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养生保健师培训

养生保健师培训

养生保健师培训

养生保健师培训范文第1篇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体育学院,广东 佛山 528200)

摘要: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社会体育专业特色建设为例,从确定拟建特色专业、确定专业特色、创新专业建设理念三方面探索特色专业建设的战略规划。并从制定与优化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建设、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专业方向相适应的高水平师资队伍4个方面介绍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教育实践。

关键词:社会体育专业;专业特色;地方院校;健身保健

中图分类号:G80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68X(2015)01-0082-04

Establishment of Social Sports Major in Local Colleges

WANG Gangjun

(Sport Dept., Foshan scientific Technology College, Foshan 528200, China)

Abstract: Using establishment of social sports major of Foshan Scientific Technology College as the example,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strategic pla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featured major, major features and creative major establishment. The paper also introduces the educational practice of perfec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 allo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design of talent development mode, improvement of curricular construction, establishment of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and talented teachers oriented to major.

Key words: social sports major; major feature; local college; keeping health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在高等院校设置了社会体育专业,开始培养本科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有216所高等院校招收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成为5个体育本科专业中发展最快的专业。然而,规模的迅速扩大,也带来了人才培养质量的各种问题,专业设置雷同,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脱节,课程内容趋同于体育教育专业,致使社会体育专业特色不明显,阻碍了社会体育专业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建设经过专业结构调整,选择了健身保健方向为社会体育专业特色建设的突破口,形成了对社会体育专业特色建设的思路和建设路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特色专业建设的战略规划

1.1确定拟建特色专业

地方院校确定拟建特色专业的依据来自院校自身实际与社会需求两个方面。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自身来看,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专业建设的实际规定了特色专业的选择范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是一所综合性本科院校,地处珠三角腹地,全校有13个二级学院,包括理、工、农、医、文、经济、师范、体育等54个专业。学校的办学定位是立足佛山,为珠三角地区培养社会经济所需的各类应用型专门人才。社会体育专业于2004年开始招生,初始只有现代安保专业方向,后来增加了社会体育营销与管理方向和体育教育方向。

然而,从社会需求来看,当时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社会体育专业与全国其他社会体育专业办学院校一样遇到毕业生就业难、在校生学习目的迷茫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阻碍了社会体育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在经过阵痛期之后的2007年,本课题组通过“珠三角社会体育专业人才需求的市场调查”课题立项,根据国务院颁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依托广佛同城化下的经济社会发展,认为体育健身娱乐业将成为珠三角在新一轮改革发展中体育产业的主导产业。

与此同时,通过调查发现,当时珠三角人均GDP已超过10000美元大关,超过中上等国家收入水平标准,提前进入小康经济社会,为体育健身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由于大众健身消费需求不断提高,健身房新开店面积快速增长,健身企业为了提高增值服务而向客户提供“一对一”的私人教练课程,需要受过健身专业训练、技术精湛并具有良好服务意识和教育背景的私人教练员。

大量调查研究证明,社会体育产业市场需求量最大的是健身技术指导和保健养生服务的技术人才。学院领导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确定,将培养健身与保健技术指导的“应用型”复合人才作为社会体育专业建设的特色专业。

1.2确定专业特色

首先要在专业方向细分的基础上进行专业方向选择。专业方向选择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现状和发展趋势,以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资源和比较优势、能够有效利用外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发展机遇为原则,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立,还要充分掌握相关院校专业建设情况,寻找差异点,然后根据自己的办学实际,确定专业特色。

从佛山和珠三角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对社会体育的影响来看,人们对体育健身的消费意识和需求与日俱增,健身教练、健康管理师、康复训练师、按摩师这些新生职业以其精湛的技术和良好的服务被人们接纳,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再从自身的教学资源来看,早在1993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已经是广东省首批将“健身健美”选项课列入大学体育课程的高校,并组建大学生健美队分别参加了广州和佛山的健身健美锦标赛,均取得优异的成绩。专业教师方面拥有健身健美、保健养生、推拿按摩和临床医学的师资力量,如果通过优化组合,可以组建成一支健身与保健相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

与此同时,在专业方向的选择方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决定与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其他院校的社会体育专业进行错位发展。因此,从自身具备的办学条件,如场地、实验室、教学设施和专业教师队伍,到外部环境的市场需求,在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于2008年在学校进行专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确定了“健身保健方向”作为社会体育专业特色来建设,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面向商业健身房的健身私人教练和保健养生与康复中心的保健按摩师和康复训练师。

1.3创新专业建设理念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办学定位是立足佛山、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建设,那么,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就必须依托佛山地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主动对接地方经济,尤其是社会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式而进行专业结构调整,以健康服务业人才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适应健身和保健行业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并通过制定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计划,真正做到“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为内涵的专业教育和以“创业创新,成人成才”为目的的素质教育。按照2009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全国高等学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和广东省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的要求,针对社会体育专业健身保健方向培养健身私人教练、保健按摩师和康复训练师职业岗位的专门人才,使学生成为会讲、会示范、会经营、懂管理的社会体育现代化“应用型”复合人才。

2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

2.1制定与优化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健身保健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健身和保健行业对职业岗位人才需求为依据,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健身私人教练、保健按摩师和康复训练师“三位一体”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案。专业特色体现在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方法上,针对健身和保健行业职业岗位提出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一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营销能力和增肌、减肥的技能能力,开设了健身房管理与会籍营销、健身运动处方、运动营养学、健身健美专项训练等实践课程;二是为了培养学生保健养生临场技术运用中的养生调理、推拿按摩、健康管理实践操作能力,而开设了体育保健养生技法、人体测量与评价、保健推拿专项训练以及各种实验实践课程。在课程考核方面,注重学生对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运用掌握程度的评价,尤其着重对其专业技术实践操作能力进行考核。

与此同时,在培养方式方法上,根据人才培养规格,将健身企业的职业能力培训方法通过改革后引入课堂,运用“一对一”情景模拟、“案例”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潜能。运用参加专业性的竞赛机制,引导学生建立自觉性的自我体格修塑目标,并在专项训练过程中,从自身身体训练中掌握增肌、减肥的专业技能。

2.2加强课程建设

专业是课程的有机结合,因此,以健身健美和保健养生构成的课程体系建设是健身保健专业特色建设的基础与关键。建立了课程调节机制,通过课程的优化组合淡化专业控制、突出健身保健专业特色,提高人才培养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根据健身私教、康复训练师、按摩师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实际需要,依据社会体育产业发展和健身行业、保健养生行业的职业岗位能力标准所包涵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要求,组合专业课课程教学进程计划(不包括学科基础课程)(见表1、2)。

2.3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与人才培养规格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大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毕业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了“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实训+竞赛”一体化、“专业兼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3+1”人才培养模式等5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1)“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实践教学着重在于培养学生行业所需的专业技能能力,如健身健美动作技术的讲解示范能力,推拿按摩技法、健身运动处方的临场操作能力等,通过课内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练习,再到课外由学生在校内实验室、健身房进行自我训练与操练掌握基本技术,然后通过每学期2~4周到健身企业、体测中心、功夫推拿等场馆的实训见习,递进式循序渐进地熟练掌握健身和养生保健的基本技术。

(2)“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从第1学期第10周开始,学生必须采用导师制进行课余训练,实行师生双向选择,每周训练3次,每次2小时,每生每学期计3学分,实施时间为第2~6学期。

(3)“实训+竞赛”一体化。在校外完成实践教学,通过“院馆合作”协同育人平台和参加专业竞赛激励机制,培养学生职业岗位需要的专业能力。实训是教学计划中安排每学期2~4周,3人一组,利用课外下午4点半~晚上9点半或周六、日到健身俱乐部针对私教指导、运动处方、会籍营销、健身房管理等专题,在企业导师指导下的临场训练。

竞赛则是通过选拔进入学院代表队参加健身健美、排舞、舞狮比赛。目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健美队是华南地区唯一一支可以常年参加健身健美专业比赛的大学生队伍。

龙狮队于2013年9月参加了“广东省传统南狮大赛”,取得1项银奖和2项铜奖。健身操队于2013年10月参加“广东省千万人群广场健身排舞大赛”,取得二等奖、优秀组织奖和体育道德风尚奖。

(4)“专业兼职”。是学生为了提早进入实习锻炼,在第三学年开始,利用课外下午4点半至晚上9点半和周六、日时间到健身房从事兼职私教工作,可以一边在学校学习专业基础知识,一边在校外健身企业进行有偿实践学习,这类学生往往学习目的明确,社会同行对其评价较高。

(5)“3+1”人才培养模式。即前3年在校学习,最后1年在健身俱乐部或保健养生中心顶岗实习的教学实践。这一年,学生在职业岗位上进行实习再过渡到入职,期间需要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此阶段是在行业企业导师指导下进行临场对客技术服务,是对口入职岗前培训的适应过渡期。“3+1”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是加强了对口职业的实践教育,近年来被许多院校广泛采用。

2.4建设与专业方向相适应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课程特色决定了专业特色,而开设的特色课程必须由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来完成。目前我国高校已经设置社会体育专业的院校普遍缺乏与社会体育相适应的师资力量,尤其缺乏社会体育和健康服务产业领域技能型、操作型师资,这也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重点放在体育教育专业方面,忽略了社会体育专业师资的培养。尽管社会体育专业在我国发展了近20年,但目前大部分的社会体育专业师资、尤其是术科教师原来是从事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工作,缺少对新生健身项目的了解。而近年来充实到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师资的新生力量又大多是理论课教师,了解当今社会新生健身项目的教师则极少。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健身保健方向的教师团队建设,主要是由健身健美和保健养生两类师资组成,按行业的人才规格要求先设置课程后配备教师的原则,通过制定和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积极引进人才与外出进修相结合,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打造教学和科研综合水平高、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特色专业教学团队。推进教学名师建设,推动高职称、高学历、教学与科研水平突出的教师在人才培养中发挥引领、带动、示范作用。着力建设特色专业教学团队,突出健身健美和保健养生技术紧跟行业岗位规范,鼓励专业教师各尽所长担任社会职务,这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工作更好地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在人才引进和配备上向特色专业倾斜,努力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素质的提升,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学院与企业协同创新育人平台的“院馆合作”,共同开展教师业务培训工作。

参考文献:

[1] 陈少斌.高校特色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44-146.

[2] 王爱丰,王正伦,王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31-32.

[3] 庹权.以职业为导向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J].体育学刊,2010(7):32-35.

[4] 蒋钢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能力培养初探[J].体育与科学,2009(4):103-106.

[5] 于文谦,任兵.中国社会体育现状及其对策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5):12-14.

[6] 周莹,申萍.高校体育社会化的特点及其途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2):28-29.

养生保健师培训范文第2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困扰现代人的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风湿关节炎、失眠、头痛、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各种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单靠药物治疗无法根治。上至政府官员,下至平民百姓,都在寻求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亚健康的方法和途径,中医养生已成为市场热点,社会正在呼唤有良好的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技能的职业人员出现,这就是中医养生行业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医养生馆,就是针对亚健康人群,各种慢性病人,用刮痧、拔罐、针灸、按摩、食疗等简、便、验、廉的传统中医药适宜技术,达到预防,保健,康复的效果。不打针,不吃药,安全无任何毒副作用,比开药店更赚钱,比吃药更有效,比打针更安全。

二、项目优势

1、广阔的市场空间。权威资料显示,我国颈椎病的发病率达10%,糖悄病人7000多万,血脂异常人达2亿,风湿关节炎的发病率达2.8%,各种慢性病呈逐年上升趋势,慢性病单靠药物是不能根治的,由于药物的毒副作用,往往一个病治成了多个病。中医药适宜技术以其简单,方便,灵验,廉价的优势,能防治几十种常见病和慢性病,必将迅速走红市场。专家预测,到2015年,我国养生市场份额将近10000亿元,进入养生行业,永远不会淘汰,没有投资风险。

2,强大的政策支持力度。国务院自2008年开始在全国启动“治未病”工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2010年提出推进中医药服务“三进工程”(进社区,进家庭,进乡村);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0年推出中医药行业特有工种――中医刮痧师和养生指导师;国务院(2010)58号文件《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要求: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鼓励有一之长人员举办中医医疗机构;逐步建立和完善执业医生和职业技能人员相结合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体系。这个服务提供体系中的职业技能人员,有可能是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人。普通人通过中医药行业培训也能成为职业技能人员,这就为社会大众进入中医养生行业铺平了道路。

3、真实可靠的技能培训。目前,社会上有很多的养生馆,足疗店,美容院,按摩店,虽然也打着中医养生的牌子,但真正通过正规中医专业培训的专业人员寥寥无几,得不到正统中医技术支持,只能在休闲娱乐行业开展业务。而我们的学员就不一样,鄂州市中医院是国家三甲医院,培训内容严格按照《养生保健师》教学大纲内容培训,并邀请北京市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央电视台养生嘉宾为执教专家组,有专业的培训场地和设备,技术和信誉绝对优于普通的培训机构。培训后的学员,我们实行终身远程技术

指导,能100%开店成功。

4、投资少,收益快,零风险。开店初期,有1-2名员工参加《养生保健师》考证班学习,拿到证书即可开业,设备投资就是几张理疗床,刮痧板,拔罐器,再购置一台全自动医用针灸治疗仪,设备投资加员工培训总投入2―3万元。有了技术和设备,对亚健康和疼痛性疾病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开业当月就可盈利,年收入至少十万以上,而且技术熟练效益会逐年上升,生意会越来越红火。

由于店长通过中医专业培训,购置医用设备,有养生行业全国通用证书,采用中医外治疗法,无毒副作用,没有医疗风险,加之有中医院终身技术指导作后盾,这是目前社会上所有的养生馆无法比拟的优势。

三、投资分析

开一家50平米的中医理疗养生馆,房租1.5万元/年,装修1.5万,购买理疗床,针灸治疗仪,刮痧,拔罐,艾灸用具等共2万元,2名员工技能培训费1万元,共计投资6万元。

四、效益分析

养生馆的服务对象是亚健康人群,需要按疗程长期调理,销售模式以会员卡为主,单次消费68元,会员月卡800元,季卡2000元,年卡6000元;若在1年内累计有100个会员,年主收入60万元,消耗材料,员工工资,水电房租占65%,年纯利20万元左右。

养生馆的另一大收入来自保健品的营销,经营药食两用产品,雇佣5―10名店外销售人员,按销售提成发工资,进行店外销售,每人每月销售5000元,年销量60万,纯利12万元。理疗服务加产品销售,年收入30万元左右。

五、经营建议

选择项目成功的至胜法宝必须有专业技能,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培训才有保障。中医药适宜技术向社会全面开放,为创业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富机会。这是国家政策为我们普通老百姓提供了生财之道,在国家政策没有出台前,中医药适宜技术只是医院的专利,是不会对社会大众公开传授的。

其次,项目要有可操作性,目前社会上纸上谈兵的所谓创业项目成千上万,那只是你想象中的收入,有些根本无法实施。实践己经证明我们的开店计划100%成功可靠,我们的培训学员已走上工作岗位,有的自由创业当老板。

再次,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制订一个终身学习的计划。学员开店创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技术和经营方面的问题,我们长期免费为您远程跟踪技术指导,与您一路相伴,直到成功!

中医养生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行业,是一座挖不完的金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文,用5―7年的时间,将抗生素的使用量从现在的87%降低到5%,今后大部分医生将转攻中医预防保健。医疗行业将重新洗牌,也就是社会财富重新再分配。下一轮的千万富翁,亿万富翁将在养生行业中产生。不管你是大学生,创业青年,下岗失业人员,还是企业家,如果你有眼光,有悟性,先知先觉抓住机会,你的选择将彻底改变你的人生。

六、培训方案

师资特点:特邀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国家资深专家为执教专家团;鄂州市中医院养生行业资深专家,企业家,职业规划和营销专业讲师执教。

教学内容: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望诊、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中医技能操作(健康管理师、营养师、刮痧师、按摩师、足疗师、针灸师、美容师、心理咨询师八位一体技能培训)。

认证方式:全国统一考试,经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合格后,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颁发全国唯一含金量最高的《养生保健师》岗位能力证书,全国通用。

培训方式:养生知识精华讲解,技能实际操作。

收费标准:5800元/人(含教材费,报名费,培训费,考试测评费,岗位证书费,住宿费等),学期一个月。

报名须知:填写养生指导师考核申请表,身份证、学历复印件,蓝底两寸照片2张,一寸4张。

培训地点:湖北省鄂州市(凭《金点子生意》杂志社介绍信前往培训学习)

推广单位:《金点子生意》杂志社读者服用中心

报名热线:029-33170439 15091063182

13509365088谢老师

汇款方式:培训费可通过指定银行汇款(注:未按指定方式汇款责任自负)

养生保健师培训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军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的结构为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与兼职相结合;军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的要求应包括:专业强、观念新、心理素质好;军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训目标包括知识与理论、技能及理念的培训,重点是理念的培训;培养方法包括校本培训、远程教育、体验反思式培训、参与式培训,后两者为重点。

军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建设是一个重要问题,直接关系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结构如何、有什么要求、如何培训,这些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军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的结构

要建立专、兼职相结合,普及化和专业化相结合的军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

(一)心理健康教育专职师资力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6 000~7 500名学生中至少应该配有1名心理学专职人员进行心理健康辅导。专职的学校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教师,在美国叫"学校心理士"(school psychologist),在日本叫"心理专家"或者"学校心理相谈家",属"心理学专业技术工作者"范畴。

军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优化学员的心理品质,培养健全人格,帮助学员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开发个体潜能,促进学员全面健康发展。因此,作为专职的学校心理辅导教员或心理专家主要承担两项工作:一是心理教育,即通过必修课、选修课、讲座等形式对学员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这就要求他们具备心理教学和科学研究能力;二是心理咨询,即通过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等方式协助学员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同时对心理问题严重者进行鉴别诊断,以做到及时转介,这又要求他们掌握相应的心理诊断、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心理活动和训练理论,熟练运用心理咨洵和心理活动技巧。

(二)心理健康教育兼职师资力量

在专职心理健康教员之外,军队院校还需聘用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兼职教员。兼职教员是指学院正式聘用的,能够独立承担某一门专业课教学或实践教学任务,经验丰富的名师、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军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要建立一支比例合理、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这既能够有效补充专职教员队伍的不足,又能改善师资队伍的结构。

二、军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的要求

要保证军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持续、良好发展,必须拥有一支专业硬、观念新、心理素质好的教员队伍。军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的要求应包括:

(一)专业强

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首先必须具备深厚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包括普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健康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咨询、心理测量、心理统计等基础学科知识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方式方法、技能技巧等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还应了解一些医学心理学、精神心理学、治疗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其次是自如运用心理学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包括心理教育、测量、统计、咨询、调查、研究的能力。另外也包括一些非专业能力,如言语能力、沟通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调控能力等。

(二)观念新

知识和技能之外,对教育教学实践有重大影响的是教员个人头脑中的"内隐理论",即理念问题。它随时随地会以无意识的方式影响着教员的教育教学思维和课堂教学策略。教育家阿瑟·阔伯斯说过:"影响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也许莫过于教师他自己相信什么。"这充分说明了教育观念对塑造教师行为的重要作用。因此,一个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者在重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的同时,更要加强对教育观念的重塑。具体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具有的观念是:

1、充分尊重学员的观念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员不再只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学习环境的开发者,学员学习过程的帮助者、调控者和评价者。在此过程中,首要的是接纳与尊重。要采取真诚、同情的态度,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接纳、理解对方,这样才能建立信任感与安全感。在此基础上再通过讨论、反思等方法,帮助学员自我探索,做出符合自己内心意愿的判断和选择。

2、最大限度地保护来访学生的利益的观念

要严格坚持保密原则。在不危害别人和当事人的前提下必须严格遵循保密原则,不经当事人的同意,不得将其情况向任何人透露(法律规定除外),这是对当事人个人权利和利益的最大尊重,也是心理咨询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同时还是咨询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3、致力于来访学生的自我成长的观念

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是助人自助。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学员既是教育对象,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因此,整个教育过程都要致力于调动学员的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其自我反思、自我改善、自我实现的能力,最终促使其在教育过程中学会成长。

4、提倡个性发展的观念

著名教育家、博士生导师钟启泉教授认为,心理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个性发展"。个性,是一个人得以区别于他人的标识,是一个人最为宝贵的心理品质,是创造力的原始力和心理依托,也是判定一个人是否真正拥有自己的尺度。我们应尽力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应尊重学员的个性和人格。学员需要有发挥其能力的自由环境,以便激起更充分的探索和思考。

(三)心理素质好

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员自身应具有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心态;具有豁达宽容的包容心;具有调节控制表达情绪的能力;具有理性客观全面看待问题的认知能力;具有知难而上坚持不懈的意志力;具有真诚、友善、开明、合作的人格;具有亲切、热情、宽容、善良的个性品质。这样才能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较好的处理与学员的互动关系、引导学员理性看待问题,同时也作为榜样潜移默化学员的心理状态。

三、军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的培养

(一)培养目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教育培训,不是学历教育或学位教育,而是一种职业技能培训,因此要将理论知识教育与实践技能教育相结合,同时重视心理健康教员基本教育观念的重塑。

一是知识和理论的培养。包括心理学基本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理论。二是技能的培养。主要包括心理诊断、心理测量、心理统计、心理咨询等方面的技能。三是理念的培养。与一般的知识、技能培训不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不仅需要解决知识和技能层面的问题,更要解决观念、信念层面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涉及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作用、内容、对象、方法、途径等的认识。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就会有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和行为。同时,理念还包括对人对事对生活对工作基本的观念。若持一种开放、通达、包容、理解的态度,热爱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甘于奉献,尊重学员的人格和意愿,便有利于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以及积极的氛围,使心理健康教育达到预期效果。

(二)培养方法

培养方法主要包括:校本培训、远程教育、体验反思式培训、参与式培训。其中,校本培训主要依托本院校相关资源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远程教育主要借助远程网络上的相关资源和机构进行远程培养。重点是体验反思式培训、参与式培训。

体验反思式培训和参与式培训是对传统培训的创新和发展。传统的培训是以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为中心,以"专家讲授"为主要模式,以讲解和讨论为主要方法的一种培训模式。这种模式可以传递知识和培训技能,但难以重塑教育理念。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养不仅需要解决知识层面的问题,更要解决观念、信念层面的问题,所以仅靠传统的培训模式是远远不够的。

所谓体验反思式培训是指以受训者为中心,让受训者先体验心理辅导活动、先实践行动研究,再在心理辅导与行动研究过程中,让受训者以自己的心理辅导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的理念、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通过提高受训者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心理辅导能力发展的培训方法。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通过创造一种真诚、民主、合作、共情的环境,引导和帮助学员自我探索、自我体验、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的活动。所以心理辅导理念的培训中确实要突出教员的自我探索和自我体验,从自我探索和自我体验中不断进行反思。

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尊重接纳他人,建立真诚信任的人际关系,相信他人有积极向上的潜力。参与式培训便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参与式培训强调受训人员的参与、体现出以人为本、注重多向交流资源共享、充分尊重受训者、受训者体验的是平等和温暖的人际关系。其特点为:第一,通过需求评估,确定培训内容。第二,受训人员参与培训活动。不但在内容制定上而且培训活动的组织上也让受训人员参与,充分体现其主体地位和发挥其积极性。第三,全员参与。除了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专职人员的专业性之外,还要进行学院教员全员培训,要走普及化的道路。第四,多维评估。要多角度多层面进行评价,要将自评与他评、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总之,在培训中,一要加强培训目标的人本化;二是实现培训内容的综合化,突破以往只重理论指导或只重技能训练的片面性,同时重视教师基本教育观念的重塑;三是注重培训方式的多样化,可运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体验游戏、个案分析、头脑风暴等多种形式丰富培训手段、增强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冯铁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现状及政策建议[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

[2]廖全明.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 2008,(1).

养生保健师培训范文第4篇

[摘要]通过对我国27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调查,目前我国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有心理学教育学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医学工作者,以兼职为主,女性教师多;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上,尚未形成制度。建议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学位点建设力度;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基地建设,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协调好部门之间的关系,做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结合实际,按生师比规定专职教师队伍数量。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基本情况

1.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以兼职为主。专职教师少

在本次问卷调查的27所高校中,除1所高校信息不详之外,其它26所高校共有专、兼职教师160人,平均每校6.15人。其中,专职教师47人,占29.38%,平均每校1.81人;兼职教师113人,占70.62%,平均每校4.35人。实际上,在26所高校中,有3所高校尚无专职教师,兼职人员中有一部分人只是挂名或偶尔参加活动(有先后聘请的)。因此,经常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数有可能还要少。

据我们的粗略统计,27所高校约有学生516 322人,按47个专职教师折算师生比约为1:10 986,即平均每个专职教师要面对1万多学生,这大大超过了一个教师所能承担的工作量,其教育质量能否保证也值得怀疑。

2

.教师队伍以心理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医学三方面力量构成,且以心理学教育学工作者为主

调查结果表明,160位专兼职教师中,除7人信息不详之外,153人中有心理学教育学学科背景的102人,占66.67%,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背景的22人,占14.38%,有医学背景的14人,占9.15%,分列前三位。这一排序与马建青、王东莉(1995年)的排序不同,他们的排序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和医学工作者,且以思想政治教育人员为主。这一结果不同是符合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大趋势的,它反映了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专业化的进程及所取得的成效,是很令人欣喜的。

3.专职教师所学专业相对集中。兼职教师所学专业相对分散

本调查的47个专职教师中,除3人专业信息不详之外,44人中有心理学(临床心理、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教育学学科背景的35人,占79.55%;有临床医学学科背景的5人,占11.36%;有哲学学科背景的3人,占6.82%;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背景的1人,占2.27%。44人所学专业涉及四个,专业相对集中,心理学教育学、医学、哲学学科背景分居前三位。在本调查的113位兼职教师中,除4人专业信息不详之外,109人中有心理学、教育学学科背景的67人,占61.47%;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背景的21人,占19.27%;有医学学科背景的9人,占8.26%;其它专业(如中文、哲学、数学、俄语、体育、法律、煤炭)的12人,占11.01%。109人中所学专业一共涉及10个,专业相对分散,心理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医学学科背景分居前三位。

4.女性教师多,男性教师少

本次调查的160位专兼职教师中,女性教师107人,占66.87%,男性教师53人,占33.13%。其中,47个专职教师中,有女性教师34人,占72.34%;男性教师13人,占27.66%。在113位兼职教师中,女性教师73人,占64.60%;男性教师40人,占35.40%。

5.在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中,专职教师多于兼职教师

在本调查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中,除两人年龄不详以外,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68岁。35岁以下教师70人,占44.30%,36~60岁之间的教师87人,占55.06%,60岁以上1人,占o.06%。47位专职教师中,35岁以下的教师29人,占61.70%;113位兼职教师中,除两位信息不详之外,35岁以下的教师41人,占36.94%。35岁以下年轻教师的比例,专职教师高于兼职教师24.76个百分点。

6.教师队伍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超过半数

在本调查的160位专兼职教师中,除12人学历信息不详之外,有研究生学历的88人,占59.46%;本科学历的56人,占37.84%;双学位的3人,占2.03%;专科学历的1人,占0.68%。其中,47个专职教师除1人学历不详之外,46人中具有硕、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有26人,占56.52%;有本科学历的17人,占36.96%;具有双学位的3人,占6.52%。

113个兼职教师除11人学历信息不详之外,102人中具有硕、博士研究生学历的62人,占60.78%;具有本科学历的39人,占38.24%;具有专科学历的1人,占0.98%。

7.其他参与人员因校而异

本次调查中,我们对“除专兼职教师外,你校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还有……”作了统计,除3所高校信息不详之外,24所高校中,四个选项中,选“学生辅导员”的占75.00%,选“班主任”的占54.17%,选“学生骨干”的占66.67%,选“任课教师”的占41.67%。(因每所学校可能选择了两个以上的选项,因此四个选项的百分比合起来超过了100%)。调查结果也显示,不同高校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广泛程度也有所不同。有15所学校选择了四个选项中的2~3项,占62.50%,有5所学校选择了四个选项中全部四项,占20.83%,有4所学校在四个选项中只选择了其中一个选项(学生辅导员或学生骨干)。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在职进修情况

1.专兼职教师进修制度还未形成。兼职教师进修机会更少

关于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进修情况,在问卷调查的27所高校中,除两所学校信息不详之外,专职教师“一年至少保证有一次机会外出进修或参加研讨会等”的占60%,“有时有一次机会甚至更多机会,有时一次机会都没有,没有规定”的占32%,“没有机会”的占8%;兼职教师在这三个选项上的比例则分别为28%、16%和56%。总的说来,专兼职教师有一些培训与提高的机会,但培养的制度还未形成,随意性较大。相比而言,兼职教师的培养机会更少。本调查的结果表明,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是以兼职教师为主的,这种使用多而培养少的矛盾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有较大比例的高校还没有举措培训其他参与人员

关于参与人员的培养培训与提高,笔者也曾作过调查,除2所学校信息不详之外,在其它25所学校中,“学校定期举办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的培训活动”的占44%;“学校分批选派人员接受专业培训”的占56%;“学校没有什么举措”的占20%(因其中有5所学校同时选了前两项,所以百分比合计超过了100%)。可见,在参与人员的培训与提高上,各高校之间存在差异,有20%的高校还没有培训举措。

在目前我国专职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以兼职教师和其他参与人员为主要力量的心理健康教育格局下,在培养提高专职教师的同时,更需要加强对兼职教师及其他参与人员的培训与提高,这是促进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化、规范化的重要举措,也关系到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发展与深化。

三、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1.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学位点建设,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

目前国内一些高等院校已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相关专业的学科和研究生学位点,以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如首都师大教育系自1998年起招收学校心理辅导方向的本科生,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002年增设了心理咨询本科专业。然而,这些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国家和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合理规划并创造条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学位点,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

2.切合实际,按生师比规定专职教师数量

教育部出台的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四个文件中,除[2003]2号文件外,其它三个文件都强调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问题。三个文件在文字表述上大同小异,即要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在专职教师的配置上,三个文件都提到“少量、精干”的原则。“少量”是数量规定,数量如何规定,[2001]1号文件中没有涉及。[2002]3号文件(实施纲要)别提到,专职教师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确定”。[2005]1号文件中指出,“配备一定数量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这些提法比较模糊,弹性较大,刚性不足,操作起来不方便。笔者的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数量太少,师生比平均达1:10 986,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日本国立大学每5 000~10 000名大学生配有1名专职心理咨询员,而私立大学则每3 000~5 000名大学生配有一名咨询员。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辅导与咨询人员与学生的比例在上世纪60年代末期为1:450,70年代以后下降至1:250至1:300。要解决这一矛盾,笔者认为,各高校要保证足够数量的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现阶段可按师生比l:3 000~5 000配置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基地建设,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为了提高专兼职教师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职业道德以及必备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教育部社政司在天津师范大学设立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各省也设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中心,承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训工作。但根据被培训者反映,普遍存在下列问题:培训内容过于注重理论讲授,缺乏必要的操作技能训练;缺乏实习督导;案例分析少;培训时间短,很少有时间让学习者自己去体验或彼此分享、督导,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要改变这种现状,笔者建议:

第一,制订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包括培训目的、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师资要求、培训时间、拟达到的效果等,这些都要有详细的规定,做到培训计划化、规范化。一个培训计划在实施一到二轮后,要广泛征求培训人员和被培训人员的意见,做到及时修改完善,逐步形成一个又一个的培训包。

第二,开展分类培训。目前,我国高校参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专兼职教师、班主任、政治辅导员、其他任课教师等)的专业水平及技能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根据这一现状,笔者建议,各级培训部门要针对不同人员,制订不同的培训规格要求,坚持开展分类培训。按照不同的规格要求,实施不同内容、不同时间的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第三,坚持培训经常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是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专业化水平低到专业化水平高,这一过程是分阶段的,不可能一步到位,中间有个过渡阶段。我们的方向是通过若干年的努力逐步完成这一过渡。要达成此目标,除了从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引进、充实专业人才外,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对现有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因此,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做好培训的持久战准备,督促各级培训机构将培训经常化,并长期坚持。

第四,加强技能训练与实习督导。很多时候,各级培训机构为了增加规模效益,培训班的人数往往多则超过100人,少则70~80人,加上时间仓促,学员少有机会甚至没有机会参加技能训练与实习、督导。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笔者认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控制承办方的规模,一般不宜过大,要合理分配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培养的时间,并在培训过程中注重师资的研究能力与反思能力的培养。

4.协调好部门之间的关系,做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工作

2001年3月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最低要求是“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中专以上毕业证书、经心理咨询员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获得毕(结)业证书者”。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对于通过培训达到上岗要求者,由教育部认定的有关承训机构颁发资格证书,逐步做到持证上岗。”显然,这两个规定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部门,彼此并不互相认定,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因此,教育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必须加强沟通,解决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持证上岗与现实存在的矛盾。

5.管理激励,调动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新的工作,教师需要学习,需要研究,需要投入,需要付出,因此有必要通过各种管理措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的参与有学校管理作为保障。如将兼职教师的值班算作其工作量的一部分,并折算为标准学时;咨询老师的咨询报酬平均每小时不低于50~60元;学校要对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工作进行考评,对工作突出的老师,给予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并获得相应的物质奖励,考核不合格的要取消其资格;学校要配合有关部门,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老师进行资格审查,符合要求的才可以上岗;凡获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的老师,可优先外出进修、培训、参加各类学术会议。

6.全员培训,使每个教师都能担负起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养生保健师培训范文第5篇

【关键词】“3+2” 临床医学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243-02

1.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高 [2012]7号)的精神,遵循医学教育发展规律和全科医生教育人才成长规律,从我省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需求出发,以提高农村全科医学人才临床技能水平为核心,深化助理全科医生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体制,培养适应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助理全科医生,提高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水平。

2.人才培养目标

按照“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健康管理”六位一体的服务内容,通过系统学习培训,使学生掌握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向个人、家庭与社区居民提供高水平全科医疗服务,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培养合格的助理全科医学人才。

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加强专科阶段教学改革,按照全科医学教育的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对在校3年专科阶段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进行调整,适当增加全科医学相关基础和临床教学内容,在完成3年临床医学专科培养的基础上,继续进行2年全科医师的培养和提高。具体措施如下:

3.1按六位一体目标制定培养方案,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零距离接轨

基层医疗卫生全科服务主要包括“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健康管理”等内容,按照服务内容制定培养方案,使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零距离接轨,在提高职业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岗位适应能力,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开展基层全科医疗卫生服务,为基层全科医疗卫生服务的开展提供高素质人才队伍。

3.2开放招生,拓宽招生就业渠道

3.2.1 单独考试,择优录取

从全省临床医学专业应届专科毕业生中招生,再进行2年全科医学培养。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基础,保证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与职业岗位相一致。能够提高学生从事基层全科医学服务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从业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3.2.2 订单招生,定向培养

根据基层单位的人员需求,由卫生、教育等相关行政部门统筹协调,制定分区域的单独“3+2”招生计划,并给予适当政策支持。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良好的生源,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学生毕业后及时到岗工作,做到学有所用,提高培养效益。

3.3深化学校――实践教学单位――用人单位合作,尽快补充基层卫生机构全科医学人才

在卫生、教育行政部门的协调下,在基层卫生机构中挑选具有3年临床医学专科教育层次的在职人员,进行2年的全科医学教育,补充全科医学基础和临床知识,加强系统的临床实践技能训练,达到助理全科医师的水平。培养过程中加强学校与实践教学单位的联系,注重在用人单位的行政区域内选择实践教学单位,实现学校――实践教学单位――用人单位――毕业生的有机联系。这可为学生毕业后的从业提前奠定良好的人脉关系,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工作的开展;用人单位、实践教学单位的信息能及时反馈到学校,有利于学校调整培养方案,实现教学与社会需求的良性互动。

3.4坚持早临床、多临床原则,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

在教学方案的实施过程中,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早临床、多临床的培养原则,在系统临床实习的基础上,增加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实践、实习机会,提高学生对农村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地方病的诊疗能力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4.师资队伍建设措施

4.1建立“名师+名医+团队”人才聚集模式

采用外引内培的方法,实施名师、名医建设工程,打造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师资队伍。鼓励和支持专任教师到医院进行顶岗工作,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提高教学医院带教水平,继续保持专任教师双师素质。通过校院共建,力争培育核心课程省级教学团队;培养数名省级教学名师及部级教学名师;引进或培养若干名专业带头人,充分发挥名师名医的引领示范作用。

4.2培养一支适应全科医生培养需求的师资队伍

根据全科医生培养内容,加强预防、保健、康复、健康管理等专业领域的师资培训和引进,建立一支全科医生教学的师资队伍,鼓励专任教师在职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使教学队伍年龄、学历与职称结构更趋合理;采取多种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临床技能。选派更多的骨干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院校、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等做访问学者或研修学习,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

4.3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根据全科医生培训要求,进一步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通过试讲、公开课等方法,从实践教学基地选拔一批优秀的兼职教师,不断加强兼职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提高授课水平。建立健全兼职教师评聘管理制度,实现规范化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5.临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措施

5.1继续加强三年制临床医学专科教育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进一步加强临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建设,使校内临床技能实训基地成为省临床医学专业技能教学示范基地和全科医生岗位技能培训、考核中心。根据全科医生人才培养要求,调整各实验室和实训室的功能结构。大力改造提升原有医学技能实训中心,增加与提升全科医生职业能力有关的实验实训内容,创造助理全科医生实训环境,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加强教学医院建设,改革实践、实习教学模式,建立实习考核病例库,训练学生临床思维、应急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充分发挥为了二中心三基地(2007年9月,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经省卫生厅和教育厅批准设立并挂牌为“青海省乡村医生培训中心”、“青海省全科医生培训中心”、“青海省护理实践技能培训基地”、“青海省临床技能培训基地”、“青海省急救技能培训基地”)的作用。

5.2建立一批适应全科医生培养的实践教学基地

本着合作育人、共同发展的原则,在用人单位的行政区域内选择实践教学单位,探索“学校――实践教学单位――用人单位”三位一体全科医生实践教学基地的规范化建设。在原有实训基地的基础之上,建立新的适应全科医生培训需求的实践基地,主要包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机构、康复中心、社区卫生中心等机构,使岗位能力培养与基层医疗卫生需求内容“零距离”对接。实施优秀临床实践教学基地认证工程,强化实践基地的管理,完善实践实训基地的规章制度,定期进行评估和检查。加强学校与实践教学单位的联系,建立“学校――实践教学单位――用人单位――毕业生”信息反馈机制,实现教学与社会需求的良性互动。

6.保障措施

6.1省卫生厅和教育厅高度重视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并给予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并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与学院密切合作。

6.2学院成立“3+2”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领导小组,由学校、实践教学单位和用人单位组成,根据岗位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教学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保证培养适应基层医疗机构需要,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助理全科医生。

6.3实施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质量监控。根据助理全科医师培养的目标要求,调整课程结构、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相应的管理考核办法,对教育教学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评价和考核,确保人才培养水平。

综上所述,学院作为试点项目院校除了做好以上工作之外,离不开国家相关部委的政策导向和资金扶持,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该试点项目可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培养大批面向乡镇卫生院、服务农村医疗卫生需求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本土的全科医生,有利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