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于管理学的认识

对于管理学的认识

对于管理学的认识

对于管理学的认识范文第1篇

一、高职学生对工商管理学科的认识偏差

笔者以工商管理专业、中小企业创业与管理专业和质量管理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他们在《管理学基础》、《流程管理》和《质量管理》等课程的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由于高职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和高职教师的科研能力相对不强,导致高职学生对工商管理学科的认识存在偏差,这些偏差大致可以归结为定位于知识的学习者、痴迷于典型企业案例和纠结于数学公式推导。

(一)定位为知识的学习者

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工商管理学科知识固然很重要,但是仅仅把自己定位为知识的学习者则显得视野太过于狭隘和眼光不够深炯。比如,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管理学基础》的时候,只是被动地接受那些教材上的相对比较系统成熟管理学知识,而对管理学理论发展前沿则一无所知。换句话说,他们把精力放在管理学知识“是什么”(what),而不是聚焦于“如何”(how)发展和创新管理学理论。又如,中小企业创业与管理专业对创业实践跃跃欲试,但对管理学知识的学习却不感兴趣,管理学知识的应用就更加无从谈起。缺乏管理理论指导的创业实践是盲目的,而且失败的可能性也很大,因为这样的创业实践需要承担更大的商业风险。

(二)痴迷于典型企业案例

案例教学起源于美国著名学府哈佛大学商学院,主要是指教学者以过去或现在正在发生的管理案例为研究对象,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的管理理论知识,对案例材料进行判定、分析和研究,揭示案例中各种现象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技巧的过程。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侧重于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很适合于教授工商管理学课程,并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普遍认同。然而,高职学生片面强调案例的重要,忽视理论知识学习,这导致他们在进行案例分析时缺乏理论依据。中小企业创业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流程管理》时痴迷于单案例分析中得出的结论,并认为管理学教学和研究必须要有单案例分析,完全没有意识到多案例分析方法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的存在。究其原因,本文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多案例分析方法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的使用需要很长的篇幅,而教材由于篇幅的限制不能使用太多的多案例分析方法和数理统计方法;二是高职教师的科研水平相对不高,没有掌握一些重要的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比如结构方程模型和多层次回归分析。

(三)纠结于数学公式推导

质量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质量管理》课程时,会遇到很多有关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面的数学公式,而教科书上也没有给出如何推导这些公式,因此他们就往往纠结于数学公式的推导。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加上大学数学的基础课程没学好,这导致他们在学管理学专业课时出现的数学公式感觉很陌生。由于高职学生不知道这些数学公式是如何得出的,而且这些公式相对复杂,这使得他们对后续的数学公式在管理现实背景下的应用失去了兴趣。如果说数学专业的学生侧重于数学公式的推导的话,那么管理学专业的学生则应该把重心转移到公式的应用上。

二、纠正认识偏差的措施

在发现高职学生对工商管理学科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后,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措施以帮助学生们纠正偏差,从而让他们树立正确的认识,主要促成以下思想认识的转变:从知识学习到知识创造、从案例分析到数理统计和从数学推导到公式应用。

(一)从知识学习到知识创新

知识学习者是理解和记忆知识,而知识创造者则是创新和应用知识。管理学教学研究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和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创新和应用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高职学生不应仅停留在管理学知识是什么的问题上,而应该关注如何创造知识。教材一般反映的是较成熟的理论,而最新学术期刊一般能反映本领域前沿、热点和新的理论成果。因此,笔者建议高职学生应该到图书馆阅读一些权威的学术期刊,了解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另外,高职学生在阅读教材的时候,需要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撰写文章和教材,而不是把自己定位为一个读者。

(二)从案例分析到数理统计

尽管案例教学法在丰富教学内容模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要想把管理学真正从艺术层面提升到科学层面,还得依赖于数理统计分析技术来证实研究结论的一般性。因此,高职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地介绍一些常用的数理统计方法,比如线性回归和方差分析等方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针对不同课程的性质和特点,高职教师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面向操作层面的课程,诸如“生产运作管理、供应链物流管理、会计、电子商务”等,教师应该用大量的图表来进行讲解和过程分析;涉及到数学方法时,应有现实背景丰富的例题和练习,以帮助学生掌握实际方法和技能;面向决策层面的课程,诸如“战略管理、技术战略”等,教师应通过理论和案例分析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三)从数学推导到公式应用

作为管理类专业的高职学生,需要把学习重心从数学推导转移到公式应用上来。知识(公式)的应用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应用于管理学的习题中;第二,应用于后续的专业知识构建;第三,应用于社会实践活动中。对于高职学生而言,他们需要知道数学公式的适用情形,即在什么样的企业管理背景中使用什么公式。高职教师应该强调公式的应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寻找一些和企业实际联系非常紧密的知识点,启发大家一起思考与讨论。另外,高职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善于使用数学公式,而不是纯粹的文字表述,这样会使他们的工作报告更精彩。

对于管理学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知识管理;科学管理;知识

1 知识管理的先驱

科学管理对于知识对象和知识过程的认识,是科学管理作为知识管理先驱的有力证明。

1.1 科学管理中的知识对象

在科学管理中,知识对象并不是一个明确提出的概念,但是已经开始用知识的眼光来看待对企业有用的对象。

企业中的知识基础很广泛。企业中每项劳动操作,都有一定的操作方法,按照正确的劳动方法,就容易顺利地完成工作。对于熟悉的劳动,操作者常会在实践中积累有一些经验技巧。企业中总是有一些根据特定的工作环境制定的制度,也有一些不是很明确也不是很正式的惯例,还有一些明显的规则或者潜在的规则。这些操作方法、经验技巧、制度、惯例、规则,都属于企业的知识。知识分布很分散。正是这样的分散,使得知识容易被司空见惯地习以为常。企业每天像前一天那样运转,员工每天像前一天那样劳动,在这样的静态环境下,知识在无意中被人利用,而人却不知道利用的就是知识。而一旦静止状态被打破,在动态中,问题就出现了,如新员工进入企业。当一个新员工开始工作时,他就会发现,操作机器需要操作指南,需要前辈师傅的经验,他还需要了解制度安排,需要知晓明暗规则。也就是说,他会发现,工作离不开这些知识。

科学管理发现了知识对象,有三层含义:一是科学管理将原先不连贯的知识组合在一套统一的组织目标或思想之中,这里制定工作标准的前提就是认识到这些工作规则,也就是认识到知识;二是科学管理将知识标准化,使之在需要利用时,就能方便地获得,知识的价值是在应用中被体现的,知识的标准化加快了知识的价值体现,标准的制定,实际是已经知道知识的价值,而对知识价值都已经了解,显然,是已经发现了知识;三是科学管理通过制定标准,将知识进行存储,为无形的知识提供表现的载体,知识通过载体的表现形式更容易被发现。

在知识管理的研究中,对知识的识别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面。知识被视为企业拥有、购买、生产、或销售等活动的对象。知识与企业中的生产设备等有形资产一样,都是企业中关注的对象。企业知识管理是为了发展、应用和改进知识。在知识管理中,首先要研究的就是对无形知识的识别,然后在认识了知识对象的基础上才能研究知识的利用等问题。知识管理中对于知识识别的研究,追溯源头,就是科学管理中发现知识对象的研究。虽然在科学管理中,并没有指出知识的概念,但实质上,科学管理是在发现了知识的基础上,对企业知识进行了有效的控制,使知识发挥了作用。

尽管科学管理发现了知识对象,但是科学管理对于知识的认识仍是有相当大的局限性。在科学管理中,只承认管理者拥有知识,管理者制定一切标准,工人仅需照章办事。这是历史的局限所致。

1.2 科学管理中的知识过程

科学管理中,也关注到知识的创造过程。知识的创造过程是知识管理中重要的研究内容。科学管理先见地研究了知识的创造过程,因此,科学管理无愧于看作是知识管理的前驱。和对知识对象的研究一样,在科学管理中也没有对知识的创造过程作出概念上的详细表述,但是,这并不妨碍科学管理对知识管理的贡献。

发现知识不是目的,利用知识才是最终目的。当知识被发现后,下一步就需要在合理的组织结构中被利用。知识是在应用中体现价值的,也是在应用中又创造出新的知识。知识的应用是根据企业组织结构安排而进行的。因此,企业组织结构对知识的创造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科学管理中,已经认识到合理的组织结构将对知识的创造过程起到激励推动作用。换言之,科学管理已经在寻找更有效的知识创造过程。

通过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科学管理试图找到更有效的知识创造过程。这些研究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计件工资制,职能工长制,例外原则。

计件工资制通过差别计件发放报酬,使达不到工作定额标准的工人只能获得基准工资的80%,而达到标准的工人可以获得125%的工资。这样的刺激办法消除了工人磨洋工的现象。工人按照自身的努力程度获得报酬,这极大的激发了工人工作的积极性。工人的创造力在报酬的激励作用下得到提升。

职能工长制是一种监督方式。具备良好品质的工长负责相应职能的管理监督工作,在工人和管理者之间建立了和谐关系,有利于达到利益一致。专业知识是职能工长向工人下达命令的基础,而不是依赖职位的权力。在职能工长的安排下,工人之间更易于产生合作精神。工人的合作将使工作中的创造力得到加强。

例外原则是指工厂中的总经理应避免处理车间中的细小问题,这些问题留给专门人员去处理,总经理应该关注例外问题,这些包括在过去正常情况下未出现过的,或非标准的各种例外情况,既有特别好的例外情况,也有特别坏的例外情况。例外原则能检查出责任承担者是否履行了其承担的责任。例外原则对于责任的追究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因此,责任者将减少在工作中的懒散,而将致力于完成工作,提高工作中的创造力。

科学管理在计件工资制,职能工长制,例外原则等方面的作为,实质是在探索更有利于知识创造的管理模式。科学管理已经认识到,知识创造必须依赖于合理的组织结构,人员在有效的管理模式下,才更易于发挥能动性,创造应有价值。

2 科学管理中的知识缺陷

从科学管理的理论逻辑上,可以找到更完善的答案。根据科学管理的知识前提,可以显见,泰勒提出的不可能是知识管理。

科学管理有两个关于知识的前提。

前提一:管理者掌握工人的全部知识。

前提二:工人不需要知识。

科学管理制定工作制度的前提假设是:管理者掌握工人的全部知识。科学管理,首先是有一个分工的工作安排,即工人进行劳动,管理者进行决策。泰勒推行职能制,计划与执行相分离,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法为科学工作法,计划部门与执行部门各行其是。生产过程是一个系统,生产任务的有效完成,需要计划、组织、控制三个职能的协调。工人进行劳动,执行管理者制定的计划,控制着生产的具体操作过程,管理者组织整个生产过程运转。工人的操作技能知识和管理者对于组织的知识需要有效的完整结合。管理者之所以是管理者,拥有决策权,是因为管理者更聪明,掌握有科学管理原则的专业知识,而不是像那些工人一样,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因此,科学管理详细地制定了规则,工人应做的劳动规定动作,甚至搬运货物弯腰的角度等等。这些表明,管理者是掌握了工人所应有的全部知识,管理者根据这些全部知识做出决策。科学管理在描述用铁锹挖煤矿和搬运铁块的过程中,一再地强调工人要按照所规定的动作劳动。管理者已经充分了解挖掘和搬运的过程,工人不需要再进行思考,而只需要按照规定去做就行。

科学管理的第二个前提是:工人不需要知识。在科学管理中,在挑选工人时候,是以头等工人为参照的。泰勒在实验中以钢铁公司搬运生铁的施米特为研究对象,根据他的劳动产量制定了劳动定额,在普通劳动力的平均工资是每天1.15美元的情况下,施米特平均每天可以挣到1.70美元。四肢发达的施米特是泰勒理想中的头等工人,在当时的环境中,像施米特这样的头等工人是很少的。科学管理中需要的是头等工人,而头等工人正是像施米特这样使劲出力气干活的人。在搬运生铁实验中,泰勒要求施米特完全按照所规定的时间和强度搬运生铁,施米特所做的就是来回地搬运和定时的休息。显然,头等工人是不需要知识的,头等工人所需要的就是力气。

泰勒在阐述他的工资制度时候,指出每一个部门的目标是:应让每一个工人做他的能力和体力所能胜任的尽可能高级的工作;应让每一个工人尽量达到同级别的头等工人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泰勒认为那些在身体条件完全可以胜任工作但是却没有达到最高产量的工人,是二等工人。在科学管理中,对于非头等工人是没有任何用处的,科学管理考虑的基础就是头等工人。

工人不需要知识,仅需要力气,这样的前提,显然是和知识管理格格不入的。知识管理强调的最重要的资源就是知识,就是员工的知识,就是可以共享的知识。

知识管理认为,管理者不可能掌握工人的全部知识,工人也需要知识。而管理者在客观上又必须能够掌握工人的全部知识,因此在知识管理中就有知识的共享,企业中的所有人,无论管理者或是工人,都能够在统一的知识平台上共同分享对企业有益的知识,知识是企业中最大的财富。

管理者掌握工人的全部知识和工人不需要知识,这两个前提是对知识管理中提倡的知识共享的否认,认为知识是仅为少数人所拥有的特权,这也是知识不民主的态度。在知识管理中,所有人都拥有知识,也都能创造知识。在合作共享的良好气氛中,知识管理提倡的是知识民主态度。

以知识的观点来剖析科学管理,可以看到在“管理者掌握工人的全部知识”和“工人不需要知识”这两个前提假设下的科学管理,在理论上的脆弱性和事实上的伪真性。显然,泰勒提出的只能是科学管理而不是知识管理。

虽然以知识管理的角度来看科学管理有些缺陷,但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科学管理无疑是有突破性和推动性的学说,对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 结论

知识管理的研究概括起来,也是对知识对象和知识过程的研究。从静态的知识对象认知,到动态的知识过程创造,知识管理也是在这两个方面进行探索。从研究的内容实质上看,知识管理继承了科学管理。虽然科学管理并没有明确提出一些关于知识的概念,而且在知识的前提上有缺陷,但是,这并不妨碍科学管理作为知识管理先驱的意义。

科学管理可以被看作是知识管理的先驱,但是,对于知识的解释,知识从组织中抽象出来的过程,知识优化等问题,科学管理并没有给出说明,认识也不足。这些问题是留给知识管理的挑战,也成了知识管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对于管理学的认识范文第3篇

1护士对癌痛的认知

1.1护士对癌痛认知不够多项研究显示,护士癌痛知识缺乏是全球普遍存在的问题,护士对癌痛知识回答正确率低于70%,表明很多护士缺乏足够的知识来管理疼痛。有调查显示,北京市肿瘤专科医院护士的癌痛相关知识总分为75.85分,其中“药物止痛相关知识”部分得分最低。提示肿瘤科护士癌痛相关知识水平有限,建议加强肿瘤科护士止痛药物相关知识的教育[12]。

1.2护士获取癌痛知识的途径单一癌痛护理在国内逐渐受到大家的重视,但是护士获取癌痛知识的途径单一,主要以继续教育为主[12]。在2004年加州颁布的法令中,明确提出所有医护工作者都必须接受疼痛管理和终末期照顾的继续教育[13]。鉴于癌痛管理知识还没有普遍纳入医学院校的教科书,护士不能从学校获得系统的知识,工作后参加癌痛管理知识培训的机会有限。一项调查显示,昆明地区从未参加过有关癌痛知识讲座或会议的护士为38.8%。因此,我国学校逐渐完善癌痛相关课程配置,对护士进行癌痛专科护理培训,加强护士癌痛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培训护士的癌痛护理实践技能,更新相关癌痛专业知识很有必要。

2护士对癌痛管理的态度相对积极

国外调查显示,护士对癌痛管理的态度得分很低,护士的消极态度与癌痛知识缺乏呈正相关,两者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313。而国内护士已经逐渐认识到癌痛管理的重要性,虽然护士对癌痛管理知识相对缺乏,但是对待癌痛管理的态度都很积极,而且对癌痛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较高[16]。在肿瘤专科医院护士对待癌痛管理持积极态度的超过95%]。因此,提高护士的癌痛管理知识及技能仍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应以护士对癌痛管理的积极态度为契机,对护士实施癌痛知识教育,提高护士癌痛管理知识和能力,最终达到WHO提出的癌痛管理使癌症患者达到“无痛”的标准[17]。

3影响护士对癌痛认知和态度的因素

护士对癌痛的认知和态度受到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国内外已经完成的研究中被证实存在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学历、职务/职称、科室、工作年限和是否接受过癌痛培训,其他影响因素还有待进一步采用多因素分析进行研究。

3.1年龄有调查发现,年龄越大,护士对癌痛认知和态度得分高者比例越多[16,18]。说明随着护士年龄的增长,生活经历及社会阅历的增多,特别是女性在经历了生产分娩等生理过程后,对疼痛的认识会比年轻护士更加全面而深入,对癌痛管理也会产生相应影响。此结果有待后续研究进行多因素统计分析的验证。

3.2学历国内外调查发现,学历与认知程度有关[18],学历越高,护士对癌痛认知和态度得分越高,其中护理学硕士得分更高[7]。说明认知程度与学历有关,应该注重对低学历护士的培养。

3.3职务/职称有调查发现,护士对癌痛认知程度与职务/职称有关[16],护士长癌痛相关知识得分高于普通护士,可能是因为护士长的工作年限较长,获得培训的机会和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更多,因而得分较高[12]。但是此类研究采用的是单因素分析,尚缺乏多因素分析进行验证,因而职务/职称是否对护士癌痛认知和态度存在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3.4科室在肿瘤专科医院,肿瘤内科护士的癌痛相关知识得分高于肿瘤外科护士[12]。原因可能是肿瘤内科患者的癌症分期较晚,出现癌痛的可能性大,护士在日常工作中接触较多。在综合医院,肿瘤科和外科的护士对癌痛知识的掌握相对较好,其次为中医外科和消化科,可能是相关科室收治的患者及所开展治疗可为护士提供更多了解此类知识的机会[19]。提示结合临床开展业务知识培训,是普及癌痛知识的培训方法之一。

3.5工作年限护龄越长,护士了解的癌痛相关知识越多,且工作年限越长,癌痛管理知识认知越好[16]。可能是因为护士工作年限越长,接触的癌痛患者越多,积累的癌痛管理经验越丰富,故癌痛管理知识掌握的越好[18]。因此应加强低年资护士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的带头作用,发挥专长,可以通过组织高年资护士讲课等形式传授业务知识和临床经验。

3.6癌痛培训经历有研究发现,接受过癌痛相关知识培训的护士得分高于未接受过培训的护士,护士癌痛管理知识的整体知晓率由之前的62.4%提高到92.4%[18]。在崔静等[20]对护士癌痛管理认知的质性研究中发现,护士缺乏正规的培训和教育,其获取癌痛管理知识的途径会减少,导致护士对癌痛认知不足。如果加强这方面的培训将取得明显效果。

4小结

对于管理学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健康状况;知识;组织和管理;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G479 G 4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4-0320-03

我国政府历来对学生身心健康管理予以高度重视。自1990年至今,先后下发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各级政府和学校也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采取了许多有力的措施。笔者对杭州市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管理现状进行调查,以便发现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和有关部门完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管理的有效策略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按中小学及公办、民办等性质分层抽取杭州市区中小学校9所,选取9所学校的部分学生、教师和管理者作为调查对象。发放教师调查表350份,收回有效问卷338份,应答率为96.6%,教师平均任教时间为(10.6±8.2)a;发放管理人员调查表140份,收回有效问卷132份,有效率为94.3%,管理人员平均在教育系统工作时间为(16.9±9.3)a;发放学生调查表1 610份,收回有效问卷1 580份,应答率为98.1%,其中小学生460份,中学生1 120份。

1.2 方法 查询有关资料、召开座谈会、并采用自行设计的“学生身心健康管理现状调查表”进行无记名调查。内容包括:(1)学校机构、规章制度建立情况;(2)教师和管理人员对学生身心健康关注情况、有关知识培训及需求情况;(3)学生健康保健知识主要来源。

1.3 资料分析 全部资料输入计算机,对极大值和极小值进行核对,对明显不合逻辑的异常点和缺失值及时纠正并补充。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资料分析。

2 结果

2.1 教师与管理人员对学生身心健康管理的认识程度 调查显示,所有教师和管理人员均认为学校有责任对学生身心健康进行管理。98.2%的教师与92.4%的管理人员认为学校非常有必要和有必要投入一定的人员和经费来管理学生的身心健康。可见教师和管理人员对学生身心健康管理的认识比较明确。

2.2 学校有关规章制度建立和知晓情况 所有学校均能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建立有关规章制度(包括安全、卫生、定期体检等制度)、制定学生身心健康管理卡、定期给学生体检,并设立专职(或兼职)的心理咨询教师,做好学生身心健康管理工作。

但调查发现,10.0%的教师和管理人员不了解所在单位已经制定了有关学生健康管理制度;34.9%的教师和管理人员不了解所在单位已经建立了系统的学生身心健康卡片;23.0%的教师和管理人员不了解所在单位已经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案;4.5%的教师和管理人员不清楚所在学校是否有专职(或兼职)心理咨询教师。

2.3 教师和管理人员参加学生健康管理和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知识培训及需求情况 93.8%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参加过消防知识讲座,82.8%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参加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77.9%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参加过预防交通事故知识讲座,60.0%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参加过急救包扎知识讲座,55.3%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参加过溺水预防及急救知识讲座,51.5%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参加过爆炸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知识讲座。

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学生身心健康管理知识60%以上来源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40%左右来源于学校培训。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和处理中,39.8%的教师和管理人员认为最困难的问题是判断事件所需的专业知识,48.0%的教师和管理人员认为最需要的是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见表1,2。

2.4 教师和管理人员日常工作中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关注程度 教师和管理人员主要是通过日常巡视、同班同学报告等途径发现和了解学生身心健康状况,见表3。一旦发现学生身心状况异常,55%左右的教师和管理人员会马上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身心治疗并通知家长。

平时,当发现学生行为异常时,74.3%的教师会考虑到学生是否有心理问题,93.5%的教师遇到性格特别内向的学生会采取一定的方式与其沟通。当发现学生有危险行为时,56.8%的教师和管理人员会立刻阻止。

2.5 对学生健康教育的认识 57.4%的教师会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41.7%的教师会不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教师主要通过班队活动、宣传栏、健康教育课、卫生小报等多种形式开展学生身心健康教育。

86.4%的教师能经常提醒学生不要随便在校门口买食品吃;81.7%的教师能经常提醒学生不要与校外不良分子来往;66.9%的教师能经常关注学生做作业的姿势;58.9%的教师能经常提醒学生下课后要运动和休息。

2.6 学生对学校健康教育的反应 69.6%的学生认为已经掌握的健康保健知识来自于学校教育(表4);60%左右的学生认为经常能从学校学到预防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知识(表5)。

3 讨论

中小学时期是学生身心变化最大的时段[1],学生在这个阶段形成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将对他们一生中的行为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2-3]。虽然目前各级政府、学校对学生身心健康方面的管理有着不断加强的趋势,但调查显示,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主要表现在:(1)学校对学生身心健康管理重要性虽然认识充分,但宣传、学习和贯彻不够。调查显示,90%以上的中小学教师和管理人员已经充分认识到对学生身心管理的重要性,所有的学校都设立了有关机构、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和预案。但由于宣传、学习和贯彻不够,部分教师和管理人员还不了解。建议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加强组织学习,提高教师和管理人员加强学生身心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2)学校对学生健康保健和突发卫生事件预防处理知识培训虽然有所重视和加强,但管理人员和教师仍然感到健康专业知识缺乏,没有系统学习机会。建议在师范类学生培养中增加“预防医学”、“健康管理”和“突发公共卫生防制策略”等知识的课程;对非师范类毕业生,新进入教育系统工作的人员需进行岗前培训,增加健康管理、公共卫生知识。

调查结果还显示,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对提高学生自我保健和预防身心危机能力有一定的帮助。中小学生每天在校时间较多,学校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改革健康教育方法,运用比较形象或模拟训练,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和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

4 参考文献

[1] 傅新光.关于中小学教育衔接的思考[EB/OL].[2005-12-29]省略.

[2] 王淳,魏景芳.身心健康教育新理念构想.中国学校卫生,2004,25(5):592-593.

对于管理学的认识范文第5篇

二、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危机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高专院校危机管理体系不完善

虽然占总数95.84%的调查对象认为高职高专院校建立危机管理体系是必要的,其中97.83%、97.83%的校级领导和中层管理干部均持此观点(见表6)。但是从表7中又可以看出,50.00%的调查对象认为“学校的危机管理体系不完善”是高职高专院校危机管理工作的最大困难,其中45.65%、56.82%的校级领导和中层管理干部持此观点。也就是说,不论是校级领导,还是中层管理干部,他们都意识到了建立危机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真正建立起完善的、发挥实效的危机管理体系;前已述及,危机管理体系应包括危机爆发前的预防机制、危机爆发时的应对机制、危机结束后的恢复机制三大部分,而调查结果(见表8)则显示:只有53.13%的调查对象认为危机管理体系应包括预防机制、应对机制和恢复机制三大部分,近半数的调查对象忽略了恢复机制的重要性;虽然校级领导在这方面的认识明显比中层干部的认识更加清晰,但仍有接近40%的校级领导忽略了恢复机制的重要性。学校危机管理体系中缺少了恢复机制就意味着:学校花费了很大精力去预防潜在的危机、应对爆发的危机,却没有及时对已结束的危机进行总结和反思,这样不仅会丧失一些改进机会和发展机会,而且意味着同样类型的危机事件还有可能重复发生。这点,应该引起广大离职高专院校的高度重视。

(二)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于2002年9月颁布并实施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标志着在法规层面上开始对学校危机的关注,但这一法规对于学校处理危机事件并末发挥很好的作用。调查结果显示:56。25%的调查对象认为“由于未涵盖所有危机事件的类型,故只对部分危机事件有效”,还有28.12%的调查对象则认为“因其为部门规章,故难以取得很好的法律效果”,94.80%的调查对象希望出台与学校危机管理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由此可见,广大高职高专院校在处理各种危机事件时,比较缺乏相关的法律依据。

(三)高职高专院校在危机管理教育和危机意识培养方面的实效性不强

尽管86.46%、87.50%的调查对象所在院校,针对教职员工、学生进行过危机管理教育和危机意识培养,但是仍有31.25%的调查对象认为高职高专院校危机管理工作的最大困难是“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危机意识不强”,而且53.13%的调查对象认为引发高职高专院校危机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危机意识很淡漠”。这说明,广大高职高专院校确实在危机管理教育和危机意识培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实效性并不很好。

(四)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多数高职高专院校没有处理好与媒体的合作关系

学校一旦发生危机事件,必然会引起各大媒体的密切关注。在目前的信息社会中,学校不能担心媒体的报道会影响学校的声誉或某些领导的政绩而对媒体提供不实的信息,或对媒体封锁消息、缄默不语。明智的做法应该是:在危机发生后,学校主动对当地主要媒体进行一次新闻通报,客观描述发生了什么事、采取了哪些措施、现在的形势如何;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可以考虑优先接受部分媒体的采访,但始终只是提供客观事实;如果需要还可以召开联合会。总之,让媒体和公众了解实际情况,会更容易得到公众的理解印支持。

但是,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见表9),就总体情况而言,只有30.21%的调查对象认为应该“与媒体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但只提供客观事实”,而58.34%的调查对象认为学校应该“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许可后,再向媒体提供有关信息”,8.33%的调查对象认为“担心媒体报道有损学校的声誉,等危机处理完再向媒体提供有关信息”,2.08%的调查对象认为应“完全不予理睬”,还有1.04%的调查对象没有回答。而分类统计结果也与总体情况相差不大。也就是说,接近70%的调查对象所在学校在危机发生时没有正确处理与媒体的关系,其中绝大多数学校对上级主管部门具有较大的依赖性,而自主管理能力比较弱。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依靠上级主管部门来处理危机事件的高职高专院校为数很少。调查结果显示:39.58%的调查对象所在院校借助法律手段来解决各种危机事件,21.87%的调查对象所在院校通过协商的方式来处理各种危机事件,27.09%的调查对象所在院校通过“在借助法律手段的基础上,再加以协商”的途径处理危机事件,而只有10.42%的调查对象所在院校依靠上级主管部门来解决危机事件的发生。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在处理与媒体之间的关系时,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对上级主管部门的依赖性比较大,而在真正解决危机事件时上级主管部门并未发挥很大作用。应该说,这种不对等现象的存在,非常不利于高职高专院校有效应对危机事件。因此,一方面,广大高职高专院校的管理自主性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上级主管部门也应给予高职高专院校更多的管理自主权。

三、思考与建议

(一)加强学校危机管理的立法工作

“以法律手段处理突发性紧急状态有关的公共紧急事务,是世界各国普遍采取的措施和对策”。目前,我国关于学校危机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十分不健全,尽管颁发并实施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但并未涵盖所有类型的危机,且仅为部门规章,难以起到很好的法律效果,而《教育法》、《民法通则》、《刑法》等也没有对学校处理危机事件做出明确、系统的规定。本次调查显示(见表10):占总数94.80%的调查对象认为寻求其他法律法规的支持是必要的,其中60.42%的凋查对象认为“非常必要”;在分类统计中,93.47%、95.45%的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认为寻求其他法律法规的支持是必要的,其中63.04%、52.27%的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认为“非常必要”。调查结果还显示:如果推动学校危机管理方面的立法工作,21.88%的调查对象认为应“建立专门的学校危机管理法”,55.21%的调查对象认为应“由政府建立公共危机管理法,对学校危机管理做出详细的规定”,18.75%的调查对象认为应“修改《教育法》,对学校危机管理做出详细的规定”。由此可见,加强学校危机管理方面的立法工作,促进学校危机管理的法制化和规范化是非常必要的。有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学校就可以依法处理各种危机事件。

(二)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学校的危机管理能力

目前,在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下,学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增强危机管理能力,积极预防并消除潜在的危机。

1.增强学校领导的危机管理能力

目前,危机管理能力已经成为衡量各级领导干部领导能力高低的标准之一,当然高职高专院校领导也毫不例外。在本次问卷调查中,84.38%的调查对象认为学校领导在处理危机事件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事实上也是如此,学校领导的危机意识、决策水平、沟通能力、心理素质等对危机管理活动有重要影响。因此,增强学校领导的危机管理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调查结果显示:51.05%的调查对象认为“增强学校领导的危机管理能力关键在于树立危机意识和危机管理意识”;44.79%的调查对象认为“关键在于提高学校领导的预测和预防能力”。由此可见,增强学校领导的危机管理能力,应特别重视危机意识的培养和提高预测能力。另外,也要不断提高学校领导的心理素质和协调、沟通能力,确保在处理危机时保持头脑冷静,形成果断、合理的决策。

2.增强教职员工的危机管理能力

要做好危机管理工作,不仅需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而且还需要教职员工的积极参与。调查结果显示:62.50%的凋查对象认为“增强教职员工的危机管理能力关键在于树立危机意识和危机管理意识”;18.75%的调查对象认为“关键在于提高预测和预防能力”;11.45%的调查对象认为“关键在于提高协调、沟通能力”;7.30%的调查对象认为“关键在于提高心理素质”。可以看出,对于增强教职员工的危机管理能力而言,树立危机意识和危机管理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事实上也是如此,只有广大教职员工具备了一定的危机意识,才能不断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才能在危机面前沉着冷静、随机应变。学校可以组织广大教职员工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刑法》、《民法通则》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可以收集其他学校危机爆发的典型案例或者本校曾经发生过的危机事件的所有资料,组织教职员工认真学习、讨论和反思,分析当时校方所采取措施的得失,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大家的危机意识;可以组织教职员工共同讨论校园危机应对预案;邀请有关专家组织专题讲座,使教职员工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

3.积极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

积极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是增强学校危机管理能力的重要方面。调查结果显示:42.71%的调查对象认为,就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而言,“开展专题讲座或讨论会”效果最好;22.92%的调查对象认为“针对顶案进行模拟演习”效果最好;20,83%的调查对象认为“组织学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效果最好;还有13.54%的调查对象则认为“开设危机管理课程”效果最好。因此,高职高专院校一方面要采取感性体验比较强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危机意识;另一方面以应适当开设一些相关课程,使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危机管理知识。

(三)开展学校危机管理理论研究

由表7可见:占总数20.83%的调查对象认为高职高专院校危机管理工作的最大困难是“学校危机管理理论滞后,不能满足实际危机管理的需要”。现实情况也是如此,目前我国学校危机管理研究非常落后,“既缺乏有关危机管理的专门机构,也没有详尽的危机管理规划”。大多数学校对校园危机管理缺乏系统的、科学的认识,只是凭借零散的已有经验来被动应对危机。由此可见,深入研究校园危机的特点和规律,努力增强学校管理者以及全体师生员工的危机意识和危机管理意识,不断提高学校的危机管理能力和水平,已经成为了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学校管理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调查结果显示:占总数58.33%的调查对象认为“开展学校危机管理研究,首先应解决学校危机管理体系建设问题”,20.83%的调查对象认为“首先应解决学校危机管理知识的普及问题”,12.50%的调查对象认为“首先应解决学校危机管理的方法和技巧问题”,7.29%的调查对象认为“应首先解决学校危机管理的队伍建设问题”。可以这么说,开展学校危机管理研究,首先应解决危机管理体系建设问题、危机管理知识普及等问题,同时也应顾及到危机管理的方法、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加强危机管理研究,为学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必将有助于提高广大高职高专院校预防、应对危机的能力。

转贴于 最后,建立恢复机制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危机管理能力,通过恢复、总结与反思,学校既可以积累经验,汲取教训,提高日常危机管理的能力和技巧,同时也可以发现管理环节中的改进机会,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寻求新的发展机会。调查结果显示:81、25%的调查对象认为,危机结束后最重要的工作是“开展调查分析并寻求改进机会”,还有16.75%的调查对象认为最重要的是“为师生提供心理咨询”。

二、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危机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高专院校危机管理体系不完善

虽然占总数95.84%的调查对象认为高职高专院校建立危机管理体系是必要的,其中97.83%、97.83%的校级领导和中层管理干部均持此观点(见表6)。但是从表7中又可以看出,50.00%的调查对象认为“学校的危机管理体系不完善”是高职高专院校危机管理工作的最大困难,其中45.65%、56.82%的校级领导和中层管理干部持此观点。也就是说,不论是校级领导,还是中层管理干部,他们都意识到了建立危机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真正建立起完善的、发挥实效的危机管理体系;前已述及,危机管理体系应包括危机爆发前的预防机制、危机爆发时的应对机制、危机结束后的恢复机制三大部分,而调查结果(见表8)则显示:只有53.13%的调查对象认为危机管理体系应包括预防机制、应对机制和恢复机制三大部分,近半数的调查对象忽略了恢复机制的重要性;虽然校级领导在这方面的认识明显比中层干部的认识更加清晰,但仍有接近40%的校级领导忽略了恢复机制的重要性。学校危机管理体系中缺少了恢复机制就意味着:学校花费了很大精力去预防潜在的危机、应对爆发的危机,却没有及时对已结束的危机进行总结和反思,这样不仅会丧失一些改进机会和发展机会,而且意味着同样类型的危机事件还有可能重复发生。这点,应该引起广大离职高专院校的高度重视。

(二)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于2002年9月颁布并实施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标志着在法规层面上开始对学校危机的关注,但这一法规对于学校处理危机事件并末发挥很好的作用。调查结果显示:56。25%的调查对象认为“由于未涵盖所有危机事件的类型,故只对部分危机事件有效”,还有28.12%的调查对象则认为“因其为部门规章,故难以取得很好的法律效果”,94.80%的调查对象希望出台与学校危机管理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由此可见,广大高职高专院校在处理各种危机事件时,比较缺乏相关的法律依据。

(三)高职高专院校在危机管理教育和危机意识培养方面的实效性不强

尽管86.46%、87.50%的调查对象所在院校,针对教职员工、学生进行过危机管理教育和危机意识培养,但是仍有31.25%的调查对象认为高职高专院校危机管理工作的最大困难是“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危机意识不强”,而且53.13%的调查对象认为引发高职高专院校危机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危机意识很淡漠”。这说明,广大高职高专院校确实在危机管理教育和危机意识培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实效性并不很好。

(四)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多数高职高专院校没有处理好与媒体的合作关系

学校一旦发生危机事件,必然会引起各大媒体的密切关注。在目前的信息社会中,学校不能担心媒体的报道会影响学校的声誉或某些领导的政绩而对媒体提供不实的信息,或对媒体封锁消息、缄默不语。明智的做法应该是:在危机发生后,学校主动对当地主要媒体进行一次新闻通报,客观描述发生了什么事、采取了哪些措施、现在的形势如何;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可以考虑优先接受部分媒体的采访,但始终只是提供客观事实;如果需要还可以召开联合会。总之,让媒体和公众了解实际情况,会更容易得到公众的理解印支持。

但是,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见表9),就总体情况而言,只有30.21%的调查对象认为应该“与媒体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但只提供客观事实”,而58.34%的调查对象认为学校应该“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许可后,再向媒体提供有关信息”,8.33%的调查对象认为“担心媒体报道有损学校的声誉,等危机处理完再向媒体提供有关信息”,2.08%的调查对象认为应“完全不予理睬”,还有1.04%的调查对象没有回答。而分类统计结果也与总体情况相差不大。也就是说,接近70%的调查对象所在学校在危机发生时没有正确处理与媒体的关系,其中绝大多数学校对上级主管部门具有较大的依赖性,而自主管理能力比较弱。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依靠上级主管部门来处理危机事件的高职高专院校为数很少。调查结果显示:39.58%的调查对象所在院校借助法律手段来解决各种危机事件,21.87%的调查对象所在院校通过协商的方式来处理各种危机事件,27.09%的调查对象所在院校通过“在借助法律手段的基础上,再加以协商”的途径处理危机事件,而只有10.42%的调查对象所在院校依靠上级主管部门来解决危机事件的发生。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在处理与媒体之间的关系时,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对上级主管部门的依赖性比较大,而在真正解决危机事件时上级主管部门并未发挥很大作用。应该说,这种不对等现象的存在,非常不利于高职高专院校有效应对危机事件。因此,一方面,广大高职高专院校的管理自主性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上级主管部门也应给予高职高专院校更多的管理自主权。

三、思考与建议

(一)加强学校危机管理的立法工作

“以法律手段处理突发性紧急状态有关的公共紧急事务,是世界各国普遍采取的措施和对策”。目前,我国关于学校危机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十分不健全,尽管颁发并实施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但并未涵盖所有类型的危机,且仅为部门规章,难以起到很好的法律效果,而《教育法》、《民法通则》、《刑法》等也没有对学校处理危机事件做出明确、系统的规定。本次调查显示(见表10):占总数94.80%的调查对象认为寻求其他法律法规的支持是必要的,其中60.42%的凋查对象认为“非常必要”;在分类统计中,93.47%、95.45%的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认为寻求其他法律法规的支持是必要的,其中63.04%、52.27%的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认为“非常必要”。调查结果还显示:如果推动学校危机管理方面的立法工作,21.88%的调查对象认为应“建立专门的学校危机管理法”,55.21%的调查对象认为应“由政府建立公共危机管理法,对学校危机管理做出详细的规定”,18.75%的调查对象认为应“修改《教育法》,对学校危机管理做出详细的规定”。由此可见,加强学校危机管理方面的立法工作,促进学校危机管理的法制化和规范化是非常必要的。有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学校就可以依法处理各种危机事件。

(二)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学校的危机管理能力

目前,在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下,学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增强危机管理能力,积极预防并消除潜在的危机。

1.增强学校领导的危机管理能力

目前,危机管理能力已经成为衡量各级领导干部领导能力高低的标准之一,当然高职高专院校领导也毫不例外。在本次问卷调查中,84.38%的调查对象认为学校领导在处理危机事件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事实上也是如此,学校领导的危机意识、决策水平、沟通能力、心理素质等对危机管理活动有重要影响。因此,增强学校领导的危机管理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调查结果显示:51.05%的调查对象认为“增强学校领导的危机管理能力关键在于树立危机意识和危机管理意识”;44.79%的调查对象认为“关键在于提高学校领导的预测和预防能力”。由此可见,增强学校领导的危机管理能力,应特别重视危机意识的培养和提高预测能力。另外,也要不断提高学校领导的心理素质和协调、沟通能力,确保在处理危机时保持头脑冷静,形成果断、合理的决策。

2.增强教职员工的危机管理能力

要做好危机管理工作,不仅需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而且还需要教职员工的积极参与。调查结果显示:62.50%的凋查对象认为“增强教职员工的危机管理能力关键在于树立危机意识和危机管理意识”;18.75%的调查对象认为“关键在于提高预测和预防能力”;11.45%的调查对象认为“关键在于提高协调、沟通能力”;7.30%的调查对象认为“关键在于提高心理素质”。可以看出,对于增强教职员工的危机管理能力而言,树立危机意识和危机管理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事实上也是如此,只有广大教职员工具备了一定的危机意识,才能不断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才能在危机面前沉着冷静、随机应变。学校可以组织广大教职员工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刑法》、《民法通则》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可以收集其他学校危机爆发的典型案例或者本校曾经发生过的危机事件的所有资料,组织教职员工认真学习、讨论和反思,分析当时校方所采取措施的得失,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大家的危机意识;可以组织教职员工共同讨论校园危机应对预案;邀请有关专家组织专题讲座,使教职员工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

3.积极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

积极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是增强学校危机管理能力的重要方面。调查结果显示:42.71%的调查对象认为,就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而言,“开展专题讲座或讨论会”效果最好;22.92%的调查对象认为“针对顶案进行模拟演习”效果最好;20,83%的调查对象认为“组织学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效果最好;还有13.54%的调查对象则认为“开设危机管理课程”效果最好。因此,高职高专院校一方面要采取感性体验比较强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危机意识;另一方面以应适当开设一些相关课程,使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危机管理知识。

(三)开展学校危机管理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