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控专业环境分析

数控专业环境分析

数控专业环境分析

数控专业环境分析范文第1篇

一、环境工程技术和专利

“环境工程”这一术语早已出现,但是人们长期以来理解的“环境工程”实际上指的是环境保护工程,其保护对象为地球上的人类、各种植物和动物等,其内容主要是环境污染的测量和控制、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而这与国外环境工程的本意是有所差别的。所谓环境工程技术,根据我国2009年颁布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规定应当为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修复生态环境、改善生活环境和城镇环境质量的工程技术和工艺单元。通常可以分为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技术、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物理污染控制工程技术和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等。

“专利”则是国家对于新的技术方案与新设计等智力创造成果的保护手段。因为新的技术方案与新设计等智力创造成果容易被无成本或者低成本的复制、模仿、使用、制造、销售或者进口,所以国家运用法律的方法直接规定非经权利人的同意或者许可授权,任何人不得进行上述行为,否则就构成侵权,要承担法律责任。因此,环境工程技术的研发、交易以及使用就可能面临着一系列法律陷阱,预先进行环境工程技术的扫描与查询,掌握环境工程技术的动态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环境工程技术专利预警的意义

所谓专利预警是指通过收集与分析相同技术领域及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利信息和国内外市场信息,了解竞争对手在做什么,把可能发生专利纠纷的前兆及可能产生的危害、建议采取的对策措施及时告知相关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及业内企业;同时专利权被侵害的信息,建议行业组织和行内企业采取应对措施。建立环境工程专利预警机制是适应我国环境工程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弥补该领域在技术管理指导方面的不足,在推广先进、成熟的环境工程技术广泛应用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家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投资在快速增加。在“十二五”期间,预计环保投资将超过3.1万亿元,其中用于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技术攻关的投资预计会超过1万亿元。随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环境工程已经成为一个相对独立、初具规模、快速发展的工程领域。同时,一大批先进、成熟的环境工程技术已成为相关领域普遍采用的主导技术,特别是在污染源的成套污染防治技术和污染治理单元技术方面。但是,要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环境工程技术规范体系、提高环保投资效率、加强环境工程设计施工的标准化建设并推广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的应用,就要加强对国内外相同或相关领域专利技术的管理和规范工作,通过环境工程技术专利预警机制的构建,可以对及时掌握可能发生专利纠纷和可能产生的危害情况,并避免了我国在相关技术上进行重复性的研究,用节省下来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更高端的环境工程技术攻关创新中,通过一套整合了各方资源而形成的集国内外环境工程技术专利信息收集、分析、和反馈与一体的环境工程专利预警机制,必将对我国的环境工程技术朝循环发展、良性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重要影响。

三、环境工程技术专利预警模型的构建

环境工程技术专利预警系统的构建是对我国在环境工程技术发展过程中的行为失误、管理波动的状态进行识别、分析与评价,并由此作出警示的管理活动,对国家在环境工程建设中的重大失误与波动现象的早期征兆进行矫正和控制的管理活动。因此,本文从专利预警系统运行的一般规律出发,试图构建起http://一个包含信息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判断、预警判别、对策提供以及危机管理于一体的环境工程技术专利预警模型,通过该模型的构建来为我国的环境工程技术专利预警机制的构建提供一个初步的理论上的思路。(如图1)

图1 环境工程技术专利预警模型

(一)模型的构成。

在该模型中,最主要的构成系统包括:

1、环境工程技术信息收集系统和整理系统。

信息的收集与管理工作可以是整个模型运行的基础,其主要是通过各种渠道对与环境工程技术相关的各种专利文献信息、非专利文献信息、国内外的市场信息以及其他可能会与专利侵权纠纷征兆相关的其他

转贴于 http://

信息进行收集和管理,所有的信息都应当与环境工程技术具有相关性。信息收集人员要具备熟练驾驭、使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力求避免有效信息量不足、信息不全、信息深度不够以及资源分散等缺陷,及时有效地将收集到的各种信息传递到信息整理系统中以便进行有效的

通过信息收集系统的收集、汇总,在信息整理系统中就可以按照环境工程技术的分类方式建立各类环境工http://程技术专题数据库,例如水污染控制技术数据库、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数据库等,通过不同数据库的建立能够有效的实现信息有序归类保存以供查询和分析专利信息时使用。相关人员在进行环境工程技术研发和使用时都可有效的通过数据库检索浏览到各类技术的详细信息。

2、环境工程技术信息分析判断系统。

环境工程技术信息的分析和判断工作是在前两个系统运行的基础上开展的,通过对技术信息整理系统中各专题数据库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后,利用环境工程技术专利预警的警情评价指标体系,就可以有效的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环境工程技术专利侵权危机的类型和危害的程度进行准确的判断。这部分工作可以通过两个步骤进行:

第一,进行环境工程技术信息的初步分析。初步分析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检测是否存在相关技术领域相同或近似的其他专利;二是检测是否存在与相关技术领域相同或近似的其他非专利技术。如果有,就要把这些信息挑选出来,建立新的数据库进行保存。

第二,进行环境工程技术信息的精细分析。将通过初步分析挑选出来的相关信息与需检测的技术机型特征对比,建立各单元的技术特征比较表,并确认每一单元所比较得出的相同技术特征、等同技术特征和不同技术特征的数量。

3、环境工程技术预警判断与报警系统。

专利信息的预警判断工作是通过分析和判断以后对当前情况下是否应当发出警报以及发出何种状态警报进行判断。并非所有处于警戒状态下地技术都要发出警报,警报是否发出以及应当发出何种状态的警报,不仅取决于风险因素对相关技术研发的影响程度,也取决于该技术本身对这种风险和多种风险因素共同作用的应对能力,只有那些有较大专利侵权风险的技术信息才应当立即发出预警警报。

4、环境工程技术对策系统。

当预警判断系统发出预警警报后,对策库可以为还未处于危机状态的环境工程技术提供可供参考的对策、方案和思路。对策系统作用的发挥主要是完成两项任务:一是对已经实施的对策进行归纳总结,总结初成功、失败的对策,以供未来工作的借鉴和参考;二是进行预控对策模拟工作,对可能发生的专利侵权纠纷的未来运行趋势进行预测,并作出相应的对策模拟。在整个对策系统中,中心任务是包括处于警界状态时的对策研究和选择处于危机状态时的对策研究和选择。

5、环境工程技术危机管理系统。

危机管理系统的设立其根本目的在于消除环境工程技术研发或使用过程中的危机因素。危机管理的重点就在于预防危机的发生,而不在于危机发生后的处理。一个出色的危机管理系统不仅能够预防可能发生的危机情境,积极的采取预控措施,而且能为可能发生的危机做好准备,拟好计划,从而能够对危机应付自如。而通过一定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的危机预警系统能够很好的预测技术的状态,对危害自身的生存、发展问题进行事先的预测和分析,能够很好地防止和控制危机的爆发。转贴于 http://

(二)模型的运用。

环境工程技术专利预警http://系统的运行流程必须科学、高效、实用、合理,只有规范好相应的运行流程,才能确保该专利预警模型能够顺利的进行,确保整套系统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通过图1我们可以看出,环境工程技术专利预警模型工作的开展是以系统信息中心各收集渠道汇总的专利信息为基础的,信息中心通过与专利部门的有效配合,整理出所收集到的各种相关的专利信息,并定期以刊物刊登或网上公布的方式向相关的行业、企业以及相关的政府部门进行,专利管理机构根据这些信息,在技术部门的配合下进行判断分析。正确的分析判断能及时的识别出检测技术是否存在涉嫌专利侵权或被侵权,以准确的判定出该技术所处的状态。

通过对相关技术信息的分析判断,利用环境工程技术专利预警的警度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将该技术的状态分为正常、警戒以及危机状态。其具体的划分方法为根据警度评价指标数值的变化应发出不同程度的警报。设指标为x(如图2),其正常状态数值区域为(xa,xb),警戒的状态数值区域为(xc,xa)和(xb,xd),危机状态的数值区域为(-∞,xc)或(xd,﹢∞),我们认为:

图2 环境工程技术状态的划分示意图

当xa<x<xb时,为正常状态;

当xc<x≤xa或xb≤x<xd时,为警戒状态;

当x≤xc或x≥xd时,就为危机状态。

当确认为正常状态时,继续收集相关信息并进行监控,不干涉该环境工程技术的正常研发和使用;当确认为警戒状态时,相关部门应当迅速对此作出反应,进行有关控制和管理工作,控制活动可能会产生两种后果:正确有效的控制活动而使该环境工程技术的研发或使用由警戒状态转入正常状态,而控制活动一旦失败,该技术的研发或使用都将会从警戒状态转入专利危机状态;当确认为危机状态时,或者由是失败的控制活动导致的危机状态时,或者也可能是由于分析判断的误判和漏判导致了危机状态发生时,环境工程技术专利预警系统应当及时对该环境工程技术进行危机管理,危机管理的成功一样能使该技术的研发和使用转入正常状态,否则就会出现环境工程技术专利危机。

数控专业环境分析范文第2篇

1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与质量控制的意义

1.1提升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环境监测通过提供环境数据反应真实的环境状况,为环保部门和社会相关部门科学管理环境与开展环境执法监督提供依据,而这些反应环境状况数据的真实性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水平决定的。对环境监测实验室进行的管理及质量控制可以说是一种内部的控制类型,主要的工作内容包含有采集环境样品、分析测定等,在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工作人员素质的提升、监测水平的提高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得到的数据准确性不断提高才可以更好的反映出环境的真实状况,在相关的环境管理部门进行决策的制定的时候才可以有更加准确的依据。在现阶段环保事业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与关注,人们对于环境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的作用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发挥。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管理及质量控制需要进行样品的采集分析、测定等工作,管理程序的有效性是采样、运输、测定等环节顺利开展的前提,对于监测工作中的不规范的地方也可以及时的发现和解决,如果没有这一环节一旦发生问题就不统一找到原因,那么数据的可靠性也就不能得到保障了。

1.2实验室质量控制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素质与监测水平

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与质量控制工作不仅包含有采集样品和分析等,还需要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不断进行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比如对于实验工作的实际分析技能,并且还需要不断的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例如监测相关理论知识以及新出台的环境监测规范等,由此可见,环境实验室工作人员也属于管理的范围之内,人员的严格管理是进行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基础条件,大部分的环境监测实验室都会定期的对其中的工作人员进行岗位培训,使其可以及时的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且进行工作技能的提升,促使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工作更加顺利的完成。环境监测的实验室环节中具备的一系列质量控制手段是否完善,对于实验室监测水平的提升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严谨的质量控制工作需要渗透到实验室工作的各个部分,这也是确保实验数据真实有效的重要举措,而在实际的操作中,管理与质量控制的工作比较复杂,需要实验室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去完成,采取不同层面比较的方式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然后采取不同类型的质控手段进行自身的完善,获得长足的进步。

2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与质量控制的主要程序

首先,实验室必须处在抗干扰能力很强、不会给测量的结果造成影响的环境中,如果在非固定场合,则要避免发生项目间的化学试剂交叉感染等问题。在实验室的管理与质量控制过程中需要使用到一些具有计量作用的设备,在使用之前需要确保这些工具都与计量检定的使用规范相符合,另外,对于环境监测中使用的分析设备也需要确保其正常的运行,在实际使用之前必须采取校准操作,而实验室中所涉及到的化学试剂及水等也需要确保其在允许使用期限之内,尤其是监测中对其纯度的要求非常严格。在实验室内部环境准备完善的时候,接下来就需要进行分析方法的规划,这一方法首先应该是符合国家及监测行业的相关要求的,在一些非常规方法的使用之前实验室需要得到认可,在没有标准程序的时候可以通过借鉴科学杂志或其他组织的推荐方法来进行分析方式的确定。然后进行的空白实验,为了避免其他因素的影响在样品分析之前可以使用这种方法,而平行测定空白值时产生的偏差需要保持在10%以下。

3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与质量控制改进措施

3.1加强标准物质与仪器的科学化管理

只有不断建立并完善有关的实验室管理的规程,做好标准物质和仪器设备的统一化管理的工作才能促进实验室科学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实验室中的标准物质尤其是有机物质通常都存在数量少、种类多、管理难的特点,所以在实际的管理中,环境监测实验室要做好相关的人员分配,在进行标准物质的发放以及使用的环节需要制定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实现物质管理的质量控制。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人们可以借助计算机来对标准物质的使用情况进行管理,及时发现它们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比如失效、数量不足等,有效的提高了实际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实验室管理水平的改善还需要对使用设备进行严格的管理,环境监测实验室中使用的各种设备仪器比较分散、类型也比较复杂,在管理的时候需要加强一致性,仪器的负责人员需要对其进行重视,提高责任意识,相关的仪器使用规范也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

3.2正确使用标准溶液与标准样品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管理与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内容就是标准溶液,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及可比性的达成都会受到它的直接影响,所以,实验室的相关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对标准物质的管理与使用加强重视,在日常的各种管理环节都不能放松警惕。另外,监测实验室中的相关质量控制工作可以按照操作的具体内容将标准物质划分成明码样与密码样这两种类型,促进标准物质作用的发挥可以有效的提升监测数据的准确程度。为了防止系统误差的产生,在进行标准样品发放的时候需要注意同时发放相同生产单位的标准溶液。

3.3正确进行质量控制工作的定位,提高质量控制人员的素质

作为质量管理的手段之一,质量控制工作对提高监测分析的水平,保障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和真实性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中,应该端正认识,不能单纯的看做是工作量的增加,只有摆正了对待质量管理的态度,才能帮助它更好的发挥作用。另外,实验室质量控制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的提升也是关键因素,只有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专业业务的培训,提升整体团队的工作质量水平以及工作的责任感,才能从本质层面对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水平进行提升,在当前监测领域竞争逐渐激烈的现状下,只有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准,对技术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善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优势,从而促进我国环境监测事业的长久健康的发展。

4结语

数控专业环境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环境监测站;废水;监测;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6-0041-02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在积极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环境监测站的重要性不断突显出来。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站能够有效收集当地的环境数据,并对相关污水排放企业发展中各个项目建立起有效的监测机制,对企业的污水排放等环节展开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最终从整体上掌控我国的水环境。鉴于此,积极加强环境监测站废水监测质量控制研究至关重要。

2 环境监测站废水监测的方法

在研究环境监测站废水监测方法的过程中,主要是从企业工业废水的排放入手。环境监测站运行中,需要对废水进行采集和分析,具体方法如下。

2.1 工业废水提取方法

在进行工业废水的提取过程中,时间推移式是典型的方法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所采取的工业废水,如果缺乏典型性,那么将对后期分析工作的精确性造成影响。例如,在采集样本的过程中,如果工业废水已经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排放,那么部分化学物质会发生挥发的现象。再如,废水采集的地点同工业废水的排放点之间的距离过大,经过采集的工业废水在长时间的运输环境下,会产生挥发和泄露的现象,最终影响工业废水样本的典型性。要想避免以上问题,在进行工业废水的采集过程中,采集点应当定为废水排放点,同时应用时间渐进推移法对工业废水进行采取,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应及时采集排放出来的工业废水,间隔2 h进行第二次采集,再间隔1 h进行第三次采集。这种工业废水的采集方法,能够提升工业废水的典型性,在妥善的封存、运输等方式的背景下,为后期工业废水污染程度的分析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

值得注意的是,在部分情况下,工业废水采集的过程中,需要利用试纸或试剂玻璃管,采集后应立即进行封存,利用橡胶将管口进行塞紧密封,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精确性和鲜活性在工业废水样本中得以充分的体现,同时在连续采集的背景下,可以判断出工业废水的种类以及挥发的情况,在大量反复检测工作中,能够得到更加精准的工业废水检测质量数据,为工业废水的控制提供便利。

2.2 样品平行全过程分析

在对采集回来的工业废水样品进行分析和测试的过程中,要想加大质量控制力度,不可以将某单一的数据结果作为最终的结果,而必须进行多次测试和多方面数据统计,才能够提升分析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2]。例如,在测试和检测的过程中,必须应用跟踪式的方法,将一周或一个月之内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由于大量的工业废渣和化学成分存在于工业废水中,这些组成物质成分非常复杂,同时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因此在对工业废水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必须对以上相关干扰性因素进行排除和甄别,这一工作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如果应用对照物分析法,对相关干扰因素进行逐一分析,也无法彻底消除干扰项目,因此,在实际工业废水的分析过程中,必须采用多人同时作业的方式,综合应用时间推移式监测方法,促进准确率的提升[3]。

针对部分工业企业,其运行过程中,水质监测工作必须连续展开,只有这样才能够科学的采取水质控制措施,加大水环境监管力度,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对平行样品分析法进行应用,对污水内物质进行一一对比和分析,在对比分析的过程中,划分成5~10组,从而尽可能地将工业废水干扰项减少,提升工业废水分析的准确性,最终为加大废水监测质量控制力度奠定良好的基础。

3 环境监测站废水监测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3.1 环境监测站的运行缺乏监督

现阶段,我国并没有相对健全的法律监督机制。同其他机构相比,环境监测站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隐蔽性和独立性。并且,我国的环境监督站以及相关的环境监督工作,同其他国家相比,不仅起步晚,同时存在严重的滞后性。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专门的环境监测实验室才构建并运行起来。但是,在水质监督工作中,存在较强的复杂性,监测程序繁琐,监测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面对较多的困难[4]。但是,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尽管相关领导以及机构已经意识到了废水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开展此项工作的过程中,却并没有及时建立起相应的监督机制,影响了废水监测质量的提升。

3.2 废水环境监测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升

在开展废水监测工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面对复杂的监测内容和程序,因此对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影响废水监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现阶段,我国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首先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培训,并在实践中积累大量的经验,才能够提升废水监测收集分析工作的精确度,同时应用数字化的形式体现分析的结果[5]。然而,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的总体素质有待提升,其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必须更加努力的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废水监测工作专业知识,才能够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4 加强环境监测站废水监测质量控制的措施

4.1 加大废水环境监测质量监督力度

4.1.1 完善监督机制

现阶段,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废水监测质量,提升环境监测站的运行效率,国家相关部门在运行中,必须积极构建健全的法律机制,应用法律监督环境监测站的工作水平和效率,确保环境监测站运行过程中能够形成科学的内部管理格局,提升废水监测质量[6]。目前,我国在该领域制定的相关法律有《环境监测机构资质管理办法》、《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等,在未来的发展中,以上法律文件内容应得到不断的完善。

4.1.2 加大U水监测质量控制宣传力度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要想从根本上加大废水环境监测质量监督力度,国家相关部门必须加大对水环境保护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呼吁公民积极参与到水环境保护、废水监测工作知识的学习中来,并逐渐对环境监测站的运行机制进行明确,最终为提升我国的环境保护力度奠定良好的基础。

4.1.3 构建现代化废水监测质量监督体系

在这一过程中,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应积极学习计算机和相关科学技术,应用智能手机等多种媒体,实现同废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平台的信息互动,在这一过程中,任何一个公民都可以参与其中,帮助环境监测站不断完善自身的工作,加大废水监测力度,同时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废水监测工作中来,为我国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2 加大废水环境监测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1)国家在运行过程中,应同高等院校建立起紧密的联系,为水环境保护等相关专业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并对优秀的人才进行特殊培养。与此同时,应积极制定各种鼓励政策,引导人才积极主动的进行废水监测等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最终为提升环境监测站的工作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2)环境监测站在运行过程中,也应当加大对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力度,为学生提供出国学习的机会和平台,促使其在交流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责任意识和专业能力,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废水监测工作中来,提升此项工作质量,为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7]。

5 结语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水污染等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环境监测站在运行过程中,能够加大对环境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力度,有助于我国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环境的控制和保护,但是单纯依靠环境监测站展开环境监督工作是不够的,新时期,我国必须积极调动多方力量,积极学习环境监测知识,为不断加大我国的水监测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彭刚华,袁 元,樊孝俊,等.原子荧光法测定水中砷监测质量控制指标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2015,28(4):124~126.

[2]刘 杰,杨国强,李 成,等.废水现状毒性试验(鱼类)方法的宏观质量控制因素分析[J].中国环境监测,2015,31(2):121~125.

[3]江 燕.晋煤集团寺河煤矿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监测数据质量保证的实践分析[J].能源环境保护,2014,28(6):56~57,55.

[4]林树生,尤小娟,陆 权,等.水质COD在线自动监测与实验室分析方法比较[J].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2016(3):30~32.

[5]赵世星,周新青,周淑梅,等.离子色谱法在电子级钛酸钡生产废水分析中的应用[J].河南化工,2014(12):37~38.

数控专业环境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环境监测技术;应用;质量控制方法

中图分类号:X8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4017902

1环境监测概述

近年来,我国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随着更多民众的关注,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问题。而环境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对环境的监测。经过多年发展的环境监测技术,给环境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环境监测是指国家为了保护民众健康,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环境,通过对影响人类生活的各种物质监测,确定环境水平,提出解决方案,保护环境稳定的一种措施。其目的主要包括划分环境等级,评定环境质量,寻找污染源头,解决环境问题,为将来环境监测积累数据,制定环境法规做准备。主要方法包括事先计划、地区采样、物质分析等,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监测经历了污染源监测阶段、环境监测阶段和自动监测阶段三个阶段,监测的手段也复杂多样,有物理手段、化学手段以及生物手段等。

2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

环境监测技术目前主要包括3个方面,即采样技术、测试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其中采样技术是基础,为其他方面提供监测来源;测试技术最为重要,通过对样品的测试,掌握一定时期的环境状况,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数据处理技术是辅助,有助于分析样品特性,并建立监测资料库,为将来处理问题提供依据。

监测技术主要监测的内容大致包括两类,即自然环境监测和人文环境监测。其中自然环境监测主要的监测对象是大气、土壤、水源等,人文环境监测的主要对象是固体废弃物、放射性物质、环境生物以及噪音等。

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立足人工采样的基础上,向网络智能化发展;二是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三是向全方位立体式监测发展;四是由单纯监控向监控预防预警发展;五是由之前低水平向现在高技术领域发展。

3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方法

环境监测是一个严谨细致的工作,一旦其中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监测结果就会产生很大程度上的偏差,即所谓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因此为了获得准确的样品数据,必须对环境监测的所有环节进行质量控制,从而确保每个监测的对象和环节都正确可靠,保证监测的准确率。质量控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3.1采样的严格控制

由于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采样不可能在全部范围都进行,所以在采样的时候,必须首先进行现场勘测,审核确定采样地点,保证采集的样品具有全面的代表性。在采样的过程中,也要根据采样操作标准,正确操作,妥善放置采样仪器,确保采样数量和质量合乎标准。在采样完成后,还应时刻注意样品有没被妥善保管,样品采样记录是否真实填写。

3.2运输和贮藏的严格控制

样品采集完成后,要送到实验室进行化验分析,在这一过程中,要保证样品的运输符合要求。采样管在运输的过程中要保持直立,不可倾倒,在两个采样管之间需用柔软物质相隔,避免有碰撞倾洒的现象出现。滤膜要保证清洁,不能被污染,在取用时要使用不锈钢镊子,保存时也应使用专门的清洁袋,在适应的温度下存放,以保证样品的稳定性。运输人员在收取和送达的时候,要小心轻放,避免出现碰撞导致的样品损坏。

3.3分析的严格控制

在样品送抵实验室之后,要保证实验室的严格控制。一般样品的分析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一个实验室就可以完成分析,另一种是需要几个实验室协调配合。对于在一个实验室就可以完成分析的情况,应加强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内部质量控制的规范,直接决定着所有监测人员的分析结果。如果有某个或几个实验人员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个实验结果,所以要严格把关。要保证实验室的清洁安静,各种仪器合乎规定,不能出现劣质产品。水电配套设施完备,各种试剂保存完好,监测仪器正常,记录准确。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无误。对于需要几个实验室协调配合的情况,要做好样品及数据的交接,减少或避免由于使用不同仪器导致误差的情况,力争将误差缩减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同时对于有差异的地方进行详细地记录说明,保证在核查的时候可以方便快捷地找出原因。

3.4专业人员的严格控制

在进行样品分析的时候,要保证实验室人员的严格控制。实验室要对进出人员进行管理,避免出现无关人员不小心破坏实验结果的情况。对专业的分析人员要经过层层的选拔,找出可以胜任此项工作的人才,授以权限进行分析,从而避免出现浪费样品、破坏分析数据的情况。对于实验室各项仪器设施的维护人才,也要进行筛选,确保各项专业人才坚守岗位。可以在人才机制上引入绩效机制,对于有突出表现的人才进行表扬,对于的员工要给予一定的处罚,以作惩戒。

3.5报告数量的严格控制

为了确保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应该严格数据审核,将数据分析、复核以及责任审核分由不同人完成,前后审核,层层把关,严格验收,避免出现数据的夸大、缩小、臆想、不真实的情况。在审核没有问题时,要在各自负责的区域签上自己的名字,保证资料真实有效。对于有疑议的数据,要责成相关负责人尽快进行核实,同时可派出其他人员进行协助监督,对于出现重大问题的责任人,要追究其相关的责任。

3.6整体性把握上的严格控制

良好的工作质量,会带动数据质量的正确性,而数据质量的保证,反过来会促进工作质量的高效。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工作质量的表现有多种,主要反映在仪器的完整性上、员工的责任心上、监督制度的完善性上等。如果这些因素都可以被良好地执行,那么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就会有高的效率,好的保证。但是若这些因素中有一个或几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直接影响最后的分析效果,质量控制方法就存在了问题,需要尽快修正。所以,在做到前面几项质量控制的基础上,要立足全局观念,在整体上对质量控制方法进行把握,力争顺畅完美地完成环境监控,提高质量控制的成功率。

4结语

近些年来,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有从之前的一个点向整体发展的趋势,从之前的单方面向其他领域发展的趋势,因此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监控和保护,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为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契机,监测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是根本的问题。质量控制方法的使用和开展,为监控提供了制度约束,为实现环境的更好发展尽了一份力。

参考文献:

[1]陈会阁,李俊峰.环境监测实验室日常监测中的质量控制探讨[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2):7~8.

数控专业环境分析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255-01

我国人口基数大,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环境污染较严重是目前影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在这样的形势下,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将更加紧迫,保护环境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是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涉及经济学、生态学、地理学、系统学、社会学及计算机科学等相关领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如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并能熟练运用于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培养他们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就业和社会的需要,将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通过多年的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教学经验和相关文献表明:实行改革要符合新形式教学需要,在教学计划安排、教学模式、教学考核上进行探讨,适应环境工程专业发展的需要。

一、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果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内容丰富,包括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生态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法规、数学模拟等相关专业知识,这些知识理论性强,掌握这些理论有利于对环境规划与管理理论知识的理解。“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在做教学计划安排时需要考虑和这些理论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做好教学计划的相应调整,其中有些主干课程如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环境规划与管理里涉及的相关内容也较多。从环境专业整体计划出发,“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可以与其他专业课同时开设,一般安排在第6学期,也可以放在第7学期前半学期,这样学生获得相应的专业理论技能和所必需的理论内容,具备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环境问题能力,从而达到较好教学效果。

二、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首先,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有利于基本理论的掌握和理解。“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内容第一部分为基本理论,如“人-地系统理论”、“复合生态理论”、“空间结构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环境承载力理论”,授课时如果按照书本进度讲授理论,学生学起来就会显得枯燥无味,理论内容掌握不透。在进行教学计划安排上,可以将这些理论穿插在后面章节内容讲解,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理解理论,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因时间和课时原因,结合专业需求有些理论可以重点讲解,有些理论可以让同学们自学,这样精选理论内容,强化应用知识。

其次,简化技术方法,强化应用。对环境规划与管理中所涉及的数学方法,如回归预测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总量控制技术方法如数学规划法,可持续发展评判方法如生态足迹法,环境规划与管理决策方法,这些技术方法几乎是模型构建起来的经验公式,调整部分内容在水环境、大气环境规划中进行讲授,在讲授课程时可以简化模型,利用实践应用实例归纳讲授,在实际环境规划与管理中进行分析,加强应用与理解。

对于不同专业根据学科方向要求,有些理论和技术方法可以进行有选择的讲授,以突出学科特点,讲授课程理论内容时对其基本概念和理论,贯彻少而精原则。选择具有普遍意义和较高实用价值的环境规划与管理技术方法和主要理论为教学重点。比如对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来说,环境规划与管理的重点内容结合土地资源规划、生态规划、城镇规划的应用进行讲解。同时,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专业就业和人才的需求,拓展知识面,加大与交叉学科的联系,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分量和进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加强案例教学,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案例教学是通过实际案例或专题的讲授、分析和讨论,使学生掌握有关专业知识技能,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环境规划与管理”是一门综合性专业课,包括环境影响与评价、环境预测、数学建模、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综合治理、土地资源、生态规划等相关知识,具有很强的现实经济与文化背景。对教师而言,按照书本内容进行讲解,不利于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理解,如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将书本内容在实例分析中体现出来,这样学生既学会了分析方法,又掌握了案例内容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一)案例选择是教学中特别要注意的问题。教师在备课时可以选择自己科研项目和和科研成果,或结合当今社会热点的实际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将书本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础理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把干瘪、抽象的东西转化为生动、具体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

(二)围绕重点内容分析实际环境规划与管理问题,提出规划与管理方法。剖析典型实例如何应用书本理论,对学生了解实际环境规划与管理问题起因、分析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大有帮助。所选实例应是人们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学生会更感兴趣。介绍实例时,注重分析相关环境管理方法、措施,将相关类型问题进行归纳,指出某些原理和方法的使用或误用。

(三)根据讲授案例重难点,讲授过程中采用讨论与提问相结合方式。比如在教学中围绕城市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教师讲授重点、难点、疑点,结合城镇综合整治规划与管理典型案例,提供调查的背景资料,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与学生间、学生与教师间进行规划模式、管理方法的辩论,通过比较综合得出最佳整治方案,熟练运用规划与管理理论,如空间结构理论、复合生态理论、环境承载力理论。讨论时教师注重启发规划理论的运用,进行“画龙点睛”式的引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注重考核方法,提高综合应变能力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理论性、系统性、综合性较强,环境问题因为多变性,分析问题时不同角度就会有不同的解决结果,乱套用原理公式得不到理想结果。为提高综合应用能力,扩大就业面,其考核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考虑问题的多方面分析结果。考核方式可以以实例分析为主的开卷考核,也可以课程大作业或课程设计的方式进行考核。使学生真正掌握有关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方法、解决措施,提高分析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