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风电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内容

风电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内容

风电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内容

风电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内容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 电力

中图分类号:TE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5-0235-01

近日来,“雾霾”一词的曝光率逐渐升高,气候变化在人们的视线中再次得到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和环境领域的热点问题, 将对中国未来经济持续增长与和平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能源的使用是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 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新一轮能源战略调整的重要内容。中国能源战略的中长期目标是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提供可靠的、负担得起的和清洁的能源服务。在考虑低碳经济情景下制定中国能源战略的具体目标和措施是新形势下的迫切要求。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当前CO2的排放主要来自于能源部门,而火电行业是总排放量的主体。因此,面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电力行业势必将成为CO2减排的主力军。低碳发展的两大支柱,节能和清洁能源发展,主要是通过电力来实现的。然而,节能和清洁能源产业的崛起对电力行业影响会很大,其成本和机会都会体现在今后电力行业的发展中。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电力对社会生产活动和居民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

1.我国电力行业的 CO2排放特点

我国电力行业的 CO2排放特性主要如下[1,2]:

1.1发电 CO2排放总量大且增长迅速。

2005年,电力行业的碳排放相对 1980 年增加了 5.57倍;与此同时,其占全部化石能源碳排放的比例逐年增高,由 1980 年的 21.07%逐步增加到 2005年的 38.73%,几乎占据全国 CO2总排放量的“半壁江山”。

1.2我国电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体,煤炭发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比例超过 70%,低碳电源比重较小;而煤电的 CO2排放占发电总排放比例超过 95%。

1.3中国的电力碳排放系数远高于发达国家,2005 年为 222.95 g/kWh,而主要发达国家多在100~150 g 之间。

2.发电企业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在低碳环境下,发电企业将遭遇极大的经营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来自于全社会对环保的关注、宏观行业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碳市场上碳价的波动。

2.1 环保风险。

从现有经验看,我国主要是通过引入强制标准的方式实施环保控制,包括引入能效与排放的基准水平,或者规定发电企业需拥有一定比例的低碳电源(如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 等,当发电企业未能满足环保要求时,将被取消生产资格或处以高额罚金。所以,环保风险将提高传统发电企业尤其是火电企业的经营成本,从节约能源和减少碳排放的角度来看,都将会对火电厂的发电能效与清洁程度提出新的要求。

2.2 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主要指各种低碳机制引入时政府将推行新的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包括:①是否实施碳排放的总量控制;②是否引入碳交易机制并赋予碳排放额度一定的价格及未来采用什么样的减排目标;③是否引入碳税等财政政策,对于各类低碳技术的政策支持力度有多大等等

2.3 技术风险。

低碳经济增加了电力系统运行难度,亟需科学、高效的发电调度方式。以水电、风电为主的可再生能源的迅速发展,以及各类清洁发电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发电系统的结构更复杂,而碳捕集等。各类低碳技术的发展将增加电力系统运行中的电源品种,且节能与减排问题应在某种程度上分别加以考虑,以及不同调度目标无形中加剧了电力系统的运行难度等,因此,亟待积极探索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科学、高效的发电调度方式。

3.低碳化经济下电力企业的对策

3.1 科学的消费模式

电力系统“需求侧管理”是卓有成效的新模式。美国加州在考虑电力供需平衡时,首先考虑有成本优势的需求侧管理项目,其次是可再生能源,最后才是常规火电机组。节能设备虽然投资回收期较长,但使用寿命往往更长,是一种持续性的节能减排,从生命周期角度看效益比较可观。碳排放与能源消费密切相关。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国2050 年低碳发展之路》预测,在节能情景下,中国 2050 年能源消费量将达到 66.9 亿吨。该情景是指:中国实现既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且考虑当前节能减排的对策,但是不考虑碳捕获和储存技术、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变等。此外还有碳排放目标值更低的低碳情景和强化低碳情景。

3.2 发展新能源技术

新能源技术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对于发电企业,尤其是大型发电集团公司而言,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优化企业电源结构,对于应对低碳经济所带来的各类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 3 个方面:①可以提高电能生产的清洁度、提高能效、降低碳排放,以应对可能到来的环保风险;②可以提高技术水平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以提前适应各类低碳政策的颁布,规避政策风险;③可以降低整个电源资产整体的碳排放水平,对传统高碳的化石燃料电源形成有效补充,以规避因实施碳税或市场碳价波动所带来的经济风险。

3.3 实现我国电力行业低碳化发展的制度研究

CO2具有典型的公共产品属性,无法通过自发的市场机制实现配置,而需引入适度的宏观调控,由政府制定相应的制度予以规范与引导。从世界各国的实践看,主要的制度包括CO2排放交易等市场机制;低碳电量配额、最低能耗标准、CO2排放指标等约束机制;碳税、污染税等财税机制;绿色电价等激励机制等。如何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在深入挖掘电力行业各环节碳排放特性与低碳潜力的基础上,寻找 CO2减排成本与效益的均衡,实现低碳电力与低碳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将是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总之,低碳经济发展对电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除了节能与电网直接相关,中国清洁能源资源的分布使得并网和长距离输送成为清洁能源发展的约束,智能电网也是大规模节能和发展清洁电力所需要的。对于电网企业来说,需要全面客观评价当前电网建设发展的现状,研究低碳经济发展新形势对电网发展提出的新需求和影响。

相对传统能源来讲,清洁能源成本较高,这也是一直以来为什么我国不能大规模应用的根本原因。清洁能源除了本身发电成本比较高,对于电网的配套和成本的要求也很高,大规模的清洁能源发展会使电企成本负担大幅度增加,目前的政策和补贴基本上主要针对发电成本,电网配套的成本问题没有涉及。因此,发展清洁能源,解决成本问题是关键。

参考文献

风电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内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型零售企业 低碳运营 路径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2-267-02

一、引言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零售企业积极投身到绿色零售的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零售企业节能环保建设已经成为建设低碳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的政策引导,进一步推动了零售业的绿色进程。例如,2010年9月7日,商务部首次了《2010年中国零售业节能环保绿皮书》,全面总结了现阶段我国零售业节能环保工作的现状,研究了“绿色零售”对国家节能减排及发展低碳经济的作用和贡献。

大型零售企业在营业期间,为了给客户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境,一方面在灯光照明、室温调节,排气通风等领域使用了大量的高能耗设备;另一方面,为保证食品安全,冷冻冷藏设备基本上是全天候持续运转。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09年的统计数据,家电、超市、便利店、百货、大型超市五大业态店铺的电费支出分别占总费用的11.1%、12.5%、12.8%、13.7%和18.2%。其中百元销售耗电量中,大型超市由于需要大量的照明、空调、冷冻冷藏设备,耗电量最高,每实现100元销售额耗电1.77千瓦时。零售业是一个微利行业,目前行业平均净利润率只有1%左右,而电费支出普遍超出了1%,并且随着商品结构的调整和卖场环境的改善,这个比例还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微利和高耗能的矛盾,使节能增效成为摆在大型零售业企业面前的一大课题,随着低碳时代的到来,发展“绿色零售”、向低碳模式转型已逐步成为了业界的共识。

二、大型零售企业低碳转型的制约因素

和国外大型零售企业不同,我国大型零售企业在实施低碳运营过程中,存在着两个较大的制约因素:

1.企业节能减排投资意愿不足。本土大型零售企业在节能投资方面的意愿明显不足,一方面,由于我国很多大型零售企业的经营产所都是租赁模式,企业不是自主物业,缺乏节能效益分享,以租赁店铺为主要运营模式的连锁零售企业缺乏节能动力。另一方面,由于环保节能设施投资大,回收期长,一般企业很难承受。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对部分连锁百强零售企业能耗调查显示,有94%的企业认为,企业无法对节能效益进行衡量,其节能资金前期投人多,企业的资金不足、投资风险大成为制约零售企业节能的问题。

2.零售业的节能减排标准和扶持政策有待完善。一直以来,工业是国家推行节能减排的重点,国家有关节能减排的的扶持政策多倾向于工业项目企业,针对商业企业的相对较少。因此,缺乏环保管理体系和有效的监督机制是本土零售企业低碳转型缺乏动力的另一大因素。大型零售企业每年都消耗大量的电能、水和其他资源,其节能减排也应该是整个国家环保节能战略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零售行业希望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更多支持。近两年,国家有关部门开始意识到这方面的重要性,商务部也对零售企业提出了降低能耗成本的有关目标并针对性地出台了扶持政策。

三、大型零售企业低碳运营模式的构建

“低碳经济”是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在2003年政府能源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的提高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与相应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大型零售企业实体店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大的碳排放体,在整个运营流程中主要包括供应商、运输、终端门店和客户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大量的能源消耗,可以进一步进行低碳化改造。在构建大型零售企业低碳运营模式时,可以从企业内部运营低碳化、以及外部低碳环境的塑造等两个主要方向去设计。内部运营低碳化的核心是减少企业运营过程中碳的排放,具体包括节能改造,管理促进减排等。外部低碳环境方面就要求政府、供应商、客户等利益相关者共同合作,政府应该为低碳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宣传引导。供应商减少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碳排放,打造低碳供应链客户,逐步建立起低碳消费的观念。具体如下图所示:

四、大型零售企业低碳运营模式的实施路径

在当前的环境下,大型零售企业尝试低碳经营无论对零售商还是供应商乃至消费者都有益处。大型零售企业在低碳运营转型时,具体实施路径如下:

1.经营场所的节能减排改进。低碳经济是建立在一定的技术基础之上的,大型零售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最重要的是采取环保节能技术对经营场所进行改进,其产生效益最直观。具体改进措施包括:利用先进的建筑科技,进行保温、隔热、采光和通风等方面的改造;采用智能控制技术,对各类照明灯具进行改进,尽可能使用节能灯照明,变频控制空调、冷藏设备等;利用中水回收利用技术进行节水改造,建设雨水收集系统,使用循环水箱,安装感应水龙头等;资金雄厚的企业甚至可以投资太阳能、风能发电装置或者地源热泵等新能源系统。以TESCO为例,作为全球三大零售企业之一,位于上海浦东区上南路的门店是其在上海的第19家大卖场。该店2011年采用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实现空调通风系统、食品冷冻冷藏系统以及照明系统的安全运行和低能耗。年节能预计达到25%,每年减少电耗预计82万千瓦小时,减少碳排放量821.6吨。

2.重视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猛,2010年,网络购物用户人数已达到1.5亿,2010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4万亿元。从长远来看,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将最终在电子商务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电子商务既能够避免实体店带来的能源损耗和污染,大型零售企业要应该特别重视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发挥出电子商务的低碳优势。以大型连锁超市为例,其因为价格低廉、品种齐全而具有极强的竞争力。而我国网上消费者多为中等收入水平,消费能力较强,更注重服务和便利。连锁超市自身的分支机构庞大,分店遍布各地,开展电子商务具有很大的优势。

3.加强管理促进节能减排。俗话说“管理出效益”,一家大型零售企业低碳转型,紧紧依靠技术改进是不够的。在制定了一系列节能减排的目标后,必须在管理上需采取有效的措施,比如:专门设立企业节能减排的职能机构,专门负责低碳运营转型事务;加强低碳经济宣传,提高员工的节能环保意识,全员参与低碳运营转型;加强设备、水、电等方面的节能减排指标的统计和考核,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能源、资源的利用率,考核责任落实到部门和人,为整项工作的有效实施提供了保障。

4.低碳消费观念的引导。当前,低碳消费已被认为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全民参与,零售业作为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行业承担着塑造消费者行为、促使其向低碳消费模式转变的重任。大型零售企业在引导消费者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如特易购在不断推出绿色产品的同时,还印发了1万多份宣传册,广泛宣传其“碳足迹”产品的减排功效以及给顾客带来省钱的功效,引导消费者购买环保型产品。特易购还与研究所合作,研究消费者购物习惯和生活方式,帮助消费者认识自己的“碳足迹”,并找出可以影响消费者购物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办法,指导消费者节能减排。

5.供应链的低碳化。大型零售企业应可以利用自己在供应链中的有利地位,带动上游供应商的低碳化发展,建立绿色物流体系。大型零售企业的商品种类繁多,如食品、服装、家居、洗化、文体、生鲜水产等,可谓五花八门,而各类商品又分别细分为各种不同的品牌,每种产品都对应一条采购渠道,再加上物流等各个环节,涉及众多的供应商,要实现供应链的低碳化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这方面,沃尔玛公司在国内开了先河,其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麦道克在2008年北京召开的全球可持续发展峰会上承诺加强与中国供应商合作,帮助供应商提高能效、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提出与200家中国领先的供应商合作,到2012年帮助他们提高能效20%。其措施包括:要求供应商在其产品上标注“碳足迹”、水使用量和空气污染指数,要求供应商严格遵守环境标准,向供应商推荐环保材料和节能减排技术,对供应商进行审查,第三方进行监督,对供应商和产品的环境表现进行排名等措施。

6.响应政府出台的低碳扶持政策。大型零售企业深入发展低碳经济,离不开政府的政策环境。在我国,推行低碳经济还需要政府主导,包括制定长远的指导战略,出台鼓励科技创新、节能减排、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等措施,来引领和助推低碳经济发展。当前,我国政府需要尽快出台符合中国国情的低碳零售行业标准,以规范目前的零售业低碳活动。这方面也可以借鉴英国的经验:2010年英国推出了PAS2060,它以现有的ISO14000系列和PAS2050等环境标准为基础,提出了通过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还原和补偿来实现和实施组织所必须符合的规定,PAS2060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组织及各种主题。

五、结论

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大型零售机构的数量和能耗总量还将继续增加。节能减排是社会发展的趋势,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大型零售企业必须走低碳转型之路。在低碳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节能减排不仅将成为大型零售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并能让先行的企业在低碳经济时代中提高竞争力和影响力。

[基金资助:金华市社科联2011年度一般课题(立项编号228)]

参考文献:

1.王建华.绿色营销、公益营销和社会营销的比较分析[J].商业经济,2010(9)

2.何志毅,于泳.绿色营销发展现状及国内绿色营销的发展途径[J].北京大学学报,2004(6)

风电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内容范文第3篇

内容摘要:文章认为碳金融具有政策性强、参与度高和涉及面广等特点,发展碳金融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和监管部门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制定一系列标准、规则,提供相应的税收、信贷规模导向等配套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参与节能减排领域的投融资活动,支持低碳城市建设。

关键词:碳金融 绿色信贷 信贷创新

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现状

低碳城市建设的背景是全球温暖化以及由此而在全球特别是欧盟展开的低碳经济建设。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份气候变化报告是全球数千名科学家多年的研究成果,它以无可争辩的科学事实阐明了“气候变化已经发生,应对气候变化刻不容缓”。而应对气候风险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建设低碳经济社会,尤其是低碳城市的建设。

低碳城市发展项目就是将通过试点城市在能源生产、使用及新经济开发方面的研究,提炼出可供其他城市学习的模式,为中国城市和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2008年1月,全球性保护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北京正式启动“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上海、保定入选首批试点城市。低碳城市建设正式起步。

以河北保定为例,2010年8月14日,保定市区首座天然气加压站建成,日供气能力达到1.2万立方米,改造的97辆公交车、149辆出租车用上了清洁能源,这是该市实施低碳城市建设的一项措施。2010年以来,保定市围绕“中国电谷”建设、“太阳能之城”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办公大楼低碳化运行、低碳化社区示范、低碳化城市交通系统整合等6大工程,强力推进低碳城市示范项目建设。

围绕“中国电谷”建设工程,保定市完善光伏发电、风力发电、高效节能、新型储能、输变电和电力自动化等六大产业体系,构建低碳城市的产业支撑体系。到2010年4月底,“中国电谷”已聚集骨干企业170家;一季度,“中国电谷”实现工业总产值86亿元,同比增长48%,出口创汇4.2亿美元,同比增长137%。实施“太阳能之城”工程,市区建筑、园林、交通信号、景区等新上示范工程已完成投资3.57亿元。到5月初,保定市累计有36个建筑工程项目设计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总建筑面积179万平方米,已完成159个小区照明太阳能改造;完成9处园林、绿地太阳能应用改造,安装太阳能灯2654基,占市区总量85.3%;102个主要交通路口完成太阳能交通信号灯应用改造,37条路段安装太阳能路灯700多基;市区还有69所学校、24家医疗机构、15家三星级以上酒店和67家企业完成太阳能应用改造。继并网容量0.3兆瓦、年发电量26万度的电谷锦江酒店并网发电后,电谷会展中心0.4兆瓦光伏发电设备安装完毕。

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已累计取缔、改造燃煤锅炉472台;规划的32座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14座垃圾处理厂全部开建,其中3家投入运营。实施办公大楼低碳化运行示范工程,市政府办公区域内公共照明全部采用了太阳能灯,办公室全部更换成节能灯。低碳化社区示范工程开始试点,形成新一代C区、新世纪小区等一批低碳化示范社区。实施低碳化城市交通体系整合工程,今明两年建设12-15个压缩天然气站,燃气公交车、出租车达到总量20%以上。作为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试点国内唯一的中等城市,保定市政府与世界自然基金会签署了“2010-2012年低碳城市发展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增强了保定市发展低碳经济的能力。

碳金融支持低碳城市建设存在的主要障碍

(一)碳金融支持低碳城市建设的现状

随着碳交易市场的蓬勃发展,我国金融机构也对碳金融这一新的金融模式进行了积极尝试。2007年,我国推出了首个中国绿色碳基金,之后,碳基金在北京、山西、辽宁大连等地相继启动,规模不断扩大。商业银行也纷纷开展碳金融有关业务,推出了CDM项目融资和挂钩碳交易的结构性产品等业务和产品。

在碳交易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08年下半年,我国成立了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北京环境交易所和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但还仅限于节能环保技术的转让交易,并不涉及排放权的交易;到了2009年,受到低碳经济的影响,中国的环境权益交易机构大量涌现,山西吕梁节能减排项目交易中心、武汉、杭州、昆明等环境能源交易所相继成立;2009年11月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深圳国际能源与环境技术促进中心及香港RESET公司也宣布联合发起成立亚洲排放权交易所;2010年2月,河北环境能源交易所在河北省产权交易中心举行揭牌仪式,主要从事节能环保技术转让与投融资服务、排污权与节能量交易服务、CMD(清洁发展机制)信息服务与生态补偿促进服务等。

但是由于碳排放权本身具有复杂性,如何进行评估、核算成为目前最为棘手的问题。尽管国家发改委为了保证国内CDM(碳交易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产生的减排量“不被贱卖”, 名义上设置了8欧元/吨的最低限价。但CDM的注册仍然要经过联合国的机构,我国自己在这方面并没有多少话语权,如2009年12月初,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拒绝审批了我国10个风电CDM项目,理由是怀疑我国利用产业政策“套取”联合国的风电补贴。因此,碳排放权交易短期内大规模展开的可能性不大,可能更多地会停留在自愿减排的层面。也就是说,国内与排放权交易相关的各种金融创新活动,主要还是会围绕境外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展开。碳金融在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金融服务方面还存在很多障碍。

(二)碳金融支持低碳城市建设的主要障碍

绿色信贷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标准。早在2007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共同了《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 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这是国家环境监管部门、央行、银行业监管部门首次联合出手,为落实国家环保政策法规,推进节能减排,防范信贷风险而出台的重要文件。但它对绿色信贷提出的标准多为综合性的、原则性的,缺少具体的绿色信贷操作标准和环境风险评估标准,贷前审查难以准确把握。

低碳项目融资渠道不畅。通常来讲,低碳项目融资途径有三种:一是银行贷款;二是借助非银行金融机构投资,包括适合创业型、成长型企业的风险投资,以及私募股权投资等模式;三是企业内源性融资。

首先,商业银行对低碳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远远不够。年报数据显示,国有商业银行中,工行2009年环境保护重点工程项目、新能源开发或利用两项贷款余额,分别占该行2009年全年贷款总额的2%和1.8%;建行2009年绿色信贷项目余额只占其当年贷款余额的3.9%;中行2009年全年新增“绿色信贷”也仅占该行2009年新增贷款的6.5%。其次,非银行金融机构投资对象的选择标准仍较高。比如风险投资在选择种类多样的低碳项目时,取决于硬性条件,即项目的技术门槛,这保证了市场的广阔程度;同时也取决于项目的软指标,即企业领导人的素质,领导人的眼光将决定企业战略。因此,有些低碳项目就由于软标准的约束而无法实现。最后,企业内源性融资不是谁都具备条件,不少规模偏小、技术成本较高、尚未商业化的项目会经常面临投融资两难的困境。

碳交易成本巨大。基于项目的交易由于涉及跨国项目的报批和技术认证问题,所涉及的费用较高,并且监管部门要求指定中介运营机构(DOE)来负责项目的注册和实际排放量的核实,而目前对中介机构的监管又相对薄弱,进而引发有些中介机构在材料准备和核查中提供虚假信息形成道德风险,这些都加大了市场的交易成本,不利于项目市场的发展。

中介市场发育不完全。目前,我国的碳金融更多是指依托CDM项目的金融活动。CDM项目下的碳减排额是一种虚拟商品,其交易规则十分严格,开发程序也比较复杂,销售合同涉及境外客户,合同期限很长,非专业机构难以具备此类项目的开发和执行能力。我国本土的中介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难以开发或消化大量的项目,也缺乏专业的技术咨询体系来帮助金融机构分析、评估、规避项目风险和交易风险。

加强低碳城市建设的金融支持对策

碳金融具有政策性强、参与度高和涉及面广等特点,发展碳金融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和监管部门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制定一系列标准、规则,提供相应的税收、信贷规模导向等配套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参与节能减排领域的投融资活动,支持低碳城市建设。

(一)完善碳金融支持的政策体系

通过立法形式确定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并逐级分解到地方和重点企业,确立完善的监测和考核体系;制定有关环境风险等级评定的具体标准,建立“绿色信贷”目录指引,为银行的相关业务的发展服务,并且设立项目的环保标准来规范项目的实施,划分客户的环保风险类别,并在电子化的业务操作系统中启用环保标识分类,实施差异化的授信及信贷管理要求;健全碳交易监管和法律政策,提高我国在国际碳交易中的地位,为碳金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开拓多类型的低碳融资渠道和方式

低碳产业发展的商业模式较新,需要大力开拓多类型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如企业用自身良好的信用向社会私募碳基金,政府、中介或社会福利组织也可以参与募集,增加信用额度,或可寻求政府特定机构或中介组织的帮助,获得世界银行的碳基金的资金来源;鼓励和扶持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并予以强大的资本支持,这包括二级市场融资和风险投资等;允许符合发债条件的节能减排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等,以获得债券市场的资金支持。

(三)鼓励商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服务

商业银行应该大力承担和实践这种绿色金融的责任,对于低碳经济和能源保护的产业在信贷政策方面应给予一定的倾斜,这不仅要在每年的信贷计划中列出单项,还要具体提出对某个单项低碳经济项目支持资金额度,也可考虑增加一些存贷比指标,并把一定时期收回的贷款,再用到存贷比,或是对低碳项目贷款给予一定时间的宽容。

另外,可以积极进行信贷业务创新,尝试以碳排放减排额作为抵押物,为环保产业做融资;利用商业银行下属的金融租赁中心或者与专业的租赁公司合作,为CDM项目提供设备融资租赁服务,或者借用信息优势,作为CDM项目的顾问,协调项目发起人、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之间的业务关系;发挥托管各种基金的经验优势,参与托管正在快速成长,并大规模进入我国的碳基金等业务。

(四)对节能环保企业融资给予政策扶持

政府可以考虑对淘汰落后产能、推广循环经济、开展清洁生产的企业采取物价补贴、企业亏损补贴、财政贴息、税前还贷等形式给予财政补贴;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节能减排企业给予税收减免,另外也可借鉴国外经验考虑对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工业废水排放征收碳税。

(五)搭建碳交易平台以加快碳金融产品创新

温室气体排放量是有限的环境资源,也是国家和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应借鉴国际上碳交易机制,进一步研究探索排放配额制度和发展排放配额交易市场,通过金融市场发现价格的功能,调整不同经济主体利益,鼓励和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效分配和使用国家环境资源,落实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加快形成价格发现的碳交易市场和机制,并开发相应的衍生环境金融工具。

(六)培养中介市场

中介市场是开展CDM机制的关键,应鼓励民间机构和金融机构进入,重视金融机构作为资金中介和交易中介的作用,允许金融中介购买或者与项目业主联合开发CDM项目。

参考文献:

1.王增武,袁增霆.碳金融市场中的产品创新[J].中国金融,2009(24)

风电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内容范文第4篇

一、低碳生活的概念

低碳生活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低碳不仅是企业行为,也是一项符合时代潮流的生活方式。

二、低碳生活的方式

如果说保护环境,保护动物,节约能源这些环保理念已成行为准则,低碳生活则更是我们急需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

(一)衣

1、少买不必要的衣服。一件普通的衣服从原料到成衣再到最终被遗弃,都在排放二氧化碳。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就可以减少2.5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另外,棉质衣服比化纤衣服排碳量少,多穿棉质衣服也是低碳生活的一部分。

2、衣服多选棉质、亚麻和丝绸,不仅环保、时尚,而且优雅、耐穿。

(二)食

多吃素。生产1千克牛肉排放36.5千克二氧化碳,而果蔬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仅为该数值的1/9。另外本地的果蔬和水也比外地运输来的排放二氧化碳量小。此外,低碳饮食还包括适量喝酒,如果1个人1年少喝0.5千克酒,可减排二氧化碳1千克。

(三)住

1、选择小户型,不过度装修。减少1千克装修用钢材,可减排二氧化碳1.9千克;少用0.1立方米装修用木材,可减排二氧化碳64.3千克。

2、给热水管加防寒服,省气省水。热水管的出水口距热水器总有一段距离,特别是冬天,热水管内的热水总会在水管的流敞过程中流失热能,增加燃气的消耗。在隐蔽施工时,注意缩短热水器与出水口的距离,同时可以给热水管加一层防寒衣,这样就能省气又省水。

3、给地板加床垫,冬更暖夏更凉。铺地板时,利用地板与地面的空间加铺一层阻燃泡沫,这层泡沫就像床垫一样给居室增加了保温隔热的功能,让冬天更保温,夏天更阻热。

4、减少改动,自然优先。解决空间问题,一般都遵循“不变”法则。尽可能减少拆改,少变动原有结构,即所谓“尊重房屋结构的原有属性”,这是施工的大原则。装修中尽可能利用自然的东西,包括自然阳光、自然光线的运用,自然风的运用,自然风景的运用等等。自然东西使用率的高低,决定了“低碳”应用程度的多少。

5、白色,低碳生活最省元素。白色不仅能带给人纯洁、干净的感觉,又可以调和、衬托或对比鲜艳的颜色,产生明快的室内效果。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吸热少的特点,能够有效地反射光线,减少空调和电灯的使用。

6、多功能家具,省钱省空间。多功能家具也是节能的先行者,在很早以前,折叠式沙发、桌椅就开始风靡了,这些在小居室里最适合不过的家具让年轻人享受到多功能的乐趣,一物多用是现在“低碳家居”的重要功能。

(四)用

1、节电、节水。没必要一进门就把全部照明打开,人类发明电灯至今不过130年,之前的几千年也过得好好的,以11瓦节能灯代替60瓦白炽灯、每天照明4小时计算,1支节能灯1年可减排二氧化碳68.6千克;随手关灯减排二氧化碳4.7千克。如果每台空调在26℃基础上调高1℃,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21千克。随手关灯、开关、拔插头,这是第一步,也是个人修养的表现;不坐电梯爬楼梯,省下大家的电,换自己的健康。

2、少用1个塑料袋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1克;只要少用10%的一次性筷子,每年就能减碳10.3万吨,是的,一只塑料袋5毛钱,但它造成的污染可能是5毛钱的50倍;少用电梯,合理使用电视、冰箱、电脑等电器,及时切断其电源。工作时,单面纸要重复利用,能电子化办公的少用纸张。

3、短时间不用电脑时,启用电脑的“睡眠”模式,能耗可下降到50%以下;关掉不用的程序和音箱、打印机等设备;少让硬盘、软盘、光盘同时工作;适当降低显示器的亮度。用笔记本计算机要特别注意:对电池完全放电;尽量不使用外接设备;关闭暂不使用的设备和接口;关闭屏幕保护程序;合理选择关机方式:需要立即恢复时采用“待机”、电池运用选“睡眠”、长时间不用选“关机”;电池运用时,在windowsxp下,通过speedstep技术,cpu自动降频,功耗可降低40%。

4、在购物时,如果你拒绝使用过度包装,每千克纸就能减少3.5千克二氧化碳;同时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因为制造他们所使用的石油也是一次性的。

5、平时勤动手动脑,让旧物换新颜,也可以实现“低碳”。一般家庭都有很多废弃的盒子,如肥皂盒、牙膏盒、奶盒等,其实稍加裁剪,就可以轻松将它们废物利用,比如制作成储物盒,可以在里面放茶叶包、化妆品之类的物品;还可以利用方便面盒、罐头瓶、酸奶瓶制作一盏漂亮的台灯;喝过的茶叶渣,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既舒适还能改善睡眠

6、对于任何一种电器不用应立刻拔掉插头,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生活中尽量使用节能灯,没必要一进门就把全部照明打开。如果全国有1/3的白炽灯换成led节能灯,每年能省下一个三峡工程的年发电量。

7、少用纸巾,重拾手帕,每张纸都双面打印,相当于保留下半片原本将被砍掉的森林,保护森林,低碳生活。

8、完美的浴室未必一定要有浴缸;已经安了,未必每次都用;已经用了,请用积水来冲洗马桶。

9、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因为制造他们所使用的石油也是一次性的。

10、科学地勤俭节约是优良传统,冰箱内存放食物的量以占容积的80%为宜,放得过多或过少,都费电。食品之间、10毫米以上的空隙。用数个塑料盒盛水,在冷冻室制成冰后放入冷藏室,这样能延长停机时间、减少开机时间;剩菜冷却后,用保鲜膜包好再送进冰箱;热汽不仅增加冰箱做功,还会结霜,双重费电。

11、空调启动瞬间电流较大,频繁开关相当费电,且易损坏压缩机。将风扇放在空调内机下方,利用风扇风力提高制冷效果。空调开启几小时后关闭,马上开电风扇。晚上用这个方法,可以不用整夜开空调,省电近50%。将空调设置在除湿模式工作,此时即使室温稍高也能令人感觉凉爽,且比制冷模式省电。

12、在同样长的洗涤时间里,弱档工作时,电动机启动次数较多,也就是说,使用强档其实比弱档省电,且可延长洗衣机的寿命。按转速1680转/分(只适用涡轮式)脱水1分钟计算,脱水率可达55%。一般脱水不超过3分钟。再延长脱水时间则意义不大。

13、在使用微波炉时注意,较干的食品加水后搅拌均匀,加热前用聚丙烯保鲜膜覆盖或者包好,或使用有盖的耐热的玻璃器皿加热。每次加热或烹调的食品以不超过0.5千克为宜,最好切成小块,量多时应分时段加热,中间加以搅拌。尽可能使用“高火”,为减少解冻食品时开关微波炉的次数,可预先将食品从冰箱冷冻室移入冷藏室,慢慢解冻,并充分利用冷冻食品中的“冷能”。

14、对待燃气,用大火比用小火烹调时间短,可以减少热量散失。但也不宜让火超出锅底,以免浪费燃气。夏季气温高,烧开水前先不加盖,让比空气温度低的水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等自然升温至空气温度时再加盖烧水,可省燃气。烧煮前,先擦干锅外的水滴,能够煮的食物尽量不用蒸的方法烹饪,不易煮烂的食品用高压锅或无油烟不锈钢锅烧煮、加热熟食用微波炉等等方法,也都有助于节省燃气。

15、用废的电池不能和其他垃圾共同放在一个垃圾箱里,要把它们专门放进“废旧电池垃圾箱”中。

(五)行

1、少开车,选小排量车。想避开车来说,骑自行车上下班的人一不担心油价涨,二不担心体重涨,考虑到坐公交为世界环境做的贡献,至少可以抵消一部分开私家车带来的优越感。每月少开一天,每车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98千克,如果出行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或自行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会更少。此外,排气量为1.3升的车每年减排二氧化碳647千克。通过及时更换空气滤清器、保持合适胎压、及时熄火等措施,每辆车每年减排二氧化碳400千克。不仅要低碳还要碳补偿

2、开车时避免冷车启动,减少怠速时间,避免突然变速,选择合适挡位避免低档跑高速,定期更换机油,高速莫开窗,轮胎气压要适当,这也是减碳的一种措施。

3、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燃烟花,放爆竹,逛庙会,亲人团聚,走亲访友,传统的节日活动极容易造成奢侈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节日期间,我们要限制奢侈浪费,如果出行尽量选用公共交通,多步行,骑自行车,坐公交车,少开车。开车出门购物要有购物计划,尽可能一次购足。以一车每月少开一天为参照,一年可以减少98千克二氧化碳。

(六)其他

1、绿化不仅是去郊区种树,在家种些花草一样可以,还无须开车。

2、婚礼仪式不是你憋足28年劲甩出的面子,更不是家底积累的PK。如今简约、低碳才更是甜蜜文明的附件值。

3、美国有统计表明:离婚之后的人均资源消耗量比离婚前高出42%-61%,让我们用婚姻保护地球吧。

4、每月卖一次废塑料废品、废纸、废玻璃、金属、不少废塑料可以还原为再生塑料,而所有的废餐盒、食品袋、纺织袋、软包装盒等都可以回炼为燃油。1吨废塑料=600千克汽油,每张纸至少可以回收两次。办公用纸、旧信封信纸、笔记本、书籍、报纸、广告宣传纸、纸箱纸盒、纸餐具等在第一次回收后,可再造纸印制成书籍、稿纸、名片、便条纸等。第二次回收后,还可制成卫生纸。回收一个玻璃瓶节省的能量,可使灯泡发亮4小时。1u-K3B"e,]3\/

风电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内容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低碳化 滨海新区 发展新优势

一、低碳化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

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全球变暖迫在眉睫。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气候危机的过程中,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低碳化是全球各个国家都在采取的重要措施。各国在刺激经济复苏、增加就业机会的同时,兼顾气候变化、节能环保,都在力争提高碳生产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新的竞争优势。

国际金融危机和气候危机对中国的挑战同样前所未有,我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任务越来越艰巨,资源环境的制约越来越突出。“电荒”、“油荒”、“气荒”甚至是“水荒”在我国频频出现的背后,日益凸显传统发展方式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从整体发展趋势来看,低碳化是这一轮我国经济调整的重要方向。

世界气候组织的报告认为,在以低排放、高能效、高效率为特征的低碳城市中,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模式的转变,低碳经济社会不但不会放慢经济增长的脚步,反而会促进经济的新一轮高增长,并增加就业机会,改善生活水平。

二、低碳化的内容和层次

社会各界都在讨论“低碳化”,但理解的内涵概念往往比较模糊。笔者认为,低碳化可包括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产业以及低碳技术等几个层次的内容。

(一)低碳社会

低碳社会是指在保持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碳排放量比较低的经济社会形态。低碳社会不仅包括低碳经济,还包括低碳文化、低碳环境、低碳法律、低碳生活。等等。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社会状态及低碳经济模式透过低碳的行为反映出人类的精神和思想,在低碳文化和低碳理念的背景下,人类的行为将发生不同程度的转变,这是文化对人的渗透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所导致的结果。同时,在建设低碳生态环境的过程中,低碳法律是支撑、基础和保障。而低碳的新型生活化,是在居民个人福利提高的同时,二氧化碳排放量尽可能地少,可以在吃、穿、用、行、住等各个方面实现低碳,还可通过增加碳吸收(绿化等)来增加碳汇,减少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低碳社会的涵盖范围很广,可以从各个方面促进低碳社会的发展。

(二)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可以包括低碳生产、低碳消费和低碳服务等。低碳生产不仅指在能源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科技创新提高碳的使用效率,使能源消耗的生产率提高,而且指可以在产品开发以及产业结构等方面实现低碳,如通过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海洋能等的开发来减少高碳温室气体排放,以及通过提升第三产业比重来减少第二产业在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方面的消耗。

低碳消费是一种以低碳为导向的共生型消费方式,均衡物质消费、精神消费和生态消费,使人类消费行为与消费结构更加科学化、合理化,比如低碳装修、选用低碳节能电器,减少日常“便利消费”,尤其是塑料袋的消费等。

低碳服务则包括碳排放权交易服务、CDM咨询服务、低碳金融服务、企业碳管理服务、碳足迹与碳抵消的商品与服务,等等。

(三)低碳产业

低碳产业可分为三个层次。广义的低碳产业是指低能耗低污染的产业,包括可再生能源产业、环保产业、高科技产业、高端制造业、第三产业等低排放产业。而低碳产业体系本身包括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节能材料、火电减排、工业节能与减排、资源回收、环保设备等等。低碳能源系统则指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替代煤、石油等化石能源。

目前,世界各经济体都在大力推进低碳产业的发展。在美国,工业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比重不到20%,日本不到30%,而中国工业能耗占全国总能耗占比却高达70%,我国的工业产业高能耗的困局亟需打破。欧盟将通过政府和企业合作,在2013年前投入32亿欧元,用于创新型制造技术、新型低能耗建筑与建筑材料、环保汽车及智能化交通系统三个产业领域的科技研发。英国把今后10年的产业技术重点确定在6大领域:低碳工业、低碳汽车、信息网络、生命科学、医药和先进制造,并专门成立了国家低碳技术投资公司。

(四)低碳技术

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支撑,在低碳产业中最重要和核心的部分就是低碳技术。低碳技术可分为三个类型,包括减碳技术、无碳技术和去碳技术。减碳技术是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高能耗、高排放领域的节能减排技术、煤的清洁利用技术等。无碳技术是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去碳技术指碳捕获与封存技术(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是一项新兴的、具有大规模减排潜力的技术。CCS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捕集并安全地存储于特定地质结构中,减少向大气的排放,以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层中的聚积。目前,世界上已经有300多个CCS项目。

(五)低碳城市――低碳化的载体

“低碳城市”是在城市实行低碳经济,在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城市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低水平。低碳城市是低碳化的载体,低碳城市可以集“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产业”等多位于一体,但在低碳城市建设中,最重要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低碳规划、低碳建筑和低碳交通。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天津和滨海新区应该把建设低碳建筑和低碳交通作为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对于“低碳规划”而言,城市发展,规划先行,城市低碳规划应坚持城市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建设现代化生态宜居城市。对于“低碳建筑”而言,在建筑设计上要引入低碳理念,如充分利用太阳能、运用隔热保温的新型建筑材料、通风和采光系统、节能型取暖和制冷系统等。对于“低碳交通”而言,交通工具是城市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者,应该积极倡导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的慢速交通系统,鼓励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和快速轨道交通系统,此外,大力促进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氢气动力车、太阳能汽车等低碳排放的交通工具发展,以实现城市低碳运行。目前,上海和北京等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占全国排放--比重已经大大超过了城市人口占全国的比重,尤其应当在城市交通、城市建筑等方面实现低碳化。

三、天津滨海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条件

天津滨海新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应把握低碳化的发展方向,紧跟低碳化的国际发展潮流和趋势,要在经济快速发展和低碳化中找到最佳平衡点,使正在崛起的中国“第三增长极”不断形成快速可持续发展的新优势。

(一)天津滨海新区发展低碳化的有利条件

1,具备优良的政策制度环境

天津滨海新区是21世纪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增长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当前,滨海新区正按照中央政府的定位和生态兴区的理念,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积极探索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的新途径,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

2,具有较好的低碳产业发展基础

滨海新区已经形成了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石油和海洋化工、现代冶金、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主导产业,是中国最大的风电设备生产地区之一,新型能源建设运用、水资源综合利用走在全国前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3,中新生态城的建设为发展低碳产业提供了示范

中新天津生态城聚合国际先进生态、环保、节能技术,正努力建设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新模式。按照发展定位,中新生态城将成为综合性的生态环保、节能减排、绿色建筑、循环经济等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的平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宜居示范新城。为了加快中新生态城建设,各种环保低碳产品企业必然向滨海新区聚集。

4,新能源投资及节能环保服务业呈聚集态势

低碳的核心产业是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由于滨海新区具有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适合聚集支持低碳产业的投融资机构和节能环保高端服务业,同时,国内首家排放权交易所在滨海新区挂牌成立并已经开展业务。

(二)天津滨海新区发展低碳化的不利条件

1,滨海新区高碳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滨海新区是在承接天津市区工业战略东移政策下诞生的,相对浦东新区和深圳特区来说,滨海新区明显的产业特征是第二产业占绝对主导地位,且在第二产业中石油、化工、冶金等高碳、高污染、高能耗的国有经济主导型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2,低碳自主知识产权和关键技术还较为缺乏

缺乏自主核心技术成为制约滨海新区低碳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瓶颈。内资企业对低碳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掌控的较少,没有充足的技术实力储备。滨海新区当前除了依靠外资引进,更要依靠内资企业的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进行官、产、学、研、金五个方面的合作,合力打造低碳技术自主创新的平台。

四、天津滨海新区如何构筑低碳发展新优势

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调整经济结构和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目标的必然选择。滨海新区在今后能否继续走在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应对全球低碳经济的挑战中发展和调整的能力。在“低碳化时代”,滨海新区必须面对低碳化的严峻挑战,全力突破低碳技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产业,建设低碳社会和低碳城市。

(一)构建低碳法律制度――法律化的政策体系支撑

我国从整体上来说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方面仍处于薄弱的状态。我国的相关立法在体系上并不完善,如石油、天然气等领域的能源单行法律仍然缺位,同时,能源立法规定不够详细,缺乏足够的操作性,环境执法效果不佳,环保状况不能得到根本改善。另外,法律、规划规定的执行措施上虽然也涉及到税收优惠、补贴等奖励手段来激励公众与企业自愿实行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行为,但是却没有规定细化的奖励手段与程序,导致在现实中不能产生广泛的影响。天津滨海新区应发挥“排头兵”作用,构建和完善自身与低碳发展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为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同时,应尽快着手制定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强的短期、中期、长期低碳标准体系及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二)推进低碳生产革命――研发创新核心技术是关键

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核心技术缺乏、整体技术水平不高。如果发展中国家总是期待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就会依然在低碳经济这个新的竞技舞台上处于从属地位。天津滨海新区应建立自己的低碳技术创新体系,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科技支撑。第一,应加大低碳技术的研发投入,大力开发、应用和推广新技术、新产品,如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利用技术以及二氧化碳收集储存技术、超低二氧化碳炼钢技术等;第二,以现有的新能源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平台为依托,大力展开城市、区域以及国际间技术合作;第三,加强技术交易机制和技术交易市场的建设,这是提升低碳技术水平的关键之一,通过建设低碳交易机制和交易市场推动低碳技术、设备、产品的研发和应用,使低碳技术在大企业和中小企业间合理配置。

(三)加速低碳产业调整――实现产业结构低碳化

天津滨海新区在后危机时代对产业方向进行调整时,应该遵循以下指导思想:第一,紧跟低碳化的国际发展趋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低碳化;第二,遵循城市产业演化规律,推动以产业价值链为纽带的产业体系重构,加快滨海新区制造业与生产服务业的融合,形成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产业结构,构建精细化、知识化和生态化相互渗透与融合发展的开放式新型产业体系;第三,以项目集中园区、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成建设为指导,统筹产业布局规划、统筹功能区开发建设;第四,发展低碳产业既要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调整人手,转变高碳经济发展模式,也要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上,从产品设计、生产、消费的全过程中寻求节能途径,推广节能技术。

(四)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构建低碳文化价值观

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和落后的生产能力,而且意味着反思哪些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是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习惯和嗜好,从而充分发掘服务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天津滨海新区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引导和倡导公众建设低碳社会,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消费和生活方式,从消费和生活的各个角度进行低碳生活方式,比如应戒除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的嗜好,如在汽车使用上提倡小型汽车、小排量汽车,出行方面尽量少用私家车,饮食方面多食用低碳食品、不铺张浪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