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外汇风险敏感性分析

外汇风险敏感性分析

外汇风险敏感性分析

外汇风险敏感性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外币贷款;风险管理;情景分析;压力测试;敏感性分析;在险价值

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企业将面临外币贷款中的汇率风险。通过借鉴国外企业外债风险管理中科学而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结合我国外汇管理体制以及企业的实际状况,建立健全外币贷款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有三十年,根据积极、合理、有效的利用外资的方针政策,截至2006年底,我国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854亿美元。

我国外债主要是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提供的贷款。这部分资金具有贷款期限长、贷款利率低等优点,深受企业的欢迎。在实际运作中,该部分外债真正承贷及还贷的主体是国内企业。一旦企业出现偿债能力的问题,将不可避免地将其转嫁给国内金融机构和国家财政,从而影响国家总体外债安全。

如北京奥林匹克饭店、中德合资武汉长江啤酒有限公司等均是因本币大幅贬值造成企业无力偿还债务而倒闭的。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对外币贷款的风险管理认识程度不够,对汇率风险的规避意识淡薄,相应的风险管理体系极不成熟,急切需要外债风险管理方面的理论指导与实务方面的经验。

二、现状考察

外债风险不仅从宏观上影响一个国家经济的稳定和信用,而且从微观上影响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目前,我国外币贷款使用企业已经开始关注风险管理问题,并着手使用一些基本的衍生工具来管理外汇贷款风险。然而在实际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例如,债务风险管理意识淡薄,“重筹资,轻还贷”和“圈钱”思想盛行;国有企业体制性缺陷造成管理者缺少长远的规划或者具体操作的随意性;缺乏风险管理意识,不能准确把握汇率和利率市场变动情况、熟知各种金融工具应用的专业人才;缺乏合理的外债风险管理激励约束机制和相应的风险管理工具等等。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金融系统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人民币汇率改革一年后,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从8.27元人民币/美元上涨至接近8元人民币/美元,年变动幅度达到3.3%。

由于人民币兑换美元、欧元及日元等主要货币每年都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汇率风险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外币贷款过程中值得高度重视的一个风险来源。

三、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主要是指由于企业经营收入货币与外债债务偿还支出货币的币种不匹配,在外债债务未清偿前,因汇率变动而产生偿债成本增加的风险。主要表现为收入货币贬值或支出货币升值导致借用外债单位的偿债成本上升。

目前我国企业外债汇率风险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其一,汇率制度改革后人民币汇率市场化使得人民币汇率的波幅趋大趋频,整体汇率风险增加。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直接后果就是较大幅度的升值。至2008年1月3日,人民币汇率已经达到7.27元人民币兑1美元,升值幅度达到12%。

同时,市场化后的人民币汇率更容易受到国际、国内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波动的频率、幅度将进一步扩大,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从而使外债债务的整体汇率风险有所加大。

其二,日元和欧元债务潜在风险大。日元和欧元一直是汇率波动较频,波幅较大的币种,欧元从2002年至2006年7月,兑换美元波幅达到60%以上。如果持有这两种货币债务的单位而不对其日元和欧元债务进行风险管理,未来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很大,并有可能超出债务单位所能承受范围,导致偿债危机,严重的将可能影响到企业的生存。

相对于固定汇率制度而言,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的波动幅度要大得多,因此对外币贷款企业带来的风险也增加了许多。而目前外汇市场汇率波动的特点是汇率走向更加无序化,影响汇率变动的短期因素更加令人难以捉摸,凸显汇率风险管理的日益重要。

汇率风险一般包括本币、外币和时间三个因素。在企业偿还外币贷款过程中,均需要以本币兑换成所需偿还的外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本息的偿还。在这个确定的时间范围内,本币与外币的兑换比例可能发生变化,从而发生汇率风险。

外币贷款的时间结构对汇率风险的大小具有直接影响。时间越长,则在此期间汇率波动的可能性就越大,汇率风险相对就越小;时间越短,在此期间内汇率波动的可能性就越小,汇率风险相对就越小。我国企业在外币贷款偿还过程中,由于产生收益的是人民币,而需要偿还的贷款都为日元、美元、欧元等外币,因此,这是一种典型的“货币错配现象”,收益与债务的不匹配给外汇贷款债务人平添了一层汇率风险。

根据外汇风险的作用对象及表现形式,通常将汇率风险分为交易风险、经济风险、折算风险及国家风险。

将汇率风险进行分类,有利于确定风险管理应采用的最有效的方法。

对使用外币贷款的企业而言,其还债过程中所面临的汇率风险是具有双面性的。由于汇率未来变动的方向、时间以及规模的不确定性,汇率的波动既可能减小企业的偿债成本,也可能增加企业的偿债成本,使企业遭受损失。如果汇率的波动方向是不利的,企业的收入货币本币相对于所借外币贬值,则企业的外币借款成本上升,企业遭遇损失。反之,如果汇率的波动方向是有利的,企业的收入货币本币相对于所借外币升值,则企业的外币借款成本下降,企业获利。

四、风险计量

准确度量外债项目所面临的汇率风险是企业管理层进行风险决策的必要前提。企业在进行外汇债务风险计量时可采用情景分析、压力测试、敏感性分析和在险价值四种常用的方法。通过该四种计量方式计算,一般可以满足企业财务从不同角度和侧重对风险的认识和分析。

(一)情景分析

情景分析是当市场风险监控人员预测会发生影响市场的重大事件时,就多个风险因素建立较为全面的模拟环境,应用于当前的头寸,以测算可能发生的盈亏的一种风险管理手段。在外债风险管理中,企业根据专业金融机构对汇率和利率走势的分析判断,分析企业外债风险。

情景分析为管理层更好地应付市场变化提供了有利的信息,是一种策略分析技术,可用来评估在发生各种不同事件的情形下,对企业外债的影响。

进行情景分析的关键首先在于对情景的合理设定;其次是对设定情景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以及由此对事态在给定时间内可能发展的严重程度和投资组合因此而可能遭受的损失进行合理的预测;最后得出情景分析报告。

情景分析方法简单、直观,但存在对汇率和利率走势分析主观判断的成分较大的问题。

(二)压力测试

压力测试是指将整个金融机构或资产组合置于某一特定的极端市场情况之下测定债务风险程度的一种方法。

在压力测试中,由测试者主观决定其测试的市场变量及其变动幅度,变量变化的幅度可以被确定为任意的大小,而且测试者一旦确定了测试变量,就假设了测试变量与市场其他变量的相关性为零,不用再担心测试变量与其他市场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它不需要探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不需要复杂的数学计算,所以比较适合债务风险的定性认识和一般流。

压力测试可以模拟市场任何因素的变动幅度,从而计算出企业外债的极限风险。

压力测试理论上并不复杂,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是市场变量相关性和测试变量的选择问题。压力测试的一个重要假设是所选测试变量与市场其他变量的相关

性为零。因此,变量的选择要考虑其是否真正独立于其它变量,是否有必要将一组变量作为测试变量,或进行二维联合测试。其次需要对分析的前提条件重新确认。进行压力测试,某一或某些市场因素的异常或极端的变化可能会使得风险分析的前提条件发生变化。某种在正常市场状态下有效运行的基本模型,在市场危机时可能也会失效。

每次压力测试只能说明事件的影响程度,却并不能说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与情景分析相比,压力测试只是对组合短期风险状况的一种衡量,可以说只是风险管理中一种战术性的方法,而情景分析则注重比较全面和长远的投资环境的变化,因而可以说是一种战略性的风险管理方法。

(三)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是指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研究单个市场风险要素的变化可能会对外债偿还成本造成的影响,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

敏感性分析首先需要风险管理者确定影响企业外债成本的主要变量;然后通过计算显示债务成本对各变量的敏感性。对于不同敏感程度的因素,企业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

敏感性分析计算简单且便于理解,在市场风险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分析的局限性在于它只能判断出外债偿还成本对风险因素的敏感程度,但不能反映不确定因素发生可能性的大小以及在各种可能情况下对偿还成本的影响程度。因此,在使用敏感性分析时要注意其适用范围,实务分析中一般结合VaR进行分析。

(四)在险价值(ValueatRisk)

在险价值就是在一定的持有期和一定的置信区间内,一个投资组合最大的潜在损失是多少。VaR是一种利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来评价风险的方法,它可以使投资人既知道潜在损失的金额,又知道损失发生的可能性。

VaR风险衡量方法适用面较广,适用于综合衡量包括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在内的各种市场风险。

在企业外债风险计算中多用历史交易资料模拟法,即根据历史的统计数据,计算出未来可能的汇率和利率分布,从而进一步计算债务风险暴露在一定概率范围内发生的最大损失。

历史模拟法是一种非参数方法,可以有效处理非对称和后尾问题,诸如非线性、市场大幅波动等情况,以便捕捉各种风险。但是,该方法计算出的VaR波动性较大,存在严重滞后而导致VaR的高估等风险。

虽然风险值评估法是公认的风险管理有效的计量工具,但也存在若干局限,主要体现在:

首先,该方法不能涵盖价格剧烈波动等突发性小概率事件,无法应对市场出现的极端情况,但往往正是这些事件给银行的安全造成最大的威胁。

其次,存在头寸规模的影响问题。在外债项目的VaR计算过程中,没有考虑头寸规模或大小对市场汇率和利率的报价的影响。但是实际情况中,不同规模的头寸在交易时价格是不同的。

一般而言,债权方可利用VaR模型进行风险测算和规避。而对于获取外币贷款的债务方,也可利用相关计量测试,分析该项目的风险得失,更为今后的财务策划提供实用的借鉴经验。

总体而言,各种风险计量的方法受到自身的条件影响,其应用范围、场合将受到一定的限制。

情景分析从更广泛的视野,更长远的时间范围来考察金融机构或投资组合的风险问题。这种具有战略高度的分析可以弥补VaR和压力测试只注重短期情况分析的不足。因此,情景分析应与VaR和压力测试结合起来,使得风险管理更加完善。

当单个模型的分析方法种类较多时,不同分析方法得到的结论也不尽相同。如在险价值分析中,可以采用历史分析法、蒙特卡罗模拟法等手段进行分析,得到不同的结果。究竟采用何种手段,该种手段风险分析的方法是否正确都是较难确定的问题。

五、结束语

由于我国对外币贷款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较晚,相应的管理体系不成熟、不健全。企业普遍存在金融风险管理的防范意识薄弱,缺乏相应的风险管理人才等问题。而在实际经营中,尤其在铁路、公路的外币贷款建设中,有些必须是通过将盈利所得的人民币兑换成相应的外币(美元、日元、欧元等),然后进行外债的偿还。在还债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外币贷款的价值会因为相应货币汇率的波动而变化。因此,利用何种工具对面临的风险进行计量是企业经营中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通过对企业外币贷款的汇率风险的分析,笔者选择了四种风险计量方法,对可能存在的金融风险进行测算,为企业外币贷款金融风险管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在具体实践中,笔者建议企业的管理者可以通过衡量企业自身抵抗风险的能力,选择相应的风险规避方式和手段,以更好地面对企业经营中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闫迄,杨丽.国际金融[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外汇风险敏感性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缺口分析;久期分析;VaR方法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7080

在金融竞争不断加剧,市场风云变幻莫测的今天,商业银行时刻面临着市场风险的挑战,试问商业银行如何能在市场风险的惊涛巨浪中引领未来,笑傲江湖? 毫无疑问,金融管理者应当掌握先进的市场风险管理工具,科学运用工具管理风险,才能在前进中把握好方向,在发展中掌握好平衡,以期获取成功。为此,有必要全面、客观、准确地认识市场风险管理工具,此为本文重点所在。

1市场风险管理的背景

从国际角度看,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偏重信用风险忽视市场风险,以致市场风险缺乏管理。20世纪90年代巴林银行、大和银行等国际银行倒闭事件的发生凸显了忽视市场风险的重大恶果,于是催生了1996年新的《资本协议》。在1996年的《资本协议》中,提出了两种计量市场风险的方法:标准法和内部模型法。对市场风险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重要地位,2001年了BASEL草案,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置于同一高度,可见其重视程度。

从国内角度看,市场风险也对金融市场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从1996年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来,利率的变化幅度大大增加。而在2005年央行也放松了对汇率弹性的限制,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这两种措施都增大了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市场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004年银监会《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对市场风险管理的程序及政策都做出了规定。

那么,对中国来说,市场风险具体体现为什么呢?依照其表述,“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商品价格等的不利变化而发生的损失的风险。”因此,市场风险可以分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价格风险,商品价格风险四种。

2市场风险管理计量工具介绍

有效地管理市场风险,应当遵循识别、计量、监测、控制的流程。而市场风险影响因素众多,涉及各种宏观因素,经济指标,具有复杂性、隐蔽性。因此计量对于它来说尤其重要,其计量工具主要包括缺口分析、久期分析、外汇敞口分析、敏感性分析、情景分析及风险价值计量法等。以下重点对缺口分析、久期分析及风险价值计量法展开介绍。

21缺口分析

缺口分析是衡量利率变动对银行当期收益影响的方法。其优点是简便易懂。其原理是:将银行所有的生息资产和付息负债按照重新定价的期限划分,在每个划分的期限内,将利率敏感性资产减去利率敏感性负债,再加上表外业务头寸,得出该段期限的重新定价“缺口”,该缺口乘以假定的利率变动即可得出利率变动对净利息收入的影响。即可以表示如下:

利率敏感性缺口(Gap)=利率敏感性资产-利率敏感性负债

净利息收入变动(ΔN)=利率敏感性缺口(Gap)×利率变动(Δr)

缺口分析作为一种静态的分析方法,存在的缺陷有没有考虑基准风险,不能处理衍生工具,不能全面分析整个资产负债期限结构对利率的敏感性等。

22久期分析

久期分析也称作持续期分析,是衡量利率变动对商业银行价值影响的一种方法,相比缺口分析更为先进。其原理是:对各个时段的缺口赋予权重,通过加权平均,获得小幅利率变动对银行整体经济价值产生的影响。久期分析从更大范围研究了利率对银行价值的影响,因为市场利率变动不仅对敏感性资产和负债产生影响,也对非敏感性的资产、负债的价值产生影响,久期分析把对非敏感性的资产、负债涵盖下来,有助于实现对股东权益价值的风险管理。

久期被定义为商业银行资产或负债以现值的形式回收期价值所需的时间。其公式为:

D=nt=1t×Ct(1+r)tP0=nt=1t×Ct(1+r)tnt=1Ct(1+r)t

其中,D为久期,Ct代表金融工具第t期的现金流量,P0为金融工具现值,t表示金融工具发生至今的时间,r为市场利率,n表示金融工具发生现金流的次数。

P0为金融工具现值,为了研究P0变动幅度与利率的关系,对P0取r的微分并除以P0,可得:

d[P0]r=nt=1-Ctt(1+r)t-1(1+r)2t×Δr=-nt=1Ctt(1+r)t+1×Δr=-D×P0(1+r)×Δr

因此

d[P0]rP0=-DΔr(1+r)(1)

由此式可以知道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与久期数值大小正相关,久期值越大,资产负债的价格对利率变动越敏感。

接着,久期缺口Dgap的公式为:

Dgap=DZ-FZ×DF

其中DZ表示资产平均久期,DF表示负债平均久期,F表示总负债,Z表示总资产,FZ称作负债资产系数,该式表明,久期缺口为资产平均久期减去按负债资产系数调整后的负债平均久期。

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又可得:

Z=F+Q

F,Z,Q分别代表负债,资产,所有者权益的市场价值,根据式(1)可得

ΔQ=ΔZ-ΔF=DZ×Δr1+r-(DF×Δr1+r)

因此ΔQZ=-DZ×Δr1+r-(-DF×Δr1+r)Z=-(DZ-FZ)Δr1+r

即ΔQZ=-Δr1+rDgap

降23风险价值(VaR)方法

VaR方法指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一种金融资产受到正常市场波动而可能发生的最大损失。可以表示如下:

P(lost>VaR)=1-a

其中置信度为1-a,如果持续期为一天,置信水平为95%,银行的VaR价值为10万元,意味着银行在一天内发生的损失大于10万元的最大概率不超过1%。风险价值通过定量模型估算出来,而估算风险价值模型技术包括方差-协方差法,历史模拟法及蒙特卡洛法。

VaR方法超越了传统计量方法的局限,成为业界和监管部门计量监控的主要手段。其具有优点:一是结果简明,容易掌握;二是量化显示,反映清晰;三是计算简便,不失科学。

其计算原理如下:假设商业银行某一项资产期初价值为P0,持有期收益率为R,R的期望及方差分别为μ及ρ2,所以该项资产在持有期时间内期望价值为P=P0(1+μ)。假设R遵循正态分布,在给定置信度水平下,就可以推知R的最小值R*,所以该资产在未来限定时间内最小价值P*=P0(1+R),则风险价值为:

其中b代表置信度为a的情况下正态分布曲线上的分位点,在这个点上曲线取得最小值,代表了资产可能达到的最低的收益率。该分位点可以通过查正态分布表获得。

3市场风险管理计量工具的应用分析

为了更清晰地展现三种方法的分析效果,以下将构造三个案例来展示如何应用这三种工具。

31缺口分析应用

搜集了8家大型上市银行2000―2013年的财务数据,包括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及平安银行。因为其内部具体的敏感性资产难以准确获得,而本文仅展现缺口分析的一般分析过程,因此权且以一般贷款作为银行的利率敏感性资产,以一般活期存款作为利率敏感性负债。根据8家银行的年度数据对敏感性资产和负债取平均数再相减,计算得出8家银行的平均敏感性缺口,同时查询年度利率变动表,得出利率变动值,可计算出数值。由上表可知,在2000―2012年中,以上8家银行均普遍存在利率敏感性负缺口,利率的正向变动将会促使银行净利息收入下降。无论银行存在正缺口还是负缺口,缺口绝对值越大意味着利率风险越大,因此,银行应当尽力缩小利率缺口的数值。由表3可知,研究对象8家银行的利率缺口均值2000―2008年中有上升趋势,并于2008年达到绝对值最高(186)。而2009―2012年利率敏感性缺口有缩小下降的趋势,表明了银行业控制利率缺口能力的提升,也意味着市场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

32久期分析应用

因为久期分析涉及到银行各项资产负债,数据难以获得,因此做出假设以供分析。假设一家银行仅有三类资产:现金120亿元,收益率12%,最终偿还期为5年的贷款760亿元,收益率10%,最终偿还期为8年的国库券300亿元。商业银行的负债由年利率4%的1年期定期存款600亿元,和年利率为5%最终偿还期为5年的大额存单300亿元构成,该银行股本占总资产237%,为280亿元。假设利息按年支付,库存现金不产生利息收入,可得久期分析见表4。

该银行久期缺口为:33VaR方法应用

商业银行面临着各种投资机会,如何在众多投资机会中识别其中蕴含的风险,VaR是一个有效、可操作性强的方法。可以举出以下例子来说明其应用。假设商业银行拥有500万元的投资资金投资股票深发展(000001),求99%的置信水平下一天的VaR(风险价值)为多少?

采用静态参数法估计数据的均值和方差,选取深发展股票(000001)2013年1月4日到2013年6月4日股票收盘价共98个样本,计算其简单收益率R=(Pt-Pt-1)/Pt-1,得出其收益率分布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知在这研究期间该分布接近正态分布,因此可以依照VaR的估计方法来估计其最大可能损失,根据其结果可知收益率标准差为003439,查询正态分布表可知置信水平99%下对应正态分布曲线上的上b分点是233,根据VaR的计算公式可以算出接下来一天(即6月5日)最大可能损失为:

因此银行可以通过VaR计算最大风险,从而来评估、辨别、选择其经营的投资产品。

当然,真正建立模型预测的时候需要的样本数据远远超出本例,而且金融数据的分布远远没有正态分布那么理想化,所以VaR实际应用其实比以上简单分析复杂许多,但是本文仅介绍VaR分析方法的最简单原理,因此不再深究。

综上,本文对市场风险管理工具的原理及应用做了简单的介绍,以期读者对其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掌握好市场风险计量工具是实现从感性认识风险到理性认知风险的转变,是实现从被动适应风险到主动管理风险的转变,是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关键,也是商业银行发展的时代要求。为此,银行从业者不仅要从原理深刻理解,更应当付诸实际,在应用中掌握、提高。

参考文献:

[1]严超喜,程希骏商业银行缺口分析与管理研究[J].财政与金融,2002(3)

[2]张剑光,刘江涛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风险计量及波动性研究[J].理论园地,2009(9)

外汇风险敏感性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汇率风险;“走出去”战略;奥康集团;投资模式

中图分类号: G267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汇率风险下的中国企业“走出去”现状分析

(一)当前汇率多变环境下我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困境

1.缺乏国际竞争力,汇率风险相对高

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还相对缺乏,主要是我国的科学技术、创新能力较发达国家还较为薄弱,并且在生产过程中,缺乏核心竞争力。因此,我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因汇率变动而遭受到的价格冲击较大,使其面临损失的可能性增大。

2.发展平衡度不够,对外投资模式单一

我国企业发展平衡度不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从企业整体来看,各企业多数属于劳动密集性产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会因劳动力成本过高等问题使得成本上升,汇率变动过大则会导致企业合作商的流失;从单个企业来看,我国企业当下内部发展优化不足,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实力不够雄厚。

3.缺乏管理能力,抗风险能力差

当下我国企业在“走出去”的国际化经营管理能力处于较低的水平,加之我国政府并没有出台较好的风险管理机制,这导致我国企业在面对各种汇率风险时,无法做出有效的抗风险决策。

(二)汇率变动对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影响分析

1.汇率变动对企业的货币选择的影响

汇率风险主要包含交易风险、折算风险与经济风险。各类汇率风险的影响程度及规避程度大致成正相关,其中货币贬值所导致的折算缩水影响程度较大。因此,我国企业选择“走出去”的方式多半以“绿地投资”或跨国并购为主,直接用币值稳定的外币进行国际化经营,或用同种货币进行成本与销售的结算,这都要求企业与国际市场的信息是对称可靠的。

2.汇率变动对企业的投资模式选择的影响

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其主要的国际投资模式是国际间接投资与国际直接投资,在国际间接投资方面,企业以购买国际市场上的有价证券为主,因此企业会以汇率风险的变动为参考因素之一对证券进行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在国际直接投资方面,企业主要有绿地投资、褐地投资、跨国并购等模式。

案例分析:奥康鞋业集团的成功实践

(一)奥康集团“走出去”的合理性分析

1.降低劳动力成本,维持企业利益

奥康集团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成本较为敏感。而汇率风险下劳动力成本必然会上升。因此,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企业需要将厂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奥康集团选择在印度、印尼等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获取更低价的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使其减少在汇率风险下所遭受的损失。

2.对汇率波动敏感,国外投资规避风险

我国大部分企业对汇率的波动较为敏感,而在国外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规避汇率风险。奥康集团的“美元进出”模式使其在人民币汇改的情况下仍确保了企业合理的利润,使其在国外市场的占有率有所上升。

(二)奥康集团成功“走出去”的经验

1.建立客户基础,设立合同规避

奥康鞋业一直秉承以诚为主的经营理念,建立了强大的客户基础。同时,奥康集团在交易过程中,能够合理运用合同中设立相应的条款来规避汇率风险,使其在交易过程中能够在较大的程度上规避汇率风险,维持企业的收益。

2.选择同种货币,内消汇率风险

奥康集团在面对人民币升值这类经营风险时,其主要的原材料用美元从国外进口,同时用美元出口,用同种货币来计算“成本”和“出口”,内消了汇率风险。使得奥康集团在严峻的汇率风险环境下仍能保持其经营利润。

3.树立品牌意识,增强创新能力

能够在汇率风险情况下仍保持高额利润,坚持走高档品牌为主的贸易意识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奥康是以生产中高档产品为主。同时,奥康集团在与GEOX公司通过合作吸收核心技术并进行创新,使奥康的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在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下,我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种种的困境与限制,这其中存在着企业本身的管理缺失,也有政府、银行等多方的政策或业务的不妥,而要解决如何在国际市场上规避汇率风险,使企业成功走出中国,面向世界,也要靠企业、政府等多方的共同努力。因此,企业应树立汇率风险防范意识,将汇率风险管理的理念融入经营管理中,并利用政府、银行所提供的合适的金融产品,以形成企业、政府、银行等多方共同合作的汇率管理体系。

(二)一些建议

1.企业层面

(1) 发挥集群效应,建立跨国联盟

在产业集群层面,外贸企业应积极发挥集群效应。从集群产业内部来看,这将有利于集群内部优势的集合与发挥,在内部交易时可以对计价货币进行汇率估计,有利于内部公平交易;从集群外部来看,集群与外部公司进行交易时将更具有国际竞争力,规避汇率风险。

(2) 培养防范意识,选择合理投资区位

企业所选择的出口商品、建立企业及跨国并购的区位应是市场环境稳定、有一定优惠政策的区位。市场环境的稳定有利于该国汇率在国际市场上的相对稳定,可以使企业的汇率风险大大减少;国家的优惠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汇率风险。

2.政府层面

(1)加大融资渠道,给予企业补助

政府应给予企业一定的补助,以增大企业初入国际市场存活的可能性;同时应拓宽国际融资渠道,放宽融资条件,并对各国汇率的变化进行动态掌握,进行警报提醒,以便企业了解各项动态,规避汇率风险。

(2)完善公共服务,提供信息平台

政府应完善基础设施,特别是对信息服务平台的完善,是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必要措施。提供完善的信息服务平台,可以使外贸企业的信息与国际市场的信息保持对称,使企业不会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对汇率风险的对策决策失误。

(1)优化政策体系,缓和投资环境

优化政策体系,可以在允许的条件下放宽外汇管制、对外投资额度的限制,使更多的新兴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1]田丽婕.外贸企业对汇率风险规避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2(02)

[2]祝波,薛求知.企业经营汇率风险的适应性管理框架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1(01)

[3]韦治辉.综合运用金融手段规避汇率风险[J].中国金融.2011(06)

[4]徐则荣.我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2(03)

[5]杨黎.中国涉外企业汇率风险度量与规避[J].商品与质量.2012(03)

外汇风险敏感性分析范文第4篇

一、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披露准则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制度主要是2006年财政部的《企业会计准则》和2006年证监会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前者是基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准则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准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的,其中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第24号《套期保值》、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这四项准则对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作了详细的报告。后者第四章临时报告及第五章信息披露事务管理与金融衍生工具披露相关。主要披露内容:第一,上市公司应当在有关各方面就重大事件签署意向书或者协议时,即时履行重大事件的信息披露义务。第二,公司证券及其衍生品种交易被中国证监会或者证券交易所认定为异常交易的,上市公司应当及时了解造成证券及衍生品种交易异常波动的影响因素,并及时披露。

二、XX航空公司以及有关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介绍

XX航空公司是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批复同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并获准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发行完后向香港联合交易所及伦敦交易所申请上市。主要从事提供国内、港澳台地区及国际航空客运、货运及邮运业务。为了避险保值,XX航空公司主要使用了油料、利率、汇率衍生合同等衍生金融工具并采用公允价值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计量和披露。

三、XX航空公司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情况分析

根据XX航空公司2009-2014年的定期报告和临时公告发现,6年间该航空公司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相关信息的披露主要不同在于2011年前对油料衍生合同、利率衍生合同、汇率衍生合同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披露,而2011-2014年更多的在于对利率、汇率衍生合同详细披露。

(一)定性分析。定性分析主要关注的是衍生金融工具协议签署披露以及对于市场风险中的利率分析、外汇风险以及价格风险的披露,并关注是否在报表或者附注中专项列出等。第一,衍生金融工具种类:2009-2011:油料衍生工具、利率衍生合同、汇率衍生合同;2011-2014:利率衍生合同、汇率衍生合同。第二,六年间对签署协议都未披露。第三,六年间风险都在附注中专项列出。第四,六年间都未对损益原因披露。

(二)定量分析。定量分析的项目包括套期公允价值、金融工具利得和损失、信用风险敞口以及流动分析的到期期限分析。还包括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条件计量基础、套期工具表述,被套期风险性质,估值技术和假设、描述性信息风险及流动风险管理方法等。因为考虑到六年间其定量分析极为相似,因此以2014相关资料为例进行分析。第一,确认条件。衍生工具属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和负债,但是被指定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衍生工具、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投资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工具除外。第二,计量基础。公允价值计量。第三,估值技术。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参照实质上相同的其他金融工具的当前公允价值、现金流量折现法和期权定价模型等。第四,衍生金融资产负债情况。衍生金融资产期末余额1761000,衍生金融负债期末余额7712000。第五,公允损利。衍生金融资产公允变动-1063000元,衍生金融负债公允变动2170000元。第六,信用描述。主要来自货币资金和应收款项,信用风险良好。第七,利率风险。利率衍生合同的公允价值是考虑了相关互换协议的条款,并用短期利率定价模型计量,该模型主要输入的参数包括短期利率预期波动率和远期LIBOR利率取现。第八,外汇风险。进行了外汇风险描述以及敏感性分析。第九,航空油料价格风险。2014年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倘若平均航油价格上升或下降5%。第十,敏感分析。假定除汇率以外的其他风险变量不变,人民币兑换美元、欧元和港币的汇率变动使人民币升值1%将导致利润和股东权益的变动增加情况进行敏感性分析

(三)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情况。在对XX航空公司2009-2014年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定性、定量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中发现存在如下几个问题:第一,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只是在表外披露,很容易造成信息使用者忽略这些信息。第二,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的披露分散在报表的各个章节,不利于报表使用者的阅读和理解。第三,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信息披露不够详细,只是点到为止。比如,提到所签订的合同,但未完整披露所签订衍生金融合同的种类、交易目的和理由、期权费或保证金、标的物、签订日期等等。除此之外,披露了损益变动情况,但是未对损益变动的原因进行分析。第四,信息披露不及时且不规范,信息使用者不能及时有效地得知企业衍生金融工具使用的相关情况。

四、完善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

外汇风险敏感性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银行风险 银行危机 预警指标体系

一、银行风险与银行危机预警体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曾对15个发展中国家和5个工业化国家在1970-1995年间发生的76次货币危机进行调查,研究表明,银行体系的各种不稳定风险因素在转化为银行危机之前都有一定征兆(Alejandro Gaytán and Christian A. Johnson,2002)。我们可以将这些征兆量化为预警指标的风险数据,并通过一定的模型,对风险程度做出判断,对危机情况做出提前预警。因此一套全面有效的银行风险及危机预警体系对于一国的银行及金融安全是极为重要的。

银行风险及危机预警是根据有关的金融法规及金融稳健经营原则,对银行经营过程中已经暴露或潜在的各种风险因素,通过选定一系列能反映银行风险和危机大小的专门指标,建立模型和区间进行检测,进而进行科学的分析,做出综合评价与结论,确定该银行风险和危机的剧烈程度,提出相应的监管措施的科学分析方法(李德升,2004)。由于银行危机的蔓延和传染性非常强,严重的银行业危机会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并通过国际间的传导机制爆发全球性的金融及经济危机,所以构建银行风险及危机预警体系很有必要。

一个有效的银行风险及危机预警体系对于监管当局、银行机构本身以及社会公众均有重大意义。银行风险及危机预警体系的功能包括:能帮助金融监管当局合理配置资源;为及早处理危机和减少损失赢得时间;能为金融机构及早发现问题提供指南,从而及早调整业务策略,化解潜在的风险,避免风险突然而至无法解决;有利于社会公众正确区分银行经营效益的优劣,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心理恐慌和短时间内资金的大规模波动对银行稳定所带来的灾难性影响。

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说,构建我国的银行风险及危机预警体系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因为目前我国的银行业面临重大的风险:一是不良资产规模较大;二是资本充足率不高;三是贷款损失准备金抵补率较低;四是盈利能力较差。盈利模式的单一和不良资产核销的压力削弱了银行的盈利能力,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这种有限的盈利空间还将面临挤压。

随着我国加入WTO,金融业最终将全面对外开放,以及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影响,我国银行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构建有效的银行风险及危机预警体系对于我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银行风险及危机预警指标的研究现状与其他国家的经验

银行风险及危机预警指标是预警体系的前提条件,只有选取了合适的指标才能通过预警模型对危机预警。所以指标体系的构建是银行危机预警成败的关键。当前国外大部分学者在分析银行风险及危机预警指标时都从宏观经济指标、微观风险指标和外部环境指标三方面综合考虑。对银行风险及危机预警研究比较有成效的当属Morris Goldstein,Graciela Kaminsky和Carmen Reinhart。他们对新兴市场国家银行危机预警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选取了26个指标进行银行危机预警的实证分析(Morris Goldstein,Graciela Kaminsky and Carmen Reinhart,2000)。他们创立的KLR信号分析法被认为是对银行危机比较有效的预警模型。Kaminsky和Reinhart还认为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是孪生危机,因此某些货币危机预警指标可以用来监测银行危机。

其他发达国家在银行风险与危机预警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银行风险预警体系的国家。一百多年的监管实践使其形成了一套成熟而有效的预警体系。CAMEL框架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分析银行部门稳定性的工具,它给出了影响银行体系稳定性的五个指标: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管理的稳健性、收益状况和流动性状况。新的CAMELS评级系统重新调整了一些评级项目,突出了M的决定性作用,新增了S即市场风险敏感性指标,它能够有效地协助监管当局发现银行机构出现失常情形的苗头。CAMELS评级系统主要利用统计方法先评估出指标并赋予权数,计算出指标得分以及综合得分,依据综合得分的高低,评定银行机构的等级并提出警示(周道许,2000)。

在德国,对银行的具体监督与管理工作主要由专设的联邦银行管理局来进行。其预警指标主要有:在资本充足方面的主要规定是,贷款和资本参与总计不得超过自有资本加储备的18倍(不包括附属无担保债务);在资产流动性管制方面有两个基本规定,一是银行指定的长期资产的运用不得超过长期资金来源的总数,二是银行对其他非流动资产应有适当的资金持有,这些资金与银行负债中不同类别的各部分相对应,即必须通过对负债的管理使资产保持一定的流动性。流动性风险的指标主要有流动性指数、存款集中度、存贷比率及流动性资产比率等;任何银行对单一客户的贷款额度超过该行自有资本的15%时,必须向有关监督当局报告。所有单一贷款都不得超过银行自有资本的75%,五种最大的贷款总计不得超过银行资本的3倍且所有巨额贷款总计不得超过银行资本的8倍;在外汇及贵金属交易管制方面规定任何一家银行的外汇与贵金属交易总额不得超过该银行自有资本的30%,而且所有一个月至半年到期的净外汇成交量不得超过银行资本的40%(潘薇薇、陆卫明,2003)。

日本对金融风险的预警和监管由大藏省银行局和日本银行负责。其银行风险预警指标及警戒线分别是:流动资产比率不小于30%;存贷比率不得超过80%;营业费用与营业收入比率虽无具体的规定,但要求是逐年递减的;固定资产比率(包括标准比率、目标比率和边际固定资产比率)不得超过50%;发放股息比率不得高于40%;净值比率不得低于10%;自有资本比率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要求不低于8%;授信额度占自有资本比率不得高于20%;每家银行机构以其存款余额向日本银行交存一定数额的准备金。在对资本金的充足性、盈利水平和各种风险的控制能力分别进行评级后按50%、10%、40%的权数加总,得出评级结果(周道许,2000)。

英国银行监管的主体是英格兰银行。英格兰银行以资本充足性、外汇持有风险及资产流动性的测定作为其预警指标。英格兰银行用资本比率来测定银行机构的资本是否充足,资本比率是由杠杆比率和风险性资本比率构成。英格兰银行将外汇持有风险分为结构性风险和交易性风险。英格兰银行规定对每种外汇,银行承担的交易性外汇风险的净额,其资产与负债的差额不得超过银行资本的10%;承担各种类别外汇风险的总的外汇负债净额不超过资本的15%(周道许,2000)。英国的银行危机预警指标体系侧重于资本充足性考核,主要监视杠杆比率和风险性资产比率。

三、对构建我国银行危机预警指标体系的思考

英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在对银行风险及危机预警研究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通过比较这些国家预警指标体系的框架,为我国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首先,预警指标的选取要同国际惯例接轨。从上面的比较分析看出,以上国家的预警指标的选取都遵循国际上通行的巴塞尔协议的规定,按照其要求设定警戒值。随着我国银行业和国际接轨步伐的迈进,银行危机预警指标也应选取国际上常用的监测指标,要与国际上通行认可的金融监管中规定的概念、警戒值和风险指标都保持基本一致。

其次,预警指标的选取要定性和定量结合。所有的风险量化分析方法都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并依赖于“历史可以重演”的基本假定,但对于转轨过程中的我国而言,整个经济环境发生着急剧的变化,未来可能完全不同于历史,风险变量的分布不再连续平滑,难以预期。因此,我国银行风险及其危机预警指标的选取必须高度重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密切结合。

第三,预警指标要体现互补性和灵敏性。由于我们构建的是一个预警指标体系,单一指标没有意义,所以我们选取的预警指标要互相依存,互为补充,才能客观全面反映银行风险状况。灵敏性是指指标的细微变化能直接反映出银行风险的发展变化。这是各国中央银行构建预警系统所极力追求的目标(James Bell,2000)。

第四,预警指标体系要不断改进优化。从美国的CAMEL评级系统到CAMELS评级系统,我们可以看出预警指标体系选定之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如格林斯潘所说:“在快速变化的金融市场上,新技术和金融工具的不断采用意味着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在墨迹未干之前就变得过时了。它们甚至不能必然地代表该银行在第二天的风险状况。在此情况下,监管者对金融系统安全性、健全性及必要性的评估将越来越围绕着过程而不是依赖于历史记录来展开”(金雪军、李红坤,2005)。

除了发达国家的经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以及《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的要求,将银行风险分为三类: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我们还应考虑在这三类风险的基础上建立各分类预警指标。

一是信用风险预警指标。信用风险指的是由于债务人违约而使债权人造成了损失。就当前来说,信用风险是我国银行面临的最主要风险,它的直接表现就是不良贷款上升,业务指标恶化。我们可以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推荐的五级分类法即以风险度为依据,把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正常类指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有充分的还本付息能力;关注类指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还本付息不利的因素;次级类指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的问题,以其正常经营收入已无法保证足额偿还本息;可疑类指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合同约定,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损失;损失类指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后,仍无法完全收回本息。这种贷款分类的特点是:依据所能获得的全部信息,包括贷款的信息在内,判断扣除风险损失后的贷款当前价值。风险贷款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额就是对银行所面临的信用风险的度量。所以预警指标有次级贷款率、可疑贷款率、贷款损失率,其预警值分别为8%、5%和2%。另外,也有银行流动性出现状况,导致提款出现困难。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包括资产流动性和负债流动性。银行流动性出现问题的原因,也大体上直接来源于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而且最主要的压力来自短期负债部分。这里我们选取的监测指标主要有:存贷款比例、备付金比率、资产流动比率、对流动负债依赖比率(任兆璋,2001)、中长期贷款利率五项指标。备付金比率是备付金金额与各项存款余额之比,它反映银行的直接或及时支付能力。资产流动性比率是短期流动资产和短期流动负债之比,它可以反映银行机构的短期支付能力。对流动负债依赖比率是流动负债与流动资产之差与长期资产之比,它可以反映银行机构的资产与负债结构是否合理,是否存在严重的短期资本长期运作以及对短期资金过渡依赖的问题(任兆璋,2001)。存贷款比例及中长期贷款利率就不用多说了。

二是市场风险预警指标。市场风险是指在交易活动中由于价格的波动而造成的损失。市场风险是系统性风险,主要是受政治、经济及社会心理等因素影响造成整个市场的利率波动及汇率变化。利率风险是由于市场利率变动导致金融机构持有的资产价格变动所带来的风险。汇率风险是由于市场汇率变动导致金融机构持有的资产价格变动所带来的风险。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和汇率改革的推进,市场风险离我国银行业越来越近。利率风险的监测指标主要有利率风险率、存货利差、利率波动程度。利率风险率反映的是商业银行在市场利率发生变化时所承担的风险,它是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之比。若该比率等于1,说明银行收益不受市场利率变化的影响。若该比率大于l,说明银行利率敏感性资产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当市场利率下降时,银行收益减少,表现的是负缺口资金;反之,银行收益则增加,表现的是正缺口资金;若该比率小于1,说明银行利率敏感性资产小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当市场利率下降时,银行收益增加;反之,则减少。因此,银行要降低利率风险,必须尽量使该比率接近于1(许崇正、刘雪梅,2002)。汇率风险的监测指标主要有外汇敞口头寸比例、汇率波动程度等。

三是操作风险预警指标。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内部系统失控、人为因素或外部事件所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例如计算机系统的崩溃、欺诈等。操作风险的发生类似于各种突发事件对于银行的冲击,如果一个银行有良好的抗风险能力,则发生操作风险的可能性则会大大降低。

另外,资本充足度是衡量银行抵御风险能力的一个综合指标。它可以由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两项指标构成。资本充足率越高,表明银行的清偿能力越强,安全性越高;核心资本充足率反映银行所有者权益与风险资产的直接对应情况,能反映更真实的清偿能力。根据国际上通行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规定,它们的其预警值分别为8%和4%。

除了上述定量指标,我们还应该加入一些定性指标,以确保预警指标体系的完整性和合理性。定性指标可以由管理层评价、经营环境、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与内控、信息披露构成。目前我国银行业的管理层水平及效率都有待进一步提高。经过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后,我国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初步形成,但是我国特殊的国情下,公司治理还没真正形成。风险管理与内控一直是我国的薄弱环节,我们要借鉴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经验,形成我们自己的风险管理文化,强化我国银行业的内部控制。到目前为止,我国银行业的信息披露制度还未形成,随着我国银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建立信息披露制度是我国银行业的必然之选。

因此,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我国国情的变化,随时注意新的风险因素,及时调整每个预警指标的警戒线和权重,甚至更换新的预警指标,不断优化改进预警指标体系。使其符合我国银行业面临的风险状况,使银行风险和危机的预警更加准确有效。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编号:05&ZD006)“世界经济非周期性波动及危机管理机制研究”的部分成果。作者单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李德升:“银行危机预警理论及模型研究”,《金融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期。

潘薇薇、陆卫明:“国外银行风险预警体系比较及启示”,《集团经济研究》,2003年第5期。

金雪军、李红坤:“国际银行业监管标准嬗变途径分析”,《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4期。

许崇正、刘雪梅:“论我国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经济问题》,2002年第4期。

周道许:《现代金融监管体制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第1版。

任兆璋:《金融风险防范与控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版。

Alejandro Gaytán and Christian A. Johnson“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N EARLY WARNING SYSTEMS FOR BANKING CRISES” Central Bank of Chile Working Papers.Octubre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