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际学校的课程体系

国际学校的课程体系

国际学校的课程体系

国际学校的课程体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国际化;财务管理;课程体系;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1-0001-04

0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对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激增。在全球化视角下,培养“具备国际化意识和国际化框架的知识结构,具有国际交际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通晓国际规则,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全球市场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并能从容应对国际化市场化带来的各种机遇与挑战”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将成为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有赖于高校的国际教育水准,以及国际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1 国际化课程体系的含义及特征

课程国际化是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被公认为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关键维度和实现培养具有国际化人才的重要途径。

1.1 国际化课程体系的含义 课程国际化是从知识全球化的角度出发,全面设计本国的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从而使所培养的人才能解决不同文化群体之间交流合作和发展中所遇到的障碍、隔阂和差异,并通过分析比较、鉴别与筛选将他国文化、社会、科技和管理精髓融入本国文化中。

迄今为止,课程国际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①开设一些国际课程,讲授国外科学文化成果,如设立国际经济、国际法、国际金融等课程;或在传统的课程中融入国际化内容,如增加国际背景、国际案例、外国文化等;②开设用外语(主要是英语)讲授的课程。③将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应用到课程的实施中,进一步加深课程的国际化程度。目前,除了世界一流大学以外,大部分国家高校的课程国际化程度处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1.2 国际化课程体系的特征 课程国际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文化成果,与本国传统课程相融合,建构自己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并参与到世界高校课程体系之中;②把本国优秀科学文化成果向世界推广,让外国人认识和理解本国的优秀科学文化成果。

一个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应具有如下特征:①开放性,即该课程体系向世界开放,能迅速反映现代科技、文化、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并不断调整、优化。②共享性,即实现课程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共享,包括设立开放性课程、跨国选修课程、优秀教材的共享、先进教学方法手段的交流等。③通用性,即通过国际上认可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和标准,使本国的课程、学分得到世界的认可。

2 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课程体系的现状及发展的障碍

经过十多年的专业建设,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的课程体系不断优化。目前,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可以用“2+2”模式来概括,其中第一个“2”代表两个平台,即通识教育平台和专业教育平台;第二个“2”代表两个模块,即理论模块和实践模块。专业教育平台上理论模块分别由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或核心课、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构成,包括经济类(含金融、贸易、法律)、管理类和财务会计类课程;实践模块由各类实训、实习、专业技能大赛、专业资格考试、毕业论文设计等构成。各高校大多数财务管理专业在2个平台上开设的基础课和必修课大致相同,选修课和实践模块因各校办学条件、优势特长不同而差异较大。

2.1 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课程体系的现状 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在国际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如下的成绩:

2.1.1 树立了课程国际化的理念 新形势下,我国许多高校将国际化作为财务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如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为“亚洲一流,国际知名”,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将“国际化”确立为财务管理本科办学特色,大连民族学院提出要培养“有较强外语能力和沟通能力,通晓国际规则的国际化、高素质、应用型的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这些高校树立了“课程国际化”的理念,逐步构建和优化国际化的课程体系。

2.1.2 多种方式构建国际化的课程体系 ①开设专门的国际化课程。许多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普遍重视国际化趋势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许多高校专门开设了国际化课程,如国际关系学、国际问题研究、国际政治、国际法、国际经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文化研究、国际史、国际财务管理、国际会计等,这些课程反映了国际社会、政治、历史、法律、文化、经济、贸易、金融等方面的发展状况,使学生能接受全方位的国际化教育。②增加课程的国际化内容。许多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在传统课程中增加了国际化内容,加入外国知识和国际观点,加大比较文化和跨文化理解的比重;及时把将国外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科技成果补充到教学内容之中。例如,在传统的会计类课程中增加国际会计准则、国际审计准则、跨国公司业绩评价、比较会计制度、管理信息系统和控制等国际化内容;在传统的财务管理类课程中增加比较财务管理、西方财务理论、金融工程、期货与期权等国际化内容。③实现跨国选修课程。通过开设国际财务管理专业、与国外高校联合开办学位课程以及学生互派的交流项目等形式,实现跨国选修课程,推动课程的国际化。随着国际化认识的提升,一些高校设置了国际财务管理专业或财务管理国际班,如西南财经大学开设了财务管理双语实验班(国际化方向)。此外,一些高校积极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联合培养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如东北财经大学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国王大学学院合作举办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④其他方式促进课程的国际化。通过邀请国外学者讲学、派出教师到国外游学进修、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交流、联合科研等方式,建设一支国际化的师资队伍,从而保障国际化课程体系的实施。

2.1.3 开设双语课程,使用国外原版教材或引进教材 近年来,随着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我国高校均开设了一定比例的双语课程,使用国外原版教材,中文讲授或中英文交替讲授,一些重点高校还开设了全英文课程。此外,许多高校大力引进国外优秀的财经类教材,各出版机构翻译出版了一批具有较高质量的国外财经类教材,高校在教学中选用国外翻译教材甚至原版教材的比例大大提高。

2.1.4 采用科学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式 许多高校财务管理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程度,采用多样化的现代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一般高校都具备了多媒体教学条件,一些高校还开办了网上教学、财务金融实验室。部分高校推广案例教学,通过对各类案例(尤其是最新国外财经案例)分析与讲解,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一些高校通过开设各类财务管理实务课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水平。

2.2 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课程体系发展的障碍

2.2.1 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在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这样那样一些问题:

第一,处于初级阶段,国际化程度有待提高。我国大多数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还处于第一或第二阶段,缺乏国际化建设的经验,对课程国际化的深刻内涵理解较肤浅。具体表现为: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局限于目标和专业的设计上、或与国外大学合作培养上,未将国际化的实质内容渗透到财务管理本科人才的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中,未反映到国际化课程的改革中。

第二,国际化课程尚未形成一个科学完整的体系。对财务管理课程的国际化,一些高校缺乏科学而系统的规划和管理,将双语授课、使用外文原版教材或海外资格证书的培训课认定为国际化,生搬硬套国外课程和教学内容,忽略本国特色和文化。在通识教育平台的课程设计上,那些能够体现学科发展前沿动态和介绍新兴学科的课程较少,反映学科交叉和综合发展内容的通识教育课程严重不足;此外,各通识课程之间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必然的递进关系。

第三,课程国际化的实施效果不佳。一些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国际化的实施手段单一、效果欠佳。例如,在人才培养时更多地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跨文化沟通、理解、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国际化教学材料的使用较少,跨文化案例和素材的应用更少,跨文化比较及批判性思维严重缺乏;在创建多元文化的学习环境上,许多高校以输出学生为主,输入的留学生较少,难以形成国际化的学习环境。

第四,双语教学比例较低,国际化教材的使用效果亟待加强。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双语教学比例不够,教学层次较低,大多为半外语型(使用外文原版教材、中文授课)或混合式(中英文交替授课)教学方式。全外语型(沉浸式)双语教学方式使用比例极低,据统计,目前我国高校中985高校全英语课程比例不到10%,211高校不到2%,而大部分其他层次高校都是零。大部分高校使用引进的原版教材进行双语教学,由于原版教材在课时设计、内容编排、知识广度深度等方面不太符合我国国情,再加上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英语水平均未达到要求,使用效果大打折扣。

第五,国际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教学方式需大力推广。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性学习、国际化远程教育、网络教学、课堂案例教学、讨论教学、模拟教学等先进教学方式和技术手段在一些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尚处于尝试阶段,推广和普及尚需时日。许多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师仍沿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教学模式,未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2.2 建设国际化课程体系的主要障碍 尽管不同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国际化程度不一,实施效果不同,造成实施效果差异的原因不同,但概况来说,大部分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障碍有:

第一,受制于经济驱动下的大学商业化动机。在经济利益和市场需求驱动下的高校国际化,必然会偏离高等教育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初衷,造成大学国际化的原有价值如理解、尊重、交流和合作等元素让位于长驱直入的贸易本质。在这种动机下构建的国际化课程体系,难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规律,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只能流于形式。

第二,受制于大学国际化改革的模式。尽管我国高校普遍重视自身的国际化发展,但是大部分高校国际化改革采取自上而下的推进模式,并未充分调动课程国际化的主要参与者—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事实上,许多高校教师并未对课程国际化持正确的态度,认为双语教学或全英文教学可有可无,更别说主动参与到课程的国际化建设中。此外,承担国际化课程的教师虽然比其他教师付出更多努力,但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实际上课效果不理想、教学评价不佳,再加上没有差别的待遇,严重打击教师参与国际化课程的积极性。学生的情况类似,一些学生出于就业和考研等目的,不愿在国际化课程上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加上担心双语课程“太难”或“听不懂”,放弃选择双语课程。

第三,受制于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教师作为国际化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他们的态度和观念直接影响着国际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他们的知识和方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际化课程的效果及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质量。参与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教师需要具备如下的知识和能力:①强烈的国际化动机,丰富的国际化专业知识和跨文化的一般性知识,并能将这些融入到课程开发和教学中,以批判和比较的视角来看待跨文化的学术问题。②与国际学术圈保持紧密的联系,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领域。③国际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课程的教师必须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灵活运用研究性学习、讨论式学习等先进教学方法。④熟练地应用英语进行授课的能力。事实上,能达到上述要求的国际化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在我国高校是非常缺乏的。

第四,受制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参与国际化课程的学生需要同时兼顾外来语言和专业内容,尤其是要花相当一部分精力来应对语言问题,因此,学生的英语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国际化课程效果。如果学生的外语基础不扎实,势必会影响其对专业内容的掌握和国际化课程的教学效果。从一些高校双语授课的实践反馈来看,参加双语教学的学生中能听懂三分之一以上内容的学生数占到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二左右,而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基本听不懂。这样使得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前面又多了个障碍,违背了双语教学的初衷。

3 加强我国高校财务管理课程体系国际化的对策

3.1 整体规划,形成合力推动课程的国际化建设 高校应将课程国际化纳入学校的总体规划和人才培养目标中,研究实施课程国际化的政策机制,对国际化师资的引进、国际化教材的选用、国际化教学方法的推广、教学奖励等方面制定具体政策。组成校级团队在全校各院系实施和推广课程国际化,定期召开课程国际化研讨会、双语教学经验交流会和教学观摩等等,营造课程国际化的校园氛围。

3.2 不断优化国际化的课程体系 首先,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和财务管理专业的发展需要,设置跨人文与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等综合性通识教育类课程。例如增设历史分析和社会分析、文学艺术、外国文化、道德伦理、自然科学等方面的课程。其次,强化公共英语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建议在保证大学英语总学时不变的前提下,增加英语强化训练课程,如英语听说(第1学期)、商务英语听说(第2学期)、商务英语读写(第3-4学期)。同时开设跨文化交流与比较的课程,例如《东西方文化比较》、《外国历史》、《西方思想史》、《西方经济史》等,为双语教学与国际化意识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在专业课中增加双语教学的比重,适应国内、国外、国际三种环境变换的全球财务的视野,提高对外进行交流的外语能力。从第1门专业课开始,循序渐进地进行双语教学:管理学和微观经济学(第1学期,部分双语),初级会计学和宏观经济学(第2学期,部分双语),财务会计和金融学(第3学期、双语),国际金融和财务管理(第4学期、双语),管理会计(第5学期,双语),投资学和国际财务管理(第6学期,双语),国际财务管理(第7学期,双语)。

3.3 加强双语教学,推动教材和教辅的国际化 双语教学和全英文教学是培养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的重要方式。建议对国际化程度高的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如金融学、管理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金融市场、公司理财等课程。对专业性较强、难度较大的选修课程则可以选用翻译的国外教材或国内优秀教材,中文授课。在双语教学层次上,建议先从低层次的双语教学模式开始,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和专业知识的积累,逐步过渡到较高层次的双语教学模式。在条件成熟时,可在高年级开设的课程中选择几门(核心或选修课程)进行全外语型双语授课。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的方式,使学生从心理、能力和英语思维上逐步适应双语教学模式。此外,在具体的双语教学实践中,建议分班教学,即根据学生英语水平高低将英语水平大致相当的学生分在一个班里,接受最适合的双语教学模式。

建议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加快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国际化建设。由于国外出版的教材质量良莠不齐,在引进国外教材时要特别注意甄别教材的质量。在使用原版教材教学时,教师要注意结合本土化的内容,切忌照本宣科、生搬硬套。

3.4 大力推广国际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教学方式 首先,改变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将导学式、互动式、案例式、研讨式教学法应用到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堂圆桌会议”、“课程论文”和“小组作业”等方式形成“学生自学体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钻研精神。其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例如建立网络教学平台,为师生提供一个教学互动、教学资源、管理和沟通传播方式的数字化教学环境,为学生开展探究式、自主式和全天候学习创造条件。

3.5 推进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建设 培养一支英语水平高、学科知识强、适应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是课程国际化建设成功的重要保证。打造国际化的师资队伍,一方面要大力吸引国际师资的加盟,在全球范围内招聘财务管理专职教师、课程教授或客座教授;另一方面是建立完善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培养机制,定期选派财务管理教师到英语国家进行强化训练,回国后尽快开出双语教学课程,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国际化课程的授课质量;选拔一批有长期出国经历的教师组成了双语教学的核心团队,通过“传、帮、带”等方式扩大双语教学师资队伍,让更多的专业教师加入到课程国际化建设之中。

参考文献:

[1]高玉蓉.对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11):37-38.

[2]蒋玉梅,孙志凤,张红霞.教师视野中的高校课程国际化——基于对中英大学教师的调查[J].开放教育研究,2013(08):74-83.

[3]林琳.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双语教学问卷调查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2013(03):86-88.

[4]马春爱.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06):264-265.

[5]陈春华.高校会计国际化课程体系研究——基于国内10所高校的调查分析[J].财会通讯,2013(06):31-33.

国际学校的课程体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国际化;物流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作者简介:柳学信(1972-),男,河南信阳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北京?100070)

基金项目:本文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教改重点项目“工商管理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0-0023-02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必须顺应全球化的潮流,培养适应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满足国民经济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必然需要大量具备国际视野、懂得国际规则、具备物流专业知识的大量人才。但是,中国制造业发达省份,如广东、上海等沿海省份,极为短缺物流规划咨询、国际物流和物流科研三种人才。目前物流业内中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还是专科以下学历,人才数量和素质都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探寻物流人才短缺背后的原因,必然要考虑我国大学现有的物流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首先界定高等教育国际化和人才培养模式,然后比较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物流类人才培养模式,借鉴国外成熟经验,探索国内高校物流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对我国教育国际化实践有所裨益。

一、教育国际化

加拿大学者奈特(Knight)把高等教育国际化定义为:“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学、研究和服务功能中整合进国际的或跨文化的维度的过程。”强调了国际化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奈特(1994,2008)认为教育国际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内教育国际化,主要是在国内高等教育活动中融入国际的和多文化的教育内容,帮助学生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二是国外教育国际化,主要包括国外高等教育活动中师生跨国交流、跨国交流项目和相关政策等。

从高校视角来看,国际化实际是指结合国家总体要求,立足本校的实际情况,制订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模式,选择相应的国际化目标和策略,以提高学生国际综合素质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因此,人才培养模式是国际化进程中的重中之重。

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和培养评价四个部分。培养目标是高校根据国家高等教育目标,结合学校办学目标定位、自身办学条件以及社会人才需求等确定的培养方向、规格和专业培养要求等具体内容。培养过程包括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进程和教学内容)和培养途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培养制度一般指学年制和学分制。培养评价指根据培养目标对培养过程和培养人才质量进行的客观衡量和科学判断,如考试制度和评价制度。

二、中外国际化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美国在经历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物流人才短缺之后极为重视物流教育。经过几十年发展,物流教育日趋完善,学科特色明显,专业设置合理,课程体系科学,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中国高校的物流本科教育起步较晚,2001年北京物资学院设置了第一个物流管理本科专业。近年来本科物流专业发展迅速,全国共有318所高校开设物流本科专业,48 所高校在一级学科下面设有硕士点和博士点。但是,在高校教育国际化形势下,国内高校要汲取国外高校的成熟经验,改革现有人才培养体制中的不足之处,创立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物流教育。

1.培养目标对比

培养目标规定了人才培养的类型、规格,体现了人才的基本特征,是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培养制度选择的依据。国外高校的培养目标较为宽泛,如美国物流管理本科培养目标定为“毛坯”,极为重视学生的通识教育。学生通过学学阶段的“通识”课程,打下较为宽泛的知识基础,为将来的硕士和博士学习打下基础。同时,国外高校较为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能力的培养,如欧盟通过“伊拉斯谟项目”和“苏格拉底项目”提升高校师生的国际化能力。

我国高校的物流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表述较为抽象,往往定义为“高级管理人才、高级专门人才”。山西财经大学物流本科的培养目标表述为“为社会输送在物流管理领域具有宽阔学术视野、扎实理论基础、综合素质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强的合格人才”;未能明确表述为何种人才,是应用型还是研究型,是通才型还是专才型都没有清楚表述。其原因部分在于高校在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时要遵循国家相关部门规章,办学体制决定高校不具备办学自;部分在于我国高校因自身办学经验、办学条件和学术水平等方面限制,建立起的工商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完善。

2.培养过程对比

培养过程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进程和教学内容)和培养途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

(1)课程体系对比。美国物流教育起步早,物流管理教育课程体系经过四十多年的实践,建立起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课程体系极为强调物流管理的应用实践,高校物流教育主要是围绕商业经济管理的应用性以及市场需求而设定的。国内高校很多是学习借鉴了美国高校的做法,但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的制约,课程体系相对固定,往往忽视了市场需求,部分课程相对滞后;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弱。

从学分来看,美国、加拿大和新加坡多在在120~130分之间;我国高校一般在150~180分左右。折合学时来看,国外高校学时较少。如美国大学本科学时多在2200学时左右,课程门数一般在32门左右。如哈佛大学本科生要学习的通识、专业基础和专业课是32门。中国高校本科学时较多,一般在2500~2900学时左右,门数多在50门左右。

从课程结构来看,国外大学物流本科的课程主要有通识课程、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如哈佛大学的通识课程包括社会分析和外国文化等课程,相关专业课程也融入了外国知识和国际观点等国际元素,学生通过学习和相关社会实践深入了解国内及国外状况,具备较好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国内大学有公共课程、专业基础和专业课三类。公共课主要是大学英语、体育和政治,融入的国外知识和国际观点很少;专业课往往重视理论体系的讲授,对物流管理的实践重视不足。

课程根据学生选课方式分为必修、限选和选修三类。美国大学的选修课一般占到总课程的60%左右,而我国高校内选修课的比例较小,一般仅在20%左右,选修课程中有关国外文化、国外知识和国际观点的课程极为有限。

(2)培养途径对比。培养途径主要指课堂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从课堂教学方法来看,国外大学一般也采用讲授法讲授大部分课程。但是工商类课程和实际结合密切,国外大学多采用案例教学法,即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如哈佛商学院,所有的课程都要用案例教学,学生两年中要学习400~600个案例。国外大学采用较多的课堂教学,还有研讨会(seminar),学生课外自己查阅资料,阅读相关文献,准备好上课材料,课堂上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讨论;此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使学生系统学习了理论知识,广泛了解不同的观点。

国内授课主要是通过老师课堂讲授的方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相关理论知识。这种方法较好地适应了国内大班授课的方式,能系统讲授理论知识,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利。也有部分课程借鉴国外的经验,采用了案例授课,但总的来说数量少。

从实践教学来看,国内实践环节主要有基础课程阶段的“认识实习”、专业基础课程阶段的“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还有各种类型的校外“社会实践”等模块。国内实践课程所占比例为10%左右。但实践课管理漏洞较多,对实践课的评价考核不系统。多数实践仅要求学生上交实习报告,根据实习报告给予学生课程成绩,实习过程监管较弱。

国外大学极为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课程比重在15%左右。学校一方面要求课程教师有相关社会兼职或兼职经历,教师要根据最新社会发展修订自己的课程,融入当代社会各种元素。另一方面学校通过实地实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习过程中学校和实习单位有人定期指导学生,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体验真实的商业经营管理过程。实习过程有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从素质、态度、语言组织、创新性和团队精神等方面给予学生综合评价。

3.培养制度对比与培养评价对比

培养制度一般指学年制和学分制。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学年和学分制结合方式。学生从入学开始,一般四年内修完所有课程,达到本科毕业的学分,最长可延长到6年。国外大学较为灵活,主要实行学分制。学生学习一定课程,修够学分后才能毕业。

培养评价指根据培养目标对培养过程和培养人才质量进行客观衡量和科学判断,如考试制度和实践评价制度。国内大学主要是通过课程期末考试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一般考试课程期末考试占80%,平时出勤、作业和课堂表现占20%;考查课往往通过考试形式给予成绩,平时成绩比重在30%。国外大学评价手段与国内不同的是期末考试比重仅为50%,学生平时作业、案例讨论、期中测试、出勤等占50%。

三、对我国高校物流教育的启示

从中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比来看,国内高校应结合自身条件制订具体可行的培养目标,提高师资的实践能力和国际化水平,改革现有课程体系,改进现有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手段,以期促进高校国际化,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1.切实可行的培养目标

我国高校培养目标的表述较为抽象,往往定义为“高级管理人才、高级专门人才”。而培养目标体现了一所学校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学校应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学校自身办学条件和学术水平,准确定位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借鉴国外高校对本科、硕士和博士层次的划分,形成具有显著差异的不同层次培养目标,以满足不同层次人才需求。同一高校的不同班级也可形成不同特色的物流教育。

2.具有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

我国高校物流类专业师资队伍较为薄弱。国外大学师资8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且通过兼职等方式具有较强实际从业经验。我国高校师资大多是硕士博士毕业后走上讲台,缺乏实际从业经验。高校应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模式,引进高素质、高学历、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尽可能招聘国际化人才。或者通过聘请企业的管理专家到大学讲学,提升综合师资实力。同时派出有发展潜力的教师去国内大学进修,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学校支持并积极组织教师投身区域经济建设理论、实践问题的研究与探讨,通过产学研结合的科研工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同时积累物流管理经验和案例,以更好地做好教学工作。

3.国际化课程体系

国际化人才是通过国际化课程体系实现的。应该对现行的专业结构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充实,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注重增加国际化成分或元素,例如开设外语课程及双语课程、创建多元化校园、开展合作研究等;在公共基础课和文化素质教育课中针对环境问题、和平问题、多元文化问题等具有全球意义的问题有选择地开设课程;改革教学内容,把当前有关国际政治、世界和各国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基本知识引入教材,引入课堂。有条件的高校应开设多种外语,满足我国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交往的需要。教师在教学内容中要注意介绍国外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科技成果。应选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教材,吸引外国专家、学者讲学,使培养的学生具有全球性视野和国际竞争能力,使我国高校形成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学科群,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专业国际化课程体系。

4.案例教学法

国内授课主要是通过老师课堂讲授的方式,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利。也有部分课程采用了案例授课,但总的来说数量少;案例讲授时往往以教师为主,学生参与程度不够。因此,应采用案例教学法等方式,转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使学生占主导地位,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理论结合实际,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

避免合用SI和CGS单位,例如,电流以安培为单位,在磁场以奥斯特为单位。这往往导致混乱,因为等式两边不相等。如果必须使用混合单位,请清楚说明每个公式中每个数量所使用的单位。

四、结论

物流本科教育是一个与社会经济联系十分紧密的应用性学科,具有明显的国际化特点。本文详细比较了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物流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和培养评价四个方面。从中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比来看,国内高校应结合自身条件制订具体可行的培养目标,提高师资的实践能力和国际化水平,改革现有课程体系,改进现有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手段,以期促进高校国际化,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陶经辉.张晓萍等.物流产业发展与物流人才需求模型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09,(1).

[2]赵群.何家蓉. 日本现代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带给我国的启示与思考[J]. 物流科技,2008, (2).

[3]曹翠珍.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 中国市场,2010, (23).

[4]Paul R Murphy, Richard F Poist. Skill requirements of senior-level logistics executives: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J]. 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1991,12(2).

[5]van Hoek, R., Chatham, R. and Wilding, R. Managers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he critical dimension [J].Supply Chain Management, 2002,7(3/4).

[6]Bessant, J., Lamming, R. and Kaplinsky, R. Putting supply chain learning into practice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 2003,23 (2).

[7]Myers, M., Griffith, D. and Daugherty, P. Maximising the human capital equation in logistics: education, experience and skills [J].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 2004,25(1).

国际学校的课程体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课程结构

专业课程体系是专业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它直接反映了各专业人才培养的宗旨与目标,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环节。尤其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不仅要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更要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因此,很多地方性的本科院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但是,目前很多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未能充分体现出现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不利于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这就需要我们不断调整和革新教学内容,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

一、应用型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课程结构不尽合理

课程体系是培养专业人才的主要载体,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的核心环节和关键内容。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结构过于专和窄, 即专业主干课偏专, 专业选修课过窄。在专业主干课方面, 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干课基本为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统计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等课程,专业课程过分偏重于国际贸易领域和英语领域,国际经济领域的课程偏少,比如只有世界经济概论等课程;在专业选修课方面,专业选修课的面过窄, 可选的选修课不仅数量少, 而且涉及的课程也主要涉及国际贸易领域, 可供学生选择的余地小, 缩小了学生的知识面, 削弱了该专业毕业生未来的工作适应能力[1]。

(二)课程内容交叉、重复和过分理论化

在设置课程时贪多求全,导致许多课程的内容有所交叉和重复,但学生对重复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厌恶感,导致上课不注意听讲,使教师也难组织教学。例如:国际经济学课程中的国际金融知识与国际金融课程重复,国际结算课程中的单据知识与国际单据理论与实务课程重复等。除此,部分教材内容陈旧老化、更新慢,有些教材的内容落后国际贸易新知识几年,甚至十几年,根本跟不上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形势,而老师在课时分配上,受传统旧体系的影响,难于舍弃。

另一方面,现在的毕业生就业压力特别大,在“以就业为中心设置课程”,“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指导下,部分院校依旧过分侧重于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实用技能的培养[2]。

(三)实践教学课时数占教学总课时数的比例偏低

和国外大学生相比,我国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能够获得的实践机会很少,导致毕业后学生从事国际贸易实务操作的能力较为欠缺。例如:在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大学教育中,学生在大学三年级时,可以到相关企业实习一年,然后再重返校园继续深造。学校也有专门的职能部门负责帮助学生联系实习企业,并在实习企业开设专门课程帮助学生学习,帮助他们解决在实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有的国外高校开设专门课程让学生熟悉国际商务环境,甚至让学生到国外去熟悉该国市场。

目前,我国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还无法实现这种实践教学方式,一般只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导致实践教学课时数占比低。以作者工作的邵阳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理论课时数占比为77.84%,实践课时数占比为22.16%,其中实习时间总共才8周,即使全部在企业实习外贸具体操作,一般也很难走完一笔交易的全部流程。

(四)建立校外实习(训)基地困难重重

高校连年扩招,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人数激增,但实习(训)基地的数量严重不足,远远跟不上学生数量的增加,造成了学生在校外实习(训)比较困难。一方面,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到底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实习(训)基地,要建几个、几种类型等问题,在建设过程中考虑欠周,也没有建立校外实习(训)基地的详细计划。另一方面,有些实习单位受规模、场地、办公条件的限制,又要确保员工的正常工作不受影响,因此,留给学生的实习空间就很小,校外实习(训)也难见成效。

二、优化应用型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

(一)优化课程体系

建立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课程体系,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目标。因此,要强调“基本经济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基本技能”三位一体,每门课程都要根据其在专业培养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整合, 强调各门课的相互协调, 加强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 体现课程之间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及内在联系, 以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课程体系的优化需要体现在广和深两方面。广的方面, 要做到课程涵盖的内容能够满足国际贸易发展对经贸人才的基本要求, 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和初步的分析研究能力[3]。深的方面, 要做到使学生能够较为深入地掌握国际经贸理论的由来与演变, 跟踪国际经贸理论的最新发展, 了解国际经贸的最新发展趋势, 掌握国际贸易法律与规则的最新变化。

(二)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

用人单位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的要求是具有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导向,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能够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性的现代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分成几个组,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和总结经验教训,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情景模拟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就是把工作中的实际情景搬到教室来,让学生身临其境,培养学生兴趣,促使其主动学习。例如在国际商务谈判课程中,把学生分成5-7人一组,其中一组为出口商,另一组为进口商,让学生充当不同的谈判角色,把教室布置成谈判场所,让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易磋商,最后达成交易,并模拟签订国际贸易合同。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增强对外贸职业岗位的兴趣和感情,缩短其毕业后适应工作环境的时间。3.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是一种以构建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法。在项目训练中选择 1-3 个工作任务,完成任务的同时,通过知识链接、案例分析和任务练习等方式来巩固学生的职业能力[4]。

(三) 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课时数比例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是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在培养扎实基础的前提下,加强实践教学,尤其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实践教学重点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确保学生大学毕业后具有从事实际操作的能力。职业技能训练包括实验、实习和职业能力训练,就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来说,加强实践教学不仅体现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衔接,更重要的是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的有机结合。

通过校内实验室模拟实习,能够保证学生了解并熟悉国际贸易业务具体操作的各个主要环节,掌握各个业务环节的基本操作程序,为学生到校外企业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在校外实习中,不仅可以锻炼其业务能力,了解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的运用,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锻炼学生基本的语言沟通能力、社交能力、英语应用能力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对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考核[5]。但校外实习也有主要的缺陷,学生无法接触到所有业务环节,特别是一些核心业务,企业从商业秘密角度考虑,不愿意让实习的学生参与和了解,剩下的业务环节只有通过校内实习来弥补。

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训练,可以适当采用以“毕业证书+技能证书”的培养模式,即要求学生拿到毕业证书的同时,又要通过国家有关部门或行业组织的国际商务单证员、外贸跟单员和报关员等各种技能考核,取得其中的一个或者二个资格证书。

(四)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校外实习(训)基地建设

校外实习(训)基地是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的“零距离”接触,是学生巩固理论基础知识、训练职业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的平台。基地除了作为实训教学、职业素质训导、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等平台外,还是开展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就业指导、服务社会等工作的多功能场所[6]。同时,建立校外实习(训)基地,必须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相互服务的原则进行,一味依靠企业,希望企业无偿提供实习(训)条件的做法,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是不可能持久的。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发挥自己专业优势,在享受企业提供的良好实习(训)条件时,利用自身的专业特点,积极为企业服务,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

总的来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集基础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质“三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的需要。科学的课程设置,不仅使学生熟悉掌握外贸实务的具体操作流程,增强感性认识,更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巩固与深化国际贸易理论和方法,不断提高学生发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宣烨.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析[J].教育创新,2008,(2):153-154

[2] 李玉.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J].商业经济,2010,(2):111-112

[3] 李靖波.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针对地方本科院校[J].北方经贸,2012,(10):13-14

[4] 陈楠.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编制应遵循职业能力取向[R].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2:34-35

[5] 张宇馨. 对应用型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体系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0,(2):225-227

[6] 魏格坤,梁荔. 地方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梧州学院为例[J]. 梧州学院学报,2012,(2):86-89

国际学校的课程体系范文第4篇

一、我国多科性特色大学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1.课程理论研究与课程实践相脱节

课程理论一直是世界课程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但由于我国课程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加之长期以来课程设置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审核、管理等原因,课程理论很难在课程体系建设实践中发挥作用,研究缺乏动力。高等学校课程理论研究重视不够,借鉴引进多,吸收转化少,缺乏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思想准备,使课程体系设置没有战略眼光。在缺乏研究的情况下多科性特色大学通常会照搬国内重点大学的课程体系,或是照抄国外同类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急功近利的眼光使课程体系走向极端化,或是过多地强调基础课程的学术化,课程内容偏深、偏难、偏狭,忽视了实践性,或是削弱了基础知识的传授,导致了教育教学质量的严重下降。

2.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过高,导致课程目标不切实际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类型与层次的划分也日趋明显。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多科性特色大学等不同类别的学校在教学资源、办学特色上各不相同,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千差万别。尽管如此,但部分多科性高等学校,特别是一些地方多科性特色大学仍将其所有专业的培养目标都是定位于“高级专门人才”、“高素质科技人才”、“高级管理人才”之上,无法摆脱大学精英化教育的传统思想,不能审时度势的根据学校特点、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及学校不同专业的特点合理确定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而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安排更加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3.各类课程组织不合理,配比不当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专业课程体系中各类课程的比例,在传统的培养精英化人才目标之下,多科性特色大学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也表现出了“四多四少,一不足”状况。

(1)必修课程多,选修课程少,学生的爱好和个性无法体现,创新与创造性缺乏基础。目前多科性特色大学的课程设置中,必修课程往往达到70%以上,选修课仅不足30%,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小,学生疲于应付各种必修课程的考核,即使数量极少的选修课也很少充分利用。同时,由于受到资源的限制,多科性特色大学所开设的选修课课程往往比较单一(主要是传统优势学科课程),影响学生利用选修课程来培养个人独特兴趣,对学生个性发展造成压抑,导致学生思维僵化,知识面狭窄,不具备与其专业知识相关的其他知识和能力,缺乏对问题全面性、批判性的思考能力,更加缺乏创新与创造力。

(2)分科课程多,跨学科课程少,知识的内在联系得不到阐释,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跨学科综合性课程突出和强化了学科之间的联系,符合当前科学发展日益综合的趋势,有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学科课程将本来相互联系着的各个领域进行人为割裂的弊病,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整合的知识结构。然而,由于受到办学传统的影响,在多科性特色大学的课程体系中,分科课程却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传统学科和新设学科课程的融合度低。

(3)理论课程多,实践课程少,学生参与实验和社会实践机会少,动手能力差。在国内高校的课程体系中,实践性课程往往不受重视,通常居于从属地位。国外高校,学生从事实验技能学习的时间占整个课程学习时间的近1/3,而国内大多高校的实践课程数量不足1/5。实践是创新的重要途径,忽视实践教育,理论脱离实践,创新教育就失去了实现的基础,也失去了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4)科学课程多,人文课程少(或者是人文科学多,科学课程少),人文与科学教育融合度低。教育的目标在于促进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多科性特色大学往往是由单一理工科或者文科学校发展而来的。因此,必然在课程的丰富性上与综合性大学存在差距,常常导致学生对人类在艺术、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成就缺乏必备的常识和理解,或者是对自然及科学知识缺乏感知,从而影响到其科学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5)方法论、信息技术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不足,使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降低。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方法的理论,从近期看,能为学生提供科学的思考模式去解决学习、生活、思想等诸多矛盾、问题。从长远看,它具有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适应学习型社会需要,适应当今世界经济科技竞争需要的意义重大的一类课程。在信息化时代,学生选择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非常重要。因此,在大学增设信息技术类课程己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之急需。

4.课程知识陈旧,与知识前沿和社会应用脱轨

现有课程体系围绕过细、过窄的专业,严格按照教育主管部门所规定的课程设置,较少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最新成果及专业在社会实际中的应用。很多高校专业课程更新速度跟不上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变化,有些甚至是已经被淘汰了的,使学生在学校学的东西在社会上“无用武之地”。在对毕业生的一项调查中显示,60%的企业反映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后,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而且多数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转化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与此相对照,30%学生反映,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较远;30%的学生认为所学知识陈旧,要想掌握更前沿的知识,还得自己通过上网、看书等方式来补充[1]。

5.课程体系国际化程度低

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课程及课程体系国际化是一重要领域。课程国际化首先强调的是课程的全球观;其次是一种崭新的课程理念,一种新的课程系统设计思想;最后是强调课程各要素的国际化。近年来在政府推动下,大学课程国际化水平有所提高,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外语课程单一且专业外语课程建设力度不知足;(2)课程的输出和输入并不平衡,课程国际化更多地表现为接受和吸纳世界先进国家的成果,而对于我国优秀的课程内容并没有充分输出;(3)多媒体工具作为现代教学的重要手段在课程的国际化建设中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国际上知名大学的课程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如自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通过开放课程运动(Open Courseware,简称OCW),已向社会公布其从本科生到研究生教育的全部课程(约1 800门),供全世界免费使用,可是国内大学对这些优质国际化课程资源的利用极为有限。

二、多科性特色大学课程体系优化的原则

随着社会人才需求的巨大变化,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终身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多科性特色大学在课程体系优化的目标确定与选择上,更加需要注意协调社会需求的外在价值、学科知识的认知实践价值和学生发展的本体价值三者的关系,将它们辩证、有机地统一于课程体系目标的价值取向上,最终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

1.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课程体系应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这一核心思想。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毫无疑是教育的基本原理,是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大学课程体系的优化应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把“人的发展”理念整合到课程体系中,针对学生身心发展要求,从强调课程内容转向强调学习体验和经验;从强调计划转向强调人才培养的本质,尊重学生主体创造性,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为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奠定坚实的基础。

2.适应性原则

社会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校分层结构的明晰化和毕业生就业结构性失衡现象的出现,说明大学本科生作为当今时代的“高级专门人才”观念已不太切实际。这些变化都要求多科性特色大学在本科课程体系优化时坚持适应性原则,紧跟社会发展、科技发展趋势,加强对人才市场的预测与研究,主动适应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对人才的要求,及时地将其课程体系的目标从着重于专业化的教育向素质型教育倾斜;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素质型“从业”人才。

3.个性化原则

课程体系是不断发展的,不同类型的学校,其课程体系也不尽相同。多科性特色大学在进行课程体系优化时,必须坚持个性化原则,从建立本校的实际和特色出发。正如波依尔博士所说:“每所大学和学院应为自己的特色而自豪,都应要求弥补其他学校的不足,而不是一味模仿。”[2]

4.开放性原则

所谓开放性,主要指大学课程体系中的信息与外界的信息之间能够便利地交流。教育系统最为社会大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时时刻刻都在与诸如科学、技术、文化等社会的其它系统发生着信息与的交换,交换的结果一大部分会通过大学课程的充实、调整与更新来反映,这就要求大学课程体系优化时要坚持开放性原则,便于信息的交流。

三、多科性特色大学课程体系优化对策

如何有目的、有步骤地将现代大学教育理念转化为课程形态,通过课程体系的优化来达成多科性特色大学的教学目标,则是一项复杂的由理论到实践的系统工程。

1.拓宽专业基础,加强普通教育

现在,越来越多的教育家主张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携手并进,普通教育课程的价值已得到更多人的认识。哈佛校长陆登庭在《哈佛校长坦言挑战》中说:“大学的研究固然应该为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大学教育也应当帮助学生从事有益并令人满意的工作。然而……最佳教育不仅应有助于我们在专业领域内更具创造性,它还应该使我们变得更善于深思熟虑,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3]随着现代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也越来越走向整合,未来最具竞争力的知识结构是“T”形的多元化知识结构,即在广博基础上的专精。因此,大学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注意在以专业课程为主导的同时,强调知识的适用性和广泛性,拓宽专业基础,加强通识教育,对共同的基础课程要横向打通,实施跨学科、跨专业的联合,开发综合化课程,以提供学生未来发展所需的知识、能力广度,变传统的职业性专业教育为厚基础的专业素质教育,从而在根本上支撑宽口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2.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

以1952年院系调整为界点,我国高等教育被高度“专业化”了,致使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长期分离。这种情况在单科性的院校中尤其显著。杨叔子院士说,“身需彩凤双飞翼,一翼是科学,一翼是人文,人文文化是‘为人之本’,科学文化是‘立世之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课程体系中的充分融合的重要途径就是大学通识课程的开设。如美国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在经过不断改造后最终形成了涵盖七大领域的核心课程体系,即历史研究、文学艺术、科学、外国文化、伦理思辨、社会分析、定量推理。北京大学也将其通选课划分为五个基本领域,即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学、语言文学与艺术。这些都是多科性特色大学学习的案例。

3.优化各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例,增加选修课和实践类课程

加大选修课程的比例,实行灵活的模块化课程设置是大学课程体系优化的一大趋势。通过专业方向选修课模块化,可以提供给学生在某一专业领域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学生的专业分流培养,满足学生的职业兴趣;通过任选课模块化则能够依据关联的主题,将人文社会、自然、工程等不同学科知识进行系统集成,充分体现出人才培养的知识整体性、学科交融性和学生个性要求,避免学生选课的盲从,有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

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自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重要。国外大学都十分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如“Mind and Hand(动手动脑)”既是MIT的校训,也是他们的课程模式[4]。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课程体系中存在着忽视实践性环节的倾向,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调,实践性课程仅占到总课时10~20%(国外大学通常在30%左右),而且不同学校安排的实践课程大体相似,如“军事教育”、“生产劳动”、“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缺乏对学生职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训练。为此,多科性特色大学在其课程结构的优化中无疑要切实加强实践性环节,增加形式丰富的实践类课程。

4.增设“课题中心”课程,引导学生“在研究中学习”

麻省理工学院的创始人罗杰斯认为,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最有效途径,是教学、研究与关注真实世界问题的结合。目前我国大学课程体系优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开发以“课题”为中心的课程,设立大学生研究计划、组织本科生进入课题项目组参与研究生和教师的科研、进入企业和科研机构从事实践和科研,这种方式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及交流、表达能力的提高。

国际学校的课程体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工程人才培养;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国际合作以及涉外工程项目越来越多,急需培养大量熟悉国际先进技术和行业标准、具有良好英语基础和专业交流能力的电气信息类工程人才。如何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发挥双方学校的特色和优势,探索出中外合作办学电气信息类工程人才的崭新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中急需解决的理论课题。

一、研究背景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高校坚持传授知识、创新知识和培养优秀人才的办学理念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高等院校被人们誉为承担着发展国家科学技术之重的脊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高等院校学生的培养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高等教育在规模上也有了很大的扩张,学校的招生人数近年来迅速增加。但是,从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看,社会需求和学校培养的毕业生所具备的能力之间逐渐呈现出尖锐的矛盾:一方面,社会各行各业缺少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这说明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因此,我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高层次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定位认识、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一个急需研究、探索和解决的问题。在当前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阶段,各高校在育人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变,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高校都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探索。

二、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关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工作已进行多年。一般来讲,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教学规章制度、教育教学模式和人文成长环境。更多的研究内容倡导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中应注重面向社会实际需求、加强学习能力培养、重视实践过程、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提高思维创新能力等。(一)有关教学制度的研究和探索。近年来,国内高校在教学制度改革方面的探索相对集中于以下几个热点:一是使用学分制。学分制既是一种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又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以充分学习自由”的办学理念。二是推行暑期学习制度。暑期学习制度能够帮助部分学生提供科学研究训练平台,帮助他们进行素质拓展教育、工程实践教育或职业培训教育等。三是本科生参与导师的研究。学校为本科生提供参与研究的平台,鼓励学生发表科研论文,在学生就业、升学和相关政策方面给予奖励和倾斜。在美国的大学中,也有很多与此相近的教学制度,例如学生可以自行定制学习规划。此种模式有利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培养。还有的高校设有本科生研究计划,并将其作为一种人才培养制度的尝试。在学习常规课程之余进行科学实验研究,研究内容从选题立项,到研究开展、过程把控、成果鉴定,都依规而行,学生的科学研究训练体系也是完整而又循序渐进的。(二)教育教学模式的设计及优化。目前国内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很多,在教育教学模式实施上,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共享型模式。共享型模式是指合作办学的中外双方各自保留本身的教学模式,对双方学校的授课课程进行互相评估,评估合格后进行备案,互认对方学校的学分。大学期间,学生选课学习并获得相应的学分,经累加达到规定的学分要求,即可获得合作院校双方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共享型模式非常普遍,主要有:“2+2”模式、“1+2+l”模式和“3+1”模式。在共享型模式下,学生能够出国学习,使用国外的优秀教育资源,这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国外的学习模式、人文资源和生活方式。对学生而言,双方学校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能够增加自身的就业竞争能力,提高进入国际人力资源市场的机会,扩大了就业范围。2.汇合型模式。汇合型模式就是把中方院校的教学模式与合作方院校的教学模式汇合在一起,取长补短。汇合型模式合作方式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引入外方合作院校的授课方法,如分组讨论、团队合作、案例教学和实践锻炼等;二是引进外方合作院校的教学大纲、课程资源以及相关学习方法;三是直接聘请外方教师来校授课,直面外方教学过程,同时派遣中方教师去合作院校访学进修,提升授课能力;四是增加双语授课、全外教授课。通过引进、吸收、融合,不仅可以看清授课内容差异,还可以相互借鉴,高效培养具备国际竞争能力的新型人才。目前在中外合作办学院校中,汇合型模式应用较为广泛。对学生来说,此种模式可以在国内享用国外高水平的教学资源,减轻更换学习环境的压力,避免了文化差异带来的各种困扰,同时也减轻了求学的经济负担。另外,汇合型模式中西合璧,学生更容易了解专业领域的国际研究方向,更便于接触国内外先进的专业技术和应用领域,更有利于了解国外的文化资源,通过与中华文明的对比,丰富自己的知识维度,熟悉国际型专业人才的优势标准。对于施行合作办学的高校来说,通过国内外教学资源的融合,可以提升教学服务水平,拓宽教师国际视野,了解国外授课形式,丰富教学经验,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管理经验。合作中学生、教师相互促进,加快了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3.交互型模式。交互型模式主要是指合作双方进行教师派遣授课,选派学生参加短期国外学习。在高校国际化教育的初级阶段,此种模式更具普遍性,操作更为简便。中方院校可聘请外方教师来校集中讲授课程,中方院校亦可派遣教师到国外访学进修,利用假期时间选派学生到国外进行短期学习,实现教育资源国际化。交互型模式办学成本低,可操作性强,能够提升教师国际化师资水平,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国际化现状,全面提升合作院校国际化办学质量。(三)人文成长环境的营造。在这方面,国内的研究成果提出高校应该逐步营造以下几种人文环境:一是“追求科学、崇尚真理”和“国家使命”的学习本质与大学精神文化;二是崇尚科技、尊重知识、注重合作的和谐、健康学习氛围;三是比学赶帮、良性竞争意识的上进文化。竞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活力,健康积极的竞争环境也是一所大学蓬勃发展的动力之源。中外合作办学引进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既可以满足人们渴望接受国外高水平教育的需求,又可避免到国外学习需承受的巨大经济压力。如何引入国外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如何论证中外合作办学电气信息类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对培养国际型的专业人才具有的重要作用,是我们在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发现的一个紧迫课题。

三、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基于山东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合作办学十几年来的经历,我们坚持“国际化、开放式”的人才培养理念,按照“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要求,强调“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按照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澳大利亚工程师协会成为工程师的职业素养的要求(该要求同时也得到美国工程师协会的认可),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掌握电气信息领域先进理论、知识和技能,熟悉电气信息类工程项目建设技术和管理知识,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专业人才为目标,依托我校和塔斯马尼亚大学电气信息类专业学术和教学研究平台,夯实学术基础,强化实践技能,构建了以培养具备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工程素质的电气信息类工程人才为目标的培养模式。根据国际化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结合学校特色及优势,我校在高级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多次组织教育思想大讨论,组织教师在国际化大背景下研究工程教育教学规律,形成了“国际化、开放式”的人才培养理念,提出并确立了如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在经济国际化大背景下,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结合学校的科研优势设置专业方向,我们做到如下三点工作:一是引进、吸收、消化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与优质教育资源,共同培养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创新实践能力,通晓国际规则的高级工程专业人才。二是满足区域经济需求,实施大工程教育,厚实基础教学,强化实践环节,重工程素质熏陶,形成了基础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研究创新性实验和项目驱动教学相结合,特色鲜明的工程实训实践教学体系。三是通过选派本科生到国内外高校交流、引进国外师资、中方教师出国培训交流等方式,拓宽我校的国际化办学视野。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以期实现教育理念国际化、课程体系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学生培养国际化的目标。在培养模式方案设计方面,我校按照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澳大利亚工程师协会工程师职业技术要求,通过对教育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教学运行和管理机制、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构建了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专业工程素质,通晓国际规则的高级电气信息类工程人才为目标的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方案设计中我们集中做到以下几方面。1.加强通识教育,注重打造专业能力拓展的基础首先,建立电气信息类大工程教育基础;其次,加强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育。这能使学生广泛涉猎知识、塑造自我人格。在课程体系的安排上,前两年主要打造宽泛的工程科学基础;在教育内容上,除知识的传授外,还要渗透科学精神、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内容。在基础课程设置上打破专业界限,建立共享平台,融合外方的专业基础课程,厚实基础教学,实施电气信息类大工程教育。2.加强核心课程体系建设,注重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先进性通过学习国际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借鉴国际名校的课程体系,结合本校传统特色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讲授经验,形成课程框架体系优势互补,实现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课程体系的构建注重国际化的课程和教学内容。3.多层次模块化国际化办学必须适应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尤其是电气信息类学科。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课程应相互关联、相互依存但又各自功能明确。依据专业学科发展需要,构建一个独立、完整的课程体系,形成多层次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是专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我校通过学习借鉴世界先进知识和教育体系,不断调整、更新和充实体系内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多层次的课程体系主要体现在课程之间的递进关系,即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则体现在通过知识体系的模块化划分,使得课程知识相对完整。4.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课程体系注重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借鉴和引进国外的实践性课程,通过外方专业教师的直接授课和实验,使学生获取原汁原味的专业国际性知识及专业最新研究进展。理论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国际性、实践性。部分课程直接选用外方课程教材,由外方教师授课,直接与国际教育接轨,保证了课程体系的先进性。5.注重国际交流能力的培养,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架构4年不间断的英语教学体系,开设外国文化类课程,让学生了解外国的文化。假期组织学生研修夏令营,让学生到国外体验本地风土人情,拓展视野。部分专业课程由外籍教师授课,中方教师的课程主要以双语教学课程为主,以此提高学生在专业方面用英语交流的能力。6.项目驱动式工程教育,注重学生工程素质培养建立融合中外双方优势的专业培养体系,专业课程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在专业学习中更加接近工程实际,得到工程素质训练。

四、总结与展望

我校自2011年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以来,研究和跟踪国内外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动态,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电气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营造一流的教学环境,成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的试验田和高水平教学成果的孵化区。我校通过引进国外的优质教学资源,吸收国外的教学模式、培养模式、师资培训模式、课程资源等,以引进促提升,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2019年,在我校中外合作电气信息系毕业生中,考取诺丁汉大学、悉尼大学、莫纳什大学等国外院校研究生的有50余人;考取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国内院校研究生的有60余人。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做出“要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外合作办学迎来新时展的重要契机。回顾我们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探索、创新的心路历程,更加坚定了我们打造独具特色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继续探索前行的自信和决心。

[参考文献]

[1]潘懋元,车如山.略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9(5):35-38.

[2]吴中江,黄成亮.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66-70.

[3]秦逊.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设计的创新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7.

[4]陈慧荣.中外合作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