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过程哲学的基本内容

过程哲学的基本内容

过程哲学的基本内容

过程哲学的基本内容范文第1篇

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和教学,是在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的大前提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下进行的。然而,在中国哲学史的实际研究和教学中,把本来底蕴丰富、内涵精深、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简朴化、机械化、教条化,然后再用简朴化、机械化、教条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来诊释中国哲学史则是常见的现象。其结果不仅庸俗化和肤浅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且还扭曲了中国哲学史固有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深刻的内涵,是发展着的学说,决不能在把它庸俗化了之后再简朴地套用于中国哲学史研究和教学,把中国哲学史肢解为能够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一直接对应的碎片;而是应该在精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精髓,认真吸收中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最新成果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指导中国哲学史研究和教学,深化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认识中国哲学的智慧,揭示中国哲学的魅力。

中国哲学史博大丰盈,特色鲜明,所以不能再拘泥于一种或几种研究方法,而应该走向多方法、多视角,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法的同时,适当地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比较研究、结构分析、解释学、中国传统的汉学与宋学等方法。最终通过研究方法多元化,发掘中国哲学史的深刻内涵,拓宽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和教学空间。

二、中国哲学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中国哲学史不仅涉及到中国古代、近现代乃至外来的哲学思想,而且内蕴深刻、丰富,是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的重要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中国哲学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西方哲学史、美学、逻辑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课程联系密切,与其他课程形成了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关系。中国哲学史凝聚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学习中国哲学史不仅能够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而且还能切实地领悟到中国人民的智慧与聪睿,在更深的层面上理解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重建民族精神的家园。因此,中国哲学史是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课程。

遗憾的是,中国哲学史的教学改革发展缓慢,课程体系结构老化,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是不可否认的现实。中国哲学史教学这种不理想的现状制约着专业建造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改革中国哲学史教学,进行新的课程建造,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开展素质教导的需要。

三、强化中国哲学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的教学力度

在中国的传统学术中本来没有“哲学”门类。1783年,日本学者首先用“哲学”两个汉字来翻译“Philoso户y”一词,然后中国学者引进了“哲学”这个词和相应的研究方法,逐渐建立了独立的中国哲学史学科。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与教学过程中,由于总是看到与西方哲学绝然不同的概念、范畴、话语、理论,所以常常引起人们对中国有没有哲学、中国历史上有没有独立于欧洲之外的中国哲学、中国哲学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等质疑。但是,在常用的中国哲学史教材中和中国哲学史的实际教学中,几乎没有对中国哲学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深人而系统的论述,致使学生学习了中国哲学史,却对中国哲学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产生了疑问。

哲学是什么?有着不同的回答。但是,不论怎样界定哲学的最本质内涵,不论怎样划定哲学的外延,都无法否认中国哲学存在的事实。

最通常的说法是,哲学是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既然哲学是对客观世界以及人类自身发展规律的认识,那么至于从哪个角度、用什么方法去认识,由于民族的不同,生存环境的差异,文化背景区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来就没有过一个统一的固定模式。实际上,生活在远古时期中国先民就已经开始了对世界本原、万物运行规律的探索,从开天地、女蜗拎土造人、夸父追日、后男射日,到阴阳五行、儒家的仁、老庄的道,无不是这种探索的体现。

假如按照古希腊的说法,哲学就是“爱智慧”。人是思维能力非凡发达的社会动物,总是在不停的的实践、认识。这里的“爱”是一个动词,表示着人类永无休止追问,意味着人类的智慧不断地丰富发展。中国哲学史中的“弘道”、“究理”、老庄对“道”的探求、屈原的“天问”、宋明理学的“格物致知”等,都是理性的思索和追间,这是与古希腊不同的中国式的“爱智慧”。

事实上,地球上所有的人类,不管是哪一个民族、哪一个地区、哪一个时期、哪一种文化,都有对宇宙、社会、人生等根本问题的关注和思索,并且都会把这种关注和思索表达为一种或深刻或浅显、或简洁或复杂的话语与理论。中国哲学是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一般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中国智慧的积淀。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有它非凡的角度和非凡的致思途径,假如用西方哲学的眼光来打量中国哲学,很难发现中国有哲学,然而站在中国文化的立场上认真审视,就会发现中国没有西方的哲学,却有迥然不同于西方哲学的中国哲学。因此,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和教学中,首必须抓住哲学的这门学科本质,而不是通过一般概念、话语的比附对接,从根本上确认中国哲学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四、避免简朴地用西方哲学来框套中国哲学,充分展现中国哲学的非凡内涵

在中国传统的学术中只有经学、诸子学、玄学、理学等学术形态。中国哲学史学科的早期奠基者胡适、冯友兰等先生采用的基本方法是以西方哲学的基本理念、框架为理论基础和思想方法,以西方哲学的命题、范畴、概念为详细参照内容,然后从中国传统的学术中寻找相同、相近或类似的思想资料,并对这些资料作出合乎西方哲学范式、观念的解释。后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广泛传播,又有学者简朴的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来划分中国哲学派别,套用本体论、认识论或其他哲学原理解释中国哲学的问题、形态、范畴和要害概念。

这两种研究范式开辟了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新纪元,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缺憾。这两种研究范式最大问题是忽略了中国哲学的非凡性,不仅不能充分展示中国哲学独特风格,反而肢解了研究对象,妨碍了对中国哲学史的正确解读。近年来,人们已经注重到了中国哲学的独特风格和它的非凡意义,开始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运用多种方法研究中国哲学史,可是这些研究并不充分。这种状况直接影响到了对中国哲学非凡性的充分认识,制约着中国哲学非凡风格与气魄展现。

中国哲学是中国大地上生长出的思想花朵,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集结了数千年中国文化的精华。起源于夏、商、周三代的“王官之学”,集结于社会剧烈转型的春秋战国,运行发展于日益完善的中国古代社会,并在其中生成了中国哲学的话语系统,阴阳、五行、道、理、天人合一、心性等西方哲学中从没有过的命题蕴涵着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价值去取向和理论体系。所以,认识中国哲学的非凡内蕴,是中国哲学史研究与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一项需要从多方面努力的艰巨任务。

在中国哲学史研究和教学中,注重中国哲学的历史渊源和生存的现实环境探索,并力争发现隐含于其中的生成机制。在传统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和教学中,一般都是侧重于哲学思想的叙述,而忽视哲学思想产生的文化背景,这种忽视无形中掩盖了中国哲学的生成机制与发展进路,蕴涵于其中的那些具有独创性质思想也因此而无法得到充分的揭示。注重中国哲学的历史渊源和运行的现实环境,只有把中国哲学史放在产生和运行的背景中才能有更深刻理解。

由于中国哲学生长的非凡土壤和运行的非凡环境,使中国哲学形成了独有的话语系统。因此,解读中国哲学的非凡话语是展现中国哲学非凡内涵的首要任务,而解读中国哲学的非凡话语基础性工作则是对历史文献、地下出土文献的正确理解。历史文献是研究中国哲学史的基本资料,然而许多问题都因为对文献理解的不同或认识不透彻而产生歧义,影响到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深入度。

近年地下出土的资料逐渐增多,有学者运用这些资料研究中国哲学史的某一片段,但大多属于这些资料的专题研究,而没有把它们有机地纳人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体系,使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和教学出现了资料方面的真空,从而影响到学生对中国哲学史学习的全面认识。

历史文献和地下出土文献也是学生学习中国哲学史的一个难点。在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进度的前提下,为使学生能够切实把握中国哲学史的内涵,授课教师常常处于两难的境地,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在提高学生对历史文献和地下出土文献阅读能力的同时,通过注释重要资料的形式帮助他们学习,也可以通过编写专门的配套资料供学生参考。五、进行中外比较,凸现中国哲学的特色,注,中国哲学的历史贡献

中国哲学的特色是本身固有的,但只有通过中外哲学的比较研究才能使其凸显出来.这种中外比较在目前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和教学领域体现的都很不充分。为了凸显中国哲学的特色,从根本上把握中国哲学的特质,必须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中外哲学的比较。这种比较不是简朴的对比,更不是中国哲学一定要与外国哲学全部相反,而是要从产生环境、研究对象、认识视角、思维方式、表述形式、最终目的、发展理路等具有根本性质的问题着手,进行实事求是的比较。不可否认,进行中外哲学比较是一件有难度的工作,它不仅需要中外哲学兼通,而且还需要正确的研究方法和恰当的表述方式。

与希腊、罗马、印度等哲学相比较,中国哲学特色鲜明,它不仅是世界哲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世界哲学中的瑰宝,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世界哲学的发展,但是在中国哲学史教学中却很少言及它对世界哲学的贡献。

因此,在中国哲学史研究和教学中,通过中外哲学比较、对话,凸显中国哲学的特色,彰显中国哲学的世界贡献,是中国哲学史教学改革发展不可忽视内容。

六、更新教材,创新体例

中国哲学史是一个内涵丰富思想宝库,但对其教学内容改革与课程建造几乎无人问津,流行的教材也都比较陈旧。常见的中国哲学史教材主要有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任继愈的《中国哲学史》、肖笼父的《中国哲学史)、丁祯彦的《中国哲学史教程)、周桂锢的《中国传统哲学》。这些教材水平高,流行时间长,具有较大的权威性,一直主导着中国哲学史的教学内容与课程建造;但是,由于这些教材写作出版的时间都比较早,其体例与内容分别在不同的程度显示出局限性。在体例方面,它是以时间为顺序,以人物为主线,阐述每一个哲学家的思想。这种体例的长处是内容详尽,便于讲授和学生理解,其缺点是详略不分,支离破碎。在内容方面,以西方哲学来比附中国哲学,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为主线,以本体论、辩证法、认识论和社会发展观为主要研究对象。这种体例和内容不仅与当代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最新进展有差距,而且忽视了中国哲学特质,扭曲了中国哲学的本来面目,在方法与内容方面有可能对学生产生误导,使中国哲学史教学从多方面显示出与时代需求和素质教导的不适应。因此,编订新的教材是中国哲学史教学发展的重要工作。

编订新的中国哲学史教材一定要在继承传统体例长处的同时,创制新的体例,注重每一个重要时期哲学思潮的总结概括,非凡是这一时期哲学思潮特色的概括,克服以人物为单元而带来的详略不分,支离破碎;要突出中国哲学的特色,突破以西释中的教学模式,体现中国哲学的风貌;要充分肯定中国哲学的历史价值和对世界哲学的贡献。

七、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中国哲学史教学有它的特定研究对象、讲授内容和学科规范,并必须保持它的科学性与前沿性。由于中国哲学史教学受传统教学模式和传统教材的影响,许多内容不仅观点陈旧,而且远离当代哲学研究的热点。因此,必须突破传统教学体系,淘汰陈旧而且毫无意义的内容,精简不必要的内容,强化与当代哲学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内容。

中国哲学史是以中国文化为背景、以历史文献为基础的、体现着中国智慧特色的课程。中国哲学是与西方哲学迥然不同的哲学,中国哲学的特色无疑是鲜明的。但是,如何理解、体现中国哲学的特色却有一定的困难,这是因为在学习中国哲学史以前,学生已有的哲学知识很大程度上都是来自西方哲学,他们会不自觉地形成以“西”释“中”的思维定势,直接影响到对中国哲学特色的理解。因此,更新教学内容,体现中国特色是中国哲学史教学改革发展重要任务。更新中国哲学史教学内容,体现中国特色,一定要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努力避免以西方哲学的框架来简朴地套释中国哲学,更不能简朴地用西方哲学的命题、形态、范畴、概念来诊释中国哲学,而是应该认真地从中国哲学产生的历史根源、运行的现实环境、所关注的对象、要解决的问题、思维方式等方面探究中国哲学的丰富内涵和独特性质,克服简朴、机械地用西方哲学来套释中国哲学史,避免将中国哲学思想的独特内涵淡化和肤浅化。

中国哲学史是一门时代性很强的课程,它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特色,同时对中国哲学史重要命题的认识也与当代的社会发展和世界哲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增加时代内容,接纳新的研究方法,吸收新的成果,才能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保持中国哲学史这门课程恒久的生命力。

改革教学方法,探索以素质为重心的考试制度,是中国哲学史教学发展不可缺失的内容。中国哲学史教学的发展,应该继承优秀传统教学方法,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势,改变满堂灌的单向讲授,强调师生交流对话,注重启迪学生思维,提升学生专业素质,改变考试方法,探索以检验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为重心的考试制度,多渠道发展素质教导。

过程哲学的基本内容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方法

由于哲学研究的是关于整个世界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和普遍规律,它与各门具体科学研究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不同,决定了它是一门抽象的理论性学科,学习哲学既要具备各门具体科学知识,又要有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才能够学好。正因为如此,一些学生感到哲学难学,其原因或是各门具体科学知识贫乏,不扎实,或是抽象思维能力不高。这给哲学教师提出了教学上的具体问题,即如何教好哲学,在教学方法上如何创新改进,如何提高哲学课的教学质量。本文就此作一探索。

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准确定位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应从理论灌输、方法论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三方面定位,做到三位一体,以提高本课程教学的整体效果。

一是从基本概念、原理着手,强化本课程的理论灌输。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观点,首先必须弄清其基本概念和原理,讲清楚基本概念原理是本课程教学的首要前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时间安排、教学方法运用等方面,突出概念原理的教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是由一系列基本的概念原理构成的,只有学好基本概念原理,才能运用它对社会生活、自然现象进行深刻的分析,这可称为“以理论事”,突出的是“理”而不是“事”,强调的是“事”为“理”服务。而在以往的哲学教学中,有的教师主张不从理论着手,大讲社会生活自然现象,然后引出理论,即“以事论理”,突出的是“事”而不是“理”。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时间分布,教学方法运用等方面强化了“理”为“事”服务,而不是“事”为“理”服务,显然不符合哲学课程理论性强的特点。

二是从方法论原则着手,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是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一般指导原则。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必然涉及到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理性的、理论的认识方式。思维方式在认识活动中决定思维指向和思维侧重点,是信息处理和转换的内在机制,决定着主体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客体以及认识正确性的程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方法论具有同一性,哲学思维是一种高度抽象化和理论化的思维,具有思辨性特点,运用到科学的思维中和实际工作中,形成科学的方法论系统,并能不断开拓思维空间。大学生思维特点是抽象思维能力尤其是辩证思维能力得到高度发展,思维的逻辑性、独立性、批判性、灵活性、创造性等品质逐步形成。在哲学课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方法论、思维方式的培养,既是哲学课程本身的内在要求,又符合大学生思维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过程的一条红线,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把哲学原理变成分析问题的方法。

三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着手,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哲学本身就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而人生观、价值观又是世界观在人生目的、价值取向问题上的演绎和具体表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要重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学会做人,明确人生的意义,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社会发展进步方向一致。应当注意,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它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系列原理的教学体现出来,如果脱离一系列原理的教学,单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那就完全失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本身应有的哲学原理教学的功能。

以上哲学课程教学三个方面功能的定位,应紧密联系,互相贯通,互相渗透,融为一体,不可偏废。而基本概念、原理的灌输又是最基本的定位,它的教学效果的大小,决定和影响着方法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程度。

二、从整体与部分的联系上把握哲学内容的体系从而确定哲学内容的知识板块

现代认知学习论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学科的基本结构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方法。当学生掌握和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容易掌握整个学科的具体内容。在哲学教学中,我们可以从整体与部分的联系上,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相互联系上,把握哲学内容的体系,确定哲学内容的知识板块,形成哲学课程的认知结构。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的统一体。整体由部分组成,从整体宏观的视野出发,对部分进行单独的、分别的研究,能深刻地把握整体。割断联系,抛开整体,就看不清各个组成部分,离开部分,就不能从宏观把握整体的面貌。辩证法强调从整体以及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的联系上分析问题,反对只见部分不见整体的片面的孤立的形而上学观点。

要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体系确定其知识板块,必须了解其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科学实践观为核心,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相结合的严整的科学哲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主义与辩证法,自然观与历史观是互相联系的板块结构,是相互渗透的统一体。因此,可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分解为四大板块,即辩证的唯物论、唯物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这样划分的理由有三点:1、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使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有利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的理解。2、既从哲学内容的体系出发,涵盖了全部哲学基本原理,又突出了各个部分内容的侧重点。即马克思唯物主义是辩证的唯物主义,该板块重点是突出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唯物的辩证法,该板块重点是突出辩证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该板块重点是突出认识论;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该板块重点是突出唯物史观。这种划分考虑到整体与部分的联系,使各个知识点有机地联系成一个严密的整体。正如列宁所说的“在这个由一整块钢铸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绝不可能去掉任何一个基本前提、任何一个重要部分。”(《列宁选集》,3版,第2卷,221-223页。)3、便于教学的有序进展。一般来说,哲学教学顺序按上述板块顺序推进,不可颠倒。当然,我们看到,近年来出版的有的哲学教材,将以上四个板块作了变动,如将“实践”的知识分割在“唯物主义”和“认识论”两个板块中,使这一知识点显得分散,不利于教学。

三、从知识体系大厦的构架和支撑上确定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重点

重点是相对一般而言的,在一个知识体系中,重点的知识就是指处于基础性的、核心的、支撑大厦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则。就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而言,其重点应该有6个。1、物质观及其与意识的关系。2、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3、认识的辩证规律及其真理观。4、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6、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

确定上述6个重点的理由。1、物质观及其与意识的关系,这是哲学课首先必须理解和掌握的知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或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不懂得物质的原理,可以说就不能正确理解什么是唯物主义,离开物质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就失去了根基。所以,掌握了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原理,也就坚持了唯物主义。2、把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作为重点的理由是,要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就必须辩证地看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又是彻底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最能体现辩证法内容的就是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发展源泉和动力,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这两个规律又是对立统一规律从不同侧面的展开。掌握这三大规律,特别是对立统一规律,也就掌握了辩证法的基本内容。如果说不懂得三大规律特别是对立统一规律,也就不懂得辩证法。3、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哲学理论,它把认识本身作为思考的内容和研究的对象。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贯穿于认识论,就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由此,就提出了认识的辩证规律(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和认识的真理性问题。所以,要掌握认识论,就必须掌握认识的规律和认识的真理性问题,否则就不懂得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4、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中的运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板块,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旧哲学的一个根本标志,其内容非常丰富。社会基本矛盾作为重点,是因为它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而其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又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社会形态。由生产力一一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一一上层建筑,层层决定作用和层层反作用,构成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发展。所以社会基本矛盾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把它们作为重点,理所当然。如果不懂社会基本矛盾,可以说就不懂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是在社会基本矛盾原理的基础上,从社会主体即人的观点出发,来做更深人的阐发。因为社会规律是通过人来实现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生产力的构成中,劳动者是主导性因素。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一原理是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体问题上的展开和深化,所以,这一原理应该作为重点。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属于社会文化结构领域,对文化进行专门的研究是必要的,所以也应作为重点。

四、突破难点是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

就某一学科来说,其概念原理都有特定的载体,如数学概念、原理的载体有点、线、面、正负数等,物理学的概念、原理的载体有力、速度、热、光、电等。这些学科一般能通过实物、模型、演示、运算等方式和手段来认知,有直观性、具体性的特点。而哲学学科理论是这些具体科学理论的概括,没有直观、具体的载体,它是对这些具体学科理论的再概括、总结、提炼,因而就更抽象。由此,人们误认为哲学是玄虚缥缈、高深莫测的学问,给哲学教学也带来了难度。如何攻克哲学教学的难点,是提高哲学课程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

一是注重原理的系统性、完整性、准确性。哲学原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是指一个哲学原理是由诸多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整体。在讲授原理时,对每个要素都要进行分析讲解,给学生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理论构架,要避免零碎地、片面地讲解原理。注重原理的准确性,是指对原理内容的概括、提炼、表述方面保持准确,避免曲解、误解。一般来说,哲学教师讲授哲学原理时,需要对原理重新概括提炼,以文字形式写成讲稿,讲稿要求准确,口头表述时,同样要求准确。

二是讲求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哲学理论是一系列抽象概念和严密逻辑构成的范畴体系,与各门具体科学知识不同,仅仅记住这些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并不等于真正懂得和掌握哲学理论的真谛,因此,必须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用哲学理论分析社会热点实际,使哲学教学由空洞、抽象、枯燥转变为丰富、具体、生动。但同时,也应避免片面渲染、夸大实际事例,就事论事。

过程哲学的基本内容范文第3篇

《哲学导论》源于三十多年来我在不同城市、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的不同学校的教学讲义。我以为,哲学确实是一个令人激动的主题,不仅专家和少数具有天赋的专业研究生可以接触,而且每一个人都可以接触,本教程正是基于这样一个信念而撰写的。每个人都是哲学家,无论他或她是否念过哲学课程。我们绝大多数人关心的是同样的基本问题,运用的是同样的基本论证。不同的是,学习过哲学的人比起没有学过哲学的人来有一个优势,就是他见识过更强有力、更多样化的论证。在这本教程中,过去两千五百年的主要哲学家们为学生提供了这些各种各样的论证的来源。

因此,《哲学导论》是一本把哲学史与当前关于哲学问题的思考结合在一起的教程,而这两种研究哲学的方式常常是彼此对立的。不过,哲学史是思考哲学问题的历史,而哲学问题就是那些由哲学史所形成和促发的问题。这二者不可或缺。因此,本教程的前面几章遵循一个大致的年代顺序,从古希腊人和早期文化,到中世纪和现代时期,以及规定了这些时期和作为一个整体的哲学的伟大哲学家们。但是,在同样的这几章里,还引入和呈现了关于哲学的核心问题的不同回答,比如实在的本性、上帝的存在和本性、人类知识的可能性、真理的本性,以及自我和人格同一性问题。

这种双头并进的做法让初学的学生既直接接触到选自哲学史上重要著作的大量阅读材料,又避免面对那些常常艰涩难懂的大部头著作,它们没有注疏,甚至没有编辑,情形就如我们看到的原书或绝大多数文选那样。不过,本教程并不是一个历史导论,而是一个哲学问题以及关于这些问题的各种解答方式的导论。因此,哲学史是为阐明这些问题及其回答服务的,而不是相反。

哲学的语言常常是专门的,有时还是艰涩难懂的,不过,本教程尽可能地不使用行话和专门术语。必要时,本教程也会小心谨慎地引入最重要的并被广泛使用的哲学术语,这些术语都收集在本教程后面的重要词汇表中,并作了扼要说明。此外,本教程后面还对书中论及的哲学家提供了一个小传。虽然这本书主要论述的是哲学家的观念而不是他们的生平,但是,让学生对他们在历史上的确切地位有一个了解,也不无裨益。

致教师:如何使用这本教程

《哲学导论》是为一个完备课程而撰写的教程,章节安排有一定的逻辑顺序。不过,在写的时候,每一章也是独立成篇的,因此,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课程中使用这本教程,也是可以的。同样,在每一章中,可以选用不同的选文用作简短讨论。比如,一些教师可能只想使用第2章(宗教)的前面几个部分,或者第4章(自我)和第6章(自由)的一些关键部分。一些教师可能想要突出多元文化的内容,还有一些教师可能选择忽视这部分内容,而集中于正统的西方哲学。

一门完整的课程可能要包括导论和全部八章在内,不过,对于通常的一学期课程来说,这些内容可能就过于繁重了。相反,一门简要的课程(比如,夏季学期的课程,或者每周或一学季只上一次的课程,或者更愿意详细讨论一些重要问题的课程)可能只需用到一半篇幅的内容。

致学生:做哲学

过程哲学的基本内容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材料科学基础” 哲学概念 教学意义

“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主干课程之一,国内大多数院校都把该课程当作研究生入学考试课程。

对于这样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教学改革一般是积极吸收学科领域内的新知识、新理论,使学生学到更加前沿的知识。我在此基础上,另辟蹊径,挖掘、提炼该课程中蕴涵的丰富哲学知识,从而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还感受到哲学思想与哲学方法的魅力,将自然科学范畴的材料专业知识与人文科学范畴的哲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哲学教学的困惑

从知识学习的角度讲,本科生需要更加高深的专业知识和更为宽广的学术视野。因此,本科教学的一般思路是加深、加宽专业知识。加深知识靠更为高深的专业理论,而拓宽知识则必须吸收最新的科技成果。

如果站在高于知识的思想与方法的角度上,则仅限于专业知识范畴是不够的,还必须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哲学思想,掌握一定的哲学方法,从而应对专业以外的事物。因为在当今社会,纯粹专业内部的事物是极少的,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往往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往往需要处理人际事物。因此,从最高层面的哲学入手,来强化学生的素质非常必要。

然而,当我们把教育的视野延伸到哲学的高度时,就会发现一个令人困惑的难题,即哲学的巨大作用与这种作用很难实现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虽然哲学是人类知识形态的极致,但由于哲学非常抽象,因此教学难度非常大。不难看出,理工科中的哲学教学,既有巨大需求,又难以操作。

应该指出,目前理工科开设的“科学技术哲学”选修课程,是这方面的一种积极尝试,该课程对于学生的哲学素养的提高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尽管如此,无论是从学时数还是从教学效果看,仅仅一门课程还难以起到太大的作用。同时,理工科学生趋于定型的学习习惯,也制约了该课程功效的发挥。例如,有些学生对于“科学技术哲学”不感兴趣,有些则难以适应这类文科课程的教学方法。

凡此种种,都说明理工科哲学教学中所面临的窘境。因此,要想突破这种状况,我们就必须转变观念,另辟蹊径,从而找到一条更加适合理工科的哲学教学之道。

二、“材料科学基础”哲学概念的提炼

课程的教学基础是知识的生成,没有知识课程就无法生存。但是,要想在理工科专业课中实施哲学教学,仅仅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把这些专业知识背后的哲学概念、方法提炼出来。下面以实例的方式展示理工科课程中哲学知识的提炼过程与结果,归纳提炼的方法。

1.牛顿第二定律的哲学意义。

牛顿第二定律本不属于“材料科学基础”课程范畴。之所以拿它作为例子,是因为该定律是自然科学的经典,所以人人都能够理解。而直接选用“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中的例子,由于专业性很强,读者不易理解。

牛顿第二定律为f=ma,换一种表述形式就是a=f/m。根据语义流源理论,可以把属于物理学的专有概念转化为哲学表述。例如,f是外力,这是一种物理表述,但根据语义流源,外力退化为外界作用;m是质点质量,它也可以表述为事物的内在属性,因为质点说到底还是一种事物,而质量是用来描述质点属性的;a是质点加速度,它退化为事物的行为;“二”退化为关联,因为“二”不过是关系(关联)的一种特殊形式。

在完成了上述转换之后,牛顿第二定律就有了哲学意味,其新的表述为:事物的行为既与其内在属性有关,又与外界对于该事物的作用有关[1]。不难看出,这是一个典型的哲学规律,潘懋元先生提出的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恰好是这一哲学规律在教育中的体现。换言之,自然科学的牛顿第二定律与教育学的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具有哲学意义的统一性。

2.“材料科学基础”中的哲学概念。

牛顿第二定律的哲学抽象不仅展示了一条哲学规律,而且展示了抽象过程的一般方法。按照这一方法,就可以处理“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中的相关知识,以使它们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同时,由于基本的提炼方法在牛顿第二定律中已经展示,因此在下面的例子中更多地介绍过程与结果,以避免过多的专业介绍带来理解困难。

(1)晶体缺陷

它是材料学科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表示晶体中不但存在缺陷,而且缺陷有可能以平衡的方式存在。

从哲学的角度看,缺陷无非是一种新的物质存在方式。换言之,缺陷造成了物质存在的多样性,而多样性概念就属于哲学范畴了。因此,材料缺陷的哲学抽象就是:事物以多样性的方式存在,优于单一的存在方式。这个规律在自然界与社会领域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2)凝固(相变)过程

在材料的凝固过程中,形核理论至关重要。该理论的基本预设是,在原来的液相中产生具有固相结构的小核心,且它们随机出现、时聚时散。一旦过冷度足够大,这些小核心就能长大,直至完全凝固。

从哲学的角度看,凝固形核现象是旧事物中存在新事物的范例。存在于旧事物中的新事物尽管是不稳定的,但它包含了新事物的“基因”,且一旦环境条件适合,这些“弱小稚嫩”的新事物就能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直至完全取代旧事物。

(3)界面平衡偏析

这个材料概念可以用来展示哲学认识论的一般程序,也就是逻辑学中的属+种差理论。一般来说,一个新概念总是由几个旧概念组合而成。在组成新概念的旧概念中,必有一个是基本的,而其他是从属的。例如,知识经济概念中,经济是基本的,而知识是从属的。逻辑学把这种处于基础地位的概念称为属,从属概念称为种差[2]。

以界面平衡偏析为例,最基本的属就是偏析这一概念,而平衡是从属概念。因此,平衡偏析概念的根本意义由偏析决定,它意味着成分的(空间)差异,平衡偏析无非是说这种成分差异处于热力学稳定的状态,因此称为平衡。当我们建立了平衡偏析概念之后,它就成了新的起点,即新的属,而相对于这个属,界面就是种差。因此,界面平衡偏析就是:与界面有关的平衡偏析。换言之,界面平衡偏析=界面(种差)+平衡偏析(属)。

不难看出,尽管界面平衡偏析概念本身没有演绎出什么哲学意味的东西,但对于它的认识却能从方法的角度上升到逻辑学的层次,从而具有哲学意义的普遍性。

(4)规则溶液自由能表达式

在二元合金固溶体的自由能表达式中,学生的学习难点并不在表达式的数学形式。教学实践发现,他们产生模糊认识的根源在于:该表达式说的是谁。

按着德国哲学家弗雷格的指称理论[3],一个事物的认识与三个要素密不可分,即事物的名称、事物的内涵和事物的所指,其中名称与内涵很容易理解,而事物的所指(这是一个哲学专有名词)是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按理说,认识过程涉及所指应该是常识,如黄山,它有名称(就是黄山),有内涵(如险峻、秀美等),还有就是作为物质存在的那些花岗岩构成的山峦。因此,所指就是指向物质存在的,因此理解起来似乎并不难。但是,当某个所需认识的对象以抽象的、看不见的方式存在时,所指就不像黄山那么清晰了。在初学的过程中,所指往往被学生忽略,甚至是遗忘,而只记住三要素中的名称与内涵。这种所指认识的缺失会带来严重的问题,如把对象搞混。不难看出,弗雷格的指称理论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认识对象意识,而这种意识的强化在面对数学公式具有特殊的价值。

(5)相变定义

根据冯端院士的定义[4],“相变”指:“在外界条件发生变化的过程中物相于某一特定条件下发生突变。”但是,相变的定义也可以简化为:凡是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都是相变。不难看出,与冯端院士的定义相比,新的相变定义粗略了很多。

如何看待这种由于简化而带来的粗略,是一个超越材料专业的问题,而知识范畴的超越本身就具有哲学的意味。显然,这里涉及思想方法的问题,对于不同思想方法的认识与把握,恰恰是学生应该努力的新方面。这个问题的重心不在于孰是孰非的细节探讨,而在于认识效率等更高的层次范畴。换言之,细节的是非判断转向了效率考量,这种价值标准的转向对学生思维训练具有重要作用。

三、“材料科学基础”哲学概念的教学意义

从上面的论述看出,在材料专业知识中提炼具有哲学意味的概念与方法并非难事,其中的关键是思想观念的转换,具体就是从单纯专业视野拓展到更为宽广的哲学领域。站在哲学的高度重新看待“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它有了新的意义和价值。

1.丰富了教学内容,深化了专业知识。

到目前为止,理工科专业课改革的思路重点在更新教学内容,具体方法是积极吸收新专业知识,反映学科的新发展。不难看出,这种改革的视野仍然局限在专业、学科的范畴之内。

因此,本文给出的哲学概念提炼的思路,是一种新的尝试。按着这样的思路,教学内容同样得以丰富。同时,还可以深化课程的内容,如上面列举的弗雷格指称理论,属种+差的认识理论,都具有很高的认知难度,这些哲学概念的学习会极大地深化课程内容。

2.建立了理解的新维度。

就本科生学习而言,理解的重要性远大于高中生。从某种意义上讲,理解是本科生学习的生命,而高中生的学习还带有相当成分的记忆因素。因此,深化理解就成了本科生学习的当务之急。

但是,深入剖析理解概念会发现,理工科学生的理解视野是不够宽广的,他们的理解维度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事实和自然科学定律,这是理解不可或缺的维度;其次是简单逻辑,因为理解的过程往往是逻辑推理过程;最后就是数理方法,因为理工科中大量的知识是建筑在数理基础上的。但是,仅仅把理解的视野向这些方面展开是不够的,因为这些维度的综合也不具备超越的功能和开拓创新的意味。因此,有必要把理解的维度进一步向哲学、方法论的层次展开,以便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进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3.开拓了通识教育的新视野。

在本科教学中,通识教育尽管非常重要,但它的实际操作却一直令人困扰。其中的重要问题是不同门类的知识各行其是,结果是多而不通。本文提出的理工科知识的哲学提炼与教学,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提供了新的思路,因为通识教育的终极价值在于一个“通”字,即融会贯通。但由于不同学科之间的天然差异,因此直接贯通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使不同学科的知识都升华为哲学概念,则在哲学层面就能实现贯通。

参考文献:

[1]吴锵.从博雅教育、通识教育到人文素质教育.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2]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逻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27.

过程哲学的基本内容范文第5篇

在经历了近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发展之后,我国的社会经济已经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相应的理论研究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来说,马克思主义在指导社会经济发展当中发挥的作用十分巨大,为了更好的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强化对于经济哲学的认识程度,进而更好的了解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从哲学角度来对经济发展形势进行阐述,为推动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对于经济哲学的研究工作来看,首先必须要弄清楚其存在的基本形式,只有这样才能从更深层次去进行掌握,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通过强化经济哲学存在的三种形式探究,能够为加深经济哲学的认识程度提供必要的参考,从更深层次上去把握经济哲学的特点以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为社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经济学的哲学是经济哲学的重要形式

在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中,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哲学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经济哲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学的进步,而离开经济哲学的支撑,经济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就缺乏了相应的理论依据。在对经济哲学的表现形式进行阐述的过程中,许多的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在发展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经济哲学,是社会经济能够得到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对诸多历史事件的分析总结发现,在目前较为科学的经济学理论当中,哲学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经济学家在提升自身经济学能力的过程中,必然要掌握必要的哲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从本质上来把握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更好的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建议。就拿英国来说,其在长期的发展当中,经济学相关的理论研究一直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在这些理论研究成果的背后是诸多伟大经济学家智慧的结晶,但是对于这些经济学家来说,他们不仅只是研究经济学,对于哲学也有着十分深入的探究,几乎所有伟大的经济学家都是哲学家。由此可见,在经济学的发展当中,其所体现出来的哲学内容是经济哲学的重要形式。所以说,在现代经济理论发展当中,经济学家想要更为科学的提出相应的经济学理论,必须要建立在哲学的基础之上,必须要承认经济学当中存在着经济哲学。这就要求经济学家在开展理论研究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哲学规律,从本质上来把握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对于各种经济事实进行哲学性的解释,将哲学与经济发展更好的融合起来,进而为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经济哲学表现在经济学范畴当中的哲学

作为伟大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自己的著作以及理论当中对于劳动价值范畴当中的哲学思想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他的理论研究当中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诸多经济哲学的思想。但是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正常的情况之下人们无法更深层次的去理解经济学范畴当中的哲学思想,这就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思想产生误导。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目前的经济学范畴当中,经济哲学有着十分明显的体现,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对经济学范畴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认识到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劳动与商品价值相结合,劳动价值产生之后对于经济学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劳动价值的重要性来进行分析,能够对经济哲学展开更为深层次的研究。在诸多的经济学家研究当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的学者都将经济哲学划分到经济学范畴中的哲学来加以理解与阐述,通过对经济学范畴当中的效用、价值以及发展等等因素进行分析,更好的把握其中所包含的经济哲学。从马克思的理论研究当中我们可以发现,他将哲学与经济学充分的结合起来,通过两者的结合来对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进行阐述,进而更为科学的对社会的发展进行指导。在经济学的范畴当中,通过客观的认识其中存在的经济哲学,能够更为准确的对经济发展的规律进行把握,在遵循其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为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因此,在经济哲学的存在形式当中,经济学范畴中所体现出来的经济哲学是发挥其科学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所在。

四、经济生活智慧的哲学命题化

在现代经济的发展当中,一些经济学家为了更好的对一些经济现象展开研究,往往会提出相应的经济命题,通过对这些经济命题的分析来对社会经济的总体发展提供更好的建议。而通过对这些命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些经济命题当中所包含的内容不仅仅局限在经济方面,其同样包含着诸多的哲学性内容,这就表明了哲学思想的存在,是构成经济学命题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经济哲学表现在经济生活智慧当中的哲学命题化,通过将哲学内容与经济学命题更好的结合起来,能够从本质上来对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更好的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学理论以及经济思想史的发展历程当中我们可以发现,经济学命题当中的哲学性质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客观存在性也就决定了哲学在经济命题当中的重要作用。在对经济学命题开展研究的过程中,既可以将其视为经济学命题,也可以将之称为哲学性命题,这种双重性的存在也就为经济学家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研究方式。在现代经济的发展当中,想要更好的适应时展的要求以及经济发展的规律,必须要从本质上来对经济生活进行掌握,通过哲学思想的应用来增强经济生活当中的智慧水平,更好的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于目前的社会发展来看,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要保证资源的节约与环境的保护,这就需要采取最为恰当的发展方式,将哲学思想当中的历史唯物主义等内容充分的融入到经济发展当中,通过提升经济发展的科学性以及决策水平,更好的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