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时代文物保护方针

新时代文物保护方针

新时代文物保护方针

新时代文物保护方针范文第1篇

[关键词]西安大遗址;保护;城市文化;创新;方法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5-0178-01

世界上存在的文明古都主要有四个,第一个是开罗,第二个是雅典,第三个是罗马,第四个就是中国西安,我国西安城市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文化,属于比较著名的文明古城[3]。至今为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扩大化,文化产业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针对西安文化发展部门来说,必须在保护原有文化遗址的基础上,做好文化宣传和创新工作。

一、西安大遗址资源分析

针对我国西安地区来说,其存在的大遗址资源是比较多的,且这些大遗址特征是比较明显的,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三大特征。

第一,西安地区时代延续性特点比较显著,其的延续性时间是比较长的。经历的朝代和事迹比较多,留下各朝各代的文化遗址,遗存资源是比较丰富的,遗存的种类也比较多,且针对当前的西安大遗址来说,存在比较显著的历史完整性特点。

第二,西安遗址资源分布比较广泛。针对西安地区来说,其不仅土壤肥沃,而且有着丰富的水源,历史活动痕迹是比较多的,且这些遗址资源分布范围都比较广泛,等着人们去挖掘。

第三,西安遗址占有范围是比较大的。针对该地区来说,是很多朝代的都城,占有面积比较大,存在比较多的都城遗址,不仅包含比较多的文化科学资料,还包含着比较多的文物资源,因此,必须加大对西安大遗址的保护力度,从根本上促进城市文化建设。

二、西安大遗址保护研究

针对当前的城市发展来说,必须努力实现现代化城市建设目标,要想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必须保证相关文化资源足够丰富。要想促进文明社会的不断发展,必须加大对历史资源的保护力度,必须从根本上保留现有的文化遗产。西安文化资源是比较多的,必须在加强遗址保护的基础上,加大城市文化建设力度。

要想从根本上保护好西安遗址,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严格结合“五纳入政策”进行文物保护,必须从根本上完善文化资源保护制度,创设相应的保护机构,加大对西安大遗址的管理力度,从根本上实施一系列相关的遗址保护项目[4]。

如今,西安城市现代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城市变化也比较大。但在具体的城建过程中,相关部门仅仅注重经济开发和规模扩张,却没有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不断优化城市人民的居住环境和条件,进而对文化遗产加以保护,从根本上改善西安古城风貌。

三、西安城市文化保护和创新研究

如今,加强遗址保护变得越来越重要,且也成为当前社会的关注焦点,只有从根本上利用好相关资源,加大文化建设力度,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西安城市文化风貌。

针对当前西安城市的文化资源保护来说,必须从根本上落实好资源完整性保护工作,明确文化保护的核心和重点,解决文化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加大难点创新力度,还要把保护和抢救当作核心标准,完善相应的文化资源保护规划和方案,从根本上解决难点问题。且在实际的古迹文化保护过程中,往往需要采取生态博物馆的保护模式,不仅要保留遗址资源内容,还要尽量保留其特点等,对于那些已经损坏的文化遗址来说,要挑选出那些优质化的文化资源,不断完善资料库和信息库等[5]。

在西安城市文化保护和创新过程中,必须严格依照相关民事法律和行政法律,要对相应的权利主体进行明确和合理划分,要加大对西安城市文化遗址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落实好现有文化的抢救工作[6]。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我国西安地区来说,其不仅属于比较大的的文化资源汇聚中心,还属于古代遗址的汇集中心。西安遗址文化的影响力比较大,相关部门必须加大保护管理力度,不断引进外援,促进西安文化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任璐 .西安大遗址保护理念与城市文化创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2):56-57.

[2] 陈雪华.西安大遗址保护理念与城市文化创新[J].唐都学刊,2010,(2):47-49.

[3] 衣学慧,熊星,李朋飞等.西安遗址保护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25):15443-15445.

[4] 库瑞.西安城市大遗址保护问题研究[J].科技信息,2013,(12):48,57.

新时代文物保护方针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现代技术;古建筑防火;双重保护体系

中图分类号:TU9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5-0147-02

1 引言

现存的古建筑,是我国历史长河中重要见证物,是我国劳动人民重要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它们同样属于文物范畴,对研究我国建筑技术和艺术具有重要的价值。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古建筑将越来越少,由于它们的特殊性,一旦发生火灾遭受破坏,后果不堪设想。

2003年1月19日晚,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湖北省武当山遇真宫发生火灾,导致一座面积达236m2的大殿完全被毁。引起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高度重视。

为了对现存古建筑有针对性地、合理地进行消防保护,分析了古建筑火灾特征和火灾危险性以及现存古建筑的建筑特征,对现有古建筑消防保护措施的利弊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古建筑消防安全保护的构想,并对利用现代消防防火技术在古建筑中运用的可行性和适用性作了进一步的探讨。从而提出对现存古建筑进行消防保护时,可以采取的传统保护措施与现代消防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以达到更好的保护效果。

2 古建筑的火灾特点

2.1建筑密度高,木结构居多,可燃物多、火灾荷载大

古建筑大多数建筑年代悠久,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而且以木结构居多,火灾荷载大,据初步统计,每平方米可达500kg以上,由于年代已久,风化干裂,一旦发生火灾,像架在炉膛里的一堆干柴无法收拾。

不少古建筑还以组群规模布置,由于廊道相接,建筑物彼此相连,没有防火间距,建筑群内没有消防通道,防火分区不够明确,失火后火势蔓延迅速,易出现轰燃现象,火势难以控制。

2.2基础设施落后,环境的影响,水源缺乏,扑救难度大

由于历史原因,古建筑的基础设施落后,消防设施不到位,水源缺乏。而且不少古建筑坐落于偏僻地区,依山而建,远离城镇,位置偏远。给消防扑救带来很大困难。建筑内部院高巷窄,台阶层叠,门窄槛高,消防车驶进困难,于扑救十分不利。如2001年6月23日凌晨,位于杭州葛岭的抱朴道院发生火灾,由于道院的消防设施缺乏,自救不利,加上消防车上不了山,致使火势迅速蔓延,最终酿成2死2伤、古建筑800多平方米被烧的恶性火灾。

2.3人员繁杂(作为旅游景点),起火原因多

在发展经济浪潮的推动下,大多数古建筑、古建筑群,古村落都作为旅游景点开放,因此造成了人员繁杂,易燃物品多,加上火源、电源隐患潜伏其中,造成诱发火灾的因素众多,原因复杂,预防困难。以50年代为例: 1951年10月21日,沈阳故宫大清门因电气短路发生火灾;1952夏,遵化县清东陵因遭雷击失火;1953年7月,峨眉山接引殿因烧坑温度过高引起火灾;1954年2月1日,屏南县妈祖庙因燃放爆竹引起火灾…… 可见古建筑中诱发火灾因素众多,预防不利。

2.4古建筑由于特殊性,有的不能按传统的消防措施

有的古建筑内墙壁上年代已久,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的壁画,有的殿宇里供有早期珍贵的泥塑佛像,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如果破坏,其损失无法弥补,但一旦发生火灾,又不能用传统的水源来灭火。

人类经历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由毁灭破坏到继承保护的转变,并愈来愈深刻意识到文物古建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所具有的独特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从远古的木骨泥墙,到现代的钢筋水泥;从古代的“法制长生屋 ”,到现在的智能大厦;自原始社会的“有墙以蔽恶”,到现代的“防火墙”……从古到今,人类都从未停止过对建筑灾害防范的探索。在古代人防火技术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如何运用现代技术,更好实现对古建筑防火减灾的保护工作,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3 古代防火技术的宝贵经验的传承

从我国原始社会的“茅茨土坯”,到现代社会的“高楼广厦”。伴随建造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的消防安全技术也得以长远进步。古人同火灾作斗争的技术和经验是我国宝贵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现今消防科学技术的奠基和先驱。其中当时某些先进的技术和经验,现在看来仍不失良好的借鉴。

3.1用难燃材料建立防火分隔,阻断火势

明代毛奇龄主张:“北土南砖,俱作御火”,“凡造屋者以复砖为垣,单砖为壁,厚砖为堂基,薄砖为荐,一室中唯栋、梁、椽、枋是木耳,他皆砖也……”从原始社会简易的涂抹灰泥,到奴隶社会的“夯土版筑”技术;从“砖墙瓦盖”,到山墙、封火墙(烽火墙)等防火分隔物的出现;一直到皇宫建筑中真正实体防火隔墙的出现。古人利用构件阻燃和“挖沟为防”的原理来设置分割、阻断火势的做法,对当代的消防工作仍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如南浔“嘉事堂藏书楼”四周以河分割;在江南许多大宅中至今可见一些宅门在厚厚的木门上钉上一块块磨细方砖,即所谓的 “砖门”。这是一种有效的防火门,要是宅院外宅中发生火灾,只要将“砖门”紧闭,便能阻火于门外,以保内宅的安全。

3.2设置消防通道,为灭火救灾提供便利条件

在我国历史上,很早以前就把消防通道的设置作为防火救灾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从经纬分明,井井有条的城市道路规划,到后来“开古沟,创火巷”的防火举措。一系列设计和技术措施为火灾营救提供了便利。

江南民间古建中往往在建筑群沿边的轴线上设置一条长长的称为“备弄”的弄堂,当宅院中发生火灾时,人们可以从“备弄”这条紧急通道中撤离,以保平安

3.3开渠挖沟设水源,为消防用水提供保障

在古建筑选址营造过程中,对水源的考虑和重视一直是古人关注的问题。不仅是为了生活,也是出于对消防用水需要的考虑。宅前置井,院内设缸,一些宫殿和庙宇,大多都设有“放生池”;都是以防万一。

4 现代防火技术在古建筑防火中的应用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防火材料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改进与提高,也为古建筑防火御灾提供了更多更好的选择。合理运用现代防火技术,在不破坏古建筑原貌,遵从安全、经济、适用的前提下区别对待,分级设防,建立切实有效的预防和扑救双层保护机制,是确保古建筑消防安全的重要保障。古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从严管理,防患未然”的原则。在“防”字上做足文章,真正消灭火灾隐患于“未燃”的萌芽之中。

4.1运用现代技术构建古建防火的科学预防体系

通过对以往古建筑火灾案例的调查发现:如果措施到位、设备完好,绝大部分的火灾危害都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因此如何运用现代消防技术和手段,结合古建筑火灾形势和特点,构建古建防火的科学预防体系,增强古建的自我防火能力,就成为了当前古建消防工作的重中之重。

4.2应用现代产品和技术对易燃构件作防火阻燃处理

调查发现,在古建火灾案例中,四成以上是由于不慎用火点燃易燃物引起。而古建筑中棉、麻、丝、毛织物众多,特别是寺庙、道观建筑中到处可见悬挂的帐幔、飘带、幡幢等物品,一经点燃,往往迅速成为火灾传播的媒介。因此,要运用现代技术对之进行防火阻燃处理,改善其耐燃性能。使之即使遇到烟头、明火等不至马上燃烧,发生火灾时也不至于蔓延扩展。

现在常用的阻燃产品有溶剂饰面型防火涂料和水基防火阻燃液等。对吸水性物料,如:棉、麻、毛、丝绸、混纺针织品及窗帘、地毯、纸制品等可运用织物专用型水基防火阻燃液。经处理后织物手感柔软如常,无潮感并具有不燃不爆,无毒无味,防火阻燃等优点。新型阻燃液使用简便,可浸、可刷、可喷、可涂。且本身无毒,无色,无害,无污染。不伤害身体,不损伤织物,不破坏其原有色彩质感。且具有防霉、防腐的作用,值得大力推广。对木材等易燃物件可选用木材专用防火阻燃液进行处理。既起到了防火作用,又保持了古建筑原貌。针对古建筑内部电线电缆易老化、短路、起火后延燃的特点。可选用饰面型防火涂料厚度仅需1mm即可达到电线电缆的防火阻燃要求。

4.3运用新型防雷设施,建立科学避雷体系

根据数据表明,古建筑雷击引起的火灾并不少,针对部分古建筑中缺少避雷设备,或即使安装了避雷设施,但保护半径不够,不符合防护要求的现状。我们要彻底检查更新古建筑防雷避雷设施,尽力避免雷电引起的火灾危害。

前一种提前放电避雷针逐渐成为非常规避雷针的主流。新型避雷针无源、无辐射,精确的提前放电,完全主动式引雷,大大加强了建筑的防雷能力。其能量来自闪电发生前地面和云层之间的电势差。它在雷击发生临界点提前产生一个向上先导,形成雷电优先通路,相当于将避雷针增长了数十米,克服了传统避雷针被动接闪的不足,大幅提高了防雷保护范围。减小了二次雷击效应影响。新一代避雷针安全可靠,无放射性元素,抗风能力强,耐腐蚀,无源、无耗能元件,本身不受浪涌冲击影响,免维护,寿命长,可在古建筑避雷工作中大力推广。

4.4利用现代技术建立古建防火的先进扑救体系

根据对火灾实例的的分析,按其特点可将火灾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火灾初起阶段。这时的燃烧尚是局部的,火势不稳定,灾区的平均温度也不高,有中断的可能,此时最易扑灭;第二阶段是火灾发展到猛烈燃烧阶段。这时的燃烧已呈扩展蔓延之势,着火区的平均温度已达到1100摄氏度左右,燃烧稳定,难于扑灭;第三阶段是指火灾发展到衰减熄灭的阶段,这时可燃烧的物质已基本烧光,燃烧向自行熄灭的方向发展。古建的防火设计应针对火灾发展过程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开展进行。需针对火灾在各自阶段的不同特点采取限制火势发展或抵制火势直接威胁的的种种防护措施

4.5健全古建筑防火的安全预警体制

根据初起火灾较易扑灭的特点,应尽量采取措施,做好火灾报警预防工作。争取早发现,早扑救,“止之于始萌,绝之于未形”,把火灾制止在萌芽状态,不使其形成灾害。结合古建筑现状,按照区别对待,分级保护的原则,考虑其文化历史价值、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因素,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保护对象,对于组群宜设置消防控制室,集中报警系统和监控系统;对于一般保护对象,则宜设置区域报警系统;对于一些具有重要价值的古建筑还可以建立监控联动系统,发现早,损失少。

4.6建立健全完善的供水及灭火系统

为避免扑救火灾时“打打停停”,“拉远水救近火”的现象,必须加强消防给水系统建设,根据建筑的规模设立必要的消防水池,确保消防水源的长期、稳定供给。以免因缺水贻误战机,致使“小火酿成大灾。

新时代文物保护方针范文第3篇

一、领导高度重视,文物工作“五纳入”落到实处

文物工作是地方政府最易忽视的一项工作,由于它投入大、见效慢,甚至文物保护与城乡规划、经济发展矛盾突出,文物工作“五纳入”往往雷声大,雨点小。针对这一情况,××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五纳入”作为市委、政府做好文物工作的突破口,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意见》,并先后公布了《新街镇贾家古村保护管理办法》、《朱轼墓保护管理办法》;在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还特别注意协调城市建设和文物保护的关系,如在编制城市建设规划和各个工业园区规划以及“西气东输”国家重点工程中,都充分听取文博部门的意见,认真考虑古建筑周边环境和整体布局,在城乡建设过程中没有一处古建筑被毁。近年来,市财政还先后投入230余万元,用于编制贾家古村、朱轼墓、旧居等6个文物保护单位规划和市博物馆文物仓库更新改造,添置110报警器、视频监控系统等保护设备。今年市财政又增加文物维修、文物征集专项经费预算50万元。

二、认真贯彻“十六字”方针,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成效显著

近年来,××市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方针,努力完善保护机构,突出保护项目建设,坚持全面保护和合理利用文物资源。一是构筑了市乡村三级文物保护网络。市委、市政府根据领导干部的任职变化,及时调整由市长担任主任的市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并在原博物馆人员基础上,挂牌成立了市文物局,充分发挥文物局在文物管理中的职能作用。在此同时,市文化局、文物局还在国家、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所在地聘请了40名文物保护员,颁发聘用证书,且每年进行一次业务培训。这些文物保护员在各自岗位上发挥了很大作用,例如,汪家乡文物保护员在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凌云塔巡查时,发现可疑人员数名,并及时向市文物部门和公安部门举报,由于报案及时,当晚抓获了5名准备盗挖地宫的的犯罪嫌疑人。今年市文物局根据举报,配合公安局破获了一盗墓团伙,追缴文物30余件,抓获8名犯罪嫌疑人,其中6名已追究刑事责任。二是着力改善文物保护基础设施。今年,市政府在行政新区投资1500多万元兴建新××市博物馆,这必将大大加强××馆藏文物保护工作力度,提升××文化工作水平。三是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20xx年,文化部门和有关乡镇、部门密切协作,积极投身乡、村旅游事业的开发,配合贾家古村旅游编写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畲山贾家》一书,同时多方筹资500多万元,全面维护瑞湘禅林院、团山寺惨案纪念馆、水口塔等六处文物点。在打造旅游精品线路上,××市充分结合文物保护单位,规划文物旅游线路,开通了贾家古村——博物馆——大观楼——旧居——朱轼墓——华林古代造纸作坊——瑞湘禅林院旅游项目,既给旅游业注入了文化内涵,又解决了文物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

三、突出文物保护工作思路,文物保护宣传力度不断提升

××市围绕“创建先进文化县市、文化强市”的目标,不断加大对《文物保护法》的宣传力度,利用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手段,普及文物保护知识,对广大市民和青少年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每年利用“5.18”博物馆日和文化遗传保护日在大观楼广场举办“文物保护知识有奖竞答”活动,今年5月,××卫视全程报道了××市“5.18”万名青少年开展“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签名活动。同时,××市还将博物馆馆藏精品文物及野外文物保护单位制成宣传展板,到各乡镇巡回展出,增强了农民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使《文物保护法》家喻户晓。

在推介××文物精品,活跃城乡文化生活上,市博物馆先后举办了《××元代青花、釉里红瓷器文物展》、《××历史文物展》、《战国木椁墓文物展》、《××革命烈士事迹展》、《珍稀蝴蝶标本展》、《××省青年书法家作品展》、《××张灵、刘小平等六人书法作品展》、《雷周宝个人国画展》等十余个专题展览,接待观众20万人次,既发挥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又拓展了文物部门与社会的横向联系。

四、从实际情况出发,探寻文博事业发展新突破

新时代文物保护方针范文第4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自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以来,我国就已经对“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进行了申报。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位列其中,足以看出中国营造技艺遗产的重要性。就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而言,它属于一种建筑营造技术体系,这种营造技艺依靠木材和榫卯,结合模数制为尺度设计构建建筑。采用这种技艺所构建的建筑,可以反映出一个阶段,甚至一个时代的人的生活习俗等,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就是中国传统社会等级制度和人际关系的缩影。虽然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制度的变化,这种技艺正在逐渐走向衰落。为了避免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失传,有必要就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进行分析,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实施保护。

1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对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实施保护的必要性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置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存在两种文化遗产形态,一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种是物质文化遗产。[1]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我国古代文明沉淀下来的宝贵财富,其二者存在密切的相关性。谈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主要侧重营造技艺和相关文化内容。而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则以建筑实体的形态、体量、材质为主。由此便可以清晰探知,虽然同属于营造技艺,但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和在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还是有明显的侧重点的。前者注重技艺,由技艺探究建筑实体。后者与之相反。因此,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涵盖的内容一定与其营造工艺、相关习俗和文化空间有关。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象涵盖了五种内容,其具体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或者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以及传统手工艺。[2]而就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来说,它从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级名录中的传统手工艺一类。与此同时,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集技术性、艺术性、组织性、民俗性为一体,是不可多得的一种技术活动形式。[3]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通俗些讲,就是设计、建造的一种建筑形式。其中涉及的内容却非常多,不仅涉及建筑的一些基本内容(譬如建筑设计构造知识、工序和做法、材料选取与工具使用等),还涉及当时的风土人情(譬如与建造相关的仪式、禁忌和习俗等)。[4]从有形的文化遗产中窥探出无形的文化内容,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有益之处显而易见。通过保护传统营造技艺,可以深刻了解其中隐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项宝贵的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死物,其在不断地传承中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因而又被称为活态遗产。而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就是这活态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对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实施保护非常有必要。

2 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面临的窘境

2.1 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机制过于落后

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是保护该技艺的关键。但是,从当前的现状来看,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后继乏人。以苏州香山帮为例,从其传承方式上就可以探知整个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方式。苏州香山帮匠人的精湛技艺代代相传,其擅长复杂精细的中国传统建筑技术,其传承方式主要还是口传心授。这种传承机制是我国传统技艺延续和发展的基础。这种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机制有效地将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下来,让现今的人们看到了如此令人称颂的营造技艺。但是,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致使这种传承方式逐渐暴露出明显的弊端,也正是因为这样,香山帮也逐渐走向衰落。调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可以得知,传统技艺的传承人年龄普遍偏高,基本上都是老年人。这是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机制所暴露的一个弊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老龄化严重对于之后的传承造成巨大的阻碍。以中国木拱桥营造核心技艺为例(如图1所示,中国侗族木拱桥),其传承人最年轻的已经有70多岁,因而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的传承堪忧。

虽然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含有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但是,实际情况不容乐观。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人屈指可数。目前,拥有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工匠越来越少,其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针对传承人的保护工作也做得不到位,以至于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人寥寥无几。[5]

2.2 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存在的价值受到质疑

在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举步维艰的情况下,社会各界对于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存在的价值存在争议。现如今,大家都推崇现代工业生产方式,这是新工业时代提高生产效率的一种有效方式。[6]在这种思想影响下,手工存在的意义逐渐被磨灭。以苏式彩画(如图3所示)为例,如若采用现代工艺,即印上图画,效果不佳,但是工期较短,施工限制不多;而采用传统手工技艺手绘的效果很好却施工局限大,工期较长。

除此之外,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方式在操作方面还存在较大的疏失。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是营造技艺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分支,它在我国已经延续了七千年之久。[7]在这期间,这种技艺也被传播到其他国家,足以见得该技艺的优秀。但是,在面对经济社会时,该技艺的传承仍然面临诸多问题。部分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人在生活上得不到保证,难以吸引学徒学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年轻人学艺的积极性严重打折,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社会化传承走得非常艰辛。另外,国家对于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缺乏正确的政策引导,也是导致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逐渐走向消亡的一个原因。有部分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和相关工作者,为了避免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流失,想出了著书的形式。但是,收效甚微。同时,部分传承人文化水平有限,难以采用此种形式保留技艺。上述这些问题都是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面临的现实问题,需要逐一解决。

3 针对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实施保护的几点建议

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在时代的变化过程中存留至今,受地域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其展现出历史价值和自己特有的表现形式。随着国家对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重视程度的加深,相应的也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保护方式,包括名录式保护、传承人保护、资料性保护以及修缮性保护,这些保护措施对于保留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大有帮助。但是在实际执行当中,这些保护措施仍不免遇到问题,为此,有必要对此实施改进,更好的保护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3.1 实施整体性保护

对于保护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而言,首先需要从整体性方面实施保护。所谓的整体性保护,代表着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进行保护时,还要将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纳入到保护行列中。这二者是动态与静态、 有形与无形的关系,因此,不能仅仅只重视保护其中一方的内容。同时,与之相关的建筑营造技艺及其附属的其他技艺、 等也是整体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忘却。以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为例,其技艺精湛,涉及的内容非常多,包括选址相地、规划布局、功能设置、 体量尺度、 选材加工、 制作安装等方面,如若漏掉任何一项,将难以达到良好的统一。由此可见,要对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进行保护,对于这些相关内容也应该实施保护。这种整体性保护才符合保护标准。与此同时,针对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保护,从整体性实施保护的第一要务是重视某项技艺本身的传承与保护。在此基础上,还应该结合中国建筑营造技艺的发展情况进行前瞻性保护。以上述提到了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保护来说,除了注重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本身的传承与保护之外,还要将其放到中国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整体中来进行分析,实施保护。

3.2 重视活态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可以说是中国宝贵财富中的活化石,极具价值。因此,除了整体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之外,还应该重视积极的介入性保护。简而言之,就是重视活态性( 活化) 保护。从手工技艺本身来说,只有将其运用在具体的事物上,才能凸显其价值,才能更好地保存。另外,手工技艺本身也受到周围文化生态要素的影响,对其实施保护,应该让其适应当下的生存发展状况,才能让手工技艺得以发展。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将其放在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环境中,实施全面保护,这就是活态性保护的根本,必须有规划的创造一个适合其生存的区域生态环境,再实施保护。这对于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整体的传承与保护非常有利。一般而言,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所创造的集体记忆、文化认同与社区归属的文化空间价值远远超越技艺造就的建筑本身价值。从这一点上来看,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更应该重视活态性保护。

3.3 采用需求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可以说是一种传统手工艺。这种传统手工艺形成的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而这种文化的存在以及其产生的影响都离不开社会。有社会,就存在需求。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需要传承,就得有传承技艺的手艺人,而手艺人要生存,就需要有市场需求。因此,采用需求性保护必不可少。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要想在现代社会中实现生存和发展,则必然通过以下两种模式实现,其一,固守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所创造出的既定的样式;其二,将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进行整合,实现创新应用。这两种模式中,后一种模式更具发展价值。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涵盖的内容复杂,包括普通技艺与特殊技艺、辅助技艺与核心技艺。处理好这些技艺的关系是关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一些非核心要素的创新上。以木材的处理技艺来说,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属于普通技艺。但是,现如今,可以用现代机械对其进行处理,以此取代普通技艺。如此,传统核心技术就能得以保留,而效率也得到了提升。提升效率正是现代社会对建筑建造提出的一项需求。

4 结语

在建筑营造技术体系中,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应该得到很好的传承和保护。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遇阻,则表明我国文化遗产的存续正在遭受严峻的情势。针对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实施保护,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也是保有我国完整而发达的手工生产体系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 李永革,王俪颖.最后的工匠 故宫里的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J].中国文化遗产,2013(03):24-33+8.

[2] 张欣.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J].中国文化遗产,2013(03):48-54.

[3] 赵巧艳.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传统技艺的传承与保护――以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为例[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89-94.

[4] 熊璐.中国传统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语法化数字模型探索――以广东竹筒屋和侗族鼓楼为例[J].古建园林技术,2012(02):60-65.

[5] 刘托.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整体保护[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2(04):54-58.

[6] 冯晓东,许建华.香山工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探索之路[A]. 2007民族和地域建筑文化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2007中国民族和地域特色建筑及规划成果博览会,2007:10.

[7] 王颢霖.宋式营造技艺探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

新时代文物保护方针范文第5篇

关键词:植物保护;现代科学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S3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501120

植物保护是一门具有多方面研究领域的学科,对于植物的保护需要许多学科领域的汇集。多方面的科学技术的进步都能够对植物的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自从我国的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与进步以来,国际范围内的许多新技术与新科技都引入到植物保护领域。目前已经通过电子计算机技术对病虫害进行最佳的防治以及警戒与预测工作,通过绘制不同地区的害虫组成路线图以及防治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科技的推动作用下,对植物的保护必然会是以一个现代科学技术为知识的全新产业,一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1 生物技术成为现代植物保护的主流技术

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植物保护中涉及到许多科技领域的内容,可以有效地抵抗各种病虫灾害、除草剂的研发、植物病原监测与病害诊断技术等。生物技术应用于植物保护中预防病虫害最有效的手段,一定能够成为新时期的植物保护的科学发展的最大动力。

1.1 转基因抗性作物地位显著上升

经过多年的科学实践证明,控制好农作物防止病虫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断的培育出新型的植物品种。植物的转基因工程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培育农作物抗性品种最有效果、目的性最强的途径之一。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转基因抗病虫害作物的发展进程明显加快,全球的转基因作物生产的面积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多。转基因抗病虫害作物在预防植物的病虫害的过程中起到了很明显的效果,取得了很大的规模与经济效益。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发展速度的加快,国际上针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展开了激烈的探讨。时至今日,转基因生物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仍没有被发现,转基因食物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的危害,所以,在新时期下,转基因生物到时必然会对植物的保护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一定会被全方面的推广开来。

1.2 生物工程技术成为微生物农药创新的重点工作

随着人类对于生存环境的重视,开始倡导实行“绿色生态”,人们开始重视自身的生活环境,其中作为农作物生产最重要的辅助工具之一“农药”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人们更期待“绿色食品”的普及,但是由于微生物农药的药效慢、药效期限短、作用也比较小。近几年来,生物技术带来了传统的生产技术的重大突破,从而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植物的保护。

2 根据不同的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因地制宜进行园林规划

由于我国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国土面积也十分广阔,拥有着960万km2的国土,这样必然就会面临着我国的城市分布的十分零散,不同的城市也就有着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每个城市的气候条件、水文特征等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样,在针对不同的植物利用现代科学加以保护的过程中就要因地制宜的进行植物的规划与保护。例如:石家庄、北京、郑州这几个城市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其地理位置位于我国华北平原的北部,三面环山,春季气温回升速度十分迅速,气候干旱,夏季时炎热多雨,夏季正是全年降水最集中的阶段,冬季时,气候寒冷干燥,年降水量达到了700mm以上。在这样的地区进行植物园林规划时就应该以针叶林为主,也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落叶阔叶林,这样就符合了根据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的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了现代科学的植物保护规划,达到了理想的植物保护的规划,城市绿化的效果。

3 对植物保护的重要作用

植物保护的新工艺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可以在植物保护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解决一些植物保护的常见问题,也可以推动着城市的绿化,提高城市的植被覆盖率。对于植物保护在城市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满足了城市居民对于居住环境的追求,在城市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植物加以保护的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植物的特点与生长条件,更要考虑到植物的摆放位置与设计。在长期的植物保护的施工建设的过程中,由于施工技术水平低下,施工理念落后等一些原因,植物保护的问题矛盾突出。于是,开展了现代科学技术植物保护新工艺的应用到园林艺术工程中,新的植物保护工艺使得我国的园林景观以及植物的多样性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更起到了保护的作用。所以,对于植物保护利用现代科学新工艺进行探讨十分必要,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植物保护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我国植物进行保护的过程中也应该因地制宜的进行发展,有利于加强我国植物的多样性,对于保护我国的生物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戴小枫.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