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外汇风险及其管理

外汇风险及其管理

外汇风险及其管理

外汇风险及其管理范文第1篇

一、对我国企业外汇中存在的风险及管理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分类

人们对外汇交易的理解通常都是在外汇市场进行货币之间兑换的行为。外汇实际上就是外国的货币,其表现形式分为两种:外币现钞和外币活期存款。目前,市场交易中的外汇形式主要是外币存款。在进行外币交易时,兑换比率总是不规范的来回变动,这因此很容易产生汇率风险。汇率风险也是外汇风险的一种表现,具体是指在一定时间段进行国际经济交易中,由外国货币计价的资产以及负债或债权债务由于汇率来回变动造成的价值上升或下降的可能性。所以,外汇风险出现的直接原因就是就是汇率变动的不规范性造成的,根本没有人能够预测到将来汇率发展的状况。

首先,外币风险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主要体现在:由于汇率波动的情况和其他因素而导致其发生变动;其次,外币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随时都有可能产生且不能彻底消除,所以要保证风险尽量的降到最低,这就需要企业对外汇风险的防御防范做到高度重视,确保风险到来时将经济损失降到最低;最后,外币风险无时无刻在任何地方都可能存在,具有强烈的普遍性,通常外汇风险都藏匿在企业日常的经营活动中。

二、分析我国企业外汇风险存在的问题

1.外汇政策受限

主要展现在以下两点:其一,因为我国金融市场的资金项目没有全部开放,导致资金流通受到一定限制。当企业遇到外汇风险时,不能很好地运用金融市场的分散性有效规避风险,不能有效的通过融资分散化以及市场分散化、投资分散化来规避风险;其二,我国企业对外汇持有能力由于受强制性结售汇制度的限制没有得到很大提升。国家根据这一形势对企业外汇掌控和留成额度放松了限制,并严厉打击对非贸易往来进行外汇结算问题。因为对一些企业还有限制,所以企业外汇持有能力必会受到限制,导致企业防御外汇风险的能力较低。

2.金融市场方面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还有很大的不足,主要表现为金融工具不足、金融技术落后,导致金融市场还不完善、不健全。企业外汇市场中常用的外汇套期保值工具主要以外汇期货、期权以及互换的形式,这说明外汇市场在不断的发展、完善。但目前,我国还没有结合实际设立针对外汇的保值金融方式,这就造成了国内企业面对外汇风险时不能很好的利用金融工具有效的对冲风险,导致抵抗外汇风险的能力较弱。

三、防御企业外汇风险的方法

1.贸易融资

贸易融资就是利用金融手段,同时还运用金融工具对企业内部的现金流量进行增加的融资模式,在发展国际贸易的过程中采用规范的金融管理机制,对发展企业金融融资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我国企业在金融环境和抵抗外汇风险能力方面,贸易融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金融工具套期保值法

运用套期保值法可以有效抵御外汇风险,降低外汇风险发生的次数。金融工具套期保值法包含了以下几种方式:第一,远期外汇合约。应针对预期支出或收入过程,货币汇率上升或下降的趋势,在进出口贸易的基础之上成立远期外汇交易,以此有效规避外汇风险;第二,外汇期权。所谓期权就是进行外汇期货实际交易中,通过合同持有人买卖的行为,确保一定数量外汇的权利。外汇期权具有灵活性的特征,有效促进外汇金融的发展。和远期外汇交易相比更具有保值效果;第三,外汇期货合约。在进行期货交易时双方签订的统一规范合同,就是期货交易合同。外汇期货合约是针对合同履行,相互之间进行抵御风险,其主要的投机方式成分较高。

3.价格调整式

价格调整法属于一项相对直接的外汇风险防御形式,预防风险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将价保值法。进口企业在制定合同时规定货币如果出现升值时会给予合同相应的调整;第二,升价保值法。制定合同时出口企业会考虑货币贬值问题,如果货币贬值会对合同价格进行相应的调整;第三,提早收款法。如果计价货币出现贬值,出口企业会根据合同规定进行付款交易,但这有一个前提即国内企业要给予一定的价格优惠;第四,推迟收款法。进口企业在进行货币升值预测时,需要给购货人提出相应延期收款的申请,同时在价格方面做出相对的优惠。

四、分析我国企业外汇风险管理措施

1.如何提升企业外汇风险管理能力。第一,合理的调配企业内部的资金财务部门和会计部门,并不断开展资金运作活动。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资金和财务管理能力占据了关键位置,体现出了企业抵抗外汇风险的真实能力;第二,收纳及培养优秀的外汇管理人才。企业要积极收纳外汇管理人才保证企业顺利发展,培养优秀的外汇管理人才,推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防御外汇风险的能力;第三,和外汇银行要有及时沟通,高度重视专业人员提出的建议。

外汇风险及其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外汇风险 防范 管理

在1937年布霄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了《牙买加协定》承认浮动汇率制的合法性,于是各国的汇率波动频繁。因此,各国在参与国际贸易中会遇到外汇风险。外汇风险是由于汇率的不规则变动而引起国家、金融机构以及企业和个人等的资产遭受损失。外汇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外汇风险指由于汇率的变化和外国政府采取管制等原因所导致的外汇交易者和外汇持有者的损失。本文分析的外汇风险是狭义的外汇风险,仅指由于汇率变化给外汇持有者和外汇交易者所带来的损失。

一、外汇风险的相关理论

(一)外汇风险的分类

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状况不同,同时各自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而会引起本币和外币的市场供求不断发生变化,最终导致了汇率的变动。外汇风险根据其表现可以分为交易风险、折算风险、经济风险以及储备风险这四种。

交易风险是指在以外币为基础货币的国际贸易中当交易到结算期时,山于汇率波动造成了以本币为标准的价值衡量发生变动;折算风险是指由于外汇汇率的波动而造成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外汇资金项目的金额浮动。它仅仅只是一种账面的损失,并不是实际损益,但它却会影响到企业资产负债表的整体报告成果;经营风险是指企业预测之外的外汇汇率变化而引起的企业的产品、服务等的成本发生的变化,从而使得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无法预测;储备风险是指把外汇作为一种资产储备起来,同时由于外汇汇率的波动而引起该资产价值的波动。商业银行为了平衡国际收支会有一定量的外汇储备。因此.在现如今的浮动汇率制度下,储备风险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尤其值得重视的。

(二)外汇风险的构成及其管理原理

外汇风险是由本币、外币和时间三个因素构成的,这三个因素构成了时间风险和价值风险。因为,在一定的时期内,本币和外币存在相互折算的比率。一般来说,时间越长,汇率波动的可能性就越大,外汇风险也就越高。

外汇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由三个方面构成:

(1)积极地消除或避免引起外汇风险的货币因素或者时间因素

(2)科学合理地调整货币或时间因素的基本框架;

(3)为了抵消外汇风险可以使用期货交易中的套期保值,针对存在外汇实行一个与之方向相反的交易。以上三个原理是外汇风险管理方法实施的基本依据,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在外汇风险管理的同时还要重视外汇风险的防范,通过外汇风险的防范使得企业的外汇损失达到最小,从而努力实现企业短期收益的最大化。外汇风险的防范要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即在一定的管理成本范围内,通过防范使得汇率变动给本币所带来的损失最小。只有这样的防范措施才是有效的、可行的。

二、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外汇风险现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法则在各行业的推进,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外汇管理部门对外汇市场和汇率机制的改革同时也在不断推进,从而使得现如今的汇率制度越来越灵活,外汇交易市场也在不断扩大。但是同时也使得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外汇风险更加严重。

1 商业银行的资金账户和交易账户面-临的外汇风险都在加大

新的汇率机制下,商业银行的交易账户,即以交易为目的而持有的将外币作为基准货币按照外币来计价和结算的金融工具的人民币的市值会随着人民币对主要外币汇率的变化而变化。同时,我国银行账户中的外汇资产和负债,也会随着汇率的波动而发生变化。因此,将交易账户和银行的外汇风险合起来就构成了商业银行要面临的外汇风险。

2 我国商业银行的客户所面一临的外汇风险加大,提高了银行受外汇损失的概率

我国汇率机制的改革不仅影响着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等账户,同时还可能通过影响银行的客户的外汇资产,从而进一步的影响商业银行的整体资产质量和营运能力。浮动汇率制下的汇率的波动比较频繁而且波动的幅度较大,凼此对于从事国际贸易的客户来说其外汇资产的风险也在随之增加,盈利状况难以估计,导致其向商业银行的偿债的能力减弱,进一步使得商业银行贷款的风险提高。此外还是影响到商业银行资金的整体运转能力。

3 外汇衍生产品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在不断加大

外汇衍生产品的交易需要银行具备良好的定价能力,同时还要能够有效地管理这些外汇衍生产品的风险,这对我国的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随着远期结售汇业务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交易期限不在受管制,同时银行还可以进行自主报价等等,这些措施促进了银行外汇衍生产品的交易发展,但是同时也加大了银行的相关风险。

三、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的管理现状

1 银行高层监控外汇风险的能力还需进一步的提高

董事会作为最高的管理决策层,它承担着外汇风险管理的主要责任。从制定外汇风险管理的措施、相关政策以及外汇管理的具体程序,到这些战略规章制度的审批实施董事会都必须要积极地参与,充分的了解外汇风险。只有这样董事会才能够站在全局整体的角度进行管理决策。而现实中很多的银行高管对外汇风险管理的相关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不足,无法对本行的外汇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这种情况下,董事会难以发挥其在外汇风险管理方面的决策职能。

2 外汇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还需规范

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专业化水平较低,与国际专业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首先要制定专业化的外汇风险管理政策,规范外汇风险管理的程序,要积极的将这些规章制度付诸于实践。在实际的外汇风险管理中有效的执行外汇风险管理的相关战略战术。

3 外汇风险的识别、衡量、监测和控制能力较弱

外汇风险如果无法有效地进行衡量,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跟国际上的同类商业银行相比较,我国的商业银行在衡量外汇风险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我国商业银行所采用的外汇风险衡量标准和方法较落后,早在上世纪10-80年代使用的外汇风险敞口这一风险计量工具,如今在我国才刚刚开始使用。同时,外汇风险的监控能力也很弱。这些方面的能力都限制了商业银行对外汇风险的有效管理,只有从源头上改进外汇风险的识别、计量以及监控方法才能进一步有效的实施外汇风险管理。

4 外汇风险的内部控制也需要进一步强化

在我国有些商业银行至今未建立专门负责外汇风险管理和监控的独立部门,大多数是由其审计部门同时兼职负责。而内部审汁人员对外汇风险管理的相关知识和理论体系没有全面、科学合理的认识,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审计方法,一方面影响了审计的准确度,同时也对外汇风险的管理效果不太显著。外汇交易和外汇风险管理的专业技术性很强,如果不是专业的内部审计人员。一般的工作人员很难以发现商业银行外汇业务巾的潜在外汇风险并对其进行识别和计量的。因此,在实际巾内部审计部门几乎没有人员同时具备专业的外汇风险审计能力。

四、强化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的管理的措施

汇率制度的改革,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管理能力是一很大的挑战。我们只有运用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国际上的成功经验提出以下儿点建议:

1 商业银行的高层管人员要提高外汇风险管理意识

商业银行高层要加强外汇风险管理意识,除了中行以外,其他的商业银行开办国际业务的时间较短。由于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国家管制较多,在实际中对于外汇风险的管理仍然停留在理论阶段,实际中没有执行。因此,商业银行应该从产权制度、监管制度等机制着手,强化高管人员和外汇从业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同时还需完善外汇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相关程序。

2 逐步完善外汇风险管理的相关政策和程序,使外汇风险管理有章可循

尽快制定自上而下的外汇风险管理的政策和自下而上的报告反馈政策与程序,做到权责分明、组织结构清晰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同时还需要培养一批专业技能强的内部审计人员,对外汇风险管理的相关知识和程序有系统的了解,保证各种外汇风险的及时发现和识别以及计量等,进一步的制定外汇风险的防范和管理措施。

3 完善外汇风险管理的信息系统

由于汇率的变化时难以预测的,所以有必要建立健全信息系统来确保市场信息的传达,保证相关数据及时、准确、安全的输送到银行,为银行及时制定相应的对策提供有效的信息。

综上所述,浮动利率的实施对我国的商业银行来说利弊都有,我国的商业银行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积极的应对这一变化才能更加有效地立足于市场,也才能够进一步的实施走出国门的战略。

参考文献

[1]何飞平,新汇率制度下的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J],商业时代。2006年20期

[2]刘杰,浅谈我国外汇体制改革与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J],科技创业月刊,2007年1期

外汇风险及其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外汇风险 防范 管理

在1937年布霄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了《牙买加协定》承认浮动汇率制的合法性,于是各国的汇率波动频繁。因此,各国在参与国际贸易中会遇到外汇风险。外汇风险是由于汇率的不规则变动而引起国家、金融机构以及企业和个人等的资产遭受损失。外汇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外汇风险指由于汇率的变化和外国政府采取管制等原因所导致的外汇交易者和外汇持有者的损失。本文分析的外汇风险是狭义的外汇风险,仅指由于汇率变化给外汇持有者和外汇交易者所带来的损失。

一、外汇风险的相关理论

(一)外汇风险的分类

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状况不同,同时各自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而会引起本币和外币的市场供求不断发生变化,最终导致了汇率的变动。外汇风险根据其表现可以分为交易风险、折算风险、经济风险以及储备风险这四种。

交易风险是指在以外币为基础货币的国际贸易中当交易到结算期时,山于汇率波动造成了以本币为标准的价值衡量发生变动;折算风险是指由于外汇汇率的波动而造成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外汇资金项目的金额浮动。它仅仅只是一种账面的损失,并不是实际损益,但它却会影响到企业资产负债表的整体报告成果;经营风险是指企业预测之外的外汇汇率变化而引起的企业的产品、服务等的成本发生的变化,从而使得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无法预测;储备风险是指把外汇作为一种资产储备起来,同时由于外汇汇率的波动而引起该资产价值的波动。商业银行为了平衡国际收支会有一定量的外汇储备。因此.在现如今的浮动汇率制度下,储备风险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尤其值得重视的。

(二)外汇风险的构成及其管理原理

外汇风险是由本币、外币和时间三个因素构成的,这三个因素构成了时间风险和价值风险。因为,在一定的时期内,本币和外币存在相互折算的比率。一般来说,时间越长,汇率波动的可能性就越大,外汇风险也就越高。

外汇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由三个方面构成:

(1)积极地消除或避免引起外汇风险的货币因素或者时间因素

(2)科学合理地调整货币或时间因素的基本框架;

(3)为了抵消外汇风险可以使用期货交易中的套期保值,针对存在外汇实行一个与之方向相反的交易。以上三个原理是外汇风险管理方法实施的基本依据,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在外汇风险管理的同时还要重视外汇风险的防范,通过外汇风险的防范使得企业的外汇损失达到最小,从而努力实现企业短期收益的最大化。外汇风险的防范要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即在一定的管理成本范围内,通过防范使得汇率变动给本币所带来的损失最小。只有这样的防范措施才是有效的、可行的。

二、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外汇风险现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法则在各行业的推进,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外汇管理部门对外汇市场和汇率机制的改革同时也在不断推进,从而使得现如今的汇率制度越来越灵活,外汇交易市场也在不断扩大。但是同时也使得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外汇风险更加严重。

1 商业银行的资金账户和交易账户面-临的外汇风险都在加大

新的汇率机制下,商业银行的交易账户,即以交易为目的而持有的将外币作为基准货币按照外币来计价和结算的金融工具的人民币的市值会随着人民币对主要外币汇率的变化而变化。同时,我国银行账户中的外汇资产和负债,也会随着汇率的波动而发生变化。因此,将交易账户和银行的外汇风险合起来就构成了商业银行要面临的外汇风险。

2 我国商业银行的客户所面一临的外汇风险加大,提高了银行受外汇损失的概率

我国汇率机制的改革不仅影响着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等账户,同时还可能通过影响银行的客户的外汇资产,从而进一步的影响商业银行的整体资产质量和营运能力。浮动汇率制下的汇率的波动比较频繁而且波动的幅度较大,凼此对于从事国际贸易的客户来说其外汇资产的风险也在随之增加,盈利状况难以估计,导致其向商业银行的偿债的能力减弱,进一步使得商业银行贷款的风险提高。此外还是影响到商业银行资金的整体运转能力。

3 外汇衍生产品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在不断加大

外汇衍生产品的交易需要银行具备良好的定价能力,同时还要能够有

效地管理这些外汇衍生产品的风险,这对我国的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随着远期结售汇业务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交易期限不在受管制,同时银行还可以进行自主报价等等,这些措施促进了银行外汇衍生产品的交易发展,但是同时也加大了银行的相关风险。

三、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的管理现状

1 银行高层监控外汇风险的能力还需进一步的提高

董事会作为最高的管理决策层,它承担着外汇风险管理的主要责任。从制定外汇风险管理的措施、相关政策以及外汇管理的具体程序,到这些战略规章制度的审批实施董事会都必须要积极地参与,充分的了解外汇风险。只有这样董事会才能够站在全局整体的角度进行管理决策。而现实中很多的银行高管对外汇风险管理的相关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不足,无法对本行的外汇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这种情况下,董事会难以发挥其在外汇风险管理方面的决策职能。

2 外汇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还需规范

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专业化水平较低,与国际专业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首先要制定专业化的外汇风险管理政策,规范外汇风险管理的程序,要积极的将这些规章制度付诸于实践。在实际的外汇风险管理中有效的执行外汇风险管理的相关战略战术。

3 外汇风险的识别、衡量、监测和控制能力较弱

外汇风险如果无法有效地进行衡量,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跟国际上的同类商业银行相比较,我国的商业银行在衡量外汇风险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我国商业银行所采用的外汇风险衡量标准和方法较落后,早在上世纪10-80年代使用的外汇风险敞口这一风险计量工具,如今在我国才刚刚开始使用。同时,外汇风险的监控能力也很弱。这些方面的能力都限制了商业银行对外汇风险的有效管理,只有从源头上改进外汇风险的识别、计量以及监控方法才能进一步有效的实施外汇风险管理。

4 外汇风险的内部控制也需要进一步强化

在我国有些商业银行至今未建立专门负责外汇风险管理和监控的独立部门,大多数是由其审计部门同时兼职负责。而内部审汁人员对外汇风险管理的相关知识和理论体系没有全面、科学合理的认识,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审计方法,一方面影响了审计的准确度,同时也对外汇风险的管理效果不太显著。外汇交易和外汇风险管理的专业技术性很强,如果不是专业的内部审计人员。一般的工作人员很难以发现商业银行外汇业务巾的潜在外汇风险并对其进行识别和计量的。因此,在实际巾内部审计部门几乎没有人员同时具备专业的外汇风险审计能力。

四、强化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的管理的措施

汇率制度的改革,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管理能力是一很大的挑战。我们只有运用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国际上的成功经验提出以下儿点建议:

1 商业银行的高层管人员要提高外汇风险管理意识

商业银行高层要加强外汇风险管理意识,除了中行以外,其他的商业银行开办国际业务的时间较短。由于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国家管制较多,在实际中对于外汇风险的管理仍然停留在理论阶段,实际中没有执行。因此,商业银行应该从产权制度、监管制度等机制着手,强化高管人员和外汇从业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同时还需完善外汇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相关程序。

2 逐步完善外汇风险管理的相关政策和程序,使外汇风险管理有章可循

尽快制定自上而下的外汇风险管理的政策和自下而上的报告反馈政策与程序,做到权责分明、组织结构清晰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同时还需要培养一批专业技能强的内部审计人员,对外汇风险管理的相关知识和程序有系统的了解,保证各种外汇风险的及时发现和识别以及计量等,进一步的制定外汇风险的防范和管理措施。

3 完善外汇风险管理的信息系统

由于汇率的变化时难以预测的,所以有必要建立健全信息系统来确保市场信息的传达,保证相关数据及时、准确、安全的输送到银行,为银行及时制定相应的对策提供有效的信息。

综上所述,浮动利率的实施对我国的商业银行来说利弊都有,我国的商业银行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积极的应对这一变化才能更加有效地立足于市场,也才能够进一步的实施走出国门的战略。

参考文献

[1]何飞平,新汇率制度下的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j],商业时代。2006年20期

[2]刘杰,浅谈我国外汇体制改革与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j],科技创业月刊,2007年1期

外汇风险及其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形势;外贸;汇率;风险管理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得益于改革开发与外需驱动经济增长战略,我国外贸企业得到了蓬勃发展,进出口额不断攀升,为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随着高效、透明且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的逐渐确立,也伴随着国民经济增长的重心由外需转向内需,原有外贸企业拥有的信息不对称、进出口资质、配额等传统优势逐步丧失。目前大部分外贸企业夹在外商与国内实体之间艰难生存,盈利来源多为收入、价差收入或资金融通收入,利润率水平较低,而风险因素却越来越多。特别是在人民币汇率国际化、市场化的进程中,不少外贸企业由于风险防范措施不到位,产生了较大的汇兑损失,这就凸显出汇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进程

1.第一轮汇改开始于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决定从1994年1月1日起进一步改革我国外汇管理体制。到1996年12月,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我国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这也是第一轮汇改取得的标志性成果。

2.第二轮汇改主要内容

第二轮汇改开始于2005年,央行宣布废除盯住美元的货币政策,开始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第二轮汇改取得的标志性成果是人民币汇率日间波幅逐渐扩大,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幅从限定为中间价上下0.3%扩大到2%,外汇指定银行为客户提供美元最高现汇卖出价与最低现汇买入价之差不得超过当日汇率中间价的幅度由1%扩大至3%。

3.第三轮汇改主要内容及影响

本轮汇改开始于2015年8月11日,央行宣布即日起进一步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做市商在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参考上一日收盘汇率和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情况进行报价。其中,收盘汇率主要反映外汇市场的供求情况,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主要为保持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基本稳定所要求的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的调整幅度。

本轮汇改对外贸企业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因为本轮汇改使得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迅速接近市场价,市场因素在汇率形成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而导致外贸企业在汇率风险管理方面更加难以判断和把握。在8.11汇改之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双向宽幅波动,虽然整体上出现贬值走势,但在每一次美元大幅上涨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后撤,这种波浪式走势给企业尤其是外贸企业带来了较大的汇兑损失。据统计,国内A股2122家上市公司2015年产生汇兑净损失为369.94亿元,占同期净利润的比重为3.92%,较2014年增长了2.76个百分点。

二、外贸企业在汇率风险管理方面的主要问题

1.混淆汇率风险的不同类型

汇率风险是指经济实体或个人因客观因素变动而导致的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负债的价值发生变化的可能性。汇率风险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交易风险、折算风险、经营风险。其中,交易风险是指经济实体或个人运用本国货币与外币进行计价收付交易时,因外汇汇率变动所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交易风险发生的场合主要为商品劳务进口和出易中的风险;折算风险是指经济实体或个人在对资产负债表的会计处理中,对经营活动中能够流转使用的各种货币在转换成本国货币时,因汇率变动而导致账面损失的可能性;经营风险则是指经济实体在经营过程中由于意料之外的汇率变动,影响了企业产品的销售数量、生产成本、价格等,进而造成企业在未来一定时间内出现收益损失或现金流量减少的可能性。

在外贸实践中,由于企业经常混淆这三种类型的风险,所采取的管控措施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外贸企业需要正本溯源,认清内涵,找准痛点下手方能事半功倍。

2.对汇率风险认识不全面

大多数外贸企业对汇率风险的认识较为片面:一部分企业认为金融工具及其衍生工具对规避汇率风险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这主要是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中众多大型央企在金融衍生工具使用上损失惨重的影响,不少企业为此不建议使用金融工具及其衍生工具来规避汇率风险,甚至不主张为防范汇率风险支付相应的成本;而一部分企业则认为只要使用金融工具及其衍生工具进行操作,就能有效规避所有汇率风险,而对金融工具及其衍生工具的内部机理及其运作方式并未十分了解,这便容易造成企业的汇兑损失;还有一部分企业则忽视了汇率风险本身的性质,使金融工具及其衍生工具的运用脱离了规避汇率风险的本质,将其作为一种单一的赢利手段,以投机为目的,期望获取更多的高额利润,进而将企业置身于更大的风险之中。

3.缺乏完善的汇率风险预警机制和管理体系

尽管现代的外贸企业逐渐意识到汇率风险给企业带来的财产及其他方面的损失,开始使用各种形式的汇率避险措施,但其汇率避险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还在于外贸企业缺乏完善的汇率风险预警机制及管理体系。外贸企业在汇率风险规避机制及风险管理模式上,普遍采用的方法为财务人员通过熟练掌握金融工具,在金融工具及金融衍生工具的运作下,对资金进行适时的买进卖出的操作,从而降低汇率波动给企业带来的风险。然而这种运作模式使企业财务部与业务部之间往往未能建立起以汇率风险管理为基础的业务合作与信息交流机制。在对汇率风险进行判断时往往依靠财务相关人员的主观经验及国家的相关机构提供的汇率波动态势做出相应的预测,缺乏系统科学的风险预警机制,从而使得汇率风险判断结果准确度较低、滞后性较大,同时还可能受到投机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企业做出错误的决策。

三、主要应对措施与参考建议

为了应对新形势下汇率波动带来的相关风险,外贸企业除了要全面提升对汇率风险管理的认识外,还应该在以下方面采取措施以提高抗风险能力。

1.选择恰当的汇率风险控制战略

外贸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与风险承受能力,选择符合自身的风险控制战略,以熨平汇率波动对企业财务、运营的不利影响。

(1)消极管理战略

企业对外汇风险暴露头寸采取不管不问的态度,自主承担汇率变动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包括收益或损失。消极管理战略适用于外贸业务在日常经营中占比较小的企业,主要通过长期经营活动中的汇兑收益与汇兑损失对冲来控制风险,企业能节省投入汇率风险控制的管理成本。

(2)积极管理战略

在外贸业务中,企业不仅采取了相应工具和手段来规避风险,而且在操作过程中力求博取一定收益。积极管理战略适用于外贸业务在日常经营中占比较大的企业,并且企业必须具有在汇率保值方面的人才,投入的成本相应也较高。

(3)完全规避战略

企业对外汇风险暴露头寸持零容忍态度,采取包括套期保值、外汇期权等在内的一切可能的措施来规避风险。完全规避战略适合于经营理念稳健的企业。

2.完善汇率风险预警机制和管理体系

外贸企业财务部应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除利用相关机构提供的汇率变动信息及各国之间的相关经济、政治等政策建立相应的风险评估指标外,还可以引入专业性第三方咨询机构进行专业知识辅助,确保建立行之有效的汇率风险预警机制。同时,企业内部应设立专门的机构与人员负责对汇率波动预警机制的评估、监督与管理,并对系统反馈的信息进行专业化分析与处理。

3.运用多样化的汇率风险管控手段

(1)合理选择合同货币

在外贸企业进行对外贸易活动中:第一,应积极争取以硬货币报价签订出口合同,软货币报价签订进口合同的模式;第二,尽量使用本国货币作为合同货币:第三,在双方无法对币种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在出口贸易时,可将汇率变动可能造成的损失计入商品出口价格中,以转嫁汇率所带来的风险,而在进口贸易时,应在进口商品价格中剔除汇率变动可能造成的损失,以转嫁进口贸易时汇率所带来的风险。

(2)提早收汇或推迟付汇

在进出口贸易中,出口企业如果预测到计价货币即将贬值,应采取措施尽早与外商签订合同,或提前对产品进行交货,进而催促交易企业提前付款,尽量避免因计价货币贬值引起企业损失;而进口企业在此种情况下,则可推迟购买国外商品的时间,并在签订合同过程中,把握付款时间分寸,将付款时间尽量延期,以达到降低进出口汇率变动风险的目的。

(3)通过进出口业务联动来对冲风险

部分外贸企业进出口业务份额较为接近,在此情况下,企业可匹配好出口与进口业务的收付汇节奏,建立联动机制,直接采取外汇收支的方式来规避汇率波动风险,减少结售汇比例,节约兑换成本。

(4)适当运用汇率衍生品来管控风险

外贸企业可以适当通过汇率衍生品提前锁定远期收入、固定付汇成本,规避汇率波动而导致的经营收入或支持不确定的风险,有利于财务报表的平滑,让企业管理者专注于生产经营。汇率衍生品主要包括远期购汇、期权以及两者相结合的如加盖远期等产品。由于汇率衍生品风险度不一,适用汇率走势也不同,企业应根据自身承受能力与保值目标进行合理选择,避免掉入部分高风险金融衍生品的陷阱。

总而言之,在人民币国际化、市场化的进程中,外贸企业面对的汇率风险较以往更难以把控,企业只有树立正确的汇率保值观,摒弃赌汇率涨或跌的陋习,适应新形势下汇率波动的新常态,通过科学分析影响汇率走势的主要因素,把握汇率波浪运动中的规律,采取符合自身战略目标的手段和措施,增强自身抗风险能力,才能提高在国际贸易中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汇率风险定义。

[2]赵智锋,王进,新形势下外贸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对策分析[J].热点问题,2010(10):92-95.

[3]胡盛梅,国际金融市场与外汇风险[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4]邢冰,由人民币升值现象谈外汇风险防范措施[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06).

[5]任志刚,减少外汇交易结算风险[J].经济导报,2007(01):32.

[6]顾卫平,邓雅勤,外贸企业利用衍生产品套期保值方法讨论[J].上海金融,2007(06):06.

外汇风险及其管理范文第5篇

一、外汇风险的相关概念

(一)外汇风险的概念及种类

1.外汇风险的概念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牙买加协定》承认浮动汇率制的合法性,于是各国的货币汇率频繁变动,并且经常进行大幅变动。例如,从1980年到1985年,美元对西方十余种主要货币的实际汇率平均上升了60%,而在随后的两年里几乎又跌回到原值;日元在上世纪90年代曾多次对美元汇率产生大幅度的涨跌,使西方经济险象环生。正因如此,各国在国际经济交易中会产生外汇风险。

外汇风险又称为外汇市场风险,是市场风险中一种重要的风险。它是由引发市场风险的因子——汇率出现不利的变动而使国家、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等的资产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外汇风险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外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的变化以及交易者到期违约和外国政府实行外汇管制等给外汇交易者和外汇持有者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狭义的外汇风险仅指由于汇率的变化而给外汇交易者和外汇持有者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2.外汇风险的种类

根据其主要表现可以分为交易风险、折算风险、经济风险和储备风险。

(1)交易风险

即以外币计价的经济交易在到期结算时,由于汇率波动而导致该交易以本币衡量的价值发生变动的可能性。

(2)折算风险

折算风险也称会计风险、转换风险、评价风险,是指由于外汇汇率的变动而引起的企业资产负债表中某些外汇资金项目金额变动的可能性。它是一种账面的损失和收益,并不是实际交割时的实际损益,但它却会影响企业资产负债的报告结果。

(3)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又称经济风险,是指由于意料之外的外汇汇率变化而导致企业产品成本、价格等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企业未来经营收益增减的不确定性。例如,我国某集团公司在美国有一子公司,利用当地资源和劳动力组织生产,产品以美元计价销售。突然美元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贬值,这就会给子公司的经济绩效带来潜在的风险。

(4)储备风险

储备风险是指外汇作为储备资产,因外汇汇率变动而引起价值下跌或上升的可能性。每个国家或企业为平衡国际收支或国际支付都有一定数量的外汇储备。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外汇储备的构成尤为重要。对于由汇率变动所引起的外汇储备损失称为储备风险。在一般情况下,外汇储备中的货币品种应适当分散,保持多元化,根据汇率变动和支付需要随时调整结构,将风险减小到最低限度。

(二)外汇风险的构成和外汇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

1.外汇风险的基本构成因素

外汇风险的构成因素有三个——本币、外币和时间,这构成了时间风险和价值风险。在确定的时间内,本币和外币存在折算比率,因此会有风险。从一般意义上说,一笔应收外汇或应付外汇账款的时间对汇率风险的大小具有直接影响,时间越长,汇率波动的可能性就越大,汇率风险也就相对较大。

2.外汇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

(1)消除构成外汇风险的货币因素或时间因素。

(2)合理调整货币因素或时间因素的结构。

(3)套期保值操作:针对存在的外汇敞口,实行反向交易,构成一项方向相反的货币流动,可以全部或部分抵销外汇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3.外汇交易风险防范的主要目标

(1)短期收益最大化

力求短期收益最大而忽视长期的经营结果。

(2)外汇损失最小化

其着眼点在于尽量减少外汇损失。一般来说,这类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小,宁愿维持较低的收益率,也不愿冒可能产生损失的风险。

4.外汇交易风险防范的基本原则

在一定管理成本情况下,使汇率变动对本币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小化。只有从减少外汇风险损失中得到的收益大于为减少风险所采取措施的成本费用时,防范风险的措施才是有意义的、才是可行的。

二、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及管理现状

基于以上的理论分析,可将我国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管理现状和差距归结为:银行高层监控外汇风险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外汇风险的政策和程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外汇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控制能力有待提高,外汇风险的内控有待加强。

(一)我国外汇风险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人民币利率市场化与自由兑换进程的加快,2005年,我国外汇管理部门对外汇交易市场和汇率形成机制又进行了一系列改革:5月,外汇市场做市商制度启动;7月,汇率形成机制调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8月,远期结售汇范围扩大,允许银行对客户办理不涉及利率互换的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向灵活汇率制度的转变,外汇交易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必将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我国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将更加日常化和显性化。

1.商业银行的资金账户和交易账户面临的外汇风险同时加大

新汇率机制下,商业银行的交易账户,即因交易目的而持有的以外币计价、结算的金融工具的(人民币)市值,会随着人民币对主要外币汇率的波动而变动。同时,银行账户中的外汇资产和负债,例如外汇存款、外汇贷款、同业外币拆借、投资性外币债券等,也会随着汇率的升值和贬值而产生盈亏。交易账户和银行账户的外汇风险加起来,便构成了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

2.商业银行的客户面临的外汇风险加大,增大了商业银行受损的可能性

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不仅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的资金头寸,还会通过影响其客户的外汇财务状况,间接地影响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汇率波动的频度和幅度提高后,从事国际贸易的客户经营账户的外汇风险增加,其财务状况将随着汇率波动而盈亏不定,从而影响客户的偿债能力,进而使商业银行贷款的风险加大。

3.外汇衍生产品给银行带来的风险增加

外汇衍生产品交易要求银行有很好的定价能力,并且能够很好地管理衍生产品的风险,这对商业银行是非常大的挑战。随着远期结售汇业务的范围扩大,交易期限限制放开,同时允许银行自主报价,并允许银行对客户办理不涉及利率互换的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这些措施在促进银行外汇衍生品交易发展的同时,也使银行面临的相关风险增加。在提供远期、掉期等衍生产品时,银行的定价和风险管理水平直接决定其盈利能力,体现着银行的竞争力。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管理现状和差距

1.银行高层监控外汇风险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董事会承担着外汇风险的最终管理责任。负责审批外汇风险管理的战略、政策和程序,负责确定本行的外汇风险容忍度。为了有效履行这些职责,董事和高级管理层必须对外汇风险有充分了解。然而,目前不少商业银行的董事乃至高级管理人员缺乏外汇风险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甚至缺乏对外汇风险的基本了解。有些银行明明外币敞口为多头,竟然误认为人民币升值对本行有利。更普遍的问题是,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不掌握(也没有意识去掌握)本行的外汇风险敞口头寸,说不清本行的外汇风险水平和状况,在这种情况下,设定风险限额只能是一种奢谈。这样的董事会恐怕在外汇风险管理方面很难发挥出定调子的职能。

2.外汇风险的政策和程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大部分银行的外汇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离专业化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例如,从政策和程序覆盖的分支机构和产品条线看,我国很多银行的政策和程序并没有完全覆盖商业银行的各个分支机构、产品条线以及银行的表内、表外业务。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很多制度只是印在纸上,在实际中实施不力,甚至根本无人执行。

3.外汇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能力有待提高

外汇风险无法计量,就无法管理,更做不到有效管理。与国外同类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在外汇风险计量上存在较大差距。例如,外汇风险敞口在国外是20世纪70-80年代所普遍使用的风险计量工具,而我国银行才刚刚开始尝试计算风险敞口,有些银行甚至至今都不能准确算出本行所承担的单一货币的敞口头寸和所有外币的总敞口头寸。很多银行尽管从国际上引入了Kendor+Panaroma等标准化的风险计量系统,能够计算VaR值,但致命的缺陷是VaR值并没有被整合到银行日常的风险管理过程中,如设置交易员限额和产品限额等。而且,风险的监测、控制能力比风险计量还要弱得多。

4.外汇风险的内控有待加强

有些银行尚未建立与外汇业务经营部门相互独立的外汇风险(或市场风险)管理和控制部门。内部审计对外汇风险管理体系的审计内容不够全面,没有合理、有效的审计方法。关键问题是,国内银行缺乏真正熟悉外汇业务和外汇风险的内审人员。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薪酬不具备竞争力,很多银行即使在交易前台也缺乏合格的外汇交易员,这些人很难被配置到内控部门;另一方面是由于外汇交易和外汇风险有较强的技术性,没有专业的内审人员,很难发现银行外汇业务中的潜在风险点。因此在现实中,内审部门几乎无人具备开展针对外汇风险审计的能力,而且,大多数银行都没有进行过针对外汇风险(市场风险)的外部审计。

三、加强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的建议

外汇体制特别是汇率制度的改革,对商业银行提出了更高的外汇风险管理要求。笔者借鉴国际上商业银行的外汇管理经验,提出如下建议。

(一)银行高管层要加强外汇风险管理意识

除了作为我国外汇专业银行的中行以外,其他商业银行开办国际业务的时间最长不过20年左右,而且由于人民币长期以来盯住美元,中央银行吸收了全部汇率波动的风险,商业银行只是在理论上存在着外汇风险管理的需求,在现实中一直把信用风险管理作为风险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绝大部分还为国家或政府所有或控制,尚不明晰的产权制度为一些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内部控制提供了机会。他们会在利益和业绩的驱动下,不顾风险、超越制度从事外汇产品交易。因此,商业银行应从产权制度、监管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入手,强化高级管理人员和外汇从业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和外汇风险意识。

(二)完善外汇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

应制定自上而下的外汇风险管理的授权政策和自下而上的报告政策与程序,做到组织合理、权限清晰、责任明确;新产品、新业务的内部审批程序应当包括由相关部门,如业务经营部门、市场风险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结算部门等对其操作和风险管理程序的审核和认可;要尽快培养和建立一支具备专业知识、能够对包括外汇风险在内的市场风险进行审计的队伍,加强内部审计检查,确保各项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得到有效执行,及时防范和化解外汇风险。

(三)大力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

由于各种原因,国内银行风险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程度不高,即便涌现一些优秀人才,也会因激励不够或是工作环境不理想而大量流失。而人才资源是服务业的核心资源,商业银行要建立系统的培训制度、有竞争力的薪酬管理制度和升迁制度,把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和留住人才放在战略的高度。

(四)完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