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营企业审计

民营企业审计

摘要:加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对民营企业发展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在现实中,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出现的问题是:家族式的管理制约了内部审计工作的进行;内部审计的手段落后,效率不高;内审人员,水平低,影响审计质量。要搞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一要审计观念的转变和准确的定位;二要有科学的内审组织定位;三要加强内审方法的定位;四要提高内审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关键词: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定位

当前,民营企业已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异军突起,成为国家经济的半壁江山,随着民营企业规模及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加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建立、完善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对民营企业将来发展、壮大尤为重要。

一、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特殊性

1.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具有一定复杂性

民营企业规模大小不一,发展快的已经发展为集团公司,发展慢的还是小型企业,甚至还是家庭作坊。民营企业生产性质又是多样化的,有高科技的IT行业;有的只是生产低档次的生活用品。民营企业行业五花八门,有的是信息公司,有的是商业部门。因此,在实施企业内部审计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统一的格式,必须注意积累经验,逐步发展到现代经营审计上来。要从草创之初审计目的是为了查错防弊的财务审计,转移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的经营审计、管理审计上来,注重财务收支审计与经济管理审计相结合的格局。

2.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更具及时性

民营企业有别于国企的最大特点是机制灵活,决策能力自主。这就决定民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善于抓住机会发展壮大自己。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民营企业必须从最初的以保护企业财产安全为目的财务收支审计,逐步发展为现代经营审计上来。这就使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更具及时性。

3.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范围有其宽泛性

新世纪知识经济的兴起,为企业内部审计创造了机遇,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经济效益审计、经营审计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其内容不断丰富、审计空间不断拓宽。民营企业鉴于内部经济监督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内部审计可延伸到企业所能控制及影响的所有方面。包括传统的内部财务审计,又包括现代经济效益审计,既可以事后审计,又可进行事前审计,其审计工作既可以是保护性的,又可以是建设性的。近年来,无形资产的管理与审计,高新科技和项目风险管理与审计也成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重点。

二、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出现的问题

内部审计在民营企业的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及发展缓慢,自然存在许多问题,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

1.民营企业家族式管理制约了内部审计工作

家族式管理是民营企业的特点,在草创之初,的确起到好的作用,于是民营企业往往认为企业是自己的企业,都是自己的嫡系掌握重要位置,没有审计的必要,即使有的企业设立内部审计机构也是形同虚设,未能发挥真正的作用。可以一针见血地说,在民营企业内部,处处存在着千丝万缕的亲情关系,业主与管理者的经济责任关系不清,利益冲突不明,内部审计就难以处理。家族式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正常进行,最后导致企业破产的例子比比皆是,教训是很沉痛的。

2.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理念不高、手段落后阻碍了审计进行

民营企业管理缺乏现代管理理念,更缺少风险控制意识,导致很多规模很大的民营企业都没有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企业领导人甚至认为企业是自己的,财产是自己的,设立内部审计有什么用,难道自己查自己?理念问题不解决,审计手段自然落伍。当今时代电子信息技术、新通信系统冲击企业管理,而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缺乏行之有效的审计手段,阻碍了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进行。

3.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低影响审计质量

已设立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人员大多是从财务部门调来的,有财务知识,但缺少审计理论与实践,更缺少审计专业理论知识。从受教育水平看:内审人员普遍受教育程度低,不具备现代内部审计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尤其缺少计算机运用方面的知识技能。这样,影响了审计的质量和不利于审计范围的拓展。

三、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迫切性

1.注重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观念的转变与定位

要走向世界,我国民营企业必须完全打破家族式的管理体制,必须引入现代管理机制,转变内部审计观念,优化内部审计监督机制。在中国,家族企业是中国民营企业的普遍形态,其股权和决策权高度集中,无论是经营权还是一般管理、决定,80%以上由企业主本人亲自决定。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其内部审计要重新定位,要转到适合经济规律发展的现代审计上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企业更要加强审计,必须实行企业内部审计监督,这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

2.加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组织定位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组织结构必须有准确的定位,其组织模式的定位应与企业的形式、经营规模、内部组织结构、管理体系相适应。一个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是: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监事会之间是分权制衡的,这样民营企业各方人士自然关注内部审计,产生制约效应。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大体可采取两种模式:对于规模大的公司制民营企业,可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审计委员会制度;对于规模小的民营企业,可以不设审计机构,其内部审计可“外包”,———即第三方对其内部审计,进行投标或委托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事务所承担,但最好企业要有专职的内部审计长等督办。

3.加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方法

定位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要从传统的重审计多次数的、地毯式审计转到现代重风险审计上来;从重检查审计到重预防审计;从逐部门审计到业务的全过程审计;审计要从某个局部到全局范围的拓展。加强和改善风险管理已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重要问题,民营企业内审定位应从此入手。风险管理主要就是要预计控制风险的方法,并把即将发生的风险尽可能地控制在最低或完全消除风险,这就首先要求在审计中能敏锐地发现那些风险领域,这便是预防审计:包括对可能的高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并提出风险规避方案;审计投资风险管理、利率风险管理、商品价格风险等,从而达到审计为预防风险服务。其次,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方法上尽量达到全过程审计。在审计内容上:由检查会计资料真实性、规范性,发展到检查企业财务支出的有效性,重点要改善经营管理、挖潜增效;在审计范围上拓展审查企业全部经济活动的效益,对投入产出效益进行全面科学分析比较。再次,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已成为内部审计的重要手段,还要开发专门的审计软件,提高内部审计的经济效益。

4.加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培训

内部审计从业人员的学历、专业、经验要求较高,要具备专业知识和领导才能以适应经济全球一体化之下的审计。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主要来自会计专业,不利于审计范围的拓展。对此,企业领导应对内部审计给以足够的重视,提倡把跨专业的人才引入内部审计队伍,挑选复合型人才。内审人员必须是财务行家,既懂财会核算,又懂生产流程,更懂计算机、法律,并通过专门培训等教育手段不断提高内审人员的业务素质。走向世界的民营企业,必须舍得智力投资,并鼓励内审人员通过自学提高学历水平、专业水平。还应重视内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增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风险意识,提倡保持和发扬坚持原则、勤勉敬业和锐意进取的精神,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不断提高企业内审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并做到与时俱进,以适应民营企业日益成长壮大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赵运钗,陈德生。内部审计与舞弊控制[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