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尝试教育理论要点

尝试教育理论要点

尝试教育理论要点

尝试教育理论要点范文第1篇

一、“尝试五段教学模式”,用“尝试”驱动真实性的学习

园丁小学在“尝试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大胆探索、深入研究、反复实践,构建了符合园丁校情、生情的“尝试五段教学模式”(以下简称“五段式”),具体环节是:出示目标,依标激趣;自主学习,以学解标;展示交流,以展化标;点评提升,以评验标;检测验收,以测达标。“五段式”呈递进态势,预习为前提、展示为核心、点评为提升。

“五段式”主张“先练后讲”,先让学生根据“尝试题”自学课本;遇到困难到小组中向别人请教;做完“尝试题”后再在全班面前展示交流,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实现更深入的学习提升;再经过教师 “点评”将学生的“尝试结果”进一步升华。点评有几种不同形式,一是教师随机点评,及时捕捉学生学习的状态,进行有效引导;二是阶段点评,教师对学生的“尝试阶段”进行小结以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三是集中点评,教师对学生的“尝试结果”进行概括总结、突出重点,达成三维目标。“五段式”整个过程充分体现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的“尝试教学思想”,还原了学生学习过程的真实性。

从尝试教学走向尝试教育,我们对课堂教学的认识也提高了。正如邱学华所说,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要看到它背后培养的尝试精神,这种精神将会影响人的一生。我校的“五段式”从“尝试问题”引导学生“尝试自学”,再让学生大胆地“尝试练习”,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尝试展示”,最后测评“尝试结果”,每节课都以尝试为中心,长期坚持就使学生逐渐形成了勇于尝试的精神。

邱学华指出,“尝试教学没有固定不变的样式,必须建立尝试教学模式体系”,这为我们的创新留下了空间。我校的“五段尝试教学模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我们鼓励教师在深入把握尝试教育的理论精髓、把握“五段式”的核心的基础上,努力创新,追求学科和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例如四年级的语文教师的“还原阅读”五段模式,就在第四段点评提升处,加入拓展阅读的感悟点拨。五年级的语文教师进行了“教材重组”五段模式改革,通过对单元教材的删、增巧妙地整合教材,达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我们还形成了不同学段的尝试学习的不同要求,低段的“尝试学习”强调“学生初步感知,教师启蒙引导”,中段要求“学生逐渐独立,教师半扶半放”,高段采取“学生百舸争流,教师画龙点睛”的课堂教学特色。

二、“两活动三感悟德育模式”,用“尝试”激发生命的活力

“尝试”的理念不仅适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样也适用于学生的自主成长。我校以尝试教育理论为指导,“创新德育形式、强化尝试养成”,在德育上构建了“两活动三感悟德育模式”, 让学生大胆“尝试”,采取“先行后知”、“先做后导”策略,在尝试中去养成、去实践、去体验,相信“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 全面实现以“尝试”为核心,自主与发现相结合、尝试与成长相结合的德育生态。

“两活动”即:实践活动、体验活动;“三感悟”即:活动前感悟、活动中感悟、活动后感悟。倡导“体验中树德,尝试中立人”的育人思想,以品德活动课为主渠道,实施以活动体验为主要内容的德育,关注“表悟――顿悟――领悟”的三个内化阶段,强调“尝而后感、试而后悟”的八字育人方针,力求让认识的提高和思想的升华浸入学生的骨髓。

点燃“尝试”激情,在“尝试”中实践,滋养美好品质。“请不要代替我,让我自己试一试”,是园丁德育在尝试教育理论中的个性解读,学校将管理落实到每一名学生,细化到每一件事情,做到管理无死角,教师不包办,形成“ 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学生自主管理格局。学校大胆启用“学生秘书”,用自愿报名的方式为每一名任课教师乃至校领导都安排一至两名“学生秘书”,开通上传下达的绿色通道,由学生协助校领导和老师完成部分日常工作;实施“十员十长”的角色定位,在各班设置“花长”“灯长”“刊长”“楼长”“眼操管理员”“红领巾管理员”“课间监查员”等自我管理角色,从而使班级内的各种事情都有专人负责;招募“学生体验者”,针对学校的每一个管理和活动决策进行研究式体验,以便广泛地推开……自主管理过程中,学生之间形成了相互支持、相互制约的关系,培养了他们善于沟通、勇于担当、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让“和谐”彰显于形,让“责任”深植于心。

依托“尝试”平台,在“尝试”中养成,使学生拥有良好习惯。在实施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学校以活动搭平台,把尝试当成好习惯培养的切入点,再将尝试不断深入,让学生习惯养成渐渐化虚为实。在尝试实践活动中 “校园分担区”培养学生爱劳动的习惯;“毽王争霸赛”培养学生爱运动的习惯;“文明社区行”培养学生讲文明的习惯。此外每周班级评选“读书小能手”、每月大队部评选“书博士”、每学期学校评选“读书之星”,这些活动拓宽了学生阅读的深度和广度,最终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遵循“尝试”宗旨,在“尝试”中体验,描绘成长历程。学校以班会为主阵地、以尝试思想为引领开展不同形式的主题教育。主题班会是通过“全班学生出题――班委会选题――学生组织――学生开展”的方式进行,把班会的组织权、策划权还给学生,学生自己做主,将他们在生活中所思所感所需融进班会中,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尝试的热情,发挥了学生活动组织的智慧和力量。这是在体验中的一种自我教育,考试前的“考试来了”,开学初 “我要做个好学生”,母亲节“妈妈,我爱您”等经典班会,创意、组织和实施大多都来自学生,由此释放了学生成长的激情,打磨出他们生命的光泽。

此外“读书周”、“班级文化创建月”、“艺术节”以及节假日主题系列活动,如:环保日――环保小卫士、劳动节――家务体验活动、教师节――尊师重教活动、母亲节――理解母亲活动等,都让学生在尝试体验中形成了探索、质疑、耐挫、创新的意志品质和爱国、感恩、负责、环保等道德品质。

三、“尝试教育管理体系”,用制度维护“尝试”的推行

园丁小学的“尝试教育管理体系”既是“大尝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其他环节顺畅运行的基石与保障,由尝试教育管理机制、人本化尝试激励机制组成。

尝试教育管理机制,是为了保障尝试教育的有效推行而确立的。它由尝试教育监督网络、尝试教学保障制度组成。尝试教育监督网络由课堂教学监督网和教学质量监督网经纬交错构成,课堂教学监督网由校长带头主抓,以随时巡课,临时听课,教师课后反思,学生日报告等形式来督促尝试教育的实施。教学质量监督网则由校长、教务处、学年组和班级组成,采用“当堂检测、单元检测、周检测、月检测、单项检测”的方式进行教学质量监督,学校成立了各个学年、班级的考试成绩数据库,制订了《教学质量进步奖实施方案》,每月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比对,反思一个月来的教学,为下一步尝试教学的推进找出新的生长点。

尝试教学保障制度包括“尝试五段教学模式”实施推广制度、“两活动三感悟德育模式”操作制度,校本培训制度、课堂改革奖惩制度、小组合作评价制度、尝试体验活动条例等32项保障制度,从学校、年组、教师、学生等多个角度保障尝试教育的稳定发展。

人本化尝试激励机制:它是“尝试精神”引领下的“向心管理”文化,把握了尝试的精神实质,补充了“尝试教育管理机制”在激励性、人文性上的缺失。它以“尝试教育研究评价委员会”为抓手,以“教师尝试积分制”为主线,通过对各种尝试教育活动的考核,实现教师由被动地“受管”到主动的“自理”的过渡。

尝试教育理论要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课前设计 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儿童中心论”认为,儿童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和主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随着新课标理念的逐步深入人心和课程教学改革的日益推进,许许多多的老师都在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

教无定法,但不能没有法。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尝试教学法”的使用开始引起了一些教师的关注。“尝试教学法”最初由邱学华提出,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与新课改“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相吻合。尝试教学法的基本流程有七个:“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再次尝试”。尝试教学法要求学生先开始尝试练习,将学生推到了课堂学习主体的位置。因此,在使用尝试教学法组织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倾向、已掌握的知识深度、已有的思维能力的层次,找出尝试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及关键,确定尝试活动中的“尝试点”,精心地做好课前设计。

一、围绕“尝试点”,设计精当的准备题

尝试教学法要求先试后导,先练后讲,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借助于旧知识的迁移作用,用旧知识引入新知识。因此,每一节课必须为本节课的“尝试点”做好铺垫,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准备题,让学生把所要应用的旧知识回顾一遍,引起联想等思维活动,激发强烈的求知欲。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两块三角板,先动手摸一摸三角形的面积、底和高,然后同桌的两人把相同的两块三角板拼在一起,看看变成了什么形状。这时,教师拿出自己准备的同样大的两块锐角三角板、两块钝角三角板魔术般拼来拼去,形成一波三折的情境,学生尝试的兴趣就更浓了,也为尝试成功创造了条件。

二、把握“尝试点”,设计难易适度的尝试题

尝试题是尝试教学活动的主切入点,必须设计得难易适度,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水平,又使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果子”,从而激发强烈的探索欲望。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表面积”时,可先让学生尝试求单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形成一定的认识后,再尝试求火柴的外盒或内盒的表面积,最后让学生尝试求一个“长方体上面叠加一个小长方体”的物体的表面积。通常这样层层递进,学生对表面积的意义和长方体表面积的求法就有了深刻的认识,而不只是停留在最初对六个面的机械套用上,同时为其他图形表面积的求法打下了基础。

三、突破“尝试点”,指导要精讲、明理

在尝试活动中,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取得成功;有些学生虽然取得成功,但对道理的讲解尚不够深刻,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精讲。教师应在学生尝试后,针对学生感到困惑的地方、教材的关键地方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学生尝试讲道理,并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进行重点讲解,使学生明白道理,确保突破“尝试点”。

例如,在教学“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时,学生尝试后,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找出单位“1”的量和它的对应关系,写出数量关系式。此时学生就会发现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仍然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只不过要明确题中所要求的量是否与已知分率相对应,如果不对应的分率就要找出对应的分率来,这样学生更容易掌握此类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四、紧扣“尝试题”,对比、深入地练习

学生的认识是由浅入深,逐步强化的。因此在让学生建立一个初步正确的思维形式后,教师可再设计一组稍有变化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横向比较,进一步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并灵活运用。这对发展学生的辐射式思维是十分有利的。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可先练习一组已知三角形的底和高求面积的题,再练习自己量三角形的底和高求面积的题,然后练习已知三角形的底、高和每平方分米需2.8元,求共需多少元的题,通过这一系列的练习,学生不仅能巩固有关三角形面积计算的知识,也加强了与其他知识的联系,拓展了知识视野。

综上所述,每一次尝试活动的成功都必须建立在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的精心指导和多种形式的练习之上。教师在课前设计中,只有考虑周到,精心设计把握好每一节课的“尝试点”,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娟.从分形理论到班级整体学习力: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若干尝试[J].江苏教育研究,2009(23).

[2]杨军.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29).

尝试教育理论要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教育 “启发、讨论、尝试”教学法 运用

在由应试教育现象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改革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改变单纯的传授知识和空洞的理论说教,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探求新的教学方法,成为广大思想品德教师的迫切任务。通过若干年的教学实践,我在思想品德课中运用“启发、讨论、尝试”的教学方法,效果不错。

一、“启发、讨论、尝试”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

“启发、讨论、尝试”教学方法的基本结构是“教师启发学生(设疑)—讨论—学生尝试—教师答疑—迁移练习”,巩固提高。其核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创造条件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新知识,享受新体验,获得新能力。

1.“启发、讨论、尝试”教学方法的历史渊源。

“启发、讨论、尝试”的教育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自古有之。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记》提出:“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宋代教育家朱熹提出:“指引者,师之功也。”无一不闪耀着“启发、讨论、尝试”教学的曙光。

2.“启发、讨论、尝试”教学的哲学理论和现代教学理论基础。

同志指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传统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这一观点,强调教师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讨论和尝试本身是一种实践,应让学生先尝试,促使学生先实践。学生不断尝试的过程,也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辩证唯物论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教师的“教”是变化的条件,是外因;学生的“学”是变化的根据,是内因。教师的教要通过学生的学而起作用。因此,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所谓迁移,是已经学得的东西在新情境中的应用,也就是已有的经验对新课题学习的影响。用认识结构理论分析,迁移过程一般是对先前的知识结构进行改组,结合新学得的知识、产生的新体验进行重新组合,形成能容纳新知识、新体验的更高一级的新的知识结构和情感体验。由此可见,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启发、讨论、尝试”教学方法有其坚实的教育理论依据。

二、“启发、讨论、尝试”教学方法的一般程序

1.创设教学情境。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形象化语言的描绘,探索性问题的设置,具体教学活动的组织,以及多媒体手段的运用等创设最佳教学情境,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启发、感染的目的,必须指出:教学情境的设置旨在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引起共鸣,启发学生的思考,以达到学生主动探索和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必须围绕教学目的,为启发作铺垫。

2.启发式提问。

“启发、讨论、尝试”教学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方法。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对学生加强目的性教育外,还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创造性思维,激疑引思。而启发式提问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状态和思想实际精心设置的一些富有启发价值的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

启发式提问是多种多样的,有反问启发、举例启发、联想启发、悬念启发等。关键是准确把握启发提问的切入点、力度。在这里“启”是关键,“发”是要害,合理地启发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一环节应讲求短时、高效,不能过多地占用上课时间,一般3—5分钟即可。

3.讨论和尝试。

创设教学情境和提出问题并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引导学生自学、讨论和尝试解决问题,起着使学生产生动机,组织思维的作用。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和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环节,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得到充分的发挥,对旧知识的迁移活动也将从此开始。需要指出的是:这一环节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看书、讨论,而是一个极其复杂、极其重要的过程。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讨论和尝试”在时间上必须有保证,不能走过场,起码要求学生初步读懂课文的大意,再留1—3分钟思考,讨论的内容必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必须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指导、扶持,让学生尝试说明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

4.答疑解惑。

这一环节是教师针对学生在讨论和尝试过程中反映出来的疑问、“怪论”进行回答或解惑的过程,这一过程不需面面俱到,而是要有针对性。教师在这里要完成三个任务:(1)阐述科学观点;(2)引导科学思维;(3)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

5.迁移练习,巩固提高。

通过教师的答疑解惑,学生对书本上的基本观点有了一定的理解,但有的学生还处于“依葫芦画瓢”的状态。要真正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教师还需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例如:在学生明白了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后,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迁移知识。问:为什么在奴隶社会初期、封建社会初期、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生产力都能得到迅速的发展?是什么原因?答:是因为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样学生不仅会明白: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会明白我国改革开放的适时性和必要性;不仅能形成观点,而且能学会归纳和演绎的科学思维方法。

三、“启发、讨论、尝试”教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启发、讨论、尝试”教学是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和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的,它明确提出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理念。它不只是调动学生的思维感知知识与巩固教材,更重要的是,它调动学生的思维运用旧知识探求新知识,发现规律,领悟真理;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只是把知识传导给学生,更主要的是开启学生思维之门和打开学生的情感之阀,即用“授之以渔”的方式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

四、“启发、讨论、尝试”教学方式的五大特征

1.在教学思想上,它能正确处理好知识的学习与思维的关系,重视发展思维能力,强调培养思维方法。

例如:在讨论与尝试环节中,教师让学生自己对某一问题、某一现象进行评判,进行思考,要求学生言之有理,各抒己见。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思维水平。

2.在教学方法上,教师重引导,学生重探索,教师不代替学生的探索。

教师的作用是启发、引导、讨论,尝试的主体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产生各种积极的甚至是“怪异”的问题,其中旧知识会产生迁移。例如:在学习“中国为什么要走社会主义道路”这一内容时,在讨论过程中,一些学生提出:“中国为什么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美国、日本的资本主义经济不是也很发达吗?”有的学生从社会发展过程寻找答案。这说明学生在思考、在探索、在尝试解决问题。

3.在教学形式上,重讨论、重回答,不搞单向传导,而搞双向交流。

实践证明:讨论式、问答式教学是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把学与思有机结合起来的重要形式,是“教—学—思”三结合的产物,是一步步启发、诱导得出的结果,学生的思维也随着教学的深入一步步展开。

4.在指导原则上,重质疑追问,提倡质疑存疑精神,反对盲从。

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启发、讨论、尝试”教学方式通过把握学生学习心理,让学生按“启—读—思—疑—析—解”这几个必要的环节学习、实践,不仅有明显的学习效果,而且能培养学生“反弹琵琶”,敢于向别人学习富有新意的见解的品质,初步具备创造性思维。

5.教学程序上,自始至终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训练学生思维摆在重要地位。

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就要使学生“好学”、“乐学”,而“启发、讨论、尝试”教学的程序是“学生思考—讨论—质疑—尝试—迁移—巩固”等,不仅使学生明白“是什么”,而且明白“为什么”。因而,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三大任务便能得到圆满完成。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自主讨论尝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的尝试,它的具体实施办法还不很健全、不很完善,在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根据学生表现出来的不足和缺点,随时调整,不断丰富和发展,使之更趋科学、更加合理。

参考文献:

[1]邱学华.尝试教学法.

[2]孔子.论语.

尝试教育理论要点范文第4篇

一、几点认识

尝试教学,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尝试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构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尝试,主动探索,主动创新,主动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尝试教学实验研究经历20年,形成当代中国教学论流派之一。

1、尝试教学新理论是:

(1)主张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冲破"先讲后练"的传统教育模式,构建"先练后讲"的新型教学模式。(2)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注重以人为本。相信:"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开发大脑智能是巨大的,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是广阔的。

(3)尝试是创造的前提,尝试是成功的阶梯,尝试是发展创造力的门户。没有尝试就没有创新。

2、尝试教学的特征是:

先试后导,先练后讲。

(1)学生在前,教师在后;(2)尝试在前,指导在后。(3)练习在前,讲解在后;(4)活动在前,结论在后。

3、尝试教学模式是:基本模式: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第二次尝试练习。

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特点以及教学需要应灵活应用,可以多种变式,关键在于掌握"先练后讲"的基本精神。尝试教学理论是我国独树一帜的教学理论,已被广大中小学教师接受、学习和推广应用,并正在大学推广,其构建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和推动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近年来,认识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正愈来愈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也日益扩大。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者对知识的接受只能由他们自己建构完成,他们不仅以自己的知识经验为背景,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检验和批判,而且对原有的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

1、建构主义的学习方法: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学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主体作用。

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要在构建意义的过程中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

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联系"与"思考"是意义构建的关键,再与协作过程中的协商结合起来,使建构意义高效率、高质量。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要求教师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指导作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尽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2、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已形成几种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

(1)支架式教学:建构主义者借用建筑行业的脚手架概念形象地提出了支架式教学这一模式。教师先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支架(指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管理、调控),通过支架逐步把管理调控学习的任务转移给学生自己,然后逐步撤去支架,让学生独立探索学习。该框架应按照学生智力的"最邻近发展区"来建立,因而可通过这种脚手架的支撑作用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其结构模式是: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2)抛锚式教学: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这种真实的事例或问题就是"锚"。其结构模式为:创设情境――确定问题(抛锚)――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3)随机进入教学:就是学习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随机进入教学的宗旨,是提高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使学习者获得对事物全貌的理解与认识上的飞跃。其结构模式为:呈现基本情景――随机进入学习――思维发展训练――小组协作学习。

综上所述,学生尝试学习的过程,就是对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尝试教学理论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是相通的,有许多共同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2、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尝试探索,意义建构,做学习的主义,课堂的主义。

3、重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经验,把学生引向"最邻近的发展区",使学生在"同化"与"顺应"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尝试成功,使其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4、重视个体异差,注重协作学习,通过合作交流,人人参与学习,个性得到发展,概念理解透彻,确保尝试成功。

5、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帮助学生主动建构意义。

尝试教学理论经过二十年的实验尝试创新,实践证明她是一种"兼容性"较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理论,对于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科研意识,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探索精神、创新精神的养成,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成效显著。河南师范大学陈梓北教授曾高度评价道:"古为今用,有胜于古;洋为中用,有胜于洋。"

尝试教育理论要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尝试教学法;初中地理;教学应用;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152-02

前言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程和教材,以其丰富的思想性、地理性、实用性、时代性及趣味性的特点正逐步引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实践中担当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与此同时,作为教师群体,怎样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带领学生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把初中地理教学任务及教学目标所应达到的标准实际化、可视化,从而保证初中地理教学的良性可持续化发展是我们当前亟待研究和攻克的课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尝试教学法”的一些分析研究,以期对初中地理教育的教学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促使初中地理教、学相长。

1 初中地理教育现状

地理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是一门以地理环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内容的基础课程,它具备学科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等特点。

在我国,由于东西部经济发达程度高低不同,城乡差距大;因此教学资源存在严重的分配不均现象,教师队伍自身建设良莠不齐、教学质量水平参差不一。

1.1 学校现状。 就学校而言,很多教育落后地区,尤其是偏远贫穷地区存在教学资源严重不足现象。由于财力、物力以及教学资源的局限性,缺乏地理学图书室、地理学标本室、地理实验仪器等日常教学资源;传统观念严重,把地理教育当做“非主课”,被重视程度不高,有些学校为节约教学成本,甚至使用非地理专业老师代课;信息化教学程度不够,以计算机为主的多媒体教学仪器、校园网网络架设等现代化教学设施缺失等。由此可见学校的硬件措施已经不能满足新课教育改革所要求的素质教育前提。

1.2 教师现状。 就教师而言,部分教师自身素质并没有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深入而提高,仍保持封闭式课堂教学状态,视野不够开阔。对新课程教育改革的领悟依旧停留在传统的注入式教学,即教师讲学生记这种教学模式。在日常教学实践中除了应用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外,不知道引用新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质量,不懂怎样带动教学气氛,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引领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转变。

1.3 学生现状。 就学生而言,由于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而且伴随着部分学校对地理课程的不重视,部分地理教师专业教学水平的不足,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学习产生抵触心理。要么认为地理这门学科可学可无,要么就思维产生固定化,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可塑造性差。

综观这些现象,我们发现当前初中地理教育中资源配置不合理;教学形式单一化、固定化;学生缺乏积极主动性。虽然,资源配置问题我们暂时无法在短期内有所改善,但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却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教师教学模式的改进具有指导性作用。

2尝试教学理论

尝试教学法是由我国著名教育家、特级教师邱学华先生首创,它强调“尝试”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并从尝试中认知课内外知识,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尝试教学理论的实质是“先学后教,先练后讲”,以尝试为认知手段,运用直觉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形成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开发人的创造能力。学生先在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尝试题进行尝试练习,在尝试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引导学生讨论,尔后在学生尝试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引导学生尝试,这是一种良好的学习过程;学生尝试成功,就收获到学习成果。假若尝试失败,也同样从中收获到学习的快乐,并且以后在遇到类似的尝试时,就积累了一定的宝贵经验,从而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尝试,收获知识。

3尝试教学法的教学应用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教主要是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组织者,使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特长完成课堂内外安排的任务;同时作为课程教学的促进者,解决教学当中的具体问题,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主导者,教师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一些方法和规律,引导学生自己参与,学会尝试,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学科体系下建立起来的“讲授——接受”课程教学方法,在注重素质教育的现代教学实施过程中已经不太适应教学。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自学以及分析与探索地理问题的能力,完全可以实现知识的迁移,运用已经掌握的地理知识去认知未知的地理知识。这也为我们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尝试教学理论提供了先决条件。

3.1 尝试教学前期。 创设积极的课堂氛围,构建良好的课堂环境是有效实施尝试教育的一个前提。在教学中努力为学生提供勇于尝试的表现机会,注意培养学生好奇乐学的积极兴趣。尝试教学法认为在进行尝试教学的前期,教师需要提出一些关于教学内容并且能够引起学生强烈好奇心的问题,以此引发学生进行尝试解答的积极心态。这就对教师设置尝试性问题提供了一个发挥想象的平台,如何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为了教师的一个教学重点。

3.2 尝试教学中期。 帮助学生建立起积极主动的成功体验,是尝试教学的一个核心观念。在引发学生强烈好奇心之后,就要积极引导学生去解答问题,收获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尝试回答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主要以“自学-交流-总结”这种教学模式进行。其目的主要是把“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的手上,而不是教师纯粹的说教,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主要起到引导的作用,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去自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交流的能力。

3.3 尝试教学后期。 经过尝试学习的前期教师引导和中期学生的主动自学以后,学生对课本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高低不同,教师就要对尝试回答提出的问题及时的解答,以免使学生形成错误的认知。这个过程中,教师除了对课程知识的讲解之外还要帮助尝试失败的学生分析为什么会失败,并且要多加鼓励尝试失败的学生,避免其产生失落感。

尝试教学是以尝试问题引路,使学生产生对未知的悬念,激发其兴趣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学生在尝试解答过程中可以举一反三,促进知识迁移,有利于其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欲使学生主动、自觉地学好地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师一定要努力激发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积极能动地学习,更能够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积极求知欲望。通过教师激发、引导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4 总结

中学地理教学方法的改进是一个时期主流教育思想的客观体现,同时也是教学理论与实践不断进化的一个过程。随着地理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学的更为开放,教学成果宣传力度的增加,媒体和出版业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能够被大家认识;越来越多的地理教学实践者能够有机会在地理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促进实践,实践再反作用于理论,形成良性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 林培英.学校地理教学方法的变革—我国地理课程变革中的继承与发展之教学法篇[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0-67.

[2] 李玉波. 白城市初中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与结果分析[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4(3):353-355.

相关期刊更多

长寿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地产市场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市场论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