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动汽车专业知识

电动汽车专业知识

电动汽车专业知识

电动汽车专业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1-0067-02

一、改革背景与培养目标

(一)改革背景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重大战略选择。2010年,国家确立了重点发展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湖北是我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之一,为适应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高校人才需求的新期望、新要求,湖北省教育厅于2010年首批批准武汉科技大学等3所本科院校设立新能源汽车产业车辆工程专业(简称“车产”专业),并于次年秋季招生。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是目前世界汽车行业重点发展的新能源汽车类型。根据汽车行业的这一发展方向,我国确定的新能源汽车的产业目标是:着力突破电动汽车领域内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等重要部件的关键核心技术,推进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同时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相关前沿技术研发,大力推进高能效、低排放节能汽车发展。

(二)培养目标

立足社会发展需求、紧跟时代科技发展潮流是确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武汉科技大学“车产”专业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目标是:学生应具备机械工程、汽车工程、信息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专门知识,能在汽车、新能源、机械工程等领域从事产品开发、制造、试验、技术运用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新能源汽车产品开发、制造、试验、技术运用与管理等的能力。

二、课程体系改革思路与主要特点

课程体系改革一直都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难点。为使“车产”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达到预期效果,在突出“新能源汽车”本色的前提下,课程体系改革坚持以社会需求作为课程的重要来源,以学生作为课程的最根本的服务对象,以知识作为课程基本来源的课程配置导向,合理规划课程体系以实现课程之间有机融合,努力把社会需求、学生个人发展,学科进步贯穿于课程体系设置之中,构建体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课程体系。

(一)改革思路

1.固机强电。即在巩固普通车辆工程专业机类工程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信息科学与技术知识即增加电类课程,以增强学生机电融合的工程能力。

2.优化组合通识教育平台课程。主要是对通识教育平台中英语、体育等多学时、多学期授课课程及其内容进行重组优化。

3.校企联合,强化实践。在学生学习专业课期间,将专业生产实习时间延伸、内容扩展,即鼓励学生利用暑假结合生产实习任务与要求到相关新能源汽车企业实习基地实习2―3个月,且实习单位安排企业导师指导。

4.导师制。“车产”专业班的每名学生从进校开始配备专业课老师担任导师。大一、大二期间,导师定期就专业学术问题开展专题讲座,以培养学生热爱专业、探索专业问题的积极性和对学科前沿发展的关注力。

(二)“车产”专业课程体系的构成

为保证教学过程有序进行,武汉科技大学“车产”专业课程体系的构成形式及其学分要求与其他专业完全相同:课程体系构成仍然采取模块化结构形式,本科阶段学习需修满的总学分为174学分,整个课程体系分为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课程模块,实践教学模块、素质拓展模块。

1.“强电”安排。课程体系改革的核心是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鉴于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比例越来越高及电动汽车对电类知识的高要求,从“强电”的要求出发,在原有“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等课程的基础上,“车产”专业在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中新增加了“微机原理与单片机”、“电动汽车电机拖动基础”、“动力电池技术”、“电力电子技术”4门课程(共计152学时),并在实践教学模块中安排了一周的“电气电子工艺实习”对相关知识予以巩固强化。

2.重组优化通识教育平台中相关课程。根据新能源汽车的产业目标及“车产”专业学生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要求,在对普通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车产”专业的课程体系对其理论教学部分的相关课程与内容配置进行了重组优化。具体就是在通识教育平台中重点对的英语、体育、政治理论课等多学时、多学期授课课程及其内容进行了重组优化,

3.突显“新能源汽车”的专业本色。新能源汽车专门知识既是“车产”专业与普通车辆工程专业的重要区别,也是“车产”专业的本色特征,为突显“车产”专业的“新能源汽车”的专业本色,“车产”专业的课程体系在专业课程模块构建方面,除了保持普通车辆工程专业配置的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试验学等专业主干课程外,特别新增设了“新能源汽车原理与应用”课程(32学时),同时配套安排了二周的“新能源汽车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旨在增强与强化学生的新能源汽车专业知识。

电动汽车专业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 汽车维修专业 教学

网络环境下的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是指利用网络作为基本媒介进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时所发生的教学活动。当前我国汽车工业飞速发展,随着汽车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机械配合精密复杂,车型越来越多,汽车维修检测设备、诊断仪器越来越先进,专业素质的员工和维修技术资料的作用就越来越重要。汽车维修行业每年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维修人才,从事汽车故障诊断、维修,进而保证在用汽车技术状况,保障汽车运行安全,减少汽车排放污染。因此,如何适应当前汽车维修行业用人的需要,培养出高素质的汽车维修专门人员,是汽修专业教学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在当前信息化社会中,利用网络资源,发挥网络教学优势,进而培养出专业过硬、技术熟练的汽修人员,是提高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

一、改变传统教学中的以老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模式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主角,由教师将前人的经验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主要负责信息的传递,学生被动地获取知识。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本身基础较差,大多数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传统的学科式、填鸭式的教学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专业发展需要。在网络教学中,课堂教学变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职责以指导学生获取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主,担当学科专家、资源引导者和任务咨询者等多重角色,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它对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学生高层次的思维技能、解决问题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讲解车轮制动器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讲授前先布置学生在网上查找有关车轮制动器种类、构造、工作原理等资料。同时可以考虑让学生在互联网上搜索并下载不同种类车轮制动器的构造图片制作成PPT文件在课堂教学中播放,让学生自己走上讲台讲解。在讲解汽车发动机常见的故障原因及其排除方法这部分内容时,也是在讲解前让学生自己在网上搜索并下载有关汽车发动机故障及排除方法的内容,然后让学生自己加以整理,小组讨论、集中讲解相结合。通过上述两例的课堂教学实践我们可以看到:将网络应用到汽修专业课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汽修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使枯燥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在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掌握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二、学生通过网络丰富汽车维修知识与信息

现代汽车工业飞速发展,电子控制技术的普遍应用使得汽车的构造越来越复杂,不同汽车制造公司生产的汽车其内部构造和电子控制技术有很大的不同。如果只会维修一两种车型的话,将不利于学生的今后就业和发展。但是由于汽车维修教学是一项高投入的工程,学校不可能投入许多财力购买教学用车。因此,为了拓展学生的汽车维修专业知识和技能,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量大的优势,在重点讲解一两种基本车型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在互联网上搜索市场上主要车型所采用的关键技术,了解其主要结构以及有关维护和保养的知识,还可以和已学的车型进行比较。这样学生不仅拓展了专业知识,同时又对已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巩固。

例如在学生掌握桑塔纳2000的维修保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通过互联网搜索到桑塔纳3000、宝来等大众车型的维修和保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和已学的车型进行比较,使学生一方面加深了对桑塔纳2000的维修、保养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另一方面又充分了解了大众车系的其他车型维修、保养的知识和技能,进而还可以扩展到其他车系,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基础。

三、紧跟汽车发展的步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电子装置为主的高新技术产品在汽车产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使得现代汽车已发展成为集计算机技术、光电传输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于一体的高科技载体,如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自动变速、ABS(制动防抱死系统)、SRS(安全气囊)、AC(空调)、电控悬架以及驾驶员交通信息系统等。“机电一体化”的汽车总体构建中,电子装置的比例越来越大。汽车由以机械装置为主向机电结合的科技型产品转变。汽车技术的发展不仅要求汽车维修人员具备相应的维修技能,还要求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在汽车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书本上的汽车专业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汽车行业发展的要求,而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量丰富。通过网络我们可以掌握当前汽车行业的新技术、新知识。此外,不同的车型其内部的构造及所采用的技术也不尽相同,而我们的书本和专业教师也不可能对所有的车型所涉及的技术都进行介绍。因此,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掌握不同车型构造及其技术,使学生在第一时间接触到世界上先进的汽车技术。创新不是闭门思考凭空创造,而是要在掌握了大量当前汽车维修行业的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基础上才能有所创新。

例如,现在中高档轿车普遍采用所谓的ESP电子稳定系统、CAN-BUS总线系统等,此外还有缸内直喷、稀薄燃烧等先进技术,在一般的教材上都没有这些内容。我们指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查找并下载这些内容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从而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其创新意识。

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汽车维修行业是一个“慢热”行业,学生的维修技术必须要在维修实践中才能得到提高。因此,刚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必须要不断地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技术。

在工作中,汽车维修专业人员除了学习汽车维修手册和各种维修专业书籍外,最重要的一个平台就是网络。通过网络我们可以接触到汽车发展的最新技术,了解汽车维修行业的主要动态,学习有关汽车维修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最主要的通过网络这个交互平台可以解决汽车维修过程所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这就需要广大从业人员充分运用互联网,而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在学校专业教学中加以引导,加以训练。

电动汽车专业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中职汽车维修 教学质量 提高方法

现阶段,中职汽修专业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加强对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提高策略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不断提高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师技能与理论素质

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必须与汽车行业发展的速度同步发展,不断提高汽修专业教学质量,才能适应汽车行业发展需求。汽修专业教师素质是提高汽修专业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现阶段很多中职院校中,汽修专业的教师并非是汽修专业毕业,在实际教学经验、汽修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水平等方面还有待提升。甚至有些教师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仍然以东风、解放等国产汽车为例进行教学,但是目前我国市场上国外进口车辆的数量远远大于国产车,教师们对于这些进口车辆的结构和相关知识了解不足,其认知能力远远不能为这类汽车的维修提出意见。正是由于这类问题的存在,导致中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质量一直难以提高,无法适应汽车市场需求。

因此,必须对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师素质培养加以重视,不断提高中职汽修专业教师的操作技能和知识理论水平,保证其为中职汽修专业学生做科学的教学指导。一方面,应该改变中职院校教师招聘制度,对教师入校门槛进行严格把关。另一方面,应该根据汽车行业发展,加强对中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师的培训工作,可以采用课题调研、深造等形式,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准。只有增加中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师资力量,才能为提高汽修专业教学质量提供基础保障。

2.合理设置与优化中职汽车维修专业课程

汽车维修工作就像医生的工作一样,正如医生应该了解疾病一样,汽车维修人员需要对汽车相关知识进行全面掌握。因此,需要对中职汽车维修专业课程进行合理的设置,将理论知识作为教学基础,将技能实训作为核心,加强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有机结合。

(1)在汽车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通俗化的原则,采用举一反三的方式。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多数学生在课程作业完成过程中都持应付差事的态度,抄袭严重,同时教师布置的作业往往都是课本上原有的习题,学生通过这些作业很难真正理解与领悟教学内容。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应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教学作业。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见解,即使学生的想法有些错误,教师也应该正确引导,这样学生才会对这些知识理解得更透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分清主次,保证课程教学语言的见解明了。

(2)应该认清汽车维修行业属于服务型行业。在对汽车电工电子方面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应该与现代化的汽车电路、电器元件等紧密结合,让学生把握住基础课的重点与难点。例如,在对汽车液压传动内容讲解过程中,应该将重点放在液压元件和液压装置上。汽车生产材料内容讲授应该与材料学有机结合,在机械制图和CAD制图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加强对学生亲手绘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图纸对汽车零配件和装配有详细的了解。

(3)中职汽车维修专业课程应该能够与市场上的先进检测技术、汽车制造技术相结合,不至于滞后与潮流。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应该从汽车的整体概念入手,如汽车发动机讲授过程中,应该与最近的发动机技术紧密结合,包括柴油机燃油共轨技术、可变配气机构、废气循环再生技术、增压技术等必须作为教学内容。在汽车底盘教学过程中,应该将重点放在电控悬架、无级变速、自动变速等先进技术上;在汽车电器讲授过程中,应该加强对自动空调技术、导航技术、GPS定位技术等的讲解,不仅让学生了解更多先进的汽车相关知识,而且让学生掌握汽车故障检测和维修技能,以便应付各种各样的汽车维修工作。

3.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实训设备,强化汽修教学效果

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利用黑板、教材、版图等,由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相对枯燥,导致学生对汽车维修教学的兴趣不浓厚。汽车维修教学复杂性较高,一些内容教师很难通过板书表达出来,但是光凭教师讲授学生也无法真正理解。因此,需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表示出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在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数码相机,将样车控制部件中的节气门体等实物拍摄下来,利用投影的方式,让学生准确观看这些部件的形状、结构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在汽车启动电路讲授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在充分了解汽车电路特点后,让其利用计算机等设备,模拟电路画出汽车启动电路图,然后结合实训的具体内容,对启动系统中各个部件,包括起动机、起动继电器、点火开关、蓄电池等作用进行探究。

汽车部件工作原理是维修专业课程中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那么学生不仅不能接受如此多且深奥的问题,还可能对教学产生厌烦心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演示,就能够增强教学效果,同时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网络化资源共享。

另外,为了让中职汽车教学与市场需求相吻合,可以采用课堂教学与课外知识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更早融入到社会中。同时,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入社会,加强在实际工作岗位上的实习,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结语

高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应该注重专业课程设置问题,积极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与工具,加强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汽车维修人才,为汽车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电动汽车专业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创新能力;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 是汽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电工及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这些知识及技能在汽车电控技术方面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电子电路分析、制作和调试能力;并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今后的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1、明确教学目标,认识学习“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的作用。

我校的汽车电子专业起步较晚,是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对这方面人才的急剧增加而逐步建立起来的,2013年,我校招收了汽车电子专业第一个专科班。同时“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这门课程被安排在第一学期,通过该门课程的讲授我深刻体会到:除了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水平外, 还要相当注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显然, 原来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的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的巨大作用,改进和完善教学方式、方法, 使培养的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市场变化的需求。而正是由于新专业新课程,我们在这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美国的麻省理工大学、德国的亚琛工业大学、日本的北海道大学等知名大学都设有汽车电子专业,并且在该专业都把“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列为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可见该门课程在本专业中的重要意义。在该课程的教学研究方面, 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 即不同层次的学生, 有很多教学方法应运而生, 如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等。而且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 现代汽车的新结构、新性能日益更新,如何充分利用我校现有的教学、实践条件, 使学生能够在有限时间内既能接受如此大的知识量又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成为该课程教学的难点。

2、加强教学改革,促进理实一体化建设

2.1理论教学的改革

采用多媒体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很多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 不愿意听, 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要加强理论基础和上课技巧, 多引入形象生动的图片、视频、仿真等, 提高上课质量。要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锻炼其独立操作、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本领,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2.2实验教学的改革

改进实验内容。实验设置8个情境,涉及汽车传感器、点火线圈、交流发电机、直流电动机、车窗升降控制、照明电路,充电电路、仪表等内容,并在每个情境中根据需要设置1到多个任务,让学生感觉到每完成一个实验就相当于完成一个工作任务,那么,完成这个任务必须要掌握哪些理论知识(必知),需要哪些技能(必会),同时,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如安全作业与环保),又有哪些经验可以参考。实践证明,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只有在实验中才能更好的掌握课堂所学知识。

完善实验设备建设。还是如上面所提到的,目前汽车电子专业为我校新开设专业,还没有自己“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室,这就更需要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和建设, 提高实验指导教师自身的素质, 要求加大对实验员的培养力度, 利用假期时间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实验器材。同时还要加强和其他院校的沟通与合作,利用其他院校的硬件条件来完善自己的实验室建设。

2.3 教学改革的关键

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汽车电工电子技术”为一年的教学时间。目前也是刚刚开始第一轮(上半部分)的讲解,在这样的前提下,编写自己的教材还不成熟。所以,如何选择一本好的教材就成为了当前的关键问题。

目前,我校还没有自己的“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室,所以如何快速完善实验室的建设也是当前的关键问题。新专业新课程,相关的多媒体课件,综合教学所用到的图片、动画、视频,文本等和电子教学讲义,都是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关键问题。

3、“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3.1 组建“汽车电工电子”特色团队小组

对学生的教学,主要以兴趣培养和基础入门为主。开展“汽车电工电子”特色教学,以创新学分为杠杆,围绕汽车电子、汽车电器设备、等汽车行业重点研究方向,设置课题研究小组。每个课题组均由教授或副教授担任负责人,配备2~3位中级职称的教师和实验室教师,形成结构合理、交叉互补的学术团队,确保创新方向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3.2 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在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有较好的效果。关于项目教学法, 很多文献中都有介绍,此处不在赘述。现代汽车的电子技术日新月异, 所以在该课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是比较合适的,而项目教学法在让学生掌握现有知识的同时, 能够根据新技术、新要求不断在教学内容上与时俱进, 使学生素质与汽车技术的发展尽可能地保持同步。

3.3 教师自我提高

教师在实施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负有重要使命,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拥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教学改革的关键。汽车电子专业的教学改革,要求教师能够将电子信息与车辆控制结合在一起,为了充实教学队伍,可以聘请汽车行业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同时,支持和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和相关单位,从行业发展的视野和方式进行自我提高。

结论

通过“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建设、管理及实践教学改革,笔者认为:

1)我校要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首先要认识它的主体教学作用,要有明确的定位.要加大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力度,体现教育特色,构建产学研培导“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

2)实训基地建设软、硬都要抓.在构建产学研培导“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的同时,还要和打造“产学创用”的立体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实训室环境、标准流程、教师言行,实施全方位的全人教育,使学生高高兴兴地学习技能,不知不觉地养成习惯,潜移默化地提高素质.通过学生创新工程、技师检修队等各项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通过源自企业真实的案例贯穿于实践教学的每个环节,配合贴近真实的实训场景及设备,体现工学结合的教学特色.

3)在设备、师资、项目和环境建设中,要突出素质教育,尤其是职业素质的训导.利用“5S 管理”,进行实训室的现场管理,使得场地得到充分利用、设备得到良好维护、环境得到很好美化、制度得到贯彻执行等.制订实训室课程教学职业素质训导流程,强化学生的学习、工作习惯:在校内实训时要求学生统一着装、打卡进出实训室、严守实训室规程和规章、严格操作规范、浓郁的现代企业氛围熏陶及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的职业素质训导等.

主要参考文献:

1.《汽车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探讨》作者 李迎。

2.《汽车构造原理与维修应用教学的实践》作者 徐衡

3.《TRIZ理论在汽车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作者 江帆

电动汽车专业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专利数据;产业竞争;态势

中图分类号:F426.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5-0364-02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在近几年来一直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根据交管部门数据统计,2015年底,我国的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了2.79亿辆,其中汽车数量占比超过60%,达到1.72亿辆。然而,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能源问题和环境安全问题逐渐凸显,并成为困扰着我国,乃至全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难题。由于传统燃油车对原油的消耗极高,且汽车尾气中含有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尘埃等有害成分均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为了同时解决这两项难题,各国的汽车企业均早已着手进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生产工作,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受到了全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已经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大趋势。

截止到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已经达到了58.32万辆,同比于2014年增长了169.48%。其中,占比最高的是纯电动汽车,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56.93%,保有量为33.2万辆,与2014年相比增长317.06%。在诸多政策利好推动下,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现爆发式增长,被称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元年。这一年,新能源汽车生产量显著提高,同比增长了3.3倍,达到34万辆。销售增长则更为显著,达到了33万辆,同比增长3.4倍。从统计数据来看,我国2015年的单年销量和历史累计销量,均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虽然我国汽车产业起步较晚,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多年来一直靠着进口、合资等方式推动汽车产业发展,完全自主研发性较差,然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国已经跟上了世界主流技术的发展步伐,并没有落后于发达国家。由于新能源汽车这个话题现在已成为举国关注的重点,且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拥有着一批自主研发的技术,业界专家一致认为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的绝佳时机。

对于新的技术领域而言,知识产权先行,合理的研发与知识产权布局可以帮助企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法律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知识产权制度的价值在于充当知识产权占有者的个体利益与信息资源共享者的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器”[1],通过技术的公开换取对申请人私权的保护,合理的专利布局有利于企业保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能推动社会技术进步。因此,通过对比分析世界知名车企的知识产权布局为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知识产权发展、核心技术有针对性的研发,配合专利战略布局提供合理化的建议就显得十分有意义。

二、新能源汽车发明专利与市场数据分析

1、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本文中使用的发明专利数据都是根据incopat数据库中专利数据整理而成,根据关键词对初步检索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截至2016年2月,有关新能源汽车的专利数据初步检索量为8516件,由于公开时间滞后的原因,数据不够完整。

2、行业发明专利数据现状分析

新能源汽车的相关发明专利在1997年在我国就开始陆续出现了少量申请,然而在前几年申请数量增长并不是十分明显。2000年以前维持着每年十几件的申请频率,2000年以后开始逐步增长,这与我国出台政策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时间点基本吻合。直到2004年的年申请量达到了102件,此后新能源领域的专利申请进入了快速增长期,并在2013年申请量达到了巅峰,年申请量高达698件(2014年与2015年申请量下降有可能是部分申请还未公开导致的数据不完整)。

3、中资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对比分析

2015年福布斯杂志公布了全球品牌价值最高的整车生产企业,这份名单主要参考了销售额、利润、资产和市值等几方面的数据,对其进行综合排名。将几项指标的权重分数相加,得出综合得分排名,丰田和大众稳居榜首,戴姆勒和宝马占据了三、四名的位置,本田位列第五名,通用与福特分列第六第七。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个仅有十多年历史只生产高端纯电动汽车的车企,特斯拉在排行榜中远远超过了很多老牌车企,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代表企业,特斯拉虽然仍处于亏损阶段,市值排名却超越了很多企业。可见,随着近些年世界各国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的企业正在逐渐崛起,世界汽车企业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

以电动汽车为例,结合2014年和2015年的全球电动车销量排行,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排名正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从第一电动汽车网2015年世界电动汽车销量排名中可以明显看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亮眼表现。比亚迪以绝对优势销量排名第一,甩开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秀特斯拉,也将传统知名汽车企业三菱、日产、大众和宝马等甩在了身后。康迪、众泰、北汽等我国车企也都有着不错的表现。综合来看,得益于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速,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激增,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世界销量排名中均有大幅提升,我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了新能源汽车全球范围内,年销售总量排名第一的国家。

结合图1的专利申请数据来看,在全部的新能源汽车相关发明申请中,国内申请人专利申请共有4131项,占比86%以上。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我国的专利申请总量约为110万,其中国内申请约为97万,国内申请占比为88%,可见目前在新能源领域,国外申请比例还是略高于平均数值。而在外国申请人中,日本又占据了第一的位置,申请量占到了总申请的6%,德国和美国紧跟其后,分别占比为2.7%和2.6%。这也与世界汽车产业格局相匹配,日本的丰田和本田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较早,其中丰田又是近年来一直维持着全球销量冠军的位置,日本企业一向秉承着专利先行的原则,十分注重自身的专利布局,在所有的外国申请中日本位居第一也就不稀奇了。而德国一向以汽车工业著称,有着大众、宝马等全球知名的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也有所发展。美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不光有通用、福特等老牌车企,更有着诸如特斯拉这样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独树一帜的品牌,专利申请自然也是不在少数。

而通过对申请人进行排名,从图2中可以看到前十名的申请中仅有丰田一家外资企业,其余申请人均为国产汽车生产厂商。同时在排名前十名的申请人比较值得注意的是清华大学以及重庆大学两所高校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进行了诸多的技术研发与专利布局。另一个值得关注的信息是,在这些主要申请人中,丰田也是最早进行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的一个,早在1999就已经开始在中国申请相关专利。而清华大学较早的介入该领域,紧随丰田之后在2000年开始相关申请,并在此后的每一年均有一定数量的专利申请。而丰田在国内汽车纷纷进行新能源相关专利布局的2010年-2014年反而并没有进行申请。

将图3中排名前十位申请人中的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重庆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将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分别进行合并,相关申请人排名发生了变化。图3中重庆长安汽车的申请量跃居第一,奇瑞汽车申请量紧随其后位列第二,而吉利汽车排名第三。从申请时间来看,长安汽车和奇瑞汽车最早于2005年开始专利申请,吉利汽车于2006年才开始专利申请。相较丰田和清华大学而言,专利申请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在申请数量方面成绩傲人。然而就专利授权率而言,这几家国产汽车企业是低于丰田和清华大学的,可见在创新能力和专利申请质量而言,还有待加强。

4、汽车驱动能源的技术变化分析

根据不同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特征,通过截取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中的IPC排名,分析企业专利技术布局。根据结果显示,新能源汽车的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B60W(专门用于混动汽车的控制系统)、B60K(动力装置的布置安装)、B60L(电动车辆的电力装备或动力装置)以及H02J(电路布置等方面)这几个IPC分类号小类。结果如图4所示,在所有分类号中,主分类号为B60W20/00(专门适用于混合动力车辆,即,具有两个或多个不止一种类型的原动机(例如,电动机和内燃机,都用于车辆动力)的车辆的控制系)的专利申请量占比第一,其次是B60W10/08(关于电动力单元的控制)、B60W10/06(包括内燃机的控制)和B60L11/18(使用初级电池、二次电池或者燃料电池供电的汽车)的申请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可以看出来在目前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申请中,混合动力技术电动车、电池的技术仍是重点内容,超过了一半的申请比例。余下的主要技术领域也都是与车辆动力装置的布置以及电路布置等相关的内容。

通过图5可以看出我国新能源汽车申请技术的主要分布,在上述众多申请中,综合来看这些技术都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和该行业各企业重点专利布局的领域,重点涉及电动汽车以及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但对于燃料电池汽车的专利涉及没有体现。尤其是B60W和B60L两个领域在2008年-2011年呈快速增长趋势,2011年的申请量达到了峰值,与之相反的是B60L在2008年-2011年期间申请量较为稳定,而在2012年以后反而呈下降趋势。其中B60L11/18是涉及使用电池供电的技术,在2004年以后开始进入稳步增长期,而H27供电配电装置这个领域在2005年才在我国出现专利申请,在2008年以后才开始真正的出现爆发式的增长。可以见得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方面本身就不是我国企业的研发强项,在近些年国家政策大力推动下,企业加大了相关的研发投入,才开始体现出了专利申请的增长。

5、我国市场高占有率企业的发展态势分析

根据第一电动汽车网中2015年我国国内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排名显示,可以看出在我国政府政策扶持下,目前销量排名靠前的车型除了宣传势头强劲,主打高端纯电动车的特斯拉以外,大部分均为国产品牌自主车型,少部分为合资品牌车型。

结合对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专利申请进行排名可以看到,我国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也进行了较多的专利布局。然而在专利申请中申请数量排名靠前的奇瑞汽车,重庆长安销量中并不占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反而是以电池起家,较晚进入汽车领域的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的销售表现中有着亮眼的表现。

三、总结与展望

通过对新能源汽车发明专利数据分析发现,当前全球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尚处于发展期,并没有一个通用的模式或最适合的技术。所以,新能源汽车行业既需要技术革新,也需要对现有技术的转化;既需要通过大量的技术积累明确产业发展的路线,又需要不断摸索更多的技术发展方向;既需要大力保护自身的创新成果,同时又需要借助外部的技术力量来提升自我。

同时,专利申请量的多寡能在一定程度的反映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但光靠专利数量取胜并不意味着产品销量的上升,盲目增加的专利申请量并不一定能帮助企业开拓及占领市场,发明申请量排名靠前的企业不代表销量一定靠前。也就是说,专利的申请量既可能是市场繁荣后为稳固市场份额,加大知识产权领域所做的战略布局,也可能是前期技术储备为后期做的积累,所以单纯的谈数量与销量似乎确实难以有线性的对应关系。但即使抛开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企业在进行产品研发时除了专利数量,还需要考虑有所侧重的进行技术研发、合理利用专利形成整车,进行专利布局,打造自主品牌,选择细化市场,预热技术线路。一系列的给予产品合理定位下的技术研发、市场推广和知识产权辅助才能帮助企业赢得市场

此外,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知名高校,例如清华大学的专利申请也相当可观。对于我国的企业,特别是研发能力有限的一些企业,也可以充分考虑借助高校的科研能力来加强技术的同步更新,借助高校本身已经申请或者获得权力的专利进行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布局。

参考文献

[1] 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编.及第三次修改专题研究报告[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第325页.

[2] 蒋俐俐,杨亚平.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制度安排及有效性分析――基于制度创新的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3(6):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