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专题的制作

网络专题的制作

网络专题的制作

网络专题的制作范文第1篇

作者简介:杜鹃,女,西安财经学院文学院新闻传播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网络传播研究。

摘 要:伴随网络媒体的迅猛的发展,网络新闻传播课程成为了众多大学本科新闻传播专业的必修课程。而此课程的内容就是为了培养学生从事网络媒体的能力的。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网络新闻传播课程与传统新闻传播专业的课程教学设计及实践上有较大的差异。在进行网络新闻传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更强调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各种信息数据进行整合的能力,此文结合了教学经验对网络新闻传播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网络新闻教育;信息化;网络编辑;网络新闻专题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0-0149-02

网络传播的课程目前在大学本科阶段新闻传播类的课程设计中基本都存在。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传媒也逐渐兴盛。免费的、即时的网络新闻在吸引了大量受众的同时,也使得传统媒体遭受了致命的打击,很多的广告客户都转而投向了网络媒体,传统媒体纷纷遭遇破产、倒闭、出售固定资产、裁员等等。

美国《纽约时报》要出售部分楼层来维系报社开支,美国报业巨头麦克拉奇报业裁减了1600个工作岗位,裁员率达到了15%。而与此相反的是,网络媒体大行其道,网络广告的高增长率,2012年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为753.1亿元。新闻业界呈现出如此面相,必然对从业人员、新闻学界产生相应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越来越普遍,网络编辑这个工作也成为非常受欢迎的一个岗位。按照网站数量估算,目前,中国拥有网络编辑从业人员多达600万人,在未来的10年内,网络编辑职位将呈现需求上升趋势,总增长量将超过26%,比其他各类职位的平均增长量还要高。

网络编辑从业人员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网络媒体队伍的整体水平及网站内容是否取得成功。据估算,中国拥有网络编辑人员近600万,而传统媒体有编辑记者75万人,网络媒体从业人员从数量上远远超过传统媒体。同时,现在网络编辑的学科背景与六年前相比,也有了显著的变化。2000年以前,有着计算机学科背景的编辑成为各大网站的主力军,但自2000年以后,网络媒体竞争逐渐激烈,内容为王的理念被视为网站发展的“圣经”,有着社会科学背景的编辑逐渐占据主流,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进入网络大潮。从2004年开始,网站人力资源结构也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既有新闻、计算机的专业人才,也有了涉及中文、法律、财经、历史、外语等专业的人员。从笔者所在学校来看,每年新闻传播系毕业的学生进入传统媒体的越来越少,更多地进入了网络媒体,从事网络编辑、网络营销等工作。

因此,我们的对于新闻传播系的课程设计也做了相应的调整,有关网络新闻教育的课程由以前的专业选修课调整为专业必修,并对课程内容也做了相应的调整,使网络新闻的教育与现实紧密相联,按照网络新闻业务的不同划分多个板块进行教学,注意结合最新的案例,引入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到课堂。

一、软件学习先行

网络新闻教育的目标就是希望能培养出胜任网络编辑这一职位的人才。和传统新闻不同之处在于,网络新闻的组织方式是层次化、多媒体化、网络化的,这就要求从业人员掌握相应的信息技术,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性较强。

例如要求编辑能写、能拍、能剪辑,最主要的是能把自己采集的信息能正确及时地出去,要能进行多媒体内容的组织,能面向多平台进行编辑。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网络新闻之前最好已经掌握了一些软件的使用,例如图形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网页制作工具Dreamweav、视频编辑软件Premiere等。所以我们提出了软件学习先行的教学方案,在上网络新闻这门课程前,要求学生先自学或选修一些应用软件的课程来打基础,这样就不需要在网络新闻课程的课堂上花费大量时间为学生讲授软件的使用方法。

二、适度减少理论,加大网络编辑资格认证考试的学习

网络新闻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自身并没有多少理论,大部分理论来源依旧是新闻学及传播学,所以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适度减少了学生理论学习的时间,更多的时间用来进行实践性教学和对网络编辑资格认证考试的学习。

2005年1月1日,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正式颁布了网络编辑员国家职业标准,并启动相关的资格认证工作。正式从国家层面认可网络编辑成为了一个新兴的职业。正式从国家层面认可网络编辑成为了一个新兴的职业。这一专业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网络编辑员、助理网络编辑师、网络编辑师、高级网络编辑师。从2005年开始,国家每年都有网络编辑资格认证的考试。在减少了新闻理论和相关传播理论授课的基础上,我们加大了对学生关于网络编辑资格认证考试的教育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引用了很多网络资格认证考试的内容和试题,希望能帮助学生顺利取得资格认证。而这部分内容被证实更加实用,也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三、确立网络新闻专题制作为教育及实践核心

网络新闻专题是以网络为平台,运用各种媒体手段对特定的主题或事件进行组合或连续报道的形式。它是网络新闻整合的一种重要方式。新闻专题是对新闻的一种深度挖掘,兼具了新闻性、解释性、调查性、分析性等特点。网络新闻专题制作的优劣,不仅成为衡量网络媒体专业水平和实力的重要尺度,也成为网络媒体能否在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因素。目前主流的新闻网站都制作有专题,甚至绝大部分把所有的专题集纳在一起,用户只要点击网站首页导航栏里“专题”的链接,就会出现网站以往制作的所有专题的集纳页面。

目前许多网站已经把专题制作作为衡量网络编辑工作量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比如腾讯大秦网就规定实习编辑每个月必须出两个专题的策划。所以网络新闻专题的策划与实施是作为一名网编必须要具备的专业技能。因此我们在网络新闻传播的教育中确立了以网络新闻专题的制作为核心,要求所有学生在课程结束时能独立进行网络新闻专题的策划并利用网页制作工具制作出一个网络新闻专题。

四、信息化的硬件保障及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因为网络新闻传播课程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所有学生在课程结束时能独立进行网络新闻专题的策划并利用网页制作工具制作出一个网络新闻专题。并且按照网络新闻业务的划分,课程内容分别为:网络传播技术、网络新闻文字稿件的加工、新闻图片的加工、网络新闻图表的制作、视音频的基本编辑、网络新闻专题的策划与实施、网络互动组织等。这些内容的授课大多采用的是案例式,而这就要求能够学生在课堂上演示制作过程。因此,我们把网络新闻传播的课程放在多媒体网络机房授课。所有电脑都安装有网络编辑需要的软件,如图形图像处理软件、视音频编辑软件、网页制作软件、办公软件等,并能连接到互联网,实时地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各种互联网上的应用,如微博、SNS、RSS等,拓展他们的互联网使用技能,丰富编辑手段。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案例法、分组讨论等方法,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的教学中,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建立教学信息数据库

网络媒体会经常改版,本身发展的历史不长,很多网站并没有对以前网页的永久性保存。例如网易,曾经在它们的网站上推出了一种新式的标题,叫提要题,可是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又重新改版,变回了传统标题的样式。如果在网易实行提要题时没有把网页下载保存下来,那么教师在给学生讲述提要题的教学过程中就会有困难,很多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而网站上已没有以前的网页了,无法提供给学生实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建立了新闻专业教学数据库,教师定期把一些制作有特点,教学有代表性的新闻网页下载下来并上传到到新闻专业教学数据库中保存,以便日后教学中,教师可以随时查阅,演示,以及供学生学习使用。

总之,网络传播课程在新闻传播学科里是一门设立时间相对较短的课程,但目前广泛的互联网应用促使了它的迅速发展。对于这门课程的研究、教学方法等大多还处于经验总结阶段。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引起各位同仁以及网络新闻工好者的注意,能将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分享出来,共同促进这门课程的发展以及新闻传播学科的兴盛。

参考文献:

[1]彭兰.网络传播概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邓.网络新闻编辑[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网络专题的制作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络新闻专题 多媒体传播策略 媒介融合

寻找网络新闻专题传播的最佳合力点关键在于多媒体传播策略的研究。这其中既包括网络技术的恰当选择,也包括媒介组合的运用,还包括网络传播效果的测定,等等。网络技术之于网络新闻专题更多体现在编程方面,在传播过程中起载体作用。优化的代码结构,较高的技术含量,良好的用户体验,无疑都会直接增强网络新闻专题的传播效果;而媒介组合的运用则突破了单一媒介载体的束缚,将扩大传播面。再者,媒介组合本身就是寻求一种最佳传播效果的途径。传播效果的测定是多媒体传播策略研究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它对应传播过程中的反馈环节。

一、媒介融合语境下网络新闻专题的多媒体传播

(一)网络新闻专题的定义与特征

在网络传播中,某类新闻事件获取的公众关注度高,具有延续性报道的特征,并可进行深度挖掘,这时候编辑人员常常会集纳相关新闻,围绕一个中心话题策划制作相应的网络新闻专题。对于网络新闻专题,我们通常认为它是运用网络技术手段,综合多媒体表现方式,对某个高关注度的新闻事件进行综合性报道的一种传播形式。[1]

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将网络新闻专题的特征归结为以下几方面:(1)集纳性。它在策划初期就确立了新闻主题。围绕特定主题,编辑收集相关新闻报道,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整理、分类后按照预先策划将其以网页形式展示在网友面前。(2)深度性。一个网络新闻专题通常较为全面地反映该新闻事件的方方面面,不仅能及时跟进最新报道,而且经过横向或纵向比较,挖掘出新闻背后的特定联系和提供丰富的新闻参考资料。(3)互动性。在新闻报道中,网友更希望参与其中,或留言或分享,甚至自我创造内容(如针对主题新闻事件发表正式评论)。缺乏互动性就意味着单向传播,此时网络新闻专题好比一潭死水,毫无生气。(4)技术性。设计、制作网络新闻专题是一个技术活,编辑要具备一定的网页制作能力,否则只能纸上谈兵。制作人员对于网络技术的熟悉程度越高,网络新闻传播的表现形式就越丰富,也才真正谈得上有能力提高用户体验。

(二)网络新闻专题的媒介环境分析

媒介环境是一个大概念,同时也是一个开放的概念。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和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介环境也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如今,我们已经进入web3.0时代,它是以服务为内容的第三代互联网系统。所有的用户都拥有自己的网上数据库,并可在各种客户端同步更新。[2]2010年 HTML5标准正式推出,它将Web应用带入一个成熟的平台。在HTML5平台上,视频、音频、图像、动画都将被标准化。所有的技术语言都必须以开放的姿态呈现,web应用程序的开发变得更为简单、丰富,flash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3]移动客户端的突飞猛进发展更是颠覆了媒介环境的影响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新的变革。玩手机,玩平板电脑,早已是公共场合司空见惯的事情了。(互联网报告)

此外,报纸、广播、电视、户外等媒介载体同样属于媒介环境的研究范畴。简而言之,网络新闻专题并不是隔绝在互联网这一“孤岛”上,相反,它置身于庞大的媒介环境中,与众多媒介载体存在千丝万缕的关联,例如,可将网络新闻专题制作成二维码标识,刊登在报纸相关新闻报道区域,用户根据需要使用移动客户端扫描链接到该网络新闻专题页面。

由此可见,对于网络新闻专题的传播学研究应置身于媒介融合语境中,通过探讨多媒体传播策略,选择最佳传播方案,以实现更好的新闻传播效果。

二、多媒体传播策略在网络新闻专题中的运用

(一)什么是多媒体传播策略

多媒体传播是网络传播的一大特色。它综合文字、图片、音视频、动画、富媒体和技术模块等一系列媒介表现形式,将信息尽可能完整地展现在用户面前。在笔者看来,网络的多媒体传播更倾向于归属网络技术范畴。若讨论网络新闻专题的多媒体传播还应考虑PC客户端和其他媒介的组合,以及网络新闻专题的传播效果。据此,笔者认为,多媒体传播策略是指基于媒介技术,合理配置文字、图片、音视频、动画、富媒体等多种媒介形式,运用媒介组合策略,以达到最佳传播效果的一种传播方案。[4]

(二)网络新闻专题的多媒体传播策略

1.灵活运用网络技术

编辑掌握一定的网络技术是制作网络新闻专题的前提。目前HTML5标准尚未普及开来,大多数网页语言规范遵循XHTML1.0或者HTML4.0。而制作网络新闻专题通常有三种代码编写方式:一种是传统的Table,另一种是Div+Css,还有一种就是两者混搭。在此基础上,为了再现新闻事实,使得新闻事件报道更具现场感,更有深度,一个网络新闻专题还需js、falsh等动态编程语言的配合,同时要注重UI(User Interface)设计,即通常所说的用户界面设计,这是为了提高用户体验所必需的技术手段运用。

如今,越来越多的网站新闻专题注重网络技术的灵活运用,其中不乏堪称优秀的典范。例如,人民网“十多版本、全媒体报道专题”、胶东在线“接力寻美 温暖中国”、荆楚网“沌阳高架桥爆破”,等等。

从技术层面分析,人民网十专题(图1)亮点在于导航栏的设计。它采用js技术,当用户点击导航栏目条时,页面会自动跳转到相应版块,并产生过渡性的滑动效果。而每一版块又正好是电脑一屏的高度,使得网友获得良好的用户体验。

此专题(图2)的技术亮点在于使用Flas形式还原了新闻事件现场,并且增强了互动性。网友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看到两种完全不同的事件结果。这种参与式的动画演示无疑给人带来震撼的艺术效果,从而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荆楚网在报道“沌阳高架桥爆破”的新闻专题(图3)中应用了EG365用户提供的富媒体技术,通过明了的动画展示,让网友清晰地了解沌阳高架桥爆破的实际状况,增强了新闻事件报道的现场感。

新浪湖北则在“沌阳高架桥爆破”新闻报道(图4)后第一时间制作出反映爆破全程的Gif动画,赢得了好评。虽然仅是图片的拼合,却让静态的图片报道“动”了起来,产生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这充分体现出网络技术在网络新闻专题报道中的灵活性。

因此,我们在策划制作网络新闻专题时要充分考虑网络技术的灵活运用。此外,还要敢于尝试新媒体技术和网络编程技术。总之,灵活运用网络技术是网络新闻专题采取多媒体策略的基础。

2.优化媒介组合

网络新闻专题的媒介组合形态通常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移动终端互动;二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介组合;二是线上线下互动。其中移动终端互动主要是指在网络新闻专题中开设“短信电话互动”版块或标示“二维码”;新媒体与传统媒介组合更多体现在网络媒介和诸如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的组合传播;线上线下互动则以人的活动为媒介,实现社会化传播效果 。

荆楚网2012年全国两会报道,在《湖北手机报》、《楚天都市手机报》、《湖北惠农手机报》常规版均开通两会专栏(图5),开展互动报道。会前,还以“把湖北声音带到北京去”为主题,通过手机报、社区、微博消息,征集网民意见、建议,经过审核到专题中,并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意见、建议,采写成新闻报道。此外,向到京参会的湖北代表委员赠送《湖北手机报》,真正实现移动终端互动,线上线下互动。

黄政在《热点事件传播的媒介组合》一文中,以“普华永道美女硕士过劳死事件”为例(图6),研究了网络新闻事件的媒介组合策略。他得出结论:受众在两类媒体平台上跨越,获得信息后,又回到新媒体平台上进行民意表达。在网络上进行传播时,传统媒体和网络传播者可能达到等量级的传播效果。这对网络新闻专题同样有指导作用。

荆楚网“华农十年接力支教专题”(图7)不仅是报网互动的一个典范,也是线上线下互动的一个典范。《湖北日报》推出系列报道,荆楚网迅速把握新闻脉络,制作出网络新闻专题,与报纸遥相呼应,相互推荐。而且,荆楚网对从贵州深山支教归来的学子和记者进行了访谈,同时派出记者到华中农业大学进行实地采访,全面报道新闻事件,引导舆论发展,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

综上所述,优化媒介组合,对于传播效果而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网络新闻专题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它既要优化配置内部各个要素,实现整体功能之和大于各要素之和,也要与系统外媒介组合运用,达到整合传播的效果。

三、网络新闻专题多媒体传播策略的效果测定

传播效果的测定可从三个层面入手:认知、态度和行为。而对于网络传播而言,点击率和浏览量也是测定传播效果的两个重要因素。PV值(页面浏览量)的多少,直接表现出人们对于某个新闻事件关注度的高低。笔者认为,对于网络新闻专题的传播效果测定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第一, 点击率和页面浏览量

由于点击率和页面浏览量是量化数据,因此可以使用流量监测软件获取传播效果的直接证据。若要针对网络新闻专题中的特定区块进行流量统计,则需要在指定位置设置代码控制,以取得特殊数据。例如,要测定网络新闻专题中滚动大图的传播效果,则需在相应源代码中加特定代码进行监测。在不考虑作弊的情况下,点击率和页面浏览量越高,表明网络新闻专题传播效果越好。

第二, 访问者的互动反馈

监测网友的互动反馈,需要在网络新闻专题中加入“互动版块”(如微博互动、评论跟帖、投票等)。访问者的互动反馈是其对于特定网络新闻事件态度的直接体现,也是衡量传播效果好坏非常关键的主观性评价。

第三, 媒介组合效果

媒介组合效果的测定需要考虑横向和纵向两个层次。横向比较不同媒介的传播态度,纵向比较同一媒介新闻报道的持续性。需要指出的是,在比较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不同媒介传播效果的相互抵消或相互增强,从而测定出媒介组合效果。

黄政在《热点事件传播的媒介组合》一文中将热点事件看做一个“舞台剧”,各个媒介则看做是剧情中的不同角色。通过持续观察不同媒介对“普华永道美女硕士过劳死事件”的新闻报道,黄政详细表述了此新闻事件的发展进程,并指出:新旧媒体之间存在互动,新媒体上人人都是记者,消息的来源更广泛;传统媒体捕捉到消息来源后,利用自身优势将信息内容丰富化、深入化;利用媒介传播特点,做大规模的非定向传播,起到“放大器”的作用。[5]

第四, 舆论反响

抢抓热点新闻,并制作成专题,有时会引发强烈的舆论反响。如荆楚网专题“武汉富婆甘当环卫工为儿女树榜样”和“襄阳90后大学生休学侍母”,这两个网络新闻专题报道,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舆论反响。人们开始关注道德领域的种种问题,全国各大媒体争相转载报道(图8)(图9)。

舆论的反响是衡量网络新闻专题传播效果的另一个重要因子。它的影响范围更广,甚至可上升到全社会讨论的高度。在强烈的舆论场中,网络新闻专题的传播效果显而易见。

经过网络新闻专题传播效果的测定,应制作出传播效果测定表,综合量化数据、互动反馈信息和舆情监测,撰写测评报告。必要时还需要修正传播方案,寻求更佳的传播效果,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注释:

[1]田正铁:《论现代网络新闻专题策划》,《中国报业》2012年第6期

[2]陶春明、黄照翠:《Web3.0及其对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应用展望》,《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5期

[3]何雪:《初探HTML5——下一代Web开发技术》,《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年第4期

网络专题的制作范文第3篇

辅导员博客是指辅导员以真实身份利用网络方式在博客上分享知识、表达观点、展示自我,与学生进行交流,达到引导学生思想、指引学生行为的教育目的。根据学生存在的隐私问题,辅导员利用博客空间书写或转载一些有针对性的博客日志,间接引导学生走出心理误区,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BBS论坛大多言论自由,为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应加大对BBS论坛的管理力度,主动设置健康的专业论坛和生活论坛,如“两课”教育和“党团”聊天室等,主动发起能吸引大学生兴趣的健康议题参与网络讨论,制造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BBS论坛走上正轨。主题论坛包括校园生活和专业论坛等。设立社团活动、琴棋书画、科技文化、宿舍文化等生活论坛和计算机专业论坛、法律论坛等,让学生参与专题讨论,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

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建设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包括决策机制、协调机制、安全机制和管理机制。决策机制用于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机构的决策把关,对系统的层层运作过程进行宏观调控,如在专题论坛开发中,需要正确决策专题内容,必须符合学校实际,符合学生实际,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协调机制指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包括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网络技术部、安全保卫处、学院主管学生工作领导、专职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和思想政治专业教师之间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素材、网络监管程序等方面进行沟通协调,确保系统有计划、有方向的运作,达到预期教育效果。

安全机制主要指利用网络安全技术建立和加强网络防卫系统,有效防止病毒感染和黑客入侵,实现对校园网的安全管理,确保为系统提供一个安全的运作环境。除了实现网络技术安全,还需加强信息监管,实现信息安全。具体做法需从学生干部中选择一批政治强、业务精的网络管理人员严格监控网络信息,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加强交流者的身份验证,及时消除消极、错误、反动信息,采用必要的技术、行政甚至法律手段,阻止不良信息进校园,真正建立“校园网络防火墙”,规范网络平台运作。管理机制指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网络管理员把好信息关,确保信息内容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通过网络沟通把握师生情绪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获取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完成信息分类、归档、上报工作;根据信息内容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拓宽师生视野;利用网络的及时性、开放性和交互性特点,了解学校教育管理环节存在的问题。

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一)学校党委统一指挥,建立一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能力素质包括基本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管理能力和人格魅力等综合素质。学校党委严格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引进、培养、考核和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制度导向和管理平台搭建,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和考评机制,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人才梯度建设和学术研究力度,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鼓励其进行基础理论学习和应用研究。

(二)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工作目标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工作任务归纳概括为“协调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和网络技术人员,立足网络阵地,有针对性的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是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软环境建设,形成结构合理、目标明确的网络阵地群,为大学生提供学习、工作、生活和娱乐服务的功能,赢得学生注意力和影响力。二是抓住学生的成长需要和认知取向,有计划地有组织地开展渗透式思想教育工作,把学校的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资助管理、社团活动等映射到网络上,为大学生校园生活提供信息基础,获取网络教育的主动权。三是加强网络正面宣传工作,建立“自强之星”、“学习园地”等模范型、学习型群体建设,倡导热爱生活、健康向上、团结互助的生活氛围。四是构建多层次的沟通渠道,利用网络博客、BBS论坛、QQ群、手机短信等有针对性地传播信息,扩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五是健全网络舆论管理制度,设立网络信息安全预案,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信息收集—分类汇总—安全识别—发展预测—安全决策—预案处理”等六大环节,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处理好校园舆论安全事件。

网络专题的制作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校园;网络管理;有效实施

初中校园网络管理的有效实施对于初中校园网络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将开展初中校园网络管理的有效实施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更好地促进初中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开展。

一、要设置专业的初中校园网络管理员

现阶段初中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实施情况并不尽如人意,难以满足校园网络建设的现实需要。分析现阶段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其突出问题在于初中学校缺乏专业的管理员,尽管一些学校对于校园的网络建设工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当校园网络建立起来之后,却没有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这就在客观上造成现阶段初中校园网络管理成了一个空白点,校园网络的管理工作难以取得实效,这对初中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要提升初中校园网络管理的实效性,就要下定决心设置专业的网络管理员,通过网络管理员的合理配备,可以更好地促进初中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高效实施。

二、加强网络管理制度的建设

在初中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实施过程中,网络管理制度的建设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在以往的初中校园网络管理的实施中对于网络管理制度的建设工作重视度不够,这种状况直接影响到初中校园网络管理实施效率的提升,不利于网络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因此,在初中网络管理工作的实施中加强网络管理制度建设是非常必要的。网络管理制度的建设不仅包括管理人员管理制度的建设,也包括学生参与网络活动管理制度的建设,要针对学校网络管理的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网络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建设要以学校网络管理的实效性发挥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此促进初中学校网络管理的有效实施。

三、重视网络管理人员的培训

以往初中网络管理员大多都是半路出家,网络管理工作的开展缺乏专业性,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求学校加强对初中网络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通过定期的网络管理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可以大大地提升初中网络管理人员的素质,初中网络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对提升初中网络管理的效率大有助益。在网络管理员的培训过程中,不仅要针对网络管理员的网络技术展开培训,同时也要针对网络管理员的网络管理能力进行训练,不仅如此,还要加强初中学校网络管理员责任意识的培养,以此促进学校网络管理效率的提升。

开展初中校园网络管理的有效实施研究,对提高初中生信息技术素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现阶段初中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实施依然面临许多的问题,明确这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实效性的解决策略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网络专题的制作范文第5篇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策

自我国正式进入国际互联网时代,网络的迅速兴起,也带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逐渐的拉开了帷幕,在繁荣发展的同时曲折前进。

一、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随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深入,研究人员在此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社会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促使各单位充分开发、利用好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以高等院校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数量不断增加,质量有较大提高,投入的人力物力增加,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在不断的成长、成熟中不断改进、完善,与各研究领域协同发展,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长足进步。伴随着成长和成熟,在发展过程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沉积下来不少的问题亟待解决,存在的问题大大削弱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影响力,对现存的主要问题的了解和解决有利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研究和开展,增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影响力,达到教育目的。

二、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理论研究方面,目前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研究理论与实践相脱离、错位严重,与实际的需求不相符,在实践的检验中可以看出这些理论跟不上时展的需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仍然停留在旧的、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里,没有跳出旧的框架。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没有新意和吸引力,不能够给予发展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正确的引导和指导,造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发展需要的背离,所以完善的、科学的、系统的理论是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迫切的需要。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方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时间较短,作为一个虚拟平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的数量不多,规模不大,技术水平和内容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内容不丰富的缺陷导致对网民的吸引力不强,关注度和点击率的不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的作用将达不到预期效果,教育目的达不到。另一方面,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专题网站太少,多数网站对网民没有做详细的划分,设计合适的网页来针对不同的群体,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的网页内容大多比较单调,粗糙,文字较多,页面多是新闻和链接,缺少思想政治教育自己的系统资料库,内容上不够专业化,针对性和创新性较差,很多是照搬其他网站的内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有意识的积累相关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做有特色、真正的自己的网站。网站的形式也比较单一、缺少互动,单方面的展示调动不了网民的兴趣,没有运用新的网络形式,例如:话题、论坛、讨论等形式进行交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性得不到有效开展。

(三)专业队伍的建设不到位,目前,从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队伍少,许多是兼职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得不到系统、周到的日常维护,信息不能够及时上传下达,容易造成信息滞后;相比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更快、内容更多、情况更复杂,专业队伍需要担负起更加艰巨的责任和挑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知识结构不合理,对网络技术的熟练掌握不一定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了解,反之亦然,其结果是不能够很好地将二者很好地融合,更好的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三、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

以上问题,是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点击率、关注度不高的重要原因,为了更好的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覆盖到全社会,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从宏观方面可以采取以下几点应对措施:

(一)构建完善的理论体系

1.构建完善的理论体系的前提是要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实践中创新理论,用新的理论推动实践的大发展,过去十几年的经验是理论创新的重要基础,完善的理论体系要丰富其内容、改进表现形式、形成特色,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有望让思想政治教育跳出传统框架的束缚,完善的理论能够给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各方面正确的指导,指引正确的方向。

2.理论的完善需要各方面研究人员的相互合作,可以根据现实的需要和发展,筹建区域化或全国性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专门的学术交流平台,方便他们更好的沟通彼此的思想、观点,为更好的创新理论、完善理论提供好的环境。

(二)创新制度、完善机制

中国的古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的不断创新以及机制的完善,不断提升的专业化和标准化水平,能够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制度和机制的逐步完善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部分。无论是网站宣传的工作机制、管理网站的机制还是起监督作用的法律机制都需要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的阶段里更新,发挥应有作用。

1.建立系统的工作机制。为了达到专业化、标准化的水平,充分利用到周围有限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无论是事业单位、企业单位、成年人或学生等,建立统一的、协调的、能够发挥各部分力量的机制。

2.完善网络机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建设和管理也需要完善的机制进行管理和运作,日常工作和维护都需要有序的进行,在这一点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管理可以充分借鉴商业网站的运作,许多商业网站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运营模式,借鉴成功的经验可以少走许多管理上的弯路,尽快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管理进入良好的运作状态。

3.完善法律制度。法律的约束存在在我们周围的方方面面,在网络的世界里,法律的作用依然存在。由于法律在网络方面实行监督制裁的时间较短,许多规则制度从零开始,目前还存在着许多漏洞,完善法律制度为的就是能够更好的发挥法律的作用,做到依法治网。网络虽然是虚拟的世界,但是也要在法律的范围里行使权力,确保对合法权益的维护、对不法行为的制裁。法律制度的完善能够以第三方的身份更好的起到监督的作用,制裁不法行为,对于泄露、诈骗、谣言散布等一系列违法行为给予应有的处罚。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建设专业人才队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需要人才队伍的多方面配合,它是专业的队伍能够更好的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人才是保证。

1.基于现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人才队伍方面的问题,首先应该增加网络思想队伍的数量,建立一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队伍,既要有专业的素质也要有过硬的技术即既懂得思想政治教育又熟悉网络信息技术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有数量有质量。

2.打造专业化的团队,坚持以人为本,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需要不同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协作。形成相互合作的团队,在一步步紧密的配合中呈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专业团队还需要定期的巩固和提高,安排常规的培训,有计划、有目的的熟悉掌握素质和技能,不落后于社会发展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