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成本控制解决方案

成本控制解决方案

成本控制解决方案

成本控制解决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工程造价 成本控制 造价管理 分析方法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control is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is the core content. Through the years of management and is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to our country building engineering project cost control some problems at present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Keywords: engineering cost cost control cost management analysis method

中图分类号:F40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 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基本形成一整套土建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并已在工程造价管理中逐渐发挥作用。但我国当前工程造价现状还存在较多问题,例如建设工程周期长、消耗量大,常常出现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等问题。另外,在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控制不严,在土建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控制不够,在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不力也是目前土建项目工程造价的现状问题。

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项目管理科学中最主要的部分之一,而工程造价的成本控制是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核心。施工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是指工程施工过程中,把控制成本的观念渗透到施工技术、施工方法、施工管理的措施中,通过技术、方法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对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施工费用控制在成本控制方案的范围之内。进行工程造价的成本控制的目标就是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管理手段,合理的确定成本并进行有效的控制,以提高投资效益和企业的经营效益。

二存在的问题

1、项目管理人员成本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的施工项目经理部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在项目内部,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和质量,工程施工人员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材料人员只负责材料的采购及进场验收工作。这样表面上看来职责清晰,分工明确,但项目的成本管理是靠全员来管理和控制的,项目效益是靠大家来创造的。如果负责技术的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选用可行、却不经济的方案施工,必然会保证了质量但增大了成本;如果负责材料的只从产品质量角度出发,采购高强优质高价材料,即使是材料使用没有一点浪费,成本还是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成本责任没有分解到每个管理人员,整体成本观念得不到很好地树立,是项目成本控制的基础。

2、成本核算能力低下

成本核算水平低,把财务核算等同于成本管理核算,降低了成本管理核算效果。建筑业施工不是车间生产,项目部各种成本数据零散,收集存在一定的困难,大多未进行系统统计,而财务部门各种成本费用比较集中,因此,现行的成本核算以财务账面数据为主,以财务现有的各种支付、报销凭证作为成本数据的原始来源,除此之外,再考虑收集其他的成本数据。数据是成本分析的基础,不真实的数据不但不能帮助我们分析盈亏原因,反而还有误导作用,如同给问路人指了一条背道而驰的道路,其后果不堪设想。财务收集数据是从财务角度入手,根本目的是财务核算,而非成本核算,费用归集时间与成本核算时间也有时差,从而造成成本核算配比性较差,时效性差;同时,施工过程中的成本分析大部分是流于形式,只进行账账核实,不做账实核对,最终导致核算过程中成本不实,只有到竣工结算后才清楚工程实际盈亏状况,从而形成事后算账的弊端[2]。

3、忽视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质量成本”是指为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而发生的一切必要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蒙受的经济损失。“质量成本”分为内部故障成本(如返工、停工等引起的费用)、外部故障成本(如保修、索赔等引起的费用)、质量预防费用和质量检验费用等4类。保证质量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但不能因此把质量与成本对立起来。长期以来,我国施工企业未能充分认识质量和成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习惯于强调工程质量,而对工程成本关心不够,造成工程质量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增加了提高工程质量所付出的质量成本,使经济效益不理想,企业资本积累不足。项目经理部却存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质量,虽然就单项工程而言,利润指数可能很高,但是因质量上不去,可能会增加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付出的额外质量成本,既增加了成本支出,又对企业信誉造成很坏的不良影响。

上面所提到得这些问题是我国施工企业的普遍问题,由以上分析得出的结论,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和手段无法实现现代管理的要求,不能有效控制成本,已经成为制约这些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在目前清单报价环境下,一旦合同价款确定,工程造价就基本确定了,施工企业只有在项目成本控制上下功夫,最大限度的把成本控制在清单报价范围内,才能使企业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从而获得更为广阔地自身生存、发展空间。

三解决方案的提出

1、全员意识是关键,完善制度是手段

工程造价成本管理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个部门的事情,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需要全体人员参与。全员成本管理不仅要在思想上加强成本费用节约意识,而且要在制度上加以强化。一方面要通过学习和培训加强全员成本意识,另一方面是完善相关责任制度。要把项目的成本目标逐项分解到各项目班子、项目成本工作人员及全体职工中,让每一单项工程都要降低成本费用标准,每一项工作要制定费用标准,节奖超罚,用制度来培养和强化全员的成本管理意识。通过对全体员工的培训教育和制度约束来达到人人具有经济观念、效益观念,增强成本控制增长和促进成本降低的观念。

2、从成本计划出发,控制项目成本

成本计划是项目实施之前所做的成本管理准备活动,是项目管理系统运行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是根据内部承包合同确定的目标成本。

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生产要素的配置等情况,按施工进度计划,确定每个项目月、季成本计划和项目总成本计划,计算出保本点和目标利润,作为控制施工过程生产成本的依据,使项目经理部人员及施工人员无论在工程进行到何种进度,都能事前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标成本,以便采取相应手段控制成本。

3、人工费用和材料费用的控制

①人工费控制:人工费占全部工程费用的比例较大,一般都在10%左右,所以要严格控制人工费。要有针对性地减少或缩短某些工序的工日消耗量,从而达到降低工日消耗,控制工程成本的目的。

②材料费的控制:材料费一般占全部工程费的65%-75%,直接影响工程成本和经济效益。一般作法是要按量、价分离的原则,主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材料用量的控制:首先是坚持按定额确定材料消耗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其次是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再就是对工程进行功能分析,对材料进行性能分析,力求用低价材料代替高价材料,加强周转料管理,延长周转次数等。二是对材料价格进行控制:主要是由采购部门在采购中加以控制。在保质保量前提下,货比三家。择优购料。合理组织运输,就近购料,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式,以降低运输成本。

4、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降低成本

采用信息化系统是项目部做好成本管理的必要手段。适时使用和推广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计算机软件系统,是搞好成本项目管理的基础。同时,随着影响成本升降因素的不断增加,项目各成本管理部门所要处理的信息急剧增多,这就迫切需要通过电算化手段进行成本管理,也需要业务人员不断总结、学习以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项目管理的需要

四 结 语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是时间跨度大、规模大、施工技术和工艺非常复杂的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可以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本文对我国目前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已达到企业 “增产节约,增收节支”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朱黎.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2001

成本控制解决方案范文第2篇

六、行业系统解决定方案是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有效途径

对于千千万万中国的制造企业而言,在实践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道路上,需要一批掌握核心技术、专业知识扎实、行业经验丰富、实战能力强的系统解决方案商,提供面向智能制造的集战略咨询、架构设计、实施方案、关键装备、核心软件、数据集成、流程优化、运营评估于一体的综合服务。

(一)为什么要推广行业系统解决方案

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有需求。站在传统制造企业的角度来看,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面临一系挑战,制造单元如何连成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工业控制系统如何与制造执行系统、企业管理系统实现集成?多年前的老旧设备上的数据如何采集、传输、处理?研发、生产、仓储系统如何有效对接?这些都需要一批行业解决方案企业来参与,这将会大幅提升行业整体的智能化水平。

二是有市场。站在致力于投身到行业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领域的企业角度而言,中国有一个广阔的市场,中国的行业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市场可以用四个“最”来概括:一是最大,智能制造的市场规模最大。有机构预计,到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新安装量将超过三分之一。二是最快,市场增速最快。仍以工业机器人为例,201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同比增长56%,居全球第一,预计未来五年的年均增速将保持在25%左右,远超15%的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年均增速。三是最全,有机构统计,中国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6个小类,是各国中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四是最复杂,国内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企业,有些处于2.0要补课,有些处于3.0待普及,有个别企业处于4.0需示范,这在全球几个工业大国间是少有的。这给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而中国的本土解决方案企业更熟悉自己的市场。

三是有路径。有路径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系统解决方案企业成长有成功的路径和模式。近年来,国内来自工业软件、智能装备、零部件等不同领域的企业,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和领域,成功转型为行业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如青岛软控从提供橡胶轮胎配料工序的控制软件,逐步延伸至配料辅机、加工设备等硬件产品,再发展为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石化盈科、启明信息、宝信软件、徐工信息等从制造业总公司中剥离重组,成为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二是系统解决方案企业培育有比较成功的做法。近年来,地方工信行业主管部门围绕如何形成和提升行业系统解决方案能力进行着积极的研究探索。浙江支持成立了一批装备电子重点企业研究院,培养出一批各具发展特色及竞争实力的解决方案厂商。

四是有动力。面对当前传统工业智能化转型的广阔市场,面对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求,面对尚未被大公司垄断的新兴市场,许多国内企业纷纷拓展业务进入行业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市场,在实践中能力不断提升。上海明匠以制造设备数据采集、集成、处理为重点,在构建集自动化设备改造、工业网络架构设计、关键智能设备生产为一体的基础上,建立了智能工厂设计、规划、改造、实施等系统解决方案能力。沈阳新松机器人在做强传统的装配型搬运机器人基础上,积极拓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仓库系统解决方案等新业务。

(二)如何提升行业系统解决方案能力

行业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能力提升涉及自动化、智能装备、工业软件、电子信息等多个技术和专业领域,涉及技术、数据、产品、流程、管理等多个环节,涉及咨询、实施、运营、维护等诸多方面,技术体系、商业模式、产业生态仍在不断演进和探索中,需要制造企业、信息技术企业、互联网企业,以及部委、地方、院所、协会的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前期,工信部在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过程中,对于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何与传统制造业融合有一些新的理念,这些理念对于致力于投身行业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企业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具体来讲有三个理念:

一是集成是重点。对于企业信息化而言,难点在集成,重点在集成,突破点也在集成。集成应用是德国工业4.0的关键词,提出了横向集成、纵向集成和端到端集成,两化融合评估标准把企业信息化水平分为基础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创新引领四个阶段。集成也是行业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能力提升的关键词,能不能解决工业控制与制造执行系统、制造执行与经营管理、设计与制造的集成、产供销的集成等一系列问题,是行业系统解决方案能力的重要体现。

二是数据是灵魂。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数据是资产、是资源,是一种新的生产管理要素。数据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数据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数据流、物流、资金流的协同水平和集成能力,数据流动的自动化水平,乃至数据驱动型企业的形成,决定了企业未来核心竞争力的来源。从传统制造业角度看,生产装备自动化解决的是大规模生产的问题,即成本、质量和效益,而数据流动自动化解决的是大规模定制的问题。只有数据的自动流动,形成智能数据,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个性化定制带来的成本、质量、效益等问题,解决生产的不确定性、多样性和复杂性问题。对于行业系统解决方案企业而言,能不能把各种生产装备、工艺生产、经营管理、客户需求等各种数据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传输、加工和执行,能不能构建面向企业全业务、全流程、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流方案,是解决方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表现。

三是能力是主线。能力是相对于企业面临的问题而言的,相对于企业面临的各种挑战和问题,能力总是显得不足,尤其是在信息化背景下,面向个性化定制、柔性制造等新的生产组织方式,传统企业在提升传统能力的同时,需要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在推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企业的技术、装备、系统、流程、管理、组织、商业模式、发展战略的创新、调整、优化,最终都要转化为竞争优势,转化为成本、质量、效益、服务以及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劳动生产率等的提高。这是提升行业系统解决方案能力的核心目标,是对既有发展模式和组织业态的重构。

七、“新四基”是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关键支撑

(一)什么是“新四基”

工业有“四基”,包括关键的基础材料、核心的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的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我国在上述领域的发展是相对薄弱的,已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所以《中国制造2025》中门提出要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强化工业基础能力。

在编制《指导意见》时,我们深刻把握全球智能制造演变新趋势,从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打造产业发展支撑平台的角度出发,提出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制造业基础的内涵更加丰富,需要突破“新四基”,即加快自动控制与感知(一硬)、核心软硬件(一软)、工业云与智能服务平台(一平台)、工业互联网(一网)等新型基础能力和平台设施建设,这既是加强工业2.0补课、3.0普及的现实需要,也是支持我国实现工业4.0示范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为什么要发展“新四基”

在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进程中,我国“新四基”基础薄弱。一是在自动控制和感知领域,欧美日等企业在高端PLC市场的占有率超过80%,通过将工控网络产品和装备捆绑销售,形成了事实标准。工业领域的传感器主要依赖进口,传感器核心材料和器件基本被跨国公司垄断。二是在核心工业软件领域,研发设计工具、制造执行系统、工业控制系统、大型管理软件等通用产品主要依靠国外软件,面向航空航天、冶金化工、消费电子等特定行业研发、工艺、测试、验证环节的专业软件严重缺失。三是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工厂网络静态配置、刚性组织的方式难以满足未来用户定制、柔性生产的需要,工业控制网络技术呈现“诸侯割据,各自封闭”的状况,现场总线技术标准被国际巨头垄断,网络、数据、软件集成面临协议标准缺失的制约。四是在工业云与智能服务领域。GE、西门子、SAP等跨国公司围绕构建智能制造产业生态、抢占制造业竞争制高点,以工业云和大数据分析平台为载体,加快全球战略资源的整合步伐,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三)下一步工作考虑

一是夯实自动控制与感知技术基础。研究制定传感器产业发展路线图,重点突破微机电系统、生物智能、无线传感、自动化测量仪器仪表等关键技术和设备,提升传感器智能化、微型化和集成化水平。突破工业控制系统中核心芯片、伺服电机、驱动器、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等关键器件和技术的发展瓶颈,加快推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分布式控制系统、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等研发和产业化。组织实施“芯火”计划,加快工艺过程控制、特殊控制模块等核心芯片产业化,推进国产嵌入式处理器研发和规模应用。

二是发展核心工业软件。突破虚拟仿真、人机交互、系统自治等关键共性技术发展瓶颈,夯实核心驱动控制软件、实时数据库、嵌入式系统等产业基础。提升计算机辅助设计仿真、制造执行系统、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等工业软件的研发和产业化能力,加强软件定义和支撑制造业的基础性作用。建立信息物理系统参考模型、测试验证平台和综合验证试验床,支持开展关键技术、网络、平台、应用环境的兼容适配、互联互通和互操作测试验证,推动工业软硬件与工业大数据平台、工业网络、工业信息安全系统和智能装备的集成应用。

成本控制解决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企业;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管理;策略

一、企业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管理工作的开展现状

项目落实过程中,全过程成本控制管理能够保证将相关工作落实到项目推进的各个环节中,有效避免项目推进过程中成本超支的问题,具体包括项目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管理工作、项目落实阶段的成本控制管理工作、项目收尾阶段的成本控制管理工作。通过对现阶段企业项目推进过程中成本控制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其中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致使成本控制管理工作的积极效应无法得到全面发挥。首先,从项目设计的过程来看,相关单位在出具项目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对于成本控制管理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针对项目设计方案中潜在的问题没有做到及时发现,致使项目设计方案中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加大了企业项目运营过程中发生风险问题的概率,严重者还会直接加大项目的设计成本。与此同时,在项目设计方案不合理的情况下,后期的项目落实和收尾工作也会相应的受到影响,进而加大项目成本。其次,从项目落实的过程来看,成本管理工作与控制工作的开展普遍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项目落实过程中所需要的物料、人员成本控制不到位。例如:在物料采购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采购成本超支的问题,甚至部分单位还会出现盲目采购的问题,进而给成本控制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与此同时,项目落实过程中部分工作人员滥竽充数。最后,从项目收尾的情况来看,由于对于相关工作缺乏合理的项目成本管控,致使项目收尾阶段的核算工作经常出现问题,导致项目运作成本增加,加大了企业项目运作风险,进而实现企业更为长远的发展和进步。

二、企业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管理工作开展的策略

(一)做好成本管控优化设计工作企业在实际运营的过程中普遍存在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以及控制工作开展不到位的情况,在项目的设计阶段对于成本管理控制工作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致使项目后期运作过程中的成本也相应的受到影响。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在项目设计阶段,企业方面就需要做好项目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工作。首先,针对项目设计方案需要做好成本控制,具体包括项目落实计划审核,针对其中的不合理之处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并充分考虑市场实际情况,使项目设计方案能够更好地贴近现实需要。其次,项目设计阶段需要做好成本管理工作,项目设计人员需要提前了解项目规模;在此基础上,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确定成本管理方案,保证成本管理方案的全面性,需重点关注项目的环保问题,针对其中的不合理之处及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最后,针对项目设计过程中产生的相应文件需做好审批工作以及编制工作,确保项目设计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工作开展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有效性和合理性。

(二)项目落实阶段做好成本管控工作项目的推进会导致企业的资金成本消耗增加,而全过程成本控制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使项目的运营成本得到大幅度的控制。首先,对于项目落实方案需要做好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项目工作参与人员需要对项目方案有充分的了解,对于可能影响项目成本的因素做好充分分析,与此同时,需要考虑到项目落实的实际情况,从整体的角度进行分析,确保项目落实方案能够更好的贴近现实情况。一旦发现项目落实方案中存在问题需要及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保证项目落实方案能够具有较强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其次,针对项目落实过程中所需要的物料需要做好成本管理和控制工作。采购人员在实际采购的过程中需要严格依照项目方案,保证物料质量的同时,还需要全面了解市场行情,做到货比三家,有效控制项目物料成本。在必要的情况下,可安排人员对采购全过程进行监督,有效解决以往采购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重复采购、盲目采购的问题;与此同时,要妥善保管采购票据,一经发现有作弊问题需要第一时间进行严肃处理。例如:针对项目落实期间经常出现的物料浪费问题需要加强管理,材料分配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岗位的实际需要,采取限额领料法对领取量进行规范,避免因领取量不合理而加大项目成本。另外,在物料的使用方面也需要最大限度的做到规范,提前确定物料的型号、性能等,避免因错误领取物料而带来的物料浪费。最后,项目落实过程中需要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于部分人力资源需求量较大的项目来说,做好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和控制工作十分有必要,这项工作会对项目整体的成本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对项目落实过程中人力资源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的过程中,需要全面分析各个岗位所需要的人员、数量等,做好项目工作参与人员的筛选工作。一方面,要保证项目工作参与人员的专业技能能够达到项目推进标准;另一方面,要保证项目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数量能够满足实际项目落实需要,有效解决以往部分项目工作参与人员滥竽充数的问题。

(三)项目收尾阶段做好成本管控工作项目收尾阶段,需要对项目整体成本进行全面核算,而核算工作开展的合理性也会对项目成本的控制效益产生直接的影响。在此过程中,通过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控制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解决以往部分单位只重视项目设计阶段以及项目落实阶段成本控制,而忽视了项目收尾阶段成本控制的问题,使成本控制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例如,在项目收尾阶段核算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所涉及的各项票据均需要保证正规,对于一些非正规的项目票据不予进行核算,针对项目落实过程中产生的隐性费用需要逐一进行核算,保证每一个核算项目精确。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证项目结果的准确性,降低核算误差问题的发生概率。从以往项目核算工作的实践经验来看,核算在项目整体落实过程中的问题出现概率较高,部分工作人员会为了一己私利而伪造项目票据,致使项目成本增加,而通过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和控制工作的开展就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成本控制解决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LIN接口;AMl3062x;步进电机;混合信号;ASSP

汽车制造商致力于在每种新的汽车设计中扩大电子控制的使用。在崇尚实用和经济的汽车市场上,相对于机械系统,电子控制的优势在于由更简易快速的装配实现成本降低,而重量的减轻则大大减少了燃料成本。品牌汽车的重点在于提供先进的功能并提高乘客的舒适度,让产品与众不同,并保证利润。

这种趋势要求对汽车装配线的基础设施进行根本改变,例如重新设计。传统的点对点配线方式,由于电子子系统数量不断增加,会很快变得沉重而复杂,难以承受。

更重要的是,与大量制动器的中央控制有关的软件开发工作变得尤其复杂和费时,这就要求设计师开发出可靠的软件。另外,中央控制器和单独的子系统之间复杂的信号联系,例如对大量电子电动机的PWM控制,会导致高度电磁辐射,造成困难的辐射抑制,这在汽车整体基础上解决将会非常昂贵。

将更多智能转向单独的子系统,会减少很多汽车配线和信号传输,也会减少汽车中央控制器负荷。验证和确保软件能够运行多个功能组合是一个冗长的过程,需要花费很多工程设计时间。另外,不同种类的电缆树的开发、制作和安装,以及为每一个电机进行的额外的点对点配线,会很快带来更多重量和成本。由于控制板和电机之间高密度的信号传输,电磁辐射也会开始增多。

另外一个模块化和容易实现的解决方案,是将数码控制融合到一个单片集成或多芯片电机驱动器。增加或减少一个电机变得更加容易,只需要相应增加或减少电机驱动器芯片或模块。然而,这需要改变板块设计,这个解决方案没有减少控制板和电机阵列之间配线的复杂性。因此,如果要解决成本和电磁问题,就需要另外的解决方案。

将更多智能向电机点转移,采用电机一体化模块,这个模块包含接口、控制器和驱动器以及电机本身组成一个独立的单元,如图1所示。

这样可减少控制板的装载量,只包含处理器和一个总线接口,就像三线LIN总线那样。LIN已经被汽车电子集成商广泛使用,以减少汽车配线的复杂性和信号传输。作为一种业界标准的互连解决方案,可以采用标准的LIN接口以及模块内部的控制和驱动功能,来支持大量的机电一体化模块在汽车上应用。

额外增加一个电机,只需简单地将电机作为一个完整的机电一体化模块连接到总线上。这不仅解决了软件复杂性、EMI和分级性,而且允许汽车模块供应商向汽车制造商客户交付“现成套装”模块。因此,电子系统的集成变得更加直接,为新车型和现有车型的改进获取市场利益创造宝贵的时间。子系统销售商也可以创造新的功能,将IP嵌入到模块中去,这样就能实现与众不同,并且保护他们在产品开发中的投资。

通常和LIN网络连接的汽车电子模块包括安装在门上的车窗、门镜和门锁的驱动、电子座椅调节、顶灯定位系统、温度控制电机和风扇。大多数这些应用都要求在一维或几维内进行控制。为了实施一个机电一体化解决方案,系统集成商不仅需要成熟的LIN接口IP,还需要带有集成电机驱动功能的可配置电机控制、CPU和存储子系统的集成,以及适用于汽车额定电压的电力电子技术。

图2显示集成了总线接口功能块和机电一体的电机控制器解决方案。LIN接口接收高电平的电机驱动和位置命令。智能电机驱动功能使必要信号从一个电机移动到另一个电机。具体的执行可能需要一个状态机、微步进电流查找表和电流控制器,能够由设计者设置参数,以满足具体的系统要求。除了接口和控制功能,还必须使用其他的功能块,例如步进电机控制所需的稳压器、电荷泵以及电机驱动MOSFET。一个智能的电力技术,可以将所有这些模块合并成单个集成解决方案,快速地集成到电机组件中去。

这种方式也可以在硬件中采用更加复杂的电机控制功能,例如电流整形。如果独立设计出一种步进电机控制器,设计者通常会希望采用他们自己的电流整形来支持微步进“向前”、“慢速衰减”、“快速衰减”和“混合衰减”模式。另外一个对步进电机操作有关键影响的设计是确定PWM频率。如果频率设定过高,就有可能导致过热。另一方面,如果频率过低,驱动器就会产生可听见的噪音。设定合理的频率取决于包括供应电压、常用电流和操作温度在内的操作条件。如果应用的是汽车机电一体化模块,这些都可以精确地得到预测。假定典型值,计算出一个最佳PWM频率约为22kHz。因此,在硬件中固定PWM频率是可行的,这样能节省外部的器件。其他在硬件中可能有用的功能,如可以最大化可靠性、减少组件数量以减少外部二极管或肖特基器件装置,以及片内电流感测都集成在一颗芯片中。片内电流感测允许单片集成控制器IC独立回应命令,该命令由设定电机电流的LIN总线接收。

通过在硬件中采用必要的步进电机控制,图中显示的电容成了唯一需要的外部元件。对电子子系统的销售商来说,这个流线型硬件集成减少了软件设计,允许开发者集中精力在应用设计层面上,增加独特功能和成本效益。AM]已经采用这种方法,为LIN连接的汽车机电一体化模块设计了一个单芯片步进电机控制器。

AMl3062x就是一个使用AMI的智能功耗技术,即智能接口技术(I2T)制造的单芯片集成IC。22T可以在一个单独的IC中实现低压、中压和高压电路集成、高精度模拟电路、非易失性存储和一些中等复杂的数字电路。如图3所示,在这个器件中。两个H桥MOSFET驱动器,都使用了40V的低漏-源电阻RDS(ON)晶体管,能够满足高达800mA的电机电流要求。

支持智能功耗技术的开发工具,也让工程师有了足够的灵活性来设计定制的电机控制总线命令。这些可以用于加速应用开发,以及减少总线的内部信号传输。

使用标准产品的机电一体化

需要更高电机驱动要求的模块,可能雷要额外的外部MOSFET,可能会使用I2T集成的MOSFET作为前级驱动。另外,一个要求更复杂的信号传输的模块可能需要一个微处理器。使用标准的8、16或32位处理器,结合基于标准数字组件和电力电子的智能电力或分离解决方案是另一种选择。

更高程度的集成和智能

另一方面,片上系统(SoC)解决方案提供了最大的可靠性、组装简便性、更低成本的材料和供应的连续性。需要一种能够支持嵌入式微处理器、高精度模拟的复杂数字电路和高压功能的工艺。例如,BCD(Bipolar CMOS DMOS)工艺允许用数字CMOS电路集成微控制器核、芯片内存储以及采用半桥或全桥高压电机驱动器的独立DMOS晶体管。BCD工艺的优点,包括最大的DMOS晶体管的额定电压,以及芯片内存储器和处理器内核的容量。为了达到14V和将来42V的汽车电子供电标准,DMOS晶体管就应该调整到80V。

一个例子是,AMI的BCD工艺采用了0.35um技术的数字CMOS电路,能够使用一系列内核为32位的复杂处理器,例如ARM7TDMI。还有OTP存储器,用于代码存储的64kByte嵌入式闪存和/或1kByte的数据EEPROM。芯片内高精度模拟电路,包括光带隙基准、ADC和DAC,以及包括LIN控制器在内的数字IP,能够简化一级供应商的开发过程。

多芯片模块解决方案

另外,制造多芯片模块、综合使用智能功耗、数字和模拟技术,让设计者获得更多自由度,能够创造出适用于复杂的多维解决方案的、拥有更大存储容量更灵活的处理子系统。还可以使用更小的设计规则来制造CPU子系统,虽然需要更高的工艺成本,但更小的芯片尺寸也能减少实际成本。

然而作为机电一体化模块的一部分,组装一个多芯片解决方案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为了满足汽车质量和可靠性标准,需要采用严格控制的系统封装(SiP)技术,它是QS9000认证的封装。因此,系统集成商必须在多芯片方式更大的灵活性和可靠性风险、更多的SiP开发和组装之间取得平衡。

散热对系统分割和封装的影响

特定机电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最佳配置,必须将电机产生的热量、RDS(ON)产生的热量以及电机驱动器功率MOSFET内部的开关损失考虑在内。

因此单芯片集成的使用,会使包括MCU和存储在内的数字电路超过制造商建议的最高工作温度。一个潜在的解决方案是提高数字工艺的工作温度。另一方面,使用更先进的封装技术,通过对隔离的DMOS晶体管的散热,消除热量在SoC衬底中的积累,也可能会有效防止过高的温度毁坏数字电路。在实际应用中,两种技术结合使用可能会更有效。

结语

成本控制解决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成本控制;成本管理;企业

1 加强成本控制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

提高经济效益一直是党和政府反复强调的一个重大的问题。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就集中表现为在一定时间内用多少成本,生产出能卖得多少贷款的产品,在上交国家税收以后。企业还有多少盈利。提高经济效益,本质上就是力求以同样多的成本取得更多的收入,或者说以比较少的成本支出取得一定的收入。企业产品成本的提高。不仅影响到国家财产的累积,而且同企业自身和职工群众利益息息相关,因此成本控制对于一个企业非常重要。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和市场体系的逐步完善,企业相当一部分收益将随着产品价格体系的逐步理顺,原材料、能源和农副产品价格有所提高,工资开支有所增加等诸多增支减利因素的出现而抵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现状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面临着严竣的挑战和考验。所有企业都必须正视和解决这一问题:如何通过改善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确实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以达到稳定和提高经挤毅益的目的。成本控制就是适应这一要求,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发展起来的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所谓成本控制,就是为了转变企业经营机制。提供具有竞争能力的产品,以制定一定时期的产品最佳成本作为企业经营目标,实行成本经营,运用系统论的原理对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耗费进行控制。并同成本责任奖惩制融为一体。成本控制的研究对象是一节约商品个别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寻求实现最佳成本的途径。

2 目前国有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成本管理意识方面。企业成本管理的思想和做法受计划经济影响根深蒂固,成本管理意识淡薄,蕾投资、重技术、轻成本现象普遍存在。不少企业的成本管理,仅限于国家颁布的财务法规中有关成本条例的遵守和执行上,成本管理侧重予宏观需要,侧重于对产品成本的核算,不注意所耗成本能得到的市扬价值。忽略成本管理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

在成本管理制度方面,有些企业没有建立起内部成本控制制度,甚至原始记录、资产盘点、定额管理、计量验收等基础管理制度都不完善;有些企业虽然制定了一些制度,但只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只求形式,不讲实效i有些企业对制度的执行缺乏全面监督、考核,没有将考核指标切实落实到个人,达不到调动职工积极性的目的。

在成本管理体系方面,成本的控制没有切实贯穿于从产品设计到产品产出直至售后服务的全过程,只注意生产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忽视供应过程和销售过程的成本管理;只注意投产后的成本管理,忽视投产前产品设计以及生产要素合理组织的成本管理;只偏重于事后的反馈。而事前、事中控制不力,成本预测、成本决策缺乏规范性、制度性,缺少科学的、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成本计划。

在成本管理方法方面,过分依赖传统的成本会计系统,无法满足企业实行全面成本管理的需要。传统成本会计系统局限于提供产品财务方面的信息。不能提供管理人员所需要的资源、作业、产品、原材料、客户、销售市场和销售渠道等非财务方面的信息,不能提供各个作业环节的成本信息,以及各个环节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由于产品成本信息的严重扭曲,从而误导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

3 从基础入手,强化管理,开辟成本管理的途径

3.1 培训人员,提高素质

成本控制采用了大量的现代化管理方法作为控制方法和手段,这就要求企业职工掌握成本控制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具体做法,明确本部门、本岗位的职责,增强实行成本控制的自觉性。这就需要加强培训,包括业务上的培训和思想教育两方面同时进行。

3.2 建立组织,提供保证

成本控制的组织是指将与成本控制有联系的工作,通过企业管理职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之制度化,规范化。以保证成本控制工程的组织实施。具体地说,就需要按单位的生产经营的特点,把本单位各车间,各科室视作“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把各核算单位的一切经济关系都视同“商品交换关系”。本单位内各核算单位之间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内部核算,以达到各核算单位之间“独立核算。自计盈亏”的目的。

3.3 搞好成本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1)成本的事前控制就是在生产前对影响成本的经济活动进行事前的规划、审核和监督。成本的事前控制在成本的三大控制过程中居主要地位,它为事中控制指明方向,提出要求;为事后控制提供考核,奖惩依据。因此,事前控制决定着成本控制全过程和水平的高低。它主要包括称成本预测、决策过程的成本控制、成本控制计划的编制,以及成本控制目标的确定,分解等内容。具体说明如下:

①成本预测是在分析研究产品成本同技术进步,产品质量,生产能力,能源和原材料市场需要等因果关系的基础上,预测计划期成本水平。为决策最佳成本目标提供可靠的依据。综合起来一般包括制定计划或方案阶段的成本预测和计划实施过程中的成本预测。成本预测又分为:期前成本预测,期中成本预测。期前成本预测就是企业在成本决策和编制成本计划之前进行的预测。要根据厂内外调查取得的产品品种、产量、质量、价格等预测数据和经济效益资料,充分认识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用对产品结构的影响,以及生产工艺的设计改进等所要采取的重大措施对产品成本产生的影响,并能正确地预测物质消耗、劳动消耗和单位成本水平及其变动的趋势。期中成本预测是在期中生产预算的基础上,预测成本计划能否完成。主要内容是:分析企业本期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变动与成本的关系,预测计划期末产品成本的水平和发展变化的趋势。以便能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纠正偏离成本控制目标的偏差,保证完成和超额完成成本计划。因此,成本预测能掌握未来的成本水平反其变动促使,使领导者能及时选择成本最佳方案,作出合理地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提高经济效益的正确决策。

②成本决策。成本决策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经营目标是否落实,可行和实现。这就要求企业重视成本的决策,以成本决策为基础进行经营决策。企业进行成本决策的程序首先为:确定最佳成本控制目标。如何完成企业经营目标是确定成本控制目标中的出发点。其次为拟定成本控制方案。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具体方案如成本控制措施的实施来保证。拟定方案可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实行亏损与群众相结合的方式,发动全体职工大胆设想,提出初步放案。第二步,对初步方案进行筛选、综合,形成少数的备选方案,供最后选择。

③编制成本控制计划。成本控制计划是根据成本决策方案采取的降低成本的财路措施和企业决策的最佳成本目标而编制的通过编制成本计划是企业决策的最佳成本目标具体化、指令化,从总体上为成本控制目标的确定提供依据。成本控制计划的编制要经过准备阶段、编制成本计划草案阶段和编制正式成本控制计划阶段。

首先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是收集整理资料,预计和分析上期成本计划执行情况。

其次编制成本控制草案阶段。当草案成本水平未能达到最佳成本目标时,则需要对影响最佳成本目标的其他计划中的有关经济指标指出修改意见。直至满足最佳成本目标额度为止。

最后编制正式成本控制计划阶段。成本控制草案满足最佳成本目标的要求,可编制正式成本控制计划。并下达给各核算单位。作为各自成本计划的指令性控制指标。

(2)加强成本事中控制,做好成本控制目标的分解。成本的事中控制是事前控制的延伸。它在产品形成过程中,按成本控制目标,采取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及时纠正脱离目标的偏差,以保证实现最佳成本控制目标。它在成本控制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这阶段主要目标成本控制的负责将综合指标分解为单一指标,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范围不清、责任不明目标分解为归属清,责任明目标。是用来明确控制任务,并作为核算,考核。奖惩的重要手段。现在以生产系统的成本控制为例:所谓生产系统的成本控制就是对产品加工形成过程中的物质消耗、劳动消耗和各种费用支出,标照确定的成本控制目标。层层下达进行监督和控制,在保证产品质量、产品产量的前提下,使加工成本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