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职业技能培训论文

职业技能培训论文

职业技能培训论文

职业技能培训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职教育职业技能培养的现状,提出了高职院校如何立体构建以职业技能培养教育为核心的高职教育教学培养方案,并对各实施单元步骤进行了分析。

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理念已深人人心。但高职教育的现状还存在着种种误区:学校对发展职业教育的目的不明确,对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理解存在偏差,缺乏对职业教育的准确定位,难以形成特色和品牌;职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能力;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方式和方法还相当普遍;实习实衫11缺少应有的地位和空间;实习实训场地、设备还难以跟上职业教育的需要,课堂与实践教学隔着一道深深的鸿沟,实验实训在更多程度上是过去活动课的延续,能力培养也不连贯,还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实验实训体系等等。种种这些与职业教育不合谐的音符主要是缺乏贯彻职业技能的培养为核心的完整清晰的实施措施而形成的。

职业技能的形成和发展,必须参与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模拟的职业情境,通过已有知识和技能的类化迁移,使相关的一般能力得到特殊的发展和整合,形成较为稳定的综合能力。论文百事通由此可知,职业技能是由一般能力经过发展和整合而形成的。按照这一思路的启迪,围绕这一核心,为高职院校建立多层次的科学培养方案提供了改革实施的总思路。从多个层面构架立体职业技能培养体系:

一、设置合理专业总课程计划

按“宽基础,活模块”的思路来设置本专业总体教学计划。“宽基础”,是指面对特定的职业岗位群,为学生提供相关职业共同所需的基础知识、技术和基本能力,同时为学生奠定继续学习的基础。基础课的设置原则是宽基础。“活模块”,具体来说,体现出:“层次性、职业性、个体性、动态性”。突出层次性,课程设置应使高职毕业生应既能开拓创新,又能动手;既有较高的眼界,又能将所学付诸实践,还具备向相关专业渗透联结的实践能力。突出职业性,高职专业教育、能力培养要以社会需求和市场需要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侧重于各种基本能力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应用。突出个体性,对于不同的个体对象,既有能力指向目标的多样化差异,又有能力强弱和水平高低的随机性差异,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因材施教。突出动态性、职业技能的培养应处理好长远和近期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专业课、选修课、跨专业选修课、实训实践课的设置要体现出活模块。

二、课程内容体系建设

课程建设则是专业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1.课前准备:职业能力培养将课程内容分解为单元课程体系。从专业教学计划到具体的课程内容实施,层层分解,将课程内容分解为各能力单元教学。内容的重点是各个能力单元的操作程序和标准,这使得课程教学过程是动态的职业能力教育过程,而不只是静态的学科知识的积累。

2.课中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根据各能力单元,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教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生培养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的能力。

3.课后反思: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提高自己教学能力。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有助于教师将专家的理论与自身的实践相结合,并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变化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促使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化,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包括课堂实验教学、实验实习、毕业论文、课外科学研究等环节。认真实施每一环节。

课堂实验教学根据创新能力培养规律,建立分层次合理的实验课程体系,改进实验内容,立足课程内涵,建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注重对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这种教学方式,通过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把课堂理论用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启发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和创造精神,非常值得借鉴,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实验实习环节注重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应该大力发掘社会资源,与企业、行业联合办培训基地。采取校际间实践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缓解大多数学校基地建设的资金缺口难题;应与劳动部门合作,采取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相结合的办法,即可以发挥基地的多功能作用,又可以逐步将高等学校的主要实践教学基地建成相应行业、专业、公众的职业资格鉴定站,使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既能得到上岗前的职业技能培训,又可以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加强毕业论文工作,综合培养与考核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在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要求指导教师尽量为学生提供自己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由创新的能力。通过开题申请、中期检查反馈、小组评议、答辩等程序对毕业论文进行的情况进行及时的了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保证学生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开展课外科研与科技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原动力。

四、加强双证制教育

“双证制”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它的实施要求学生不仅要获得学历证书,而且要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技能等级证书。职业院校通过专业课的灵活理解、专业技能实验、实训课的创新,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毕业时能同时取得相关岗位的准人证书。使学生能重点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新技术和基本技能。

五、加强创业教育

高职院校在订单式教育模式下输出的专门人才更多的是“单位人”,而缺少作为“自然人”的个体创业者。加强创业教育,丰富创业教育的内涵,应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高职院校加强学生创业教育的主要措施有:准许试点自主招生,选拔录取具有创新潜力的学生;改善办学资源,提高学生的主动实践能力;结合专业教学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引人学生的第二课堂。

六、加强师资建设

学校要不失时机的推出政策,培养一些本身基础较好,且理解和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有条件的教师还可以自己通过留学和转岗的方式把自己培养成“双师型”。学校还可以出台一些实质性的政策,对于“双师型”教师进行必要的奖励,来提高学校的教学档次。

职业技能培训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本科院校 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 就业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连续多年持续高速发展,劳动力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企业用人要求也不断提高,高水平、高素质、高层次人才供不应求。高职、大专院校根据市场用人导向,依照国家劳动准入制度,大力开展理论联系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行职业资格证和学历证“双证”毕业制度,使毕业生就业一路凯歌。相比较而言,很多大学仍停留在传统术科教学,对开展实践技能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职业教育停滞不前。近些年,随着扩招后的学生走出校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随之而来,如何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就业成为当今高校学生工作的“重头戏”。面对就业难题,部分高校开始认识到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积极尝试开展大学生实践培训认证工作,以此提高学生的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一、开展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的意义

1.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就业。

2008年以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据相关调查,每年约有100万大学毕业生不能正常就业,更多毕业生即使就业也是用非所学,就业岗位和专业不符,发展和成长均受影响。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一点是大学经典理论教育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脱节。很多用人单位反映大学毕业生存在眼高手低、实践能力差、不能熟练掌握先进生产智能设备等问题,因此,在招聘员工时也更加倾向于注重实践技能的高职、大专生。而对大学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恰恰能够弥补其实践能力弱的不足,使其既能掌握现代经典理论知识,又有一技在身,两条腿走路,为其以后施展才华,更好地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理想奠定基础。

2.完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适应个性化需求。

目前,高校人才培养虽然有专业和研究方向的区别,但仍然囿于通才式培养模式,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压抑学生的天性和创新精神,束缚学生的全面发展,难以充分挖掘具有天赋或有志于从事多方面发展的学生的潜力,使学生成为“两脚书橱”或某个方面的学究,但在实际中却又无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性地弥补不足,缺什么,补什么,实现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将市场需求与个人特点有机结合起来,为其将来走向社会参与激烈的人才竞争增添一个重要的砝码。

3.培养高技能人才,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归根结底离不开人才。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企业生产对机械自动化设备和操作技术的要求愈来愈高。而据调查,素质低、技能单一型的劳动力在我国不同地区占劳动力市场的68%―82%,他们无法掌握先进的设备设施,不能促进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急需熟练掌握先进技术工艺的高技能人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能够使大学生掌握先进的生产流程知识,接触基本的机器操作,形成比较系统和全面的感性认识,从而为社会培养理论与技能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优化人力资源市场构成,提高人才队伍层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二、开展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存在的问题

1.在校大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意识淡漠。

受多年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大学生自身“天之骄子”的思想依然顽固,很多大学生仍停留在“本科毕业搞管理,高职、大专毕业搞生产”的思想上,总觉得大学毕业后随便就能找个舒服安逸的工作,对以后的职业期望没有计划性、方向性,更缺乏为实现个人发展而付出努力的实际行动。由于大学生一直生活在校园内,对社会现实的认知不够深入透彻,绝大多数学生还意识不到职业技能培训对就业的重要性,一部分学生有意识,但却缺乏行动。

2.培训工作协调不顺畅。

对大学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是一项综合性业务,从宣传、组织报名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实际操作训练,再到组织统一考核、鉴定,需要大量的人财物投入,需要与企业、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络及协调配合,其中涉及学校的院系、处室、实验室、实习厂,企业的生产车间、培训中心,指导职业技能培训的上级行政机关等多个部门,而高校主要是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其工作重心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对职业技能培训人财物的投入微乎其微。加之高校职业技能培训多数是义务性质,几乎没有利润可言,往往是自由式发展,缺少足够的支持和发展空间,从而影响到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3.教学力量薄弱,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目前高校偏重术科教学,理、工类大学的实践教学也日趋理论化、形式化,大学生的专业实习时间大幅缩短,以往学生实习下厂矿企业少则两个月多则半年,如今大多安排在一个月左右,即使到企业实习也只是参观学习,没有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实验教学师资力量薄弱,实训教师缺乏动手能力,高科技的实验设备不能熟练操作掌握,教学质量不高,不能全面传授学生技能知识,发挥不出高校实践教学职能。高校实验室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实验教学资源有限,实验仪器设备、场地、实践安排不尽合理,学生动手实践的时间、频率、质量都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大大影响到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

4.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面窄,效益低。

目前,全国职业技能培训开设的统考专业比较单一,多是经济管理类,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营销师、理财规划师等,工程、技术类专业较少,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培训需求。很多本科院校是综合性高校,学科齐全,文理兼收,受开设专业的限制,无法充分利用优势教学资源、师资力量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而参加全国统考,统考收费须全额上缴省、市鉴定部门,拨付的考务费用仅够维持正常统考组织工作;又因针对学生开展的统考专业技能培训费用低,参加培训人数分散,培训费用有时仅够支付教师课酬,培训效益难以保障,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三、如何更好地开展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大学生对职业技能培训的了解和认识。

在校学生是个流动资源,每年毕业生离校,新生入学,循环往复,这就需要培训部门认真全面地宣传,宣传不系统、不彻底,没有延续性,学生对职业技能培训就会疏忽和漠视,也不会主动参加培训。因此,要改进宣传方法,根据高校自身特点开展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宣传栏、横幅、标牌等实物宣传要图文并茂、色彩生动、内容丰富;要充分利用校园网,开设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论坛,跟踪参加培训学生的反馈信息,了解参加职业资格培训的作用,组织讨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想法;要积极联系团学组织,根据年级不同,定期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国家劳动制度、职业技能知识、就业指导等各种讲座,让学生充分了解“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调动学生参与培训的主动性、自觉性。

2.加强协作,为顺利开展培训工作创造条件。

职业技能培训是项综合工作,培训流程包括宣传、组织报名、编排课程、组织教学、场地设施、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顺畅实施。本科院校应提高对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大人财物投入,明确职责分工,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为职业技能培训机构顺利开展工作创造条件,提供物质支持,做培训工作的坚强后盾。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应主动出击,加强与有关单位的紧密联系;加强管理,提高工作效能和执行力;创新举措,完善体制和机制;提高培训质量,打造培训特色,争创品牌专业,建立竞争优势,使培训工作既能体现学校特色,又能适应学生的需求,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作出有力贡献。

3.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高水平的教师才有可能培训出高质量的技能人才。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企业生产自动化更新层出不穷,对培训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培训教师必须是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兼备的“双师型”人才,不仅是理论教学的专家学者,而且要成为实践操作的行家里手。本科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应针对开设的专业,充分利用和挖掘学校现有的人才资源,挑选和培养一批德艺双馨、文武兼备、理实交融、精专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切实担负起培训教学任务、实训指导工作,保证培训的高质量、高水平、高层次。本科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应加强对实践教学、实际操作能力培训的组织与管理,借助高校拥有的实验室、实习厂,安排培训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体验和实验研究,要组织学生深入企业生产车间,让学生通过听讲解、看过程、亲动手,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知,要精心组织专业人士开展学术讲座,拓展学生的眼界,要通过开展模拟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升华,切实提高实践能力。

4.面向市场需求,适时拓展职业技能培训范围。

随着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推广,我国很多省市的厂矿、企业把职业资格证书作为评定员工待遇的重要指标之一。职业技能培训能使员工技术水平和能力得到认可,提高工资待遇。本科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应树立为学生、为企业、为社会服务的思想,积极联系相关当地企、事业单位,充分了解企业与社会需求,结合所在高校特色,拓展职业技能培训范围,寻找资源先进、管理规范的单位,积极开展校企联合培训模式,为企业量身定做一套适应生产、销售、管理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体系,既让学生认识熟悉工业新技术、新设备,又让企业员工学习到生产的工艺原理,提高生产能力,为推动企业长足发展对口输送和培养实用人才,

四、结语

从社会劳动力市场发展需求来看,职业技能培训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推行职业技能培训,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和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途径,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本科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既要关注国家有关政策文件精神和社会发展动向,坚持多渠道宣传职业技能培训,加强与各院系及有关单位的联系沟通,又要结合自身特色,大力挖掘新的培训专业,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途径,逐步完善教学与实践各个环节,才能适应当今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使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越做越好。

参考文献:

[1]刘锦莉,雒曼琪.加强技能培训做好职业资格鉴定[J].甘肃科技纵横,2007,6:87.

[2]史束高,甘昌意.本科院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意义和途径[J].职业与教育,2009,10:67-68.

职业技能培训论文范文第3篇

一、职业技术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

根据以技能培训为主的特点和不同行业、专业(工种)的实际情况,技工学校要在加强文化、技术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逐步建立一支既能指导技术操作又能讲授专业(工艺)理论,专业技术课与生产实习课一体化的新型师资队伍;企业培训中心和就业训练中心要逐步建立一支适应岗位技术(业务)培训需要的既懂专业又懂管理,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五年内,全国各类技工学校,要按劳人培〔1986〕9号文《技工学校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标准暂行规定》配齐专职教师;文化、技术理论基础课教师,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应达到45%以上,讲师应达到40%以上,高级讲师应达到10%左右,技术理论基础课教师应争取掌握某一工种的操作技能;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实际操作技能必须具备中级工(五级工)以上水平,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应达到25%以上,一级以上实习指导教师应达到20%以上,企业培训中心和就业训练中心,要在稳定、提高现有专职教师队伍的基础上,充实专业技术和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各地区、各部门要统筹安排,制定出本地区、本部门培养师资的规划。

二、加强后备师资的培养

1.各地区、各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师资培训基地,单独办或联合办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专科学校、进修院校或培训中心,也可以委托普通高等院校开办师资班,培养职业技术后备师资。

2.各地区、各部门可以从高级技工或技师培训班、技工学校优秀毕业生中选择一部分人,经过教育理论、生产实习教学法以及有关企业管理知识培训后,充实生产实习指导教师队伍。

3.各地区、各部门每年可以从普通师范院校及理工科院校选择毕业生或从有关单位调剂一部分专业对口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文化、技术理论课教师队伍。

4.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培养既能讲授专业(工艺)理论课又能指导生产实习操作的一体化的新型教师。为此,应加快教学改革,尽快总结出一套培养生产实习指导教师的教学文件、办法和教学工作经验,争取办成全国职业技术师资培训和进修工作的中心。

三、采取多种形式,培训在职教师

1.各地区、各部门应根据实际需要,充分利用现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技工教师进修院校、企业职工大学、业余大学和普通高等院校,办好师资班;根据劳培字〔1988〕2号文《关于试行〈职业技术培训教师专业证书〉制度的实施意见》,举办《职业技术培训教师专业证书》教学班,也可以举办教育理论及企业管理知识培训班和外语强化班等,培训在职教师。

2.各类高级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和有条件的技工学校以及企业培训中心,可以通过高级技工培训班,对生产实习指导教师进行本工种高级工技术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

3.各级技工培训教研室、技工学校、企业培训中心和就业训练中心,应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组织观摩教学和新技术、新工艺、先进教学法的讲座,广泛交流教学经验,并采取互教互学、以老带新等方式,积极帮助青年教师提高业务能力,适应教学需要。

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实行有关政策

1.各地区、各部门要在政治上关心教师进步,提高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要开展优秀教师的表彰宣传活动,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积极地在优秀教师中发展党员。同时,每年要为教师办几件好事和实事。组织安排好教师休假疗养等活动。

2.各地区、各部门应认真做好技工学校教师职务聘任工作,注意总结经验,逐步使这项工作经常化、制度化。企业培训中心和就业训练中心, 可参照《技工学校教师试行条例》,做好专职教师的职务聘任工作。

职业技能培训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职业培训;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校企协同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8-054-03

一、职业培训促进校企协同发展

高职院校致力于为区域经济服务,其为行业企业输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工商企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人才来源的主要渠道,但比较困扰企业用人的突出问题是,新招聘的员工不能马上适应角色变化,校园培养和企业人才需求出现了脱节,新进员工在学校所学知识不能及时有效地转化为生产技能。企业对新进的员工都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在岗培训,这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降低了效益。要解决这一问题,一个有效而直接的办法就是把企业的一些在岗培训课程移植到高职院校的课堂上或实践实训环节,使学生在校园里就能接受职业熏陶,掌握岗位技能,实现零距离上岗。

在校教育强调知识和专业的系统化培养,其目标是育人,是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知识、技巧或人生观和价值观相结合的系统的指导和交流。而职业培训是以企业发展为推动力,以岗位要求为导向,以提高工作绩效为目标,强调某项专业技能的提高,是以工作岗位为背景对雇员的工作技巧、方法和理念进行指导与培训。其特点是应用性强,目标性突出。

为了实现“准员工培养计划”,高职院校在日常教学中要结合职业培训的特点,积极开展教学和课程改革,大力推行以提高岗位技能为目标的职业训练。本论文将以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例,探讨职业培训在校企协同发展的应用。

二、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开展职业培训的例证分析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隶属于广东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享有广东通信行业“黄埔军校”的美誉,从2002年升级为高职院校以来,紧紧把握高职教育的发展理念和生存之本,在职业培训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我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运作,学院实施企业化的管理模式,机制灵活,既是公办院校,又是上市公司。坚持依托行业、面向社会、开放办学、创新办学、多元发展,集教、科、产为一体,做专做精全日制大专学历教育,做大做强在职教育培训。这种特色鲜明的办学模式,不仅使我院培养的学生能尽早融入企业,也逐步培养了一支专业功底深厚、实战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们不仅是在象牙塔里围绕着书本深挖理论的教书匠,同时也成长为既懂教学规律又有实战经验的企业培训师,提高了我院的社会服务能力。

我院专职教师潜心研讨,深入企业,挖掘需求,与企业人士一起设计培训方案,编写培训教材,撰写教师手册和学员手册,实施现场培训和现场工作技能辅导,参与企业岗位教材编写和考评。例如,2012年我院曾在企业调研中发现,随着通信行业3G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消费需求的增加,通信企业的营业厅中很多工作人员因为对智能手机不是很了解,在向客户进行推介时遇到了难题,针对电信营业厅终端销售人员的岗位职责,建立了面向营业厅终端销售人员的岗位能力提升模型。第一层次是基础技能包括销售基础、终端认知、业务政策、企业文化和岗位认知;第二层次是专业技能包括营销能力、服务能力、沟通能力和业务能力;第三层次是管理技能包括管理能力、督导能力和训练能力。并根据以上模型,把提升“六力”作为项目培训的重点,即业务能力、沟通能力、服务能力、营销能力、训练能力、督导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发了“3G终端销售能力提升培训”的系列课程,该培训项目不仅受到了广东电信和海南电信的肯定,并由此向广东全省和海南全省推广实施,为两省的终端销售精英提供了1000多人次的培训服务和技能辅导,提高了企业终端销售人员的岗位技能,而且专业教师还把优化过的培训内容应用到学生的实践实训课程上,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并使学生很快融入顶岗实习工作,节省了企业的培训成本,体现出了良好的应用价值。

三、职业培训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要融入地方产业链,服务地方经济,高职院校本身必须要有社会服务能力,必须要了解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并且具有培养企业岗位关键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能力。要把最新最实用的岗位技能训练有机地融入到课堂上,不断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我院结合自身行业办学的优势,经过长期对职业培训和学历教育两大业务板块的实践,使两者在意识形态、师资建设、课程融合、资源利用和教学手段上能够相辅相成。

1 培养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手段

教育的工作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一般性能力,即为今后参加高一级学校学习、参与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做好准备,主要以学科传承知识为本位,而培训则强调使学习者即时具备就业的条件,主要以传授工作规范和工作技能为中心。

在培训课堂,培训师和学员是平等的,培训师要以学员为中心设计、调整和实施培训活动,保证培训的质量。学历教育要引入培训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安排教学活动,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改变教师独大、一言堂的教学作风,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以达到最好的培养效果。

我院专任教师在教学中常把职业培训中有效的教学手段应用到学历教学中,使课程呈现互动性强、趣味性高、应用性强等特点。在教学方式上借鉴培训的方式,采用授课式、研讨式、演练式、分享式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认真研讨,并且在研讨和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互相学习的能力得到持续的锻炼。

2 企业培训师走进课堂,实施教学

我院的专任教师,还有另一个身份就是企业培训师,面向企业开展企业岗位技能培训和业务咨询,有效地帮助企业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帮助企业选拔人才和做好岗位技能考评等工作。这些专职教师在企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很强的实操技能,对企业各岗位技能的要求有深入理解,因此,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方面能最大限度地与企业实际和专业技能相结合,有效打破了职业教育与就业岗位需求之间的隔阂,为学生毕业后实现零距离上岗打下了坚实基础。除了专职教师,市场营销专业还聘请了来自企业的专业人士作为兼任教师参与学生培养工作。这种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专职教师+企业专业培训”的师资融合模式,使学生接触到行业最新的信息和最先进的技术,也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快速的提升。

3 学培融合,丰富教学内容

不管是学历教育还是职业培训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教学资源,两种情况对教学资源的要求尽管有差异,但也可以共享,在建设和实施时就要做好统筹,可以双方互用,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降低重复建设成本,也可根据现有的教学资源开创新的市场增长点。比如,我院的邮电营业厅、电信体验厅、营销仿真实训室和企业沙盘实训室既可以同时满足学历教育的实践教学,也可为企业的培训提供资源。因为技术的进步和环境的日新月异,企业要求员工的岗位技能也要与时俱进,所以就需要把最新的岗位技能、业务知识和前沿技术等在岗培训课程移植到学生的课堂上。如近年各通信企业急需的电话营销和终端产品体验营销人才,我们在“推销与商务谈判实训”课程中,就合理地引入了一些针对企业岗位自主开发的职业培训课程,如电话主动营销和营业厅终端产品销售能力提升等训练模块。这种贴近岗位要求的针对性和应用性极强的训练,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实操技能的掌握直接与企业的需求对接,学生们在就业市场拥有了较强的竞争力。

4 结合职业培训的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职业培训的教育、督导、教练、复制等四大功能的作用,培训课堂上的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多样,着重操作性、示范性、辅导性,而且在培训方法上要结合成人学习的特点,设计一些有趣味性、发人深思、引起关注的活动,如游戏、故事等,对于知识类的内容的培训采用传统课堂教学的方法来实现,比如,在“3G终端销售能力提升培训”中对于通信行业知识、营销知识、销售政策、套餐、手机软硬件等知识的培训采用课堂讲解和宣贯的方法实现。

在日常的学历教育的教学中,为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则需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采用多种培训方法进行互动式教学。对于理论性较强、概念较多的课程,学生学习的难点是对理论难以理解,或者理论和实践无法贯通。针对这一普遍问题,要综合运用故事、游戏、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故事和游戏不仅能活跃气氛,提高学习趣味性,更重要的是,能够非常生动和深入浅出地说明晦涩难懂的理论。如在讲解“什么是沟通,影响沟通的因素有哪些”时,运用“BIN-GO”游戏,就能把沟通的概念生动形象地让学生理解。而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论应用能力,通过讨论和发言,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对理论的认识更深入,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沟通能力。而操作性、技能性强的教学内容,则可综合运用观摩、角色扮演、示范、练习、情景模拟等培训常用手段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如在讲解“推销与商务谈判”中的“异议处理”的内容时,教师引入岗位实操培训的方法,如角色扮演、示范、情景模拟相结合。学生在接到任务后,先策划学习情境,完成角色的分工,然后设计脚本,进行角色演练,使学生掌握异议处理的步骤,并引导学生总结异议处理的方法和技巧,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处理客户异议的能力。

四、职业培训在高职教育中实施的保障措施

高职院校开展面向企业的职业培训业务,是高职院校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高职院校为地方经济服务的体现。一方面,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得到了高职院校的支持和帮助,不仅可以招聘到可用的员工,而且能够帮助在职员工不断提高工作技能,满足企业员工终身学习不断充电的需求;另一方面,学历教育引入职业培训,可以打造具备双师型素质的教师团队,可以使学生更好更快地融入社会,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具备更强的就业竞争力。职业培训在校企人才培养中作用的发挥,需要完善的措施予以保证。

1 注重企业文化教育,加强制度保障

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有根本的不同,很多学生到企业后倍感不适的原因也是不能很好地融入企业的氛围,不适应企业的文化。而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需要长时间的熏陶。我院企业办学的性质——既是公办院校又是上市公司的双重身份,使得校园中企业文化氛围浓厚,教学中课堂上也时常带有企业文化的烙印,所以学生到企业就职后减少了摩擦,能很快适应企业的文化,融入企业的生产经营。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实现高职院校的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双轮驱动”的战略,培养企业能用之人,需要用完善的制度来做保障。我院通过了ISO9001的认证并全面引入了ISO9000管理体系,职业培训管理、教务管理、学生管理、师资管理等都用ISO9001的质量标准规范管理,实施绩效管理制度,提高了专任教师参与企业培训与咨询的能动力,建立了学院教职员工的轮岗制度和到企业实践的管理制度,给培养具有企业实战经验的“双师型”师资提供了土壤。

2 沟通协调,建立合作机制

尽管学校和企业的运行机制有所不同,但双方有利益结合点,良好的沟通和有机的协调能够使校企双方减少摩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使校企双方在人才资源上能够合作,使学校的教学活动能够和企业的持续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可行的办法是企业与学校相互渗透,学校针对企业的发展需要设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发展方向,并投入一定资源开展与企业需求相适应的职业培训项目,并将培训成果转化为提高生产力的推手,更好地为企业经营运作服务。企业也主动为学校提供项目机会,建立利益共享关系,真正实现“教学-科研-开发”三位一体。学校在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各种技术、营销、管理、咨询服务的过程中可获得相关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和需求的第一手资料,为课堂教学提供案例,使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促进人才培养手段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3 规范培训师的评估体系和课程评估体系

为了保证教师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我院鼓励教师参与培训学习,可以不受限制地到在校举办的培训课堂上学习,并有计划地把教师送出去参加培训。我院除了要求教师经常参加各种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培训,还必须每年到企业工作一个月,每两年轮岗到企业培训师岗位上工作。我院推行绩效管理制度,积极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培训和企业咨询项目,以此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为企业培训服务的能力。同时保证教师每年都要参加高职院校学术交流一次或以上,使专业教师一方面及时把握行业发展动向,另一方面,不断拓宽视野,确保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的持续提升。学历教育对专任教师的考核主要是由教学督导、教务管理部门、同事、学生给予评价。而对于专任教师的另一个角色——企业培训师的评估主要是由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根据培训的效果给予评价,同时由培训学员从10个方面对培训师的培训质量给予评价。

参考文献:

[1]田保民,职业培训的特点及其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7)

职业技能培训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区别与联系

当前,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深入开展,各种课程改革的思路和模式层出不穷,其中以项目教学法,模块化教学为代表的职教改革正在逐步深入人心。由于其采用了模块化教学,集中上课培训的培养模式,有人误认为职业教育改革就是职业培训。因此有些学校直接采用职业培训的模式进行技校教育改革。这是技校教育改革中的一个误区。那么技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区别在哪里,他们有没有共同点呢?

1什么是技校教育、职业培训

职业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职业分工及社会职业领域的不断拓展,职业教育已经从其内涵形成自己独有的完整体系。现代职业教育包括职业教育(技校教育)和职业培训等范畴。中等技校所进行的教育是有学历的职业教育,它与职业培训同属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两种形式。职业技能培训是培训某一产品、工种和岗位的生产知识和技能,而技校教育则是培养掌握某一工种群和某一职业群的生产知识和技能。属于国民教育系列的学历教育,招收的是未就业的中专学生,有固定的学制和规定的课程,固定的教学计划和师资力量、实习规模,固定的招生和毕业生安置程序,占据着国民教育系列的半壁江山。劳动、人事部门组织的职业、行业岗位技能培训,是一种职工的上岗和在职及再就业的职工培训。面对企业的新老职工、待岗职工,多就职业岗位的职业道德和规定技能进行短期的或长期的培训,只学与行业岗位相关的课程,学生学完规定课程,经过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发给相应的从业人员资格等级证书,持证上岗。可见这是一种非学历教育,是对职工的行业素质进行管理的一种方式。二者同属于职业教育,有着好多共同点和不同点。探索二者之间的异同,对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有益处的。

2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相同点

技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均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都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健全与劳动用人制度改革的深入,技校教育在以更快的步伐向“更专”的方向发展,为职业技能开发事业作出贡献,职业培训也在充分利用劳动、人事部门的师资、项目开发、管理、试验设施设备的优势,与技校教育形成了相互依存的面,它们有以下共同点:

2.1培养目标相同

技校教育与职业培训都是探索职业岗位特点,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职业培训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专业职业道德和实用技能的应岗人才。由于培训时间的限制,只能学习现代企业上岗用得上的技能知识,培训内容有着鲜明的现时针对性和实用性。而技校教育,作为一种学历教育,学制2年至3年,学习的知识、技能较完备系统。它不但要培养人才的技能和应岗能力,而且还要培养人才的长远的研发能力,注重行业技能的前瞻性。围绕这种职业应岗的能力,还要培养人才具有解释、说明这种能力“所以然”的基本知识。还要学习与这个专业相关或相近的其他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与这个专业相配套的文化课的知识和技能。可见,中等技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当首先是具有专业知识和过硬技能的实用型人才,其次,是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2.2都实行双证书制度

目前无论高职还是中职,都推崇职业技能鉴定,让学生在求学之余,获得一个或几个与自己专业相关相近的从业人员资格证书。与此同时,劳动和人事部门主管职业培训的基地,也办起了中等技校,对新上岗的职工进行学历教育。本来,中职发学历证书,职业培训发从业人员技术资格证书,现在双方都出现了交叉现象,这种现象的背后是人才市场,“双证制度’已经成为用人市场的必然要求。

2.3针对职业特点选编教材的方向目标是一致的

职业教育要与社会职业岗位用人才能的实际需要相符合,要根据各行各业的岗位特点来选编教材。这一点,两种教育的方向目标相同。不同的是,职业培训注重的是专业技能、职业道德等等,而中职教育除了注重技能培养外,还注重专业基本理论的培养,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拓宽人才的使用面。因而,他们的培养计划和使用教材,就有着很大的差异,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技校教育中开设有文化课。就注重人才的技能培养这一点来讲,目前,各种职业技能鉴定的教材,虽能较准确地反映这个行业的用人技能要求的特点,而且还注重知识的更新,但还不太适合目前中职的教学,一是这些教材偏重于实用技能,而理论解释不透;二是这些教材的章节安排、内容条理,其教条性不太强。

3技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的不同点

3.1培训的对象范围不同

技校教育主要是培养后备劳动力,职业培训培训的主要是现实的劳动力。前者大部分属于全日制教学范畴,所需时限较长,而后者则是比较灵活,所需时限较短。

3.2教学内容不同

技校的教学内容与范围面较宽,并界于常规教育和职业培训之间,设置的专业具有“指导性”的意义;而职业培训针对性比较强,专业化程度高,被培训者的职业角色趋向更加明朗化。前者一般要设置一定比例的文化课的教学,后者一般情况下,不专门设置文化课的教学,即使设置,也是必要的文化课补习。这是技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最大不同。

3.3管理的主体不同

即技校教育和职业培训的主管部门不同,技校教育一般由教育部门主管,而职业培训大多由劳动部门主管。

4结语

中职学历教育和职业岗位培训,是职业教育的两种形式,二者各司其职,一个是学历教育,一个职业培训,是两条腿走路。二者又互相渗透,互为补充。中职学历教育需要职业培训的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并在教学中引入职业技能鉴定的教材。劳动、人事部门组织的大型职业培训,也采用以技校为依托的办法,让技校成为劳动、人事等部门的挂牌培训中心。职业培训与技校教育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局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