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班教育笔记

小班教育笔记

小班教育笔记

小班教育笔记范文第1篇

一、建班之初,尽快记住学生姓名

班级刚刚组建时,由于学生进入了一个新的环境,面对的是陌生的面孔,彼此之间都会有一种渴望被人认识、了解和尊重的心理需求。这一心理需求在师生关系中显得尤其突出。在这个时候,班主任如果能够尽快记住班级学生的姓名,会让学生增加归属感和安全感,有利于班集体的快速形成,更有利于班级管理的顺利进行。

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往往会选择在晨读课、自习课等时间,拿着座次表依次对照学生来认识。这种认识是一种单向的、静态的“记姓名”,虽然也可以让班主任凭借记忆力记住学生的姓名,但它却有两个方面的缺陷:一方面,它忽略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生姓名成了老师的备课内容之一,老师记住的只是学生的姓名;另一方面,它忽略了生生之间的交流,导致学生间的“相识”处于一种自然状态,学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认齐同学”。这种记学生姓名的办法亟待改进,为此笔者在班级管理中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践和探索,找到了一条记住学生姓名的路径。

第一个环节,说说我是谁。每接一个新班级时,笔者都会在学生入班报到之前给他们写一封信,把自己介绍给学生。同时,也会要求学生准备一个介绍自己的小材料,可以是幻灯片、小视频,也可以是平面海报、演讲稿。开学第一天上午,召开一个“加长版”的班会课,主题就是“说说我是谁”,让每一个学生在两分钟之内借助前期准备的材料把自己介绍清楚,不仅包括自己姓名的由来,还包括个人兴趣爱好、特点特长等。第二个环节,看看我是谁。“加长版”班会课结束后,当天下午笔者会组织一个手工课,学生在自由组合成小组后,合作完成“座位牌”的制作。“座位牌”的样式由小组内学生独创,但是必须保证别人能够从多个角度看到自己的姓名,醒目且大方。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面前就有了自己的“名牌”,老师和同学都可以随时随地“看看我是谁”。第三个环节,找找我是谁。前两个环节都是在开学第一天之内完成,第三个环节的时间就不再固定。笔者会在开学一周之内,开展一系列与姓名有关的主题活动,比如姓名接龙大赛、猜猜我是谁等班级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学生、师生之间迅速记住了彼此的姓名,更有力地促进了班级精神的快速形成。

二、常规管理,艺术使用学生姓名

在一节主题班会示范课上,年轻的班主任激情满满,滔滔不绝,各种环节设计恰到好处,得到了不少听课教师的好评。但是,笔者发现这个老师很少喊学生的姓名,而是用“你来说”“你来回答”这样的语句进行提问。这位老师是在自己的班级里讲课,并且已经教这些学生一年多,学生的姓名他肯定是熟悉的,那么他为什么会省略学生的姓名?这应该就是我们的认识问题,很多老师认为跟学生之间熟悉了,姓名也就不再重要了,在与学生交往中就会无意识地省掉学生的姓名。其实,这个时候省掉的不仅是姓名,更是姓名的教育价值。

《美国优秀教师行为守则》第一条是“记住学生姓名”,《守则》之所以把“记住学生姓名”作为第一条,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因为重要,记住学生姓名对于教师和教育来说处于首要的地位;二是因为顺序,记住学生姓名只是教育工作的第一步,仅仅是开始而已。事实上,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合理、创新地开发学生姓名资源价值,让学生的姓名始终成为最重要、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是考量一个班主任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指标。

小班教育笔记范文第2篇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一个人的字写得好与否,不仅仅是个人的“门面”,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他的学习习惯、意志品质及性格特点。因此,我们应该让师生把写字当作美的鉴赏对象和陶冶高尚情操的工具,把练字的过程,当作育人的过程,使其终生受益。

我区小教科、教研中心对写字教学十分重视,先后召开写字现场会,出台了有关“提高学生写字水平”的系列意见。我们认为,这些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上级的指示应该贯彻;兄弟学校的经验也值得学习。我校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从实际出发,制定了我校的具体方案与措施。

我校是一所古老胡同里的庭院式学校,校园由前后两个小四合院组成。学生人均活动面积不足半平方米。学生做操需交叉站队;体育锻炼需轮班活动。甭说专用教室,就是现在仅有的十一个教学班,仍要兵分三处,借外校教室上课。从空间上看,全校作息至少实行“一校两制”。既要保证课堂教学时间,又要保证体育活动时间;既要保证教育质量,又不能延长学生在校时间。显然,本校每天抽出专一的练字时间有一定困难。我们只能从本校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学校日常工作中,不断提高师生的写字水平。

我们抓写字的思路是:齐抓共管,形成网络,力争做到三个字:“全”、“严”、“实”。具体而言,即抓全员,全员抓,面向全体,抓好全程;抓抓重点,重点抓,面向各科,抓好字字。在学校日常工作中,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夯实基础,落在实处。

二、 我们的作法及效果

㈠抓全员,全方位管理要到位

⒈校领导重视做表率

我校是一所老校,有着良好的校风。良好的校风的形成,首先来源于校领导严谨治学的作风。“其身正,不令而行”、“言教则空,身教则从”。学校历任领导严于律己,端正作风,做校风实践的带头人。无论是老校长还是年轻的校长,都能写出一笔漂亮的字。他们的粉笔字板书,钢笔字抄写,铁笔的刻板,会标的书写,样样都行。凡上交的材料,学校领导要求教师必须把字写好并亲自过目后方可送交。领导能写出好字、规范字,在教师中起到了表率作用。

领导十分重视教师的基本功,特别要求教师要写一笔好字。课堂上板书必须规范;教师的备课笔记必须给学生做表率;校园文化用字必须符合要求。每学期检查学生作业,首先看学生的书写情况,把各班学生作业书写情况纳入到教师评价中。为了使学生写好字,我校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抽调一名语文教师任专职写字教师。为了把写字课上好,领导亲自帮助她备课,为她借来天坛东里小学写字老师的备课笔记,参考写字课教案的格式,并和她一起商量,硬笔书法备课笔记要画田字格;软笔书法要画米字格;每个字的重点笔画要用红色笔标出;每堂课后有小结,并安排写字老师听艺校书法老师的课,使写字课教学从备课、上课到批改作业更加规范。

⒉班主任书写当楷模

教师为人师表,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师严谨的教风可以带动

学生良好的学风。特别是小学生年龄小,模仿力强,每个班学生的字大体上都象本班的老师(兼语文教学)。所以,我们十分重视班主任的字,尤其是青年教师。

每学期末,班主任拟好学生评语草稿后,均交主管领导过目,看其语句是否通顺;用词是否恰当。经审批合格,方可按规范要求认真抄写。抄写后上交教导处盖章,再发至学生家长。

92年我们检查教师备课笔记,

分配的师范毕业生、换新岗位工作的老师及从外单

位调入的老师等。凡新任老师来校报到,领导在谈话时都要请他们写一写自己的基本情况,以便了解他们的写字水平。对于写字不规范者,我们则提出具体要求,希望他们尽快把字练好。

94年我校一位体育教师因病改教思品课和自然课,领导对她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练好板书,方可上岗。这位老师找来了钢笔字帖,从一笔一划练起。经过一个寒假的努力,她硬是把字练好了,能写出漂亮的楷书。她的备课笔记在全体教师会上进行展示。三个年级的思品课一个年级的自然课,本本备课笔记都写得规范整齐,每堂课的板书都写能达到要求。

我校后勤总务老师是由太钢厂调入的。为了能胜任学校的工作,搞好宣传栏的布置,他练习写美术字,毛笔字。现在他不仅能写好美术字、大条幅,还能刻字、剪字。党支部、工会宣传专栏、安全教育栏都由他布置的美观、整齐、规范,在学生中起到了宣传教育作用。

⒋校园布置处处字体规范有氛围

我校校园小,没有条件设立专门的宣传栏,我们则因陋就简,利用

窗下、过道、墙壁、门洞两侧,设置了橱窗、木黑板,开辟了党、政、工、团、少先队宣传专栏。有专人负责,领导定期检查。要求凡是写出来的字都要规范,就连校门口小黑板上的家长临、意志品质及性格特点。因此,我们应该让师生把写字当作美的鉴赏对象和陶冶高尚情操的工具,把练字的过程,当作育人的过程,使其终生受益。

我区小教科、教研中心对写字教学十分重视,先后召开写字现场会,出台了有关“提高学生写字水平”的系列意见。我们认为,这些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上级的指示应该贯彻;兄弟学校的经验也值得学习。我校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从实际出发,制定了我校的具体方案与措施。

我校是一所古老胡同里的庭院式学校,校园由前后两个小四合院组成。学生人均活动面积不足半平方米。学生做操需交叉站队;体育锻炼需轮班活动。甭说专用教室,就是现在仅有的十一个教学班,仍要兵分三处,借外校教室上课。从空间上看,全校作息至少实行“一校两制”。既要保证课堂教学时间,又要保证体育活动时间;既要保证教育质量,又不能延长学生在校时间。显然,本校每天抽出专一的练字时间有一定困难。我们只能从本校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学校日常工作中,不断提高师生的写字水平。

我们抓写字的思路是:齐抓共管,形成网络,力争做到三个字:“全”、“严”、“实”。具体而言,即抓全员,全员抓,面向全体,抓好全程;抓抓重点,重点抓,面向各科,抓好字字。在学校日常工作中,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夯实基础,落在实处。

我们的作法及效果

㈠抓全员,全方位管理要到位

⒈校领导重视做表率

我校是一所老校,有着良好的校风。良好的校风的形成,首先来源于校领导严谨治学的作风。“其身正,不令而行”、“言教则空,身教则从”。学校历任领导严于律己,端正作风,做校风实践的带头人。无论是老校长还是年轻的校长,都能写出一笔漂亮的字。他们的粉笔字板书,钢笔字抄写,铁笔的刻板,会标的书写,样样都行。凡上交的材料,学校领导要求教师必须把字写好并亲自过目后方可送交。领导能写出好字、规范字,在教师中起到了表率作用。

领导十分重视教师的基本功,特别要求教师要写一笔好字。课堂上板书必须规范;教师的备课笔记必须给学生做表率;校园文化用字必须符合要求。每学期检查学生作业,首先看学生的书写情况,把各班学生作业书写情况纳入到教师评价中。为了使学生写好字,我校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抽调一名语文教师任专职写字教师。为了把写字课上好,领导亲自帮助她备课,为她借来天坛东里小学写字老师的备课笔记,参考写字课教案的格式,并和她一起商量,硬笔书法备课笔记要画田字格;软笔书法要画米字格;每个字的重点笔画要用红色笔标出;每堂课后有小结,并安排写字老师听艺校书法老师的课,使写字课教学从备课、上课到批改作业更加规范。

⒉班主任书写当楷模

教师为人师表,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师严谨的教风可以带动

学生良好的学风。特别是小学生年龄小,模仿力强,每个班学生的字大体上都象本班的老师(兼语文教学)。所以,我们十分重视班主任的字,尤其是青年教师。

每学期末,班主任拟好学生评语草稿后,均交主管领导过目,看其语句是否通顺;用词是否恰当。经审批合格,方可按规范要求认真抄写。抄写后上交教导处盖章,再发至学生家长。

92年我们检查教师备课笔记,一卷,不仅写字不规范,而且有30多份卷面上有错别字,就要求自然老师重新给学生上复习课,学会生字生词,然后重新考,达到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还会写字的目的。这样做也是为学生负责,为学校负责,为家长负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就应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最基础做起。

⒊分年段抓

我们遵循《大纲》,分低、中、高年级要求,即低年级要会写;中年级要写好;高年级要写出风格。

低年级要会用铅笔写字,并要写正确、端正、整洁。

中年级要写好。好包括正确、端正、整洁,还包括行款和速度。我们从三年级开始学习使用钢笔。第一学期,凡是铅笔字写得好的,经老师批准,就可使用钢笔。到第二学期末,使每个学生都能用钢笔练习写字。

高年级能熟练地写钢笔字,除写得正确、端正外,还要求行款符合要求,间架结构合理,每班每人写出风格。

⒋抓典型

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典型,树立典型,带动全体。

四一班在三年级时,全班的作业都能达到规范要求,人人作业干净、字迹端正。为树立班级典型,学校召开现场会,请三一班全体学生进行作业展示,请全体老师参观,并请班主任徐锦华老师介绍经验,推动了我校各班写字水平的提高。

关佩珍老师接四年级班后,为了让学生练习写字,建立了“五行本”,即每日五行字。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坚持每日练字并有了明显的提高。

为了提高全校写字水平,我们又召开了三年级组现场会,请全校的师生参观他们的写姿,参观他们的各科作业及书法作品展览。

这次现场会,对全校师生震动很大。各班都开设了作业展览专栏,班班树立了写字好的典型。在年级组、班级及个人典型层层带动下,全校师生从上到下,练习书法,蔚然成风。

再谈“三结合”:

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为促进学生写字水平的提高,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活动。其中,本学期参加书法篆刻班的学生已达到50%以上。我们聘请名师、书法家来校任课。这些教师严谨的工作态度、认真书法的精神,潇洒漂亮的字体,更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练好书法的决心。特别是我们聘请名师为我校教师的书法指导教师并开办有关书法的系列讲座,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写字水平。

⒉学校与家庭相结合

在广大的家长中有许多书法爱好者,老师们就充分利用这一社会力量,协助班级工作。如请家长书写标语、警句、名人录,贴在教室里;请家长为孩子们的壁报写好报头;为孩子们的作业展画画;为孩子们的光荣榜画大苹果,孩子们张张笑脸的照片,象苹果一样挂在树梢上。为美化校园,我校第一期墙报字画,就是家长自报奋勇利用双休日,义务为我校画的。家长这样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工作,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又是家长以实际行动教育了孩子,尊师重教。因此我校不仅师生关系融洽,而且老师和家长也都互相配合,形成了教育的合力。为此,我们每学期末也要把孩子们的作业、书法作品、篆刻艺术品,在开家长会时进行展示;召开专题大队会、汇报创造教育成果,也把家长请来观摩,这些活动受到了家长的好评。

⒊学校与社会相结合

我校处于花市地区,学校师生也应为街道、社会的文明建设贡献力量。我们在春节、“八一”、国庆节等节假日中,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公益活动,一方面,培养学生社会小主人意识;另一方面,在活动中促进写字水平的提高。每逢春节到来之前,同学们都忙碌起来,写对联、练歌舞、敲锣鼓,在街道积极分子带动下挨门挨户贴对联。少先队大队还承担了街道写板报、布置宣传栏任务。队员们亲手绘制交通安全卡、防火防盗宣传卡,上街宣传。这些活动不仅得到了我们所在街道居委会欢迎,就连其他居委会的老奶奶们也请我校师生帮助出板报,搞宣传。学校与社会相结合,不仅密切了学校与居民的关系,同时也向社会展示了我校学生良好的学风,进一步取得了社会的认可。因此,我校在社会上享有“治教严,质量高”的美誉,有许多家长带着子女慕名而来。

三、 体会

自从狠抓了写字后,全校师生写字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学生

写毛笔字的水平也有了很大进步。近几年来,我校师生参加全国、市、区书法比赛获奖人次逐年增多,在区召开的写字现场会上,我校老师率先进行了板书表演,校长代表校方介绍了经验。今年我校又被列入全国书法教育实验校。

小班教育笔记范文第3篇

关键词:WPF;笔记共享;协作化学习;网络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1-0041-02

Based on Network Environment of Computer Notes Sharing System’s Design

ZHANG Zhen-ming

(School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s mainly to design a C/S structure of the study notes sharing software, and based on the WAN to construct a study notes network free sharing platform.Through this platform students can complete and share notes operation, and through the notes sharing can realize the sharing of students’ study process and learning thought,enhancing students’ cooperation understanding, improving the students’ teamwork ability,making students really become the study master,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student’s study enthusiasm. In addition, through some virtual incentives, rewarding the one who shares notes to help other learners. To make the students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in the virtual community sharing platform to get the necessary of satisfaction and achievement, strengthening students’ learning and sharing en? thusiasm,improving the students’ confidence.

Key words: WPF ; notes shar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 network

1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知识不断地产生,旧的知识不断地被替换。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建构适应社会发展的知识和能力,是现代大学生面临的重要课题。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学习上的困难,需要其他同学的协助,通过其他同学对学习过程的理解以及学习思想的共享能够更好的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获取其他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思想最好的办法就是查看其他同学的学习笔记,从笔记中了解其他同学对于所学内容的标注以及对于各个知识点的理解,进而获取其他同学的学习思想。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笔记获取手段大部分采用面对面的纸质笔记的获取,一本笔记在一定的时间内只能面向一个同学,并且在笔记的复印和打印等环节又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且适用的范围较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在此基础上,在网络上建立一个基于网络的笔记共享平台,将传统的纸质的学习笔记搬到网络上来,为更广阔的学生服务是极其必要的工作。

2系统设计目的

2.1教学资源的共享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其他同学通过课堂讲授所记录的课堂笔记是良好的学习工具,课堂笔记能够良好地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记录学生对于课程掌握程度的工具,但课堂笔记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个学生的课堂笔记在一定的时间内只能面向一定范围内相对狭小的用户,因而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通过网络共享,获取并学习网络上其他人的学习笔记,对于自己的学习过程提供一定的帮助。

2.2培养学生互助的精神

对于现代教育教学过程中,团队学习是重要环节,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互帮互助,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能力,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对于团队协作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团队协助能力。通过平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协作的平台,并对共享者提供一定的虚拟奖励,增强学生的共享热情,为其他的学习者提供帮助。

2.3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在教学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学生对于课件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 人,真正将热情投入到课件的学习中去。因而在课件设计上,教师为学生学习提供一个平台,在此平台上充分发挥各人对于各自所学习课程的理解和思维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课件的主人,发挥学生的学习热情。

3需求分析

课件的设计主要基于课件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方面考虑。

首先,基于课件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方面考虑。课件的开发主要适应于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重视发展性教学、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教学,培养学生认知方法。这就要求课件在设计的过程中要符合“双主模式”教学设计理论,即学生和教师同时是实验课件的主体,教师的思维与学生的思维同时要体现在实验课件里。而现在课件的开发,主要停留在基础理论课程的开发模式上,基本上属于单向模式。这样的课件最主要的问题是在开发和应用的过程中,只考虑了单一主体――教师,只将教师的思维融入到了课件当中,而忽略了课件的另一个更为重要的主体――学生,将学生的思维排除在实验课件之外,忽略了学生的个性教育,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影响了实验课件对素质教育的适应能力。所以,在开发设计过程中,要将学生和教师两方面同时考虑进去,将教与学两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生的思维很好地融入课件当中,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认知方法。

其次,情景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当代的大学生对于知识需要非常迫切,而他们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特别强,小学、中学的那种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激发他们的主动性,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新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课件模式是以计算机作为信息的载体,将课件所要承载的内容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通过简单的多媒体方式单向传递给学生,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大部分采用的是AuthorWear、PowerPoint以及基于Flash 6.0以前版本开发的。这些软件开发的特点是可以实现多媒体课件传递信息的基本功能,但是学生在课件使用过程中,操作过于简单枯燥,如同学生在一页一页地翻动一本书,缺乏互动性,不能够引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导致学生在学习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时候昏昏欲睡,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影响了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效果。所以,要想激发学生对于实验教学课件的兴趣,就要将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将学生的思维与课件结合起来,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系统设计

笔记共享系统是基于.NET开发的一个学习平台,分为服务器程序和客户端程序。

服务器程序是一个B/S结构的程序,它主要负责管理课程、课件、班级以及学生等信息内容,包括对课程、课件、班级的添加、删除和更新以及处理学生与班级、班级与课程之间的关系。该平台只有老师和管理员可以进入,学生不能进入。

4.1客户端程序

客户端程序是一个C/S结构的程序,主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观看课件、做笔记、上传笔记以及分享其他同学笔记的平台。该平台老师和学生都可以进入。

客户端软件是为学生提供的一个观看课件,做笔记以及共享笔记的应用程序。学生在客户端登录后,软件会根据学生学号、所在班级选取该班级的课程,生成课程列表。学生可以观看各门课程的课件。课件是由教师授课视频以及和该视频相关的图片组成,学生在观看课件的时候可以在图片上做笔记,看完课件后可将笔记上传至服务器供其他同学分享。同样,登录客户端后,学生也可以观看其他同学共享的笔记。另外,学生还可以将自己在课堂上做的手写笔记扫描成图片传进服务器共享。在这个环节,我们对学生的手写笔记做了一个准评分功能,在观看其他同学上传的手写笔记时,如果感觉观看的笔记不错,可以“顶一下”,这样就会为该笔记加一分,在生成手写笔记列表时是按分数从高到低排序的。

4.2服务器端程序

服务器端程序是负责后台数据管理的,只有老师或者管理员可以登录,学生不能登录。它包括“管理已有课件”、“上传新课件”、“管理学生”和“班级课程”的功能。

1)管理已有课件是指查看服务器上现有的课程和课件,可以查看它的内容,也可以删除或者图片的替换。

2)传新课件是指上传新的课程和课件,以及为已有课件添加图片,在添加课件和图片时有名称和号码的判别,不能添加服务器中已有的课件或图片。

3)管理学生是指查看已有班级和学生并可删除。当删除班级或学生时,该班级的学生或者该学生在服务器中的所有信息都会被删除,包括曾上传的各种笔记;管理学生的另一个功能就是添加班级和学生,和上面类似,不能添加已有的班级或者学号重复的学生。

4)班级课程的界面很简单,功能就是选择哪几个班级上哪门课,在某门课下面去掉某个班级时,该班级的学生曾经在这门课上留下的所有记录将一并被删除,不可恢复,所以这里的操作也应当非常谨慎。

4.3数据流程操作设计

作品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通过平台做笔记:学生在通过视频课件学习课程的同时可以直接在课件上做笔记然后将笔记传到服务器,同时也可以在网络上分享其他同学笔记。

2)上传手写笔记:学生可以将在课堂上做的学习笔记扫描成图片上传至服务器,同时也可以分享其他同学上传的手写笔记。在此环节我们做了一个准评分功能,学生在分享其他同学上传的手写笔记时如果感觉笔记不错可以为该笔记加分,在生成笔记列表时会按分数从高到低排列。这样能促使学生完善自己的学习笔记,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5总结

通过系统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心得的平台,创造了支持式环境,促进协作学习加强了学生间的交流活动,增强互助精神,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完善自己的笔记以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发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任树怀,盛兴军.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4).

[2]梁存良,王晓芳.Blog与QQ群相结合的学生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3).

小班教育笔记范文第4篇

不料,近日浏览网页,看到一组题为《教师真累》的打油诗,说什么小学老师“一时一刻不敢离位”;“迎接检查让人崩溃”;“教书育人终日疲惫”,字里行间充满了不满和抱怨。狐疑之余,输入“教师累”一搜,竟发现相关内容的网页数以百计,着实吃惊不小。

老师究竟累在哪里?

据调查,时下一些小学老师每学期的工作除了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外,通常还有以下事项:

案牍。包括:(一)期中、期末、单元测试以及教材的分析;(二)学生作业、日练、月考中发现的问题以及辅导学生、使用电教等的记录;(三)教育教学、教研教改、研究性学习、分类指导、德育渗透、学困生转化等的计划、总结;(四)各种会议及听课、评课、说课、业务学习等的笔记;(五)学生成长、后进生转化、班队会、好人好事、家长来访等的记录。

活动。包括:(一)听课、评课;(二)说课、作课;(三)教学研讨、课改培训;(四)指导学生社团或兴趣小组开展各种学习盛活动;(五)做家访;(六)组织专题讲座、知识竞赛、才能展示等活动;(七)细织文化节、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家长节、运动会、联欢会、校庆、队庆等文体活动。

学生管理。包括:(一)读书、写字、作业、复习、考试等学习常规管理;(二)升旗、集会、课问操、眼保健操等活动常规管理;(三)入校、上课、课间、路队、清校、卫生等安全、健康常规管理;(四)性格怪异、家庭特殊学生的管理;(五)对打架斗殴、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的处理;(六)对学生档案资料的管理。

另据网上所晒,为“保证”做好上述工作,一些学校还制定了诸如“每年至少读一本理论书籍、一本教育名著、一部教育法规,读书笔记每月不少于2000字”;“每学期,业务笔记不少干16篇,政治学习笔记不少于16篇,听课笔记不少于20篇”;“每学期,班主任对本班学生的家访面不少于60%,语数英任课老师对所教学生每学期家访面不少于30%”;“没有督促学生及时更改错题,视情况扣0.5~1分”;“对偶发事件不处理或处理不当,每次扣5分”;“不按时到校、清校,造成安全事故的,每次扣5分”等量化考核指标,将教师所有的工作都予以细分量化,并进行跟踪式、不问断考核。

小班教育笔记范文第5篇

一、上什么――关注孩子的内在需求

“上什么”是班会课中大家一直很关注的问题。遍观当下的班会课,有些班主任把班会课上成了总结会、批评会。老师一言堂,内容单一枯燥,类似“理论课”。班会课应该走进孩子的世界,主题的确立要倾听孩子的心声,内容的选择要着眼于孩子的生活。

(一)主题的确立要倾听孩子的心声。

主题是班会课的灵魂,只有确立好主题,才能开好班会。孩子的学习、生活中处处蕴藏着教育的契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其内心思想的反映。班主任只有确立贴近孩子实际需要的主题,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才会有明显的效果。

今年秋学期开学初,我新接手了一个班,各方面都显得陌生。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后,我请孩子每人拿起笔在纸上写一写自己新学期的感想和打算。在此基础上,完全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倾听来自他们心底的声音后,我找准了契机,和孩子共同选定班会的主题为:“新学期,我准备好了!”以此主题的班会的召开,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帮助、引导孩子尽快步入学习的正轨。

(二)内容的选择要联结孩子的生活

我们应该联结孩子的生活,帮助和引导他们较好地生活着,使其获得身心的惬意、舒畅、愉悦。让孩子在心灵的震撼中,自觉调整道德认识,积淀情感体验。如:《合理使用零花钱》主题班会课,其中有一环节,让学生制定30元零花钱的使用计划,在这一过程中引领学生一起思辨、探讨,使大家思考了话题之外而又与话题有着密切关联的许多事理。

二、怎么上――遵循孩子的德育发展规律

“怎么上”是班会课的另一重要问题。哲学家罗素曾说:“强迫孩子们接受道德观念是没有用的,唯一的效果是引起孩子们厌烦,到以后那些道德观念可能发挥作用时,孩子们却滴水不进,灌不进道德观了。”罗素的话给我们以警醒:基于孩子的视角下,要想上好主题班会课,还要遵循孩子的德育发展规律,形式的创新要是孩子喜闻乐见,过程的演绎要关注孩子内心体验。

(一)形式的创新力求孩子喜闻乐见

学生喜欢求新求异,生动活泼。单调古板、一味灌输、说教式的主题班会早已让学生厌烦。班主任应动脑筋想办法,帮助学生设计出多种多样新颖别致的班会形式。如:

1、游戏式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活动中可以师生共玩、师生共乐,在玩中增智,在玩中受益,在玩中明理。同时还可以打破教室界限,走向室外更广阔天地。因此,游戏式班会值得提倡,让游戏真正成为促进孩子成长的生活方式。

2、开放讨论式

即便班里经常出现孩子行为问题,开得最多的也应该是开放式讨论主题班会。讨论的指导思想是解决问题,其中不应有惩罚和纠错的成分。教师在组织班会时应该保持客观、中立,避免给出自己的意见,允许甚至鼓励孩子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让孩子听到自己是如何被别人看待的,这对他们有好处。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到自己的发言被大家所重视,可以准备一个像话筒一样的小棒,轮到谁讲话,谁就手持小棒,其他人不得讲话,直到小棒被传到自己手中。

3、心情笔记式

主题班会的形式还可以与心理健康相结合。要求孩子写一写自己的心情笔记。孩子在笔记中细述了自己寻找爱、发现爱的过程,那一颗颗感爱的心灵在字里行间里悄然流露。班会课上,学生在交流自己的笔记内容,或讨论,或交流,或反省,在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的感爱力。

除了以上形式外,还有参观式、辩论式、即兴演讲、采访等形式,也可采用表演小品、相声、歌舞等文艺节目的形式。切入孩子的心理,激发孩子积极参与,主动地、创造性地进入最优境界。

(二)过程的演绎关乎孩子内心体验

开主题班会的过程中要适当关注孩子的体验,关注道德生成过程。这样的班会课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产生共情同理,才能真正提升认识、思想、道德与心灵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