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和贸易的关系

经济和贸易的关系

经济和贸易的关系

经济和贸易的关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增长;动态关系

中图分类号:F7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1-0008-02

对外贸易分为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种形式,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贸易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也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1978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为206.4亿美元,2008年为25 626.4亿美元,2010年为29 727.6亿美元,2014年为43 030亿美元,一跃成为全球第一,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到我国对外贸易平稳增长。在对外贸易平稳增长的同时,其内部结构也发生着变化,进出口比例、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比例等也发生着变化,其中主要是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有着重大的影响。随着世界多元化、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对外贸易受世界总体形势的影响会发生动态变化,下面主要根据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方法、国内外关系以及策略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现状

(一)均衡性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引导下,对进出口进行严密的监控,同时国家在2014年提出了“市场”主导经济的重大战略,改变了我国原有的国家宏观调控策略。这种政策的调整实际上也是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变化。在国家政策正确的指引下,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呈现了均衡性发展,主要体现在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平稳性关系上。对外贸易的增加与经济的增长呈现正相关的关系,这种关系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助于我国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

(二)相互拉动性

我国进出口贸易在整体水平上都是促进经济增长,起到正向作用。对外贸易的增加,带动、拉动我国经济的增长,这种相互拉动性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是支持和维护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局势,而经济的增长对于对外贸易也有一定的拉动作用。我国国家领导人出访各国,带动了世界性的经济投资,同时也将我国企业和产品带进世界各国,这种现象也极大地发展了我国的对外贸易,促进了经济增长。

(三)不对称性

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关系良好时,也不能忽略其中的危险因素。进口贸易,如果是对我国经济、科技、社会起正向作用的,则会导致我国经济的增长,但如果引进国外恶劣的产品或者文化,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好的影响。出口贸易,虽然使我国企业获利,然而例如对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出口,无疑对于我国长久的发展是留有隐患的。因此,这种进出口贸易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危险因素,对于经济的增长是不对称的,如何避免这种不对称,使其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是我国经济学家、政府、企业需要关注的地方。

二、分析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的方法

(一)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分析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动态关系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变量的选择,不是所有的变量都符合要求,更不是所有的数据不经检验就录用的。变量的平稳性检验即残差不具有时间趋势是有效避免出现“伪回归”的重要检测方法。可以采用ADF方法对相应变量进行单位根的检验,同时根据截距项和时间趋势系数的显著性来判断是否合理。

(二)模型建立和协整检验

分析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动态关系时,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模型,常采用VAR模型。在VAR模型基础上要进行协整检验,常用的是Johansen检验,对相关变量进行检验,判断几个变量之间是否有协整关系,通过协整方程可以看出进出口对我国生产总值的影响。

(三)因果检验

协整检验只是证明了进出口、GDP等之间是否存在均衡关系,但这种关系是否真正成立需要进行因果关系检验,常用的因果检验方法是Granger。Granger可以分析进出口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进出口、GDP哪个是因、哪个是果,以及在不同时间的因果关系。

(四)脉冲分析

如何让Granger因果关系更加形象以及展示其过程,需要进行脉冲响应函数来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可以使进出口关系的动态关系更加形象生动变现出来。脉冲响应函数描述随机一个新的变量对已有和未来的变量的影响,可以预估风险性和对进出口进行评估。

三、国外背景下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

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是各国经济学家重点关注的研究领域,Dollar对92个国家,时间为1976-1985年,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的方式,分析了进出口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了出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这一结论。麦尔和麦克不那分析了41个国家,时间为1963-1985,运用广义最小二乘法的三阶段回归分析,得出了与Dollar一致性的结论,即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性的影响。对于进口的研究,则没有得出出口促进经济增长如此明确的结论,Keller对于进口贸易的研究发现,进口贸易与知识技术外溢可能存在某种关系,即通过进口国外先进技术、理论,促进各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定性方面,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认为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对外贸易的发展,可以促进各国资源最大的发挥其作用,使各国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得到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促进国际分工。例如俄罗斯是天然气最大出口国,对于一些天然气稀缺的国家,可以让他们购买到天然气,同时也促进俄罗斯外贸经济的增长。对于汽车行业,例如日本东风系列,如果仅仅靠日本自己组装,则每年产量就不会达到现在水平,其依靠的就是对外贸易,将零部件的生产安排到各个国家,达到了国际分工的局面,支持这种观点的经济学家主要有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罗伯特逊等。另一种观点认为,对外贸易的发展会导致贫穷落后国家在世界化格局、分工中利益受到损害,导致贫穷国家越来越贫穷,持这种观点的经济学家主要有普雷维什・辛格和巴格瓦蒂。

四、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

通过对国外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分析,可以得出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是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是不明确的。但就我国而言,则不能轻易的下此结论。国内经济学家对此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一共有三种观点和结论,其中第一种观点是赵陵、宋少华等人分析了1978-1999年的出口贸易总额与我国GDP之间的关系,发现从短期来看,出口贸易可以拉动我国经济的增长,但从长期来看,这种拉动作用并没有显示出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吴振宇等人的研究也认为进口贸易对GDP贡献大。刘晓鹏的研究对赵陵等的结论进行了证明和补充,其研究发现进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显著性的拉动作用,而出口贸易没有明显的差别。持第二种观点的季铸,其研究证明在某种特点条件下,进出口贸易都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第三种观点认为,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尤为明显,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表现为长期效应,应该大力推进出口贸易,此种观点以张东阳等为代表。

通过对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分析,虽然国内也有所矛盾和不同的观点,但总的研究趋势是认为进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显著性促进作用,出口贸易作用可能带动经济增长。这种现象与国外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是不同的,其原因主要是与我国基本国情是有关的。当前我国虽然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然而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与国外理论中的发达国家不同,我国需要依靠进口贸易中的科学技术、高级产品带动我国科技、医疗、工业等各方面的发展。因此,对于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需要考虑到我国实际的情况,不能盲目的跟国际结论走,否则将误导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向。然而,虽然目前进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显著性的促进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这种作用将会被出口贸易所取代,因此,不同时期、不同发展状况都会对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带来动态的变化,需要经济学家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分析,指导我国经济、贸易的发展。

五、促进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相互拉动的策略

(一)发展出口产业

虽然目前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没有达到显著性的拉动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的发展,出口贸易将会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因此,为了促进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相互拉动,需要发展我国的出口产业,让我国经济增长保持持久的生命力。目前,我国出口产品较多,然而在质量上呈现参差不齐的现状,为了提高我国经济竞争优势,需要发展我国出口产品,打造成具有竞争力、信誉力的产品。

(二)加强进口贸易

进口贸易是我国目前经济增长的主要对外贸易形式,因此需要加强我国进口贸易。进口贸易主要是为了引进先进生产技术、高科技产品等,因此加强进口贸易需要防止恶劣产品的进入,否则将会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在进口贸易制度、政策上要严格把关,提高我国产业格局、促进我国经济的繁荣和多样发展。通过进口贸易的发展,带动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们提供更为高质的服务。

(三)促进国内消费和投资,改变经济发展方式

随着世界经济化格局的形成,对于世界发展是一种促进作用,然而也会带来负面影响。经济危机的频发、贸易保护组织的兴起以及世界经济的不景气都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尤其出口带来巨大的影响,并且国际社会对我国反倾销力度的加强,导致我国经济举步维艰。因此如果要避免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就要大力发展本国经济实力,从促进国内消费和投资入手,改变经济发展的方式,让国民带动经济的增长,同时经济的增长带动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如果我国经济实力增强则能有效避免世界外部的影响,保持我国经济平稳的增长。

(四)加强政府政策支持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扶持,因此加强我国政府的政策支持将对经济的增长带来显著的促进、带动作用。政府应该根据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及时调整相应的政策,不仅加强进口检疫检验政策,还要加强出口产品质量检验政策,同时还需要扶持我国本土企业,使其有能力与世界经济大国竞争。在2015年访问英国时,与英国签署了很多外贸协议,带动了两国经济的交流与发展,同时也是对我国本土企业的扶持。毫无疑问,政府领导对国外发达或发展中国家的访问和合作,对我国经济的发展都是一种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本文的分析,发现虽然在国外经济学家主流都认为出口贸易对于经济增长作用更为显著,然而在我国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作用则更为明显,其主要原因与我国是发展中的国家,而国外理论主要是依据发达国家。本文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现状即均衡性、相互拉动性、不对称性,分析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的方法主要有变量的平稳性检验、模型建立和协整检验、因果检验及脉冲分析等。通过上述内容的阐述,本文对国内外背景下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阐述,提出了促进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相互拉动的策略如发展出口产业、加强进口贸易、促进国内消费和投资,改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加强政府政策支持等,为我国经济更好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 连 飞,李晓晨.我国FDI、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关系动态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1):36-38.

[2] 黎秀秀.我国对外贸易、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4.

[3] 张东阳,彭志远.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影响――基于VAR模型的动态分析[J].对外经贸,2013(1):13-16.

[4] 郭文辉.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分析[D].长沙:湖南大学,2009.

[5] 王博文,刘 仓,郭亚军.对外贸易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1):26-31.

经济和贸易的关系范文第2篇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与发展,中国的涉外经济与贸易活动更加活跃,只有掌握了国际贸易的实务知识,才能在进出口业务活动中,正确贯彻中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和经营意图,确保最佳经济效益,并且能按国际规范办事,使我们的基本做法能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在中国加入"WTO"后,随着中国外贸经营权的进一步开放,学好国际贸易理论构建新型和谐国际贸易关系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

新型和谐国际贸易关系;理论探索;构建;贸易自由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和谐世界”的发展理念,这一理念的衍生了更多关于中国国际关系发展的理论和意识,也丰富了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理念理论体系。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发展,使得我们国家在在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与经济主要大国之间的贸易联系愈来愈紧密,中国的社会发展、经济蓬勃势必在国际经济贸易关系的建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中我们国家主张“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以期实现新型和谐国际贸易关系的建立。本文主要分析了国际贸易关系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所在,以及研究探索和谐的国际贸易关系建设进程中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方向与方法,希望建立更好的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促进人民生活。

一、国际贸易关系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国际贸易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增长期,国际经济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愈加突出;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贸易格局保持不变,中国也在国际贸易中逐渐发挥了一定作用力;多边贸易体制面临新的挑战,全球范围的区域经济合作以及国家地区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头高涨;国际贸易结构走向高级化;贸易与投资两者一体化的趋势明显加强,跨国公司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强烈要求与壁垒冲突明显。深入的分析把握当前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特点,对于我国科学决策国际贸易,在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把握好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与机遇,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国际贸易关系国民经济,经济发展快速稳定,才能实现民族复兴,人民生活得到保障。

(一)国际贸易关系发展主要关系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在国际贸易进行交易的双方,很多都是属于不同的地区大洲之间,所以在整个国际贸易关系的进行中,特别是在贸易洽谈时,这其中涉及到的国家制度、法律、意识形态、贸易进行习惯等都大有不同,在这方面若稍有疏忽,就可能影响经济利益的顺利实现。2、在国际经济贸易的交涉进行中,除了贸易交流双方,还有运输、商检爱你、海关等相关部门的干预保护,这个过程中,贸易关系的进行是环环相扣的,如果这其中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整笔交易的正常进行,并有可能引起法律上的纠纷。除此之外,在大国之间的跨国经济贸易中,相关的贸易成交量都是比较大的,而且交易的商品在运输过程中可能遭到各种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其它外来风险。所以这些贸易在进行的过程中还需要办理保险,以避免经济损失较大。3、国际经济贸易的市场相对广阔,交易的双方相距遥远,加之国际贸易的从业机构和人员情况复杂,故而容易产生经济欺诈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受骗上当。4、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容易受制于国家之间的国家关系变化,尤其是当前国际局势动荡不定的情况下,国际经济贸易的不稳定性更为明显突出,进行国际贸易的难度也愈来愈大。可见,国际贸易具有线长、面广、环节多、难度大、变化快的特点。因此,凡从事国际贸易的人员,不仅必须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知识和技能与方法,而且还应学会分析和处理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以确保社会经济效益的顺利实现。

(二)贸易保护主义对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阻碍(见表1)由表1可见世界经济发展均呈现出了发展放缓的局面,加之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出现了中国、贸易保护等理论。贸易保护手段是使得中国经济贸易对外发展受阻的主要原因。伴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频繁影响,传统的经济体组织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也使得国际经济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发展。为护本国经济所以在各国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抱遗保护政策就成了司空见惯的常态。

二、新型和谐国际贸易关系的构建

国际旧秩序的最重要的两大特征便是霸权主义的肆虐与强权政治的压迫。在旧的经济秩序下有两个较为典型的国家,美国与日本。美日从上世纪中期的纺织品交流到60年代时钢铁贸易的进行,接下来还有机床、汽车以及后来的半导体贸易的进行,他们两国之间的国际经济贸易摩擦从未消失。我们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进程中要研究美日两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总结他们之间的贸易摩擦,建立适合更多国家的国际经济贸易体系,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一带一路的发展理念(见图1)在之前的国际经济贸易进行中都只有不公平的军事战略抢夺,所以实现新型和谐的国际经济贸易关系对于国家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以及我国2003到2011年的外贸经济活动发展极不稳定,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对于外贸输出的引进都有很大关系。那么要想实现国际经济贸易的和谐合理发展就必须要建立一定的制约制度,通过国际制度的制约。在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中我们国家主张“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逐步建立合作平等、公平竞争、合作共赢的和谐新型国际经济贸易制度。所以我国在经济发展理念中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发展提议。它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的建设不仅不会与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10+1)等既有合作机制产生重叠或竞争,还会为这些机制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

(二)工业体系与中国经济转型的发展适应(见表2)就目前而言,中国经济发展工业进程是在第二次与第三次之间的,距离智能制造的目标的达成还有较大的差距,我国政府在本世纪初就提出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发展战略,从整体到局部全面的对于我国工业发展做出了发展规划。智能制造几乎可以将所有的工业形式联系起来,对工业产业链的形成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处理好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友好关系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总值较之转型或是发达国家而言交差,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越大,即一国对外贸依存度越大,反之同理。那么在对外经济贸易的过程中国家与国家之间密切的经济交流才能实现更好的经济利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的现代化发展,继续进行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从这个战略指导上来看,要做好兼顾国内国际两发展局面,在经济市场危机里找到发展机遇,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就“丝绸之路”这个经济发展脉搏而言,在经济市场开拓和维护的过程中要兼顾海上与内陆两个方向,形成良好的中巴、孟中印缅多方的经历利益互赢。

(四)与超级大国的战略合作(见表3)由图可见2010年美在进出口增长率上达到了近年来的最高值,我方在双边贸易进出口的交流中一直处于较为被动的地方。对于超级大国美国与战斗民族俄罗斯而言,这两个国家对于亚洲乃至欧洲的经济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美国对我国进行了亚太再平衡,意在施压于快速迅猛发展的中国经济以提高自己的经济地位,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家美国采取经济干扰手段限制我国经济发展,所以在经济贸易关系的建立中要搞好中美关系。国际市场交流中的不稳定因素较多,我们以中东地区的历史问题为例,加之极端组织宗教威胁等,非洲北部亚洲西部近些年局势动荡不安经济运行很难维持,第三世界与第一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成严重的两级分化。所以在新的国际贸易经济秩序建立之前发展中国家需衡量自身在整个国际地位中的作用,结合经济联合共同削弱或是制衡霸权主义与国际强权政治。所要建立的和谐的新型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与国家的政治地位息息相关,在国际贸易的进行中坚持不分大小,国力强弱,尊重各个国家的发展理念,不把自己的个人意志强附于其他国家民族,做到平等的紧急发展,所谓“平等”是在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参与还有自由选择不受别国干涩的权利不受侵害。

三、结束语

现如今,世界人口达到60多亿、共有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类型的语言以及以基督为首的各大宗教组织,世界形式纷繁复杂,各种意识形态之间互为唇齿,只有相互的联系才能保证该民族、国家、宗教组织不被历史长河所淘汰。选择对外交流对外开发,引进其他国家先进的管理制度发展理念结合本民族实际进行适应发展是当今时代对于各个国家的发展要求。建立一个新的世界经济合作关系是一个长期复杂的、需要民族调和的过程,世界各国之间形成良好的经济合作关系,以包容开放的心态接受各个国家的发展需求,做到经济互惠合作共赢,实现民族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荆林波,袁平红.对中国贸易发展战略的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2012,10:56-61.

[2]王赓武,魏玲,巴里•布赞,周桂银,罗伯特•基欧汉,曲博,贾庆国,刘德斌,陈岳,陶坚,张睿壮,陈志敏,苏长和.国际秩序的构建:历史、现在和未来[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5,06:10-56.

[3]倪建军.中国国际经贸摩擦的根源与对策[J].现代国际关系,2005,11:14-20+33.

[4]牛建军.蓝色贸易壁垒下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口竞争力研究[J].消费导刊,2009,13:67+12.

经济和贸易的关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中山市 加工贸易 经济增长

一、引言

作为贸易方式之一的加工贸易,在改革开放30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对吸引外资、对外贸易、就业、税收、技术进步,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从广义上讲,加工贸易是外国的企业(通常是工业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企业)以投资的方式把某些生产能力转移到东道国或者利用东道国已有的生产能力为自己加工装配产品,然后运出东道国境外销售。这种跨越国界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成为加工贸易的显著特征,即“两头在外”。主要包括来料加工、来件装配、进料加工、出料加工和补偿贸易。

从狭义上讲,加工贸易是部分国家为了扩大对外贸易或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采取了对以来料或进料方式进口的原材料、零部件由海关实行保税监管进口,成品返销境外的办法。

我国的加工贸易主要以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为主。所以,在分析中山市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数据统计和分析都是建立在狭义范围之上的。

加工贸易是中山外向型经济的源泉和动力。2000年以来,中山的对外贸易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进出口贸易额屡创新高。2000年~2007年期间,从60.89亿美元上升到246.63亿美元,增长率高达305%。其中,进口总额从24.12亿美元增长到73.66亿美元,出口总额从36.77亿美元增长到172.97亿美元,在广东省名列前茅。中山对外贸易能取得如此瞩目的成绩,主要得益于加工贸易的蓬勃发展。

下面分别运用加工贸易增值系数和加工贸易对中山GDP的贡献率来分析中山加工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二、中山市加工贸易增值系数分析

加工贸易增值系数是衡量中山市加工贸易创汇水平的质量指标,增值系数的提高表明加工贸易在质量上的扩张。

加工贸易增值系数=加工贸易出口额/加工贸易进口额

现对中山市2000年~2007年数据进行整理,得出其加工贸易增值系数,见表1:

资料来源:中山市统计年鉴

从表1知道,从2000年开始,除了2003、2004两年有所回落外,中山市加工贸易增值系数逐年提高。这表明,中山市的加工贸易的质量是逐年扩张,逐年转好。

三、中山市加工贸易拉动度分析

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可以通过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简单凯恩斯模型测算,该模型建立在国民收入恒等式基础上,其基本形式为:

根据上式可以获得增量恒等式:

其中,Y, C, I, G, X和M分别表示国内生产总值、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支出、出口和进口,NE=X-M表示净出口,表示增加值。当净出口增加时,对外贸易正向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当净出口减少时,对外贸易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产生负拉动作用。由于净出口由加工贸易形成的净出口、一般贸易和其他贸易方式形成的净出口构成,上式又可以表示为:

其中,、 分别表示一般贸易和其他贸易方式形成的净出口、加工贸易净出口。这样

根据上式,可以获得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量化公式,即:

加工贸易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度

=加工贸易净出口增加额/GDP增加额*100%

加工贸易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加工贸易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度*GDP增长的百分点

根据以上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中山市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2001年~2007年中山市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贡献率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资料来源:中山市统计年鉴、对外贸易方式统计表

表2中的计算结果表明:

第一,各年加工贸易净出口增加,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拉动度都为正值,加工贸易正向拉动经济增长,因此,加工贸易净出口与中山市GDP总体呈正相关的关系;

第二,2001年~2007年加工贸易对中山市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度为50.83%,年均拉动度为8.4%。加工贸易对中山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拉动度明显高于广东省的水平。由此可见,加工贸易对中山市经济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董翠玲:广东顺德加工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2]明娟王子成:加工贸易对广东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文荟,2006,(5)

经济和贸易的关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国;韩国;贸易;合作

中图分类号:F7文献标识码:A

一、中韩贸易现状

(一)中韩贸易现状。早在20世纪九十年代,中日韩三国学者就提出构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构想,但是由于三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使得这一构想迟迟未付诸行动。在此情况下,中国可以利用与韩国友好的政治关系,提前与韩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取得主动,以获取更大的贸易利益。中韩两国经济正处于全面合作之中,显现出深厚的合作潜力,两国寻求机制性经济合作的基础已经具备。自1992年8月中韩两国正式建交以来,中国成为继日、美之后韩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而韩国也保持了继日、港、美之后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的地位。与之相伴随,双方在投资领域的合作也取得了惊人的发展,特别是韩国企业在华的投资,从1992年正式起步至今,已形成了遍地开花的局面,占其海外总投资的20%以上。1992~1998年七年间,中国累计实际利用韩国直接投资75.7亿美元,成为韩国的第一大投资对象国,而韩国在所有来华进行直接投资的国家中,也占据了第七大投资来源国的地位。双方在投资领域的合作,带动了大量原材料、技术设备及产成品的进出口,从而大大促进了双边贸易的发展。

《当代韩国》杂志中的“韩中经济交流的现状及前景”一文指出,作为东亚地区经济最具活力的两个国家,中韩两国有着加强合作、促进本地区共同繁荣的强烈愿望和有利条件,已成为推动东亚合作进程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随着“10+3”、亚太经合组织(APEC)、亚欧会议(ASEM)等区域合作机制的深化发展,东亚经济合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以自由贸易协定为纽带,东亚各国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更趋紧密,区域经济一体化逐渐成为可能。作为东亚合作的重要内容,中韩合作以“10+3”为舞台,已形成了多层次、多领域的对话与交流机制。更重要的是,中韩两国经济合作正在向更高层次发展,已开始从战略高度来进一步提升两国经贸合作的水平和档次,这不仅有利于两国的共同发展,而且还将为东亚经济注入更多活力。

根据韩国统计厅公布的主要国家进出口现状,2005年韩国的外贸总额5,000亿美元当中,对中国的贸易总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中国成为韩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出访首尔期间,曾与韩国总统卢武铉商定,双方将共同努力,争取于2012年(中韩建交20周年)使两国贸易总额达到2,000亿美元。显然,这是一个深具挑战性的目标。卢武铉总统也利用到访机会宣布,韩国决定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并将以此为契机来推动韩中经贸合作关系进一步发展。中国商务部发言人也回应指出,此举有助2012年实现中韩贸易总额达到2,000亿美元的目标。2006年中韩双边贸易额达到1,343亿美元,远高于同期韩日之间的贸易768亿美元的贸易额。2006年中韩贸易额是建交当年的26倍,15年来双边贸易平均年增长为26%。

韩国企业已开展所谓“KOINA”(KOREA+CHINA)战略,强调不再把中国看成外国市场,而是与本国形成单一经济圈;也不再把中国当成赚取低廉工资成本的生产基地,而是争先恐后地在中国建立“第二集团”,作第二次创业,在中国当地进行生产、研发、行销等所有领域的活动,如SK、LG、三星都采取这种战略。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经济成长和人民收入水平提高,以及消费方式逐渐以高价产品为主,韩国企业把中国视为最终商品的消费市场,并建立“当地生产、当地销售”的战略,将把韩中两国的经贸关系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原因分析。中韩经济关系的迅速发展,是诸多有利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总体来说国家间存在共同利益,在经济贸易上存在互补性。

1、政治上,经济全球化、经济区域化联系的加强、东北亚局势的缓和为中韩经济关系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韩国北方外交政策的提出和实施为中韩经济关系的启动提供了最基本的前提。中韩建交以及建交后两国高层领导人对中韩经济关系的高度重视为中韩经济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经济上,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中韩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为两国经济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外在机遇和内在动力。中韩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促进了两国经济关系的发展,中韩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中韩经济关系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动力。中韩经济关系已有的成就为进一步扩大中韩经济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韩经济较强的互补性是中韩经济关系迅速发展的最重要原因。

2、历史、地理、文化上。中韩具有地理上的临近性、文化上的同质性和历史上的渊源性的特点,中国与邻国关系友好,加强贸易合作,可减少成本,互通有无,这也有利于中韩经济关系的发展。

3、区域优势导致贸易发展。如中国纺织业优势明显,成为纺织品主要出口国,是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入中国市场;同时,由于双边贸易发展迅速,产业结构互补,韩国对中国投资步伐加快,投资地区从沿海向内地延伸,也加速了双边贸易发展。

中韩两国经济正处于全面合作中,显现出深厚的合作潜力,两国寻求机制性经济合作的基础已经具备。

二、中韩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中韩贸易的发展,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快速发展过程,取得这些成就当然可贺,但也属正常。随着中韩贸易基数越来越大,发展渐趋成熟,其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不合理的进出口商品结构、高额的贸易逆差、贸易争端等诸多问题日益显现。

(一)问题综述。中国对韩国投资项目数量多,贸易不平衡持续扩大,中韩双边贸易中中方逆差越来越大;关税与非关税壁垒严重;贸易结构不合理;双方贸易存在摩擦和纠纷。

(二)原因分析。中韩两国贸易不平衡的存在是难免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若是这种不平衡持续存在并一味地扩大下去,终将会影响双边贸易的健康发展。在发展中韩经济关系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多不利因素:政治上,东北亚地区存在安全隐患,这对中韩经济关系发展所需要的良好的外部环境的形成和维持构成威胁。美国因素和朝鲜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对中韩经济关系的发展起了一定的制约作用;经济上,中韩经济关系中诸多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中韩经济关系的发展。韩国金融危机对中韩经济关系造成了负面影响;历史、思想文化上,中韩在冷战时期形成的历史隔阂成为两国经济关系顺利发展的障碍性因素。中韩在文化上的某些差异也对中韩经济关系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尤其是在近期整个国际经济走软的形势下,大量韩企的驻华分支机构、商社等纷纷撤离。由于中韩双边贸易中有相当部分是通过在华的韩资企业承担的,投资的大规模“缩水”势必会影响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双边贸易的发展。此外,中韩两国的贸易依赖度及竞争度急剧深化,这将成为中韩两国未来贸易发展的极大障碍,进而对两国产业及经济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

三、问题的解决

要长期、稳定地发展中韩贸易,关键还是要扩大中国对韩国的出口市场,为此应做好以下工作:

1、中韩两国政府应加强经济合作和经济交流。中韩两国政府应加强经济合作和交流,目前存在的两国间的经济合作多是以经济领域为主、自发地或者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建立起来的。仅仅依靠协商,没有强制性规则难以解决出现的问题和冲突,而这些问题只有在制度性安排或者约束机制下才可能解决。因此,中、韩两国可建立政府级的合作组织,设立政府间的常设机构,对中、韩两国现实可行的自由贸易领域和项目进行规划协商,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共同的可遵循的法律和法令,为未来自由贸易区的制度建设创造条件。

2、采取措施,缩减贸易逆差。针对我国存在巨额贸易逆差的情况,韩国应积极寻求合作点,减少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调节关税品目,消减高峰关税。同时,韩国也应该逐步开放市场,客观公正地对待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尽早给予中国出口产品以公平待遇。中国在增加进口的同时,也应积极开拓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扩大对韩国的出口。韩国也应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中国积极开展农业等领域的合作,以推动韩方减少对进口农产品设置的重重技术性贸易壁垒,加强检验检疫部门间的合作,便利货物流动。

3、有计划、分步骤地扩大合作。在近几年,全球兴起一股签订区域贸易协定的风潮。各国之所以如此积极促成、签署区域贸易协定,其原因包括经济与政治双重目的。从经济的角度而言,如果一国签订区域贸易协定的对象是它的主要贸易伙伴,则可以促进贸易扩张,有助于该国经济福祉的提升。其次,参与区域贸易协定有助于参与国扩大市场腹地与整合生产要素,形成经济规模效应,将有助于该国企业发展与吸引更多外商投资。第三,参与区域贸易协定有助于推动参与国的经济改革进程与落实制度化建设。第四,参与区域贸易协定也是避免被排除在区域经济整合外的必要途径,避免本国经济在区域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从政治角度而言,区域贸易协定将有助于促进区域和平与安全。更紧密的经贸关系有助于区域贸易协定参与国家之间建立彼此的互信与发展共同的经济利益,使各国倾向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彼此的争端。另外,区域贸易协定将强化参与国整体的协商力量,以便在双边或多边的协商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简而言之,区域贸易协定签订可以达成两项目标:发展与安全。这便是各国趋之若鹜的根本原因。

由于中韩两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存在着巨大差异,自由贸易协定不可能在全产业一步实现。应该根据两国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优先展开合作的领域。中、韩两国可以在比较利益明显和技术水平相近的相对成熟产业领域首先缔结自由贸易协定,自由贸易先限定在特定产业,不急于扩展。这样既可以积累经验,又可以避免大规模自由贸易对弱势产业的冲击。从自由贸易区角度看,目前中、韩两国若直接建立起全国性的自由贸易区可能会较困难,次区域性合作可以先行一步,促使局部领域或相近城市的合作。

4、加强两国企业之间的文化交流。建立两国自由贸易区单靠政府的力量推动是不够的,还需要大企业、跨国公司的参与、推动与合作。两国企业应加强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跨越一些障碍和突破一些传统观念的制约和束缚,在多元化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中寻求更为基本的共性,求同存异。在两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信任和理解,为解决两国的纷争和分歧创造有利的条件。

(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http://twbusiness.nat.gov.tw/paper/y06/04/49-102.htm.

经济和贸易的关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对外贸易 经济增长 协整检验

一、兵团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现状

1.兵团经济发展的现状

兵团的产业结构由单一的、封闭的农牧经济,发展成为以第一产业为基础,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三产业占据重要地位的初具现代化水平的产业结构体系。其变化特点呈第一产业占GDP比重大幅度下降,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大幅上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不断加大改革开放,结构调整,兵团工业总产值大幅上涨。第三产业变化幅度平缓,由于在这段时期内,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科教整体水平较低,工业发展带动服务业进步效果不显著,发展缓慢,但从整体上来看,第三产业仍在稳步发展。

2.兵团对外贸易发展状况

兵团作为中国通向中、南亚国家的贸易大通道,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发展呈快速增长的态趋势,兵团的地缘优势在广度与深度两个方面得到较大体现。兵团对外贸易的结构和贸易方式不断优化,兵团对周边国家的贸易额不断增加,在面对中亚,南亚市场方面,兵团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1)兵团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概况

2000年-2008年间,兵团进口贸易总额增长了约11.72倍,出口额增长了18.72倍。2008年的新疆进出口额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兵团的经济也在不断发展和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兵团对外贸易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和促进作用显著增强。2000年-2009年,出口虽然在不平稳中发展,但是一直保持着不断扩大的态势,而进口不平衡性明显增强。2009年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在2009年进一步显现,兵团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大幅下降,减少额为415925万美元,需求不足,订单减少,成本却在不断增加,兵团外贸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2)兵团对外贸易方式多元化

兵团的贸易方式有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边境贸易和其他贸易四种。边境小额贸易和一般贸易是兵团的主要贸易方式,特别是边境贸易占有绝对优势,从2005年的64.61%发展到2010年的70.91%,成为兵团对外贸易的重要支柱。兵团经济发展较慢,基础设施落后,对外贸易人才缺乏,加工贸易呈现停滞发展趋势,2005年兵团加工贸易占到当年兵团进出口额的3.07%,2010年下降为1.52%。一般贸易不断下降,兵团一般贸易占兵团进出口额的比重从2005年的32.20%回落到2010年18.34%,主要原因是由于兵团企业受生产技术和资金等因素制约,致使一般贸易发展较慢。其他贸易在兵团外贸中所占比重较小,但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

(3)兵团对外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兵团出口商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 而且出口结构不断优化。进出口商品的品种不断增多,贸易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对外贸易中初级产品比重持续下降, 工业制成品比重不断上升。兵团对外贸易的商品中初级产品有5大类,为工业制成品的商品有4大类。杂项制品在出口商品中的比重呈现下降的趋势,制成品和机械设备的竞争优势在不断增强,出口结构不断优化。

二、兵团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1.指标选取

兵团的对外贸易会引起GDP的增加,而GDP的增减又受到进、出口额的影响,一个地区GDP 的增加意味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消费增加,也会影响当地的进出口。所以,兵团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

为分析兵团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用GDP代表经济增长,进出口额代表对外贸易。在忽略其他国民收入变动的条件下,做出如下基本假设:兵团经济处于相对稳定状态,GDP完全反映当年经济增长;兵团对外贸易不受其他因素干扰,进出口总额完全反映当年外贸情况。利用兵团1990年-2010年间的兵团GDP、进出口额等数据,借助Eivews6.0软件,运用时间序列协整检验和平稳性检验来分析GDP与出口额、进口额之间的实证关系。

2.样本数据介绍

选取影响兵团对外贸易的两个主要变量:对外贸易出口额(X2)、对外贸易进口额(X3)作为分析影响兵团对外贸易的解释变量。以兵团总体国民生产总值来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分析。

3.实证分析

(1)平稳性检验

由于所涉及到的时间变量有可能是非平稳的,所以运用ADF 单位根方法对其平稳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它们的序列在取二阶的时候全部为平稳性序列,此三者可能存在着某种稳定的关系,如表1所示:

从检验结果看,在1%,5%,10%三个显著水平下,单位根检验的Mackinnon临界值分别为,取DlnGDP时,对应的临界值为-3.886751,3.052169,-2.666593;取x2时,对应的临界值为-3.886751,-3.052169,-2.666593;取x3时,对应的临界值为-3.857386,-3.040391,-2.660551,t检验统计值分别为-4.297990,-4.450613,-5.310115,小于相应临界值,从而拒绝H0,表明它们三者的差分序列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序列。即此序列为二阶单整的。

为分析兵团GDP与兵团对外进出口额之间的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先作两变量之间的回归,然后检验回归残差的平稳性。

(2)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建立模型:LnGDP=C+X2+X3+Ui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的方程如下:

LnGDP = 13.68144 + 2.24E-06X2 + 1.10E-05X3

(0.1296) (3.94E-07) (2.61E-06)

(105.5809) (5.6809) (4.2195)

由以上方程可以得出,t统计量检验通过,但是从DW来看,此方程存在正自相关或者异方差,所以需消除自相关或者异方差。

新建立的方程如下:

LnGDP = 12.9321 + 4.59E-05X2 + 5.70E-05X3

(0.0093) (07.83E-06) (4.39E-06)

(1383.586) (5.8637) (12.9954)

运用加权最小二乘法消除了异方差性后,新方程中t值、F值均通过了检验,DW=1.6493,■=0.9716说明模型拟合较好,概率为100%通过,通过查表得出,自相关已消除,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3)回归残差的单位根检验

对回归残差进行回归分析:

表2 回归残差单位根检验

由表2可知,回归残差是平稳序列,兵团历年进口额与出口额同兵团历年GDP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出口每变化一个百分点,将会引起GDP同方向变动4.59E-05个百分点;进口每变化一个百分点,将会引起GDP同方向变化5.70E-05个百分点。因此,这个序列不存在单位根,说明此序列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但是从短期来看,可能会出现失衡,为了增强模型的精度,可以把协整回归式中的误差项E看做均衡误差,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把兵团GDP的短期行为和长期变化联系起来。误差修正模型的估计结果如下:

上述估计结果表明,E前的系数是-0.058693,表明外贸进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长期关系将以-0.058693的反馈力度来进行纠正两者之间短期关系对长期关系的偏离。系统存在误差修正机制。从误差修正模型中可以看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出口每变化一个百分点,将会引起GDP同方向变动1.98E-06个百分点;进口每变化一个百分点,将会引起GDP同方向变化1.02E-05个百分点。这一隐含的意义在于兵团的进口贸易对于拉动兵团GDP增长还没发挥效应,出口与GDP和进口构成单向因果关系。由此可见,兵团出口贸易对GDP增长有促进作用,出口贸易的增长与经济增长的表现为一致性。

(4)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表明兵团贸易进出口总额与兵团GDP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调整机制,但是否构成因果关系有待进一步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如果变量X有助于预测Y ,即根据Y的过去值对Y进行回归时,如果再加上X的过去值,能够显著地增强回归的解释能力,则称X是Y的Granger原因,否则称为非Granger原因。下面对兵团GDP、进出口总额TM分别进行滞后1期到4期的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在0.05显著性水平上,滞后一期时,GDP(兵团经济增长)是TM(兵团对外贸易)的Granger原因,而相反的是,TM不是GDP的Granger原因;滞后二期到四期,TM是GDP的Granger原因,而相反GDP不是TM的Granger原因。这个检验结果说明: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期内,兵团的经济增长促进了兵团对外贸易总额增长,即兵团经济增长的当前走势对预测此后2到4个季度的对外贸易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而反过来,兵团经济增长不是其兵团对外贸易总额增加的主要原因,即兵团经济增长的当前数据不足以用来预测此后1到3个季度的对外贸易总额的增长;而从相对较长的时期来看,则所有的情况正好相反。短期内,兵团经济增长影响兵团对外贸易的增长;长期内,兵团对外贸易的增长影响兵团经济的增长。即兵团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是构成兵团GDP增长的Granger原因,兵团GDP并不是兵团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的Granger原因。

三、结果分析及结论

兵团的出口、进口与GDP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稳定关系。出口对兵团经济增长有正向拉动作用,而进口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很大程度的制约作用;出口对GDP的影响并不显著,而进口对兵团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相对明显。出口的增长将导致GDP的增长,出口对兵团GDP的影响大大的高于进口,进口对于兵团GDP的影响较小,以上结果符合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理论,同时也说明兵团的利用外资和外贸水平都不高,属于不发达地区的对外经贸情况。兵团的进、出口与经济增长,表现出明显的互为协整的关系。研究结果验证了计量经济学理论对进出口与经济增长的解释,揭示了兵团进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在加大兵团出口贸易的同时,要重视进口的作用,采用进出口双向发展型,让兵团进出口贸易以更好的姿态发挥促进兵团经济增长的作用。

通过对兵团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之间的实证分析, 我们得出如下结论及启示,目前兵团的对外贸易对整体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度不大,外向型经济的特征不明显。兵团经济要取得更快更好的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国家向西开放战略的机遇和沿边沿桥的地缘、口岸优势,继续坚持全方位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发挥对外贸易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要对各经济变量之间的两两相互关系有更深入的研究,为制定有效且切合兵团实际的对外贸易政策提供更多信息。

参考文献:

[1]孙兰凤, 安尼瓦尔.新疆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问题研究[J].开发研究,2008( 4).

[2]张雄.新疆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新疆财经,2008(2):48-50.

[3]厉以宁.西方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兵团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5]张保法.《计量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6]黄昌元.《西部大开发中的新疆经济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2008:59―69.

[7]程云洁.兵团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研究[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7(12).

[8]周惠.江苏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8(6).

[9]朱延瑁,于宾.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文献述评[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