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当代公共管理新方法

当代公共管理新方法

当代公共管理新方法

当代公共管理新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行政改革;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1008302

1新公共管理简述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曾经主导西方公共行政领域近一个世纪之久,被誉为是行之有效的主流公共行政,遭受到新的外部环境的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它赖以建立的基础――“威尔逊•韦伯范式”无法回答和解决政府所面对的日益严重的问题和困难。政府规模的无限扩张和政府角色的膨胀、公众对政府能力失去信心、公共支出的持续膨胀带来的普遍的政府财政危机。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与管理模式――新公共管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英美两国应运而生,并迅速扩展到西方各国。新公共管理是一个非常松散的概念,它既指一种试图取代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管理理论,又指一种新的公共行政模式,还指在当代西方公共行政领域持续进行的改革运动。英国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源地之一。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以后,英国政府开始引入竞争机制和顾客导向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改革。美国是现代管理科学的摇篮,1993年克林顿上台后,开始了大规模的“重塑政府运动”,其目标是创造一个少花钱多办事的政府。新西兰、澳大利亚被人们视为新公共管理改革最为迅速、系统、全面和激进的国家。特别是新西兰,它因改革的深度、广度、持续时间和成效而被学术界称为“新西兰模式”。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一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如韩国、菲律宾等国也开始加入这一公共行政改革的大潮。以新公共管理为指导思想的改革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当代西方以新公共管理取向的行政改革运动,在某种意义上克服了传统公共行政的弊端,有利于政府和社会的良性发展。但是,新公共管理是特定社会和一定理论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它深受当时公共行政所面临的环境和社会需求的影响。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公共行政的实践及其理论基础各不相同,新公共管理不可能一成不变地应用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一些国家,由于新公共管理与本国传统的规范和价值观相冲突,即使采纳这种改革,也产生不了实际成效。

2新公共管理内容概要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关于西方政府改革的研究报告,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有:

(1)更加关心服务效率、效果和质量的结果。(2)高度集权、等级制的组织结构为分权的管理环境所取代,在分权的环境中,资源配置和服务提供的决策更加接近第一线,并且为顾客和其他利益集团反馈提供更多的余地。(3)灵活地选择成本效益比更好的方法,如市场的方法,来替代政府直接提供和管制。(4)更加关心公共部门直接提供的服务的效率包括生产力目标的设定、在公共部门组织之间建立竞争性的环境。(5)强化国家核心战略能力,引导国家变得能够自动、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要求作出反应。

新公共管理特别强调企业和市场导向,注意从私人部门管理中借鉴理论和技术,强调市场经济中的企业经营技巧和市场导向的行为激励机制。作为一种新型的实践模式与理论思潮,新公共管理反映了新形势下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信任危机,并提出了许多对策性措施。当代各国行政改革和新公共管理运动都还在发展当中,大家对于“什么是新公共管理”、“如何进行公共管理”等的认识还存在许多分歧。

3新公共管理对政府行政的影响

新公共管理强调在由传统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转变中,要建立一种灵活的、适应性强的政府管理体制,认为现行政府的失败之处不在于目的而在于手段,注重引入市场机制,重视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技术及模式的应用,以实现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高质量、多样化。新公共管理是对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的巨大变革,体现了西方公共行政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新公共管理改革浪潮在西方各国的普遍展开,对政府公共管理产生了深远影响,已在相当程度上改善了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水平。

(1)推进政府职能的转换。

在传统政府模式下,政府不仅制定政策,而且亲自提供服务。在信息万变的社会环境下,政府试图向社会提供垄断并将耗尽它们的精力和智慧,将使政府什么都做又都做不好,而陷入困境。新公共管理的“企业家政府”充分发挥市场与竞争的作用,用企业精神来改革政府,政府不再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做的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政府的精力主要是做好决策工作,而把具体的服务性工作承包给私营企业和非营利机构去做。

(2)推动公共组织的变革。

新公共管理是对传统的官僚组织机构的变革,在这一模式下,政府仍然是专门的公共管理机构,但它们往往以单一的、独立的形式出现,而在政府之外,还出现了许多私营部门或半私营部门及“合作式组织”,原先由政府承担的公共管理职能很大一部分可以由这些部门来承担。此外,在政府内部组织之间,分权使复杂的组织模式层次减少,组织之间由以权力为纽带而变成以契约为基础。

(3)防止行政权力的腐败。

人为设计的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机制为腐败的滋生留下了空间,这是传统公共行政中永远无法治愈的痼疾。新公共管理却表现出了的趋向:顾客至上改变了原先行政体系的主体中心主义,主体的边缘化使腐败丧失了发生的根据;服务定位使行政行为更加贴近其公共性,消除等级化的特权和特权意识;公共服务的公开竞标,增强了行政行为的透明度,使“暗箱”操作的机会最小化。

(4)导致政府组织文化的革新。

新公共管理强调企业性的价值,要求政府部门领导和雇员更新旧观念,吸纳新思想,而不是保守怕事,随遇而安。新公共管理所引发的公共组织的横向联系网络的发展,也将开阔组织成员的视野,提高其工作能力。新公共管理用一种全新的眼光看待政府,对待政府改革,对于我们重新审视现代政府角色,正确地认识政府的职能具有重要的启示。

4新公共管理对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借鉴作用

综观西方新公共管理的思想和理论,至少在以下方面对我国的公共管理改革有借鉴作用:

(1)强调政府的企业化管理,强调管理的高效率。

我国政府长期以来之所以效率不高,一方面是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造成权力过分集中,法规法制不健全;另一方面是由于组织结构不合理,机构重叠,人浮于事。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管理应该像企业那样,把效率放在首位。这一思想值得借鉴。我国政府应该树立效率意识,增强活力,进行结构调整,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公共物品。

(2)把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引入公共行政领域,以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

尽管政府部门的公共管理和企业及私营部门的管理对象、方式、目的不同,但是企业管理的科学性、重视市场需求和客户反馈这些方面值得政府部门借鉴。把投入产出分析和成本核算等方法引入我国政府部门的管理,可以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感,更加科学地进行绩效考核。

(3)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公共服务领域。

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可以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为了提高我国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特别是基础设施行业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我们应该借鉴西方的做法,在加强公共服务宏观管理的同时,将竞争机制引入公共服务领域,放开一些公共服务市场,在一定的范围内允许和鼓励私营部门进入提供公共服务的领域。

(4)注重实际工作绩效、注重提供优质服务方向。

我国目前法律制度还不健全,健全法律和规章制度将是政府今后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必须意识到,制度是政府完成公共管理目标和任务的手段。因此,在制定制度法规时应考虑如何将其落实和执行。这一点是目前我国行政管理必须加强的。如果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即使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再健全,依法行政也只是一句空话。

(5)重视政治体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行政管理改革也需要与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结合起来进行。公共行政管理的绩效与政治格局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政治体制不能保证有效地建立健全各种政治责任制度,不能使政府保证一定的权威性,那么公共行政就有失政的危险。在一个缺乏政治权威和政治责任的体制中,政府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是不能得到保证的。因此,虽然政府机构改革的直接目的是增进行政绩效,但也要与政治体制改革结合起来,让行政人员意识到自己所做工作的政治责任,增强对政治的敏感性,保持对政策的自觉响应性,从而达到忠实履行行政职责的目的。但是,我们在借鉴西方新公共管理有价值的思想和做法的同时,也应该结合本国国情。因为西方国家的公共行政管理体制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套完善的法律和规章,因而以新公共管理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是符合其发展趋势的。我国目前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市场经济发育不成熟,法制还不完善,因此对于西方的新公共管理思想,只能从实际出发,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不能全盘照搬。简单地照搬新公共管理只会扩大其隐含的内在矛盾。笔者认为,针对我国的行政改革,在宏观层次上应该承认当代政府改革主导方向及其必然性;在微观层次上必须走适合我国国情的内生化道路。只有植根于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循着内生化发展的公共行政模式才有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张庆云.关于公共管理研究的综合评述[J].中国行政管理,2000,(7).

当代公共管理新方法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在付新公共管理模式产生的社会动因、基本内容和理论基础介绍的基础上,付该模式在当代中国的适用性作以简要分析。

20世纪后期,西方各国的行政改革都体现了一个基本的价值取向: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利用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和技术重塑政府,提高公共管理的水平和公共服务的质量,以一种新公共管理行政模式(NPM)取代传统的官僚制行政模式。在全球化趋势下,当代中国的行政改革不可能不受到这一潮流的影响。

(一)新公共管理模式产生的社会动因

1、全球化的推动。全球化浪潮深刻地影响着公共部门的管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经济竞争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变革公共部门的治理模式,以适应新的竞争规律和形式。而且,“在一个竞争的世界,政府作用在提升国家比较优势中是一个重要因素,政府的政策正在积极或消极地影响着国家的优势”。这就要求政府具有比以前更高的效能和创新能力,而官僚制行政模式无法提供迎战全球经济竞争应具备的政府能力。所以,全球化对各国政府的挑战和压力构成了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一个强有力的推动因素。

2.官僚制行政模式所受到的抨击。从20世纪70,80年代起,官僚制行政模式在经历了近百年的辉煌之后,开始遭到普遍的怀疑与批判。针对官僚制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价值与技术两个层面。在价值层面上,官僚制的理性形式、不透明性、组织僵化以及层级制等特征不可避免地导致它与民主的冲突。由少数精英控制的民主,在公民民主参与意识日益增强的时代是不可能被接受的。在技术层面上,官僚制行政模式已不再被视为有效率的组织形式。在人们心目中,官僚制成为“官僚主义”的同意语,是低效组织的代名词。人们对官僚制的批判已蔚然成风,有人曾形象地说,在美国,“给予政府猛烈的一击,已经成为全民最热爱的运动”fzl

3.私营部门革新的压力。与公共部门的垄断性不同,私营部门长期处于竞争的环境中,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它们表现出很强的革新精神。奥斯本和盖布勒在《改革政府》一书中提到,为了在全球市场中保持竞争地位,美国的私营企业用了近十年的时间进行了一场革命性的变革:下放权力、减少管理层级、重视质量、强调顾客取向等。美国的私营企业在这场改革中成绩斐然,比较之下,政府明显落后了。人们举目看到的是毒品泛滥、犯罪猖撅和公共部门的冷漠、迟钝与低效,“与此相对照,私营部门之中却充满了富有传奇色彩的成功故事”。两相对比的鲜明反差势必对公共部门形成极大的压力,促使它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4技术变革的冲击。信息数据的收集与传递比以前更廉价、更快捷,并可以转化为绩效信息,这直接导致了管理的分权。由于信息可以共享并以一种即时的形式传输到各级管理者的电脑屏幕上,这就减少了对中间层次的需要,政府组织结构由此可以变得更加扁平。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改变了传统的“办公室”概念,档案存储和大众沟通逐步实现电子化,人们处在一个共同场,所以彰显组织特性的必要性业已丧失,电子政府的概念应运而生。相比之下,依赖打字机和笔等传统技术的官僚制行政模式明显落伍。

(二)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基本内容

1.社会力量的利用和公共服务的社会化。为了解决公众对公共服务递增的需求和庞大的财政开支之间的矛盾,西方各国政府充分利用市场和社会的力量,通过招投标制、合同出租、公私合作等形式把一些公共服务交给私营企业或非政府组织来提供。而政府自身则集中精力于“掌舵性”的职能领域,如拟订政策、确定公共服务的数量与质量标准、监督合同执行等,引导它们为实现公共利益的目标服务。

2.引人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与技术。新公共管理模式认为,无论是在私营部门还是在公共部门,管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基于这一认识,西方各国在公共管理中广泛引人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与手段。如在提供公共服务领域引人竞争机制,打破政府垄断,实行目标管理、绩效评估、全面质量管理、成本一效益分析等,以提高行政效率。

3.授权与分权。它既涉及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授权和分权,也包括政府内部不同层级组织之间的授权和分权。后者是当今西方行政改革的热点,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英国的“下一步行动方案,"(The Nexl Steps),他们把政府各部的中下层组织转化为相对独立的“执行局”(Executive Agency),执行局负责人对工作结果承担责任,并被赋予在机构编制、人事管理和财务等方面的充分自主权。这就实现了上下级之间由隶属关系向契约关系的转变,上级对下级的控制也由着眼于控制过程转向着眼于控制结果,体现了决策制定和执行相分离和分权化的趋势。

4、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则,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新公共管理模式反对官僚制行政模式重遵守规章制度轻绩效测定与评估的做法。主张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则,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即确定组织和个人的绩效目标,并对其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测定和评估,促使公共组织由原来的规则驱动型向任务驱动型转变。

5.新公共管理模式把社会公众视为向政府提供税收的“纳税人”和享受政府服务作为回报的“顾客”。它认为,公共组织应坚持“顾客导向”(Customer Orientation),认真听取顾客的意见,制定明确的服务标准,向顾客作出承诺并赋予顾客自主选择的权利,以实现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目的。

6.公共部门人事制度的改革。新公共管理模式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采取措施提高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他人事管理环节上的灵活性,如以短期的合同制代替永业制,实行以工作业绩为依据的绩效工资制等。

新公共管理模式所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除上述内容外,加强对高级公务员的政治控制,非国有化,注重信息技术运用以提高行政效率等都可归于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内容之中。

(三)新公共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

在理论基础上,如果说传统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官僚制理论和政治一行政两分法,那么新公共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则是现代经济学理论和私营部门的管理理论与方法。

现代经济学理论,诸如公共选择理论、理论、交易成本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和博弈论等对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和支持。就影响而言,公共选择理论无疑是当代行政改革的主导理论,该理论奠定在一个十分简单却颇具争议的基础之上,即担任政府公职的人同所有人一样,是理性自私的人,其行为受个人利益的支配。同企业家在经济市场上追求利润一样,政治家在政治市场上也有其自身的利益,如连选连任、更高的职位和更大的权利、本部门预算最大化等。而且,利益的驱动常常使政治家为了个人利益不惜牺牲公共利益,利益集团会利用寻租机会收买政府官员,损害更大范围的社群利益,政府官员也会努力增加本部门的预算以获取更多的资源。其结果,政府日益膨胀并超过必要的规模,有势力的利益集团会在国民收入分配中获取较大的分额,各种制度日趋僵化。这就使如下的措施成为必要:限制政府作用,缩减政府职能范围,将政策制定和执行分离开来,并限制既得利益者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在提供公共服务领域引人市场竞争机制,以打破政府垄断:增加政府运作过程的透明度等。此外,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也从不同的角度对新公共管理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新公共管理模式的第二个理论基础则是私营部门的管理理论与方法。有人把新公共管理模式又名为“企业型政府”,集中反映了该模式管理企业化和市场化取向。当前,广泛引人私营部门的管理技术与方法已成为新公共管理模式的重要特征。

(四)新公共管理模式在当代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著名的公共行政学大师罗伯特·达尔在《公共行政学:三个问题》中曾这样讲到:“对某一民族国家环境中的公共行政管理的作用做出的概括,不能普遍化并运用于不同环境中的公共行政管理。一种原则则有可能适用于不同的框架,但是,原则的适用性只有在对那种特殊框架进行研究之后才能确定。”因此,必须结合当代中国特殊的行政生态环境对新公共管理模式在当代中国的适用性进行审慎的分析。

与西方国家在20世纪后期已相继步人后工业社会和信息时代不同,目前的中国尚处于从前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阶段,具有弗雷德.W·利格斯所说的“棱柱型”社会的特点。而官僚制恰恰是工业化初期阶段最为合意的政府治理模式,官僚制所体现的科学、法制、理性、效率和可预见性也正是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民众所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美国著名行政学者B.盖伊·彼得斯也同样认为:“对于体制转换中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而言,在追求政府部门最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重视建立一个可被预测的、属于全民的、正直的韦伯式官僚政府。""Lsl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除人事制度的部分领域外,中国基本全部接受了官僚制的理念和方法,此后中国一直在朝着理性官僚制的方向努力。然而,20世纪后期,与西方后工业时代相适应的新公共管理模式的理念与方法开始传人中国,它在某种程度上与中国市场化的改革方向相契合,加之其在西方发达国家业已取得的成功先例,它引起了许多人的强烈共鸣。中国行政改革开始面临来自传统与后现代的双重挑战,规则与弹性、过程与结果、政治中立与政治回应、公平与效率等一系列对立的价值观念使中国的行政改革处于夹缝之中。中国政府一方面要致力于推进国内从前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另一方面又要迎接来自后工业社会和信息时代的挑战,中国的行政改革因此呈现出比西方国家更大的复杂性与特殊性。 中西方社会发展阶段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两者在改革面临的基本问题上的不同。众所周知,马克斯·韦伯在经典意义上所提出的官僚制是一种“理想型”,它更多是种理论上的抽象,在现实生活中很难企及。各个国家所表现的常态,要么是官僚化过度,要么是官僚化不足。当代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很大程度上肇始于官僚化的过度发展,其表现为政府体制的僵化、迟钝、冷漠与缺乏创新精神。其产生的深层原因则是过度官僚化与后工业社会激烈变迁的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而在当代中国,由于体制的惯性和历史的原因,中国的官僚制整体上尚处于发育不全的状态,其表现为:行政人员轻视规则与规范,行政管理的“身份取向”凌驾于“业绩取向”之上,行政低效与腐败等。因此,中西方在行政改革的措施选择上也就体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例如:在西方国家为提高政府的灵活性和创新能力而大力提倡“解制型政府”时,中国却面临着“在规则的通用性不高的情况下如何确保这些规则的公平性和一致性”〔“]的问题。当前,我们的法制建设还远未达到把执法者驱赶到“合法不合情理”的僵化状态,我们不可能在法制体系尚不健全与完善的情况下就大谈法制的过繁与过多,加快立法与严格执法仍是今后很长时间内我国的主要任务。B.盖伊·彼得斯指出:“改革模式的成功取决于解决的方法是否完全适合存在的问题。”中西行政改革面临基本问题的差异提醒我们在行政改革模式选择上必须对症下药、有的放矢,绝不可照搬照抄。

而且,更进一步分析,新公共管理模式在当代中国的实施尚存在诸多现实条件的制约:

1.缺乏良好的制度环境。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实施需要良好制度环境的支撑。然而,在当代中国,一方面我们的民主法制制度尚不健全,对公共部门和行政官员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例如:由于缺乏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投标制度和严格的审计制度,公共服务的市场化非但没有实现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的目的,反而成为国有资产流失的黑洞;另一方面,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总体上还处于不健全、不完善和不成熟的状态,缺乏公平交易的制度体系和保证信息高度透明与自由流动的机制。私营部门在获取公共服务的政策与信息上与公共部门相比明显处于劣势地位,如果缺乏上述制度的保证,私营部门要想长期在公共服务领域立足是很难的。

2社会力量发育水平的限制。新公共管理模式提倡把政府的部分职能转移给市场和社会力量,这就需要一批发育成熟、自我管理和自治能力都较强的社会组织。但由于我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市民社会不发达,社会力量总体上还处于发育不足的状态,其脆弱的自我管理与自治能力使政府的职能目前还不能一次性“卸载”,而应首先采取措施加大对社会力量的培育力度,然后在可能的领域里稳妥推进。

3.技术条件的制约。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认为,以分权型行政组织取代等级森严的行政组织乃大势所趋,但其前提条件是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当前,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以前相比固然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否达到阿尔温·托夫勒所指的水平却也未可知。此外,新公共管理所要求的许多具体技术目前也很难达到,例如绩效管理,由于在复杂的组织与政策传送系统中测量个人贡献与工作成绩的困难,加之政治因素的介入,在实践中就很难实施。

当代公共管理新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常态;公共管理;困境;出路

十以来,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纵深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进入新常态。在的积极引用和诠释下,“新常态”一词迅速传遍于中国的报刊媒体及互联网,成为大街小巷、妇孺皆知的时代热词之一。本文将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在系统论述新常态的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对新常态下公共管理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并从理论角度探寻新常态下公共管理冲破困境“藩篱”后的途径和出路。

一、中国语境下正确认识的新常态的丰富内涵

(一)经济发展中的新常态。与其他领域相比,中央对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的解读和界定是最为清晰的,中央明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新常态的发展阶段,从九个方面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趋势性变化,并提出了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落实机制。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速的趋势特征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发展理念和发展机制是要实现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增长动力是要实现从主要依靠要素驱动、投资驱动逐步转向为主要依靠创新驱动。

(二)政治改革中的新常态。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社会总目标,那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依法治国总目标。因此,在新常态下,我国政治发展的主要特点就是要在积极推进依宪治国、依法治国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我国政治新常态的衡量标准为:一是公共权力的运行和行使越来越制度化和规范化,二是制度安排更加体现民主性,三是治理过程的更加法制化,四是政府等公共管理组织履职服务的高效化,五是国家治理系统和制度安排的协调性。

(三)社会治理中的新常态。在建设法治国家的政治新常态下,要求具有法治化的社会新常态。法治化的社会,要积极营造全面懂法、信法、守法、护法的良好社会环境,凝聚起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法治社会新常态包含以下内涵:一是积极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积极培育社会居民的法治意识;二是要在法治框架内创新社会管理机制,转变社会治理方式方法,构建多层次、多领域的社会治理体系;三是让法律赋予社会治理主体行使社会管理职权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并对社会管理权力进行依法监督。

(四)环境保护中的新常态。一方面,由于过去片面强调经济增长而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使得当前的白色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日益突出,有的甚至达到和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的极限值,在降低民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同时,使得公共部门进行环境治理的经济和政治成本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随着民众环保意识的增强,社会公众对环境保护的需求和期望不断增加,使得政府进行环境治理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如果环境治理成效不明显,很容易消弭群众对公共部门的认同度、支持度和信任度,消耗公共部门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五)文化建设中的新常态。在全面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外来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越来越大,文化的多样化、多元化特征日益突出,价值混乱、价值堕距、价值真空等险象丛生,使得文化综合体系难以有效建立,主流价值观混乱且缺乏全面有效的信仰驱动。当前,一方面日益发达的互联网等现代文化传播渠道,为人们便捷地享受文化权利提供了机会和平台,另一方面还不能够真正完全、高效地满足社会公众的文化需求。

二、新常态下公共管理面临的困境

(一)现代治理水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新常态下,我国公共管理和社会治理的总目标就是要实现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公共治理现代化,就是要不断实现社会管理和治理的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制度化、透明化、协同化。目前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总体上不断提升。

(二)社会发展对公共管理技术手段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科技革命浪潮的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为实现现代管理和良好治理提供了更好的现代技术和手段。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在公共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并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门户网站、官方微信、协同办公平台等建设。但是,与社会发展步伐和公众期待相比,公共部门现在的管理技术手段还显得比较单一和落后,难以完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三)公共管理组织目标与个体自觉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当前,中央大力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查处了曝光了大量贪污受贿、违法乱纪的党政干部。作为公共组织中的个体,深处组织文化和伦理价值体系这个“大染缸”中,势必会发生“染缸效应”。健康的组织文化体系会使公共管理者个体发生积极反应,主动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约束。相反,发育不良的组织文化和价值体系,容易使得公共管理者个体陷入道德困境,不顾法律政纪和道德意识的约束,产生权力寻租和行为。

三、新常态下公共管理发展的出路探析

(一)努力提升公共管理组织的综合治理能力。作为公共管理部门,要积极适应新常态,主动转变角色定位,不断完善职能职责,通过加强管理管理能力学习和职业伦理培训、建立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和激励机制、落实绩效治理机制等方式,提高公共部门人员的综合治理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准,增强服务意识、回应能力、效能观念和法治意识,切实提高公共管理人员解决各种公共问题的综合性能力。

(二)不断加强对现代公共管理技术和手段创新。要积极适应新常态下的新技术要求,组建优秀的公共管理技术团队,充分把把GIS技术、数字治理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物联网技术、智慧政务技术、绩效治理技术、风险评估技术、公共危机应急管理及预警技术等充分运用于现代公共治理实践过程中,为提高公共管理绩效和效率提供必要的现代技术支持。同时,加强对全体公共管理者的现代技术应用培训,提高公共管理队伍的现代技术综合应用水平,确保现代技术切实用好、用活、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积极塑造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体系。应在改善公共管理者待遇、完善公共管理者违法违规惩戒体系的前提下,不断加强对公共管理者进行职业伦理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公共管理者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管理观和发展观,将权力关进制度和道德的“笼子”里,使得公共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能够同时受到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与监督,实现社会公共价值与自我人生价值的积极结合和有机统一。结束语当前,“新常态”一词已成为官方话语体系中描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变化的非常重要的综合性词汇,并焕发出新的丰富内涵与历史穿透力,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在新常态下,公共管理面临着新的变化、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同时也意味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破解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困境,是一个长期的时代课题,需要公共管理部门和管理者主动作为,积极探索,不断找寻新的方式和出路。

参考文献:

[1]张再生,白彬.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困境与出路[J].中国行政管理,2015,03:38-42.

[2]王资博.“新常态”研究述要[J].重庆社会科学,2015,04:32-41.

[3]金碚.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5,01:5-18.

当代公共管理新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息时代;公共管理;问题;策略

1公共管理的内容及主要研究对象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方法和技术,它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公共管理活动包括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并不断采取更加有效的方式进行管理和提供,“公共”是其核心概念。

公共管理以各种公共管理活动为基本对象,主要包括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管理什么、如何管理,通过研究其中各种关系以及发展规律以达到更有效、更快捷、更高质量执行公共政策、提供公共物品和提高公共管理绩效。

2信息时代的公共管理面临的挑战及问题

在信息时代,借助现代化的工具和平台,无疑能使公共管理覆盖面更大、反应度更快、效率更高,进一步提升社会进步。但在实际操作中,对于以政府为核心的各个公共组织,善用信息化工具仍然面临着现实问题。

2.1缺乏专业性人才

专业人才的缺乏已成为信息时代公共管理面临的最大挑战。在公共管理中,现代信息主要应用于数据技术,主要分为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三个步骤。无论哪一步,都需要专业人士操作。然而,我国社会公共管理人员大多没有良好的网络信息背景,不能充分利用数据技术发现信息和规则,阻碍了公共管理水平的提高。

2.2信息资源共享性不高

在我国的社会公共管理中,信息资源无法有效共享。究其原因,主要是各公共管理部门内部资源整合不科学,部门协调性较弱,导致各部门信息孤岛的出现,信息化优势没有充分展现。

2.3大数据概念薄弱

在社会公共管理过程中,除了信息资源共享、专业人才等问题外,工作人员的观念意识也有待提高。由于大数据技术在信息时代的兴起时间较短,大多数公共管理者观念薄弱,缺乏大量的数据分析来进行决策。因此,员工在遇到问题时,往往根据以往的经验来解决问题,很难保证解决方案的准确性。

3信息技术对公共管理的影响

3.1信息技术对管理人员的影响

传统的公共算理当中,人力的消耗十分巨大,传统工作当中工作人员需要依靠人力来记录许多文件信息,并且对复杂的信息进行分类处理,但是在引进信息技术之后,这种局面被轻松改变。公共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尽快的对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并且可以全方面的对现有的信息进行分析,增强自身解决办法的能力。同时网络技术也能够帮助人们更快了解到社会的变动,公共管理人员也能及时跟进一些外界的信息。

在公共管理当中引入信息技术不仅能够让工作人员的工作更加轻松,并且也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工作人员的学习动力将会被激励起来,而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新教育方式能够让工作人员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

3.2信息技术对管理方法的影响

现代公共管理方法当中,信息技术与管理紧密结合,信息技术能够控制所有管理,并且在进行管理过程中能够保证信息的实时流通。而不同于传统的管理方法,新时代的管理方法更具信息化以及现代化,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加入能够改善公共管理知识的信息传输以及信息处理。在管理中不仅能够提高管理效率,还能够帮助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方式。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电子会议系统以及远距离控制系统,能够帮助管理人员在远端进行控制部署。

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公共管理的组织也更具有现代化,在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管理系统被发明出来,并且多种管理方法也运用到实际当中,事实证明,在公共事业管理当中引进信息技术能够有效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4信息时代的公共管理策略

4.1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

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主要从专业性和意识观念两个方面入手。不仅要加强工作人员对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意识观念,还要通过培训考核等方法,提升工作人员数据搜集和分析的能力。只有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强,才能够高效精准地对数据进行处理,全面提升公共管理水平。

4.2提升信息共享能力

信息共享是信息时代的一个特点,更是提升公共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加强部门间的协作能力,能够有效提升信息共享能力。这种做法不仅为社会民众带来高效化的服务,也大大提升了公共管理的工作效率。

4.3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为了保障公共管理信息安全,必须对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除了完善法律法规,在公共管理工作中,还应对社会民众的信息进行整合,然后通过相应的制度对公共管理工作人员加强规范,只有这样才能使信息安全得以保障。

结论

公共管理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而且与社会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增强公共管理水平,能够极大地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网络信息时代的公共管理,需要从全方面的角度入手。通过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提升等方法,紧随社会发展,不断创新,使公共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务社会大众。

参考文献 

[1]王乐夫,蔡立辉主编.《公共管理学》(精编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谢慧.论公共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交际,2019,(12):238-239. 

当代公共管理新方法范文第5篇

公共管理的历史分期方法多种多样,但由于公共管理与政治之间的历史渊源,人们往往依据这一脉络进行历史分期。以公共管理与政治的关系为主线,西方的公共管理大致可以划分为公共行政时期(1887年至1970年代末)和公共管理时期(1980年至今)。公共行政时期行政与政治的关系逐渐演化为管理与政策的关系并强调行政管理的技术性、专业性,在管理思想上先后流行科学管理思想和行为主义管理思想,管理组织体制及运作方式深受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影响。公共管理时期的总体特征则在于对传统公共行政理论批判及反思的基础上,主张行政与政治可分,在管理方法上深受工商管理取向和公共政策取向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现了集市场机制、工商管理手段等内容为一体的所谓“新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方法可以理解为一种理论研究和一种实践活动,它起源于新泰勒主义和制度经济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政府改革过程中吸收许多部门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并产生了广泛影响的公共行政学理论派别;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它与西方国家当前面临的政府财政赤字、行政效率低下以及民权运动高涨等现实问题,以及迅速革新的科学技术、日益迅猛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和激烈的国际竞争等密切联系。从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来推演,政府公共管理方法研究在西方公共行政知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这种知识发展进步的过程蕴含了公共行政发展的民主价值取向。从传统公共行政学研究以管理学为其理论基础,根植于领导艺术、经济效益与政党关系等方面;到现代系统权变公共行政学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强调公共行政适应环境的权变观念与生态观念,致力于谋求公共行政与其环境之间及公共行政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动态的、具体的一致性,以保证公共行政的高效能、高效率;再到新公共行政理论强调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是社会公平,强调行政组织变革的终极目标是建立民主行政之模型,强调公共行政的顾客导向,将顾客的需求作为行政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与行政组织设计方案应该遵循的目标,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政府公共管理理论的出现和发展。从实践发展的内在逻辑来推演,政府公共管理方法研究的出现是当代西方公共行政实践活动发展的结果,是从西方公共行政实践中衍生出来的。其根本目的就在于寻求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改善政府服务质量、提高效率、发挥行政效能和体制内各个组成部分的合力的有效途径[2]。

2当代西方政府公共管理方法的分析

由当代西方政府公共管理方法的产生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政府公共管理是重视政府部门实施管理的技术与方法,是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管理的理论派别,它更加强调运用管理的、经济的手段去实现政府管理目标,更加注重管理目标与项目的具体运作过程与结果。在西方政府实践中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当代西方政府公共管理方法主要有:

(1)推进政府部门的改革和发展。政府组织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在市场化和全球化发展的影响下,人们之间生产、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各种资源、甚至人力资源都可以跨国界地自由流动,这就需要政府组织对各种社会矛盾冲突做出预见性的防范,而国与国之间的公共政策相互影响,也要求政府组织考虑社会的潜在需要和长远需要。为了应对不可预料的情况,政府部门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断改革和发展,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2)倾听公众的声音。随着国家政府与公众之间关系的基本定位由治理者与被治理者之间的关系变化为公共服务的供给者与消费者、顾客之间新型关系的发展变化,根据公众的需要提供公共服务也变成了政府最重要、最广泛的职能和最根本的任务。这种变化要求政府公共管理在社会公平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社会责任和民主价值,更加重视公众的意愿和需求。

(3)公众监督政府工作,评估政府绩效。政府绩效评估是对政府部门管理过程中投入、产出和成果所反映的绩效进行评定的活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素质的提高,公众对政府工作透明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政府绩效评估也就成为了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方法与手段,成为了发展公共责任机制、完善公众监督和参与机制的重要内容与途径[3]。

3当代西方政府公共管理方法的启示

我国改革开放30年,在公共管理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是整体上我国公共管理制度仍然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也面临着经济全球化、新技术革命以及应对各种危机的挑战等。西方公共管理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很多,对我们的启示也是深远的,尤其是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处理政府自身问题。政府是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和主要实施者,搞好公共管理必须首先处理好政府自身问题。要坚持依法行政,把政府行为严格限制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逐步建立政府问责制度;要优化组织结构,理顺中央和地方在相应领域的分工和职责;要强化制度监督,有效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公共管理、实行民主监督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