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项目环境风险分析

项目环境风险分析

项目环境风险分析

项目环境风险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环境风险评价 开发区 区域 研究

开发区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和特点的区域。实践证明,在一定区域内进行资源开发利用、区域经济结构重建等重大社会经济活动,不仅会极大的改变区域社会经济状况,也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1]。目前环境污染事件在某些地区呈现了相对的“群聚效应”。环境风险出现显著的区域性,因而进行区域环境风险评价十分必要和迫切[2]。

区域环境风险评价是对区域内多个环境风险因素的综合评价,并基于既定的区域环境安全目标确定可承受的风险程度及损害水平,为区域开发环境风险综合管理和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3,4]。

1 开发区区域环境风险评价的特点

区域开发是指人类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有计划实施的一系列开发建设活动[5]。区域开发具有占地面积大、开发内容多、开发性质复杂等特点,区域内部分行业涉及危险物质以及存在危险的生产工艺[6],决定了区域开发可能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因此,开发区区域环境风险评价也不同于单一的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1.1 不确定性特点

环境风险评价是为了评估有可能产生危害和导致风险的风险源,这种评价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一个完整的环境风险评价需要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对于理解危害的严重性和发生危害的可能性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环境数据通常又都是定性的、模糊的或者不准确的,新出现的污染物尤其如此[7]。开发区环境经济系统具有多目标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5],开发区的建设一般是阶段性、滚动发展的,开发区建设初期除了区域范围、开发目标等较明确外,入区的项目性质、规模以及区位等都不明确,开发活动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和变异性[8,9],由此也决定了开发区环境风险评价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1.2 系统综合性特点

系统论认为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开发区内项目众多,区域内各种危险因子并存并相互影响,大大增加了诱发新的环境事故的可能性。如果仅以单个环境风险因素作为评价对象,显然不能真实反映区域环境因素的综合效应[10]。因此,开发区环境风险评价要采取综合分析的手段,才能真正认识环境风险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规律。

1.3 行业主导性特点

开发区是一个多因素、多目标的复杂系统,这就要求在开发区环境风险评价中要抓住区域内的主要成分和关键要素,识别开发区内高风险行业和特征风险因子。例如以电镀企业为主的开发区主要是重金属污染产生的风险,以石化企业为主的开发区的环境风险则多由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引发的[11,12]。因此,环境风险具有明显的行业性特征。

2 开发区环境风险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由于开发区内的建设项目集中,所涉及的危险物质及危险功能单元比单个建设项目多,存在的风险因素也更为复杂。因此,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应更加关注具有宏观决策意义的内容,通过对建设项目的合理布局、对突发风险的及时处置,从而在区域层面上减小累积风险、次生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危害性。

2.1 开发区现状调查

现状调查的目的是为整个评价工作和环境风险保护目标的识别提供区域背景资料和工作基础[13]。重点调查开发区的规模、范围、功能定位、用地构成、规划及实施情况、环境敏感点分布以及开发区内已建、在建、拟建项目的情况等,通过现状调查分析,一是掌握开发区现有产业布局、规划发展区域和环境敏感点,为后续的风险管理提供基础。二是对开发区不同性质的项目进行行业分类,收集各行业生产运行中涉及的原辅料及生产装置、贮运装置等,特别是掌握各行业典型危险物和相关装置等,为风险识别提供基础资料。

2.2 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主要是根据收集的相关资料,对整个区域内所有潜在风险源进行识别和分析,以确定风险评价的必要性。风险识别工作内容主要是开发区内生产设施风险识别、物质危险性识别、生产过程潜在的化学反应危险性识别,确定潜在的危险单元及重大危险源。

开发区环境风险识别的方法可参照建设项目风险识别的方法进行,包括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方法包括类比法、加权法、因素图法等,首推类比法。定量分析方法包括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方法、事件树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等[14]。

2.3 源项分析和后果计算

源项分析的内容主要是获得风险源、风险受体,以及风险传播方式和途径等信息。因此,源项分析的主要工作是进行危害识别,确定事故类型和最大可信事故。当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时,需要获得泄漏物质的种类、物质泄漏量,以及传播途径等数据。事故源项的确定非常复杂,从理论上讲可以应用事故树法和事件树法等方法来分析和确定一个事件的发生概率,但是那些基本原因事件的发生概率也很难估算。因此在实际评价中往往是通过类比法,对历史同类事故的调查来确定事故可能发生的概率[15]。

后果计算的主要工作是对开发区规划中可能存在的事故所导致的环境风险进行预测分析,包括对影响水、气、生态及敏感保护目标的环境风险的预测分析,并估计风险受体因为事故可能产生的损失。

2.4 环境风险综合评价

开发区层面的环境风险综合评价,要综合考虑多个风险源在全年不同气象条件下发生时可能导致的危害后果,以及风险敏感目标对不同类型风险的耐受和规避程度。对区域内多个风险因素累积影响的综合评价,是区域环境风险评价的重要内容,也是区别于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主要特点[16]。其主要做法是:采用对开发区土地划分网格,通过区域风险识别内容、企业风险管理能力给出用地风险度量化指标,选择周围环境敏感性和风险承载力的内容给出环境敏感度量化指标,采用叠图法对区域内企业的用地布局进行合理性分析,并对不合理规划提出调整建议[17]。

3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在确定风险危害程度的基础上,从预防及减缓风险的角度对项目的布局、规模方案优选,以从源头上将潜在风险最小化,并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应急措施,风险管理是一种决策和控制风险的过程[18]。

3.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开发区规划布局应首先遵循系统功能和风险优化组合原则。区域危险源的规划布局是一项安全系统工程,要根据区域的环境条件、系统间的相互依赖和制约关系,优化布局。其次遵循对环境产生的风险尽可能小原则。采取将风险源与受体在空间上适当隔离的布局调整对策,包括风险源搬迁、受体搬迁或风险源与受体间加装防护带等方法进行风险预防,减轻布局性风险[19]。将高风险源项目在空间适当集中,进入相应专业工业园区发展,进行风险集中监控;对于分散风险源,采取空间控制的防护对策。

3.2 严格执行行业准入政策,降低环境风险

在项目准入方面,充分考虑环境风险因素,减轻结构性风险。鼓励发展低环境风险的产业,淘汰高于社会可接受风险水平的高环境风险产业,降低整个区域环境风险水平。对于已建成的高风险源企业实施强制性环境风险评价,对风险源做好备案,提高企业环境风险预防水平和应急水平。

3.3 加强开发区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

一是对区域内企业定期开展环境风险评价,掌握区域环境风险变化动态,对潜在的危险性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估。建立完善企业环境风险监控与预警系统,对主要企业实施严格的环境风险监控。二是定期开展环境监测。对开发区内污染源情况以及各类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转状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性监测,掌握开发区内各企业环保治理情况。三是完善应急处置措施。开发区内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储存和运输中存在火灾、爆炸、中毒等的危险危害性,在项目建设初期就应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

4 结语

环境风险评价是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风险评价的作用是为风险决策管理提供基础和科学依据,与单项建设项目相比,开发区环境风险评价更具有突出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特征[14],准确识别和把握开发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风险,才能为开发区的发展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方案和风险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李霞,陈新庚,莫创荣.关于开发区环境规划的探讨[J].四川环境,2004,23(6):79-82.

[2] 曲常胜,毕军,葛怡等.基于风险系统理论的区域环境风险优化管理[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32(11):167-170.

[3]黄圣彪,王子健,乔敏.区域环境风险评价及其关键科学问题[J].环境科学学报,2007,27(5):705-713.

[4]杨晓松,谢波.区域环境风险评价探讨[J].矿冶,2000,9(3):107-110.

[5]邹锐,郭怀成.经济开发区不确定性环境规划方法与应用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1,21(1):101-106.

[6]周新荣.工业园区环境风险源识别与分级研究[J].环境监控与预警,2013,5(4):4-8.

[7]Darbra R.M.,E.Eljarrat,D.Barcelo.How to measure uncertain-ties in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J].trac-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2008,27(4):377-385.

[8]史捍民.区域开发活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3-5.

[9]刘大维.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影响识别[J].环境保护科学,2007,33(4):97-99.

[10]杨晓松,谢波.油田开发区域环境风险综合评价探讨[J].环境科学,1992,13(1):63.

[11]陈志良,周建民,蒋晓璐等.典型电镀污染场地重金属污染特征与环境风险评价[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4,4(1):80-84.

[12]谷丰.石化行业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与防范措施[J].环境保护科学,2014,40(2):120-126.

[13]籍伟.区域环境风险专项评价体系探析[J].环境影响评价,2014,(5):15-18.

[14]安慧,闫来洪,赵朝成,王志伟.浅议经济开发区环境风险评价[J].四川环境,2008,27(1):57-60.

[15]李立伟,许庆,李兰英.化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9,(8):61-63.

[16]王 静,钱 瑜.区域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初探[J].污染防治技术,2009,22(1):19-27.

[17]薛峰,柯孟岳.区域环境风险评价的方法研究[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7,31(4):62-64.

[18]郭丽娟,袁鹏,宋永会等.化工园区企业环境风险分级管理研究[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1,1(5):403-408.

项目环境风险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项目施工绿色 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建设项目施工是一个复杂的人类活动过程,其一般经历的时间周期较长,消耗的资源和能源非常大,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较显着,所以,全面认识和恰当评价建设项目施工给环境、资源和能源所造成的绿色风险,既是防治环境污染、减缓资源和能源耗竭速度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一、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概述

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的概念风险一般指一种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针对地球这个自组织系统而言,系统内的任何人类活动,只要超过一定程度,对人类生存的环境及所依赖的物质基础(资源和能源)都会产生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其影响的结果也是一分为二的,可能造福,也可能为害,可能是建设性的,也可能是危害性的,所有这些负面影响出现的可能性即为风险。绿色风险区别于其它风险的地方在于绿色的概念,绿色概念是和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息息相关,绿色概念即“3R”概念,亦即减少环境污染、减少资源消耗和减少能源消耗。所以,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定义为: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影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即“3R”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的不确定性,亦即建筑项目施工活动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管理符合一般的风险管理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绿色风险的分类、绿色风险源的识别、绿色风险分析、绿色风险控制。

1、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的分类

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分类是绿色风险管理的首要步骤,是人们系统地识别绿色风险存在源,并最终按类别形成一份合理的绿色风险清单的过程。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分类见图1所示。

2、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的识别

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识别就是找出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源之所在和引起绿色风险的的各种因素。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识别途径有两种:

通过感性认识和经验对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进行识别。

依靠对各种绿色风险事件的统计、资料经验和绿色风险记录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从而发现绿色风险的损害情况,以及有规律的损害风险。绿色风险识别的一般方法有: 预计危险分析、危险及操作性分析(HAZOP)、事件树分析和事故树分析(FTA)等。本文用图表的方法列出建筑项目施工的绿色风险, 如图2所示。工程技术人员在利用此图进行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的识别时,只需要对绿色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后绘制成图表,有利于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的动态管理。

二、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的分析

在建筑项目施工中进行绿色风险的分类和识别的目的在于能够更好的进行绿色风险的分析。由于产生绿色风险的风险源不同,故对其进行分析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决策树法、多目标决策法和敏感性分析法。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的定性分析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的定性分析是评价已识别的绿色风险影响和可能性的过程,根据绿色风险影响的大小和发生的可能性(概率)对绿色风险因素进行排序。利用随机决策树和层次分析法可对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进行定性分析。

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随机决策树分析方法的数学模型为式中,R为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值;P为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发生的概率;E为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的后果。

绿色风险随机决策树分析方法的主要依据是:绿色风险管理计划;已识别的绿色风险;绿色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范围与后果;假定的条件;数据来源的可靠程度。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的层次分析法主要是确定绿色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在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绿色风险的定性分析时,要注意那些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影响较大的风险因素,并对这些绿色风险因素进行再次细化分析,以达到绿色风险分析的最佳效果。通过对图2的分析可知:由建筑材料引起的风险因子既有环境风险因子,又有资源风险因子和能源风险因子。所以,施工中所用建筑材料是引起绿色风险的一个主要风险源,应着重对其引起的绿色风险进行分析,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建筑项目施工的绿色风险。

三、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的定量分析

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定量分析一般是和定性分析同时进行,其主要的分析方法有模糊数学法、统计概率法和敏感性分析法。在定量分析法中找出绿色风险源,能够量化的绿色风险对其量化,不能量化的绿色风险对其分类列表,利用统计概率的方法进行分析。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可以按照场地平整——分部工程——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建筑项目的集成路线对其各步的绿色风险源列表汇总,最后找出影响整个施工项目绿色风险出现的概率及其所反映出来的趋势。

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的控制绿色风险控制就是采取一定的技术管理方法使风险事件不发生或在发生时减小损失,绿色风险控制的方式有风险转移和风险自留。绿色风险转移则是将可能出现的一些绿色风险转移给其他人承担。例如在项目施工中审慎使用高耗能、高耗资和高污染的建筑材料等。

绿色风险自留就是由自己承担绿色风险所造成的后果,在项目施工中那些造成损失较小、重复性较高、通过加强管理能够避免的绿色风险是适合于自留的。例如在项目施工中建筑垃圾的处理、施工扬尘、施工扰民等。

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管理体制建立的关键措施面对全世界范围内的资源、能源和环境危机,以及中国加入WTO后可能遇到的“绿色壁垒”,笔者认为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进行绿色风险管理非常有必要,而建立绿色风险管理体制的关键措施在于以下几点:

国家应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法规,并配以相应的实施和鼓励措施。例如:加强建筑企业的绿色认证工作,鼓励建筑企业走减物质化生产的道路,对实施绿色风险管理效果显着的建筑企业实行奖励等。

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建立起完善的绿色风险管理制度,加强绿色风险教育,增强人们的环境、资源和能源危机意识,深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鉴于绿色风险的不确定性,应建立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借助计算机对各种数据采集、整理,分析总结出绿色风险发生的规律,并对绿色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价,为绿色风险的处理提供合理的方案。

鼓励科研机构、大中院校对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管理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探索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管理的有效途径,开发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管理的集成软件。

四、结束语:

阐述了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的概念,简述了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管理的内容,给出了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管理体制建立的关键措施,可为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的分析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项目环境风险分析范文第3篇

摘要:由于项目决策阶段是研究项目建设必要性、项目技术可行性、项目经济合理性的关键时期,直接决定了项目的取舍与否,其风险管理至关重要。本文根据实践经验及以往资料,对项目决策阶段中的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阶段、项目评价与决策阶段的风险管理分别进行探讨,分析了其风险管理的目标、风险辨识方法以及风险评价。

关键词:风险管理;决策阶段;风险辨识;风险评价

Abstract: due to the project decision-making stage is the research project construction necessity, the technical feasibility, project the key period of economic rationality, directly determine the cancelation of the project or not, the risk management is very important.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past data, the stages of project decision-making project proposal and feasibility study stage, project evaluation and decision stage of risk management are discussed respectively, and analyzes the risk management of the target, risk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risk assessment.

Keywords: risk management; Decision stage; Risk identification; Risk assessment

中图分类号:X82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近年来,我国工程项目的风险研究及应用的工作发展迅速,工程风险管理研究已经成为风险管理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但由于我国工程风险管理发展较晚,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业主和政府的风险管理意识比较淡薄、风险管理手段落后等。这些问题都严重的制约着工程风险管理的自身发展,不仅增加了风险管理的成本,风险评价结果的误差也较大。越来越多的工程实例说明,只有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对风险进行防范,才能使工程项目满足业主的要求同时为企业获利最大。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可以分为项目决策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以及竣工验收阶段的风险管理,在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项目风险管理的处境及所追求的目标不一样,面临的风险因素不同,风险管理的重点与方法也会有所不同。由于项目决策阶段是研究项目建设必要性、项目技术可行性、项目经济合理性的关键时期,直接决定了项目的取舍与否,其风险管理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对工程项目在项目决策阶段的风险管理进行探讨,以期为企业提高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

2 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阶段的风险管理

进行项目决策阶段风险管理,首先要对项目的决策阶段进行界定。由于目前我国只对于政府投资项目才采取审批制度,对于非政府投资项目一律不用审批项目建议书,所以把项目建议书阶段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合并称为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阶段。因此,项目决策阶段包括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阶段、项目评价与决策阶段。

2.1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阶段风险管理的目标

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阶段风险是指在投资决策前,对拟建项目的所有方面(工程、技术、法律等)进行全面的、综合的调查研究上分析项目建设必要性,说明技术上、市场上、工程上和经济上的可能性过程中出现的不确定因素,以及该因素对项目目标产生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的机会事件的不确定性和损失的可能性。在此阶段的风险管理目标主要是:

1)保证市场调查资料的真实、可靠;

2)选择正确的估算方法,防止估算错误;

3)防止考虑不周,缺项漏项现象的发生。

2.2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阶段风险辨识

2.2.1工程环境的风险识别

环境分析是对工程项目所在外部环境的宏观分析,寻找影响该工程项目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PEST是目前常用的环境分析方法,其将外部一般环境分为以下4个方面:

1)政治环境

政治环境包括国家的社会制度、执政党的性质、政府的方针政策等。由于政府的方针特点、政策倾向对组织活动的态度和影响也是不断变化的,对于这些变化,组织可能无法预测,但一旦发生变化后,其对活动产生的可能影响是可以分析的。

2)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分为宏观经济环境和微观经济环境。宏观经济环境主要是指一个国家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及其变化情况等。微观经济环境主要是指企业所在地或所需服务地区的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就业程度等,这些因素直接决定着企业目前及未来的市场大小。

3)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风俗习惯等。文化水平会影响居民的需求层次;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会禁止或限制某些活动的进行;审美观点则会影响人们对组织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及活动成果的态度。

4)技术环境

任何组织的活动都需要利用一定的物质条件,这些物质条件反映着一定的技术水平。社会的进步会影响这些物质条件所反映的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从而会影响利用这些条件进行组织活动的效率。

2.2.2战略决策的风险识别

工程项目的战略决策风险可用SWOT分析方法进行识别,即将与研究对象密切关联的内部优势因素、弱势因素和外部机会因素、威胁因素进行分析并依照一定的次序按矩阵形式罗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研究方法将各因素相互匹配起来进行分析研究,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

SWOT战略决策分析方法的目的就是通过组织内部评价来识别优势和劣势因素,通过外部环境评价识别机会和威胁因素,并用系统的思想将这些似乎独立的因素相互匹配,以此进行战略组合,根据不同时期的情况,制定和采取相应的施工企业或项目组织战略决策。主要思想就是:抓住机会,避免威胁,强化优势,克服劣势。

2.2.3其他工作的风险识别

1)项目实施计划与进度方面的风险

项目实施计划与进度是根据制定建设工期和勘查设计、设备制造、工程施工、安装、试生产所需时间与进度要求,选择整个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和总进度,用线条图或网格图表述最佳实施计划方案的选择。存在风险主要包括:自然风险、社会风险、融资风险、设计风险、施工风险、技术风险等。

2)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面的风险

投资估算方面的风险主要分为工程量估算不足,设备材料劳动力价格上涨使投资不足,计划失误或外部条件因素导致建设工期拖延等。资金筹措方面的风险主要包括业主资金筹措不足导致支付不及时,影响工程进度;项目资金、财政补助、项目贷款及其他来源结构不合理;资金头寸储蓄过多,造成资金闲置,增加财务费用等。

3项目评价与决策阶段风险管理

在建设项目和投资方案的经济评价中,所研究的问题都是发生在未来,所应用的数据是根据假设和现有统计资料进行预测和估算的,加之时间推移、条件的变化和一些未考虑因素的影响,从而使项目评价不可避免地带有不确定性,使投资决策存在潜在的风险。此阶段的风险管理就是指风险管理人员对可能导致损失的不确定性进行识别、预测、分析、评估和有效的处置,以最低的成本为项目的成功完成提供最大安全保障。

3.1项目评价与决策阶段风险辨识

由于客观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项目评估时可能缺乏足够的信息资料或没有全面考虑到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所以目前的预测和假设与未来的情况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差,还会包含不同程度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不确定分析一般包括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等,这里只通过敏感性分析方法来识别风险。

从工程项目评估工作的实践来看,各种不确定性敏感因素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一般情况下,产生不确定性的风险因素包括:

1)物价的浮动。由于市场经济造成市场竞争,任何一个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价格浮动。因此,随着时间推移,项目评价中采用的产品价格和原材料价格,以及有关的各项费用和工资必然会发生变化。

2)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的变革。随着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根据原有的技术条件与生产水平估计的项目收入,可能由于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出现和替代而发生变化。

3)生产能力的变化。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项目建成投产后达不到评估时预先确定的设计生产能力,使生产成本上升和销售收入下降,随之会改变各种经济效益指标。

4)建设资金不足和建设工期的延长。由于基础数据选择和估算不准,忽视了非定量的无形因素的估计,使项目建设工期延长,推迟投产时间,引起投资总额、经营成本和其他各种受益的变化。

5)政府政策和法规的变化。由于国内外政治形势和经济发展与体制改革的影响,政府的各项经济政策和财务制度的规定也随之改变。

3.2项目评价与决策阶段风险评价

3.2.1确定型风险评价

确定型风险评价,假定项目各种状态出现的概率为1,只计算各种方案在不同状态下的后果,进而选择风险不利后果最小、有利后果最大的项目过程称为确定型风险评价。确定型风险评价主要有盈亏平衡分析法和敏感性分析法。

敏感性分析法的目的是考察与项目有关的一个或多个主要因素发生变化时对该项目投资价值指标的影响程度。通过敏感度分析,使我们可以了解和掌握在项目经济分析中由于某些参数估算的错误或使用数据不可靠而造成的对投资价值指标的影响程度,有助于我们确定在决策过程中需要重点调查和分析的因素。

3.2.2非确定型风险评价

1)随机型风险评价。当各种可能出现的自然状态的概率可以估量时,这种风险估计就成为随机型风险评价,它是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方法预测和研究各种不确定因素对投资价值指标影响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2)不确定型风险评价。当出现的自然状态概率无法确定时,这种评价就成为不确定型风险评价。这时候往往采用经验丰富的评估人员根据经济、技术、政策等资料来估计概率的方法,这样估计出的概率就是主观概率。

参考文献

项目环境风险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生物制药 环境影响评价 营运期环境污染 环境风险及生物安全

生物制药行业发展迅速。在生物制药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 重点问题有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选址合理性适应性分析、设计方案合理性分析、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环境保护措施、环境风险及生物安全等, 顺利解决以上问题, 会为环境影响报告的顺利审批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将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

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建设项目的工艺、产品和规模必须符合产业政策, 才能立项和建设。建设项目须遵循的国家产业政策主要由《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 年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4 年修订) 等。建设项目还必须符合地方产业政策。在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中属于“允许类”和“鼓励类”的生物制药项目才能建设。

2.选址合理性适应性分析

选址合理是项目通过环保审批的前提条件。建设项目选址必须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地方有关法规和规定; 必须符合城市有关规划和所在区域的规划。环评报告中须提供项目选址的相关依据, 如开发区用地意向文件、规划审批部门的意见。对于城市规划区以外的项目和涉及风景名胜区等特殊功能区的项目, 还应符合相应功能区规划( 如风景名胜区规划等) 。

由于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 生物制药项目还应进行选址适宜性分析。

首先, 必须判断拟建设场地是否已受到污染, 即原有场地是否会给建设项目带来环境问题。例如拟建设用地原为农业用地, 由于农药、化肥残存在土壤内, 在不加处置的情况下则可能会对未来的生物制药企业产生不良影响, 所以应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的规定核实土壤、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判定是否存在污染问题。如果存在污染, 必须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彻底消除不良影响。

其次, 必须调查拟建设场址周围存在的各种污染源情况, 例如, 周边是否存在较大的工业污染源、各种废气或异味污染源等。应明确各种污染源与项目的距离, 对其对生物制药项目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评价, 并提出避免其影响的方案或有效措施。“鼓励类”的生物制药项目才能建设。

3.设计方案合理性分析

建设项目应合理设计, 以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提供良好的生产、办公环境, 并有利于保护环境。生物制药项目的设计方案合理性分析分为两项: 技术经济合理性分析、布局合理性分析。

在进行技术经济合理性分析时, 将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以列表形式叙述,以直观检查比较其指标的技术经济合理性。生物制药项目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包括征地面积、总占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建筑退红线距离等控制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须符合相关规划的要求。

在进行布局合理性分析时, 应考虑内部和外部环境情况。合理布局的原则是: 合理设计主体厂房和辅助用房、做到产污厂房集中布置, 污染区与非污染区分开布置; 将污染区布置在远离居民聚集区的一侧; 合理布置厂区绿化, 利用不同树种的种植, 起到隔声、吸声、吸收异味、净化空气的作用, 保护周围环境。分析重点是: 分析人流通道、物流通道、低度和微度菌种生产厂房、中高度菌种生产厂房、化学品库房、动物房、污水处理站等布局是否合理, 是否会对内部工作人员和外部居民生活造成影响。对于不合理的布局, 应提出合理的调整建议。

4.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营运期环境污染问题主要包括废水、废气、垃圾、噪声。

生物制药项目一般均选址于已建成的工业开发区, 其废水排入开发区污水管道, 可不进行定量的环境影响预测。如果废水直接排入地表水, 对于大项目, 则应进行定量环境影响预测, 小项目作一般性分析。需特别指出的是, 对于生物制药项目, 应在厂区内设置污水处理站, 含菌废水需单独收集, 经灭菌处理后再汇入厂区污水处理厂。厂内自建污水处理站应设置灭菌消毒工艺。厂区污水处理站排放标准需根据最终污水去向确定。

生物制药项目的生产废气包括有机废气和一般通风的废气。应根据生产工序对废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分析, 特别指出的是要分析废气中是否含有菌体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设有动物房的, 还应分析动物房产生的恶臭。根据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情况确定合理的卫生防护距离。

生物制药项目的固体废物包括一般工业废物、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环评中应列出固体废物产生的种类、数量和处理处置措施, 特别是危险废物的种类和处理处置措施。

生物制药项目的噪声包括生产设备、公用设备( 如冷却塔、水泵、空调机组) 产生的噪声。环评中应列出声源位置、名称、源强和防治措施。大项目需采用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以定量分析项目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小项目可进行定性分析。还应提出合理的声源布置方案和控制要求。

5.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环境保护措施主要包括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和噪声的处理措施。

生物制药项目产生的废水, 主要特点是带菌、有机物含量高, 即CODcr、BOD5含量高。环评中应分析厂内自建污水处理站采用工艺的可行性、处理效率。特别要对废水灭菌工艺进行详尽分析, 列出灭菌设备的参数, 如灭菌温度、时间、药剂等。

生物制药项目通常是在密闭设备中进行生产, 废气的产生量较小, 但废气中含有菌体。环评中应列出带菌废气处理措施与排放参数( 如处理效率) 。

生物制药项目产生固体废物中, 一般工业固废和生活垃圾可由环卫部分收集处理。危险废物则须交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环评中应明确危险废物的处理原则, 并附处理协议书。

生物制药项目噪声可采用隔声、降噪、减震等措施, 环评中应列出噪声处理措施。

项目环境风险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项目投资风险传导柔性管理

一、项目投资风险的定义

当前的项目投资是一个特殊领域,关于项目投资的风险,它是在项目投资过程中的企业,由于外部环境因素和不能适应的预期因素,或投资项目或过程不能有效控制,或因为项目管理方面的管理失误等原因,造成偏差的实际收入和预期收入,结果会产生支出和回报不成正比,往往项目投入的资金没有产生预期的回报率,投资收益无法实现,从而最终导致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差、经营盈利水平低、偿债能力下降、最终出现倒闭亏损现象的发生。

二、项目投资风险传导

在项目投资的过程中,从风险源出发能够传导企业的项目投资风险,能够承载着一定的载体进行路径管理, 项目投资风险传导能够体现在投资的整个过程和相关的各个项目方面,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使得项目投资活动产生偏离,使预期的目标发生可能性的损失。风险源、风险过程中的载体、风险传导的相关路径,这是企业进行项目投资风险传导基本要素。

1.风险源

风险的来源是企业进行项目投资风险的成因,根据一个投资项目,全面开展风险管理,不仅要识别风险的过程中,企业项目投资,还要明确找出风险产生的原因,对风险的正确认识,才能真正的找到风险的根源,但是由于项目投资本身具有多样化和复杂性的特点,各种风险的混合,增加了辨认风险的难度,进行风险的管理,不仅要探究风险,还要从源头进行项目研究管理,才能更好的进行风险的规避和防范。

针对风险源采用财务报表分析法和环境风险分析法。财务报表分析法是根据企业的投资项目的运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的数据,来识别可能的项目投资风险的因素,确定关键性的因素,例如运用指标分析、盈亏平衡分析、概率分析和风险决策等。环境风险分析的方法,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分析,只有从过程中真正找出投资项目的风险源因素,才能真正意义上的进行技术政策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分析,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风险载体

在传导的过程中承载的不确定的有形物质和无形的效应,同样的满足客观性与多样性的属性,承载性和传导性的属性,具有有序性的属性。风险的载体分为显性载体和隐性载体两大类,显性载体为投资过程中的人、物、事,隐性载体为投资过程中的无形效应。直接风险载体和间接风险载体是根据项目投资风险载体的来源不同划分的。

3.风险传导路径

路径和传输项目投资风险。针对项目投资过程的各个阶段的风险传导,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的要求,按照既定的运行模式进行,包括5个方面,即投资项目提出的替代方案,并确定项目方案的选择,提高决策的实施,分析和评价后。每个环节将会影响工作的顺利进展,传导就是将各阶段之间进行传导。风险传导企业投资项目必须在其他商业活动的开展,该项目的投资不是一个简单的,独立的活动,必须涉及的业务活动的其他方面,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其他企业与企业相关利益者之间进行风险传导。

三、针对项目投资风险传导的柔性管理

所谓项目投资的柔性管理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针对性的识别防范管理能力、预防管理能力、防范管理能力和控制管理能力等,它能够快捷的、经济的、灵活的处理和防范项目投资活动中的各种风险,通常是指项目投资的灵活性。具体的投资项目操作,进行灵活的投资项目管理是关键。企业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充分的调动各个方面的信息,进行柔性的管理。获得竞争优势和预期的利润。

1.识别并预防风险

如企业领导人的潜在风险因素,决策者和管理者必须在项目投资过程中充分实现决策权,预防可能性的风险,减少风险损失。提高风险的预见性是进行风险管理的前提,是加强风险控制的重要环节。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预测,进行风险控制、及时掌握风险管理的主动权,才能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2.防范风险传导

由于投资风险传导具有前瞻性和过程性的特点,决定了投资风险伴随着客观存在性和变化性,风险防范关键在于决策、实施和管理等3个环节。充分做好选择项目投资工作的机会、进行科学预测、合理决策、加强投资项目过程管理、注重事后分析。

3控制风险

切断传播风险的可能性,如从物流材料库管理,提高管理的质量,实施控制资本流动的风险传导,规避财务风险的发生,加强各个方面的外部交流,进行密切合作。实行责任追究制,实现优化的项目投资决策,针对项目投资的筹划、筹资、设计、建设和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进行相应的项目投资风险管理,实行投资管理的责任人控制。加强风险监督管理,进行内外部的风险监管,针对投资风险尽心审查,控制企业的风险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进行项目决策和管理人员的自我监控。加大项目投资评估力度,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分析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积极的改进措施以寻求合理和有效的投资方案管理。

四、总结

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针对项目投资风险传导及其柔性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企业在进行项目投资管理时,要积极的遵循相关的投资因素,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项目投资管理,进行投资结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的市场应变力和综合竞争力实力,不断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