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物圈中的人

生物圈中的人

生物圈中的人

生物圈中的人范文第1篇

前言人类对地球的开发、利用和探索研究活动由来已久,地质学、气象学、水文学、土壤学和生态学等都有悠久的历史。近几十年来,科学家们逐渐熟悉到必须把地球作为一个由相互作用着的各个组元或子系统——主要是地核、地幔、土壤及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包括人类社会)组成的同一系统,即地球系统来研究,才能真正深化对地球的研究,才能回答人类所面临的一系列地球系统行为的紧迫环境题目。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地球内部的物质在不断运动和循环。地球外部的各个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人类活动在改造环境,环境对人类产生反作用,人类和环境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地球表层四大圈层

地球表层指与人类直接有关的一部分地球环境,其范畴大致上始大气对流层顶,下至岩石圈上部,包括大气、水、岩石、生物在内的特殊圈层。地球表层的各圈层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是相互关联、互相渗透的。岩石圈承载着河流、湖泊,人类和一切生命系统也活跃在这里。在各圈层之间有非常广泛的物质和能量的传输和交换。海洋和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非常明显的例证。大气和水圈海洋的相互作用,可以影响到全世界的天气变化。同时,它们承受变化而不产生灾难的能力是有限的。

1.1岩石圈

地壳是地球表面一层薄薄的、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底界为莫霍洛维契奇不连续面(简称莫霍面)。整个地壳均匀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均匀为33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70千米;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

1.2大气圈

大气圈是地球外圈中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它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圈没有确切的上界,在2000~公里高空仍有淡薄的气体和基本粒子。在地下,土壤和某些岩石中也会有少量空气,它们也可以为是大气圈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地心引力作用,几乎全部的气体集中在离地面100公里的高度范围内,其中75%的大气又集中在地面至10公里高度的对流层范围内。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空气对流运动明显,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由于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平流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气流平稳,适合飞机飞行。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升高,由于平流层的臭氧层吸收了大量的紫外线。高层大气空气密度很小,含有电离层,能够反射无线电波,对人类的无线电通讯活动有重要作用。

地球大气圈是一个保护层,使人类免受有害射线的照射,同时提供了人类生存所必须的氧气。人类天天都在呼吸新鲜空气,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空气与阳光、水分一样是不可缺少的。没有大气圈,人类乃至生物界将不能生存。

1.3水圈

水圈是地表和近地表的各种形态水的总称,包括海洋、湖泊、河流、沼泽、冰川以及土壤和岩石孔隙中的水,生物圈中存在的水等。

水圈的主体是世界大洋,其面积占全球面积71%左右。陆地上的湖泊、河流、沼泽、冰川、地下水,甚至矿物中的水都是水圈的组成部分。可见,水是地球表面分布最广泛的物质。同时,水也是地表最重要的物质和参与地理环境物质能量转化的重要因素。在地球全部的水储量中,陆地淡水仅占2.526%,而且尽大多数又以冰川的形式存在于极地和高纬度、高海拔地区。目前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因此,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已成为当务之急。

水体水蒸发进进大气,又在适当条件下降水回到地面和海洋。陆地降水一部分汇集于江河湖泊,另一部分渗透地下,最后都流进海洋,构成了水的循环。自然界的水就像这样处于不断地活动和循环状态,从而为生物生长提供了适宜的供水条件。只有在水循环的作用下,才能把各个特征不同的水体联系起来形成水圈。它是生物生存必要的环境条件之一,也对地球表层起着巨大的改造和建设作用。水分和能量的不同组合使地球表面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带和自然景观类型,水溶解岩石中的营养物质,为满足生物需要创造了条件。水分循环不仅调节天气、净化大气,而且几乎伴随一切自然地理过程促进地理环境的发展与演化。

1.4生物圈

由于存在地球大气圈、地球水圈和地表的矿物,在地球上这个合适的温度条件下,形成了适合于生物生存的自然环境。人们通常所说的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据估计,现有生存的植物约有40万种,动物约有110多万种,微生物至少有10多万种。据统计,在地质历史上曾生存过的生物约有5-10亿种之多,然而,在地球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尽大部分都已经灭尽了。现存的生物生活在岩石圈的上层部分、大气圈的下层部分和水圈的全部,构成了地球上一个独特的圈层,称为生物圈。生物圈是太阳系所有行星中仅在地球上存在的一个独特圈层。生物在促进太阳能转化,改变大气和水圈的组成,参与风化作用和成土过程,改造地表形态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是生物圈中占统治地位的生物,能大规模地改变生物圈,使其为人类的需要服务。然而,人类究竟是生物圈中的一个成员,必须依靠于生物圈提供一切生活资料。人类对生物圈的改造应有一定限度,超过限度就会破坏生物圈的动态平衡,造成严重后果。

人类以多种方式转移地球物质,其以局部效应与整体效应两种不同形式影响环境。如人类大量开采地下能源,形成塌陷区;人类削山采石,构筑大都市中星罗棋布的高层建筑群,造成地表沉降,还明显改变其近地面层风场结构,产生干岛、湿岛、热岛效应等;而一些举世著名的拦河筑坝、移山填海工程,变山川为湖泊、变水为陆,其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同时,改变了区域的地壳承力条件。但这类物质转移,多以局部效应形式影响环境,人类已在关注研究它们的负面影响。人类从多方面对地球进行着改造,然而,人类却无力完全恢复其本来面目。尽管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进步,但自然规律无法改变。地球是人类的生存依靠,人们应全面关注和研究地球发生的一切变化。

2.圈层相互作用与自然地理学

地球表层系统是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与生物圈相互作用而成的。要弄清地球表层环境发生、发展过程与变化规律,弄清其空间分布、分异特征与规律,就必须从圈层的相互作用出发。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能量、物质与信息的交换来完成的。

2.1地球表层能量传输、交换与圈层相互作用

能量是维持地球表层系统运行与发展的动力,也是联系四大圈层的桥梁和纽带。圈层间进行着多种不同能量的传输。

第一,大气圈与水圈之间存在着热能、动能、化学能和势能的传输与交换。由于大气与水体之间温度的差异,大气圈与水圈之间热能交换一直在不停地进行着。如冷空气经过的水面会发生降温现象,热流对大气有增温、增湿作用。由于大气与水面之间的摩擦作用,大气运动往往影响和带动水体的运动,如风吹拂水面会产生波浪,信风作用于洋面产生洋流。当然,水体的运动也会影响和改变大气的运动,如在静风天气时,来到瀑布或快速活动的河流四周,立即感到风的存在,这是大气圈与水圈动能交换的结果。大气与水体(主要是海洋)之间在不断地进行着物质的交换,在交换过程中也会发生某些化学反应,因此两者之间也存在化学能的交换。气压代表了大气势能的大小。当大气压力不同或发生变化时,会改变水体的分布与位势。如气压偏低时,海平面就会升高;当气压偏高时,海平面就会相应降低。如台风经过的海面,由于台风中心气压比较低,往往会导致海平面高出四周几十厘米至几米。当水体分布发生变化时,同样也会引起气压的变化。又如,高山、高原冰川以及中高纬度地区冰盖的发育,将会使这些地区的近地面气压升高,导致区域间的气压差增大。

第二,大气圈与岩石圈之间存在着热能、化学能、动能的交换。地面与大气之间通过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在进行着热能的交换。大气圈与岩石圈之间也在进行着物质的交换,发生着某些化学反应,如风化作用从大气中吸收CO2,同时也使岩石中的某些元素开释出来,因此两圈之间存在着化学能的交换。通过大气与地面之间的接触与摩擦作用,岩石圈的动能可以传递给大气圈,大气圈的动能也可以传递给岩石圈。如地球自转速度变化,通过地面摩擦动能从岩石圈传递给大气圈,从而导致大气运动速度的改变。研究表明,在厄尔尼诺年,由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减慢,在赤道四周的大气可以获得1cm/s的向东相对速度。当然,大气运动的动能也可以通过地面摩擦传递给固体地球。

第三,水圈与岩石圈之间存在着热能、动能、势能与化学能的交换。在水与岩石接触的界面上,由于岩石与水温度的差异,导致两个圈层之间的热能交换。最明显的例子是海底火山、海底熔岩的溢出(如洋中脊),加热了海水。热流不仅热和所经过地区的大气,而且还热和四周的岩石与土壤,冷流则对经过区域的大气和岩石具有冷却作用。岩石圈的变动往往引起水体分布的变化,水体分布的变化也会反过来通过均衡作用引起地面岩石高程的调整。如当山地隆升到一定高度,冰川开始发育,使原来分布于海洋的水体以固态水的形式分布在山体顶部,从而进步这些水的势能。当冰川达到一定厚度,就会导致地面的均衡下沉,反过来对岩石圈的位势产生一定的影响。水圈与岩石圈之间的物质交换也是很频繁的,并且存在着一系列化学反应,从而进行着化学能的交换。如水对岩石的风化、分解与溶蚀,水中碳酸盐、硅酸盐等物质的析出与沉淀,海底火山喷出大量物质到海水中,洋中脊四周熔岩与海水的反应等,都是岩石圈与水圈化学能交换的例证。

第四,生物圈与其它三个圈层之间,普遍存在着热能与化学能的交换。热能的交换很好理解。假如没有一定的气温、水温顺土壤温度,生物是无法生长与发育的,生物需要从三大圈层中吸收热量以保持自身所需要的温度,当然生物呼吸也会放出热量到三大圈层中。化学能的交换主要表现在生物圈与三大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上,生物生长过程中不断地从环境(三大圈层)吸收营养物质,同时生物的新陈代谢也不断向环境(三大圈层)排泄出物质。生物死亡后生物体被分解,物质回回环境(三大圈层)。通过物质的循环及其化学反应,生物圈与三个圈层之间进行化学能的交换。碳、氮、氧、磷、硫、氯等物质的循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2地球表层系统物质迁移、循环与圈层相互作用

能量驱动地球表层系统的物质迁移与循环,反过来,物质迁移与循环不仅带动了能量的活动与传输,而且还导致能量的转化与交换。物质迁移与循环,同能量传输与转化一样,是地球表层系统发展演化的原因与动力,也是圈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相互作用的桥梁。

水循环似乎是水圈中的物质循环,但实际上水循环跨越了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降水发生在大气圈,水汽的运移是由大气运动完成的;径流发生在岩石圈表层(地表径流)和岩石圈内部(地下径流),是水循环的重要步骤;植物的蒸腾是水循环的重要方面,植被对降水的截留,改变了水循环的过程与速度。

水循环是地球表层系统中最重要的物质循环之一。它对地球表层系统的能量起着再分配的作用。当水蒸发时,吸收大气的热量;当降水发生时,开释热量到大气中;当蒸腾发生时,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同时也吸收大气的热量。它是地球表层系统其它物质运动与循环的传送带。任何物质的运动和循环,都离不开水的运动和循环。如泥沙的搬运、沉积,岩石的风化、分解,元素的迁移等,大都是在水的参与下完成的。

3.圈层相互作用的例证

3.1圈层相互作用与自然灾难(两两关系)

(1)大气圈与水圈的相互作用——风暴潮。风暴潮是指由于强烈的大气扰动引起的海平面异常升高,使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风暴潮是风暴与潮水结合的产物,是大气圈与水圈相互作用的结果。当风暴经过沿海地区时,正值大潮***,风暴与潮水叠加导致异常***位时,就可能形成特大的风暴潮,造成严重的风暴潮灾难。风暴潮的影响大小或者风暴潮灾难的严重程度,除了与风暴强度、潮位状况有关外,还与沿海地区的地形条件有关。不管如何,风暴潮产生于大气圈与水圈的界面上,是大气圈与水圈相互作用的产物。

(2)大气圈与岩石圈的相互作用——沙尘暴。所谓沙尘暴,就是大风扬起的地面尘埃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m的恶劣天气现象。假如水平能见度小于10m,则称为黑风暴。首先,沙尘暴的形成需要地面干燥,并且地面上要有比较丰富的碎屑物质,即岩石圈表面要比较破碎或分布有较多的疏松沉积物。沙尘暴多形成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中亚、北美、中非和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四大沙尘暴区。在我国主要发生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其次,沙尘暴的形成还必须具备特定的大气环流条件。只有当大气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尤其是当狂风或风暴来临的时候,才有可能形成沙尘暴。我国西北地区的沙尘暴多发生在春季,就是由于在春季大气系统处在调整时期,大气系统不稳定,并且经过一个较长的干燥时期,地面比较干燥的缘故。由此可见,沙尘暴是在特定的大气状态下,风暴作用于特定的岩石圈表面而形成的,是大气圈与岩石圈相互作用的产物。

(3)岩石圈与水圈的相互作用——滑坡,崩岸,泥石流,海啸。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滑坡形成的必要条件是:岩体存在一定产状的软弱面或破裂面,岩体具有一定的临空面。滑坡的诱发因素是:地震、火山爆发、水的浸泡和作用、水动力或人为对坡脚稳定性的破坏。抛开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状态下发生的滑坡,主要是岩石圈与水圈相互作用的结果。岩石(包括碎屑堆积物)的组成、性质、结构、构造,决定了岩体是否存在一定产状的软弱面或破裂面,岩石圈的变动(地震、火山爆发和地壳运动)不仅是滑坡发生的诱发因素,而且与水动力对沟谷的腐蚀作用一起,决定了岩体是否有临空面、岩体是否稳定。地面水或地下水对岩体的浸泡和对软弱面的,是滑坡发生的诱发因素。可以说,岩石圈与水圈相互作用产生了滑坡。

崩岸是指河岸、湖岸、海岸的崩塌。崩岸的发生,一是与组成河岸、湖岸、海岸的岩石或碎屑物的性质、结构、构造有关,破碎的、结构疏松的岩石或碎屑物轻易发生崩岸;二是与水动力对河岸、湖岸、海岸的腐蚀有关,水动力对河岸、湖岸、海岸的腐蚀越强,越轻易发生崩岸。因此崩岸多发生在河流凹岸,湖流靠近的湖岸或迎波岸(波浪正面冲击的湖岸),潮流或潮沟逼近的海岸或波浪正面冲击的海岸。可见,崩岸也是岩石圈与水圈共同作用的产物。

泥石流是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的洪流。它暴发忽然,历时短暂,来势凶猛,具有强大的破坏力。泥石流的发育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流域内具备丰富的、破碎的、易于搬运的固体物质;具备丰富的并且能够在一定时间内集中在一起的水;比降比较大的沟谷。要满足第一个条件,要求岩体破碎、易于风化,这是由岩石圈的结构与性质决定的。假如某一地区构造复杂、断层交错,岩石往往比较破碎。要满足第二个条件,要么在一定时间内有足够的降水,要么在一定时间内要足够的冰川融水、上游河水、地下水或其它来源的水的积累,这是由水圈的性质及其变化决定的。第三个条件是由岩石圈与水圈共同决定的。构造断裂、岩石性质与岩石圈的变动(构造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沟谷的发育与沟谷的比降,水流对谷地的腐蚀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谷地的性质。尽管重力作用过程也对谷地的发育与特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重力作用的强弱同样受岩性、构造及其构造活动的控制,也受水的影响。假如岩石破碎、构造活动强烈、并有水的参与,重力作用就会明显加强。泥石流的发生还与其它圈层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如植被发育好坏(生物圈)、降水的性质(大气圈与水圈的相互作用)等。但是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泥石流的发生,是一定的条件下岩石圈与水圈相互作用的结果。

某些突发事件引起的短时内海平面的大幅度升降,称为海啸。大部分海啸是由于海底地震引起的,地震波传到海底,由于海底的剧烈波动或震动,引起海水的剧烈波动,从而发生海啸。岩石圈的破裂造成地震,地震导致了海平面大幅度的升降波动——海啸。可以说,海啸是岩石圈的突变导致水圈的突变而形成的。海啸发生于并作用于岩石圈与水圈的界面四周——海底与海岸。海啸影响的大小,更是取决于两个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岩石圈的变动越剧猎冬产生的地震越强,引发的海啸尤溪人规模越大。海啸规模越大,对岩石圈的改造(对海底与沿海地区的腐蚀、堆积)也越强烈。

3.2圈层相互作用与地貌塑造(三三关系,四圈关系)

从圈层相互作用的角度来说,河流地貌、海岸地貌是水作用于岩石而产生的地貌,是水圈与岩石圈相互作用的结果;风沙地貌是干燥天气条件下风作用于岩石圈表面而产生的地貌,是大气圈与岩石圈相互作用的产物;冰川地貌、冰缘地貌是特定天气条件下,固态和液态水对岩石表面进行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是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相互作用的结果。

黄土地貌是水、重力等作用于特殊的岩石——黄土而形成的地貌,而黄土一般都是干燥天气条件下风作用于岩石表面而形成的,因此黄土地貌也可以以为是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相互作用的产物。

喀斯特地貌是在一定的大气、天气和生物条件下,水对岩石溶蚀、淀积、腐蚀、沉积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大气、生物、岩石的相互作用,是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产物。喀斯特作用的发生必须具备四个基本条件:岩石的可溶性;岩石的透水性;水的溶蚀力;水的活动性。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是由岩石圈的结构与变动(构造运动)决定的;水的活动性取决于天气条件、地形坡度以及岩石的空隙类型与连通性;水的溶蚀力不仅取决于水的性质,而且还受大气CO2含量、生物产生的有机酸多少的影响与控制。喀斯特作用、喀斯特地貌的空间分布,同样受岩石圈结构、水的分布以及天气与生物的空间分异的影响。因此,喀斯特作用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一个很好的例证。

3.3圈层相互作用与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形成(四圈关系)

中国的自然区划,有相对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将中国划分出三个大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躲高原区(高冷区)。这三个大区在成因上是有联系的。由于青躲高原的隆升,导致和加强了东亚季风,形成了水热同季的中国东部季风区,青躲地区变成海拔高度大、天气严冷的环境,中国西北地区盛行下沉气流,天气干燥,并且由于高原的阻挡作用,来自印度洋的水汽难以到达西北内陆地区,从而形成了西北干旱区。总之,由于青躲高原的隆升,改变了区域大气环流的格式,影响到水汽的走向,从而影响植被的分布,形成我国的三大自然区,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过程。

3.4圈层相互作用与土壤形成(四圈关系)

土壤发生在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界面上,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产物。土壤的发育,离不开生物与岩石的相互作用,也离不开大气与水的参与。实际上,土壤是在一定的水气条件下生物与岩石相互作用,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过程形成的。美国土壤学家Jenny,考虑到其它因素的影响以及不同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主导因素不同,提出了一个函数关系式:S=f(Cl,O,R,P,T,......)

式中,S为土壤,Cl为天气,O为生物,R为地形,P为母质,T为时间,省略号为尚未确定的其它因素。从上述函数式可以看出,土壤是多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尽管在不同的地区可能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不同,但回结起来土壤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产物。

同时,土壤也不断的与其他圈层进行着相互作用。土壤为动植物提供营养物质和水分,我们吃的食品,使用的纸张,建筑,衣物都依靠于土壤(土壤生物圈)。土壤能过滤和净化水体,能改变水体的化学性质并影响雨后地下水的补充量和空气的水汽量(土壤水圈)。土壤能存储和传输热能,影响大气的温度,并控制土壤中动植物的活动(土壤大气圈生物圈)。

生物圈中的人范文第2篇

我们利用北京大学中国语言研究中心的语料库(网络版)对现代汉语中这两个词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搜索,搜索的结果为“圈养”201条用例,“放养”314条用例。这些用例中,“圈养”只能用于动物,“放养”主要用于动物,有时也用于植物,二者能用于人的仅有1例。

“圈养”用于动物的例句,如:

(1)房屋大多是木顶、竹顶或草顶的三层小楼,上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

(2)据专家介绍,圈养大熊猫被认为是“难、配种受孕难、育幼成活难”的三难动物。

(3)野生中国虎零星地分布在华南地区的深山老林中,大约60只被圈养在全国各地的动物园里。

(4)玛曲县的牧民定居工程也要马上启动,将逐渐实现牛羊的圈养,以减少游牧对草地植被的破坏。

(5 )1979年,长兴农民将捕捉到的11条扬子鳄集中圈养,创建了长兴尹家边扬子鳄保护区。

(6)肉鸭由放养粗喂改为圈养精喂后,出棚时间缩短到45至50天。

“放养”用于动物的例句,如:

(7)美国有人在农田中放养猪,田里的毒蛇便明显减少了。

(8)女贞树上可放养白蜡虫,生产白蜡,所以又称“水蜡树”。

(9)当虾苗长到0.8—1厘米时,移入虾塘放养。一般到11月起捕时,体长可达到14厘米以上。

(10)从4月中旬开始,淀区群众在淀里广泛放养乌龟、鲶鱼、青蛙、野鸽子等具有较强生命力的鱼类和鸟类。

(11) 1991年冬,他开始领全家在本村山坡放养山羊,当年放养山羊21头。

“放养”用于植物的例句,虽有,但不多,如:

(12)第三级将水放入氧化塘,塘内放养吸污的水生植物,对水再次过滤。

(13)人工放养各类沉水草和浮水草,恢复太湖靠水草自我净化功能。

(14)把太湖划分为沪、杭、苏、锡、常、湖(州)六个保护区,建成放养常年生水草立体型氧化净水区。

“放养”和“圈养”用于人的例句只有1个,笔者专门查找了出处,如下:

(15)鲁冠球快言快语:“他是圈养的,我是放养的。”他指的是,冯根生领导的是国营大企业,他办的是乡镇大企业。大家一听大笑。鲁冠球继续说:“他是圈养的,有人喂食,但被人管着,吃不饱,也饿不死,自己不大会寻食吃。我是放养的,自己找食,吃得饱,但有时可能饿死。”(《人民日报》1992年4月24日《多跑市场——鲁冠球和冯根生一席谈》)

在这个例句中,把人拟作动物,这是运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段。文中对鲁冠球说的“他是圈养的,我是放养的”作了进一步的说明与解释,显然,说话人怕听话人不明白他运用的这个修辞手段,才作了进一步解释。

以上表明“放养”与“圈养”用于人是非常罕见的,是为了语言表达上的诙谐幽默,偶尔一用的修辞手段。

“放养”与“圈养”真正用于人,表示一种培养人、关爱人的方式,则是新近的事情。下面我们就媒体上用于人的“圈养”,按照时间先后列举如下:

(1) 2005年2月2日:《圈养放养如何养》,《长沙晚报》。

( 2) 2006年12月18日:《圈养教育到底该怪谁》,《扬子晚报》。

(3) 2008年4月17日:《“圈养”学生究竟是谁的过错》,《江南都市报》。

( 4) 2009年11月26日:《我们的孩子为何会被“圈养”?》,《济南时报》。

(5) 2010年7月8日:《中国人只适合圈养?》,《南方周末》。

( 6) 2011年11月4日:《“圈养”学生是因噎废食》,《工人日报》。

(7) 2012年3月5日:《我们终会被网络“圈养”?》,《羊城晚报》。

从以上用例不难看出,“圈养”从零星地用于教育、培养孩子的方式,扩大到用于生活的其他方面,逐渐成为人们日常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热词。

相对于“圈养”,“放养”更强调让生命体处于一种本真的生活状态中,在现实的生活中磨炼,从而长大、成熟。“放养”与“圈养”是两种相对的生活状态,在日常语言生活中,就像一对孪生兄弟一样,形影相随。再举几例:

2011年10月25日:《你敢对孩子“放养”吗?》,《番禺日报》。

2011年12月11日:《80后婚姻中的“圈养”和“放养”》,《今晚报》。

2011年12月16日:《“圈养”“放养”哪个是中国式家庭教育样本?》,《天津日报》。

2012年2月1日:《哈佛嘉兴小子是如何“放养”的》,《南湖晚报》。

由于“圈养”模式的先天不足,“放养”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与“圈养”相比,“放养”在2011年后才大量用于人。

生物圈中的人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资源化利用;物业化管理;武汉城市圈

1 引言

自2004年始,“武汉城市圈”被列为中部四大城市圈之首,湖北省政府明确提出武汉城市圈建设“四个一体化”基本思路[1],历经8年的建设,武汉城市圈域经济快速增长。但是,快速发展的背后,武汉城市圈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本文通过对武汉城市圈域农村环境污染程度的调查,了解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过程中生态环境发生的变化,并据此深入了解变化的原因和结构,为研究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和制定相关政策服务。

2 武汉城市圈域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在国家及湖北省各项重点基础项目建设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大力支持下,由武汉、黄石、鄂州等9个城市构成的武汉1+8城市圈域经济社会获得了快速发展。到目前为止,武汉城市圈域GDP占湖北省GDP的比重已达60%,并逐年稳定增加,在湖北省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经济地位[2]。但是,相比于武汉城市圈城镇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圈域内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而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总的来说相对滞后,武汉城市圈域农村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和科学管理等方面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

在农业生产活动中,N、P等营养物质、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壤中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形成对水环境的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主要包括化肥污染、农药农膜污染、畜禽粪便污染以及农业废弃物污染[3]。据统计,面源污染约占总污染量的2/3,其中农业面源污染占面源污染总量的68%~75%,农业已经成为武汉城市圈水体的第一污染源。武汉城市圈农业面源污染具有排放主体分散、隐蔽,排污随机、复杂和不确定等特点。

2.1.1 无机肥流失的影响

施用无机肥是当前农业增产增收的重要措施之一。由于有机肥堆放麻烦,肥效慢,肥力不足,所以农村大量使用无机肥。2010年武汉城市圈域耕地面积与化肥施用量如下表1,圈域内农村近些年平均使用无机肥折纯量约为140万t。过量施用无机肥不仅造成土地中有机质与无机质比例失调,同时由于无机肥中N、P、K比例的失调,使无机肥利用率只有35%~40%,而剩下60%~65%的营养元素或经大气挥发,或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使水体产生富营养化[4,5]。

表1 2010年武汉城市圈域耕地面积与化肥施用量

病、虫、草害对农作物的产量及质量有着严重的破坏影响,农药、草药对其起到不可估量的预防作用,确保了农户的收益。但农药过多过滥的使用给武汉城市圈域农村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一方面,农药在杀虫的同时也杀死了天敌,打破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另一方面农作物只能吸收利用大约有1/3农药,剩下的2/3进入了水体、大气、土壤及农副产品中,并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富集形成危害,直接威胁到人体健康。在农业增产增收中,农膜的使用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生产中的农膜回收程序麻烦,回收利用率不高,使得约70%的农膜被丢弃。丢弃的残膜难以分解,对土壤的危害极大。

2.1.3 畜禽粪便的影响

畜禽粪便随意排放给水体带来严重的污染。在武汉市规定养殖业实行规模化养殖,并且规模化养殖场必须设在城市外环以外。但并没有具体规定这些养殖场所要达到的治污指标,其中70%以上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污染了空气和水源,并且会滋生病菌。集约化、规模化养殖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成为农村经济的增长点,但由于污染防治措施不到位,带来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据统计,2010年武汉城市圈农村全年生猪、肉用牛、肉用羊出栏分别为:171977万头、25万头、10455万只,家禽出笼3259725万只。“畜禽粪便排泄指数”计算方法是参考《全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情况调查及防治对策》中的计算公式,2010年武汉城市圈域农村出栏畜禽粪便的产生量分别为:猪粪尿排放量为9,114.78万t,家禽粪尿排放量为3,911.67万t,羊粪排放量约为750万t,羊粪排放量为177.65万t(表2、表3)。这些粪便严重污染了水体、大气以及农村环境,使得污染水体中N、P含量、BOD含量和粪大肠菌群激增,并通过渗透作用使地下水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2.1.4 农业废弃物的影响

农作物秸秆是主要的农业废弃物。最早农作物秸秆除了用作炊事燃料、牲畜饲料外,其余基本制成有机肥料进行还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生活能源燃气化、饲料精细化,加上农村务农劳动力不足,费时费力的秸秆还田渐渐被无机肥所代替,使得农忙收获后的大量作物秸秆被丢弃,成为农村环境新的污染源。椐不完全统计,武汉城市圈农村每年约产生967650万t农业废弃物,其中52%以上弃之不用,很多地方直接将秸秆焚烧在田间,既污染了空气又浪费了资源。2012年6月11~13日连续3天全国性雾霾天气,武汉城市圈尤其严重,通过环保部门监测结果可知在东北风与下沉气流共同影响,空气中植物性有机碳含量明显升高,有关专家称与农村地区燃烧农作物秸秆有关。

2.2 乡镇工业化的的影响

乡镇企业在给城市圈内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严重地破坏农村生态环境。乡镇企业排放的三废等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远远大于环境承载能力[6,7]。有些企业虽有治污设施,但考虑到成本问题,长期闲置,没有正常运行,废水不经处理,直接入河,通过河流造成了跨区域、跨流域的环境交叉污染,给整个圈域农业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2.3 生活废弃物的影响

随着武汉城市圈内经济的城乡一体化,各种不易降解外包装,如一次性塑料袋、方便碗筷等,由于其干净、方便、省事等优点受到人们的喜爱,已在农村普遍使用。这些不易降解的外包装在使用后,大多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被随意丢弃,导致产生的垃圾中难降解的有机物质迅速增加。此外,这些废弃物长期露天堆放会产生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有害气体从而污染大气,同时在堆腐的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并且会通过化学反应将废弃物中的重金属溶解释放出来,重金属和病源微生物又会通过渗透作用造成地表及地下水的污染,给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造成巨大的威胁。据调查人员走访发现,武汉城市圈有些村落池塘已经是“垃圾覆盖”,并且产生黑色带有难闻味道的黑水。若按照人均日产生垃圾量为1 kg,日用水量为100L计算,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武汉城市圈1287.56万农村人口共产生生活垃圾1287.56万t,生活污水115.47万t。据对农村生活垃圾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有机垃圾中有机质占10.1%~16.6%,全氮占0.37%~0.88%,全磷017%~041%,全钾占1.57%~2.43%,这说明有机物和植物养分含量较高,适合生物处理后农用,释放的有机污染物及营养盐是造成农村地区非点源污染的重要来源[8~10]。

3 治理武汉城市圈域农村污染措施

3.1 资源化利用与生态补偿机制

推进武汉城市圈域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修建粪便处理设施,畜禽养殖户修建沼气池;非养殖户修建化粪池,生产优质有机肥还田。推广武汉城市圈稻田秸秆覆盖还田、秸秆机械化还田、秸秆养畜、秸秆生产食用菌等技术,促进秸秆综合利用。同时武汉城市圈内各地方政府应及时地引进生态补偿机制,以调动社会各阶层和团体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武汉城市圈社会总体的力量,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农业循环经济等。鼓励武汉城市圈内各村镇使用高效、安全、低毒农药产品,推广新型植保机械和实用技术,提高农药的使用率。

3.2 合理制定乡镇企业排放标准

武汉城市圈域资源丰富,乡镇企业数量众多,分布范围广,对这些乡镇企业环境整治成为武汉城市圈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重点[11]。加大对武汉城市圈乡镇企业的环境管理力度,对环境治理设施不完善、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要责令限期整改完善,对无污染处理设施的要坚决取缔;严格防止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重污染项目向农村转移,坚决控制发生新的污染和生态破坏。要引导企业调整能源结构、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使乡镇企业沿健康的轨道发展;引导乡镇企业适当集中,建立乡镇工业园区,实行乡镇工业污染的集中控制,真正实现环境保护与农村经济同步发展。

3.3 建立农村环境物业化管理体系

目前在治理城市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之一是环境物业化管理,这一手段也适用于武汉城市圈域内的农村地区。首先应该通过试点建立环境物业化管理示范村镇,获得和积累一定经验后,面向整个武汉城市圈域内建立农村环境物业化管理体系[12],从整体上提高农村环保工作的效果和效率。根据农村生产生活的季节性进行合理规划物业管理。比如,在农忙季节主要是分类收集农业废弃物,加以资源化利用和集中处理。比如,在春节等大型节假日中,物业管理应把重点放在生活垃圾的处理上,因为在这些时候除了基本的消费的垃圾外,还有大量的礼盒包装等废弃物。农村人扎堆消费的特点,在春节时期,也是农村人举行婚礼、宴请宾客的高峰期。农村流动餐馆的餐饮废弃物污染表现得尤为突出,此时既需要物业部门加大力度收集与处理,同时环保部门也要倡导农民健康环保的消费观念,少用一次性用品,多用消毒的餐具。

环境污染的治理需要多个方面的齐头并进、协调合作,通过武汉城市圈域内各级地方政府的政策引导、各种基础设施项目带动、污染物排放标准与规范、物业化管理体系试点示范等方式,建立以村为基本单位、农户为基本服务对象的环境污染治理服务体系。以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为切入点,通过实施农村环境清洁工程,来解决武汉城市圈域内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中的污水、农作物秸秆及生活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对武汉城市圈域农村环境污染进行治理,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农村社会,促进武汉城市圈农村经济良性发展,在保障农民农业增收的同时,提高农村生活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 贾 嘉,丁慧玲.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加快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J].经济管理与科学决策,2010(12):117~118.

[2] 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促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意见[R].武汉: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告,2010.

[3] 胡江湖.宿松县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9,8(10):129~130.

[4] 米长虹.农药对农田土壤的污染及防治技术[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0,17(4):23~25.

[5] 郭冀峰,李 胜.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在农村地区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868~10869.

[6] 苏廷良.乡镇工业发展中的污染治理模式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8.

[7] 封琦君,吴浩汀,白永刚.化学工业园废水处理技术探讨[J].江苏环境科技,2008,21(1):32~34.

[8] 王建龙.生物固定化技术与水污染控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9] 刘永德.太湖流域农村生活垃圾产生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24(3):533~535.

[10] 国家环保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4版)[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生物圈中的人范文第4篇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低年资护士;安全用药;满意度

品管圈也是质量管理小组,通常由相同、互补人们组成的一个小团体,按照拟定的活动程序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我院普外科安全用药品管圈是由护士长担任圈长、全科人员组成圈内成员的,旨在加强科内用药安全的一个品质管理圈。该圈子通过分析科内安全用药潜在的隐患,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强化护理成员专业知识,规范科室内安全用药的流程,杜绝和减少用错药、打错针等差错事故,提高临床护理质量[2]。普外科各种护理活动较多,用药非常频繁,而低年资护士由于刚进入临床工作,专科知识薄弱,实际操作能力不足,对病区环境不熟悉,药物放置地点不清楚,以及缺乏法律安全意识,在临床用药中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3],因此加强对低年资护士临床安全用药的管理显得很有必要。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12月我院普外科低年资护士共68人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1~27岁,平均(24.36±0.47)岁;文化程度:中专学历50人,大科学历18人;工作年限1~4年,平均(2.57±0.26)年;职称:护士67人,护师1人。同期选择2011年3月~2012年2月我院普外科低年资护士为参照对象,期间护士人员结构均没有发生变化。

1.2方法

1.2.1建立品管圈 品管圈由圈长、辅导员及低年资护士共同组成。护士长担任圈长,选择资深的专科护士担任辅导员,高年资主管护师担任监督,由68名低年资护士组成圈员。圈长、辅导员和监督共同负责品管圈内低年资护士的用药安全性管理。

1.2.2 分析普外科低年资护士用药安全患 ①环境不熟悉:低年资护士刚进入科室,病房环境不熟悉,药物放置位置不清楚,有的低年资护士适应环境能力差,导致畏难情绪,甚至不敢动手参与治疗及护理。②专业知识缺乏:对毒、麻、高浓度药物及致敏药物缺乏全面认识,对所在病区常用药品剂量、浓度、不良反应不清楚。③缺乏临床经验,法律安全意识不强:部分低年资护士在执行医嘱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4];静脉注射时没有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配药时没有准确按照医嘱剂量进行药物配置,严重的还配错了药、打错了针(张冠李戴)。④观察不及时,输液卡填写不规范,输液时滴速调控不合理,用药过程中缺乏巡视,没能及时发现并处理针头局部渗漏;对常见的输液反应、过敏反应缺乏观察、判断及处理能力,导致严重的后果发生。

1.2.3 设置普外科低年资护士安全用药目标 针对低年资护士特点以及普外科工作实际情况,品管圈制定安全用药对策并组织实施:①品管圈圈长安排低年资护士熟悉病房环境,明确药品存放位置;由担任辅导员的专科护师讲解普外科常用药品的剂量、使用方法及不良反应,资深护师注意督查并及时指出用药不合理的地方。②护士长定期对科内药品进行大检查:规定每种药品的存放位置,特殊药品必须交接班,及时清理过期及破损药品。③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将查对制度执行于临床用药的各个环节中。④提高低年资护士操作技术:皮试注意部位、方法及皮丘的大小,准确判定皮试结果;静脉输液时规范填写输液巡视卡,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反应,合理调控输液滴速,加强输液巡视。如发生输液反应应立即停止用药,报告医生配合抢救。如遇无法解决的问题,低年资护士应立即报请品管圈圈长、辅导员或担任监督的高年资护师妥善处理。⑤安全管理普外科口服和外用药物:品管圈圈内成员应熟悉每个患者的服药情况,低年资护士根据医嘱填写服药卡,执行查对制度,将口服药送至患者床头,告之用药方法,同时讲解药物的注意事项[5]。

1.2.4组织低年资护士学习和业务培训 利用科内查房及晨间护理的时间,采取提问的形式现场考核低年资护士的业务理论水平;监督护师对低年资护士的摆药、配药、及治疗操作进行跟踪,并适时就药物的名称、用法、剂量和不良反应向低年资护士提出问题,让低年资护士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并邀请法律方面的专家为低年资护士授课,增强低年资护士用药安全及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1.3 评价方法 品管圈活动9个月后,由圈长组织,辅导员和督导员主持,护理部派人参加,对68名低年资护士进行综合能力考核;并请医生及同期住院患者对低年资护士进行不记名满意度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数资料有频数(n)或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品管圈活动前后护士能力比较 品管圈活动后低年资护士发错药1例,打错针0例,巡视不及时1例,总发生(率2.94%)明显低于品管圈活动前(P

2.2科医生及患者满意度比较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医生满意度(94.12%)、患者满意度(92.65%)明显高于实施前(P

3 讨论

品管圈简而言之就是品质、管理、圈子,是在临床治疗护理过程中,为提高治疗效果而设置的一个便于质量管理的圈子。低年资护士由于护龄短,实际经验不足,尤其是遇到危急情况时,慌乱中容易出现用药错误,延误患者抢救及治疗,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因此要加强低年资护士临床安全用药管理本院普外科组建品管圈,由护士长、专科护师及高年资护师共同分析低年资护士用药隐患,制定安全用药方案,使低年资护士熟悉科室药物存放位置,了解普外科常用药物的名称、剂量、使用方法及不良反应,加强药品安全意识,对毒麻药物严格交接班,同时在治疗中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定。结果表明,实施品管圈后,低年资护士发错药、打错针、巡视不及时比例明显下降,提示品管圈对于提高低年资护士操作技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与黄潇湘[6]文献报道基本一致。进一步分析表明,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医生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提示品管圈活动有利于维系良好的医-护、护-患之间的关系;同时由于圈长、辅导员、圈员协同作用效应,增强了科室的凝聚力。杜绝发错药、打错针等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少了医疗纠纷,提高了治疗效果,普外科医生及患者满意度都得到极大的提高。

综上所述,临床用药安全是全社会关注的话题,任重而道远,本院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实施品管圈活动,以强化低年资护士的理论水平,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保证临床安全用药,以促进医院整体护理质量再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钟朝嵩.QCC品管圈实务[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9.

[2]金丽君,林慧英,陈薇薇,等.品管圈在降低护理操作不良事件发生率中的运用[J].浙江医学教育,2013,12(05):31-33,36.

[3]杜杏利,詹雪,吴明珑,等.品管圈活动在骨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实践[J].护理学杂志,,2013,28(18);73-75.

[4]王秀娟.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科室备用药管理质量的效果观察[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

生物圈中的人范文第5篇

上世纪末,一位名叫伊万斯美的美国科学家进行了一次耗资惊人的“生物圈二号”实验,当时伊万斯美已经年近60岁,他花费了30年的时间从事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研究。为了这项试验,他几乎走遍了全世界所有的原始生物聚集地,直到他认为已经足够制造出一个适宜人类生存的动植物圈。

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伊万斯美教授在美国亚利桑纳州地下用钢筋水泥建造了一个足有十个足球场大、20层楼高的实验基地,里面尽可能模拟自然生态体系,有空气、水、土壤、各种动植物以及森林、湖泊、河流和微型海洋,甚至还有模拟阳光。伊万斯美自信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生物圈”,里面的人们完全可以像在真实的世界一样自给自足地生活。

几十名男女志愿者被送进“生物圈二号”,饮用生态系统自然生成的水,呼吸植物释放的氧气,吃自己种的粮食。本来伊万斯美教授预期那里可以永远居住,至少志愿者在那里与世隔绝两年健康不会出现任何问题。然而令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的是,仅仅8个月后,实验就不得不被迫提前结束,因为那里的氧气浓度已不足以维持志愿者的生命,虽然经过输氧加以补救,但是仍然有25种小动物中的19种灭绝,由于传播花粉的昆虫全部死亡,植物也停止了繁殖。

这个结果让伊万斯美教授百思不得其解。之后,他又对实验室进行全面研究。直到2003年,他才发现,问题并非出在生物圈本身,而是出在混凝土墙壁上。土壤里的细菌在分解土壤有机质的过程中耗费了大量氧气,而它们释放出的宝贵的二氧化碳又被混凝土墙壁吸收,从而使模拟的生物圈全面崩溃。

最终,伊万斯美教授得出这样的结论,实验的失败是因为自己把注意力过分集中在能够自给自足的生物圈本身,而没有想到外面的各种因素。现在回过头来看,他所犯的不过是一个简单的错误,但是在纷繁复杂的各类表象下,一个看似简单的逻辑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明白。其实,人生也是不断地在画着一个个圈,包括社交圈、工作圈、亲友圈……许多人画了不成功的圈,都是因为忽视了圈外。所以,我们要画好一个圈,就要彻底搞清楚:一个真正的圈包括圈里与圈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