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思想教案

思想教案

思想教案

思想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思政课;案例教学;探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基础,学生通过个人自学、小组讨论、班级讨论,教师引导、释疑,分析和研究具体案例及其问题,从而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一种教学模式。我校在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中,已经开始应用案例教学法,对案例的采用编辑及具体教学模式进行了相应的探索与研究,其教学成果正在显现。

1精挑细选,建成案例资源库

该校近几年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案例教学中,首先着重案例的选取,选取新颖、丰富、真实的案例,选取富有实效性、感染性、针对性的案例,多方面挖掘“案”源,建成案例资源库。首先,选取具有真实性的案例。柏拉图在谈到用讲故事塑造学生心灵时就特别强调故事的真实性,他指出,“为了培养美德,他们(年轻人)最先听到的故事应当是最优美、最高尚的。”因而我们选取的案例:一是引用有证可考的古今中外典型事例,选择可信度高,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强的案例;二是节选相关的影像资料进行整合加工,使其更具有感染力和震撼性;三是把参观考察等方式获取的第一手材料通过整理、剪辑和技术加工等,制作成新的教学案例,使其保持“本色”,真实可信、形象具体、说服力强,受到学生的喜爱。同时,教师在叙述案例时必须客观公正,真实可信,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这样的案例教学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在思考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选取具有针对性的案例。案例的选取和运用重在为教学目标服务,与课程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不要牵强附会,生动不是好案例的唯一标准,好案例的第一标准应该为教学目的服务。因而要以教学目标和教学基本内容为主线来选择案例,使其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以达到目标明确、事实充分、说服力强的教学效果。如在讲“爱国主义教育”专题时,我们以“爱国主义”为主线,讲述爱国主义的内涵和爱国主义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列举出举我国历史上屈原、文天祥、岳飞等著名的爱国英雄,用他们的感人事迹来说明爱国主义的概念、意义及其形成过程,用他们的感人事迹来教育学生,为他们树立学习的榜样。正是由于案例选择恰当,现实性、针对性强,同学们感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爱国情怀,教学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次,选取具有启发性的案例。在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取绝不能追求表面的、显而易见的东西,要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审美需求出发,更要在基本观点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案例选择要贴切准确,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灵魂在于它的思想性,必须用课程自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案例一定要有典型性和启发性,不能随信拈来,而是筛选有代表性、针对性、时代性并且能揭示矛盾、反映问题较为典型的实例。这样,才能让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认识和分析事物,提高认识水平,纠正认识上的误区和偏差,达到教书育人、用理论武装思想的目的。

2探索“专题式案例教学”的新思路

思政课教材是国家统编教材且本专科通用,对高职专科学生来说理论性太强,实例偏少。我们在不打破教材基本体系的前提下将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实行专题化教学,将大量贴进社会、贴进实际、贴进生活的相关教学资源整合进专题教学中。根据“05”方案各门课程综合性较强的特点,该校发挥在案例教学、专题教学和多媒体课件研发的各自优势和整合效应,以激活课堂教学、提炼和活化教学内容为切入点,着力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的新尝试——“专题式案例教学”的教学思路。首先,在“专题式案例教学”中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与职业教育理念相结合,不断渗透职业教育理念,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高等职业教育相适应,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相结合,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其次,在“专题式案例教学”中,教师围绕每一个专题,收集大量相关教学案例,运用多种手段沟通师生之间的信息,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另一方面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倾听他们对专题教学的意见和建议,选用贴近学生实际和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素材,不断调整教学,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双赢局面。再次,在“专题式案例教学”中,我们从教材现实、社会现实、高职学生现实出发,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处理好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的关系。针对高职学生的实际状况和高职教育的特点,选取学生关注的有关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等方面的案例,如在讲“领会法律精神理解法律体系”这一专题时,我们将本专题的主线、重点、主题与高职学生关注问题相融合,选择反腐败案例、选择马加爵、林森浩等大学生犯罪案例,加深学生对法律概念与历史发展的理解,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更好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样,不仅培养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也提高了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增强了维护法律尊严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同时也实现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完美转化。

3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案例教学模式

坚持案例为教学目的服务的要求,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心,着力培养学生符合“第一线”职业岗位要求的理论素养与思想道德素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形成主要由三个基本环节构成的案例教学模式,即教师展示案例、学生讨论分析案例、教师引导释疑。首先,教师展示案例。教学中,根据不同的专题,不同的内容,展示不同的案例。如在讲述“思想”这一专题时,运用了不同时期的诗词,介绍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思想的主要内容及伟大历史意义,加深学生对及思想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从而感受伟人的人格魅力。同时,不同的案例在不同的环节展示。如那些内容复杂、时间跨度大的案例,在课程结束后展示给学生,给他们充足的时间查阅资料,加深对案例中人物和事件的理解;那些耳熟能详、耐人寻味的案例,在课前展示给学生,易于对课程内容的理解;那些教育意义大、感染性强的案例,要穿插在授课内容中,在给学生带来惊喜和震撼的同时,引发他们的讨论,加深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其次,学生讨论分析案例。在学生分析讨论案例环节中,要高度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辩论、问答、模拟体验等方式参与其中。对于那些通俗易懂、大众化的案例让学生自由讨论。如古今中外耳详能熟的名人名言、名人轶事等经典案例,让学生自学或自由讨论,加深对相关内容的了解和掌握;对于那些复杂的、不易理解的案例,开展小组讨论,每个小组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选出代表参与讨论。如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热点和难点等案例,集中讨论,使学生对相关问题作出正确的理解和判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教师引导释疑。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引导、点睛、释疑格外重要。教师要根据案例的内容和教学目的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进而引导学生带着疑问来研读相关案例;教师要采用即时点评和总结性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分析解读案例,发挥答疑解惑的作用;教师要采取激励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采用案例教学,把课堂由教师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已引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真正实现了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今后,在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将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推动案例教学在该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使其在人才培养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5(4):31-35.

[2]武建国.关于案例教学法的几个问题[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4):79-82.

思想教案范文第2篇

传统思政课教学理论性强,枯燥乏味,以教师讲授,学生记住理论知识为主,单凭教师讲解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早已麻木,教学效果较差。为了着重解决长期以来“思政课”时效性比较差,教学效果不理想,理论与实际脱节严重等状况,同时紧密结合高级中学的专业特点,我们在高级中学个别班级“思政课”中采用了案例教学法进行试点。实践证明,运用案例教学法在我校的“思政课”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区别

(一)教学方式及目的

传统教学主要是讲授式,而案例教学则强调学生主动性,强调学生自我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课堂教学主要侧重传授知识,对学生来说是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告接受,而案例教学主要培养学生自学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素质。

(二)教师、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

传统教学,教师是把自己知道的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是主要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而案例教学,学生对案例材料进行分析,找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是指导者,对整个教学活动指导,处于从属地位,学生在教学活动处于主要地位。

二、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法作用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案例教学是教师预备的案例为线索,学生通过个人自学、分析和研究案例及问题,课中通过小组讨论、班级讨论,使学生认识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建立师生之间平等讨论的教学方式,不仅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与时效性。

(二)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能力

思想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堂;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274-01

案例教学的实质是开放、互动,强调师生、尤其是学生的高度参与。教师的重要职责是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保证案例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典型性原则

所谓典型性是指所选择的案例必须主题鲜明,含义明确,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有价值的实例,符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对案例的研究,就能探索同类事物相同的内在规律,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

2、趣味性原则

思想政治课的知识很抽象,学生学习起来十分吃力。如果再遇上一个一味强调记忆,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老师,学生就很难提起思想政治课的兴趣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就要求我们在选取案例时注意趣味性。这样学生才会对涉及的问题主动的思考和探索,刺激他们的兴奋点,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3、坚持突出教学主题的原则

案例教学模式是完成教学工作的一种新模式、新载体,所选取的案例是为完成教学任务、突出教学主题而服务的。因此,在实施案例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突出教学主题的原则,紧扣教学主题来选取案例,以便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在文化生活中“文化的继承性”教学中,选用了同学们耳熟能详的周杰伦的歌曲《青花瓷》导入,在优美的旋律和精致的画面中,让学生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再进一步思考,文化生活中的“中国风”之种种表现,引导学生将服饰、建筑、绘画、园林等等文化现象的历史传承与创新,体味传承的必要性和创新的时代要求。这节课,案例选取紧紧围绕主题,层层展开,力求主题鲜明和兴致浓厚。

4、遵循时效性原则

引入的时政事例要具有针对性,教师注意博采,广泛选材,如电视、广播、报纸、网络都是选材的常用渠道,要注意精挑细选、归类整理,为此班级为学生订阅了《人民日报》《半月谈》《中国青年报》。政治教师及时从新闻联播、新闻30分、东方时空、当地的新闻报道等学生熟悉的栏目中选择新闻。事例的典型性也非常重要,有的放矢地使用,引导学生恰到好处地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等教材知识进行分析。这种教学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政治课对生活的指导性,由此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例如,中央电视台发起了“爱国你想到什么?”的调查,针对这一主题,利用政治课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结合教材编课本剧等,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比传授知识本身的意义更加重大。学生通过这一平台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就自己或他人的某个问题畅所欲言,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

为了保证案例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教师还必须注意把握以下问题:

1、注意区分传统教学模式与案例教学模式的异同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为主,是“灌输”型的,形式比较呆板,师生之间的互动较少,但可以在较少的时间里向学生传授系统、准确的知识。案例教学模式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是一种师生互动型的教学模式,教学形式较活泼、生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弊端,使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得到了一定的锻炼。但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并不是所有的章、节都适合搞案例教学,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2、注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定位

思想教案范文第4篇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新型教学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在把握案例教学的概念、内涵、实质及实施原则的前提下,才能真正提高案例教学质量,进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推行案例教学时,必须遵循和把握准确性原则、生动性原则、政治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时效性原则和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原则。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为目的,它既是具体的教学方法,又是当前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方向和路径。在案例教学法的实行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大量吸收了国内外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在理清案例教学的概念、内涵、实质的基础上,有效地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实施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一、案例教学的概念、内涵及实质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新型教学方法,是本体论与方法论的统一。案例教学就是教师在从理论的高度把握纷纭复杂生活现象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用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讨等形式,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探究,发散思维,运用逻辑思维得出正确的认识和判断,从而培养提高学生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是一种动态、开放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具有主导作用。案例教学法注重启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在案例教学中,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案例的分析、应用当中,“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引导和总结,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1]。因此实施案例教学的关键在于通过启发式、体验式学习,引导受教育者分析和解决案例情境所包含的矛盾。由于案例教学采用的是“双向互动”教学方式,因此从本质上来说它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不同于传统理论教学把学生当作客体的一味灌输的方法。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取决于教育对象能否在教育者指导下介入案例研讨。“实施案例教学,既是学生对自己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激发和强化头脑思维的过程,同时又是学习新知识和不断提高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2]案例教学法克服了传统教学法的一些缺陷,十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够充实教学内容,活泼课堂气氛,改变传统行为主义的单边教学路径,尤其师生全面参与、平等对话的课堂讨论,对提升教学质量无疑能起到重大作用。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案例教学的意义

案例教学体现了现代教育发展的理念,它注重引导学生认识与思考现实问题,能够为课堂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能够促进教师自身更新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

(一)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可以将政治理论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结合大学生实际情况,把抽象的理论转换成具体生动的事例即案例交给学生,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有效激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活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接受与探索并举,有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使他们端正思想认识,调整心理状态,积累人生经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单向灌输式教学等教学方式方法相比,采用案例教学法更能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和宗旨。

(二)有效提高学生的能力

在教学价值观上,案例教学将教学目标定位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表现的是一种意义学习的心向。案例教学抛弃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引导学生独立地对案例进行分析评价,再通过充分的课堂讨论让学生真正理解案例,这样可以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案例教学中,要使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对大量原始资料进行判断与分析,教师就要活化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充分让学生思考、探讨,进而引起他们的共鸣,这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理论思维能力。

(三)促进教师更新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

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是一个大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民主、平等和科学性,注重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突出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开展案例教学,还要求教师重视各种教学资源的整合,以丰富教学内容。可见,开展案例教学,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新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不断提高理论素质和教学水平。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实施原则

案例教学是一种动态、开放的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推行案例教学,教师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准确性原则

教学案例来自现实社会,服务于课堂教学。准确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应具备的首要属性。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教学要求等科学地选择案例,合理地对案例素材进行必要的取舍。教师在选择案例时,一定要通过认真的对比分析,选择出最恰当、最具典型性的案例。第二,案例中的各种信息必须真实、准确,教师决不能为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而凭空想象和杜撰案例。第三,教师在课堂上对案例的点评不能以个人的直观感受或思想情感代替客观实际,只有让学生对案例产生强烈的真实感和现实感,才能激发他们分析、思考和评价案例的热情。

(二)生动性原则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案例的生动性。枯燥乏味的案例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容易降低课程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甚至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排斥心理。因此,教师选择的教学案例必须具有特定的背景、鲜活的人物、具体的情境、动人的情节,这样才能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深奥的原理通俗化,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的案例,发生在对青年人有吸引力的人物身上的事件,往往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及情感反应,增强课堂教学的亲和力和吸引力。

(三)政治性原则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在选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时,教师的基本立场必须正确,在政治倾向上不能保持中立,必须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色,与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注意在教学中弘扬主旋律,决不能选用渲染低级趣味和具有负面影响的案例,否则就会在价值导向上出现偏差,有违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的根本宗旨,影响学生的信仰、信念、信心、信任。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素质,着眼于培养提高大学生的认知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努力通过正面教育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四)针对性原则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必须紧扣教学目的和主旨,紧密联系教学内容。选择的案例必须符合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一定要有针对性,即要针对大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关心的社会问题来展开,否则就会喧宾夺主,干扰主要教学内容的展开,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同时,案例所提供的信息和资料应尽可能多地蕴涵教材中的重要概念和原理,有针对性和典型性的案例才具有震撼作用,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启发,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五)时效性原则

根据大学生青春活泼、关注现实、追逐流行和时尚等特点,教师要时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紧扣时代脉搏,这样才能紧跟形势,推陈出新,选择出在时间和空间上距离学生较近、具有较强时代特征的案例,从而激发学生对案例的兴趣,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教学案例不能缺乏时代感和针对性,教师尽量不要选用时过境迁、与社会现实有较大差距的案例资料,要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高度关注与大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尽量使选择的案例反映新思想、新观点。选择的案例要有一定的新闻性与时效性,教师还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讲透难点、重点、疑点,帮助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形成正确看法,澄清他们的模糊认识。

(六)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原则

从信息流向来看,传统教学实现的是信息由教师向学生的单向传递。案例教学是一种“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学生是案例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主角。案例教学可以使课堂由“灌输”变为“探究”。因此,实施案例教学,教师必须率先转变观念和角色,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究知识;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案例中蕴含的理论知识、立场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要注重课堂互动,注重引发学生对社会问题、自我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思考;要强化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责任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作为案例教学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教师必须注重发挥其教学主导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有两个关键,一是教学案例的搜集、选择和加工处理,二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在案例教学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从观念上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于教学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积极营造民主气氛,循循善诱,真正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以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良好地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案例教学法体现了现代教育发展的理念,采用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引导学生认识与思考问题,能够为课堂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教学实践表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范连生 单位:凯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思想教案范文第5篇

这些不合理体现在某些老师不能充分地分析一个案例所体现的理论知识,或者是在思想品德课当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频率比较低,有些老师在应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当中也没有针对性,在一些比较简单的理论知识方面过多地应用案例教学法就显得没有必要,而在一些比较难理解的理论知识方面,却没有运用案例教学法,这就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思想品德方面的理论知识了,思想品德教师在这些方面存在不足,必须予以改正,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此外,有些教师所应用的案例和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相关性并不强,如果强行将这些理论知识和案例相联系,就会显得太过牵强,学生就不能更好的理解这些理论知识,只会增加学生的疑惑,不利于学生正确自主地思考问题。

二、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1.改变不了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现状。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老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方法固然可以保证教学量,但是却不能保证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不思考则不能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如果仅仅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就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这就不利于学生提高思想品德的学习能力,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做题的过程当中思考不出问题的答案,因为平常已经对老师产生了依赖心理,一旦没有老师的指导,便难以在短时间内思考出正确答案。这是思想品德课当中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思想品德老师必须解决这个问题,更多地让学生来分析案例,增加学生思考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能力。

2.有很多思想品德老师没有教会学生案例分析的正确方法。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是要讲究方法的,案例教学法也有很多方法可以去探究,老师不仅要自己掌握案例教学法,而且还要将这种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提高思想品德的自主学习能力。而问题在于,有很多老师对学生在案例教学法方面出现的问题并没有给予正确的指导,在分析案例的过程当中也只注重表面的理论知识,没有深入的研究。在案例教学的方法方面,没有将自己掌握的案例分析方法传授给学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存在盲目性,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就不是很理想。

三、实行案例教学法的措施

1.适当应用案例。任课教师在思想品德课的授课过程中,要应用一定的案例,而这些案例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应当与书本上的知识相挂钩、相联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为选取这些案例的目的就是为了达成相关的教学目标。教师在上课时要采用适当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这些代表性的案例,并让他们对此充满好奇心,这样所学到的知识才能被学生融会贯通地使用,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2.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当学生对老师提出的案例产生兴趣之后,必定会对此进行更加深层次的思考,当学生遇到自己无法理解的问题时,就会在书本上寻找相关的理论知识来解释。在此时,教师便可以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有条理的罗列出来,以便于帮助学生理解,如果部分学生还是不能理解,教师就需要进行深层次的讲解,这便是理论知识最容易让学生接受的时机,通过这种形式的讲解,学生不会对理论知识产生任何抵触情绪。当学生理解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最后将问题反馈给老师进行解决。

3.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课堂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学会使用已学过的知识或者预习得到的知识来分析和讨论案例,因为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当讨论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无法理解的问题时教师一定要耐心的给学生解答,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使得讨论活动能够继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