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企业内部管理的建议

对企业内部管理的建议

对企业内部管理的建议

对企业内部管理的建议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内部审计 质量管理

一、导语

根据2011年1月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的新版的《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中,对内部审计进行了全新的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是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单位内部管理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单位领导决策和民众的“眼睛”,为此加强内部审计对于规范各部门、各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促进加强内部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基本概述

(一) 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内容和依据

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组织责任制度体系,制定科学可行的审计计划,严格规范执行内部审计程序,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采用创新先进的审计技术和方法,合理配置审计部门资源等。对于某一个具体的审计项目,还应针对审计对象的特点,确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控制的具体内容。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依据是内部审计协会颁布的内部审计规范和企业内部的有关规章制度,主要是其中的审计质量标准。以中国石油为例,其审计质量标准为Q/SY1454.1-2011,即陆续出台并及时修订的《内部专项审计规范》及《内部通用审计规范》。

(二) 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方法

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方法包括事前管理法、事中管理法和事后管理法。事前管理法是制定规范和方案,即制定适合本企业特点的内部审计规章制度和指导具体项目实施的操作方案或作业方案。事后管理法主要是审核法。事中管理法是在实施审计活动过程中,由审计组长、主审及有关人员随时检查和修正审计人员的工作质量。

(三) 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意义

一方面,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是企业提高内部审计绩效的重要保证。内部审计质量的提升体现在以较小的审计投入获得较大的审计效果,在短期内可以获得良好的审计结果。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基本目标就是为了服务于内部审计的效率和效益,因而,只要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工作,进而能够有效促进内部审计效率和效益的提升。另一方面,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是企业内部审计不断发展创新的客观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推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水平,进而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的良性发展,因此,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内部审计实务界对内部审计定位的理解有待深入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2002 年对内部审计的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它采取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来对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进行评估和改善,从而帮助组织实现它的目标。”随着内部审计概念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也从财务合规性审计为主向效益审计为主转变。

但是,尽管这些年国家和一些大型骨干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审计转型,宣传效益审计,但是收效甚微,主要是因为审计人员自身没有真正理解审计内涵的发展到底跟自己的工作联系在哪里,因而难以将定位从查错防弊的监督者向为组织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帮助组织增加价值的内部管理参谋者转变。“审计就是审会计,不需要把手伸得太长”等外界和决策层对审计工作的陈旧观念,从很大程度上也影响和制约着审计转型的效果。

(二) 审计计划不完善

审计计划是进行审计宏观控制、提高审计质量和整合审计资源的关键,科学合理地编制审计项目计划,可以充分利用审计资源、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增强审计效率和效果。

目前的审计计划制定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计划的制定缺乏宏观性。计划体系不够完善,审计目标、计划调控方式、计划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审计资源的配置等均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不能充分体现内部审计的效率和效益。二是计划制定不科学,在计划编制之前没有进行充分的学习和调研,凭经验和想象闭门造车,计划制定比较草率。三是计划缺乏协调性。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内部审计机构没有和被审计对象进行充分的沟通,部门之间配合不紧密,审计资源不能有效地整合。四是计划缺乏技术的支撑。审计信息化技术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应用,导致审计计划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降低,而且缺少支撑审计计划科学管理的审计资源信息库,导致其技术含量不高。

(三) 内审部门缺乏独立性

按照《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各单位应当单独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内部审计要真正能够开展工作,发挥其内部监督的作用,首要前提是保证自身的独立性。独立性要求保证两个层面上的独立:形式上的独立和实质上的独立。形式上的独立比较容易做到:成立独立的内审部门。但现实中,由于受到人员编制、办公经费的制约,很多单位没有单独设立内部审计部门,而是把内审职能设在财务部门、纪委或综合等管理部门。诸如此类种种。实质上的独立则相对较难:最典型的是人员和经费的独立,需要依靠于人事部门和财务部门的支持,否则无法正常开展内审工作。因为人事部门可以决定内审部门的绩效考核和人事晋升,财务部门可以控制内审部门的财务运算和资金拨付。此外,内部审计工作不是“一把手”工程,而是在总会计师或其他班子副职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上述状况的普遍存在,导致内审部门无法做到实质上独立,也就无法保证工作的客观性,从而影响到审计质量。

(四) 审计工作底稿不规范,增加审计风险

审计工作底稿是指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在审计中对审计工作记录和业务凭证经过全面系统地整理,按照审核的程序严格归纳编写审核中每一个问题的说明书。审计工作底稿是形成审计报告的重要依据。审计底稿不规范主要表现在审计记录表述不清,审计证据不充足,造成审计风险等情况;审计记录不充分,审计中发现问题的依据等事项不全,给审计风险评定带来困难。另外,审计人员和审计机构负责人还需通过审计复核阶段对审计问题再次审核,规避内部审计风险,但实际工作中,经常成了二级甚至一级复核,潜在地增加了审计风险。审计工作底稿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审计报告的质量水平,规范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和审核,是加强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关键。

(五) 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控制内部审计质量,人的因素是关键。现代金融需要现代人才,现代人才需要加强现代金融知识的培训。审计人员素质和能力的高低是决定审计风险大小的主要因素,直接影响到内审工作开展的深度和广度。在审计人员中懂旧式财务审计即旧时“查账”理念下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的多,掌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模式、现代管理知识、科技知识,和掌握经济、金融、会计等综合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较少,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全方位、多视角地透视问题能力不足,综合分析能力较差,以上种种因素都会导致审计风险的增大。

四、对策建议

(一) 加强研讨交流,深入理解内部审计的定位与作用

内部审计机构管理部门应采取专题理论研讨、专题论文集刊印等方式加强现代内部审计定义和定位的宣传,通过现场观摩交流、经验介绍等方式,使内部审计人员深入理解和掌握现代内部审计的概念、目标、职能和作用。一些大型国企、央企“管理+效益”式的内部审计定位与宣传,使他们的审计质量引领了国内甚至是国际先进的内部审计水平。

(二) 严格完善审计计划管理

制定审计计划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制定周密的计划,加强科学的管理,保障审计工作科学、有序和高效运行。审计计划管理过程中应注重两个方面:第一,根据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企业的审计资源确定年度审计工作重点,编制年度审计计划,做到全面审计,突出重点,抓住要害,提高审计质量。第二,对被审计对象做好充分的调研工作,力求掌握被审计对象系统、完整的材料,获取可靠的信息,减少计划制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其针对性和准确性,同时对一些重要的项目应当统筹规划、统一安排。

(三) 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

内审工作的质量要依靠管理当局的重视程度和所赋予的权力大小,内部审计在公司中的地位越高,其独立性也就越强,也就越能发挥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在实践中,首先应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构建新的内部审计管理模式,建立董事会审计委员会领导下的内部审计机构。除了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以外,还要用法律保障内审人员的独立性,实行内部审计人员及薪资的“条条管理”,把“一把手”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还可以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对内审人员的工作和业绩进行监督、考评等等。只有确保了内审人员的独立性和客观性,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四) 审计工作底稿标准

内部审计工作底稿,是对审计证据收集、鉴定和利用全过程的记录,是组织审计工作、编写审计报告的重要依据。其质量标准至少应包括如下三项:第一,内容完整。审计工作底

稿的内容主要包括被审计单位的名称、审计事项、实施审计的时间、审计过程记录、编制者的姓名及编制日期、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和附件等。第二,重点突出。审计过程中查出问题的性质、大小等重要性程度不尽相同,是否全部写入审计工作底稿,以及列示的繁简程度,应当视审计的目的与要求而定。但是,重要事项或重大问题一定要在底稿中详细列示。第三,责任明确。审计工作底稿应有审计人员签名盖章,有审计领导审核。

(五) 加强内部审计队伍素质建设

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业务水平。随着内部审计由财务领域向经营和管理领域延伸,审计机构在人员组成上也应该实现多元化,不仅要有懂财务与审计的人员,而且要适当选择一些实践经验丰富、业务水平较高的人员充实内部审计队伍。面对现代内部审计工作的新要求,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有关部门应通过绩效考核、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等形式,为内部审计人员创造学习、进修及深造的机会,内部审计人员自身也应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以便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内部审计队伍,使之适应高层次审计工作的需要。在内部审计人员队伍建设上,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从业门槛;第二,优化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和年龄结构;第三,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五、结语

提高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水平,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长期不懈地坚持、管理层对于内部审计的重视和关注以及部门间的积极配合与协助。加强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任重道远,企业要将提升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机制逐步深入到日常经营业务审计工作中,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从而切实提高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水平,加强审计成果的充分利用,促进企业内部审计事业不断完善,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孝华: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J].中国城市经济,2011(17)

[2]李传奎:浅谈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J].时代金融,2011(5)

[3]肖菲:构建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探索 [J].工业审计与会计,2011(1)

[4]张宇:浅谈提高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对策[J].会计之友 (下旬刊),2010(6)

[5]赵润杰:浅谈目前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现状及对策.跨世纪.2009(5)

对企业内部管理的建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 人力资源 开发管理

一、人才培养层面的相关建议

1.针对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人力资源开发建议

促进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工作能力/素质方面的提升,一方面,可以通过外聘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促进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自学,以及在实践中对其提出要求和指导,以促进其能力/素质方面的提升;此外,还可以通过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提供培训机会或学习条件等方式,促进其成长。以下分别从这三种途径提出可行性建议。

(1)外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中小型企业视自身企业状况,不一定非要聘请资深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而是可以优先考虑综合素质较好,有一定相关工作经验,或工作经验虽不足但有较好的学习基础,且有较强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意愿这样的人员。

(2)通过工作中培养的方式,促进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自我能力的提升。高层管理人员或企业主,在平时工作过程中,有意给予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某些锻炼机会,并在工作过程中予以激励和相关指导,这些措施也会极大的促进其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水平方面的提升。

(3)通过企业内/外部培训或提供学习机会的方式,促进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自我能力的提升。对于对工作能力提升有益的且收费上可以接受的某些培训机会,企业可以鼓励相关职能部门的人员前去参加,并给予其相关支持。

2.针对中小型企业各层级经营管理人员在相关方面的人力资源开发建议

各层级经营管理人员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面水平的提升,主要通过内部培训或提供学习条件,或者通过员工意见反馈以及员工满意度调查等方式,使经营管理者们意识到自己在相关能力/素质方面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的加以改善。以下分别从这两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1)内部培训以及提供学习条件方面。企业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设立公共阅览室,供企业全体员工参阅和学习,企业可以为经营管理者专门订购与管理相关的书籍报刊,此外,企业可以利用各种机会,在企业内部开展培训交流活动、培训资料的学习活动,或外聘专家进行内部培训。同时,在平时工作过程中,企业主以及各层级经营管理人员之间,可以相互提一些改善建议供参考。

(2)员工意见反馈/调查方面。员工意见中很大部分包含了经营管理人员以及企业管理方面需改善的问题。首先,企业可以设立公开邮箱、电话,请员工为企业的管理层提改善意见,并及时就意见进行反馈,使员工相信意见渠道的有效性,从而激发其更大的热情提出更多的想法;其次,企业可以通过员工满意度调查等方式,了解员工对经营管理者在相关管理方面的主要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为经营管理者们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和改善自身的管理水平提供客观依据。此外,各层级经营管理人员应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及时、准确的了解其想法、感受,以及意见建议等,并及时予以改善。

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工作层面的相关建议

中小型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工作层面,主要可以从部门设置、制度建设,以及企业文化/战略等三个方面着手,因此以下分别从这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1.部门设置在相关方面改善的建议

中小型企业在组织结构方面,应当主要注意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设置上,以及其与其他部门的相互职能关系方面做好系统性的安排,以利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各项工作过程中的顺利开展,主要建议如下。

(1)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并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行政管理,而是涉及到人员激励、人力资源开发、绩效考核、职业生涯规划等多方面的职能,因此,首先企业需要向所有员工普及相关观念,让他们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有更多的了解并予以更多的支持。

(2)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一个单独的部门,但是其在工作过程中,往往需要各个部门不同职级人员的广泛支持,此外,部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主要是通过各个部门的经营管理人员来协助完成的,因此,在部门间关系的设置中需要明确这种协助关系。

2.制度建设在相关方面改善的建议

在制度建设方面,与人力资源开发及管理水平提升相关的主要有培训制度、晋升制度、激励制度、福利制度、信息化制度等,以下分别从这几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1)培训制度。就全体员工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需求定期/不定期的开展调查,提出有针对性的人力资源开发解决方案,可用多种方式,如:培训、讨论、比赛,定购专业书刊等。

(2)职业生涯规划/晋升制度。使员工的人力资源开发状况与晋升相挂钩,这样能够更好的激发员工参与人力资源开发的积极性。人力资源部就各职级员工在能力/素质等方面的成长状况定期/不定期进行考核,并根据其业绩、成长状况在职务、职称上对其进行相应的提升。

(3)激励制度。就员工在能力/素质方面得到较大改善,且因此在工作绩效上有较大提升的情况,企业给予其荣誉、物质方面的奖励,以促进员工更多的投入对自身能力的开发。

(4)福利制度。中小型企业在员工假期方面,尽量给予其适当宽松的政策,以鼓励员工有更多的自主时间投入对自身的开发,对于员工有志于进修与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能的,企业可给予其鼓励,并在假期、补助方面予以支持。

(5)信息化制度。企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结合企业业务特征,可以考虑通过网络手段促进员工之间在能力方面的交流、锻炼与提升。

3.企业文化、战略在相关方面改善的建议

企业在战略、文化方面进行改善,可以提升员工满意度、安全感和自豪感,并愿意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在工作绩效以及自身能力的开发等方面。因此,中小型企业尤其需要树立战略意识和企业文化意识,创建有利于企业和员工发展的战略远景目标和企业文化。以下分别就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方面改善的文化和战略的创建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1)企业文化方面。创建积极、进取、团结、互助、灵活、高效的企业文化氛围。提炼出文化内涵中的精髓,反复强调并以身作则,以这种精神作为全企业在工作过程中的典型风范,并作为一切工作价值观评判的基本准则。

(2)企业战略方面。在企业发展战略方面,树立远大但可实现的战略远景目标,并制定有长、短期计划以实现对战略目标的分阶段完成。

参考文献:

[1]周传会.关于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 2003.

[2]曹蓉.基于人力资本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06.

对企业内部管理的建议范文第3篇

施工企业在内控体系建设中,需要对企业管理制度进行梳理,编写流程图,涉及到内部审计的流程有,年度审计计划的制订、审计项目方案的制定、审计项目实施、审计报告编制、后续审计。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在长期的审计工作中具备了丰富的审计经验,他们对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比较熟悉,对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且内部审计机构有权利就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进行整理汇总、分析缺陷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整改建议,采取适当的形式和程序及时向管理层报告,提议管理层加强内控体系建设。另一方面,施工企业内控体系有自己的特色,它需要内部审计人员提出在制度梳理、编写流程图、风险识别和评估等方面提出中肯的意见,以便使企业的内控体系建设一开始就能步入正轨,最大限度发挥其有效性。内控体系建设通过内部审计人员事前提供咨询,事中实施监控,事后找出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等方式,帮助施工企业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内控体系。内部审计能对内控体系进行有效风险识别和评估。风险识别和评估是内控体系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施工企业风险通常分为战略风险、经营风险、报告风险、合规性风险及资产安全风险,一般常见的运营风险有:施工安全与质量风险、工程项目管理风险、人才储备风险、企业声誉风险、应收账款风险、外部劳务使用风险、市场供求风险和物资采购及管理风险等。由于施工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不参与企业的经济活动,通常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很容易和内控负责人员联合起来对企业风险进行识别、筛选和评估调查,共同建立起企业层面重大风险库。内部审计部门可以从整体上分析企业的重要经营风险和重大经营事项,分析其对企业经营目标的影响,对企业存在的监督不力,授权不明确,利益分配不均等情况进行专业判断,找准关键风险控制点,并对风险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检查,确认有无舞弊行为发生,为施工企业实现全面风险管理、建立相互制约的内控体系发挥作用。另外,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应以内控体系建设工作为契机,突出风险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内控体系对内部审计的促进作用,从根本上增强全员风险意识和企业抗风险能力,实现企业可持续稳定的发展。

内部审计能通过内控评价工作提升内控体系建设成效。施工企业目前出现的各种风险都是因为缺乏及时有效的监督而造成的,而内部审计机构作为企业内控体系框架———内部监督的职能部门,这就迫切需要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在开展内部审计活动时,应当定期监督、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对于大型施工企业来说,内审人员首要关注的就是企业的内控制度建设,只有先从制度上规范一切经营活动,才能从根本上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实现企业各项既定目标。由于内控制度是内控体系的重要基石,因此对内控制度进行评价和评估就成为内部审计最重要的一项工作,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基本情况的了解,分析所了解的信息,以确定内控体系的健全性和有效性。通过归纳所发现的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内部审计人员及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促使企业以合理的成本进行有效控制,达到改善企业内部经营状况的目的。在确定内控体系健全性方面,内部审计人员主要是通过访问相关管理人员或者查阅企业内部有关的制度规定及其他资料,判断内部控制制度的外在环境是否理想,关键控制点和控制措施是否健全。在确定内控体系有效性方面,内部审计人员要进行有效性测试,这主要是为了了解内部控制系统功能如何,是否发挥作用,效果如何等问题。有效性的测试评价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否能顺利达到预期目标。要正确评价内控体系的有效性,内部审计人员除了在财务领域对会计报表、账本、凭证及相关资料予以查证监督外,还要更多关注企业的管理和经营领域。通过内审部门对内部控制实施定期或不定期的内部监督,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为企业进一步提升企业基础管理、加强内控体系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内部审计能督促内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施工企业由于在建项目比较分散、管理跨度大等原因,基础管理水平一直比较薄弱。内部审计人员在对基层项目部进行审计时,通过查阅会计资料、检查内业资料,一般都会发现一些管理漏洞。审计工作结束后,审计人员通常会下发审计建议,督促项目部尽快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基础管理。比如,企业财务制度要求项目部财务人员要对财务专用章与法人印鉴章分开管理。但部分项目部为图省事,基本由出纳一人管理。审计人员发现后,下发审计建议,要求其严格执行企业财务制度,分开管理预留印鉴。这样,就通过内部审计工作督促了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在对审计建议落实情况进行跟踪中,内审部门一方面应要求被审计项目部将落实整改情况以书面形式进行反馈,另一方面也应深入基层进行了解核实,对整改不到位的问题进一步进行督查。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内控体系建设工作逐步深入、不断完善。内部审计人员在配合外部内控审计方面优势明显。为适应这种新形势的要求,施工企业应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通过各类专业期刊了解内部审计工作动态,鼓励他们考取诸如注册会计师等含金量较高的执业证书,以考试促进学习,提高审计、内控理论水平。同时,企业还应补充内部审计人员,吸收高素质人才,特别是精审计、懂内控的复合型人才,以改善人才专业结构,在协助外部内控审计方面发挥作用。一旦内部审计人员熟悉并掌握内控审计流程,就可以在平时对企业内控体系进行预审,对会计师事务所提出的建议进行落实和整改,并提出完善内控体系的具体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内控审计风险。

施工企业内控体系建设涉及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是对现有管理体系的完善与升华,为搭建更高层次的经营管理平台做准备。内部审计在促进施工企业内控体系建设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使其制度化、规范化,并逐步向管理审计延伸,才能使内控体系的建设和运行更为有效,进而实现施工企业的各项控制目标,真正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作者:蔡荣花 单位: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对企业内部管理的建议范文第4篇

关键词:投资者关系管理战略性管理信息沟通

一、西方企业投资者关系管理的经验及主要做法

投资者关系管理(Investor Relations Mamgement,简称IRM),是指企业(主要是指上市公司)运用财务会融和市场营销的原理,与其投资者或潜在投资者(以股东为主,也包括投资中介和财务分析专家等)加强信息沟通和协调,促使投资者加深对企业的了解和认同,从而达到引导理性投资和提高投资效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一项战略性管理工作。投资者关系管理在西方资本市场的发展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为上市公司吸引投资、稳定股价、树立良好市场形象、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因而得到了卓有成效的发展并日趋成熟。

(一)做好投资建议 资本市场上股票众多,能否吸引投资者的注意并进而购买本企业的股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对外的投资分析报告。如果企业提出的投资建议具有吸引力,能够得到投资者的认可,再配以富有感染力的舆论宣传,势必会取得理想的效果,吸引更多的社会投资。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休斯敦天然气公司,对于如何向投资者提出投资建议,曾经面临着以下几种选择:一是侧重于公司在勘探上的大量投资并获得良好的勘探记录;二是侧重于公司开展多元化经营带来的财务收益;三是侧重于地下有大量天然气的预测;四是宣传公司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经过多次讨论,公司选择了第四个建议,并在报告中指出,德克萨斯州在住宅和工业化方面在各州中保持最高的发展速度,并计划在未来十年保持同一速度,而该公司业务中的最大部分就是向德克萨斯州提供天然气。很显然,这一投资建议很具有吸引力,使投资者对公司发展前景充满着期待,最终公司获得了成功,得到了很多投资者的财务支持。

(二)及时沟通信息 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企业必须要时刻注意与投资者进行信息沟通。一方面,企业应加强对投资者的信息传播和沟通活动,向投资者传播有关本企业的财务状况、未来前景、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最新的信息,其内容包括销售价格和利润、新产品、新市场、劳工关系、研究和开发、管理能力和资本等。在开展信息传播和沟通活动时,关键是要注意选择合适的传播沟通媒介。―般来说,传播沟通媒介主要有书面媒介、视听媒介等。其中,书面媒介主要包括年度报告、中期报告、季度报告、股东杂志、股东通讯、年度会议和地区会议通知、股东会议报告、股息和年度报告广告、经济宣传材料等。视听媒介主要包括股东电影、闭路电视等。另一方面,企业也应注意收集来自投资者方面的信息,倾听他们的意见或建议,以便及时地向企业经营者反馈并研究解决。这类信息主要包括对改进企业经营管理的建议,对年度报告或中期报告的意见,对财务预算方案和决算方案的意见,对企业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尤其是股息、红利分配方案的建议等等。

在各种传播沟通媒介中,年度报告是联系股东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工具。它可以反映出本企业的形象和管理部门的能力,可以吸引新的投资者,影响股票价格。现在,年度报告比以前的内容更为广泛,引人注目的照片、丰富多彩的版面设计、优美的文字、清晰的图表、简明易懂的经济说明,使它看起来更有吸引力。一份内容全面的年度报告包括财务、生产、市场、人事、政府关系、社会经济条件、股东会议等各方面的信息。根据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规定,年度报告需要在年度会议召开前15天发给股东。与此同时,公司还将年度报告分发至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等新闻媒介、教育机构、图书馆、投资公司、商业协会等各种社会团体和舆论领袖、证券分析人员、各级政府官员、议员、供应商、批发商等各种各样的公众。企业设计年度报告时,内容与形式都要给予充分的考虑。例如封面设计应突出公司特色,并具有吸引力和视觉冲击力。它可以是一幅照片、一种流行的美术图案、一串特大的数字,目的就在于吸引投资者的兴趣和注意力。

(三)召开股东年度会议这是一种仅次于年度报告的联系股东的重要方式。美国每一个州的公司法都要求公司召开年度会议,在这种会议上,股东有机会行使选举董事的权利,听取管理部门的报告,处理公司事务。对公司来说,股东是有希望向公司提供新资本的人,公司可以利用年度会议的机会使股东产生增加投资的兴趣。同时,公司也可以利用年度会议扩大股东数目,稳定股票价格,消费品制造公司发现年度会议也是向股东推销公司产品的机会。年度会议可以使管理部门和股东面对面地交流信息和思想,他们双方了解地越深,股东投资的兴趣就越大。某些公司为了鼓励更多的股东参加年度会议,专门选择股东数量较大的城市召开会议。而且,公司对待出席年度会议的每一位股东都一视同仁。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罗雷说得好:“应该给每一位股东参加会议的机会。一些股东可能很有影响力,而有些股东出席会议可能无所奉献。尽管如此,总监要给两种类型的股东同等待遇。”

虽然股东会议的基本内容和程序在各公司中差别不大,无外乎听取工作报告、审议通过各项决议、决定重大事项等。但对于股东会议形式的具体安排上,西方许多公司可谓是别出心裁、形式多样,增强了公关效果,颇受股东们的欢迎。在会议地点的选择上,美国多数公司每年都在同一城市举行(通常为公司总部所在地);有些要轮流在几个城市举行。在会议时间的安排上,股东年度会议一般在上一个会计年度完结之后的6个月内举行,通常每年召开一次,被认为可能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会议。公司也可以在特殊情况下召开临时股东会议,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董事人数不足《公司法》规定的法定最低人数,或者少于公司章程所定人数的2/3时;公司未弥补的亏损达股本总额的1/3时;单独或者合并持有公司有表决权股份总数10%(不含投票权)以上的股东书面请求时;董事会认为必要时;监事会提议召开时等。在会议辅助设备和科技手段的应用上,公司可广泛采用话筒、录音机、录像机、多媒体电脑、幻灯片、卫星通讯设备和互联网等,烘托会场气氛,增强会议效果,也可以对股东会议进行录音、录像、制作光盘,现代企业还可以利用卫星通讯进行电视直播或网上实况转播,及时全面地把会议消息传播给有关社会公众。在会后活动的安排上,很多公司也是花样翻新、各具特色。W・R・格雷丝公司在其波士顿会议期间加进了一次史迹游览――莱克星顿;在洛杉矶开会时,他们在一家附属餐馆,向与会者提供一顿墨西哥风味的美餐,使会议不同寻常。福特公司在2003年6月召开股东大会年会暨公司百年庆典期间,举办了各种活动,比如产品展览、音乐欣赏会和节目表演等。

(四)增进感情交流除了以上做法外,西方企业还很注重感情投资,与股东进行感情上的交往,密切相互之间的关系。他们一般通过信函、股东杂志、股东通讯、赠送礼物、组织股东参观、走

访股东、个别拜访等各种形式,与投资者之间增进感情交流,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个别拜访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针对某些重要的股东所使用的面对面地感情交流和信息沟通形式。对于一些大股东,如持股5%以上发行在外普通股的股东,以及有重要影响的股东,如财务分析专家等,当有重大决策或每逢重要节日,企业一般都要由有关负责人主动登门拜访,及时沟通信息,征询意见并进行感情交流。在西方资本市场比较发达的国家,财务分析专家的意见和舆论导向对企业的影响相当大。据调查,美国约有一半的股东缺乏股票及商业的基本知识,仅有45%的股东平时有时间阅读金融刊物或报纸的金融版,他们的投资意向一般受金融舆论专家或财务分析专家的影响。因此,对财务分析专家进行个别拜访,向诸如财务分析专家协会这样的组织赠送礼物,或者组织旅游,已成了许多大企业投资者关系管理活动的固定项目。据对美国94家企业的调查结果表明,一般企业每年与财务分析专家的个别会晤不下20次,有的多达100次。同时,许多公司还积极地向财团成员、股东作调查,征询他们对企业决策、行动的看法和意见,保持与他们的信息沟通和感情交流。索尼(Sony)公司是第一家同时在日本、欧洲和美国三地举行同步电话会议的公司,它每年会走访50多个国内机构投资者、30多个海外机构投资者。由于重视和投资者保持良好的关系,索尼公司在日本市场上长期处于优势地位。

二、对我国企业的启示及几点改进建议

与西方企业相比,我国企业的投资者关系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企业对投资者关系管理还缺乏深入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更谈不上投资者关系管理活动的开展了。虽然有少数上市公司已逐步认识到投资者关系管理的重要性,特别是一些在海外上市的公司,如中石化、联想等,受西方成熟资本市场的影响和适应国外市场监管的需要,已开始注重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但总的来说,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关系管理内容较少,形式单一,他们的工作大多局限于在报刊和网站上重要信息、公布年度报告和中期报告、公布股民咨询电话并回答股民提问、路演、网上直播新股发行等,这与西方企业的投资者关系管理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我国政府和企业都有责任和义务加大投资者关系管理的知识普及和实际操作力度。之所以这样要求,从宏观上说是为了保障投资者的知情权、增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引导理性投资、完善资本市场;从微观上说是为了企业吸引投资、稳定股价、树立良好市场形象、改进公司治理结构、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此,笔者针对我国企业投资者关系管理的现状,在借鉴西方企业投资者关系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一)树立科学的投资者关系管理理念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对于投资者关系管理尚处于懵懂状态,缺乏主动开展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内在动力,企业针对投资者所开展的信息沟通活动,也仅限于接电话、收发邮件、强制披露和发行路演等,而且是被动的、消极的,更多地是迫于法律法规和政府监管的压力。理念决定行动,笔者认为形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企业没有形成科学完整的投资者关系管理理念。因此,我们必须要大力宣传普及投资者关系管理知识,促使企业充分认识到投资者关系管理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投资者关系管理理念。

(二)制定并实施科学的投资者关系管理战略在树立科学的投资者关系管理理念的基础上,我们还应从战略的高度看待投资者关系管理,它是企业的一项战略性管理工作,在企业整个战略规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企业必须制定并实施科学的投资者关系管理战略,这是企业实现和提升企业价值、塑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一个科学完整的投资者关系管理战略应当包括:投资者关系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投资者关系管理应实现的目标(如建立良好的内部信息汇集机制、与投资者建立畅通的沟通关系、塑造良好的市场形象、公司战略得到普遍认可等);实施投资者关系管理的组织保障、手段、渠道、工具、时间安排等具体策略。

(三)设立专门的投资者关系管理职能部门或职业机构 企业可以设立专门的投资者关系管理职能部门,或委托社会上职业的投资者关系管理公司本企业的投资者关系管理事务。我国上市公司前绝大多数没有设立独立的投资者关系管理职能部门,而只是指定相关职能部门或指定专门人员负责信息披露工作。据调查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中从事信息披露的人数最多20人,最少1人。从信息披露人员所属部门来看,分别集中于两大部门:董事会办公室(董秘办或董秘)和证券部(证券投资部)。由此我们不难发现,我国企业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他们还没有认识到投资者关系管理的重要性,并没有从投资者关系管理的高度来看待和处理信息披露工作。因此,从事信息披露工作的部门和人员并没有真正独立出来,更没有设立专门的投资者关系管理职能部门和配备专业的投资者关系管理人员。这种现状的存在,不利于企业自主地开展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及其职能作用的发挥。因此,建议现行法律规范明确规定,应由企业设立专门的投资者关系管理职能部门或指定专业的投资者关系管理人员负责投资者关系管理事务。至于此类事务的负责人,由企业自行指定,可以单设投资者关系管理部门经理,也可以任命董事会秘书兼任投资者关系管理部门经理,全权负责投资者关系管理事务。当然,企业也可以委托社会上职业的投资者关系管理公司全权本企业的投资者关系管理事务。为此,国家立法机关和政府机构也应在立法和政策规定上鼓励和引导职业的投资者关系管理公司的大力发展。

对企业内部管理的建议范文第5篇

为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规范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市管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总目标,依据《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法》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进一步深化市管企业公司制改革,转换体制机制,规范运行,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增强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

二、目标任务

到2012年,所有市管企业要完成公司制改革,创新体制,建立起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到2013年,要形成科学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合理的人事、劳动、分配机制;到2014年,要建立起全面的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内部管控制度体系,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运行管理。积极探索兼有事业身份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路子,逐步转换体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三、重点内容

(一)完善公司法人制度

企业享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企业对其动产、不动产和其他财产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企业章程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企业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清产核资,界定产权,清理债权债务,评估资产,核实企业法人财产占用量,核定资本金,并办理产权登记。企业以其全部财产对债务承担责任。

企业享有经营自。企业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范围内有权自行决定其经营事务,在核准登记的范围内自主经营,不受其他单位和个人的非法干涉。

企业拥有劳动用工权。企业可以根据生产经营需要,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规定招用工或者辞退职工。

(二)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

依法科学组建组织机构。要根据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互相分离、相互制衡和精干高效、协调配合的原则,依法建立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制衡机制,加快实现由传统的“一把手”决策体制向团队集体决策体制转变。围绕提高规范运作水平,要逐步实行董事长与总经理分设,建立外部董事、独立董事和外派监事机制,调整优化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人员结构,确保国有产权单一或占主导地位条件下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内部及其之间的有效制衡。建立董事会秘书制度,董事会应配备董事会秘书,负责对外联络,信息披露,筹备董事会会议和股东会以及会议的记录、会议文件和记录的保管等事宜。

理顺股东会职责。股东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国有独资公司不设股东会,由市国资委行使股东会职权。关系国有资产出资人权益的重大事项,企业要按照有关规定实行报批备案。国有控股公司每年要定期召开股东会,股东会定期会议每年至少要召开一次。涉及股东权益重大事项要及时召开股东临时会议进行决策。

规范董事会职权。董事会行使《公司法》第四十七条及公司章程规定的职权。董事会会议要与党委会议、经理会议分别召开,不能以董事会代替党委会、经理会,也不能以党委会代替董事会、经理会。董事会实行票决制,对所议事项要形成会议记录,出席会议的董事要在记录上签名。企业每年至少要召开一次董事会会议。市国资委派员列席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年度会议,各企业要将董事会年度会议议题等有关材料于会议召开前7日内报市国资委。董事会年度工作要形成报告在企业年度董事会召开后7日内报市国资委。市国资委每年要召开市管企业董事会专题报告会,审议企业董事会工作情况和下年度工作打算。市管企业年度董事会专题报告会在各企业年度董事事会后、总结表彰会之前召开,具体时间由市国资委与各企业商定。

明确经理层执行职责。总经理由董事会依法聘任或解聘;副总经理由总经理提名,董事会聘任或解聘。总经理对董事会负责,依照公司章程和董事会授权,统一负责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和管理。总经理年度工作要形成报告向董事会专题汇报。

强化监事会监督职责。监事会重要职责是检查公司财务、对董事和高管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保障公司利益不受侵害。监事会直接对股东会(出资人)负责。监事会每年要至少召开一次会议,研究部署和总结监督工作,并形成会议纪录存档。市国资委派员列席国有独资公司监事会年度会议,各企业要将监事会年度会议议题等有关材料于会议召开前7日内报市国资委。监事会年度工作要形成报告在年度监事会召开后7日内报市国资委。市国资委每年要召开市管企业监事会专题报告会,审议企业年度监事会工作情况和下年度工作打算。市管企业年度监事会专题报告会在各企业年度监事会后、总结表彰会之前召开,具体时间由市国资委与各企业商定。

(三)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制度

认真制订公司章程。章程是公司内部治理的根本制度,是公司运行管理的重要规范准则,企业要依法制订、及时修订,确保合法实用有效。章程除必须载明《公司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内容外,还必须结合企业实际载明应载明的其他必要事项,尤其是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议事表决办法、责任追究、意外应急处置等,要真正把章程作为企业内部管控的最高制度,严格履行。

建立规范组织机构工作制度。要根据《公司法》的要求,在章程规定的框架下,制订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议事规则,明确“三会一层”工作程序和要求;要建立董事长、总经理、监事会主席工作协调制度,形成有效的配合机制,确保“三会一层”规范行权、正确履职、依法问责,使“三会一层”真正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新机制。各企业制订的组织机构工作制度报市国资委备案。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企业要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明确公司应当披露的信息范围、披露标准、披露职责、未按规定披露信息的责任追究机制及对违反规定人员的处理措施等,确保公司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及时。企业要及时向市国资委报送定期报告。定期报告包括年度报告、中期报告和季度报告。发生可能对公司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包括:订立重要合同;发生重大债务和未能清偿到期重大债务的违约情况,或者发生大额赔偿责任;发生重大亏损或者重大损失;生产经营的外部条件发生的重大变化;涉嫌违法违规被有权机关调查,或者受到刑事处罚、重大行政处罚;主要资产被查封、扣押、冻结或者被抵押、质押等,公司应当做出临时报告及时报送出资人,说明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状态和可能产生的影响。

健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项规章制度。要结合企业实际,围绕企业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认真研究制订发展战略、人力资源、资金活动、资产管理、全面预算、研究与开发、企业文化、社会责任等各个方面的规章制度,形成完善的管控制度体系,推动企业管理实现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

(四)深化企业人事劳动工资制度改革

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市场化、竞争性选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机制。探索实施外部董事、独立董事制度,提升董事会科学决策水平。推进择优选聘外派监事制度,增强监事会的监督作用。改进经理、副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的产生任用方式,逐步变原来的推荐、组织考察任用为面向市场公开选聘和内部竞聘相结合的选聘方式。改革企业中层管理人员选拔任用办法,实行面向企业内部公开竞聘,并逐步探索面向社会公开选聘的制度,不断深化企业中层管理队伍建设。

积极推进现代劳动用工制度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省劳动合同条例》,对职工实行劳动合同管理,签订劳动合同,确立企业、职工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要科学设置岗位,制订岗位工作标准,明确岗位责任,建立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的机制。要积极推行竞争上岗,实行岗位人员双向选择、择优录用,逐步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要规范企业裁减员行为,企业裁员减员必须依法进行,并按劳动合同规定承担义务责任。要加强职工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不断提高职工业务能力。

进一步深化工资薪酬制度改革。探索改革企业工资决定机制,企业经营管理者年薪、职工工资平均水平要参照国内同行业、同规模、同赢利水平及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依照有关规定,结合企业情况确定。要建立“以岗定薪、岗变薪变”为核心的薪酬管理制度,充分调动企业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要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逐步推行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制度,使职工工资随企业效益发展而同步提高。要推行分配向贡献大、技术含量高、责任大的岗位倾斜,提高相应员工收入。

(五)改善工会工作和职工民主管理

进一步规范企业工会组织建设。要切实发挥工会职工之家的作用,工会要代表职工与企业就工资、工时等劳动条件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建立协调和稳定企业劳动关系的有效机制;要健全协商要约制度,对拒绝或变相拒绝要约等违法行为及时向上级工会报告或提请有关部门依法处理;要帮助指导职工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劳动合同;要监督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的切实履行。

完善企业职工民主管理制度。推行厂务公开,完善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企业在制定、修改或决定直接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时,要依法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企业改革改制方案、职工裁减安置方案等必须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四、组织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