的格式,鼓励提出自己的见解。

2.2.4与网格计算相关的后续环节培养

凭借一门课程的力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有限的,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持续努力的过程。一门课程的有限能量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两个途径得到弥补:一个途径是通过课程相关的课程群建设,尤其是后续课程的建设,继续加强相关技术的理解和运用;另一个途径就是通过课外环节和实践环节,吸引有兴趣的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或毕业设计,开展对该技术的深入学习和研究。

在网格计算课程结课后,我们在如下3个后续环节加强了培养:毕业设计、创新学分和星火基金等。目前,我们已经在毕业设计环节设置网格计算技术相关的设计课题和研究性课题,进一步鼓励学生在网格计算领域作出创新,吸引有兴趣的学生参与网格计算方面的实际科研项目。

2.3网格计算方向科研与教学的互动

研究型教学模式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课程已有知识体系,而且要掌握研究的方法,最好具备相关领域的研究经验。

笔者从2000年至今一直从事Web服务与网格计算领域的科研工作,先后参与了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教育部中国教学科研网格ChinaGrid等项目的科研工作,并主持了北京市教委网格计算方向的一些研究性项目。在Web服务运行环境,基于服务的网格中间件、服务组合、网格工作流等方向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发表相关学术论文40余篇。这些经历为网格计算课程研究型教学的实施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3.结语

笔者在网格计算课程中实施研究型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网格计算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创新意识方面确实比传统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具有优越性,但是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具备较多的客观和主观条件,其实际效果要或多或少地受到这些条件的影响。

(1)任课教师主导地位的发挥最终取决于教师个人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授课内容的选择、基于问题的学习等教学方式的准备和教学内容的整理、课堂授课的实际效果等,决定了教师主导地位的高低。要实施好研究型教学模式,就要求任课教师加大科研和教学的投入,并形成科研和教学的良性互动。

(2)学生的投入热情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直接决定研究型教学的实际效果。教师的主导地位是一方面,但是如果在教学环节中提炼的问题不能引导学生思考、实践环节和考核环节流于形式、学生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不感兴趣,研究型教学模式就不会起到应有的效果。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成功实施要求学生对技术和知识具有敏感性。

(3)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成功实施还需要一个恰当的开设时机。网格计算课程开设需要先导性课程,如计算机网络、分布式计算、面向对象编程等,这些先导性课程有的在本科阶段没有开设,就会影响课程效果。

参考文献:

[1]The Boyer Commission on Educating Undergraduates in Research University,Reinventing Undergraduate Teaching:A Blueprint for America's Research Universities[EB/OL].[2013-01-07].SUNY Stoncybrook.http://notes.cc.sunysb.edu/pres/boyer.nsf.

[2]张红霞,从国际经验看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高等教育研究,2006,27(12):60-65.

[3]徐岚,卢乃桂,从教学与研究之关系看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的特点[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6):66-73.

[4]卢德馨,关于研究型教学的进一步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04(21):24-25.

[5]袁德宁,关于宏观层面的教学质量,推进“研究型”教学方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2(6):17-19.

[6]郭银章,曾建潮,徐玉斌,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及融合机制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8(8):82-84.

[7]马岱,实施研究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9(10):110-112.

[8]汪劲松,彭方雁,汪蕙,等,实施研究型教学,推进创新性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3(6):26-28.

会计学科研究方向范文第5篇

[关键词]原部委高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专业建设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教育要逐步形成以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新格局。”这一思路在一定意义上要求改变中央业务部门的办学体制。政府采取了共建、调整(划转、转制、下放)、合作、合并等形式进行改革。1990年的统计表明,在全国1075所普通高校中,国家教委直属36所,中央业务部门主管316所,其余为地方管理。1998年、1999年这一改革达到高潮,1992年至1998年划转高校226所。截止2005年5月24日,全国普通高校共1794所,除教育部直属73所外,其它部委中的外交部1所、国家民委6所、司法部1所、卫生部1所、国防科工委7所、公安部4所(其中专科2所)、交通部1所,共21所;18个国务院直属机构中的海关总署等机构所属7所,其中专科1所;14个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中的中科院等机构所属2所,其中专科1所;6个国务院办事机构中的国务院侨办所属2所;另外中华全国总工会等机构所属8所。除教育部外,隶属其它部委及机构的高校共剩下40所,由此可见,部委所属的大部分高校已划归地方管理。

由于这些高校历史上归中央业务部门主管,其培养的人才主要为这些部委服务,有明显的行业属性,在改为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以后,就不能回避地方发展的需要,因此,人才培养的规格就要处理好行业属性与地方发展需要的关系。改变隶属关系的这些高校如何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进而保证这些高校的健康发展,做好学科建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础。

一、什么是学科建设

虽然学者们对学科的论述有所不同,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教学的科目”、“学问的分支”、“学界或学术的组织”是学科的三个基本内涵。只是在不同的场合和时间体现不同的内涵而已。目前国家对学科的划分,一般是指建立在以二级学科为基础、向一级学科范围延伸的学科。1997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设有12个学科门类、88个一级学科,382种二级学科,这也是我国现行的博士、硕士学位点设置的依据。1998年7月,教育部针对本科专业的设置,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该目录设置11个学科门类(不包括军事学),71个一级学科,249种二级学科(专业)。一般所讨论的学科划分,均以这两个文件为依据。学科建设是围绕学科方向、学科队伍和学科基地,通过硬件的投入和软件的积累,提高学科水平,增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综合实力的一项系统工程建设的过程。具体来说,学科建设包括学科方向建设、学科梯队建设、基本条件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几个方面的内容。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校培养人才的专业、层次、质量,科学研究的方向和成果。因此,学科建设对任何高校都是必须的,只是不同类型的高校在侧重点上应有所不同、发展程度上具有差异而已。学科建设并不仅仅是重点大学、研究型大学的事情,也并不仅仅是重点学科的事情;学科建设也并不局限于学位点建设、学科带头人建设、纯学术研究(或基础研究);学科建设是每个高校的系统工程,也是全局性的基础工程。这些改变隶属关系的高校也不例外,并且因其需要转型使这一问题更为复杂、重要。

二、学科建设主要着力于建设什么

学科建设从宏观层面应当抓好以下两点:一是学校调整学科布局结构;二是集中力量建设若干优势学科,即重点建设学科。学科布局结构优化是学校学科建设的基础,重点建设学科是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对于这类高校而言,个别专业仍可面向全国,保持学校已经形成的学科特色,与此同时,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调整原有的学科和专业结构,在主要为地方服务的同时,仍应满足部门、行业对部分人才的需求。既然属于地方高校,就要承担为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培养人才与贡献智力成果的重任。类型上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层次上根据学校的实力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定位在以本科为主,适当发展应用性的研究生教育或高职教育。因此,在学科布局上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发展定位,构建符合区域发展需要的综合性学科结构布局,同时保持面向行业需要的不可替代的学科优势。重点建设的学科应着重考虑三个领域:一是适应本地区发展需要的独特性学科;--是原有的优势或特色学科;三是满足行业需要的不可替代学科。

在微观层面上,学科建设应确定适合学校发展的学科建设方向与目标、组建实用的学术梯队、协调进行软硬件的积累。学科建设方向与目标应以有利于转化为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课程、能够产出快速适切地方与行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成果为基本标准。学术梯队建设,应在注重培养原有人才的同时加大引进新毕业的硕士、博士力度与吸收用人单位的相应人才参与学校的学科建设,构成实用的学术梯队,不必一切唯院士、博导、教授马首是瞻。在我国高等教育普遍缺少资金的大环境下,这类调整隶属关系的高校的经济资源也十分匮乏。这些高校除了要广开财源,更重要的是要协调投资软件与硬件的关系,围绕学校的学科建设目标,做到人与物的匹配,不同类型人才的匹配。不能为了宣传或应付评估,购置大量无人能驾驭应用的设备造成设备闲置;不能为引进一个不符合学校发展、学科建设实际需要的博导、而置几个甚至十几个符合学科建设实际需要的副教授甚至讲师培养于不顾。在进行必要的硬件建设的同时,加强有利于学科发展的软件建设。

三、如何认识与对待科学研究

没有科学研究,就谈不上学科建设。但是,科学研究有基础研究、开发研究、应用研究,不同类型高校的研究类型可能而且有必要有所区别。学术成果促进学科的发展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目标,但也决不是唯一目标。一般来说,由于学科研究层次水平的差异,我们不得不承认教学研究型高校与教学型高校的学科建设对推动学科发展上的贡献要小于研究型大学,但它们开展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于可利用学科发展培养人才和研究、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作为高校,其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才,这类调整隶属关系的高校几乎没有研究型大学,以教学研究型高校和教学型高校为主,其人才培养的地位更为重要。如何培养人才本身也是一门科学,也需要进行研究,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对于大多数高校与院系(相对于师范院校、院系而言)属应用研究,即以教学、教法研究为主,兼顾把研究成果和本学科知识进行选择组织的课程研究。学科建设要落脚在人才培养上,这是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的根本不同之处。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必然要落实到课程建设上来。鉴于此类高校的大部分学科建设目标不是(最起码主要不是)学科自身的繁荣,而是通过学科建设提高本校的学科水平,达到提升学校整体实力的目的。其科学研究除了在类型上以应用研究和课程研究、教学教法研究为主外,在队伍上也不应把研究与教学队伍对立起来。大部分的科学研究主要是为教学服务,师资队伍与科研队伍需要相当程度的重合;少部分队伍可针对有特色、有优势的学科把主要精力放在科学研究上,在科研方面办出亮点。这是因为优秀师资本身就很少,少数能做科研的人员往往也是优秀教师的主体,不能因科研妨碍教学,否则,得不偿失。

四、如何处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

高校进行学科建设,必须搞清楚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原因之一是历来非研究型大学不重视学科建设,或对学科建设认识不清;原因之二是这些院校大部分学科的科学研究基础非常薄弱;原因之三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关系问题在实践中凸显出来的时间不长。学科的划分遵循知识体系自身的逻辑,学科是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专业是按照社会对不同领域和岗位的专门人才的需要来设置。学科知识是构成专业的原料,不同领域的专门人才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专业就通过对相关的学科知识进行切块、组织来形成课程以及一定的课程组合的方式来满足。所以,专业以学科为依托,有时某个专业需要若干个学科支撑,有时某个学科又下设若干个专业。一个专业是由适用于其需要的若干学科中的部分内容构成,而不是由若干学科中的所有内容构成。从这个角度看,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密不可分,学科建设是基础,专业建设是成果,中间通过课程这一桥梁来连接。市场对人才规格的要求的变化引起专业的调整,也是促进学科建设的动力之一。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也有很大的区别。第一,学科建设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学科带头人、学科梯队、科研课题、研究仪器设备、学科建设管理人员等;而专业建设的构成要素主要有教师、课程、教材、实验与教学管理人员等。当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涉及到具体的人或物有时会重合,但其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第二,学科建设主要是学术梯队建设、研究设施建设、确定研究方向以产出研究成果;而专业建设主要是专业人才目标制定、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等。学科建设的成果可以作为专业建设的原料,但也可以有非专业建设的用途,例如可以作为直接为当地生产建设所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满足于专业建设以完成人才培养。总之,如果学科建设不以专业建设为鹄的,这类高校的学科建设将成为空中楼阁;反之如果专业建设不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则其专业建设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五、案例研究

南京审计学院前身是南京财贸学院,由省市双重领导、以市为主。因为资金限制,为了学院发展只有走联合办学之路,自1987年开始,办学经费由审计署负责,归审计署管理,根据协议财贸学院更名为审计学院,当年暑期面向全国招生,但每年招收新生江苏省、南京市占有一定比例。

1999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国家部委不再管理高校,交由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管理。2000年2月将南京审计学院和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的主管部门分别由国家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划转到江苏省人民政府管理,合并为新的南京审计学院。学校实行江苏省人民政府、国家审计署和中国人民银行合作共建,以江苏省为主的管理体制。

学校过去由部委负责,主要为部委各相关部门服务,面向全国,划转以后,实行江苏省政府与国家审计署和中国人民银行共建,服务重点发生了一些变化,这直接影响到学校职能的具体发挥。学校能否迅速协调矛盾、顺利定位、很好发挥作用,其最基本的一项工作就是学科建设。

南京审计学院目前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兼有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等共7个学科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共有本科专业20个,其中经济学(5个)管理学(10个)专业占专业总数的75%,学科专业设置重点非常突出,其中审计学、会计学、金融学三个专业被列为国家审计署和江苏省重点建设专业,审计学专业被列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点。经济学专业涵盖了所有经济类目录内专业;管理学科的专业涉及5个大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类、农业经济管理类、图书馆档案类的前3个大类,工商管理管理类专业占绝大多数为7个,审计学为目录外专业,目录内专业仅舍弃了与学校整体发展关系不大的旅游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行政管理学这三个管理类专业是审计学的重要工具学科或应用学科,经济学、管理学专业的设置形成集团优势,与学校发展目标密切相关的专业一个都不能少,与发展目标偏离的专业坚决舍弃。

审计学虽然是一个目录外专业,但在我们国家它是一个人才需求量非常大的专业,作为国家审计署与江苏省的重点建设专业,要办出特色、也要办出水平。它积极探索“本科学历教育+国际执业资格培训”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与英国注册会计师特许公会(ACCA)合作,开展国际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培训。独立设置国际审计学院,与会计学院、金融学院、商学院、信息科学学院、法政学院、应用数学系合作,实现学科融合,办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含CIA)、社会中介审计、IT审计、建设项目审计、综合审计6个方向,把审计这一目录外专业办成一个大审计学科专业群。

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设有江苏省审计信息工程重点建设实验室、公共管理和绩效评估研究院、内部控制设计研究院、审计研究所等进行审计方面的科学研究,为审计学科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直接参与了国家审计法规、政策的起草工作,参与审计署组织的审计工作,不断从实践中汲取能量,使审计人才的培养能够更好地符合社会需要。

学校开设的会计学、经济学、财务管理、工程管理、法学等专业,都是积极与审计进行对接,培养出具有扎实审计基础的复合性人才,并且办出特色。如果说审计人才的培养具有独特地位,是可以面向全国的优势学科,那么这些学科专业能够培养出以面向整个江苏省为主的人才,与江苏省其他高校培养出的会计学、经济学、法学等互补型人才,都打上了审计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