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商业价值

商业价值

商业价值

商业价值范文第1篇

2000年之后,中国内地改革开放程度的加大繁荣了经济,企业但凡有点规模就会选择明星做广告。明星与商业之间的关联度空前密切,知名度越大、影响力越大,广告费就越高。近年来,明星们的代言费更是水涨船高,8位数的代言费早已不稀奇。

是何因素让企业家们甘心情愿让利?广告营销的魅力所在!经济学家早已预言,“21世纪是娱乐与商业的联姻世纪。”明星们的商业价值在这个时代被充分利用,发挥得淋漓尽致。明星们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也对商业推动做出巨大贡献,“一夜之间,(商品)尽人皆知。”如此效应,明星与企业之间皆大欢喜,堪称双赢。

然而,如果企业错误地起用明星代言,轻则损失市场份额,重则代言产品退出市场。在挖掘明星、推动商业价值最大化的同时,更应注意,代言人与代言产品之间必定存在着某种密切的契合度。

“杀手”与“救世主”

企业在营销产品时往往会选择明星代言的方式,效果也一直比较好,是传统营销策略中比较常用的一招。但是明星的经济价值不在其粉丝(唱片除外),而是在于明星正面形象本身!

“杀手”李宇春

随着超女的一炮走红,胜出的李宇春成了众多商家眼中的绝好代言人。虽然没有出众的形象,但其数量众多的“粉丝”就是商家心目中的潜在购买群。短短几年内,凭借一单又一单广告,李宇春的身价也陡然飙升至一线明星的地位。

然而,选择李宇春代言并未给商家带来多少实惠,相反却失误颇多。在代言人的定位上,商家只顾其人气,却忽略了李宇春同时也被太多人所不喜。

“每一个李宇春迷的周围都会围绕着成百个强烈抵触李宇春的人。种种争议导致了李宇春的走红。然而,此类‘造星运动’造出的明星对商家毫无裨益。”业内分析人士在李接第一个广告时便曾毫不客气地指出。

作为佐证,印有其头像商标的可乐严重滞销,甚至被迫撤出一些超市。大量零售商指明不要印有李宇春头像包装的可乐,转而购买百事;而印有李宇春头像的佳洁士牙膏更是严重滞销,大量消费者大都表示反感此货。具有讽刺意味的结果是,起用李宇春代言后,可口可乐成就了百事可乐,百事可乐得以首次在品牌形象上超越可口可乐;而高露洁则赶上了佳洁士,双方在市场上平分秋色。

据悉,可口可乐李宇春版已陆续撤出销售网点。有人甚至认为,“起用李宇春代言,这是可口可乐PR史上最大的失误!”“李宇春是广告‘杀手’!”

实际上,商家选择李宇春大致是认为她有着众多的追随,忽略的是这种造星运动所造出明星的潜质所在。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传统的明星成长周期长,大都经受过市场的淘汰和洗礼,在全国范围内有着稳定的喜好者,且社会地位较高。此类一线明星适合代言一极大厂商,如IBM、联想等大品牌。比如,选用刘翔、成龙、刘德华代言,对于商家而言胜算更足。

商业价值与代言人的名誉度、社会地位等息息相关,假如充分考虑到这点,也就不会出现如李宇春、厉娜等广告杀手。

利郎背后的“救世主”

5年前,利郎西服只是福建众多服装品牌中的小角色,一度濒临破产的边缘。但最近5年来,“利郎”商务休闲男装品牌的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迅速提升,已经在北京、杭州等国内大中城市设有6家分公司、1000多家连锁专卖店,并先后获得了“中国最受消费者欢迎的休闲装品牌”、“中国服装最具影响力品牌”、“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等多项殊荣,号称“中国商务休闲男装第一品牌”。

挽救利郎的是其独特的定位及营销理念,“起用陈道明代言”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利郎,甚至有人把陈道明称为利郎的“救世主”。

一贯低调、不哗众取宠的陈道明在中国有着众多的影迷,《围城》、《康熙王朝》、《长征》、《黑洞》、《冬至》等一大批由其参演的优秀作品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陈道明对事业的兢兢业业和执著追求正好是利郎商务休闲男装的定位。据利郎总裁胡诚初透露,利郎选择陈道明,一方面是机缘巧合,另一方面还是因为其个人魅力及穿着方面的时尚。这一切正好与利郎的产品定位不谋而合。

2002年年初,陈道明与利郎正式签约,出任利郎品牌形象代言人。广告播出后,伴随着陈道明“西服也休闲,简约而不简单”的广告语,消费者评价说“这是利郎和陈道明的完美结合”,利郎经销商也对这一广告钟爱有加。

可以说,正确的选择成就了利郎,3年多时间,利郎的销售额涨了10多倍。

牵手法则

商业社会里,讲求的是双赢。推销商品就需要广告投入,而商家与明星之间的正确“牵手”往往是广告营销成功与否的前提。否则,广告只是明星们的独角戏。

对于商家与明星们的广告合作,有人形象地将其比喻成“娶媳妇”。要想成功牵手达到双赢,商家要衡量的因素很多,除了要考虑其“形象健康程度”,脾气是否相投;还应量力而为,最好门当户对“多少嫁妆娶什么媳妇”……

如此,都是商家牵手明星必须三思而行的铁律。

毫无疑问,明星的公众形象要健康、正面。假设明星丑闻频繁,由其代表的品牌形象难免为人诟病,产品的销售自不必多言,产品形象甚至贻笑大方。加之负面效果一般影响深远,为之埋单的苦果只有独自品尝。

著名影星赵薇曾为某手机代言,当其穿着日本军旗服而为人四处“申讨”时,该款手机的销售额直线下滑,甚至发生了该款手机广告牌被砸的事件。作为一种惩罚,赵薇很长一段时间内很少在广告时段出现。

据此,有专家建议,在与明星合作广告代言时,商家不妨签订附加条件:一旦因为明星自身发生形象丑闻,在合作期间应按一定比率负责赔偿商家的经济损失。“品行不端的明星,不用;绯闻不断的明星,慎用;品行不稳定的明星,忌用。”牵手之前,要看双方的影响力与品牌是否匹配。

许多明星喜欢过度曝光,接受过多商家的代言合作,如此一来,所产生“稀释效应”则令产品品牌的可信度下降;再者,此类明星大多是一线大牌,脾气也较大,合作起来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纠纷。

商业价值范文第2篇

SNS的核心概念

随着开心网的火爆,SNS成为当下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SNS即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社会性网络服务) 或Social Network Site (社交网站),指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SNS网络平台的设计理念与六度分割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密切相关,按照六度分割理论,每个人的社交范围都可以不断扩大,最后形成一个大型社会化网络。在SNS网站上,与用户进行互动的不是机器,而是另外的用户,用户的线下人际关系得以向线上转移,再通过与他人的关系网交互而可能进一步扩展。

互联网发展的初期决定了人与信息的关系为人找信息,在信息足够膨胀的情况下,互联网的发展向着人找人的方向发展,SNS的成功就是在人找人这个新的用户需求基础上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对于广告主来说,社交网站最核心的价值在于用户,从来没有媒体能够像社交网站那样获取用户完全立体化、交错式的信息体系,它可以知道受众的性别、年龄、地域、职业等基本信息,更善于获取用户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甚至是朋友圈的信息,这对于广告主来说无疑像磁铁一样具备极强的吸引力,如何在隐私权限范围内深挖并“变现”这些用户的信息,是非常令人期待的商业兴奋点。

对于用户来说,社交网站的核心价值即为人际关系,不管是网页游戏还是插件应用,用户最关心的不是网络服务本身,而是通过使用该服务与好友产生的互动带来的乐趣。这种用户间的关系,也是社交网站的重要价值。艾瑞的一项调研数据显示,身边朋友的推荐是影响用户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当你看见你的好友都点击了某些广告,并且不止一个好友点击过这些广告时,你就很难不产生兴趣,这就是口碑的力量。SNS是整个互联网发展下的一种创新的模式。第一代是传统的门户网站,第二代是搜索引擎和博客,SNS应属于第三代的领域。它的核心理念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传统网站一对多用户的模式,每一个用户不是孤立地面对这个平台的提供者,而是和自己的好友之间产生互动,形成了一张人与人之间的网络,这是一种真正的网络化概念。

SNS的用户体验

开心网从2008年2月开始,经过口碑传播成长迅速,在互联网和广告界都拥有非常多的用户。开心网一直坚持的原则就是希望用户在看到所有的广告时,不会产生不快的感觉,因为这不仅是一个广告,也是开心网组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种植入式广告是从“争车位”这个组件开始的,所有的车型都设计得很漂亮,用户非常乐意去尝试这些组件,不仅不反感,反而提高了用户对品牌的体验,这是一个广告主、用户、社交网站三赢的结果。开心网还陆续推出了一些新的组件,用户可以在上面做些内容分享和比较轻松的互动,用这种方式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星巴克作为一个新兴的服务性零售商,其在提供咖啡产品的同时,更多的溢价能力在于它的服务,针对产品和服务的改善提高,2008年3月,星巴克推出了公司的第一个社会化媒体网站――省略 (MSI),其共有四个部分组成:share (提出自己的建议与人分享)、vote (对各种建议进行投票评选)、discuss (和其他阅读者进行在线讨论)、see (可以看到星巴克对一些建议的采纳实施情况)。从创建之日起网站就形成了巨大的流量,在创建的前6个月,MSI网站共收到了约75000项建议,很多建议后面都有成千上万的相关评论。对于星巴克来说,公司由此从消费者那里获得了一些极具价值的设想和创意,用来开发新的饮品、改进服务体验和提高公司的经营状况。更重要的是,通过MSI网站与消费者进行交流,强化了广大消费者,特别是一些老顾客与星巴克的关系和归属感,提高了星巴克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关注消费者需求和悉心倾听消费者心声的形象。

SNS的未来发展

SNS的网络广告营销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实际的操作层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一个是广告效果的监测,以植入式广告为代表的新形式社区广告,暂时没有形成业内普遍认可的监测方式,影响广告主对SNS的广告投放,但一些社交网站已经在尝试与第三方机构合作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另一个是缺乏行业标准,营销模式存在较大差异,社交网站层出不穷的新形式广告,在广告创意、植入方式、互动元素等方面均有不俗的表现,不乏一些成功的案例,但是尚未建立一种统一的行业评价标准,导致许多SNS平台的模式各有不同,为广告主提供的服务和质量也有很大差异。随着SNS的不断发展和积累,相信这些问题会不断得到解决。

根据《iResearch: 2008~2009中国社交网站行业发展报告》中的最新研究指出,到2012年随着商业模式逐渐清晰,中国的社交网站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形成SNS生态圈,包括综合的大型社交网站、细分领域的垂直SNS网站、其他网站的SNS板块等各种类型的社交网络。中国的SNS营销在未来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为中国拥有庞大的互联网用户量,在未来SNS用户量大增的影响和推动下,势必在本质上改变中国互联网用户的沟通行为。这种由真实好友关系放大形成的营销价值深受广告主的追捧。相信中国的SNS营销会在与国外SNS模式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的过程中,创造出属于中国的SNS特色营销模式,为互联网SNS营销带来新的突破、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广告》,2009(10)。

商业价值范文第3篇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构成了现代会计理论与实践的两大分支。财务会计是对外会计,负责企业经济事项的确认、计量、记录和对外信息披露。管理会计是对内会计,负责为企业管理层提供预测、决策、控制、考评等相关信息,以促进内部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经济效益增长。在财务会计领域,我们已经基本实现了会计准则制定和国际惯例的接轨。但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特别是银行业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发展远远落后于财务会计。从当前的管理实践来看,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尚未得到充分认识,应用效果也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管理会计价值创造的理念也还有待传播。

(一)构建价值创造型管理会计体系是实现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客观要求

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在财务管理方面都沿袭了“统一法人、分级管理”的模式,实行分层核算、分层考核的“块块”管理。随着国外银行的进入、我国金融市场的管制逐步解除和国内商业银行改制上市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原有的粗放式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

从市场竞争角度看,外资银行不断涌入和国内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力度逐渐增强,致使银行同业之间对高端客户的争夺日趋激烈,“金融脱媒”不断加剧,利率市场化持续推进,这些都对商业银行价值创造模式形成了持续压力。

从资本市场角度看,资本的流动性不断增加,商业银行特别是上市银行的经营管理要充分考虑如何满足股东的利益要求,面临的资本回报压力显著增大。

从外部监管角度看,为保持金融业的稳定发展,我国政府对银行业的监管范围不断扩大,监管力度逐年增强,特别是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加强,形成了对我国银行业扩张速度和发展模式的硬约束。

从财务制度角度看,由于我国银行业财务会计标准已经基本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接轨,会计核算日趋规范和稳健,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发生的任何劣变都将通过准备提取直接反映在当期财务报告中。如果资产质量状况不能持续稳定地保持在良好状态,必然会影响商业银行价值增长目标的实现。

从激励约束角度看,原有的分机构预算和评价模式相对比较粗放,难以准确度量产品、部门、客户对银行价值创造的贡献,不利于形成完善的商业银行内部激励约束和财务资源配置机制。

一家不能创造价值的商业银行是注定要被市场淘汰的,一家不能持续创造价值的商业银行也是终究要被市场淘汰的。经营环境的转变要求我国商业银行转变原有的粗放式财务管理模式,运用成熟的现代管理会计方法和工具,将以“块”为主的财务管理转变为“条块结合”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做到规模越大,核算越细,努力增强价值创造能力。目前,国际先进银行和我国部分领先商业银行已经建成或正在探索建立财务精细化管理体系,以实现分产品、分部门、分机构、分客户业绩价值管理。分产品、分部门等分部业绩报告已经不仅是预算评价等内部管理的基础,也成为对外信息披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财务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体现银行公司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二)构建价值创造型管理会计体系是进行产品合理定价的内在需要

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通过价格机制来引导供求关系。有没有定价手段和定价能力,是市场供给主体竞争力的具体体现。目前,从国际上看,领先商业银行不仅具有很强的价格意识,也有比较完善的定价手段和很强的定价能力。从我国的情况看,制造企业等提供有形产品的行业定价机制已经日趋完善,而提供无形产品的行业,特别是商业银行在产品定价上相对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主要存在两个问题,首先是缺乏对产品的明确定义,其次是没有获得产品成本准确信息的计量方法和计量手段。

长期以来,商业银行的产品价格,特别是存贷款利率受到严格管制,商业银行既没有进行产品定价的自,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积累。现在,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已经基本放开,其他中间业务产品的价格也在逐步市场化,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此外,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金融产品会不断涌现,如何确定商业银行产品的成本和价格,既影响到内部责任会计制度的实施效果,也将直接关系到这些产品是否有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产品定价的目的是为商业银行创造价值,而价值创造的前提是首先要能够弥补这个过程中的成本耗费,这必然要求以成熟的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为基础,对是否提供某一产品以及提供数量等进行判断。因此,要做到合理定价,需要应用成本性态分析、作业成本制、本量利分析、责任会计制度等管理会计手段和方法,建立一种以价值创造为目的的管理会计体系。

(三)构建价值创造型管理会计体系是强化银行业宏观管理的必要条件

作为对国民经济有重要影响的行业,银行业的稳健运行对全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具有关键的支撑作用。在各国货币政策的执行过程中,通过调整信贷政策等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始终是一项重要内容。这种调控既要能抑制经济泡沫产生,又不能挫伤经济的活跃性,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促进国民财富的真正增加。

通过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要做到行之有效,必须是建立在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银行业整体运行情况的基础上。

从商业银行内部信息的生成过程来看,财务会计报告信息的产生主要是在经济事项的核算过程,也就是财务会计过程实现的。而管理信息报表信息的产生主要是通过商业银行的管理信息系统,经过数据挖掘和加工得到,这已经是管理会计的范畴了。如果没有管理会计手段的支撑,这种信息的生成很可能成为财务会计报告信息的重复。信息的导向对依据信息进行调控的结果是有决定作用的。以价值增长为目标的宏观调控,必然要求以一个构建良好的价值创造型管理会计体系作为必要条件。

围绕价值创造这个核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构建价值创造型管理会计体系。

(一)推行以价值创造为目标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通常讲的全面预算管理,往往是单维度的预算管理,是一种“分块”预算管理,也就是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到各级机构,强调的是自上而下的任务分配机制。而在价值创造型管理会计体系下,全面预算管理是多维度、全过程、全要素的预算管理,以价值创造为核心,在充分考虑商业银行内外部环境和各级机构经营管理特点的前提下,运用本量利分析、目标成本制等管理会计工具确定期望的利润,在机构“分块”预算的基础上,编制以产品、部门为预算单元的“分条”预算,形成“条块结合”的精细化预算管理模式,从而将价值创造的任务和目标传导到商业银行的每一级机构、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个岗位,最终形成实现价值创造目标的管理合力。

目前,国外银行大多实行以产品单元、业务线为流程的事业部管理制度。在我国,由于国情的限制,各商业银行主要还是按照地区设置分支机构,实行“分块”管理,但也有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开始探索对某些产品进行集中管理,比如很多商业银行都设置了专门的票据业务经营机构。不管是否实行事业部制度,以价值创造为目标的全面预算管理能否取得良好效果,关键取决于如何处理好集权和分权的关系,分产品、分部门、分机构预算相结合,把价值创造的终极目标传导到每一个岗位、部门和机构。

(二)完善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业绩评价机制

要保证实现预算目标,获得价值的稳定增长,就要有一个与“条块结合”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相配套的业绩评价机制。既然预算按照产品、部门、机构分别编制,那么业绩评价也应该按照这样的口径来进行设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大部分在业绩考评上仍然实行的是分机构考评,能够进行部门考评和产品考评的很少,拥有完善的客户贡献度分析手段的银行就更少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很难对产品、部门、机构的贡献率作出准确的判断。

按照价值链会计的思想,一个企业应该将所有的经营活动划分为增加价值的经营活动和不增加价值的经营活动,对前者要不断扩大价值创造能力,对后者则要努力压缩。但是怎样区分经营活动的价值创造能力?这就要借助于分产品、分部门、分机构和分客户的业绩评价。只有在对产品、部门、机构和客户的价值贡献进行完整、公正评价的前提下,才能按照价值创造的原则进行取舍。应当注意的是,要想完成这样的业绩评价,必须在对产品、机构、部门和客户进行明确定义的基础上,借助内部转移价格、成本分摊制度、责任会计制度等管理会计手段和工具,依托计算机信息技术才能实现。

(三)建立以价值创造为依据的内部资源配置机制

业绩评价要起到促进商业银行价值增长的激励约束作用,还要将评价结果落实到机构、部门和个人获得的回报上,将内部资源配置和价值创造结合起来。

首先,引导内部经营资源向价值创造能力强的区域和产品倾斜。目前,国际上对价值创造能力的衡量有一个比较公认的指标,那就是经济增加值。可以以经济增加值为依据,将投入和回报结合起来,把内部的经营资源,比如人才、资金等用于最能为银行创造价值,也就是经济增加值的地区和产品上,从而优化内部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其次,引导内部费用资源向价值创造贡献大的机构、部门和个人倾斜。根据成本性态,可将经营费用分为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实行分类管理。固定费用是那些维持部门、机构日常经营且与产品经营相关性较小的费用,实行标准制和责任制管理;变动费用是那些与产品营销密切相关的激励性薪酬、宣传、招待、广告等费用,实行与产品业绩挂钩的管理模式。根据预算完成情况分配变动费用,引导变动费用向价值创造贡献大的机构、部门和个人倾斜,增强费用资源使用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商业银行构建价值创造型管理会计体系的基础工作

商业银行价值创造型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要经历一个逐步探索、逐步完善的过程。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几家商业银行进行了一些探索,但这是一项艰巨的工程,离成熟运用还有一定的距离,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基础工作。

一是实施审慎的会计制度,完善会计核算体系,实现稳健经营,为价值创造型管理会计体系的建立奠定良好基础。

二是建立以价值创造为核心,以全面成本管理为主要内容,财务信息及时、准确、顺畅的财务运行机制。

商业价值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亲情 友情 商业价值

由此看来,亲情友情不全是商业的负能量,在许多时候还是正能量,“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不仅适用于狩猎和战争,也适用于商业尤其是企业管理。

亲情友情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动人的积极性、制约人的不良心理,在小微企业初创阶段,通常是以亲情友情为合作的纽带。在亲情友情的作用下,人可以在没有工资的报酬下甘于奉献,可以在没有制度的约束下廉洁奉公,在没有奖金的刺激下积极工作。这种依靠亲情友情维系的商业主体,不仅可以节约人力成本,还会因为没有制度的繁琐而提高经营效率。现实常见的案例是,以家庭为团队的小饭店,饭店开始经营时家庭成员都不领工资而甘于奉献,都不必制度约束而不占饭店的一点便宜,都不考虑奖金地积极工作,甚至还会将个人财物无偿地用于饭店经营。

亲情友情对商业的负能量的例子随手可得,曾有一父亲白手起家勤劳奋斗挣得资产数以亿计,三个成年的儿子也算争气帮父亲各管理一个企业,父亲为鼓励其积极性将三个儿子各自管理的企业分别转到他们的名下。因母亲去世父亲续弦问题父子之间产生矛盾,矛盾升级到对企业管理方面的意见分歧,儿子们对父亲从不崇拜发展到不相信、不服从、不支持。虽然父子还同属一个企业集团,但已经开始分裂了。在集团的一次企业并购中,三个儿子不仅没参加历史性的签约仪式,更是没听从父亲指示由其名下公司支付转让款,最终导致因付款违约并购失败。这次失败,给企业集团造成的违约金、前期费用、运作费用、中介费用等损失3500万元。另有一案例:2015年9月,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法院审理了翁氏家族的企业股权确认案,原被告均为家族成员,作为父亲和长女的原告称,家族企业由父亲和子女共同出资设立,只是因为签字方便而将股权登记在长子名下,现在长子否认父亲和长女的股权要独吞企业,请求法院确认其对企业股权的所有权。这一诉讼不仅消耗了双方的人力财力,更在纠纷期间企业停产、技术骨干流失、设备损坏、市场丢失。不管法院确认了哪一方的股权,企业价值已经严重贬值了。

为什么亲情友情在商业经营中会产生正负能量之分?这是因为亲情友情会与人自身的私欲相对抗的,假设用数理概率方法统计100对父子情对抗金钱诱惑的能力,也许会发现:面对1万元的诱惑,只有1%父子反目;面对100万元的诱惑,反目父子的比例会增加到50%;面对1亿元的诱惑,反目父子的比例会增加到98%;当诱惑的金额为无穷大,反目父子的比例会接近100%。这就是说,绝大部分亲情友情对抗诱惑的能力都是有限的。这就理解了,为什么手足相残多发生在皇家?因为手足亲情难抵皇权的巨大利益。历史上因为皇权的巨大利益而手足相残的例子数不胜数,其中最典型的是七步诗的典故,曹操的二儿子曹丕为了怕弟弟曹植会与其争夺皇位,不惜对弟弟斩草除根,作为杀掉弟弟的理由,曹丕要求弟弟在七步之内做出诗,否则就杀头。而绝顶聪明的曹植,真在七步之内做出了著名的七步诗。

亲情友情在商业经营中的能量有正有负,了解亲情友情的商业价值原理,科学地驾驭亲情友情的商业运作,扬长避短发挥其正能量、回避其负能量,防止其对企业发展造成损失。

亲情友情的正负商业能量是如何形成的呢?这关键要看其与对抗商业价值的数额而定,当亲情友情当面临的商业利益小于亲情友情数值时,亲情友情就是商业经营的正能量;如小微企业发展之初,依靠亲情友情的黏合,企业可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促进企业发展。当面临的商业利益大于亲情友情数值时,亲情友情很可能就成为商业经营的负能量;如亲情友情虽然也有方便沟通的益处,但更有亲情友情干扰企业组织关系。如某民营企业的股东委托其一位挚友主管销售,结果这位挚友倚仗其与股东的关系,不遵守有款必交的财务制度,财务主管也因为其特殊地位而无计可施,发生了该挚友款外逃的后果,虽然企业报案、公安抓捕挽回了部分损失,但企业不仅损失了百万贷款,股东还失去了一位挚友。

亲情友情价值如何评估?亲情友情不是典型的商业资源,无法用传统的传统的商业方法评估其价值。但可以用亲情友情专门方法其商业价值,笔者认为可以考虑亲情友情的形成、维系及当事人自身的经常状况,如家族的亲情程度,有的家族很重亲情,为了亲情关系可以做很重要的事,正可谓“可怜天下父母心”;再如自身经济状况比较好的人,对利益诱惑的抵抗值通常会高些;到目前为止,笔者还没整理出成型的亲情友情的评价方式,想以此文抛砖引玉博得各位的高见。笔者认为,尽管人们可以不断地研究亲情友情的评估方式,但不管如何,亲情友情也无法像物质利益那样明确评估其价值,亲情友情的最终评估价值只能是个模糊值,更多的是在亲情友情在商业经营中应用时,灵活分析运用。

亲情友情的商业应用时,可以参考银行为客户设定的信用额度。当亲情友情与商业利益交织时,认真评估记录每位亲友的亲情友情额度,在商业经营中合理地运用亲情友情额度。在亲情友情额度范围内,可以信任亲友以提高商业效率;当商业利益接近亲情友情额度时,就要警惕商业利益对亲情友情的挑战;当商业利益明显超过亲情友情额度时,不仅要忽略亲情友情的“亲兄弟明算账”,更要认清亲情友情对商业经营的负能量,防止其破坏商业规则。如前面所举的例子,父亲对三个儿子委以重任,是以血缘关系形成的亲情,以亲情为纽带,让儿子在亲情的作用下,尽心尽力地帮助父亲管理企业;当企业规模适当大,给产权持有者带来的经济利益之大足以挑战亲情的时候,就应当设立严格的产权制度,如给予儿子的是经营管理权而非股权,这种授权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制约儿子的经营管理行为,还可以在儿子不听指挥的时候及时收回经营管理权(以股东的权利,对经营者考核、评价、任免);当企业规模足够大,就应当明确区分对儿子们的亲情资助与经营授权,亲情资助是基于亲情关系而提供必要的资助而不是经营授权,而经营授权则是基于对商业道德和经营能力的考核及严格的监管制约基础上授权。前面父子股权诉讼的案例中,就是父亲和长女没有分清亲情和商业的关系,过分相信亲情的作用而导致商业利益的损失。如果父亲和长女为解决签字麻烦的问题,给长子出具授权委托书而不是转让股权,或者即使签订股权转让文件也要另外签订一份股权代持协议,以明确股权及持有关系,就会让长子不轻易产生非分之想,就是有了非分之想也不容易实际侵吞股权。

商业价值范文第5篇

微软公司 Information Worker Business Value事业部全球副总裁,在信息技术领域已有35年的从业经验。现在主要致力于寻找微软技术能够帮助解决的重要的业务问题。他在所著名为《推动数字化》(Driving Digital)的书集中讲述了公司在电子商业时代应如何谋求发展。在2004年完成了他的第二本著作《追寻商业价值:确保技术投资获得回报》(In Search of Business Value),讲述了如何将技术投入转化为商业价值。

如何提高IT投入的ROI(投资回报率),是近来常被提及的一个话题。不管是硬件投资、还是软件投资,企业的决策者所关心的就是:企业如何从中受益?

IT能够带给企业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而这一点在两年前所引发的那场关于“IT是否重要”的大争论中早就有了共识。IT对企业能够带来的优势是不容置疑的,倘若在这个社会要参与竞争,却又不借助IT的力量的话,那么企业必将会遭遇一定的危机。

既然IT的应用是一种必然,那么如何提高其应用价值,为企业带来回报而不只是制造IT黑洞?又如何对已有的IT投资进行进一步的挖掘,提高IT的商业价值?要想从IT的投入中获得回报,企业的CEO、CIO们应该做哪些事情?

要提高IT的商业价值,有三个基本的原则必须要遵守,否则,将无法使得企业的IT部门成为价值部门。

原则之一:企业的IT商业价值。

在传统的观念之中,IT的商业价值由企业的CIO来负责。购买设备、部署应用、人员培训等,所有的方案的提出均由CIO来完成。因此,商业价值的实现也就被误认为应该由CIO来完成,这就步入了企业进行IT投资和建设的误区。

尽管CIO是企业IT领域的领导者,但是他并不能确保IT收益,也不具备IT能够产生效益的权利和资源。从更多的角度来看,CIO其实仅仅是CEO的一个战略合作伙伴,他的主要职责就是让包括CEO在内的企业领导人了解到哪些信息技术是可用的,又有哪些技术是企业适用的技术;同时,在IT部署之后,确保企业内部的IT系统的正常运转。

真正应该担负企业IT商业价值的应该是CEO――CEO要从战略的角度认清楚,一旦确认某项信息技术的确可行且适当,他必须确保使用该技术,且将其效率正确发挥。倘若CEO能够在确定一个很好的目标之后,将其业务规划与企业的IT规划结合在一起,那么,企业能够挖掘出潜力,从而真正从IT投入中获得最大的回报。

原则之二:CEO负责下的企业流程变革。

要保证企业的IT投入发挥最大的价值,关键之处在于让其发挥催化剂的作用,通过IT的应用带来企业流程变革,从而解决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和风险。

对于企业而言,IT带来的冲击,不仅仅是在应用手段上的革新与进步,更重要的,当IT在企业中成为一种“普遍存在”(尼古拉斯・G・卡尔语,《IT不再重要》)时,就更加需要凸显CEO的责任和重要性―用IT为企业的流程变革效力。与此同时,将IT的具体规划权划拨给业务流程的负责人,而非如过去一般听从IT人员的安排和调度。

当企业在讨论在现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时候,必须确保现在的流程是正确的。某些企业利用现有的流程或许会得到很多不良或者错误的决策,此时如果借助于IT手段提升其能力的话,只会加速犯错误的进程。

因此,如果不进行变革,很可能企业的IT投入就会变成成本而成为企业无法承受之重。

原则之三:明确IT价值的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