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商业银行信用管理

商业银行信用管理

商业银行信用管理

商业银行信用管理范文第1篇

搞好集团客户风险管理,必须建立配套的风险管理机制,国内银行要以集团统一授信工作为起点,尽快健全集团风险管理机制。首先,建立统一集中的集团风险管理体系。强化总行对集团客户的集中管理与统一控制,拉直集团风险的报告路径。在总、分行设置集团风险管理团队,由具有丰富经验的风险经理担当。跨国、跨省(区)、跨分行的集团客户由总行进行集中管理,分行内跨支行的集团客户由分行统一管理。直接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信贷调查、信用评级、统一授信、授信操作、贷后检查、五级分类、风险监控、风险预警、不良催收等全部信贷活动。其次,明确集团风险的管理主线和工具。管理主线就是要弄清关联关系、关联交易与关联互保,解决信息不对称;管理工具就是要充分发挥信用评级、风险限额、用途监控的作用。第三,完善利益分配和协调管理机制。在集团风险管理中,应按照“风险、收益和成本相匹配”的原则协调主办行与协办行的利益分配。凡是由总行集中管理、分行具体经办业务的集团客户,分行按业务量和风险度获取收益、承担经济资本、计提拨备外,应按照授信比例承担总行管理成本。第四,优化集团客户风险管理流程。风险管理过程本质上是信息管理。集团管理始于单户管理,但又有别于单户管理,其风险具有系统性、隐蔽性、破坏性强的特点,所以,集团风险管理流程应特别突出信息收集、额度监控、贷后管理、信息维护等环节。

二、加快经营战略转型,形成业务特色和比较优势

国内银行要避免“羊群效应”的负面影响,必须尽快形成业务特色和比较优势,依靠业务特色获得可持续发展。第一,加快经营战略转型步伐。资产业务加快转向零售贷款、

信用卡、贸易融资业务,逐步降低企业贷款在总资产中的比重,降低大企业大集团贷款在企业贷款中的比重;对于集团客户,应主动调整营销策略,以贷款产品为基础,积极发展现金管理、

企业年金、投资银行、财务顾问等特色产品,满足企业不断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进而与集团形成相对稳固的合作关系,获取多元化的收入来源。第二,加快实施行业聚焦与信贷组合管理。行业聚焦与组合管理是商业银行预防行业风险和集团系统性风险的有效手段,行业、客户、地区、业务是信贷组合的重要维度。国内银行要以客户信用评级、债项评级、RAROC等为基础手段,从全行整体利益的角度出发,实施行业聚焦研究和股东价值导向的信贷组合管理,分享国民经济的发展成果。第三,加强资产业务创新。基于国内银行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对外资金融机构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的背景,加强资产业务创新与风险管理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国内银行必须下大力气研究客户财务管理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特别是集团客户的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和资金统一结算、风险统一控制的内在要求,开发更多的金融工具和服务产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理财型银行”,避免只有传统信贷产品的被动局面。

三、加强关联交易和关联行为分析,建立集团客户发现机制

切实弄清集团的关联关系,有效掌握关联交易的实质和影响,才能从根本上搞好集团风险管理。首先,要加强贷前调查,提高调查水平,严把集团客户关联关系关。除了完成单户企业的信贷调查和信用评级外,还应深入调查集团的股权架构、主要行业状况、市场份额、银行融资和区域分布情况,弄清集团关联关系和关联交易,正确列出集团家谱,客观地提出集团信贷调查报告。在客户评级中,关联客户评级应不高于集团公司评级。如协办行发现集团某一子公司有特殊风险,应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主办行,并对子公司评级作相应调整。其次,积极探索关联关系和关联交易的识别方法。通过集团业务经营和资金往来的关联程度、公司标识的统一程度以及集团成员对外投资和接受投资等情况,了解和掌握集团的家谱和管理方式。注重从控制(投资)、被控制(被投资)关系、交易往来及定价政策发现关联关系。对于没有表面控制关系的,要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确定关联关系,有共同的所有者、控制者、管理层的企业也应视同集团管理。加强关联互保分析,分析关联互保的背景、总量和结构,确定关联互保的风险程度。第三,建立集团客户发现(生成)机制。一定程度上,集团客户的发现机制是银行集团风险管理的先导。国内银行应建立集团信息集中维护机制,改变目前的分散方式,具体可以由基层行提供集团客户信息,总、分行设集团风险经理集中录入。

四、科学设定集团风险限额,防止过度授信发生

要有效避免过度授信“垒大户”,国内银行必须强化理性竞争、审慎授信的风险观念,加强同业交流与合作,探索有效的方法,科学设定和管理集团风险限额。第一,建立集团风险限额确定机制。集团风险限额必须与其经营规模、财务状况、负债结构与现金流量相匹配。如根据信用评级和债项结构确定风险限额;根据集团主营收入、净利润、现金流状况确定风险限额;根据集团净资产、负债率和负债结构确定风险限额,以及综合各种方法进行确定。其次,区别设定和使用集团风险限额。对于紧密型集团,要集中授信、分散使用,先以集团合并财务报表为主要依据,综合考虑集团净资产规模和年度营业收入规模、经营性现金流量、负债结构及对应的偿债能力,确定集团风险限额。然后再考虑集团内单一客户的独立偿债能力、贷款串用风险、关联担保能力风险以及风险的传染性,审慎确定集团内主要成员的风险限额。对于松散型集团,则要分散授信、汇总管理。先分别测算集团成员企业的最高授信额度,再汇总测算集团整体的风险限额。第三,完善分支行和客户经理的绩效

考核机制。减少贷款规模在考核中的占比,突出风险价值导向考核,通过考核机制的完善,促进理性、审慎风险文化落地生根,促进主办行、协办行积极参与集团风险全过程。

五、强化信贷资金用途管理与还款来源监测

首先,密切关注集团投资行为。银行贷款应主要支持集团核心业务、核心项目、核心资产的流动资金需要,避免与高成长、高资本运作、处于高投资期的集团发生授信业务;突出支持平稳增长、专注主业、适度投资的集团,坚持流动资金不用于集团项目投资与并购支出。贷款发放后,要及时进行资金用途和流向管理,掌握集团核心现金流,确保第一还款来源的充分性。其次,要合理安排集团的资产业务品种。品种安排必须与集团真实需求相匹配,中长期贷款对应项目建设或技术改造的资金需求,避免短贷长占。对流动资金贷款进行分类管理,区分铺底性和临时性的需求。第三,贷款用途纳入合同条款管理。设置预防性条款,如信息披露与告知、资产转让限制、财务比例限制、关联交易限制、利润分配、交叉违约等条款,确保集团按合同约定使用贷款。第四,加强集团账户资金流监测分析。将银行的信贷系统与会计系统进行对接,通过技术手段监测集团账户资金进出,跟踪信贷资金流向,监测其是否按合同使用,分析其真实还款来源。对存在异动流向的,及时采取措施。

商业银行信用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巴塞尔协议三》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3-0096-04

商业银行是金融市场的主要构成部分,关系着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商业银行一直以来又是风险聚集的焦点,虽然在2008—2009年金融危机中,中国的经济体并未受到太大的冲击,但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仍然不可忽视,在这诸多风险中,信用风险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深入研究中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问题,不仅是商业银行作为微观金融主体进行内部风险管理的自主行为,从宏观上看也是防范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导致银行体系崩溃、引发金融危机、产生系统性风险的需要。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及管理理论基础

(一)信用风险的内涵及特征

信用风险(Credit Risk)又称违约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未能履行约定契约中的义务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即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它是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信用风险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1)经济运行的周期性:在处于经济扩张期时,信用风险降低,可能会低估信用风险的发生;在处于经济紧缩期时,信用风险增加,可能会高估信用风险的发生。(2)对于公司经营有影响的特殊事件的发生:这种特殊事件发生与经济运行周期无关,但是对公司经营有重要的影响。

信用风险的特征主要有:一是客观性。只要存在不确定因素,信用风险就会必然存在,不管采取什么样的管理行为,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杜绝信用风险的发生。二是不确定性。信用风险准确发生的概率以及发生后导致的具体结果是不确定的。三是传染性。一个或少数信用主体经营困难或破产就可能会导致信用链条的中断和整个信用秩序的紊乱,甚至产生系统性风险。四是难以量化评估。信用风险的量化分析之所以比较困难,主要原因是缺乏大量有效的数据库数据。五是可控性。在正确分析和评估信用风险的基础上,可以采取主动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尽可能使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和损失发生的大小程度降到最低。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通过指导和协调各机构业务活动来预防、转移和控制所面临的信用风险,达到保证银行资产安全的目的。该定义包含了两层含义:在风险既定的前提下追求收益最大化或者是在收益既定的前提下追求风险最小化。在对信用风险全面管理的过程中其中心内容是由对信用风险的识别、衡量、分析等环节所组成,并通过计划、组织、指导、管制等过程,辅以各种科学方法和风险管理技术模型综合、合理地运用来实现信用风险管理的目标。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要素:(1)内部环境。国内外很多银行出现巨额风险损失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商业银行的内部环境不够完善,内部环境在信用风险管理中起基础性作用。内部环境包括风险管理理念,从业人员的诚信价值观以及管理层分配职责的方式等。(2)信用风险管理目标设定。目标包括战略目标、经营目标和合规目标。确定目标是有效的信用风险识别,风险评估的前提。(3)信用风险识别。利用风险识别技术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识别事项中蕴藏的风险,为信用风险评估提供信息。(4)信用风险衡量。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利用风险度量模型对企业的违约概率以及所带来的损失进行评估。(5)信用风险控制。控制活动贯穿于整个商业银行主体,主要包括职责分工、审贷分离、提损失准备金、风险转移与控制等。现代全球性商业银行基本上都建立起了完整规范的风险管理制度,而中国在这方面还有很多不足,需要长时间的发展。(6)信用风险反馈。现代信息管理系统和丰富的数据库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需要依靠大量的信息来完成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反馈的信息也需要基础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的支持才能被商业银行所接受并对日后的经济活动和风险管理作出指导。

二 、商业银行的风险问题和原因

(一)指标分析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直接催生的《巴塞尔协议三》使各国对投资银行的监管力度加大,有力地推动了全球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发展。在此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也在加强着对信用风险的管理,从而使得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现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我们通过一些指标来分析近年来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效果:

1.资本充足率

从资本充足率看,由于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强化资本管理,调整和控制风险资产的增长速度。同时,通过改革重组、引进境外机构投资者、上市、发行次级债券等,使资本充足率有了明显的提高。截至2011年12月份末,中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达标的银行已有390家,比年初增加109家(如图1所示)(由于2012年的数据未找到,所以图表只能做到2011年)。

2.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

信用风险最突出的反映是不良贷款率。近年来国家和金融机构都设法降低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到2011年三季度之前这两项指标都一直在下降,但从那以后,虽然不良贷款率没有过大的上升,但是不良贷款余额却在逐季度上升(如图2所示)。截至2013年二季度,全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96%,与一季度持平,不良贷款余额为5395亿元,较一季度增加130亿元。其中,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97%,较一季度下降一个基点,总额为3 254亿元;股份制商业银行情况好些,不良贷款余额为95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80%;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49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86%;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62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63%;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6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60%(如表1所示)。目前,中国经济仍处在增速放缓以及结构调整阶段,部分行业经营受到影响,这种影响使得银行业受到资产质量下行的压力,在未来一段时间,不良贷款的规模有可能会继续上升。

3.存贷比

存贷比即银行贷款余额/存款余额,作为衡量银行资产质量的重要流动性指标,存贷比受到了严格的监管。央行为了控制银行风险,目前规定商业银行最高的存贷比例为75%。从银行抵抗风险的角度看,存贷比过高意味着银行库存现金存款准备金不足,应付客户日常支取和结算的能力严重下降,存贷比的提高会导致银行流动性风险上升,也加大了银行未来的经营风险。2013年6月末,商业银行存贷比由3月末的64.68%飙升至72.43%,这一数字已达到近年来的历史最高值,且已非常接近75%的监管红线。而随着《巴塞尔协议三》的推行,监管层引入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例两个新指标,社会各界对存贷比的去留问题讨论的愈发激烈。

从历史的角度看,通过存贷比这个指标对银行进行必要的流动性管理,可以鼓励银行更加自主决策地进行市场化经营。但是随着银行业经营范围的不断扩大,银行的存贷比越来越紧张,为了达标也造成了一系列的扭曲。比如不惜代价地拉存款、将理财产品设计到季末、月末到期,以便资金回流到存款中去。所以在今后银行业的发展中,存贷比这项指标亟待完善。

(二)商业银行风险问题产生的原因

长期以来,信用风险是银行经营管理中面临的最主要风险之一。因此,正确认识信用风险并深入分析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有助于提高中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也才能改善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促进中国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1.商业银行普遍缺乏完善及可以信赖的风险管理信息数据库

目前制约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提高的关键就在于基础数据库不完善和准确性比较差,从而使分析结果缺乏可信度,而且对于高层次的风险分析无法展开(见表2)。大部分商业银行缺少企业完整真实的信息数据库,银行间无法迅速传递、反馈和分析信息,以便及时降低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风险,甚至有些客户经理为了完成一个项目虚报客户信息,给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体系相对不成熟

从外部评级来说,国内几乎没有成熟的信用评级机构,商业银行无法从外部获得信用评级参考;从内部评级来说,中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对企业的信用评级采取打分法等一些定性分析方法,这显然是不完善的。首先,打分法本身的精确性不高;其次,打分制大多是依靠企业历史的财务指标,并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再次,打分制难以预测企业未来的偿债能力。

3.商业银行缺乏必要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和有效的管理工具

目前,中国还没有商业银行真正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信贷资产的信用风险评价基本是各家银行自己的定性分析,无法做出令市场认可的客观评价,此外缺乏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使商业银行不能对信用风险规模进行精确度量,不利于控制风险操作的决策。同时中国商业银行普遍缺乏足够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不仅几乎没有任何自主的创新,甚至有些发达国家已经在使用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在中国也没有出现,这就直接制约了中国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

4.内控管理机制不完善,风险管理执行力度较弱

中国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管理的时间较晚,内部缺乏一个统一完整的内部控制法规制度及操作规则。特别是信用管理经验匮乏,对借款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社会活动及表现,有无违法纪录,有无失信情况等缺乏正常程序和渠道进行了解征询,导致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且,贷后的监督检查不足,一旦发生信用风险不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导致坏账呆账增多,潜在风险加大。

三、完善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相关对策

随着《巴塞尔协议三》的通过,全球对银行系统的监管力度也不约而同地加大,与国外的同行相比,中国的银行业处境要相对轻松,但是这并不代表中国银行业的风险已经尽在控制中,正相反,虽然在指标上大多数银行已经达标,但是中国银行业整体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与国际性的银行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下面本文从五个方面对提高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提出建议。

(一)完善商业银行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风险管理数据库的不完善是制约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完善数据库的建设不仅可以减少市场成员间的信息不对称,还可以加快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在中国的使用和普及。中国商业银行必须加强行业研究,对不同行业的基本特点、发展趋势和主要风险因素进行长期系统的研究,为评级对象在同一行业内部和不同行业之间的风险比较提供评判依据,从而为信用级别的评定创造条件。

(二)建立成熟的评级机构和内部评级体系

尽快建立认可度高的评级机构将极大的提升银行业务决策的科学性,同时银行内部应该根据自身发展的条件对评级标准有适应性的改变,形成内部评级体系,以便更好地对受评对象的信用等级作出评估。鉴于中国的信用评级市场发展较为落后,所以必须积极学习国外同行的成熟经验,引进其评级思想技术,充分借助专业评级公司的技术力量和评级成果来加速发展国内的信用评级业务。

(三)学习先进的风险度量模型,加大信用风险管理工具的研发

通过提高风险管理的技术手段是增强信用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缺少严谨完善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和足够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定性分析始终无法对受评对象作出客观的评价,导致作出的决策不甚完善,这无形中加大了银行系统的风险。为尽快提高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商业银行应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对国外先进的风险度量模型进行改进,使之适合中国国情。另一方面,中国商业银行应该深入研究开发自己的风险度量模型。同时,积极探索发展风险缓释技术,创新金融衍生工具,建立和发展信用衍生产品市场,从而建立起现代化的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四)强化金融监管,构建规范的法律环境

金融市场的完善和信用风险的管理离不开法律法规的建设,随着社会的发展,金融市场的自主性将会加大,监管机构必须要逐步强化对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因为银行的风险对于社会稳定的影响要比其他产业部门高得多,因此要加强金融监管。同时,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改进和完善,还必须有相应健康的法制环境作为根本性的保障,这就需要我们强化金融执法与监管力度,完善法律法规条例的制定实施,增强风险防范能力,使金融经营活动在严格明确的法制环境下运行。

(五)建立专业化的风险管理队伍

中国银行系统在风险管理方面还未形成风险共担意识,即银行内部各部门之间和银行之间还未形成共同承担风险的意识,所以银行系统需要加大投入来进行风险管理人才的培训,这不仅包括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包括对其他部门人员的信用风险管理意识的贯彻落实。中国商业银行应以全球化的视野打造风险管理队伍,并根据不同的风险管理特点和要求,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各级风险管理人员的培训,形成个人行为与企业发展、风险管理与业务拓展相结合的风险管理文化。

参考文献:

[1] 刘绘.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09:5.

[2] 吴彬.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5.

[3] 郭英华.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及实证分析[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6.

[4] 苗永旺,王亮亮.金融系统性风险与宏观审慎监管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0,(8).

[5] 万锦虹.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2).

商业银行信用管理范文第3篇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成因

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的过渡时期, 尽管银行和企业已经具有越来越多的市场经济特征, 但是仍保留着很明显的非市场经济特征, 特别是地方政府的干预力量, 对商业银行的经营过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产生了新的信用风险源。

企业经营和银行经营的非市场化, 导致信贷方面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 首先, 产权不清晰导致银企决策的非理性, 对经营者的激励不足导致决策难以达到最优; 其二, 存在着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外部环境问题, 如经济环境、制度环境和法律环境等; 其三, 市场结构问题也对我国银企之间的信贷行为具有重要影响。这些潜在的风险, 直接造成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积累, 最终导致商业银行风险的增加和银行系统的不稳定。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不足

当前,我国金融风险集中于银行业而银行业风险集中于不良资产,银行的信用风险远大于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尽管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已受到很多商业银行的普遍重视并且取得初步成效,然而银行风险积累时间较长,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因此信用风险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正确的信用风险管理观念的缺乏,正确的信用风险管理观念决定了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管理模式,但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够充分,信用风险管理的观念陈旧,不能适应新时期信用业务发展的需要,无法应对复杂的风险环境。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不够完善,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还没有建立起独立的、完整的并且能够有效管理银行各种风险的管理体系和管理部门,缺乏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员,银行风险管理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组织保障。

3.商业银行内部没有科学的风险控制方法。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大多都有一套比较科学的风险控制方法,而且还有比较权威的专业信用评级机构定期对企业进行资信评级。现阶段,我国的金融机构尚处在发展的初始阶段,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的量化管理还停留在资产负债指标管理和头寸匹配管理的水平上,风险测算统计工作还没有实现制度化和科学化,在信用风险测量方面存在着工作量过大、有效性不足、外部评级资料缺乏等问题,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在制度上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4.信用风险防范与预警机制缺乏。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流程长期都是基于手工操作,信息层层上报,指令层层下达的管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了相应的风险信息披露意识、也有相应的渠道和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但仍停留在“各自为政”的状态,由于授信前的风险分析和审查力度不够,不少信贷人员都存在侥幸心理,致使业务发生后存在的问题交由贷后管理部门化解,很难将“贷前审查、贷中检查、贷后复查”落到实处,整体上,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尚未建立统一全面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无明确的管理部门负责信贷业务全过程的风险管理。

三、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策略

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控制问题具有显著的体制性,根据以上提出的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存在的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1.完善贷款信用风险机制。商业银行应该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信用风险管理队伍,银行高层管理人员提高对信用风险的认识,做好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和核心工作,银行工作人员树立信用风险防范意识,建立起全面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将“贷前审查、贷中检查、贷后复查”落到实处,每一个环节都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审查依据。

2.完善贷款风险测量体系。信用风险评估对银行来说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要求银行的信贷人员具备准确地识别借款人的风险和实力,在整个银行的范围内为客户评定出统一且准确的信用等级。

3.建立健全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完善信用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制定适当的内部信用风险管理程序,明确贷款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完善审贷分离制度,建立科学的信贷决策体系,并且要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具有风险管理知识的专业人员,运用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方法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为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一个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组织保障。

4. 建立适合中国银行业自身特点的风险评级模型。我国银行要建立内部评级体系,就既要学习借鉴国外模型的理论基础、方法和设计结构,又要紧密结合本国银行的业务特点和管理现状,研究设计自己的模型框架和参数体系。鉴于巴塞尔委员会高度评级内部评级法(IRB)在风险管理和资本监管中的重要作用,并鼓励有条件的银行建立和完善内部评级模型和配套的信息系统,所以,内部评级法作为《新巴塞尔协议》的一项核心内容,应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流模式。

5.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控制机制。信贷管理部门要通过科学合理、操作性强、能准确判断风险的预警办法,对不同的贷款管理阶段分别建立不同的贷款风险预警操作流程,制定不同的工作细则,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在加强对客户个人风险进行预警分析的同时,更侧重于对宏观经济、行业、区域以及特定客户群等系统性风险的整体监测,建立一套完整和连续的风险预警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从根本上增强风险预警体系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柳永明,李宏主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马刚.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研究[J]. 财税金融,2011(5).

商业银行信用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信用卡 风险 管理

一、信用卡发放风险的概念和类型

(一)信用卡发放风险的概念

信用卡发放风险指的是金融机构在进行信用卡业务过程中,由于一些不确定的人为因素或客观因素而给银行利益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也就是说银行在信用卡发放过程中,由于信用卡具有无抵押,非计划性等特殊性质,所以有可能给发卡银行带来无法收回本金和利息的风险[1]。

(二)信用卡发放风险的类型

信用卡发放风险的类型有很多种,主要可以归纳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外部风险很显然是由于所使用信用卡的主体造成的,这其中又包括了外部道德风险和经济原因造成的风险。前者主要表现为信用卡客户恶意透支,恶意欺骗,冒用他人信用卡,账户套现[2]等,后者主要表现为逾期偿还。内部风险中又包括了操作风险和流动风险。前者是指银行在进行信用卡业务办理的流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执行不严格,制度不规范从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风险。后者主要发生在经济萧条的时候,由于银行资金链出现问题而给信用卡业务及其经营机构带来损失的风险。

二、商业银行信用卡发放风险管理的概念和环节

(一)商业银行信用卡发放风险管理的概念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因为各种客观主观复杂的原因,商业银行信用卡在发放中肯定会存在风险,为了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为了提高银行的利润,发卡银行必须要对信用卡风险进行严格的管理。对信用卡风险管理的能力高低体现了该商业银行运营效率的高低,也是商业银行是否能最大程度盈利的关键。

(二)商业银行信用卡发放风险管理的基本环节

对信用卡风险进行管理是一个环节多,时间长,任务重的过程。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一旦哪一个细节出现问题就可能对商业银行的利益产生重大的影响。信用卡风险管理的环节主要分为一,授信政策制定及征信环节,授信政策的制定是所有环节的基本,一定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严格制定,然后根据所制定的政策对将要发卡的客户进行严格筛选,核对其真实信息。二,授权和客户联系环节,这个环节主要是为客户提供授权服务,以及在必要时刻及时联系客户的功能。三,监督管理环节,这个环节主要是当账户出现异动时,银行需要对账户进行严密监控,对资产进行严格控制。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发放风险管理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商业银行信用卡发放风险管理的问题

现阶段尽管有关部门,金融机构越来越认识到对信用卡发放进行风险管理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信用卡业务发展迅速,信用卡业务办理竞争激烈,在对其进行风险管理的时候还是出现了许多问题。

1.国家和有关部门没有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这主要表现在国家对信用卡发放中风险管理制度的缺失,信用卡发放风险管理中的监控无法可依,对第三方机构的行为没有严格规范,对坏账销账系统缺乏有力的管理等。

2.商业银行内部机制不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机制不完善,主要是因为银行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风险管理的意识不到位,一味追求眼前的利益却没有建立长远的计划。比如银行在工作人员考核制度上只看中发卡人员发卡的数量;在对客户进行筛选的时候因为没有严格的监控而出现和授信政策不一致的地方;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和评估体系不完善,评估体系比较简单,单一;在风险发生后对风险进行转移和冲散方面的制度和能力都不够[3]。

3.商业银行内部信用卡风险管理方面的人员和技术不足。这主要是因为银行没有建立高标准的人才选拔机制,在对风险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的时候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政策进行,另外,商业银行在信用卡评估技术,监控技术,转移风险技术等方面还是存在欠缺。第三,是由于国家和有关部门没有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的原因。这主要表现在国家对信用卡发放中风险管理制度的缺失,信用卡发放风险管理中的监控无法可依,对第三方C构的行为没有严格规范,对坏账销账系统缺乏有力的管理等。另外,个人征信体系的不完善也是造成银行卡发放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商业银行信用卡发放风险管理的解决措施

解决信用卡发放风险管理中的问题可以参考国外的风险管理方式,需要国家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金融行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1.制定并完善信用卡风险管理相关的政策。首先,国家方面需要统筹管理,在对金融市场进行经济行政方面管理的同时,还需要用法律的手段对金融机构进行制约和管理,尤其是对当今银行信用卡业务方面的管理。这就要求政府制定统一的信用卡风险管理标准,包括授信政策的规定,规范第三方服务机构的规章制度,个人征信体系方面制度的完善。

2.完善银行内部的管理体系。银行内部必须要建立一个统一的高标准的信用卡风险管理体系,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和员工的考核机制。其次,还需要建立风险预警和检测机制,风险发生后的转移和消散的机制。另外,在对技术和人才培养方面也要建立完善的知识和人才培训机制,银行的营销模式方面也要做适当的调整。

3.提高工作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和专业素质。银行工作人员是信用卡发放风险管理最直接的管理人员,所以,首先必须要提高工作人员在信用卡风险管理方面的意识,这就需要银行对其进行专业的培训,而且这种培训是实质性的,需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并对培训结果进行验收。其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必须要提高,除了依靠先进的技术以外,还要求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控制好每一个环节,注重细节,对信用卡发放全过程包括发放前对客户的审核,发放后的监督,风险产生后的及时处理等都要认真负责。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商业银行在信用卡业务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也为银行和整个金融体系带来了不错的利益。但是由于法制上的缺失,金融机构对信用卡风险管理上的不完善,也为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健康持续发展带来了阻力,更会对金融体系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需要对当前的信用卡风险管理进行认真分析,参考国外的成功经验,根据实际,进行有效地管理,从而将信用卡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减少银行的损失。

参考文献

商业银行信用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信用集中风险 信贷组合管理

一、引言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着信用集中风险,尤其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贷款总量增长过快、贷款结构的改变以及投资规模过大、过于集中使得商业银行贷款集中度急剧上升,潜在的风险不断加大。同时,新巴塞尔协议要求国有大型银行于2010年,股份制银行于2013年前,需采用内部评级法计量信贷组合信用风险的经济资本,这使得商业银行在应对信用集中风险显得更为紧迫。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集中风险现状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各大商业银行为了刺激业务的发展,纷纷加大信贷投资量,其高速增长以及过高的贷款集中度使得商业银行的稳定与安全受到威胁,最终导致信用集中风险问题日益突出。

为此,相关法律对商业银行贷款集中与否制定了相应的监管措施。 根据《商业银行法》第 39 条规定,“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例”不得超过10%。同时,“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不得超过50%。如若不符合要求,必须进行贷款重组。

在我国现有的一些商业银行中,其“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例”和“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两个指标有着上扬的趋势,凸现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集中的特点。本文在研究中,选取了成都银行、富滇银行、徽商银行、晋商银行、天津银行五家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商业银行2010和2011两年的“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例”和“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见图1、图2所示。

如图中所示,上述五家商业银行“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例”2011年较2010年均有所下降,但整体都在6%以上。尤其在2010年,成都银行达到9.4%,直逼监管红线10%。而2010和2011年的“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则凸显了五家商业银行的信用集中风险,均接近甚至超过了50%, 其中晋商银行在2010和2011分别达到了87%和78%。然而,深究其最大十家客户贷款集中度时,上述商业银行大都集中于房地产、交通运输业、能源行业或者某些大型企业,使得商业银行的信贷投向并没有风散,同质化情况严重,风险则应运而生。

针对上述商业银行显现出的信用集中风险,究其原因可初步归纳为四点:首先,信贷市场需求方融资的选择倾向。信用质量较高且效益好的企业大都直接选择在金融市场进行融资,使得商业银行往往面临的是信用不好的借款者;其次,商业银行信贷部习惯性的客户选择行为。基于经验、熟知程度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信贷部倾向于在特定地区或行业开展业务,以提高其所谓的专业化服务;再者,银行为了维护融洽的客户关系,选择无法盈利的项目,使其信用风险高度集中于特定的借款人;最后,信用风险监管体系的不完善,使商业银行同业之间缺乏有序竞争,普遍存在对特定行业及集团客户的“羊群效应,致使信贷监督形同虚设。

近年来,基于上述原因,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集中风险问题十分严重,其相应的有效管理也愈发重要。但是,多数商业银行的信用集中风险管理工作刚刚起步,提高其管理水平是当务之急。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集中风险三阶段管理体系的建立

信用集中风险是银行发生巨额信贷损失甚至破产的重要原因,可分为名称集中风险、部门集中风险和传染集中风险。名称集中风险,指大量的信贷敞口集中于单一借款者,比较容易鉴别与测量;部门集中风险,指某一债务群体受到了除系统性风险以外的诸如行业、区域(国家)风险因素的影响;传染集中风险,指一个公司违约会触发其他相关公司违约,容易出现聚集。

目前,针对商业银行信用集中风险的管理,大多数的分析往往缺乏对三者的综合考虑,没有形成识别信用集中风险的有效体系。本文则初步提出要将三类风险综合考虑的积极信贷组合管理思想,为其有效管理提供相应策略。

第一阶段:信用集中风险的初步识别————名称集中风险

名称集中风险,其大量的信贷敞口集中于单一的借款者,其风险主要依赖于单个借款者在组合中的比例,为此以上市公司ST与非ST的财务数据为基础,运用分析模型等对贷款者的整体财务状况进行初步的识别。对于财务质量差的贷款者,银行不予以考虑;对于财务质量适中且所占比例较大的贷款者,银行应进一步考虑该类企业的部门集中风险。

对于初步识别阶段,名称集中风险的分析模型,国际商业银行目前大力推崇

的有经验分析法(5C评价原则)、数学分析法(线性及非线性)、统计方法(Logistic回归及分类数)以及各种定量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

第二阶段:信用集中风险的进一步识别———部门集中风险

部门集中风险,是由于特殊因素引起的,诸如行业、区域风险,小到企业的管理问题、上市公司的劳资问题等等。在本阶段,目前国外比较流行的四种评级模型有CreditRisk+模型、CreditMetrics模型、基于宏观因素模拟法的CPV模型以及KMV模型。通过对四种内部评级模型基本特点和适用条件的简单分析以及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KMV模型在我国的应用更为广泛。

在此阶段,运用KMV模型的相关理论,得出特定行业的违约距离和预期违约率,再与第一阶段中反映企业整体财务状况的财务指标相结合,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从而综合评价上市公司特定行业的违约风险。

第三阶段:信用集中风险的深入识别————传染集中风险

传染集中风险的忽视会给银行带来巨大的损失。在实践中,很难实现对传染集中风险的实证分析。一方面由于数学模型本身的复杂性,另一方面由于双边商业关系及依赖性数据的缺乏,因而造成了传染集中风险实证研究的匮乏。然而,对其管理和分散,本研究提倡运用当前信用风险管理的一个热点————信用违约互换,以期在分散商业银行信用集中风险的同时能够保证其收益。

四、结束语

本文针对我国商业银行日益增加的信用集中风险,初步建立了三阶段管理体系,为商业银行识别信用集中风险提供了思路,以期提高其测量水平,构建与新巴塞尔协议相一致的经济资本测度模型,从而增强其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杨继光,刘海龙.商业银行组合信用风险经济资本测度方法研究[J].金融研究,2009,(4):143——158

[2]徐少君,金雪军.信用集中风险研究新进展[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