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企业文化的探讨

对企业文化的探讨

对企业文化的探讨

对企业文化的探讨范文第1篇

目前,在我国的部分大型国有企业当中,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并且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良好、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有效的强化核心价值观念的树立,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加的突出。因此,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势在必行的工作任务。本文就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管理建设中所起的影响意义进行简单的总结和分析,并就如何加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以期更好的促进和推动企业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从而使企业的经营管理建设向着更加高效性、良性化、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

一、企业思政工作对文化建设的影响

企业文化建设,是从企业实际经营发展状况出发,有针对性的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规章、活动,从而不断提高和创新企业的经营理念、销售理念和人才理念等企业建设发展观念,进而不断推动企业向着更高方向发展。

企业思政工作,是企业发展的思想基础和方向标尺,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员工在认识世界、改变世界、创造世界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良好的思政工作能够有效的促进和推动企业文化的建设和管理。其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包括有:

第一,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力支持。

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其本质就是对全体员工进行思想交流和沟通,并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使员工明确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树立科学、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有效的加强企业员工间的彼此交流和沟通,使其形成一股统一的合力。同时,帮助员工更好的了解、认识和理解企业相关的决策信息和改革措施,从而使他们更好的支持和参与到企业文化的相关建设中来。

第二,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人本主义”观点一直是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核心性、指导性思想,它要求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尊重员工自身的职业发展以及在工作中的潜力发挥,从而实现员工同企业的共同发展。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能够通过与全体员工的思想交流、沟通和指导,使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得到有效的加强,不断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人本化”程度,从而使企业的文化建设更加的符合当代企业经营管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进而更好的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和质量。

第三,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黄金搭档”。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建设中,企业思政工作能够联合企业文化工作对企业发展进行科学、合理的促进和推动。通过两者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相互协调以及相互融合,使得企业思政工作能够同文化建设工作进行有机的配合,从而共同致力于企业的经营发展。

企业思政工作以及文化建设工作是企业经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企业思政工作以及文化建设工作是企业经营发展的动力源泉。

企业思政工作以及文化建设工作是企业创新、改革的重要保障。

二、加强企业思政工作的措施

针对上文中提到的企业思政工作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意义和影响,在今后的经营发展过程中,各行企业要着重加强企业思政工作的建设和管理,提高企业的文化建设水平。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树立科学、正确的企业思政工作观念。

当前,我国的各项社会工作均围绕着构建“人文社会”、“和谐社会”这一主体思想展开的,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也需要紧跟社会发展趋势,融入到社会发展大环境中来。这就要求各行企业在进行思想政治工时,要树立科学、正确的企业思政工作观念,能够为构建现代化人文企业新目标而服务,并为其提供充分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同时,各行企业还必须要把党中央所颁布的一系列文化建设政策、方针、路线等切实的贯彻落实到企业的具体工作当中去,从而更加充分的发挥企业思政工作在企业整体经营建设管理中的作用。

第二,建立和完善企业思政工作的宣传管理机制。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涉及范围广、内容复杂的长期性工作,因此,要想做好思政工作,必须要有一套科学、完善、健全的宣传管理制度体制,以确保和指导思政工作的建设发展方向。企业在开展思政工作时,必须要根据自身经营实际情况,建立完善、健全的思政工作机制,并加快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创新进程。同时,不断引进和广泛的借鉴国内外企业的先进教育机制、理念和模式,妥善的将现代思政工作理念同传统工作模式进行有机的整合和创新,从而使企业思政工作真正成为民意、民情的可靠反映渠道,进而更好的促进企业文化的不断建设发展。

第三,大力加强企业思政工作的改革创新。

企业的思政工作一般包括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思想道德建设以及理想信念教育。在现代企业文化构建的过程中,企业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必须要确保其工作内容要同企业的核心文化思想体系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加强对思政工作的改革、完善和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使企业思政工作能够更好的为文化建设工作服务。同时,企业还必须要积极的吸收和解决其他行业企业的先进思想和成功经验,不断更新自身思政工作的内容、方法和模式,从构建现代化的人文企业角度出发,不断的进行科学、深入、有效的研究和探索,从而更好地提高和加强员工同企业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任感、成就感和归属感。

第四,不断推进企业思政工作的探索和推广。

当前,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首先要做的就是妥善处理和协调企业内部各部门、岗位和员工之间的各项利益,从而尽可能的减少和消除企业各级员工之间存在的各种矛盾。因此,企业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必须要将思政工作同企业文化管理相结合,并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来妥善的处理企业员工之间、员工同企业之间的内部矛盾,有效的保护好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并通过综合性的现代化手段(法律、政策、文化、经济、行政等)提高员工同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和相互促进,从而更好的推动企业文化管理建设的不断发展。

对企业文化的探讨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建设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2)05-0042-01

—个企业的魅力所在往往是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它不会随时间而消逝,能够真正流传下来。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建立和谐的文化氛围,给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最大限度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爱岗敬业的精神,从而在整个企业内部产生一股巨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出更高的企业价值,最终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 企业文化的理论基础

1.1企业文化的定义。在本世纪70年代末,企业文化还是作为理论基础存在,它的实际应用还没有得到广泛推广。它的形成来自企业的生产实践,并逐步完善,最终为内部全体员工所接受并遵守,带有组织性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首先,价值观是企业文化最根本的体现,是企业文化中相对最为稳定的因素,它所涉及的层面也很广泛,比如“诚信、合作、团结、创新”,都可以作为企业的价值观念,即企业上下所遵循的根本价值指导原则,企业价值观念一般轻易不应改变,除非要进行大的改革和企业转型;第二,信念是支撑整个企业价值观的各种条款细节和观念,比如人才观、竞争观、营销观等,在进行调整时,必须根据市场行情、业界的特点、竞争对手来决定,信念是整个企业的发展的精神基础和竞争策略的导航灯;最后,行为方式是整个企业文化中最为直接、客观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使得文化的执行得以贯彻,一个企业的文化最真实的反映在员工的行为方式上,若理论与这一环节脱轨,那么企业文化也是一纸空谈。

1.2企业文化的特征。企业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存在方式,其具有如下的特征:

(1)独特性。企业文化产生于企业内部,每个企业的文化都具有不同的属性和文化氛围,因而其企业精神自然也不同。不同的企业文化决定了不同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最终员工的行为方式也具有该企业独特的个性。

(2)难交易性。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决定了它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超出这个适用范围就难以适用,甚至是错误的。企业文化是某个企业内部所有员工一致认可并可用来训练新成员的综合性的价值体系,包括价值观、职业道德、行业规范和准则。A企业行之有效的企业文化,对于内部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给公司带来利益价值。若将它拿来套用在B企业,可能并不适用,也难以为B企业员工所认可,对于整个公司的运作也难以达到促进作用。

(3)难复制性。生产技术可以创新,但企业文化是难以复制的。即使别的企业文化再优秀,我们可以学习可以借鉴,但复制则是行不通的,企业文化具有的独特性决定了它是一套复杂的价值体系。

2 企业核心竞争力

2.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核心竞争力最初是由美国学者拉哈拉德和英国学者哈默尔提出的,他们觉得企业竞争的加剧、产品生产生命周期的缩短、经济全球化,企业的成功运营不再仅仅依赖于暂时或偶然的产品开发、技术提高、市场战略,而是企业所具备的独特竞争优势的体现。它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的任何知识体系,是整个公司在发展壮大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知识、技能以及资产之间的综合体系,这便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它能够给顾客提供独特的产品及服务,而别的公司则无法替代,具有典型的唯一性。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进步具有积极的刺激作用,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如今世界文化、经济和政治的相互交融,在整个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地位日益突出,那么企业文化也同样如此。它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辅助角色,而一跃成为领头羊的地位,与经济融为一体。纵观整个世界,历经百年而不衰的企业,都具有自己个性其符合运营实际的企业文化,这是整个企业保持活力焕发青春的源泉。

2.2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分析。国内大部分企业还没形成核心竞争力,尽管有些企业已位列世界500强,但却是依靠政府保护作为基础,有些甚至是我国传统的垄断行业。倘若我国将贸易壁垒降低,关税降至零,那么这些企业将会受到巨大的冲击,难以与世界真正的强手抗衡。笔者分析了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现报告如下:

(1)小企业弱,大企业散。我国的企业对于新项目往往是一哄而上,大多数公司的规模都较小,而地方政府宏观调控又不得当,也无力对重点企业进行注资,这导致当地企业不仅规模小且也没有代表性的产品,市场竞争中各方面都较薄弱:而一些大企业,相当一部分都是依靠政府的羽翼保护,它们长期受旧体制管理的影响,企业运作流程的管理都比较松散,有些企业则忙于收购其他企业,实际运作方面管理也比较失衡。

(2)管理欠缺。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还处于转型时期,大多数企业仍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科学的管理体系较为欠缺,无论是决策者的思维方式还是管理方法,都难以及时适应市场千变万化的环境。此外,高层管理者的管理经验和知识也较为匮乏,他们不能熟知企业规则的运作,一旦市场变化,不能及时作出正确的反应。

(3)员工素质偏低。由于大多数企业的文化氛围都不够浓厚,部分企业的员工素质都较低,大企业相对好点,但员工的创新能力及对新知识和技能的接受度相对而言还是较低。有些人安于现状,对于技术的掌握一直固守以前的基础,不能及时充实,远不能达到市场经济的要求。

3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3.1企业精神。它是企业有意识提倡、培养员工群体的优良精神风貌,是对企业现有的观念意识、传统习惯、行为方式中的积极因素进行总结、提炼和倡导的结果,是全体员工有意识地实践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气质。清水川电厂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建设和四年多的生产实践,也提炼出一种企业精神,那就是:激情、学习、坚持、执行。这是公司领导在建设生产过程中对整体工作的总结,也是今后对全体员工的鞭策和要求。

3.2激情。只有激情,工作才有动力,才能感染自己和其他人。成功是困难的,只有激情才能让你克服一个个困难,最终成功。多少清水川人,远离城市、远离亲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辛勤劳动和汗水终于铸就今日辉煌。你能说,这其中没有激情的存在?

3.3学习。学习就是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只有学习才能不断的提升自身素质,才能适应企业和自身不断的发展。工作需要学习,学习促进工作。

3.4执行。执行是一种风格,一种制度。管理框架中的每个人,都要对上级的决策坚决执行,令行禁止,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取得实际的效益。

对企业文化的探讨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企业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融合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企业员工共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一种由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观念、企业宗旨、企业理念等构成的文化形式和行为模式,是企业的灵魂。思想政治工作则是通过教育、疏导、表扬、示范、批评等方式,用正确的思想内容、正确的工作方式、克服错误腐朽的思想和行为,充分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实现目标、发展稳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思想保证的一种活动。因此,要积极探寻二者有效融合的途径,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内容上相互渗透,功能上互为补充,表现为以下几点:

1.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支持和保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方法,其目的是确定企业价值观,培育富有鲜明个性的企业精神和塑造良好的职工企业形象,其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原则,注重发挥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而企业文化是一门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科学,它也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从而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人的主体地位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得到了体现,并由思想政治工作加以保障。

2.企业文化建设拓宽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来看,绝大部分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从形式到内容,都还停留在原有水平上,没有根据新形势,新情况在方法和内容上进行创新,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而企业文化建设则不同,它不仅是新形势,新情况下产生的,而且,它是从本企业实际出发,能够与时俱进,不断修正和完善企业理念体系和价值观念,用共同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紧密结合,从而扩大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视野,丰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内涵,拓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

3.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载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做法是由有关人员以组织谈话和个人谈心等形式来开展进行,而企业文化建设是以企业领导人为核心的企业管理人员通过培训学习、研讨会,座谈会等方式来进行。所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借助于企业文化的各种载体,使思想工作寓教于文、寓教于乐,不断满足员工对于提高政治理论、思想道德、科学技术水平的多方面需要。

二、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的意义

1.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改变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经营活动相脱离的“两张皮”现象。因为思想政治工作、业务经营和企业文化建设三者有个共同的特点,都离不开人。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教育对象,业务经营以人为管理重点,企业文化以人为中心。企业文化在思想政治工作和业务经营工作中具有中介地位和连续作用,可以把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二者的最佳结合点。

2.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有利于形成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物质条件和文化氛围。表现在:一方面,企业文化依赖于企业业务经营存在和发展,并为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实实在在的载体和环境。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使员工们在多种健康有益的活动中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企业文化又依赖于思想政治工作来保证自身的发展方向。

3.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可以克服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过于原则化、理想化、单一化,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和发展,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在潜移默化中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功效。

4.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可以摆脱“思想政治工作难做,政工干部难当”的窘境,为政工干部拓宽职能,施展才能提供了条件和机遇。

5.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还有利于提高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打造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优秀员工队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力支持。

三、新形势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融合的措施

1.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发挥是现代管理活动成功的保证。因此,一切管理工作均应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由此决定了无论是企业的文化建设还是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都要立足于人这一根本问题。只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发掘出一种能激励职工以企业为家、企业兴我光荣、企业衰我耻辱的企业文化,并用这种企业文化来培育人,才能使企业更好地挖掘潜力、蓬勃发展。

2.在内容上互相补充,做到相辅相成、整体推进。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把好方向,从而更好地推进企业文化精神层的建设,培育和弘扬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动力,从而更好地推进企业文化行为层的建设,规范职工行为,提高职工素质。坚持以先进的思想武装人,以良好的形象带动人,以严格的制度规范人,使职工形成良好的行为模式;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优势,从而更好地推进企业文化物质层的建设。

3.在工作运行中互相促进,确保同步推进,落到实处。坚持用企业发展的宏伟远景和企业文化建设的远大目标,教育员工、激励员工,引导员工积极参与管理,提高整体管理能力,确立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强化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把广大员工的思想和意志统一到加快企业发展中来。从而赢得广大员工的支持和依赖,使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建立在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企业文化之上。

参考文献:

[1]李晨施翔:企业文化建设与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8

对企业文化的探讨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品牌营销;影响

在每个企业的发展过程当中,企业文化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企业间产品同质化竞争也变得越发激烈,企业品牌之间的竞争是企业互相竞争的主要内容,而企业品牌同样也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与企业品牌两者的关系是息息相关、相互促进的。而且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贸易自由的推广与贸易进出口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施行,对企业品质和品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众多企业在品牌营销方面的竞争也就渐渐成为了企业文化之间的竞争。因此,每个企业对自身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品牌营销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品牌的相关概念

(一)企业文化及企业品牌的概念企业文化,又叫做组织文化,顾名思义就是指一个组织由其自身的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和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一般来讲,是指一个企业在日常运行中各个方面的表现。在这里面涉及到了职工文化,同时也可以叫做企业职工文化,这是一种与企业文化相呼应的文化形态,以企业中的每一名职工为本是职工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一种来自于企业所蕴含的素质文化,是一种企业所独有的管理文化。企业品牌通俗来讲就是指以企业名称来指代品牌名称的品牌,企业品牌中至少应包含有商品品牌与服务品牌两种,企业品牌是在这两者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只有提供与企业商品品牌相匹配的服务,也就是需要建立的企业自身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的,富有每个企业文化独有的内涵品牌,才能够不断提升企业的商品品牌价值,并且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声誉,否则企业品牌内涵就会大打折扣。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品牌营销之间的关系

1.品牌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企业品牌传达的是一种企业独有的经营理念,这里面包含着企业自身的文化和价值观以及对众多消费者的态度等等。出色的企业文化能够有效的突破不同地域之间的封锁,从而进行跨地区经营活动,并使各种不同产品之间形成密切关联。

2.企业文化决定企业品牌的市场定位

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将会决定着这个企业品牌在市场中的定位,通过提高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和竞争力,能够迸发出强大的企业发展推动力量。企业的实力、活力、潜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些能力都会体现在企业的竞争力之中,因此,提高企业竞争力与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是密不可分的。知名度高的企业品牌是有利于企业知名度和竞争力的。这种提高不是依靠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而是需要企业文化这种潜在的文化影响力。

3.企业文化是企业品牌形象的核心

一个企业它自身品牌的核心就是他的企业文化,就是说在一定情况下,这个企业在生产活动中和经营活动中创造出来的,具有该企业独有的物质上的形态和精神上的财富。它包涵了文化理念、企业价值、道德规范、行为标准、产品品质、规章制度、历史传统、价值观和文化底蕴等,其中的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这里面所指的价值观不仅仅指是在运营管理中的各类文化现象,而是指企业或者是企业职员在从事本职工作中所秉承的价值观。企业的灵魂是它所表现出来的企业文化,它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企业文化对企业品牌营销的积极影响

(一)提升品牌的价值创造能力

企业文化对提高企业品牌的价值创造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现如今,许多企业在它们的文化中都存在着口号式、公式化和概念化的现象,缺乏个性。没有个性和底蕴的企业文化是很难凝聚企业员工并激发员工斗志的。优秀企业文化应当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以及独具的文化底蕴,这些对企业品牌营销的影响是积极而长远的,它能够提升这个企业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影响力,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品牌价值的创造能力。

(二)有利于降低交易的成本

利益永远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首要目标,成本的有效降低也就是相当于利益的增收,因此必须合理有效的降低企业经营交易中的成本。优秀的企业文化在降低经营活动的交易成本有显著的作用。企业的内部管理实质是指生产要素在企业内部中所进行的交易,企业文化能够使管理上的成本有所降低,例如人力资源的交易和配置。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使成本最小化的条件下,各生产要素通过合理分配,形成一种配置资源的组织,从而降低交易的成本。在企业对外的经营活动中,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提升自身的品牌影响力与说服力,在与外界客户及企业沟通中更具有交易上的优势,同样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三)有助于规范企业行为

现代市场经济在某种意义上面讲就是指文化经济,一个企业文化的质量越高,这个企业在整个环境上的地位也就越坚实牢固。企业在投入市场时产品文化含量越高,那么这个企业也就是更能够把握住提高利润的机会。从理论上来讲,一个企业的文化和行为是具有内在一致性的,首先企业的行为与文化在本质上是具有相互包容的特性的,这两者在特征上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一个企业在它的经营活动中文化含量所占的比例越高,那么这个企业的行为规范程度和行为控制能力与自觉性也就越来越强大,因为企业文化对于企业行为是具有潜在推动作用的,有助于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

(四)有利于加强渠道管理

企业文化是企业软实力的体现,这种软实力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精神和灵魂所在,所以说,企业文化的建设对企业的管理而言特别重要。企业文化对于整体环境和企业中每一个员工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都有很明确的指引作用,如果企业的职员在价值和行为取向上与所在企业文化规范出现冲突,企业文化能够将其纠正到正确的价值观和理念上来。企业文化同样对员工的思想和心理都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企业文化一方面是通过完善内部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是通过道德标准来起到规范作用。

三、企业品牌营销和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下的环境中,已经不仅是知识和网络的经济时代,更应该是文化经济时代,因此企业之间的竞争会越来越多的体现在文化力的竞争上。但是目前有很多企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导致企业文化在建设过程当中存在诸多问题。

(一)企业文化口号化,企业管理刻板

首先是口号化在企业文化的推广中越发严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虽然得到很多企业重视,但也有一小部分企业的管理理念还没有转变过来,不重视对企业文化实践的重要性,忽略了将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运营活动以及每一个员工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和基础建设工作中,只是停留在表面喊口号的初级阶段,这样的后果就是看起来是在大力宣扬独有的企业文化,但实质上并没有将所喊的口号施行下去。另一方面在于企业的管理体系容易陷入到企业文化所规定的范围内,进入到刻板不灵活的境地,企业文化不能灵活的贯彻到企业本身的经营战略以及员工的工作中去,造成效率降低进而使得企业经营不善。

(二)企业产品缺乏品牌特色,企业文化未有机融入产品

企业文化是指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该企业所特有的一种管理模式和该企业的品牌特色,这是一种个性化的体现,不是指单一的模式,当然也更不是迎合时尚流行的口号。眼下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企业文化,大体相近,缺少企业鲜明个性和企业特色。企业文化应当是能平滑的融入到产品中的,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与所面临的竞争环境和压力也是不同的,每一个企业所做出的反应和处理都是不一样的。因此,企业文化的形式虽然可以是标准统一化的,但每个企业的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也因此才会形成每个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

(三)营销渠道单一,企业文化未发挥明显作用

对于市场营销的解释,菲利普科特勒说过: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并同别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获得其所需求之物的一种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产品和价值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市场交换这个纽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企业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为了能够得到更大的利益,就必须在营销中通过某种方式和手段将企业的产品成果甚至可以是企业本身都推销给消费者。因为一个企业的文化一旦成形,就会具有稳定性,而与此同时,市场营销作为生产和经营的计划和指南,势必会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两者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处理的不好会使得营销渠道变得单一,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

(四)企业文化缺乏升华,品牌营销常用市场硬广告直推方式

当下很多的企业常常采用市场硬广告的方式进行企业品牌营销,企业绝对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个企业都是存在于它所处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构成的大环境里,也就是说在一个企业的生存环境中有着多种多样的文化影响,然而究竟哪一种文化才是企业所需要的,这就需要企业根据它们自身的价值观进行提炼与提高,也就是需要对企业文化进行一次升华。当企业的文化成形之后,并不是直接就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而是需要通过不断的融合,也就是企业精神需要进行再一次的物化,寻求突破,这是很艰难的一步,但是如果没有这种企业文化上的升华,也就没有了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四、依托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品牌营销的对策

(一)打造积极企业文化,加强企业人文管理

每个企业都是需要由它的领导者进行管理的,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企业文化可以说是企业家的文化,所以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很大程度上是由它的领导者所决定的,包括领导者的决心和行动。营造积极的企业文化环境,需要企业领导者们起到带头作用,对本企业的文化内涵要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和独到的见解。领导者们对企业的发展还须要有更长远的战略眼光,带领企业员工学习企业文化,并且亲自参与到企业文化的基层建设当中。加强企业的人文管理,通过企业文化形成一种在文化上的约束力量、一种规范和管理制度,弥补企业规章制度上的不足,提高企业文化管理的指导作用,丰富文化管理的内涵,从而加强企业员工的控制力,提高运营效率,增强企业凝聚力,扩大企业影响力与企业声誉。通过营造积极的企业文化环境,同时提高企业的文化管理,进一步实现职工和企业的共同目标,不断提升企业的品味,提高在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二)提炼企业文化,融入到优质产品和服务的开发之中

一个企业所拥有的优质产品和服务是这个企业文化所促成的。现如今,产品以及服务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是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而是已经发展到需要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上来。优质产品的开发与推广应用,能够引导人们进取的消费潮流;而良好的服务质量,更是一个企业能够长远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优质的服务来源于企业文化对员工潜移默化的影响,企业中的每一个职员都是企业文化的承载者与传播者,员工素质的高低,将会直接决定着企业产品与服务质量的好与坏,最终影响到企业的成功与否。在企业文化的建设当中要把优质产品的生产和培育优秀员工有机的结合起来,打造出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用高素质的队伍,打造高质量的产品,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三)拓宽营销渠道,全方位进行企业文化和品牌宣传

为实现对企业品牌的有效宣传,需要在营销渠道上拓宽对企业文化以及企业品牌的宣传。在方法上,首先是广告传播,国外一项研究表明,创一个世界级的名牌需要上亿美元的广告投入,在美国,企业对于广告的投资占到全世界广告投资的57%,占到美国GDP的2%以上。规模大的企业可以成立专门的策划部,规模小的企业可以聘请广告界的高手。其次是利用公关传播,公关传播既要靠口碑又要靠传媒,消费者和公众的口碑传播效果虽然好,但是传播面是有限的,因此还要依靠大众传媒,制造新闻由头,如慈善事业、教育和体育事业,利用社会热点等,吸引媒体的关注与报道。还有就是要利用名人的传播,如影视明星、体育明星、政治明星以及一些企业自己的优秀代表等,通过他们作为企业文化传播的载体通常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得企业品牌宣传达到最大化。

(四)加大投入,提升企业品牌营销价值和市场印象

现在的企业竞争已经从过去的产品竞争转向了品牌的竞争,而企业品牌的竞争力的提高需要通过良好的品牌营销来推动。企业如果没有名牌产品,很难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因此,加大力度,对企业品牌的营销推广和加深企业品牌在市场中的影响力也是极为重要的,品牌的缔造不仅仅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名声,同时也关系到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实力,而品牌塑造的最终目的就是造就世人皆知的名牌。名牌是企业文化的平面展示,文化是名牌的根基,只有企业文化才能给企业打造一个三维立体的形象。名牌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优质的企业文化含量高并且完成了企业文化高效传播的品牌。与此同时,要给消费者带来良好的市场印象,光有优质文化是不够的,必须要把它传播出去,让人们知晓并且接受,赢得大众的信赖与赞美,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在众多竞争者之中脱颖而出。

五、结语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企业品牌也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有力支撑,企业文化和企业品牌营销是相互影响与促进的关系,所以为了企业能够制定出独有特色的营销策略,必须要求企业对自身文化和品牌营销有充分的认知,才能制定出正确的策略,通过促进企业品牌的营销,进一步促进企业文化的成长,最终使得企业的发展更为迅速。可以说企业文化对企业品牌的营销战略的执行有很大的影响,它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执行品牌的营销方案,从而达到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雪伶.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品牌营销的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4(17):196

[2]刘小扬,王自强.企业文化对品牌营销的影响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5(15):23

对企业文化的探讨范文第5篇

关键词 : 坚守诚信立业 工地文化 企业信誉与形象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 A

首先,从企业文化的概念谈起,了解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影响;其次,分析了建筑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根据现状采取的战略措施,以及对未来建筑业的展望。最后,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打造建筑企业文化的应对措施:1.坚守诚信立业 2.工地文化 3.良好的企业信誉与形象。建筑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企业上下团结一致的努力,坚持不懈,优秀的企业文化必将提炼、总结、实施,从而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当前,国内建筑企业在面对国内建筑市场“僧多粥少”的大环境下已感到步履维艰,那么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建筑企业又将如何应对?

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企业文化等有关建筑企业管理的内容中,企业文化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支持企业稳步前进,它具有指引企业前进的导向作用。因此,面临国内外建筑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我国建筑企业必须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一、企业文化内容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

企业文化的结构可分为三个层次,由表及里顺次为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这三个层次形成三个同心圆。物质文化是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物质形态表现出的表层文化;制度文化是塑造精神文化的机制与载体;精神文化是更深层次的文化现象,它包含企业价值观等企业的“软文化”。

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有企业价值观,企业制度,企业文化活动,企业形象,企业创新。是否拥有博采众长又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决定着企业的兴衰与成败。

二、建筑企业特点

到2010年,建筑业总产值超过90000亿元,年均增长7%,建筑业增加值达到15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左右。未来建筑业热点将集中在城市建设、房地产、能源建设等。建筑业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从业企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然而,还需要正视建筑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关键性人才匮乏。大多数管理人员都是技术出身,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综合性人才严重匮乏,成为建筑企业发展的一大障碍。信用体系尚未建立。一些建设单位不按工程建设程序办事,垫资承包,肢解发包;一些承包企业层层转包,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导致工程出现质量和安全问题;一些监理、招标等中介机构办事不公正,扰乱了市场秩序。一个统一开放的、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在我国尚未建立。

加强我国建筑业企业的竞争力,建筑企业应实施以下战略:

“走出去”战略。支持国内有优势的建筑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拓展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空间。

“科技兴企”战略。为尽快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许多企业将“科技兴企”作为一项重要战略,并决定建立企业技术开发组织机构和科技创新机制。

“人才兴企” 战略。是否拥有必需的高素质人才是决定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许多建筑企业决定大力改革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力争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三、打造建筑企业文化的应对措施

(一)坚守诚信立业――建筑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

传统道德中,诚实守信被看做“立身之本”,孔子甚至认为可以“去兵”“去食”,而不可以无信。信用的缺失不仅造成了建筑市场混乱、经营成本的浪费,也给企业和行业发展带来很大风险,建立和完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十分重要。

在工程项目施工招标中,投标人提供的资格审查资料是编造的或者不真实时,招标人有权取消其资格申请,而且可不做任何解释。因此,投标人编制资格预审文件时切忌弄虚作假,诚信才是投标人取得参加投标资格的捷径。

在工程合同的订立过程中,经过招标投标过程,发包方确定了中标人,却不愿与中标人订立工程合同,发包人此行为严重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按合同法规定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信用已经变成最为稀缺的一种资源。

建立良好的建筑企业诚信文化:

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诚信管理体制。建筑管理和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或行业协会应严格评定建筑企业的诚信等级制度并定期检查,对有失信用的建筑单位通过媒体给予曝光,用舆论的压力促使企业自我检查。

二要建立对企业管理者和员工诚信的管理体制。用激励机制运用有竞争力的薪酬激励起个人应承担其企业为社会和政府管理部门的评价信用等级挑战。

三要运用约束体制,个人为企业的失去信用而承担责任。这样将有效的防止员工损害企业的信用,并且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

(二)工地文化――建筑企业文化建筑的“窗口”

工地是各类建筑工程施工的场所,是建筑企业的基层,也是建筑企业的“窗口”。工地文化是一种具有建筑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社会诚信的文化现象。它是构筑行业精神,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载体。因此,建筑企业必须注重工地文化建设。

一要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工地配备电视机,建立娱乐室,设置报栏,在工程中开展“技术比武大赛”,举行劳动模范,安全文明标兵评比等活动;

二要组织开展创建文明工地竞赛活动。如按竞赛标准进行月、季度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实行奖罚制度,做到施工现场标准化,施工安全化。

三要将工地文化扎扎实实做好,才能真正使建筑企业文化植入员工心中。

(三)良好的企业信誉与形象――建筑企业文化建设的载体

建筑企业在企业信誉与形象的建立过程中,要紧紧围绕企业实现的经营目标来塑造自己的信誉与形象。如何把握在战略竞争中获得战略优势呢?最重要的是企业信誉与形象,它是需要很多实实在在的软件和硬件去支撑。

企业信誉与形象集中表现在产品和服务质量上。创立名牌产品,实行优质服务,是树立企业良好信誉和形象的关键。企业形象的设计要考虑到不同的顾客群体。在市场发展的今天,已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了,人才、资金、技术的流向与企业美誉度有相当大的关系。因此,好的企业也需要“打扮”,也需要树立企业形象。

树立良好形象,使公众对企业产生一致的认同感和价值观,并赢得社会与消费者的依赖和肯定,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营绩效。所以,导入(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比如,在视觉识别(VI)上,建筑企业可将公司名称,标识标志在企业日常办公用品等视觉载体上,并进行统一设计;在活动识别(BI)上,要健全规章制度,明确员工职责,完善市场调研等内容;在理念识别(MI)上,能够体现企业的精神和独特的个性。

企业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是建筑企业,其文化建设是企业管理者和全体员工共同创造,创新和管理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重在与时俱进,不断优化,发展和创新,从而使动态、开放的企业文化永远成为建筑企业前行的动力!

参考资料

【1】刘志强《建筑企业管理》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 武汉P369~P385

【2】陈正 《工程招标与合同管理》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南京P54~P58 P122~P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