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营医院资金管理制度

民营医院资金管理制度

民营医院资金管理制度

民营医院资金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医疗保险;管理;民营医院;财务管理;新医改

0引言

据统计,现今民营医院占医院总数的比值已超过56%,因此,医疗保险管理对我国民营医院财务管理越来越重要,民营医院也必须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不断调整自身的财务管理观念与管理模式,从而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得到有效医治。

1医疗保险管理对民营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

作为医改产物,医疗保险管理已经成为联系民营医院与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重要枢纽。改善民营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医疗保险管理,不仅需要科学合理地配置财会人员,同时还应当结合民营医院管理体制的改革、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等需求,打破单一从民营医院内部财务实施医疗保险管理的局限性。为了规范医疗保险的使用合理性,当前社保局已采用多种方式控制医疗保险的支出。因此,民营医院既要保障医疗保险患者的医疗需求,也要控制其医疗费用,同时还要避免由于医疗保险拒付而引起的扣款损失。民营医院医疗保险管理的核心是制定匹配民营医院自身发展的医疗保险管理规定。民营医院的财务部门需要加强财务管理与审核,做好医疗保险的财务对账,并依据医疗保险费用种类的垫付方式变化对报表、发票、入账科目进行及时更新,确保账目完整清楚,进而提升财务管理的效率[2]。然而,由于医疗保险政策不断调整,因此医疗保险管理人员必须做到及时了解医疗保险政策,而且医疗保险管理最好纳入民营医院的财务管理体系中,甚而直接参与民营医院的经营决策制定。

2财务管理在民营医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1有利于民营医院控制成本

民营医院的财务管理影响因素包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资源开发、医联体建设、医院专业发展、新技术项目开展等。然而,决定民营医院收益的关键在于成本,因此财务管理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控制成本,确保民营医院在稳定运营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从而有效提高民营医院的收入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此外,民营医院的经营风险还可以通过财务管理控制成本得到有效降低,进而保障医院的平稳发展。

2.2优化民营医院的资金管理及配置

民营医院的资金管理与配置极为重要,资金运用是否合理也是经营和发展民营医院的关键。民营医院加强财务管理能够显著提高其资金管理水平与质量。根据医院各方面需求,财务管理人员应优化配置医院资金,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努力改善民营医院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2.3提升民营医院的管理效益财务管理拥有管理及监督的双重功能,良好的财务管理可以保障民营医院的平稳运营,确保民营医院的经济效益稳中有升,综合改善资金管理效率,从而督促民营医院调整其管理及经营策略,并最终提升民营医院的经济管理效益[3]。

3新医改形式下民营医院医疗保险财务管理不足之处

3.1医疗保险管理仍未落实

民营医院的医疗保险管理工作应该贯穿门诊、住院费用的管控、药品使用、耗材管理、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规范等方方面面,医疗保险管理是从医疗保险角度开展以上管理工作,是职能的必然要求,若不允许医疗保险开展以上管理工作,无异于架空民营医院的医疗保险管理。此外,目前医疗保险管理人员参与民营医院每周例会和医疗质量管理的还很少,直接参与医院的奖金分配、医用耗材采购、药品采购、医院相关招标采购等重要决策的更是有限,这也反映出民营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在决策层中的较低位置,医疗保险管理未落到实处。

3.2缺乏有效的医疗保险及财务管理办法

不少民营医院没有足够重视医疗保险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未能正确把握医疗保险的政策来优化医疗保险的财务管理办法,同时缺乏有效的跟踪监管。根据相关规定,民营医院应结合实际情况严格审查医疗保险的财务管理,但是很多民营医院都没有深入剖析财务管理的盈亏及预算,也缺少对医疗保险财务工作的管理性思考,这极大影响了医疗保险的财务管理质量,无法发挥医疗保险财务管理在保障基本医疗、提高效率、节约成本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3.3缺乏健全的人员结构

随着医疗保险覆盖面的扩大,参保人数逐渐增加,财务人员工作量也与日俱增,巨大的工作量使得不少人员无法兼顾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从而导致医疗保险财务管理的失误和漏洞。此外,由于缺乏健全的人员结构,财务工作难以得到有效控制与管理,很多人员通常仅仅是简单计算医疗保险财务,并不了解财务管理的根本职责,更没有将财务知识应用到医疗保险财务管理工作中,造成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从而严重影响了医疗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民营医院的未来发展。

3.4医疗保险管理与财务管理融合度低

医疗保险管理与财务管理紧密相关,都是为了保障医院的资金安全和经济效益[4]。在当今全民医疗保险时代,民营医院的医疗保险管理与财务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管理理念落后的问题,虽然不少民营医院已经实现了全面化改革,但其管理理念并未转变,依然采取传统管理措施与制度,医疗保险管理与财务管理的水平低;其次,民营医院财务对回款项目的性质、医疗保险的种类、匹配情况等了解不足,无法对收费日报表及汇总表进行及时审核,导致财务入账数据与医疗保险申报数据脱节。

4提升民营医院医疗保险和财务管理水平的措施

4.1医疗保险管理参与民营医院经营管理

社保局对每一类医疗保险的超标补偿力度不同,结算原则也不同。民营医院应根据医院自身发展需求和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医疗保险管理办法。优秀的医疗保险管理办法应当既不会因为财务管控约束了民营医院业务的发展,也不会因为医疗保险超标而导致民营医院的巨大损失,同时通过合理运用医疗保险政策还能使医院获得社保局的现金奖励,提高民营医院的经济收入。

4.2提高医疗保险与财务管理效率

民营医院需要结合医院发展实际,正确把握国家医疗保险政策方针,不断优化和完善自身医疗保险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医疗保险财务工作,建立合理的医疗保险管理体系,确保医疗保险管理与财务管理相向而行。同时,应实时监控医疗保险的财务工作,建立科学的医疗保险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及时发现并处理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医院资金的透明运行,最终保障民营医院的平稳运行和人民的基本医疗需求。此外,为了避免医疗保险拒付状况的发生,民营医院可以将医疗保险拒付款纳入其常规绩效管理体系中,对于社保局拒付款项则按照责任归属反馈至具体责任人。

4.3提升医疗保险与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

医疗保险和财务管理人员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对医院收费项目的理解缺乏准确把握、对医疗保险政策缺乏准确把握、专业能力不足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民营医院的医疗保险及财务管理质量。民营医院必须加强对医疗保险与财务管理人员的职能培养,不仅要提高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还要不断提升其基本财务知识与技能。此外,通过合理划分管理人员的任务并持续优化调整管理人员的工作结构,可以有效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保障医疗保险和财务管理人员在自己工作岗位上发挥有效作用。

4.4提高医疗保险与财务管理的密合度

为避免出现财务账目和医疗保险的不一致,民营医院需要不断完善对账制度,通过制度和条例保障相关账目的一致性。医疗保险管理人员应当及时统计应收账款和拖欠款项,保证民营医院的流动资金不受影响。财务管理人员要全面核算医疗保险资金使用情况,促使医疗保险资金更加清晰、明确,这将有助于民营医院对医疗保险资金的充分利用。同时,借助信息手段进行工作软件的设计,能够更好地实现财务和医疗保险的对账管理[5]。

民营医院资金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对于集团财务信息化是集团信息化的核心,是企业利用信息系统提升集团竞争力的战略指导。就民营医疗集团财务信息化的必要性和意义、管控模式选择、实施及实现价值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使集团财务信息系统成为民营医疗集团管理的重要支撑工具,从而服务于民营医疗集团的经营与决策。

关键词:

民营医疗集团;集团财务;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

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9-0169-02

1 民营医院集团财务信息化规划必要性和意义

(1)必要性。

近些年来,民营医院取得了快速的发展,随着2009年国家新医改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民营医疗领域和民众对于医疗服务要求的增加,社会资本大量进入民营医疗,从而使得国内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数量有此消彼长之势,2008-2012年,公立医院数量从约1.6万下降到不到1.5万,减少了10.5%,2012年占医院总数量的66.2%;民营医院数量从约3,200发展到8,000余家,增长了122.5%,2012年占医院总数量的34.8%。随着民营医疗的不断壮大,近些年来逐步出现了一批医院集团化的企业,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大,而医院集团化的管理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集团资源的一体化整合,尤其是日益发展的民营医疗行业,加强集团总部财务管理管控手段是现代化医疗集团财务管理的支撑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集团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切入点,随着民营医疗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医疗集团的管理模式逐步从分散经营、分散管理逐步向分散经营、集中管控方向转变,集团的管控能力是民营医疗集团面对的挑战,而借助具有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的信息化管理是提高企业的管控能力,增强民营医疗集团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通过信息化手段是保障集团战略目标实现的基础,也是民营医疗集团发展的必然选择。

(2)意义。

集团财务信息化规划是医疗集团整体IT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团财务信息化规划是集团整体信息化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体信息规划框架下,根据民营医疗集团化发展战略的需求,借助现代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以财务管理模式为驱动,整合财务资源、防范财务风险,同时财务信息化应从医疗集团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实际出发,统一各下属机构财务与政策标准,健全集团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加强财务流程控制,构建以财务会计为基础,资金和全面预算管理为战略目标的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从而提高企业财务资源使用效率,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规划过程。

2 民营医疗集团化管控模式的选择

在分析民营医疗集团整体战略的的基础上,制定出集团的财务发展战略,然后在财务发展战略的基础上,确立财务管控模式,建立与集团发展战略相适应的集团和所属医院(子公司)体制,明确职责、义务与权限等,而实施财务信息化是加强集团财务管控的重要手段。

集团型企业发展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财务控制型:对下属子公司的管理控制主要通过财务手段来实现,集团对下属子公司的具体经营运作管理基本不加干涉,也不会对下属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进行限定,集团主要关注财务目标的实现,并根据业务发展状况增持股份或适时退出。

战略控制型:指集团的核心功能为资产管理和战略协调功能。集团与下属子公司的关系主要通过战略协调、控制和服务而建立,但是集团总部很少干预子公司的具体日常经营活动。集团根据外部环境和现有资源,制定集团整体发展战略,通过控制子公司的核心经营层,使子公司的业务活动服从于集团整体战略活动。

运营控制型:通过母公司的业务管理部门对控股子公司的日常经营运作进行直接管理,特别强调公司经营行为的统一、公司整体协调成长和对行业成功因素的集中控制与管理。

集团管控模式应是一个以战略为导向,以组织结构为框架,以管理控制系统为核心基础的动态系统,从中国民营医院集团化发展背景、民营医院行业特点、现阶段管理能力等方面分析,现阶段的民营医疗集团重点关注业务战略发展、财务和人力结果考核等重点因素,是在集团化战略决策基础上进行的业务运营的分权控制,因此战略控制型管控模式适合多数民营医疗集团。当然,随着中国投资型民营医疗集团发展多样化,对业务方面关注的重点不同,也有相当一部分集团选择财务型和运营型管控模式,同时也有以上三种管控模式混合搭配的模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管控需要。

3 集团化财务信息化管理在民营医疗集团中的实施

民营医院集团信息化需要更好地满足集团财务管控的需要,随着集团所属医院不断增多,层次结构复杂,这使得民营医疗集团总部很难快速、准确、全面地收集下属企业的各项财务数据,所以,在信息化总体规划的目标,一定是要建立一个大一体化的信息系统来支撑整个集团公司的管理体系,从而满足集团对财务信息需求。

信息系统的建设必须首先要以各个医院的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业务管理系统建设为基础,只有业务系统建设起来了,在业务运行的基础上产生的费用结算,通过系统集成可以汇入到这个财务一体化的大系统中,才能真实、准确地满足集团公司的对财务管理数据的需求,才可以及了解各家医疗机构的运营和经济活动情况,辅助管理层做出正确的决策,以下是某医疗集团财务系统实施架构与特点分析:

财务系统实施架构:

某医疗集团财务信息化管理解决方案通过对集团财务基础政策、集中核算、财务表管理、绩效管理、预算管理、资金管理、财务报告等核心内容进行统一整合、动态监测和风险监控,有效遏制财务信息的失真等现象。解决方案的实施架构重点在于打破传统分散式财务管理模式,顺应民营集团集中财务管理趋势,在管理模式上支持在整个集团内实现集中监控、集中管理的转变,帮助集团提高运作效率,发挥集团的整体效益,实现集团企业效益最大化。

医院集团系统实施目标和特点:

满足集团财务管理模式需求,满足集团实时查询和监控特点:

(1)构建集团统一财务管理平台,集中监控和管理所属各医院、各分、子公司财务,使集团与下属医院财务有机衔接。

(2)建立集团的预算管理体系,从项目可行性、资金投入状况以及资金的使用情况纳入管理者的全面管控之中。

(3)建立企业资金结算中心,实施资金管理系统,实现对资金的集中管理,资金集中管理系统在整个集团资金结算、资金筹集、发放贷款、协调规划、合理利用以及集团对资金的集中监控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集团财务状况实时查询和监控。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集团财务数据的大集中,集团可以可以联查到各医院的财务账,进一步可以跟踪查询到明细的业务单据和原始凭证;同时集团可以详细查看月、季、年度相关报表,实现集团对各医院的报表的穿透查询和监控。

总之,通过以上前三点集团财务统一核算平台、全面预算管理、资金管理等系统建设,管理模式上支持在整个集团内实现集中监控、集中管理的转变,帮助集团提高运作效率,满足集团财务控制型、战略控制型、运营控制型多种管理模式的要求。

同时通过最后系统对整个集团财务的查询和监控,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帮助领导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 实施集团财务信息化对民营医疗集团取得的成效和价值

(1)通过系统实现医疗集团财务集中核算管理,统一集团财会政策和标准。实现集团及时查询各医疗单位财务查询数据,实时监控流程执行情况,实时监控有效管理财务指标,保障经营目标的实现。

(2)实现集团统一财务制度和财务体系。集团统一会计制度、标准科目体系、基础设置、报表等。所有医院的财务数据按照组织结构体系统一建立在一个数据库中,财务人员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均可进行日常财务业务处理,集团总部又可实时准确地获取合并各医院的财务信息。

(3)实现医疗集团全面预算管理。原来仅财务部做预算,实施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后,医院各个科室也会制定预算,通过各医院和各部门的准确的预算编制并与资金的使用集成挂钩,为绩效考核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4)实现集团财务报告异地实时查询与分析,提供及时、准确的财务报告,支持决策支持管理。可以实时穿透式追溯查询任意下级单位财务数据,进行集团总部合并报表各医疗机构个体报表账页凭证的任意追踪查询,有力地支撑集团层面的实时分析、监控和管理.

(5)实现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提高民营医院集团资金的利用效率。

通过集团资金集中使用,集中结算,加强了监督和控制;通过统一核算资金的占有成本,掌握了集团资金分布情况;通过对资金的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分析,提高了对资金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古尔德.战略与风格集团管控三分法[OL].百度百科,1987.

民营医院资金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一、民营医院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财务分析是指利用财务报表及其它有关资料,运用一定的分析方法对组织过去、现在和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动态比较和评价,为分析主体的决策行为提供依据。

财务分析需要对组织内部的运营过程、技术应用、市场环境、行为特征的充分了解。

对于民营医院而言,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收益能力分析和发展能力分析,通过对财务数据的归纳整理得出指标数,与同行业、医院同期及预算数进行对比,找出差异,结合非财务信息(政策法规、行业信息、竞争者信息等)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差异产生原因,从财务角度提出解决方案,以供经营管理层决策使用。

民营医院做好财务分析,有效利用财务分析结果,可以减少资金投放使用过程中的失误,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而减少经营风险,提升盈利性。另一方面,财务分析如同民营医院经营的诊断镜,可以揭示医院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或潜在风险,及早提出预警,便于医院经营者及早寻求解决方案,避免经营失败。

二、民营医院财务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营运能力类指标不够重视

营运能力分析着重分析医院资产的管理水平及使用效率,旨在揭示资金周转情况、资金利用情况等。目前民营医院极少对该类指标进行分析。对营运能力类指标未做关注的结果反映到经营中,就是资产采购、使用与效益评估三方面脱节,极易导致存货(药品和耗材)积压、固定资产闲置,资金过多占用,而没有产生效益。对于现金流本就不充足的民营医院来说,会间接造成融资压力增大,融资成本提高,创利能力减弱,不利于医院健康发展。

2.没有充分认识现金流量对民营医院经营的影响

财务人员没有定期编制现金流量表,没有进行现金流量分析。民营医院经营活动的起点是资金的投放,经过经营循环周期后,最终的经营成果也是资金的增加,如果财务人员不能关注现金流的情况,会导致对现金支付能力没有及时的判断,在现金支付能力变差时,由于没有提前认识并妥善解决,经营中断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3.容易忽略非财务报表信息对经营的影响

财务人员在做财务分析时,往往单纯的从财务数据出发来揭示问题。与民营医际相关的非财务报表信息有:当地医保农合政策变动,分级诊疗政策实施影响,国家对药品和耗材定价政策,以及医院医疗设备情况、专家情况、医疗安全情况、竞争对手经营情况等等。民营医院因处于医疗行业,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管理机构众多,对政策的依赖性强,外部环境的变化,内部管理的得当与否都会对其经营产生巨大影响。做财务分析时忽略这些非财务报表信息,会导致财务分析不具有客观性,结论有失偏颇。

4.没有建立财务分析的定期汇报机制

许多民营医院的经营管理者没有对财务分析引起足够的重视,财务分析对于他们而言,是可有可无的东西,经营管理者做出的决策基本出自于自身的判断,没有以财务分析结果为参考进行论证,决策较为盲目,或多或少的存在不同程度的经营风险。

三、加强民营医院财务分析的对策

1.提高民营医院财务人员业务素质

同公立医院财务人员相比,民营医院可能在发展平台和薪酬待遇方面都有不小的差距,不能吸引业务水平较高的财务专业人人才。同时,民营医院本身人才选拔机制缺失,民营医院多为私人企业,财务人员很多都是由实际控制人的亲属担任,没有对这些人的业务素质做出要求,有的根本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就可以上岗。如何提升财务人员业务素质,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提高财务人员薪酬待遇,为财务人员提供更多的发展平台及晋升渠道,吸引更优秀的人才加盟。

第二,鼓励财务人员多参与医院经营决策,了解医院经营信息。财务人员只有多接触医院经营,多参与医院决策,才能拓宽视野,增加财务分析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第三,建立透明的人才选拔机制,改变任人唯亲的招聘格局。

2.加强资产管理,重视营运能力指标分析

民营医院资产主要分为存货(药品、耗材)和固定资产,加强资产管理,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采购方面,每月由科室申报采购计划,对于药品和收费类材料,由采购部门直接依库存量倒推采购量进行采购,科室对使用情况负责。对于不能收费,单纯消耗性材料,由采购部门依据库存量和历史消耗水平确定采购量。固定资产采购必须要提出采购可行性报告,对设备到位后产生的效益进行评估,经管理层多级审批后才能采购。

第二,使用方面,每月临近月末,存货管理部门要对当月库存量进行检查,对于药品和收费类材料,当月使用不足,有可能采购量大于使用量的,向科室提出预警,督促科室合理使用。对于不能收费,单纯消耗性材料,重新?u估消耗水平,在下月采购中适当减少采购量。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也要对设备使用情况进行跟踪,评估设备使用情况。

第三,财务部门也要提高分析能力。紧扣营运能力指标,从业务单元提取数据,做好存货周转率和固定资产周转率的分析。同时,每月对存货采购和使用情况进行复核,对存货积压情况进行通报。每月对医疗设备使用率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闲置资产和效益不足的资产,提出解决思路,盘活资产,增进效益。

3.重视现金流量对民营医院经营的影响

每月准确编制现金流量表,加强对现金流入流出比、现金到期债务比等指标的分析,判断现金流是否正常,从现金角度看医院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的变化,及早提出预警,采取防范措施;同时要让管理者看懂现金流量表,听懂现金流分析,在向管理者陈述现金流分析时,可选取流入结构分析,流出结构分析,现金到期债务比和销售现金比等比较简明易懂的指标进行讲解,并指出各项指标正常与否,反映了什么问题,使管理者能很快明了问题所在,从而在做出涉及大额资金交易的决策时,能考虑到对现金流产生的影响,做出有利于医院持续发展的决策。

4.重视非财务报表信息的积累和收集

财务人员要养成随时关注涉及民营医院经营的非财务信息,并提前考虑到信息会对医院经营产生的影响。医院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发生变化,也要结合相关的非财务信息进行分析,才能更深入的揭示问题,反映本质。例如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政策后,对于文件的核心内容――分级转诊实施问题,各地医疗保险管理机构执行标准和时间并不统一,反映到民营医院经营上,就会导致医疗收入产生波动,除此以外,医院医疗收入产生波动的原因也与其它很多因素相关,财务人员在针对收入指标产生差异分析原因时,就应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的影响,甚至要对病人来源进行分类统计,从而找出对收入造成实质性影响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5.建立财务分析的定期汇报制度

民营医院资金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医院实施资本经营的现实有利条件

体制基础:产权制度改革和资本市场的发展

我国医院资本经营的出现,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有医院的产权实现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进入市场交易的必然结果,是承认资本纽带作用的必然结果。医院产权制度改革是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制度的现代医院制度,取代传统封闭落后的医院制度,实现医院产权主体多元化,建立法人财产制度,形成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完善的内部运行机制,提高医院的独立经营能力为直接目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事分开、管理科学、市场有序的现代医院制度实现了医院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确立了医院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使医院真正成为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并承担起创造医院综合效益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产权制度改革可通过国有民营、股份制、内部职工持股、承包租赁、托管经营、有偿出售等方式进行。多元化的产权结构将有助于提高医院经营效率,完善医院内部治理结构。随着医疗服务市场化和医院产权制度改革的加快,医院成为独立经营的法人实体,其经营者必须正视经营,围绕产品资本、金融资本、知识资本、产权资本进行资本经营。资本市场的完善,机构投资者的参与,金融工具和交易形式的发展,则为医院进行资本经营提供了更大空间。

机遇

外资和其他社会资本的介入

随着我国加入WTO,外国资本的进入,公立医院一枝独秀垄断格局的打破,个体、民营、中外合资合作、股份制等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出现,卫生系统多种所有制经济将可以在市场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公平竞争、共同发展。医疗卫生领域已是外资和其他社会资本看好的投资热土,这些资本的介入,不仅意味着医疗市场份额将按照市场机制的原则重新分配,同时也给一些提前感受到危机,并及时调整战略与产业结构的医院带来了进行资本经营的机遇。

尝试:兼并整合

鉴于外援有限,部分医院开始主动出击。以神经外科闻名海内外的上海华山医院,根据本院床位不能满足患者需求的状况,主动对与自己主营业务相关的普驼、浦南和伽马刀医院进行重组,设立分院,并将自己的专家也分别派驻到各分院,分院完全按“华山”模式管理,并统一用“华山”字号。利用分院的闲置资源,华山医院新增病床285张,相当于再生了一个神经外科。除纵向联合之外,按同类医院进行横向重组也是现代医院在资本经营中运用较多的一种模式。这种重组能产生一定规模效应,通过对药品、医疗器械、医用材料等的集体采购,大大降低成本,而相同的管理模式,也可实现医疗资源共享。

新渠道:上市融资

随着卫生改革的深入,医院筹资的主渠道已经是市场而不是政府,医院必须丢掉幻想,在搞好生产经营的基础上开发医院资本经营的新渠道。医疗服务行业与资本市场的紧密结合,既能实现资本赢利的目的,又能达到壮大医疗服务产业的目的,最终实现双赢。在完善的资本市场上,资本可以自由流动,股东拥有用资本投票的权力,从而促使医院经营者不断改善经营状况,争取更多资本,包括民营资本,实现产权多元化。同时,资本市场的完善,对于股东之间也形成了较强的竞争性,多元化的投资渠道使股东不会过度集中,可以有效防止大股东为了自身利益侵害其他利益主体权益的行为。通过股票上市,医院可利用资本市场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目前国内医疗服务市场总体上仍处于不断扩张阶段,医疗服务业还不是充分竞争的行业,部分医院竞争意识较差,规模不经济,服务产品单一,管理混乱,运行成本较高,经营效率和效益较差。而国内资本市场一些上市公司正是因为看到了国内医疗服务业与国际医疗服务业的差距,看到了医疗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和可预见的能够提供稳定利润、充足现金流以及税收优惠等优势,开始进入医疗服务行业,并期望获得良好的投资回报。目前已有民营医院集团在证券市场中上市融资,而且也有上市公司为企业转型而准备收购医院,如万杰高科、长安信息、三九医药、同仁堂、浙江广厦、金陵药业等。

医院资本经营方式的选择

资本经营全过程,始终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提高资本经营质量为重点,追求资本价值增值最大化和经营贡献最大化。医院资本经营的方式主要包括:

1.内涵式经营,即通过内部融资和资本存量结构的合理调整,盘活用足现有资本的方式满足医院生产经营需要。

2.外延式经营,即扩大融资规模,通过资本增量来扩大生产经营场所,增加人力、物力,以实现医院扩大再生产。对于优势医院而言,由于其条件较为优越,如市场占有率高,规模效益明显等,应进一步壮大规模,稳固竞争实力,以使医院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之地。这类医院宜采用股票上市、控股扩张、收购兼并、跨国投资等方式组合实施资本经营。对于劣势医院而言,其经营状况不佳,宜采用租赁、托管、联合、债务重组、转让闲置资产等方式实施资本经营。对于优而无势医院,即达不到优势医院条件,但产品切合市场需求,技术设备较好的医院,为将医院做大,增强实力,宜采用参股联合、无形资产资本化、外资嫁接改造等形式。对于扭亏无望、严重资不抵债的医院,则宜采用拍卖出售、破产重组等形式。医院应根据自身情况,遵循资本经营规律,选择适宜的资本经营方式,积极有效地进行资本运作。医院应基于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资本经营的方向、形式和方式,才能把握好市场机会,提高经济效益。医院盲目加大资金投入,会增加经营成本,无利可图。医院规模是否适中、服务定位是否准确、环境设计是否对路、能否满足患者需求等,要精心设计、通盘考虑,以免投资失误。

医院资本经营的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体制和财务监控模式

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一些医院为了扩大经营规模,或使医院可持续发展,采取投资或控股等方式,兼并多个医院成为其分院或子医院,使原医院壮大成为较大规模的集团医院。对于资本经营所涉及的财务管理体制和监控模式来说,有集权与分权之分,医院应结合环境,做出适合资本经营的选择。

1.集权代表统一管理,分医院所有重大财务决策权都集中在总医院,总院向分院委派财务总监或财务主管。这种模式有利于集团医院统一调度和灵活运用资产资源,实行预算控制,但不利于发挥分院经营积极性。

2.分权模式下,总医院对分院的经营一般不予过问,仅保持对目标利润的追索权和定期的审计监督。该模式有利于调动分医院的经营积极性,但在制度不健全和审计不完备时,容易导致集团医院对下属医院的财务失控,实质上是资本纽带的脱节。

资本经营的投融资决策

医院资本经营的内容包括资本筹集(融资决策)和资本运用(投资决策)两方面,投融资决策管理主要是规范其决策程序和方法,提高投融资决策水平,尽量减少失误与损失。

1.建立市场调节型的多元化融资机制

我国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医院补偿有三大渠道,即财政、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加成。实际上,财政对医院投入正日渐萎缩,财政补助在医院补偿中的作用甚微,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加成已成为医院绝对重要的筹资来源。财政补助比重的持续下降,对医院自我运营和多渠道筹资发展的要求就越来越高。在经济日益货币化、信用化和证券化的进程中,医院必须建立以市场调节为主导的新型融资机制,搞好外源融资。从国外发展趋势来看,医疗机构已纷纷走向市场,采用发行债券和股票等直接融资的方式,从资本市场(包括银行信贷市场和有价证券市场)寻求医院发展所需资金,并取得了明显效果。在美国,医疗机构的性质不同,它们采取的筹资方式也不同,政府医院收支由政府财政负担。非政府的非营利性医院,债权融资是其主要筹资方式,其中包括医院向银行借款、发行债券、融资租赁、商业信用等多种形式。营利性医院通常采用将医院的产权转换成股权的股票融资方式,包括吸引联营投资、发行股票、利用外资等。在产品经营方式下,有发行股票、发行债券、银行贷款、融资租赁、商业信用等融资方式,它们都与医院产品经营的特征相关,主要满足产品生产经营的需要。当资本经营涉及产权交易问题时,通常有现金支付、股票支付、债务支付以及混合证券等多种形式。产权交易涉及资金量较大,除运用自身的流动资产支付外,一般应到医院以外寻求融资,此时应选择增资扩股、金融机构贷款、资产置换、战略联盟、杠杆收购等融资方式。非营利性医院可发行债券吸引社会投资,也可通过银行贷款、接受社会捐赠、购买国债融资;营利性医院则可发行股票融资。医院在选择融资方式时,应保证在实现资本经营战略后,所选融资方式不会对医院发展造成障碍。医院负债经营必须适度,举债额度应建立在投资回报和偿还能力的基础上,以免被债务所困。

2.健全项目投资决策分析机制

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医院在保证其公益性质和收益全部用于卫生事业发展、保证投资安全性、保证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的原则下,也可进行投融资活动。非营利性医院可将其收支结余,闲置房屋、设备等固定资产,专有技术、人才优势、商誉、特许权等无形资产用于投资。目前,医院短期投资即货币性投资活动较多,如购买短期国债、购置设备、技术改造、维修、基建等,长期投资即资本性投资活动受国家政策限制,仅局限于长期国债、资本联合、组建医疗集团等。为避免投资的盲目性,降低投资风险,防止投资失败,减少投资损失,医院项目投资要引入货币时间价值和现金流量观念,建立投资分析、论证、报批制度。要考虑因时间差存在的投资风险,用投资决策的分析方法,如净现值(NPV)、现值指数(PVI)、内涵报酬率(IRR)等方法进行项目投入前的财务可行性研究与论证,包括投资项目的选定、市场占有份额、资金来源、投资规模及回收期、收益率、风险调控、偿还能力等,确保投资的安全性和收益性,选择最优方案。有关部门应抓住资本市场的有利时机,鼓励和支持医疗投资公司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通过发行新股、实施配股、增发新股、发行可转换债券、企业债券等形式募集资金,既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一个投资医疗产业获得丰厚报酬的渠道,又可巩固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基础,也为国内医疗产业提供了持续发展所需的资金。

资本经营的财务风险

医院资本经营,实际上也带来了医院风险的扩张。除了原有的产品经营风险外,还包括了一些与资本经营有关的特殊风险,如交易前的价值评估风险、出资风险以及重组后的整合风险等。因此,加强医院财务、经济活动监督,保证医院经济安全、有效运转显得日益重要和迫切。为防范和利用这些风险,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医院应做到:

民营医院资金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以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背景,文章对民营医院中间融资的各个种类极其特点进行了分析;就融资中民营医院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在民营医院如何拓宽融资渠道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民营医院;中间融资

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理所当然地对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民营医院较公立医院具有融资方面的优势,我国的政策也得以从供给公立医院吃力的困境中稍稍抽身出来,转而积极支持民营医院的发展。而就民营医院自身来说,服务能力较弱的同时,收入渠道较窄,支撑其发展的重要举措就是通过融资的方式来实现。

在资金方面直接或者间接地达成持有者和需求者进行货币融通的活动叫做融资。在分类上,又根据金融机构参与程度的不同,将融资的内源、外源两大类中的外源融资再次分为三个种类,即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和中间融资。其中,中间融资不同于传统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中间融资的投融资主体来自于社会,融资方式根据主体需求的不同而具有多种模式且更具创新性。中间融资通过中介机构设计的融资产品规定的债权和债务关系实现。研究中间融资的种类、特点,发现民营医院现存的问题,探求中间融资的新渠道,是对民营医院实现自身持续发展的实质帮助,对于巩固民营医院在我国现有办医格局已占有的一席之地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更是人民群众对于享有更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权益的现实需求。

一、民营医院中间融资的渠道

(一)公私合作(PPP)模式

PPP(公私合作)模式是指公共基A设施方面的建设、各方面的设计开发需要企业和政府全程参与、共担风险。探究这一模式的先行者是北京大学和方正集团以公私合作模式建成的北大国际医院。该医院由北京大学和方正集团共同投资45亿元而兴建。北大国际医院的总建筑面积达44万平方米,拥有1800张床位,是我国医疗卫生投资上的创新。十分显然的是,采用公私合作模式的北大国际医院为社会提供了更优质的医疗卫生产品和服务。

(二)建设-经营-移交(BOT)模式

BOT( 建设-经营-移交)模式是指在特许协议下,政府行使监督和调控的权利,私人投资者收取使用者的一定费用,协议期满之后由政府收回此项目。这一模式的的成功案例有昆明市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理中心、由苏州大学医学院门诊转变后的同安门诊。以上案例体现了建设-经营-移交模式能够高效率地结合私人资金和融资需求,以实现医疗服务项目最优发展的优点。

(三)投资-运营-移交(IOT)模式

IOT( 投资-运营-移交)模式是指按照特许协议选择对现有的基础设施进行收购或注资,协议期满之后由公共部门收回此项目。这一模式的典型案例是作为改革试点的门头沟区医院。借助签订协议后凤凰医疗集团的社会融资,该医院实现了北京市第一家公立医院的投资-运营-移交模式改革。注资7500万元的头沟区医院实现了内部制度的转变,保持了医院的公益性,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与同级别行业相比费用更低的医疗服务。

(四)资产证券化模式

资产证券化模式是指将特定的资产组合或者现金流进行资产证券化,分离和重组民营医院的收益和风险。民营医院常常采用资产证券化模式来进行中间融资。这一模式的典型案例是金陵药业先后收购了宿迁市人民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金陵药业收购医院的成功举措体现了资产证券化模式能够对上市公司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的优势。

(五)夹层融资模式

夹层融资模式是指通过夹层资本进行融资,投资者以资金和商业银行为主,另一方是传统信贷难以覆盖的小微企业。这一模式的案例目前在我国并不常见。上世纪八十年代?, 夹层融资模式最早于在欧美国家出现。夹层融资模式可以极大地减少医院方面控制权的分散,将来有可能成为混合所有制改革方向上民营医院所看重的一种融资方式。

二、民营医院在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营医院自身的限制

民营医院的融资渠道受到其自身限制的状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医院的医疗卫生设施不得用于抵押,事实上民营医院自身的固定资产无法满足提供抵押的实际需求。

第二,医院的主要融资渠道是财政融资和自由融资,作为外源融资主要方式的银行贷款落实起来困难重重。

第三,不稳定的现金流是民营医院在取得银行贷款的资格上的极大弱点。

(二)融资的门槛过高

一方面,债权市场不常采用民营医院的债权融资。债券的产品类型不足,医院缺乏相应的资格是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对于证券市场来说,传统上主要的证券发行者是和国家和政府有关的企业和公司,民营企业发行债券的市场占比小、债券种类少;对于民营医院来说,成立时间短、规模小、体制不完善等特点使其难以得到投资者的倾心。

另一方面,股权融资的规定和监管严格造就了融资的高门槛。转让股份的风险大,同时现今已经成功的典范少,这些对民营医院在融资中的实际发展形成了明显的制约。

(三)政策的落实上不足

第一,竞争大环境需要给予民营医院更多的公平性。支持政策的落实不足,在资格、税收、准入、经营等多方面限制了民营医院的生存和发展。而中间融资模式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较短,对于PPP模式等相关的政策尚且处于探索阶段,细化和落实起来尤为困难。同时,不断上涨的经营和管理成本等不利因素增加了政府的债务,加大了私人投资的风险,造成了服务部门价格管理机制的欠缺,增大了医院的融资风险,导致激励作用有限,最终制约了民营医院融资的实际可操作性。

第二,贴息、担保的政策需要更多考虑医院方面。目前民营医院缺乏政府信用作为担保背景,使民营医院受到更多的市场限制,致使其贷款能力不足。

三、民营医院如何拓宽融资渠道

(一)创新融资方式

首先,民营医院应加强开拓创新的精神和探索。借鉴国内外民营医院融资方面的成功案例、先进实验,拓展融资渠道。尽可能吸收各种资本以促进医疗领域的发展,是民营医院创新融资方式可以选择尝试的切入点。

然后,民营医院经营者应增加对所经营的医疗项目的责任感。将民营医院的生死存亡与自身事业相结合,与医疗制度的健全相结合,全心全意为医疗服务需求者服务,增加民营医院自身的信誉度,做各方人士心目中“靠谱儿”的医疗服务单位。

此外,民营医院可加强融资对接服务能力。充分挖掘中间融资的潜力,树立长远发展的目标,全面探索融资模式,寻找能够精确对接的融资项目。民营医院自身应当积极创新融资方式,从而融入融资市场,进而提高融资效率,优化办医体制。

(二)给予政策鼓励

一方面,政策上需要使医院自身加强对融资项目的管制,如实行法人制度等,以建立健全对民营医院融资的保障制度。

另一方面,支持政策应明确医院融资主题的权利义务,规范民营医院的行为方式,完善管理和税收政策。同时,加大对民营医院的贴息、贷款补贴,为医疗机构提供合理的保障。

四、结论

了解中间融资的类别和不同类别的特点, 探究民营医院的融资现状,可以为民营医院的未来发展带来更多的启发。

在促进民营医院的融资方面,民营医院自身要加大探索融资方式、方法的力度,加强经营融资项目上的保障;国家政策需要就民营医院融资困难的各个方面给出相应的支持。各方面协同一致,共同促进医院融资的多元化发展,才能为民营医院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间,为国家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更科学的制度,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加便利的医疗卫生服务。

参考文献:

[1]胡志聪.民营医院融资方式问题探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 7(2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