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控编程速成培训

数控编程速成培训

数控编程速成培训

数控编程速成培训范文第1篇

[关键词]工程训练数控加工仿真系统CAXA

中图分类号:TB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120107-01

一、引言

随着我国数控技术的高速发展,数控人才十分短缺,许多大学和专科院校都开设了数控技术专业,为学生提供了理论学习的条件,而工程训练中的数控实习则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学习空间。

数控机床品种多(操作系统多,如:FANUC、PA、SIEMENS等)、价格高(一般几十万元)。数控机床操作人员的培训若完全在真实的数控机床上进行,投入的成本会很高,也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即使是实力雄厚的培训院校和企业,也难以承受。因此探索一种新的数控加工技术教学模式来达到投入少、见效快,培养的学生适应性强、受企业欢迎,势在必行。计算机技术可以说是无孔不入,近些年出现了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以模拟实际环境变化。在数控方面,出现了数控加工仿真系统,用计算机仿真数控机床的加工环境及工作状态。这样就可以用计算机仿真系统对学员进行数控机床的培训,还可以检验程序的正确与否,还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模拟加工,让试加工在计算机上进行,使得正式加工安全可靠。

二、数控加工仿真软件简介

让没有数控基础的学生直接进行实操,容易对机床造成伤害,更容易危及到学生的人身安全。利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就可以避免。数控仿真系统包括FANUC、PA、SIEMENS、华中数控、广州数控、大森数控和MITSUBISH在内的多个数控系统,其中每个系统又分车、铣、卧式加工中心和立式加工中心。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与实际相同的数控系统进行操作练习、仿真加工。

操作过程如有不当,仿真系统会以文字对话框的形式提示操作者错误之处。

三、自动编程软件简介

数控机床一般执行的程序是G代码,这种程序代码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得到,即手动编程和自动编程。手动编程需要熟知G代码,还要对所加工的工件各个特殊点的坐标值(在工件坐标系下的坐标值)计算精确,这样,手动编程即费力又不精确。北京CAXA公司研发的CAXA制造工程师软件(针对于数控铣床),很好的解决了手动编程所遇到的问题。

CAXA制造工程师软件可以自动生成零件的加工代码,即G代码。生成过程如下:

1.绘图。按照图纸尺寸要求,绘制图形。见图1。

2.生成加工轨迹。生成粗加工/精加工轨迹,用轨迹仿真功能仿真加工。见图2(a,b)。

3.生成加工代码。生成G代码,加入程序头(不同系统程序头有所不同)。见图3。

上文提及CAXA制造工程师可以对铣床零件进行自动编程,对于数控车床有CAXA数控车自动编程软件,而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有CAXA数控线切割自动编程软件(自动生成的是3B代码)。

四、仿真系统在工程训练中的应用

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在数控实习中已得到应用,通过几年的实际应用得到了较为宝贵的经验,为进一步提高工程训练的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讲解数控机床。指导教师讲解数控机床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2. 熟悉仿真系统。学生按照数控车/铣仿真指导书熟悉数控加工仿真系统。3.学习CAXA。学生在制造工程师指导书指导下学习CAXA制造工程师2006。4.创新加工。学生根据前面学习到的相关知识和软件,进行自主创新设计,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机床上加工出具体实物,见图4。

五、缺点与不足

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在工程训练数控实习中的应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如设备不足等问题,但是还要清醒的意识到它所带来的弊端。

1.过于依赖计算机。所有的操作,包括图纸绘制、G代码生成和仿真加工,都可在计算机上完成。

2.忽略加工工艺。仿真系统的仿真加工过程速度一般为5倍(调节范围:1~100),使得操作人员忽略进给速度、刀具转速和加工质量等。

3.无法保证加工质量。由于仿真软件只能仿真加工过程,对于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精度等无法保证。

参考文献:

[1]李海涛等,“CAXA制造工程师”在数控加工中的应用[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06,3.

[2]孙克强,浅谈数控机床仿真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网络科技时代,2007,10.

[3]闫杰,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4]张红英,数控仿真系统在数控机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交通职业教育,2006.

[5]黄赛茹等,工程训练中心建设与发展探究[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6,12.

[6]万召等,数控车床加工仿真的改进方法[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7.

[7]傅贵武、刘军,数控技术在金工实习教学中的实践[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

数控编程速成培训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程训练;数控教学;仿真技术

一、引 言

工程训练中心是培养工科学生的一个重要基地,各学校在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过程中投入巨大,除基本的金属切削机床、材料成型设备外,各种数控机床、特种加工机床、精密测量等设备也已经成为工程实践教学的主力装备。2008年11月,国家机械制造基础及工程训练课程指导委员会就《普通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基本要求》作了详细阐述,其中数控设备至少应有:6台数控车床、3台数控铣床、2台数控切割机床,并且各学校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增加一定数量的加工中心,工程训练中心除教学任务外,还有巨大的潜力可以挖掘。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在科学研究上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大,这些科研项目对机械加工都有着巨大的需求,但这些需求一般为单件或者小批量,并且设计尚未完善或者一直处于改进之中,与现代企业的大批量生产存在一定脱节,而工程训练中心的硬件设施与任务恰好能够满足科研项目中机械加工的需求,同时又能改善学生的学习条件。

二、数控机床的特点及教学

数控机床是指可以通过计算机编程,进行自动控制的机床。与普通机床相比,数控机床具有很多优点:高柔性,适合单件、小批量生产,适合新产品的开发;加工精度高、加工质量稳定可靠、生产率高,数控机床的加工自动化,免除了普通机床上工人的疲劳、粗心、估计等人为误差,提高了产品的一致性;并且数控机床对操作工人的要求降低,一个普通机床的高级技工,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培养的,而相对来说数控机床操作工人培养时间极短(如数控车工需要一周即可,还会编写简单的加工程序)。

由于数控技术教学和培训都离不开数控机床,而数控机床本身价格比较昂贵,同时训练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误操作过程,这对机床安全是一个巨大的隐患,同时数控机床的数量有限,难以满足大量学生实践训练的需求。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加工仿真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很好地解决了这些矛盾。数控加工仿真是一种先进的计算机人机交互技术,具有生动的界面和强大的显示功能,图形大小、颜色、观察视角以及刀具的形状等都可由操作者自行设计以满足不同的监控与学习要求;仿真系统的通用性较强,其语法诊断功能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编程。在模拟过程中,系统能及时提供错误信息以及刀具相对移动轨迹的显示以及最终加工的立体效果,很容易发现和修改编写程序的错误,高仿真界面及动态的模拟仿真系统可有效地显示代替机床实际运行状况并且还能够提示操作信息,使数控机床的编程操作易于课堂化教学,从而既节省了机床设备和实习消耗,降低了实做危险,又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规避了实习人员的操作风险。数控加工仿真系统采用了与数控机床操作系统相同的模拟界面,使其具备了整个加工过程的模拟仿真能力,即使仿真系统在模拟中出现人为的编程或操作失误也不会危及学生和机床安全,学生反而还可以从中吸取大量的经验和教训,所以说它是初学者理想的实验、实践工具。因此,数控加工仿真技术在数控教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1][2]。

当然,数控加工仿真技术同真正的数控机床存在一定的差别,容易引起以下弊端:(1)过于依赖计算机完成所有的操作,因为图纸绘制、G代码生成、仿真加工都可在计算机上完成,仿真与实际机床之间存在各种差异;(2)忽略加工工艺,仿真系统的仿真加工过程速度一般为5倍(调节范围:1-100),使得操作人员忽略进给速度、刀具转速和加工质量等;(3)无法保证加工质量,由于仿真软件只能仿真加工过程,对于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精度等无法保证。

因此,数控教学必须采用数控加工仿真与实训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即先通过仿真系统让学生对数控编程有一定的了解,再通过实训操作使学生理解仿真与机床实训的差别,不能仅仅为了学生和机床安全废除实训操作,这样既可大大减少学生理解错误而产生的各种机床损坏及人身伤害,又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三、科研团队与工程训练中心的合作前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和其他组织在科研上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大,其中理工类的科研对机械加工有着巨大的需求。绝大部分新产品开发或者新技术在开发过程中,对产品的需求并不明确或者存在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对零部件的定型需要一个漫长的、反复的过程,需要对零件进行单件或者小批量的试制、修改。一般的科研团队在机械加工方面的人员、设备力量非常薄弱,如果把这些任务交给企业去做,往往价格昂贵而又费时。而这恰恰是工程训练中心的强项,并且科研团队中往往有一大批计算机基础很好的研究生,利用数控机床的仿真软件,可以较快地学习数控设备的操作技术。一般说来,在工程训练中心学习的主要群体是低年级的学生,也有少数高年级的学生,这些学生在此学习的目标往往比较简单,仅仅是学习基本的操作技术,加工零件也仅仅是作为练习。如果科研团队与工程训练中心合作,对科研团队的研究生进行培训,训练他们自己进行机械加工的能力,不仅能节省大量时间促进科研进程,更重要的是积累了加工经验,这有助于后续的设计与改进。同时,对本科生来说,与研究生一起操作数控机床不仅仅是练习了,而是在生产在科研,能够极大地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培养自信心,增加他们的知识面,能够进一步推动高年级本科生进实验室的潮流,部分优秀的低年级学生也能参与到科研中,这对本科生的其他课程学习是非常有益的。

四、结 论

数控机床加工仿真技术已经成为数控教学的重要方法,这种方法功能强大、成本低、安全可靠,可在短时间内大量培训数控操作工,这些特点与科研项目存在互补之处,双方合作是互惠互利的,既能改善教学条件,又能推动科研项目的进展。

参考文献:

数控编程速成培训范文第3篇

[关键词] PLC 组态监控 实验 培训

中图分类号:U262

1.引言

目前,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因其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稳定性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现场,并成为工业控制的核心。对PLC控制系统的应用和维护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对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也具有了广泛的市场。现阶段,基于PLC系统本身的编程培训很多,极少有培训将PLC系统和上位机监控系统综合在一起进行。而在工业现场,PLC系统一般是和上位机监控系统配合起来使用,实现对工业现场运行参数的实时监控。基于这方面的考虑,本文提出了基于西门子PLC和力控6.1组态监控软件的培训系统设计方案,对受训者进行完整的上下位机编程培训。

2.系统概况

2.1 PLC介绍 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7-200系列PLC,其可靠性高、指令集丰富、易扩展,应用领域涵盖所有与自动检测、控制有关的工业及民用领域,包括各种机械、电力设施、民用设施、环境保护设备等等。本培训系统采用的PLC为224CN型CPU,它集成了14路输入、10路输出共24路数字量I/O点,16K字节程序和数据存储空间,6个独立的30kHz高速计数器,2路独立的20kHz高速脉冲输出,具有PID控制器。本系统还包括1个以太网模块,1个AI扩展模块,2个AO扩展模块,1个DO扩展模块,使系统增加控制点数并支持以太网通讯。

2.2 组态监控软件力控6.1介绍 北京三维力控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组态软件力控6.1,是对现场生产数据进行采集与过程控制的专用软件,力控6.1运行在普通PC上,即可配合下位机系统,实现远程数据的检测、控制、存储、报警输出等功能。力控监控组态软件基本的程序及组件包括:工程管理器、人机界面VIEW、实时数据库DB、I/O 驱动程序、控制策略生成器、各种数据服务及扩展组件,其中实时数据库是系统的核心。

2.3 系统结构介绍 本培训系统的结构,PLC与计算机之间有两种通讯方式,一是通过PPI/PC电缆,计算机和PLC的PPI口进行通讯;二是通过PLC配置的以太网模块CP231,计算机和PLC进行以太网通讯。上位机系统由计算机及相关软件组成。计算机上装有PLC的逻辑编程软件“Step7 MicroWIN4.0”和组态软件“力控6.1”。Step7 MicroWIN4.0负责对PLC的运行程序进行编辑。编辑好的程序下载进PLC的CPU,PLC即可运行。通过力控6.1监控PLC的运行状态,实现运行数据的实时监控、存储。下位机系统由CPU、CP231模块和I/O模块组成。通过I/O模块和CPU自带的I/O通道, PLC实时监控现场信号;通过以太网通讯模块CP231,PLC以以太网的形式与计算机通讯。

3.系统硬件设计说明

3.1电源系统 本系统采用2个独立的24V开关电源供电。电源1用于PLC系统供电,电源2用于继电器输出供电。交流220V经空气开关,接到开关电源的交流输入侧。开关电源1输出24V直流电接到PLC系统的直流24V输入端,PLC的直流24V输出接到I/O模块的24V输入端,为I/O模块供电。

3.2 AI电路 AI模块接线,现场电流/电压信号接到AI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接收电流信号A+和RA端短接,接收正信号,A-接收负信号。对于电压信号,则RA不用,A+接收正信号,A-接收负信号。选择不同的信号种类,需要选择模块的配置开关,选择开关表如表1。

3.3 AO电路 AO模块接线,当输出0――20mA电流信号时,I0、M0通过端子输出至现场,当输出-10V――10V电压信号时,V0、M0通过端子输出至现场。

3.4 DI电路 DI模块接线,外供24V电源的正端接到开关量的一个触点上,负端接到模块的公共负端,当开关量闭合,24V直流电压送至DI通道,PLC采集到1,开关量断开,采集到0。

3.5 DO电路 DO模块的接线,输出通道和公共端分别接到继电器线圈的正负输入端。当输出为0时,相应通道对公共端电压为0V,继电器线圈不通电,触点断开。当输出为1时,相应通道对公共端电压为24V,继电器线圈通电,触点闭合,由开关电源2供的24V直流电输出至端子,继而输出至现场。

4.基本实验设计

4.1 整体思路 根据硬件系统,实验课程设计由浅至深,以对受训者进行PLC及监控软件的编程培训。每一个实验,侧重点不同,涉及的系统功能不同,但遵循相同的设计原则,以使课程更易懂。

实验设计步骤如下:(1)根据PLC及监控软件的功能特点,设计实验目标,即当前实验所要实现的功能。(2)根据实验目标,编写标准程序,列出知识点。(3)根据实验目标和软件编写完整的实验步骤。(4)实验总结。

4.2 以太网实验 该实验利用以太网模块CP231实现PLC与计算机监控软件力控6.1的远程通讯。实验目的是使受训者掌握PLC工作在以太网通讯模式下的上下位机的软硬件配置方法。

4.3 数字量操作实验 该实验是PLC系统对数字量信号的操作控制实验,使受训者掌握PLC的I/O模块与数字信号之间的接线方法、编写PLC程序实现对数字量信号的控制以及使用力控做简单组态。

4.4 模拟量操作实验 该实验基于模拟信号设计,完成对受训者模拟量操作的相应训练,使受训者掌握模拟量操作的相关上下位机编程知识及使用力控做简单组态。

4.5 综合实验介绍 一般工业现场,既有模拟信号的监测、控制,又有数字信号的输入、输出。只有各种信号综合处理,才能实现现场参数的有效监控。该实验结合了数字及模拟信号的综合操作,应用了PID算法实现被控量的闭环控制,使受训者能够掌握PID控制的相关设置,加深对整个PLC及上位机系统的理解。

5.结束语

实践表明,该培训系统将PLC的培训和监控软件的培训组合起来,不仅能够完成数字量、模拟量和综合控制等实验功能,且系统接近于生产现场实际,便于反复实操练习,有效满足学员对于PLC、组态软件等自动化监控系统综合学习的要求。另外,系统具有可扩展性,将来可以通过增加传感器等方式,构建更完善的仿真监控系统。

[参考文献]

[1]《S7-200可编程控制器系统手册》,西门子有限公司,2006年。

数控编程速成培训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机械制造 数控技术 技能培训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247-01

随着高校扩招后大学毕业生人数高峰的到来,他们的就业问题已成为一个大的课题。地方高校机械类大学生在寻找工作时困难重重,反馈回来的信息是找工作太难,找一份好工作更难。

一、数控技术人才的匾缺

加工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数控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集成化生产和提高制造业产品质量的基础,这意味着我年每年需要培训和造就数十万数控技术应用领域的操作人员、编程人员和维修人员。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正在逐步变成“世界制造中心”,制造设备的大规模数控化,以数控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制造技术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使企业急需一大批数控编程、数控设备操作及其维修人员。然而,目前数控人才奇缺的尴尬现状在全国各地十分普遍,在经济发达的浙江、广东、上海、山东等沿海地区,这一现象尤为明显。“月薪6000元难聘数控技工”、“年薪16万招不到模具技工”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据统计,目前我国数控机床的加工工艺、编程、操作人员共计短缺60万多。

另外,调研还发现数控专业的毕业生通常在本地有四个以上的岗位可供选择,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5%以上。

教学与生产实践的严重脱节,是造成这一尴尬现状的根本原因所在。用人单位抱怨:“大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实际工作中需要的技能太脱节,到单位后需要一段时间重新补课。我们希望招收有工作经验的人员。”有关人士认为:职业技能已经成为目前很多大学生在求职时遇到的最大“瓶颈”。从今年大学生就业的一项调查看,不少不愿接收应届大学毕业生的企业有个共同的“隐衷”:学生所学知识实在不能适应所需,企业又不愿去当“提供培训和锻炼机会”的“新学校”。

二、数控技术教育的现状

数控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传统的制造业生产方式、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带来深刻的变化,亦对传统的机制、机电类专业人材的培养带来新的挑战:

1.教学体系脱节脱离市场需求

2.缺乏称职数控师资

3.数控实训设备严重不足

4.职业技能鉴定的标准不完善

三、几年来的一些培训实践

为了解决上述矛盾,1998年下半年在机械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中选拔了一批优秀学生,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加工中心中级技能培训。他们学习成绩优秀,但缺少实践的机会,我们这一举措满足了他们的需要。然而,这些同学在培训之前所掌握的数控技术是非常有限的,要想利用三个月的业余时间达到中级操作工的水平难度是相当大的。我们克服一切困难,充分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想尽一切办法,在指导老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在全省职业技能鉴定统一考试中以优异成绩一次性通过了考核鉴定,获得了由湖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颁发的中级加工中心操作工的《职业资格证书》。这第一步的迈出,为能否使在校本科生在短期内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找到了答案,为我们今后面向大学生开展创新教育,实施“双证”培训奠定了良好基础。让更多的大学生接触到更先进的生产技术。至今我们已陆续培训了600余人(数控加工技术),通过与学生的座谈和问卷调查,我们感到在大学生中推行职业技能培训既是颇受欢迎的,又是切实可行的。通过近几年的实践,积累了一些体会现介绍如下:

1.领导重视支持加大投入,为开展技能培训创造条件

为了配合职业技能培训的开展,需要学校领导和各职能部门大力支持,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和技能培训工作,学校近几年在数控设备的投入上不遗余力,目前数控实验室已拥有加工中心、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仿形铣床、数控工具铣床、电火花机床、线切割机床等数控加工设备和机器人、快速成型机等高技术设备近二十台套,丰富了培训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培训的硬件需要。

2.技能培训师资队伍的建立

为了建立一支过硬的技能培训队伍,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培养了一批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培训教师队伍。

3.探索开放式教学模式,实施开放型工程训练

培训中心在培训计划上改变过去集中训练的传统模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开放式实习,给学生灵活的选择空间和时间,学生可事先预约,按照自己的学习计划参加培训,为了避免打乱正常的教学计划,我们经常利用晚上和双休日进行培训,培训中心在人员调配、设备调度上尽可能做到既合理,又充分。

4.编写适用的培训教材

我们按照加工中心的鉴定标准,针对大学生的知识结构,结合现有设备所使用系统,自编了数控技能培训指导书。由于加工中心的鉴定标准主要针对加工中心操作人员,要求较低,对数控知识的要求重点不突出,因此我们在培训教材中增加了有关数控原理、数控机床电气控制、主轴系统、伺服系统、步进电机、机床检测与调试技术、数控机床故障诊断等基础实验内容,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控技术原理、掌握数控机床的结构和维修的技能。

5.校企联合、优势互补

以前我们与企业的联系不很紧密,通过交流我们加强了与他们的联系。如今学校搬迁至开发区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将我们这里定为职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与开发区企业的数控加工企业的联系已经展开,双方商定根据企业现有设备和系统,由学校和企业选派有经验的教师和工程师共同组成培训师资队伍,按照企业加工特点组织实施培训。我们希望通过这一工作不仅为社会培训急需的数控人才,同时也改善我们的培训条件,丰富培训内容,充实培训队伍,最终促进我们的培训工作进一步完善提高。

6.培训的组织、管理工作

我们在培训人员的选拔、理论教学、实际操作、考核评分等各项环节上严格把关,确保每一名参加培训的学生都能实实在在地获得数控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而且每年都不断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水平。

四、结束语

由于我们的培训工作开展得较好,几年来有不少兄弟院校把学生送到我中心接受培训。“社会需要什么人才,高校就应培养什么人才”。高等教育应从市场出发,改革教学体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动手能力的训练,培养出一大批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同时又具有较强的解决生产现场问题的技能型、复合型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光明.基于数控加工的工艺设计原则及方法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05(09).

数控编程速成培训范文第5篇

一、 明确教学目标

本课程为专业工艺技能课程,应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教育资源、完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以企业需求的岗位能力要求为教学依据。教学要以实用为目标,不仅是为了使学生通过职业技能鉴定,最主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技能素质,按企业要求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分析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增强计划、合作的能力,以及遵守职业道德。由于学生多数是来自农村,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几乎为空白,在教学前必须掌握学生的实际技能水平,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学生的实际技能情况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再进行有针对性的编排本课程教学计划,尽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教师指导管理为手段,以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学习欲望,这样教学目标更清楚,效果更显著。

二、 优化教学内容

专业课程教学应着重实际动手能力及工艺分析能力的培养。由于数控类教材符合教学实际要求的不多,我们应认真组织教师,集体研讨,积极开发校本教材,按教学规律编排教学内容及课程时间安排,同时建立学习课题卡,让学生完成一个课题再进行下一个课题的学习。这样教师们分工明确,教学有序,使专业知识衔接互补,使学生易学易懂。

按数控机床应用的广泛性主要有: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线切割机床、数控电火花机床等。根据学校的现有资源开设相关“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按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的要求,“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的重点放在数控机床操作、数控编程、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工艺、选择刀具、选择切削用量)、CAD/CAM等专业能力的培训上。专业课属于理实一体化的课程,纯粹的理论说教,学生难理解,也不愿听。因此应调整教学方式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探索,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人才。

三、 创新教学方法

课程的实施既要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也要注意职业经验的积累,以及交往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职业态度等非专业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创新教学方法,才能循序渐进地实施项目或案例,完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课程为例说明如下:

1. 理论基础及基本技能训练

(1) 编程基础及数控加工工艺。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参观、演示等方法,使学生了解、熟悉数控车床的坐标系、编程的数学计算、工艺分析、零件的装夹、刀具选择及切削用量选择等基础知识。

(2) 数控车床操作面板的功能应用。采用四级教学法,通过讲解、演示、模拟、练习,利用数控仿真软件及上机实践操作,使学生逐步熟悉数控车床开关机、回参考点、装夹工件、装夹刀具、对刀、输入程序、程序校验及试切削、零件检测等工作。

2. 数控系统模拟仿真及上机操作训练

(1) 编程格式、基本编程指令的应用。采用四级教学法及案例教学法,着重演示、模拟操作,指导学生观察操作步骤,明白坐标系偏置G54~G59、刀具半径补偿G40/G41/G42、公英制编程G21/G20、恒线速度加工G96/G97、绝对增量编程G90/G91、进给量/进给速度编程G95/G94,G00/G01/G02/G03/G04/G32/G80/G81/G82等常用基本指令的应用,通过“学习课题卡”的练习,学会分析工艺确定工艺流程,提高感性认识,从而能正确制订加工工艺和编写简单程序。

(2) 数控仿真软件的应用。采用四级教学法,着重演示、模拟操作数控仿真软件,指导学生观察软件的操作,让学生在前期训练的基础上,运用数控仿真软件进行模拟练习,使学生能熟练掌握控制面板操作、程序编辑、程序模拟运行,为实际操作机床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避免了由于误操作可能造成的对数控机床的损伤。

(3) 上机操作加工简单零件。采用四级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项目教学法,将需加工的不同表面(外圆、端面、内外圆锥、内外螺纹、内外沟槽、内外圆弧)以案例的形式分类讲解、演示、模拟、练习。利用数控仿真软件进行模拟仿真或在数控车床上操作演示时,讲清每个零件(课题)的加工步骤,以及操作技巧,例如如何通过修改刀具参数改变零件加工尺寸,从而加工出合格零件。

3. 综合运用及独立操作训练

数控仿真软件编程模拟和上机实践操作:在案例分析清楚后,按照学生不同的学习进度,再由教师给出不同难度的“学习课题卡”,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课题分析(资料的收集、整理,工艺的分析处理,程序的编制校验,零件的加工检测)。并且每次课与上次课内容应尽量能联系起来,以起到举三反一的目的。在训练中加强巡回指导,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个别问题单独辅导,共性问题统一示范,集体解决。在训练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习标兵,通过互帮互学及其带动,促进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在训练后期,按照职业技能鉴定要求,抓好数控实习考核,促使学生苦练基本功。通过上机独立练习,使学生掌握数控机床操作技能和数控编程技术并达到中级工水平。

四、 建立教学评价反馈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