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室护理绩效考核方案

科室护理绩效考核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室护理绩效考核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室护理绩效考核方案

科室护理绩效考核方案范文第1篇

Construction of nurse three-leve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TAO Fengqin ZHU Xiaoping

Department of Nursing, Zhongna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Hubei Province, Wuhan 43007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nstruc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clinical department and nurses. Methods Data were collected by literature method. Refer to balanced scorecard and performance structure theories, by the research group discussion, clinical departme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nurs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irst drafts were formed. Delphi method was used for 2 rounds of enquiry of 18 experts in the province, determine the performance appraisal index and the index weights. Results The nurse three-leve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as constructed. 4 one-level indicators, 10 two-level indicators, 45 three-level indicators were included in the clinical departme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3 one-level indicators, 8 two-level indicators, 41 three-level indicators were included in the nurs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onclusion This study constructs a nurse three-level hospit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hich has certain reference to the nurs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nd salary distribution.

[Key words] Performance appraisal; Nurse; Delphi method

绩效考核是考评主体对照工作目标或绩效标准,采用科学的考评方法,评定员工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员工的工作职责履行程度和员工的发展情况,并且将评定结果反馈给员工的过程[1]。护士绩效考核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不仅可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而且可以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稳定护理队伍。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护士的绩效考核展开了研究,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研究指标的选取缺乏科学的理论框架,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有待进一步验证。多数研究只针对护理人员或护士长,而有关团队绩效考核的文献研究较少[2],未形成系统的绩效考核体系。因此,建立一套系统的绩效考核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设立合理的护士绩效薪酬分配制度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研究应用德尔菲法,构建护理人员三级(护理部-科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包括护理部对科室的考核(科室绩效考核)及科室对护理人员的考核(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理论基础

1.1.1 平衡计分卡理论 平衡计分卡理论由罗伯?卡普兰及大卫?诺顿首度提出,其框架体系包括4个指标类别:财务维度、顾客维度、内部流程维度、学习成长维度。平衡计分卡理论构成的指标体系由于其体系性和系统性,通常更适用于全院统一的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而非单独部门。

1.1.2 绩效结构理论 国外绩效结构理论主要包括Campbell八因素绩效结构模型[3]、任务绩效与关系绩效二维结构模型[4]、适应性绩效概念及相关结构模型[5]。Koopmans等通过系统综述所概括的个体绩效结构模型,主要包括任务绩效、关系绩效、反生产绩效和适应性绩效4个维度。国内所依据的绩效结构模型只涉及其中2或3个维度。

1.2 小组讨论制订专家函询问卷

成立研究小组,小组成员由主任护师1名,副主任护师5名,教授1名及4名研究人员共计11人组成。研究小组在对核心概念进行多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参考平衡计分卡理论、绩效结构理论,初步拟定三级医院临床科室绩效考核指标和三级综合医院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指标,并制成专家函询问卷,临床科室绩效考核指标包含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43个三级指标,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指标包含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40个三级指标。

2.3 各指标权重的最终确定

对第二轮专家函询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和统计,按照指标权重确定方法计算各岗位权重系数,最终形成临床科室绩效考核建议案(表2)和护理人员绩效考核建议案(表3)。

3 讨论

3.1 构建护理三级绩效考核体系的意义

新的医疗体制改革方案中要求公立医院实行以服务质量及岗位工作量为主的综合绩效考核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8]。对护理人员实施绩效考核就是对其工作中的成绩和不足进行系统评价的过程[9]。对护理管理者而言,绩效考核有利于把握工作的薄弱环节,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绩效考核是确定劳动报酬的依据,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有利于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对护理人员而言,良好的绩效考核有利于护理人员发现自身工作中的不足,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责任感,同时绩效考核为护理人员创造了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有利于充分调度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研究构建的三级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有助于解决当前医院临床护士绩效评价中评价工具过于主观的问题。另外,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护士绩效奖金三次分配有助于解决目前护士收入仅与临床科室效益挂钩,而与工作量和工作质量关系不大的弊端,使绩效分配向工作量大、技术含量高、风险大的护理岗位倾斜,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从而稳定护理队伍,降低护理人员离职率。

3.2 护理人员三级绩效考核建议案的科学性

3.2.1 理论依据 护理人员三级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研究是在结合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对相关概念进行了反复推敲,并严格遵循平衡计分卡理论和绩效结构理论等广泛应用的绩效考核理论,初步形成临床科室分类模型的各级指标。临床科室绩效考核指标选取时充分考虑临床科室工作量、工作难度、管理效果及经济收入等方面,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指标选取时充分考虑工作量、工作能力和态度等方面,综合考虑自评与他评,正真体现多角度、全方位的考核。

3.2.2 德尔菲法确定建议案指标 本研究在专家函询的过程中,选取的专家均为医院资深护理管理人员,他们具有丰富的临床管理工作经验,从而保证了指标来源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本研究严格按照德尔菲法的筛选标准,经过2轮函询,最终确立了各级指标。两轮函询问卷的回收率都为100%,满足统计学要求并体现了专家们相当高的积极性。专家的权威系数在0.7以上,说明专家的预测是建立在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之上,有较高的可靠性。

科室护理绩效考核方案范文第2篇

【摘要】:目的:探到绩效考核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方法:通过制度考核标准、岗位标准、加分及扣分标准来调动护师工作效率及服务质量。结果:实施本方案后护理质量、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明显增强护理人员积极性、责任心、满意度,使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关键词】:绩效考核应用评价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疗和护理质量得效果,甚至患者生命安全[1]。由于传染观念的影响,大部分消毒供应中心绩效考评和分配机制不完善,严重挫伤工作人员积极性,也制约了学科的专业发展,我院自2011年6月起尝试进行了绩效二次分配改革,分配方案力求简单实用、方便操作,公开,公正,公平,经过半年的实践和改进,取得一定的成效,现在介绍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我院为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床位1000张,消毒供应中心位于住院部一楼,手术室位于四楼,为集中式供应,共有人员23名,其中护师17名,护工6名。

1.2方法

1.2.1岗位放置,根据工作需要岗位放置有洗中班,手术器械包装中班,临床包装班,消毒班,发放班,下收下送班,根据各岗位工作量设置去污区组长,检查包装区组长,消毒组组长,发放区组长,临床组组长,明确各岗位职责并制定各岗位质量控制标准.

1.2.2各岗位分值放置按照风险系数,工作量制定岗位分值,原则上向脏、累、责任风险高的班次倾斜,洗中班,手术器械包装中班分值99,临床包装,消毒,下收下送班岗位分值98.5,发放班分值98,各组组长在组员基础上上升0.5分

1.2.3制定绩效考核标准,科内每位护士,按照遵守劳动纪律,操作规范,工作质量,团队精神,临床满意度,参加业务学习及理论知识考核,技术操作培训及考核情况,制定相应扣分标准,从0.1—5分不等,也根据护理差错,护理缺陷,发表文章,收到临床科室表扬及点名批评,加班等制定科室加分与扣分标准从0.1—5分不等。

1.2.4计算方法:每位人员得分=岗位分值-扣分+科室奖励分,每位人员绩效工资=科室人员绩效工资总额/科室人员考核总分*每位人员得分

1.2.5实施考核与反馈1)护理部考核:每日定期检查工作,科室做好记录。2)科护士长考核:每日定期检查工作,不定期下科室检查指导,科室做好记录。3)护士长考核:每天检查各个岗位人员的工作情况,每周收取临床科室征求意见,了解临床科室人员对每位工作人员的满意度,并做好记录。4)院感考核,每周小组长按照质量标准检查每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并做好记录。5)考核反馈:建立绩效考核登记本,记录每月工作质量及考核情况和护理部检查反馈结果,并结合各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汇总,需加分或扣分者在相关栏内,注明理由,每周科务会上公布考核结果,使工作人员逐渐减少或消除消极行为,在科内形成激励机制。

2、评价

实施绩效考核以来,临床满意度由原来的85%提升至95%,质量考核分值由原来的92%提升至99%,护士的责任心明显增强,幸福感明显得到提高。

3、讨论

3.1转变观念是消毒供应中心发展的关键,旧的管理方式和奖金平均分配的模式已无法适应现代消毒供应中心发展的需求。实施绩效考核后,使他们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认识到护理质量管理不仅仅是护士长的事情,而是与每个护士每时每刻的护理工作相关,护士才是护理质量管理的基础[2]。我科从2011年5月开始实行绩效分配新方案,打破了传统的奖金平均分配的局面,向责任心强,风险承担系数高的岗位倾斜,方案尽可能公平,公开,公正,及时纠正偏差,通过经济杠杆作用,充分调动了每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2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加强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是护理管理的中心任务[3]。实施绩效考核后,不断提高每位护士责任感,促进工作效率及业务水平提高。工作人员均对照标准自行检查,相互比较,及时规范自己的行为,使差错事故的发生明显减少。

3.3临床科室满意度的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满意度每周测评1次,实施绩效考核后,所有工作人员均能积极主动为临床服务,临床满意度明显提高。

3.4护理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医院护理管理的改革的重要内容[4]。实施绩效考核取得了实效,护士长管理采取数据、事实说话,奖励有理有据,扣分扣得心服口服,极大提高护士长执行力,由于人员素质整体提升,进一步规范和促进消毒供应中心的专业化发展的基础。

该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虽然不断进行了调整、补充,但仍有不完善的地方,有利于我们今后进一步细化。

参考文献

[1]钟秀玲医院供应室的管理与技术【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3

[2]许燕玲曹进文科学配置护理人力资源中心问题与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1):997-998

科室护理绩效考核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成本核算;绩效管理;绩效考核;绩效分配

一、绩效改革背景

我院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以收入为主导的成本核算奖金分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激励作用,但也暴露出很多弊端和问题:第一,科室提成比例各异,难以反映不同科室医护实际工作量和服务质量。第二,因收费价格的局限性无法体现不同医疗服务项目在技术和风险上的差异。第三,医院缺乏科学化的绩效管理工具引导,未建立起相关考核体系。第四,科室内部分配存在“吃大锅饭”现象,未能拉开档次。第五,奖金核算粗放化,成本控制效果不明显。随着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级医院评审标准以及我院自身发展的要求,绩效改革势在必行。2013年底医院引进美国哈佛RBRVS(Resource-basedrelativevaluescale,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比率)评估系统。其主要内容是把医师的工作量、开业成本和所受专业培训的机会成本作为资源消耗因素,测算出医师每次服务的相对值,客观的计算出医师的劳务报酬。为了公正评价医务人员劳务报酬,RBRVS被国内多家医院引用,成为绩效改革,提升医院管理手段的有效评估工具。

二、指导思想与实施步骤

1.指导思想

按照国务院公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的精神,从优化医院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成本管理、减轻患者负担目的出发,确立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兼顾公平、差距合理,坚持向临床一线及关键岗位倾斜,同时兼顾平稳过渡的原则。

2.实施步骤

第一,科室调研访谈。全面掌握科室目前开展的医疗服务项目、内部流程、工作量、人员结构、岗位以及设备利用情况等。第二,确定绩效总量。对医院近三年的经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医院发展的战略目标,确立绩效总量。第三,建立绩效类别,确立绩效级差。按全院岗位分设为医师、医技、护士、机关后勤四大类,将各系列绩效级差设计为医>技>护>机关>后勤。第四,设立各类别工作量的KPI评估标准,建立相对应的考评体系。第五,划分核算单元,建立核算单元成本控制制度。第六,建立新绩效管理考核分配方案。进行新旧方案对比分析、数据测算。第七,新绩效分配方案正式试运行。及时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修正、跟踪并予以解决。

三、具体做法

1.绩效制度中科室承担成本项目的范围及比例明确西药费、中药费、材料费(含血费),不纳入绩效方案中核算,鼓励开展医疗服务项目,控制药品比例和材料收支平衡。将核算单元成本分为两大类:可控成本及耗材类。低值耗材收支核算与绩效核算结合,可以避免材料漏收和浪费,降低医院成本。2.医师绩效奖金计算绩效奖金=医师工作量×绩效费率-科室可控成本3.医技科室工作量绩效计算(科室收入-耗材成本)×绩效费率+工作指标(KPI)×件数单价-科室人员工资4.护理人员工作量绩效计算护理费+护理治疗费+标准护理时数单价×(床日数+入院人数×3+出院人数×3)-科室可控成本四、绩效考核与分配我院成立绩效办公室,专门负责统筹全院绩效管理的实施工作。根据岗位特点,制定工作量、效率、药品管理、患者满意度、指令性任务等指标评分标准,由相关职能科室定期对核算病区进行质量管理考核,考核结果直接与科室绩效挂钩。各核算单元实行“院科二级分配制度”,其分配原则:第一,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各科室成立“绩效奖金分配小组”,由科主任或医疗组长、护士长及职工代表2-3人组成,科室二次分配方案必须由科内讨论通过,报医院备案后方可执行。第二,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原则。根据内部岗位特点、技术水准、风险程度、责任大小、工作质量与数量、服务态度、劳动纪律、经济效益等因素,合理拉开差距。第三,门诊挂号、手术分配到人,病房分配到组,主刀医生比例必须高于助手原则。这种做法既体现多劳多得,又兼顾团队合作。第四,专职门诊医师绩效不得高于同级别住院部医师绩效奖金的原则。第五,同工同酬原则。五、绩效改革成效经过一年的绩效改革,我院将RBRVS理论评估系统应用于医院绩效和成本控制管理的实践研究。其作法彻底改变了原来以收减支结余提奖为主导的科室核算分配模式,运行一年,已初见成效:第一,观念改变,大家节约意识、成本控制理念增强。第二,医疗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进一步提升,病人满意度增加,病人满意度由2014年的90.78%上升到2015年的95.41%,从而医患纠纷减少。第三,通过绩效手段优化医院内部管理流程,充分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及效率,提高医院各层面业务能力及管理水平。第四,医院业务收入稳步增长,各项工作量指标明显转好,并有效控制医疗成本。与去年同期对比,业务收入增长16.94%;门急诊人次累计增长3.63%;出院人数增长9.35%;平均住院天数下降0.2天;手术台数增长12.7%,三、四级手术所占比例上升;不计价低值易耗成本不随收入上升反而下降近16.9%。第五,充分调动广大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鼓励高精尖医疗项目、推进新技术的开展。通过量化工作量的考核,实现个人劳动价值,稳定职工队伍。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能激发全体职工的潜力。我院的绩效改革省内率先,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通过绩效试点,形成有参照、可调节、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对实现医院长远战略性目标,走精细化管理之路,全面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我院做法值得省内外兄弟医院借鉴与参考。

作者:姚庆 康盛兰 邱媛媛 罗欣 单位:江西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参考文献

[1]李磊,夏景林,罗力.RBRVS在公立医院薪酬分配改革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4(11):42-45

[2]余璐璐.以绩效评价为基础的医院奖金分配制度改革研究[J].中国医院,2014(6):49-50

[3]刘烨.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经济师,2014(10):257-258

[4]何思忠,孙礼侠.芜湖市某公立医院基于绩效的薪酬管理体系初探[J].中华医院管理,2013(10):724-726

[5]郑大喜.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临床的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J].现代医院管理,2010(6):7-10

[6]吴剑,叶金松.RBRVS评估系统在医师绩效管理中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医院,2013(2):49-51

[7]朱永生,闻浩.以工作量为基础的绩效管理与奖金分配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2(4):5-7

[8]陈民,金玲,魏晋才.医师绩效评估系统的实践体会[J].卫生经济研究,2012(4):18-21

科室护理绩效考核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护理绩效;绩效考核;分配方式;创新及问题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3213

在医院里,护理与医疗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是整个医疗作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医、技人员的工作内容相比,护理服务具有工作量大、工作涉及面广、技术含量相对较小、专业服务立项少、收费低、群体占比高的特点。正是这些专业特质决定了构建护理人员综合绩效评价框架的维度和考核的内容。

1护理绩效考核分配体系的实施背景

长期以来,在医院的劳务分配中普遍采用收支结余按比例分配,护士所得直接与科室经济效益挂钩的模式。由于目前医疗服务定价机制中存在劳务价格的倒挂现象,这种分配模式最终引起了护理人员的劳务分配与其服务内涵和劳动价值相背离,造成分配秩序倒挂,激励机制失灵,人力资源配置引导失灵。医院临床一线科室护士工作积极性和事业忠诚度降低,急、危、重症病房不但人难招且辞职率高,人护理人员队伍不稳定等情况不断出现。

以上现象引起了院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从2011年起我院开始着手对医院护理的管理模式及护理工作量及工作质量的考核、分配路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制定了护理绩效考核―分配方案,于2013年7月开始实施至今。

2护理绩效考核分配体系的框架设计

根据国家医改精神及卫生部《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卫医政发〔2010〕108号)、《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卫医政发〔2011〕96号)文件中相关要求,结合绩效管理原则和护理工作的目标和我院护理人员的实际工作习惯,医院决定建立并实施BSC与KPI相结合的护理绩效考核体系。内容涵盖工作质量、满意度及卫计委关于护理工作管理的其他重点管理考核指标。主要包括:

(1)设置护理人员岗位奖。以本市最低工资标准设置护士岗位奖,按各单元编制护理人员数量发放。对急、危、重症及高风险科室适当提高标准实施倾斜。

(2)将日常护理工作量区分为基础护理工作量及护理治疗工作量,依据技术和风险要求,分别赋值体现。测算全院各护理单元的平均护理时数,将各专业间不同技术要求、风险程度的护理工作同一量化为可比工作量系数。

(3)各单元的绩效工资总额=本单元编制护士人数×岗位奖标准+基础护理工作量分值×工作量系数+护理治疗量分值+(―)质量、满意度等考核奖励(处罚)金额。

(4)个人的绩效奖金由科室护士长按各人出勤、职务、岗位、班次等考核情况进行统计、考核及分配。

3护理绩效考核分配体系的创新及亮点

(1)护理绩效考核分配方案设计过程中,美国哈佛大学的RBRVS价值评估理念,“平均护理时数”标准以及二维均衡绩效管理考评―分配模式等国内外先进的考核工具和方法的采用,在理论依据、考核分配模式及实施方法上保障了新方案更具备科学性和先进性。

(2)方案在制度设计层面上实现了卫计委关于“薪酬分配向临床一线护理工作量大、风险较高、技术性强的岗位倾斜,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管理要求。我们欣喜地看到,新方案实施后临床科室特别是护理技术要求高、风险大的急、危、重症科室均在分配中排在前列,而专业技术要求相对较低、工作内容单一、风险小的科室则相对靠后,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护理薪酬分配的正确排序、分配结果的公正和透明。

(3)实施后的护理岗位薪酬支付水平,是依据市人社局公布的年度人力资源市场职业(工种)工资指导价位、工资指导线和人工成本水平结合我院规模按高标准进行的设定,为如何合理确定护理劳务价格提供了权威的劳资市场参考。

(4)薪酬结构的整体平衡上,以“建机制、保基本、兼顾效率和公平”的指导思想为抓手,将工作重心放在建立符合护理工作性质的绩效考核分配体系上;增设反映地区物价指数,保障护士基本生活水平的岗位奖;根据护理工作特点,将分配比例更多体现在护理专业内涵和岗位职责上,向无服务立项或项目收费低的基础护理倾斜。这样既兼顾效率要素又体现了公平,并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健康范围内。

(5)分配过程中,既综合考虑护士岗位、班次、职称、工作量等因素,又能根据本院护理管理的特点,灵活设置要素实施考核,分配办法更贴合护士工作习惯,方便计算,很快得到了护士们的理解和接受。

(6)方案推行的同时,实施护士整体岗位竞聘,开放了人员流动平台和通道,让护士与岗位间实行双向选择,动态平衡,护理岗位管理更趋公平、公正、透明。

4护理绩效考核分配体系的问题及改进思路

新的护理绩效考核分配方案经过半年的试行,在全院职工的理解和大力支持下,日趋平稳。今后需要逐步完善的地方:

(1)护理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是以平衡计分卡(BSC)结合KPI指标为基础设计的。BSC评价法的四个维度(财务、质量、客户以及发展成长)方案中只涉及了质量、客户和发展成长维度,由于项目标准成本库尚未建立,财务维度中关于成本控制、资产管理以及效率方面的评价内容急待厘清与完善。

(2)电算化手段仍然无法跟上,对核算的完成、信息平台的搭建,直至形成一体化成熟的工作成果均相去甚远。

(3)试行后,应探索建立绩效管理对护理质量及护士工作效率情况实施追踪评价的评估模型,用以实现对绩效体系进行持续改进及不断完善。

5结论

我院作为全区首家实行护理垂直绩效考核分配的医院,在探索建立医疗绩效评价体系和医务人员薪酬支付机制的研究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护理绩效考核分配方案的成功实施,形成了以绩效考核为导向的护理岗位和质量管理机制,对促进高素质护理队伍的形成,对促进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构建科学、系统、高效的绩效考核体系,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实施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不断完善符合绩效PDCA的管理模式,也是今后我们努力的方向。护理绩效考核分配的成功实施,也为今后医、技人员薪酬支付机制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获取了宝贵经验。

科室护理绩效考核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医院 绩效考核 管理

绩效考核是指企业在既定的目标指导下,根据实际工作建立特定的标准和指标,对企业员工的工作行为及其取得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估,并运用评估的结果对员工将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业绩产生正面引导的过程和方法,是企业绩效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绩效考核也是是医院现代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立有效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可以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增强医院的竞争力,同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核心应体现公益性,以社会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2009年我国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开始实施新形势下的医疗改革,在此次改革中明确提出建立规范的医院运行机制,改革要遵循公益性和社会效益原则,建议以服务质量和岗位工作量为主的综合绩效考核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医院考核体系是非常必要的。有鉴于此,本文以某市级公立三甲综合医院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医院绩效考核相关文献资料及该院原有绩效考核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较为科学、合理、全面的医院绩效考核体系。

一、该院绩效考核现状分析

该院始建于1941年,是市卫计委直属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占地面积30000 m2,建筑面积63063 m2,总资产3.9亿元。开设病床700张,附设眼科医院、心血管病医院及47个临床医疗和医技科室,其中眼科及心血管内科是市重点学科,老年病科是市优势专科。医院现有员工1400余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300余人 ,博士、硕士学历200余人。

为体现按劳分配、按照岗位、工作量、业绩分配的原则,该医院在2004年制订了绩效分配办法,其主要内容包括:

(1)完善经济核算工作,加强经济管理:按医疗、医技科室,分门诊、住院收入进行核算;实行科室成本核算;管理费分摊;以科室收支结余为基础,通过服务效率、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率等指标,科学合理的考核科室工作绩效并核算科室绩效工资。

(2)规范绩效工资分配政策,激励一线人员的劳动积极性。

(3)工作量的计算办法:科室直接收入项目,如床位费、挂号费、治疗费、检查费、调温费、材料费、护理费、诊查费等100%直接列入科室收入,手术费10%-20%作为手术科室手术补贴,扣除补贴后的50%记入科室收入。

(4)成本的计算办法:科室成本分为直接支出和间接支出,直接支出包括:药品、卫生材料、氧气、微机耗材、办公用品、洗涤、纸张、被服、维修、工资三金、岗贴、夜班费、电话费、复印费、细菌培养费。间接支出包括:水电费、取暖费、排污费、仪器折旧费、房屋折旧费、保洁费、管理费分摊。

(5)行政后勤部门绩效工资计算:根据行政绩效考核,发放平均额度按全院医疗医技科室绩效工资平均数的70-80%发放。

该方案初步具备了比较完善的绩效考核方案,充分发挥了绩效考核结果正向激励作用。但该方案的绩效考核目的不明确,缺乏战略性和导向性,某些考核指标不适当,缺乏合理性和客观性,考核要素不完善,缺乏整体性和前瞻性,同时在新的医改形势下考核方案需要进行修改以便充分体现医院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原则。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本项研究采用“医院”和“绩效考核”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专业数据库进行检索,下载相关论文进行阅读分析总结,同时参考国家相关政策文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相关论著、网站等,同时分析、归纳和总结文献资料。

(二)实地访谈法

为了更加细致深入的了解该院的绩效考核的实际情况,对一些相关人员进行实地访谈,访谈对象包括负责绩效考核相关工作的领导、人事科、经管科、财务科等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临床科室医务人员,以便准确、全面地掌握该院绩效考核工作的真实资料。

(三)个案研究法

本研究收集整理了该医院所有的相关资料,包括医院的基本情况、原有绩效考核办法等。分析研究医院绩效考核实践,从正反两面进行考量,总结出其合理之处与不足之处,从而为提出了医院绩效考核改进和完善的对策建议提供现实依据。

(四)归纳总结法

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该院绩效考核的经验,综合运用绩效考核理论、激励理论、目标管理理论等理论体系,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实用的绩效考核体系。

三、绩效考核体系的改进设计

该绩效考核体系参考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并结合医院的总体目标,从5个方面确立了临床医技科室及其中层干部考核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业务指标体系、医疗护理质量指标体系、服务质量指标体系、科室管理指标体系及科研教学指标体系)和职能科室及其中层干部考核指标体系。业务指导体系目的是评价科室的经济效益情况、工作量完成情况、合理用药情况等。医疗护理质量指标体系目的是评价科室医疗、护理质量水平。服务质量指标体系目的是评价科室的服务质量水平。科室管理指标送体系目的是评价科室的团队效力和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科研教学指标体系目的是评价科室的教学与科研完成情况。

(一)临床、医技科室及其中层干部考核指标

1、业务指标体系

(1)绩效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科室的业务收支指标和耗材损失率,由财务科计算制定细则标准并考评。

(2)业务效率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临床使用率、病床周转率、门诊人次、药品收入占科室总收入比例、门诊日志填写率和医疗保险指标完成,由医务科、医保办、门诊办、质控科制定细则标准并考评。

2、医疗护理质量指标体系

医务科、质控科、护理部、门诊办参考2008版医院管理评价指南中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指标,根据临床有病房科室、无病房科室、手术室、临床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的具体工作特点制定相应指标及细则标准,同时建立病例质量管理指标体系、要是管理质量指标体系及输血质量管理指标体系,根据这些指标及标准进行逐一考评。.

3、服务质量指标体系

主要包括服务热情、态度和蔼、着装整洁、文明用语、不拒诊患者;有无乱收费及行风廉政建设,其中行风廉政建设实行一票否决,由政工科、监察室、院办负责考评。

4、科室管理指标体系

主要包括科室行政管理、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各项任务、考勤工作、物资管理、设备管理及环境卫生,由院办负责考评。

5、科研教学指标体系

主要包括教学质量指标、科研质量指标、新技术开展指标及教学指标,由科教科负责考评。

(二)职能科室及其中层干部考核指标

包括履行岗位职责、科室管理、公文写作、完成任务情况(本年度工作目标分解计划执行等)及突发应急事件处置,由院办制定细则标准并考评。

四、实施效果

医院各项业务指标快速增长,医院门诊人数较上年增加10%,床位使用率增加6.15%。平均住院日减少1天,手术人次增加20%,医院总收入增加15%。

学科建设不断加强,新的绩效考核加大了新技术新业务的奖励力度,增加了科研质量指标,使临床医技科室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科研意思不断增强,加快了各学科尤其是重点学科建设速度,增强了医院核心竞争力。

科室管理工作不断改善,新的绩效考核体系对科室管理指标进行了细化,对中层干部的考核加大了科室管理的比例,中层干部不断提高科室管理水平,使科室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总之,本文分析了该院原有绩效考核体系,根据各科室不同的工作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确立临床医技科室及其中层干部考核指标体系和职能科室及其中层干部考核指标体系,建立一个符合该院工作特点,并且在操作上能够行之有效的相对完整的绩效考核体系,体现了公立医院公益性,以社会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的原则,经过新的绩效考核体系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力的促进医院的发展。由于时间和能力有限,本文对改进医院绩效考核问题的研究还有一些不甚全面和深入的地方,有待于在方案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合森. 改革背景下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成效与困境 [J]. 医院管理论坛,2015,32(1):6-8

[2]金玲, 王阿贞, 齐瑞利. 公立医院关键绩效指标考核体系研究综述[J]. 中国医院管理,2013,33(12):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