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协调;发展

一、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关系分析

1.竞技体育

竞技体育又称竞技运动,是指在全面发展身体,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个人或者群体在体力、心理、智力等方面的潜力。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体育竞赛为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竞技体育包含了运动训练和运用竞技两种形式,其主要特点表现为:(1)能充分调动运动员的体力、智力和心理能力。(2)具有对抗性和竞赛性。(3)具有国际性。(4)具有娱乐性。(5)具有观赏性。(6)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7)具有规范性、公平性、公开性以及不确定性。

2.群众体育

群众体育又称社会体育或者大众体育是指在广大社会成员余暇时间中,广泛开展的以身体运动为主要手段,以提高健康水平、进行娱乐消遣为主要目的。在身心健全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超越自我,促进社会物质、精神文明进步的社会文化实践。其主要开展形式有锻炼小组、运动队、辅导站、社区体育等以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业余、自愿以及多样性、文明为原则进行开展。其具有发挥体育的社会功能,是提高民族素质和完成体育任务的重要途径。

3.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区别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是存在着性质差别的。竞技体育主要是一种制度化的。完整体系化的竞争性体育活动,而群众体育则是具有自由性的全民健身的业余体育活动;竞技体育是具有正式的历史记载和传说,并且要求对参加者做出明确的界定和正式规则,而群众体育是普通民众自愿参加的一种以娱乐为主社交为辅的形式多样性的体育活动,其不追求名次和运动成绩。

二、我国现阶段体育发展的情况分析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便有了主次之分,在以“竞技体育为主”的思想观念下,群众体育被放置在次要位置上面,随之冷淡多年。在过分在意金牌的政治价值观上,群众体育现不能凸显出其的重要性。导致发展至今,越来越多的人成了体育的观看者,而越来越少主动参与其中,从而使群众体育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我国的竞技发展水平。

三、国际体育发展的情况分析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日本在第18届冬奥会结束后,便把大量的时间、金钱、物力人力从竞技体育中撤离出来,不再对其投资过多的资金,即使在当时的比赛中其获得了金牌第三的好成绩。在其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境下,其却在大力发展群众体育,并且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时至今日,日本无论是竞技体育还是群众体育都发挥得足够好,并且在大力的宣传下得到了足够全面的发展。而纵观国际,很多国家都是以经济体育为发展的主导方向,在经济快发展的情况下,以体育事业的发展壮大来要求民族心理和政治规划,其经济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并且有效的反映过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情况,从而再逐渐实现体育强国的发展方针。

四、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在发展中存在的矛盾

1.竞技体育对群众体育的资源挤占

改革开放以来,考虑到显示的需要,我国决定重点发展经济体育,其承载着国家荣誉和大量的资金投入。在竞技体育飞快发展的同时,其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之能在国际比赛中与发达国际分庭抗礼,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体育事业,尤其是竞技体育的高度关注。而再国外,很多国家也注意到这种体育体制,并加以致用。

2.竞技体育的群众基础与群众体育

群众体育是竞技体育的基础,竞技体育的发展必须要有强大的群众体育基础。因此,群众体育决定了竞技体育的生存、发展方向和发展进程。以奥运会为例,在奥运会中,30多种竞技比赛,并且都制定了相应的规则,根据其周期属性从而进行评估和筛选,看其吸引国际多少个体育入口来判定其项目的加入。这充分体现了群众基础对竞技体育的影响能力。但是竞技体育的群众基础却并不等于群众体育。在观看体育比赛的时候,很多群众都有因赛事也热血沸腾,却不甘心自己无法常态如此。当普通民众有想要亲身体验竞技体育的念头时,社会为了避免其承担高额的体育锻炼的费用,便有了安全便捷的体育设施及体育场所的出现,与此同时也实现了群众基础转变为群众体育的过程。

五、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人们需要改变发展的不仅是生活和经济,也是自身的一个生活观念。所谓全面发展不仅仅指的是小康生活,其中也包括健康的体魄和人格,而体育是人们自身素质发展的基础之一。体育的发展不仅需要推动全民健身,更需要社会的不断支持,才能利民利国,只有在个人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做好准备,才能让竞技体育更加的稳步快速发展。而从反方向来看竞技体育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群众体育的发展,为群众体育发展带来机遇,两者相辅相成。

六、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改变,人们的健康观念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健康在于锻炼,锻炼在于坚持”。在和谐社会大发展构建中,开展体育性的运动和培养体育精神不但有利于全民身心健康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竞技体育还是群众体育都被广泛的传承着,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应该平衡发展,使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发展进程成正比,多创造一些运动的机会,拥有更多一点的运动空间。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才能巩固强大体育事业,为其保驾护航使之更加壮大。

参考文献:

[1]记者 张海峰. 坚持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N]. 新疆日报(汉),2009-02-15001.

[2]马德浩. 我国区域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研究[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6,02:54-57+95.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中国体育产业 竞技体育产业 群众体育产业

一、前言

中国体育一直是在与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冲突中发展的。这种矛盾冲突最集中表现在中国体育发展中的体育资源的稀缺性与体育发展目标和规模的宏伟性之间的矛盾关系。经济的困难首先成为全面实现目标无法回避、不可逾越的困难,它注定我们在实践中必须放弃全面实现目标的企图,要求我们面对目标体系中在资源上相互竞争的子目标时,必须将国家有限的财政投入进行有倾斜的配置。从纯粹经济的角度看怎样倾斜并不重要,但是必须倾斜,它构成了几十年来我国体育决策的前提。而几十年来实际的体育发展战略决策主要是根据政治对体育的需求,在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两者间选取了向竞技体育倾斜的投资政策,从而造就了半个世纪中国体育发展的现实。在中国,体育赖以发展的资源,不论在精神方面的或物质方面的体育需求,或是与之相联系的体育产业存量,都处于匮乏状态。所以,体育的赶超性发展在经济上必然面临原有体育产业存量结构孱弱的现实,因此合乎逻辑地把我国体育发展引入竞技体育主导型发展轨道,以竞技体育为发展重点,再造社会体育需求体系和投资体系,以克服孱弱结构对赶超型发展的强硬约束,成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于是形成了中国体育产业结构的非常规转换过程。

二、中国竞技体育产业现状分析

按照体育的功能来讲,竞技体育产业主要是为满足人们观赏高水平竞技表演获得审美享受而产生和发展的。人的本性就有通过身体运动获得娱乐享受、促进身心健全发展的需要,并且在此基础上更有追求和欣赏人的身体和身体运动本然健康之美的需求,体育就是人类为满足这类需求创造的实践活动,而竞技体育作为体育之一部分将人们的这种追求推向极致。也正因为竞技体育的高度娱乐观赏价值,可以引起不同民族、国家、信仰的人们的浓厚兴趣和广泛关注,造成奥林匹克赛会这样巨大规模的公众关注焦点,于是一国运动员的成功表演必然带来广泛影响,给国家带来荣誉或产生其他政治上的作用。中国竞技体育在中国体育发展中,尽管历史复杂,它的目标一直是走上“全球化”最高水平的竞赛平台为国家争取荣誉。我国竞技体育目标之高远与参照于西方发达国家竞技体育的自身内在贫弱现实,使得我们的发展必然是赶超性的,而国际竞赛平台上竞争水平之高、规模之大,我国体育资源的高度稀缺,以及我国传统的政府行政体制又使得各级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只能在其内部有效开展活动等原因,便逻辑地规定在我国体育全局的进展运筹中,将各级政府体育事业部门的职能重心转向发展竞技体育,形成了目前我国(相比较群众体育产业而言)巨大的竞技体育产业存量基础。因为市场经济在中国才刚刚起步,中国体育产业还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消费决定供给的规律运行,但是,中国体育已按照计划经济的制度安排走过了半个多世纪,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供给决定消费,因此,原有的中国体育产业(原来我们称之为中国体育事业)已形成一定的存量基础,并且这种存量基础的资源供给主要是来自于国家的财政拨款。所以,我们评价中国竞技体育产业时不能仅从市场消费角度来分析,还应注意考察所谓体育事业中的竞技体育产业的存量。根据以往我们对于竞技体育功能目标的政治性定位,衡量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准,就是我国优秀运动员在国际赛事上特别是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的

成绩(金牌数),以此看来,我国竞技体育已发展到仅次于美国的“超级体育大国”的水平。取得这样的成绩有诸多方面的原因,从管理学角度来看,我国体育领域内实行的“举国体制”显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所谓举国体制就是指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动员和调配全国有关的力量,包括精神意志和物质资源,去攻克某一项世界尖端或者部级重大项目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它包括三级训练体系、全运会赛制、省市国家队的长期训练、国家目标等内容,其核心是国家体育总局的三级训练网,即由下到上依次为各地市区体育业余训练队及体育中专、省市体工队、国家队,据近期统计,所有运动员加起来40万左右。实际上就是把中国体育事业系统建构成了一个堪于承担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国际竞争目标重责的产业系统,即竞技体育产业系统。这个系统的功能就是必须有能力将自身造就成一个持续拥有足够数量世界第一流水平优秀运动员的部级的竞技体育集团性竞争能力系统。为了这个目标,在计划经济年代,在我国财政能力限度内,竞技体育产业要搞多大就一定要搞多大,要搞多高就一定要搞多高,以很高速度实现着自己的目标。在市场经济还未成熟的中国,这个需求和投资体系对中国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发展至今仍起着深刻、全面的影响。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竞技体育产业的存量实际上构成了中国体育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不管从质上还是量上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三、中国群众体育产业现状分析

群众体育产业是由为满足人们余暇时间不断扩大的体育娱乐、健身等多种需要的服务组织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如前所述,中国的体育基本上是在群众体育缺位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因此,计划经济时代没有为群众体育产业留下多少存量基础,不管从居民的体育价值观念(有效刺激群众体育产业发展的体育价值观念),还是从管理体制(体制缺位性的管理)上来看,中国群众体育产业的存量基础都很薄弱。虽然由我国各级政府财政投入培育发展起来的体育事业系统在几十年间培养了大量体育专业人员,兴建起为数甚巨的体育设施,使我国社会拥有了以往时代不能比拟的体育资源。但是,对于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而言,尽

管如此,体育资源不论在总量上或人均水平上仍然不高,加之,特别是由于体育系统内外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纵、横向资源流动困难,又造成有限资源的利用不充分,所以,群众体育不论在物质资源还是人力资源等方面都是相当贫弱的。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逐步确立,居民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的变迁,体育有效需求引起了群众体育产业组织的产生和发展。因此,分析群众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应该主要从消费者角度入手。

第一,据《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对“群众体育活动点面临的主要困难”的调查结果显示,“经费缺乏”列为所有选项中的第1位,这表明,活动经费仍然是制约群众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因素。另外,全国10省(区、市)体育系统群众体育工作情况统计报表统计结果显示,根据活动点的公益性和经营性的区别,群体经费来源存有差异。晨、晚练点以社会赞助经费较多,占到经费总数的37.90%;其次是政府赞助,占到总数的30.55%;辅导站、指导站则以锻炼者自费为主,占到经费总数的62.30%;经营性健身中心和俱乐部则以经营性收入为主,占到经费总数的64.00%。由此可见,中国群众体育产业的经费来源主要依靠自身经营,然而某些部分还需要政府的赞助。首先公益部分,从我国10省(区市)体育系统群体经费支出统计可以看出,几年来,各级政府在“组织群体活动”方面的经费投入了很大比例,但其他方面尚显力度不够。培训群体骨干、进行群体宣传和开展群体研究三项投入在历年群体事业支出总额中所占比例仅为0.10%左右,我国群众体育工作的核心应是形成有效的体育需求,然而许多政府组织的群体活动只是为了政府的“面子工程”,忽略了对体育内在本真功能价值的开发,造成了群体资源的浪费。与竞体相比,体育系统群体事业支出占事业支出总额的比例仍然很低,1998年为7.13%,1999年为8.06%,2000年仅为2.94%。很明显,竞技体育经费远远高于群众体育经费。其次经营部分,目前在市场上能够见到的群众体育消费活动,主要是在体育场馆或健身俱乐部中实现的,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地方的运营状况则可以反映出我国群众体育产业的总体发展水平。据《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资料显示,以江苏省为例,经营性健身场所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现,90年代初,进入了相对快速发展阶段,90年代后期,保龄球馆已成为城市社区健身娱乐业的亮点。据统计,至2000年,经营性健身场所的数量约有1000多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经营的体育项目至少有15项。投资规模在150万以上的经营性健身场所占总数45%左右。但是,社会办经营性体育健身场所的经济状况基本处于亏损和微利。保龄球馆和游泳馆全面亏损(南京市五台山体育中心游泳馆除外),健身健美场所微利,羽毛球馆盈利。行业内有些项目发展速度过快,加之居民休闲方式的多样化,使经营性体育健身场所的经济效益直线下降。如保龄球项目由过去30元/局跌到目前最低价为1元/局,保龄球馆已处于全面亏损状态。第二,2000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活动情况的调查显示,“没有体育设施”选项在城乡居民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中已由1996年的第4位上升到第2位。“有场地器材”便准备参加体育活动已由1996年第2位上升到2000年的第1位。群众体育活动点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各活动点所面临的主要困难中,“场地拥挤、得不到保证”在所有7个选项中列第2位。以上调查结果表明,尽管几年来全国兴建了大批体育场地设施,但因为一方面我国群众体育场馆的数量基数较低,另一方面居民体育消费观念的变化,造成群众需求与体育场馆数量短缺的矛盾依然突出。另外,我国体育场馆开放和使用率不高。我国的体育场馆主要有体委系统的体育场馆、学校系统的体育场馆、企事业系统的体育场馆和民营性体育场馆四部分组成。其中前两者是主要类型的体育场馆资源。1999年全国公共体育场用于体育活动占使用场次的67.77%,体育馆用于体育活动占使用场次的80.85%,有固定看台灯光球场用于体育活动占使用场次的78.77%。这说明,一方面,全国公共体育场所用于体育活动的使用率不高,尚有相当大的使用潜力没有挖掘出来;另一方面,公共体育场所的开放程度也相对不足,如全国的体育训练基地多为国家培养优秀运动员而修建的专门性场所,基本不对外开放。并且,建设于计划经济年代的较大型的体育场馆,在建设时都只考虑了竞技项目一种功能,未考虑全民健身和体育配套功能。而各类各级学校都建有体育设施,但向社会开放的只占室内场馆的6%,室外场地的7%,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开放只占1%。综上所述,群众体育产业主要面临两大问题:一是由于资金不足造成的相对于快速增长的群众体育需求的群众体育服务(或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二是由于产业功能障碍造成的群众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等的闲置和浪费。

四、结束语

从以上分析中,使我们强烈意识到,我国必须要摆正竞技体育产业和群众体育产业的位置,协调和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从本质上讲,竞技体育产业和群众体育产业是不冲突的,都是为了发展体育事业,都是为了提高人民体质。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二者的地位、作用是完全不一样的,相当于竞技体育产业而言,群众体育产业更重要。一个是“根本”,一个是“枝末”,一个是为了大众,一个是突出精英。因此,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来说,我国过去实际上是偏重发展竞技体育产业,把发展体育事业的经费更多地用于少数职业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而不是用于发展群众体育产业,以至于形成了我国今天既是“金牌大国”、又是“体育小国”的现状。

目前,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广大人民群众丰衣足食,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这为我国大力发展群众体育产业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广大人民群众在此基础上必然会产生更高的精神和文化需求,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积极地加以引导,为大力发展群众体育产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郑杭生主编:中国社会结构变化趋势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德国; 体育体制; 体育事业; 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G8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3612(2011)11-0005-06

Inspiration of the Study of the German Sports System on the Impr ovement of China’s Sports System

LIU Bo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 0084,China)

Abstract: Germany is definitely sports power with the societydominated sports systemBa sed on the sport club system,the sport management is implemented through variou s social sports organizationsThe overall sports are making balanced developmen tTh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the sports system in Germany and combining with Chinese specific national conditions,the paper made suggestions from two aspects for harmonized development,that is,continuously improve and develop the wholenation system and optimize the development model from athletic sport aspect while enforce the system reform and develop the publi c welfares from mass sport aspect

Key words: Germany; sports system; sports undertakings; harmonize develo pment

发展体育事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发展体育事业同时能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奥健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奥运会金牌总数第一的耀眼光环并 不能掩盖我国体育事业的不平衡发展。奥运会后关于我国体育事业所处状态的讨论逐渐成为 热点,不少学者认为,我国目前只能称为“竞技体育强国”或处于“大国体育”阶段,尚未 达到“体育大国”,而建设“体育强国”则是我国未来体育发展的目标。[1]而建 设“体育 强国”,最关键的是做到体育事业的各个方面,包括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等要均 衡协调发展。[1]按照这个标准,德国是名副其实的体育强国,其体育事业的各个 方面不但 发展均衡,而且在群众体育和大众健身方面尤其突出。因此研究德国的体育体制,对于我国 体育事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后奥运时期”如何在维持竞技体育水平的前提下,大 力发展群众体育,使我国逐步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1 德国体育体制概况

体育体制是体育管理的机构设置、权限划分、运行机制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是 实现体育总目标的组织保证。纵观世界各国不同体育体制的基本特征,大致可以划分为政府 主导型、社会主导型和介于两者之间的结合型。无论何种体育体制,均对一个国家的体育事 业产生着根本的影响,不同国家的体育发展水平和规模,除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因素外, 体育体制在其中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2]183 德国体育是典型的社会主导型体制,没有专门的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宪法中没有明确地 赋予联邦政府管理体育的权力,德国体育的管理任务主要由各类社会体育组织如体育类协会 和俱乐部来承担,各联邦州政府中的教育部门和体育局只负责中小学体育教学和公共体育设 施的建设任务。[3]171目前德国体育的最高管理机构为德国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 DOSB) ,所有体育俱乐部都通过不同层面(州、地区和城市)的专业协会和体育联合会直接或间接 接受德国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的管理,因此德国的体育体制又被称为典型的“俱乐部体制” 。这种俱乐部体制有效的促进了德国体育的发展,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等方面 起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11 体育管理机构 图1是德国体育管理机构示意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与体育运动有关的部门、机构和组 织被分成两部分:官方机构与非官方机构。在官方管理机构中,国家层面(内务部)主要负 责全国范围内竞技体育和军队体育开展,同时给德国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提供经费和政策等 方面的支持;联邦州层面则负责学校体育(包括中小学和大学)和群众体育的发展;而城市 和地区政府部门(体育局)

因此,并不是所有与体育相关的政府 部门都主管竞技体育,而且是政府级别越低管的越少。再看非官方机构,竞技体育主要由德 国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及其下属的各专项协会来管理,2006年以前德国体育联合会和德国奥 委会还是两个独立的组织,2006年5月合并为德国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DOSB),成为德国 管理和促进体育发展的唯一最高组织机构。

图1 德国体育管理机构[3]171 12 群众体育开展 德国的群众体育很发达、全民健身活动开展非常普及。德国有1/3的人口是体育俱乐部的会 员,经常在俱乐部中参加体育锻炼和比赛,另有1/3的人口经常在商业体育场所或自发的进 行身体锻炼,因此德国的体育人口大约占总人口的2/3左右。[4] 大众体育俱乐部是保证德国群众体育开展的最基本要素。德国的大众体育俱乐部以其合 理的收费、众多的数量以及丰富多彩的运动项目吸引了大多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民众加入 进来。德国大众体育俱乐部通过提供场地器材、提供教练指导、提供共同锻炼机会和提供比 赛机会等措施来增加会员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效果,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加会员 的归属感和凝聚力。[5] 德国的群众体育最能体现其“俱乐部体制”的特点。最高管理机构为德国奥林匹克体育 联合会,其直接领导的下属机构和组织包括:16个联邦州体育联合会、61个全国性质的专项 体育协会(包括34个奥运会项目和27个非奥运会项目)以及20个特殊体育协会和教育与学术 协会,这些全国性质的协会与联合会又分别管理各个层面的专项体育协会与体育联合会,直 至最基层的大约9万个体育俱乐部和2755万名会员。[6]如图2所示,所有的体育俱 乐部都通 过不同层次(州、地区和城市)的专项协会和体育联合会直接或间接的接受德国奥林匹克体 育联合会的管理。

图2 德国体育俱乐部自我管理组织结构示意图[7] 13 竞技体育发展 德国的竞技体育也是以“俱乐部体制”为基础,其特点包括:1)政府主管部门主要 通过经费投入、建设场馆和训练基设等方式支持竞技体育发展,而具体组织和管理都通过奥 林匹克体育联合会及其下属的各专项体育协会来完成;2)运动员的职业生涯从俱乐部开 始,在俱乐部或各级训练基地中训练,代表俱乐部参加各种比赛,经费来源依靠政府、俱乐 部和竞技体育基金会共同资助。因此德国竞技体育系统的构成可概括为:在德国奥林匹克体 育联合会领导和管理下,各专项体育协会、联邦州体育联合会和联邦国防军体育管理机构积 极参与,依托奥林匹克训练基地、青少年训练基地和体育俱乐部,通过教练员培训和体育科 学研究,共同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图3)。[8]图3 德国竞技体育系统构成示意图

2 德国体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存在问题

21 成功经验 德国体育体制最主要的特点是“均衡”,即在俱乐部体制下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学校 体育等各个方面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其成功经验主要表现在:1)体育事业平衡发展,各级部门各司其职。德国的体育体制保证了其体育事业的各 个方面能够平衡发展,这主要得益于各级政府(体育)主管部门的职能分工明确。从前文介 绍的德国体育体制可以看出,其不同级别的政府部门分工不同,国家层面的内务部主要关注 竞技体育,联邦州层面的文化主管部门主要关注学校体育,而地区和市一级的政府部门或体 育局的主要职能是修建运动场馆设施。在这种体制下就避免了所有政府(体育)主管部门都 把竞技体育作为主要工作任务的情况出现,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发挥各级政府主管部 门的优势,使体育事业各个方面得到平衡发展。2)利用俱乐部体制,充分发展体育事业。德国的体育体制是典型的“俱乐部体制” ,在这种体制下其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竞技体育方面,德国没有类似中国的省、市专业队,国家队也不是常年集训,各类运 动员都来自体育俱乐部,他们平时在各自的俱乐部训练,参加比赛时再集中到一起。体育俱 乐部会员数量众多、项目开展普及保证了德国竞技体育的高水平。另外,在俱乐部体制下, 职业运动员有较好的收入,退役运动员的就业矛盾也不是很突出,从而保证了竞技体育的可 持续发展。[8] 在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方面,德国的体育俱乐部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因为目前德国大 多数体育俱乐部都是大众健身俱乐部,即便是职业俱乐部,其中也有大量普通会员。这些会 员只需缴纳少量会费,就可以利用俱乐部的运动设施锻炼,并代表俱乐部参加各级别的联赛 ,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达到健身目的。[5] 德国的体育俱乐部在学校体育方面同样有重要作用。德国中小学下午放学很早,很多家 长都会为孩子选择一个体育俱乐部,利用课余时间接受某个运动项目的训练,因此青少年参 加体育俱乐部的比例在60%以上,这对学校体育教学不但是有益的补充,在某种意义上它的 作用甚至远远超过了学校体育课。对大学生来说体育俱乐部就更重要了,因为德国普通大学 没有体育课,大学生体育锻炼主要通过参加体育俱乐部来实现。[9]3)联赛体系高度完善,竞技群体共同促进。德国的体育联赛是一个庞大的、完善的 竞赛体系,在德国的体育体制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体育联赛与体育俱乐部之间有着 密切的联系,是促进竞技体育水平提高和群众体育广泛开展的重要渠道。德国体育联赛的结 构为“七级联赛体系”,全国性联赛(全国甲级联赛和全国乙级联赛)一般为职业联赛,地 区级别的联赛为业余联赛。德国共有36个运动项目举办全国性联赛。 德国的职业联赛有效促进了相关竞技体育项目的发展。职业联赛为运动员提供了更多比 赛机会和更多的收入,促进了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同时通过联赛的影响力保证了这些项 目的普及程度,对丰富民众业余生活、提高民众锻炼的积极性都有积极的意义。职业联赛的 商业化还推动了相关体育产业的发展。德国的业余联赛全面促进了群众体育的开展。业余联赛增加了群众体育的竞技性、趣味 性,同时通过比赛的自我管理和组织使参赛人员身心同时得到锻炼,并在比赛过程中增加俱 乐部会员的凝聚力,大大提高了俱乐部会员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另外业余联赛的存在使 俱乐需要专职教练来提高会员的运动水平,也给退役运动员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岗位。 由此可以看出,体育联赛对德国体育的贡献是全方位的,不但是职业体育俱乐部,同时 也是大众体育俱乐部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都有着重要而积极的促进作 用。[10]4)政府投入场馆建设,学校与俱乐部共同利用。德国的体育设施非常完善,其中很 大一部分是由政府投资修建的。1959年德国奥林匹克委员会的下属组织德国奥林匹克协会提 出了“黄金计划”(Goldner Plan),其主要内容是在德国范围内大量兴建体育场馆,以此 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黄金计划的实施得到了联邦德国政府、议会和各党派的支持,联 邦政府和各州政府都提高了修建体育场馆的经费预算,使德国体育场馆的数量在60年代和70 年代大大增加,质量也得到提高。[11] 在政府投资修建的场馆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交给俱乐部来使用。表1是原西德地区俱乐 部使用场馆来源统计,从这个表中可以看出,俱乐部使用的场馆主要来自于政府,而且相当 一部分是免费使用,为俱乐部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些免费使用的场馆并不是 完全由俱乐部单独使用,有不少是俱乐部和中小学共同使用,一般建在中小学校园里,根据 中小学教学和大众俱乐部不同的使用特点,白天由中小学使用,而晚间、周末和节假日则以 俱乐部使用为主,充分利用了政府提供的场馆资源。

22 存在问题 1)俱乐部体制发展遇到挑战。近年来,由于社会环境和体育市场变化的影响,德国 体育俱乐部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低出生率、人口 老龄化、妇女地位提高及外国人口增加导致会员结构产生变化,俱乐部需要满足更多老年人 、妇女和外国人的需求;(2)体育俱乐部的核心地位受到盈利性的体育锻炼场所如健身、 度假、康复、培训中心等机构的挑战,面临更激烈的竞争;(3)随着社会发展及会员对俱 乐部工作要求的提高,兼职人员逐渐减少,使得俱乐部财政负担加重,其独立性和不依赖性 受到威胁;(4)“黄金计划”中修建的大量场馆逐渐老化,受维修保养费用、噪音和环境 保护等因素限制,老场馆的开放和新场馆的建设等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5)由于原 东德地区大众体育普及程度远不如西德地区,加之体育管理体制的差别和运动场馆缺乏,使 得原东德地区体育俱乐部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的困难很多。[12] 表1 俱乐部使用场馆来源统计(%)[12]场馆来源运动场运动馆室外游泳池游泳馆俱乐部所有250974811政府所有 付费使用60148467454政府所有 免费使用653711472454其它 付费使用11130968其它 免费使用22320414 德国的体育俱乐部已经走过将近200年,尽管其发展面临一些问题和新的挑战,但德国 体育俱乐部的管理体制已经非常成熟,德国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和各联邦州体育联合会也都 在积极努力解决或改善这些问题,因此其在德国体育体制中的地位不会被动摇。2)夏季奥运会成绩有所下降。1990年10月德国重新统一,由于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 东德和西德分别排在奖牌榜第2名和第5名,其奖牌总和(142枚)甚至超过了排在奖牌榜首 位的前苏联(132枚),人们对统一后德国的竞技体育充满了期待。1992年统一的德国开始 参加奥运会,但其夏季奥运会成绩并没有象预期的那样赶超美国和俄罗斯,近年来甚至被中 国、澳大利亚和日本超过,2004年在雅典奥运会奖牌榜上已经滑落到第6位(表2)。因 此,德国统一后在夏季奥运上的表现并没有实现“强强联合”,这其中有外部因素,比如中 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崛起,也有自身内部因素,比如原东德一些著名运动员退役和兴奋剂 丑闻的影响,但更主要的原因与俱乐部体制的特点有关。这是德国竞技体育甚至其体育体制 面临的最大问题。

表2 德国统一后历届夏季奥运会奖牌数及奖牌榜名次年份198819921996200020042008奖牌数142(东德102; 西德40)8265564841名次2(东德)5(西德)33565 要解释这个现象,首先要了解东德的体育体制及其特点。东德的竞技体育体制是名副其 实的“举国体制”,即以政党主管、国家投入、统一选材和集中训练为特色的竞技体育体制 。东德政府和执政党统一社会党非常重视体育运动尤其是竞技体育的发展,这种指导方阵甚 至写入宪法中,在德国历史上第一次把体育运动通过宪法规定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使竞技 体育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工具,对巩固政党领导起着重要作用。[13]14东德政府为 此投入 了大量经费。以1988年为例,体育经费投入为15亿德国马克,占当年东德国民收入的056% ,其中60%分配给群众体育,40%分配给竞技体育,但实际上群众体育经费中用在支持青少年 体育运动开展的部分也间接为竞技体育服务。[13]52正是这种高度重视和巨大的投 入为东 德竞技体育带来了高回报,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起到了为政治服务的作用。东德的竞技体育体 制是一种效率极高的体制,作为一个人口不多的国家,能够在奥运舞台上与美苏两个超级大 国分庭抗礼就是最好的说明。但竞技体育的快速膨胀导致了东德体育事业发展不够均衡,此 外东德被认为曾经有计划、有组织的给运动员服用兴奋剂,[14]这些都使东德辉煌 的 竞技体育蒙上了阴影,也导致德国统一后东德的竞技体育体制完全被西德的体制所取代。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东德的竞技体育能够取得成功与国家投入、集中选材、集中训 练、集中管理的“举国体制”有密切的关系,兴奋剂问题也许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绝不是 东德竞技体育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因此德国统一后部分项目竞技运动水平的下降,更准确 的说是原东德优势项目(田径、游泳)水平的下降,主要是因为体制的改变而造成的。在俱 乐部体制下,尽管能保证体育事业的各个方面相对比较均衡的发展,但却无法通过政府行为 对竞技体育进行调控,这样就会带来两个方面的后果:(1)开展不普及的项目,水平无法 得到有效提高。在俱乐部体制下,对于群众基础好、开展普及的项目可以保证其水平提高, 但对弱势项目的水平却无法有效去改善。例如,冰雪项目是德国人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 东西德统一后东德的训练手段和人才储备与西德的体制相结合,使德国成为冬季项目水平最 高的国家,其冬季奥运会上的成绩始终处于第一集团(见表3)。而田径则是一个负面的例 子,由于田径运动的开展基础无法和足球、冰雪项目相比,因此东西德统一之后水平大大下 降,完全丧失了原东德在“举国体制”下建立的优势。因此德国在夏季奥运会上的优势项目 始终为皮划艇、赛艇、马术、自行车、射击、击剑等几个开展普及的项目,其它开展不够普 及的项目水平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2)造成某些项目发展的不稳定。在俱乐部体制下, 对于运动项目的调控基本由市场规律来决定,一些偶然因素就会对某个运动项目造成很大的 影响。例如网球项目,上个世纪80年代由于格拉芙和贝克尔等偶像级顶尖高手出现,德国人 打网球的热情空前高涨,到90年代中期以前又出现了施蒂希等一批优秀选手。而随着格拉芙 和贝克尔的相继退役,德国人对网球的热情大大衰退,参加网球训练的人数不断减少,造成 了目前德国无人进入世界前10名的尴尬局面。

表3 德国统一后历届冬季奥运会奖牌数及奖牌榜名次年份198819 9219941998200220062010奖牌数33(东德25; 西德8)262429352930名次2(东德)8(西德)131112 因此在现有体制下,如何在保证冬季项目以及足球、手球、曲棍球等球类集体项目继续 高水平发展的同时,有针对性的促进弱势项目,尤其是夏季奥运会项目水平进一步提高,是 摆在德国竞技体育面前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同时也是俱乐部体制很难解决的一个内部矛盾。 [8]

3 对完善我国体育体制的启示

2008年9月,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体 育工作作了全面深刻的论述,提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奋斗目标 ,为今后我国的体育工作指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发展要求。“体育大国”和“体育 强国”的概念与相互关系,以及如何从“体育大国”发展成为“体育强国”成为近期研究的 一个热点,有关学者普遍认为,“体育强国”的标准是体育事业的各个方面,包括竞技体育 、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和体育产业等要均衡协调发展。而其中主要是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两 个方面的和谐发展,因为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是体育事业的两大组成部分,二者对我国体育 事业发展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15]

31 中国体育体制的特点 中国体育体制是指“由国家不同行政或准行政部门主要负责的、以不同身份群体的体育 活动为组织管理对象的体育组织管理系统”。[16]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体育体制最主 要的两 个特点分别是“由行政部门负责”和“以不同人群为组织管理对象”。这种体制的优点是政 府可以主导体育发展的方向,在发展竞技体育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而缺点恰恰是发展不协 调,最容易造成的结果就是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发展失衡。 我国的体育体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分别为体育体制初创期(20世纪50年代至70 年代末)、体育体制摸索期(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和体育体制完善期(20世纪90年 代中期至今)。[17]在体育体制完善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及改革措施使我国的竞技 体育举 国体制得到进一步加强、全民健身活动不断普及、职业体育和体育产业开始出现并逐步发展 。这种完善不仅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而且需要根据国外的先进经验,尤其是符合我国 国情的先进经验不断对改革的思路和措施进行调整,这也是研究国外体制并与我国的体制进 行比较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

32 完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优化发展模式 我国虽然在夏季奥运会上取得突出的成绩,但我国的竞技体育目前还存在以四个方面的 问题:1)在夏季奥运会奖牌中,田径、游泳两个基础项目和足、篮、排“三大球”五个 项目的奖牌较少,表现出奥运奖牌的质量差异;2)冬季奥运会成绩明显落后于体育发达 国家,如美国、德国、俄罗斯;3)奥运会之外的其它世界大赛竞争力较低,如足球世界 杯、篮球世锦赛、田径黄金联赛和网球职业巡回赛等;4)职业体育市场还不够完善,缺 乏如美国四大职业体育联盟(篮球、冰球、棒球、橄榄球)和欧洲五大职业足球联赛(英超 、意甲、西甲、德甲、法甲)等著名职业体育赛事。因此,我国目前只能算“奥运强国”, 还不是“竞技体育强国”。[15]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坚持完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 ”,同 时优化发展模式,将有效改善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使我国逐渐从“奥运强国”转变为“竞 技体育强国”,从而达到“体育强国”在竞技体育方面的标准和要求。具体的思路包括: 第一,继续坚持和完善“举国体制”。继续坚持和完善“举国体制”主要是针对夏季奥 运会基础项目和冬季奥运会项目水平的改善和提高。我国在夏季奥运会上取得的优异成绩已 充分证明“举国体制”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上的优势,而德国统一后田径和游泳水平大幅下 滑从反面证明,开展不普及的基础项目离开“举国体制”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因此,只有 继续坚持“举国体制”,才能使开展不够普及的夏季奥运会项目以及冬季项目水平逐渐得到 提升,从而使我国在奥运会上的优势项目分布更加均衡。 第二,优化发展模式,完善职业联赛。完善职业联赛主要针对球类集体项目水平的提高 和体育市场的完善。对于一些开展比较普及的球类项目如足球、篮球、排球、手球、冰球等 ,通过职业联赛不但可以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同时能够开拓市场、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在 欧美体育发达国家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做法。对于我国来说,有必要对各个运动项目做一定程 度的区分,已经职业化和有可能职业化的项目,如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棒 球、垒球、手球、曲棍球、网球、拳击、跆拳道等项目要继续坚持或选择市场化的发展思路 ,其它项目如田径、游泳、射击、体操、举重、柔道、摔跤、水上项目、自行车、击剑、射 箭、铁人三项等则应继续坚持“举国体制”。[18]

33 推进群众体育制度改革,发展公益事业 竞技体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然要向体育的本质回归,即真正向普通民众敞开大门, 回归大众体育,因此群众体育是实现体育强国、发展体育事业之根本所在。我国目前群众体 育的发展状况还比较落后。根据2000年的调查结果,我国的体育人口比例约为3393%,这 个 数字是把7至15岁的在校学生以及武装力量等人口作为当然体育人口来统计,如果只计算16 岁以上的体育人口只有183%。[19]81而德国在2000年俱乐部会员数量已占到总人 口的3263%,另外还有大约1/3左右的德国人经常在商业性健身场所、德国体育联合会管辖 以 外的组织机构中或个人进行体育锻炼活动,[4]因此德国的体育人口大约占总人口 的2/3。在体育设施方面我国的人均运动场地数量较少,每10万人的人均场地数只有658个 , 而 日本和欧洲发达国家都在200个以上,北欧的芬兰甚至达到457个。另外我国体育设施的质量 比较差,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跳水馆等大型体育场馆只占场地总数的10%。[2 0] 从这两个指标可以看出,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还有相当的差距。根据德国群众体育发展 的成功经验,我国的群众体育只有从制度上进行改革,并在发展思路上进行较大调整,才 有可能跟上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步伐。具体的建议: 第一,调整政府职能,各司其职。要发展群众体育,相关部门政府职能必须要转变,如 果还维持目前各级政府体育主管部门都负责竞技体育的现状,群众体育的地位始终无法得到 提高。在这方面,德国的成功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在德国,国家层面的政府部门(内务 部)的工作职责包括竞技体育,而联邦州层面的文化部门主要负责学校体育,地区和市一级 的体育部门只管群众体育(修建体育设施),这样明确的分工使德国的各级政府各司其职, 体育事业的各个方面可以得到均衡发展。我国的具体国情不同,由于没有强大的俱乐部体制 做支持,竞技体育的职责不可能从省市一级的体育主管部门中分离出来。 第二,发展公益事业,修建体育场馆,支持“社区体育俱乐部”。政府部门的职能调整 之后,还要有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群众体育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这面德国的成功经 验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即将群众体育作为公共福利事业来发展。需要政府重点做的有两件 事,一件是投资修建更多的体育场馆设施,为发展群众体育打下坚实的“硬件”基础;另一 件是支持“社区体育俱乐部”的发展,通过类似德国大众体育俱乐部的方式为群众体育提供 “软件”保障。 第三,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发展“学区体育”。我国体育场地大多数属于教育系统,大 约占总量的656%,其中对外开放的比例仅为292%,且利用率不高。平均每10万人拥有开 放 的体育场地仅有259个,远远不能满足大众健身活动的需求。[20]因此,如果能 充分利用 学校资源,采取德国学校与俱乐部共用部分场地的模式,不但可以缓解体育场地紧张的矛盾 ,同时也可以促进“学区体育”的发展,是其成为发展我国群众体育的一个重要补充。 第四,大力推广业余体育赛事。德国的业余联赛是大众体育俱乐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 证,我国目前俱乐部数量很少,因此推广业余联赛的时机并不成熟,但如果能借鉴这种成功 经验,大力推广业余体育赛事,对于提高体育爱好者的锻炼积极性以及促进大众体育俱乐部 的发展都有益处。

4 结论与建议

德国是典型的社会主导型体制,以“俱乐部体制”为基础,体育管理的任务主要由各类 社会体育组织如体育类协会和俱乐部来承担。在这种体制下,德国体育事业的各个方面如竞 技体育、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等得到了均衡发展,是名副其实的“体育强国”。德国体育体 制的成功经验包括四个方面:(1)各级政府(体育)主管部门的职能分工明确,国家层面 、联邦州层面和地区层面的(体育)主管部门分别关注(负责)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场馆 建设方面的工作,使体育事业的各个方面得到平衡发展。(2)大力发展体育俱乐部,以体 育俱乐部为基础,全面促进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开展。(3)联赛体系高度完 善,通过职业联赛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和体育产业发展,通过业余联赛促进群众体育的开展。 (4)政府投入修建体育场馆设施,作为公共福利事业交给俱乐部或学校使用,同时向大众 体育俱乐部开放学校场馆,合理利用体育资源。 我国的国情与德国不同,因此德国的成功经验不一定适用于我国,但这些成功经验有一 些还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通过分析,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建议: 在竞技体育方面,要继续完善“举国体制”,同时优化发展模式。继续坚持“举国体制 ”可以提高夏季奥运会基础项目和冬季奥运会项目的水平,完善职业联赛可以提高球类集体 项目的水平并完善体育市场,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 在群众体育方面,要推进制度改革,发展公益事业。改革的思路包括:1)调整政府 职能,区县一级的体育主管部门脱离竞技体育工作,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体育场馆建设和群体 活动组织;2)政府部门要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修建体育场馆设施,支持“社区体育俱 乐部”的发展,为群众体育开展提供“硬件”和“软件”基础;3)向社会开放学校体育 场馆资源,缓解体育场地紧张矛盾,促进“学区体育”发展;4)大力推广业余体育赛事 ,提高体育爱好者锻炼的积极性,促进各类体育俱乐部的发展。 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是我国体育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是落实 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体现,因此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分析借鉴世界体育强国的成功经验,并将这些经验与我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提出有针对 性的改革思路和建议,必将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使我国在迈向“体育强国 ”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参考文献:

[1] 周爱光.“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的内涵探析[J].体育学刊,2009 ,16(11):1-4.

[2] 杨文轩,杨霆.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Grupe O,Krüger M.Einführung in die Sportp dagogik[M].Schorndorf, 1997.

[4] Dieckert J,Wopp C.Handbuch Freizeitsport[M].Schorndorf,2002.

[5] 刘波.德国体育俱乐部体制与群众体育关系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9,30(1) :64-68.

[6] Struktur des DOSB [EB/OL].dosb.de/de/organisation/organis ation/.

[7] Gieseler K: Der Sport in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M].Wiesbaden, 1992.

[8] 刘波.德国统一前后竞技体育发展特点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9): 25-28.

[9] 刘波.德国体育俱乐部体制与学校体育关系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8,29(1) :88-93.

[10] 刘波.德国体育联赛体系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7,28(5):59-64.

[11] Rthing/Prohl u.a.(Hrsg.).Sportwissenschaftliches Lexikon[M].Sc horndorf,2003.

[12] Heinemann K.,Schubert M.Der Sportverein: Ergebnisse einer repr?sentat iven Untersuchung[M].Schorndorf,1994.

[13] Reichelt F.Das System des Leistungssport in der DDR[M].Marburg,200 6.

[14] Spitzer G.Ist das DDR-Doping ein nachhaltiges Modell? In: Doping im Spo rt[C].Tübingen,2002:166-191.

[15] 田雨普.努力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J].体育科学,2009,29(3):3-8 .

[16] 戴敬东.中国体育体制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1):10-14,117.

[17] 王艳,刘金生.再论我国体育体制的制度变迁与路径选择[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8,22(6):20-23.

[18] 陆宗芳,罗玲红.公共治理视角下的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模式[J].北京体育大学 学报,2009,32(10):19-21.

[19] 卢元镇.中国体育文化纵横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20] 刘梅英,田雨普.体育强国背景下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困境和突破[J].南 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23(3):27-30,41.

投稿日期:2010-11-18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范文第4篇

群众体育工作是我党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提高国家的竞技体育实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将个人从事群众体育工作时遇到的实际问题归纳为需正确处理的十个关系。

这十个关系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群众体育两者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普及性和提高的关系;群众体育与体育产业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群众体育工作部门与运动项目管理中心是指导、服务和相互配合的关系;群众体育工作部门与训练单位是密切配合、相互支持的关系;群众体育工作部门与体育总会、社会体育指导中心是管和办的关系;群众体育工作部门与行业体育协会是业务指导关系;群众体育工作部门与教育、文化部门是有分有合、各有侧重的关系;群众体育工作部门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各界是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的关系;体育总会与单项运动协会、体育俱乐部是业务指导和管理的关系。笔者厘清“十大关系”,并指出其重要性,力图为群众体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有效的参考。

摘自《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4.1~2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范文第5篇

筹备和举办2008年奥运会及残疾人奥运会,既是北京市和体育界的大事,也是全国人民的盛事;既是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把2008年奥运会和残疾人奥运会办成历史上最出色的一届奥运会,加快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并借此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是全党、各级政府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一项共同任务。各级党委、政府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现对此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体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体育事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体育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人们强身健体的意识就越强烈,体育的地位就越重要,作用就越显著。

(二)体育作为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人民体质,也有助于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质、迎接挑战的意志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和公平观念。高水平竞技体育对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都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我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和世界性大赛中表现出来的拼搏精神,激发了我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舞了我国人民战胜困难,奋发向上。

(三)体育是促进友谊、增强团结的重要手段。通过体育活动,能够扩大人们的情感交流,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改善人际关系,建立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国际间的体育交往,能够促进国家与国家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有益于人类社会的“团结、友谊、进步”。

(四)当今世界,体育产业的发展明显加快,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作为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符合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对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实现现代化建设发展目标,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

二、新时期发展体育事业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总体要求

(五)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认真实践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举办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为出发点,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作为根本目标,积极开创体育工作新局面,为实现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六)坚持体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实现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和相互促进;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强化体育制度创新,努力推进体育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转变,增强体育发展的活力和后劲;坚持依法行政,加强体育工作的法制建设,依靠科技力量,保障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七)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体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群众体育以全民健身为目标,广泛开展体育活动,不断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竞技体育以重大国际比赛,特别是奥运会取得优异成绩为目标,合理布局,提高水平;平衡区域体育发展格局,在鼓励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实现体育现代化的同时,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继续实施援建全民健身设施的“雪炭工程”,积极扶持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体育事业,发挥多民族人才资源优势,努力促进区域体育的共同发展;增加政府对体育事业投入,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积极发展体育产业,做好体育发行销售和使用管理;注重无形资产开发和新运动项目开拓,为发展体育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三、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计划,构建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

(八)继续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人民体质,是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体育工作一定要把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摆在突出位置。

(九)努力构建群众性的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要逐步改善群众性体育运动条件,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必要的体育设施和体育服务;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坚持体育服务的多元化,适应各方面的体育健身需要,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注重区域体育、城乡体育共同发展,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十)构建群众性体育服务体系,着重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建设好群众健身场地,方便群众就地就近参加体育活动;二是健全群众体育活动组织,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队伍和社会化的群众体育网络,完善国民体质监测系统;三是举办经常性群众体育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群众体育工作应努力做到亲民、便民、利民。

(十一)构建群众性体育服务体系,要抓住四个重点:青少年体育以学校为重点,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城市体育以社区为重点,军队体育以连队为重点。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各司其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学校、社区、乡镇和连队的聚集效应、辐射功能和带动作用,增加体育锻炼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普遍开展。各类学校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把具有健康体魄作为青少年将来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基础条件。各行业、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乡镇、社区要把组织群众开展体育活动纳入工作范围,充分利用文化体育设施的综合服务功能,在组织网络、活动内容和服务方式上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基层体育发展模式。

(十二)构建群众性体育服务体系,要坚持政府支持与社会兴办相结合。政府重点支持公益性体育设施建设,群众性体育组织和体育活动以社会兴办为主,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兴办面向大众的体育服务经营实体,积极引导群众的体育消费,大力培育体育市场,加强规范管理,逐步形成有利于体育产业发展的社会氛围。

四、全面实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我国竞技运动水平

(十三)举办2008年奥运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各有关地区、部门和有关方面要密切配合,开拓创新,把筹备和举办奥运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难得机遇,作为提高我国竞技运动水平和国际大型赛事组织能力的大舞台,作为学习国际体育事务、掌握现代体育运作方式的大学校,作为锤炼体育队伍思想、业务素质的大熔炉,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体坛的地位和声望。同时,要重视和支持残疾人运动员的选拔、集训、组团、参赛等工作,按照国际惯例,确保2008年残疾人奥运会的圆满成功。

(十四)制定新时期奥运争光计划。以新世纪我国在奥运会等重大国际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目标,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和完善举国体制,明确中央和地方发展竞技体育的责任,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以及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充分发挥竞争机制的基础上,把全国的体育资源更好地整合起来。重视体育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不断提高体育运动训练的科学化程度和体育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全面提升我国在国际体坛的竞争实力,发挥竞技体育的多元功能。

(十五)密切跟踪世界竞技体育新动向,结合我国实际,科学部署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巩固原有的优势项目,拓展新的优势项目,争取在田径、游泳项目中有较明显突破,不断提高球类等集体项目的竞技水平。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调整项目结构,完善项目布局,努力提高成功率。

(十六)举办好全国运动会和国内其他赛事。全国运动会是推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环节,要全面、科学安排国内各项赛事,改革完善竞赛制度,充分发挥竞赛的功能和效益,为实现“奥运战略”目标服务。举办赛事要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有利于出成绩、出人才,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十七)加强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要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体育队伍结合起来,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各种歪风邪气。努力抓好运动训练和文化教育,开拓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教练员的新途径,为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升学深造创造条件,提高运动队伍的科学文化素质。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关系到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要认真抓好业余运动队伍训练,注意发现和培养新的人才。体育、财政、人事、劳动保障等部门要研究制定非职业化运动队优秀运动员退役就业安置的政策措施,尽快建立对优秀运动员的激励机制和伤残保险制度,解除运动员的后顾之忧。

五、继续深化体育体制改革,促进运行机制转换

(十八)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深化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要明确政府和社会的事权划分,实行管办分离,把不应由政府行使的职能转移给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中介组织。体育行政部门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贯彻国家方针、政策,研究制定体育行业政策和发展规划,依法加强行业管理和提供服务上来。

(十九)利用筹备2008年奥运会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国家体育总局、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和中国奥委会的作用。要根据我国的国情,汲取国外的成功经验,逐步理顺各级体育组织之间的关系,分工合作,形成新时期有利于体育事业发展的组织架构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运作方式。

(二十)深化运动项目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要按照责权利统一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各级体育管理部门的职责,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工作关系。各运动项目管理单位要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健全科学的工作机制和合理的规章制度,分期分批进行单项协会实体化改革。

(二十一)社会各界对体育事业的赞助,对拓宽资金投入渠道、活跃体育活动起了积极作用,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国际惯例。要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对体育赛事、公益性体育机构和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支持。要加强对赞助活动的管理和监督,充分调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积极性,保障和维护其正当权益。

(二十二)积极推进体育工作运行机制的转换。要深入实际,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加快体育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建立有利于竞争协作和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要努力开发体育无形资产,加强对商业性赛事的管理,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积极培育体育市场,不断增强体育发展的动力和后劲。

六、切实加强对体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十三)体育事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增强党在体育领域的号召力和凝聚力,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确保体育事业沿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持续发展。

(二十四)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发展体育事业作为促进人民身体健康,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机构改革进程中,体育机构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深入进行调查研究,通过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建立灵活高效的调控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各行业和社会各界办体育的积极性。

(二十五)各级政府要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群众性体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规定,将体育事业经费、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确保体育事业经费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增加。

(二十六)各级政府要重视体育设施建设,加强城乡公共体育设施规划。新建的非营利性体育设施,地方政府可以采用划拨方式提供用地。新建居民小区、经济开发区和学校必须配套建设相应的体育设施。公共体育设施要向社会开放,正确处理好公益性和经营性的关系。收费标准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也要努力实现社会共享。严禁侵占、破坏体育设施。要将体育场馆建设成为健康、科学、文明的阵地。

(二十七)加强法制建设,将体育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参照国际上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抓紧研究制定加强违禁药物管理、规范俱乐部制竞赛等方面的法规,并严格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