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陵十三钗影评

金陵十三钗影评

金陵十三钗影评范文第1篇

关键词:《金陵十三钗》;叙事逻辑;视听感官

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金陵十三钗》自上映以来话题不断,引发了“全民影评”现象,除了“张艺谋找回自己,的确是他10年来最好的电影”的盛赞之外,还有很多质疑之声。这种两极化的影评现象,注定了《金陵十三钗》不仅仅是一部电影,而是一个非常具有话题性的大众文化事件。

1937年南京沦陷,日军屠城,只有一座天主教堂暂时未被占领。教会学校十二三岁的女学生、秦淮河畔风尘女子,还有一个美国人约翰,都先后进了教堂。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他们共同面对一场生死浩劫,产生了各种各样奇妙的感情。然而,教堂也不是永远的净土,暂时的宁静很快被打破,日军冲进教堂并且发现了女学生,殊死抵抗的军人在千钧一发之际开枪救人,英勇牺牲。后来,日军又强征女学生去庆功会为日军表演节目,谁都知道,这将是一条凶多吉少的不归路……

一、质疑之声

《金陵十三钗》想要表现的是一个“救赎”的主题,但在表现主题的过程中,人物行为没有可信的动机,叙事没有合理的推动契机,故事情节莫名其妙。首先从美国入殓师约翰这个人物说起。约翰是一个流浪汉兼酒鬼,之所以冒险来南京城里的美国天主教堂,是为了收尸赚钱,不料老神父被日本人炸死,他激于义愤,才扮成神父。当日本兵在教堂里追女学生的时候,约翰起先并没有施救,而是藏在了衣柜里,可见他是一个贪生怕死之辈,所以后来他的拔刀相助显得有些莫名其妙。此处,约翰从无赖到神父,需要一个转折点来建立形象,但影片并没有给出合理的人物行为动机。如果约翰在躲藏时无意中看到了老神父的像,唤起内心的良知,再来拯救女学生的话,便可以取信于人。后来,约翰出去找被日军蹂躏致死的豆蔻和香兰,碰到了他即将乘船离开的美国朋友,但他竟然没有和朋友一起逃命,而是选择继续留下保护教堂里的中国人。此处,影片也没有提供一个可信的人物行为动机。如果约翰在碰到朋友前看到了豆蔻和香兰惨死的样子,那么他选择留下也就理所当然。

其次再说下秦淮河畔的那些。头牌玉墨想利用约翰这个外国人的身份帮她们姐妹逃出南京城,在她刚见到约翰的时候应该是谨慎小心的,但片中的玉墨竟然在刚认识不久的约翰面前飞扬跋扈,丝毫没有寻求约翰帮忙的意思。豆蔻和香兰又是怎么从教堂跑出去的呢?豆蔻是为给受伤的小兵浦生弹《秦淮景》而去找琴弦,香兰居然是为了耳坠就偷偷跑出教堂,按照常理,在大屠杀的背景下,常人根本不会做出这种找死的举动。还有就是小蚊子的一系列行为也有悖常理,日本兵在教堂的时候,小蚊子为何要因为一只猫暴露自己?最后,小蚊子在去庆功会前大哭,约翰将招财猫交给她,就把她安慰了?此外,《金陵十三钗》的很多香艳场景也招人非议,秦淮们躲到了教堂的地窖里,个个都袒胸露乳,只穿衬衫,但地窖应该没有暖和到让人只穿衬衫的地步。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金陵十三钗》并没有从外在绚丽的视听呈现进入到人物的内心逻辑,故事情节漏洞百出。因此,《金陵十三钗》不是一部有诚意的战争电影。

二、喝彩之声

与质疑之声相对,《金陵十三钗》也引来了很多观众的鼓掌喝彩。以下是一些网友对《金陵十三钗》的评价。

“十三钗可以说是近年来最好的国产电影之一,各项质量水准亦在此片中得到了全面提升,影片故事视角独特,人物细节刻画极具感染力,还有战争场面和色彩美感的视觉冲击,无疑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最后唱《秦淮景》的那一幕,我热泪盈眶,谁说商女不知亡国恨?”

“艺术气息浓郁的商业作品,整体上极具神韵。以细微的切入点诠释了宏大的主题,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光辉展露无遗。只是情感表达上似乎过于含蓄和压抑,导致影片内敛有余却感染力不足,且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戏剧高潮,给人以情绪无处宣泄之感。画面定格的瞬间心底颇有些遗憾,但绝对是谋子近年来的最佳影片。”

由此可见,还是有很多观众给了《金陵十三钗》很高的评价。为什么在专业影评人狠批《金陵十三钗》时,观众却对它喝彩连连?因为观众观影追求的只是内心情感的宣泄和视听感官的强烈刺激,《金陵十三钗》无疑迎合了观众的这种审美趣味。毋庸置疑,观众的欣赏水平需要提高,但电影最终是拍给观众看的,观众的审美趣味也不能忽视。客观地说,当前的国产商业大片,要想“既叫座又叫好”,当务之急是提高影片本身的质量,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李佳,彭丽萍.“苦难与救赎——评《金陵十三钗》”[J].安徽文学,2009(7).

[2]林进桃.“全球化视阈下的感官消费影像——论电影《金陵十三钗》的叙事策略”[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3(1).

金陵十三钗影评范文第2篇

北京时间1月19日(美国时间1月18日),第8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九强名单出炉!评委会公布了第一轮从全球63部报名角逐最佳外语片的电影中 “63进9”的评选结果,这9强将有资格进入第二轮“9进5”的PK赛,争夺最佳外语片提名的5个名额。被寄予厚望的《金陵十三钗》在首轮评选中就败下阵来,而许鞍华的《桃姐》也止步9强,但中国台湾的《赛德克・巴莱》入围,代表华语片竞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另外入围的8强分别是:比利时《顽固分子》、加拿大《拉扎老师》、丹麦《超级德比》、德国《皮娜》、伊朗《一次别离》、以色列《脚注》、摩洛哥《奥马杀了我》、波兰《黑暗弥漫》。

1月16日和1月19日对于影迷而言,是两个令人多少有些沮丧的日子,备受关注的《金陵十三钗》出局。其实尘埃落定之后,也许我们才能更加客观和冷静地审视电影《金陵十三钗》,各种评论分析已经说的很多了,这里不作赘述,只是有人说这是张艺谋近几年最好的电影甚至是十年以来最好的电影,笔者确实不敢苟同。不过为了打开北美市场,为了冲击奥斯卡,无论在角色选取、戏份安排、电影对白还是冲突设计中,张艺谋的确都用足了心思,但是应了中国先贤的一句古话“过犹不及”,这些努力导致影片很多方面不够和谐,没有有机融合成一个整体,使电影效果大打折扣。尽管如此,不可否认相对于目前中国的电影创作生产和电影市场营销,这还是一部可圈可点好电影,但是好电影未必就能获奖,好的中国电影未必就适合美国人的口味和预期,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看看《金陵十三钗》参加国际电影奖项的竞争优势吧,首先,关于6亿元投资的去处,在各种媒体上可见影迷和剧组人员的口水仗,我们且认为6亿元全部投资得物有所值,但是就算是国内迄今投资最大的制作,你赶得上《变形金刚》和《阿凡达》的视觉效果吗?其次,号称是张艺谋的首部战争史诗电影,史诗其实怎么看也谈不上,那就战争吧,战争题材怎么了,你赶得上《拯救大兵瑞恩》的真实和残酷吗?再次,就是标榜的人性救赎,那又怎么样呢,赶得上《辛德勒的名单》的深刻和震撼吗?所以嘛,张大导演是“只因身在此山中”啊,再加上一帮拿钱昧着良心的“水军”和影评人在旁边抬轿子,老谋子能不心旌摇荡和飘飘欲仙吗?但是,自从他带着《金陵十三钗》踏上美国本土,老谋子就一个冷战清醒了,看看美国媒体的评价吧:

《好莱坞报道》影评人麦卡锡一针见血地说:"不可否认,在和平时期品行不端的人身上,当他们被号召从事伟大无私之举时,会显露出之前所隐藏着的高尚情感和道德。但不管从现实世界或电影本身来说,关于这一巨大转变的环境和方式都是不真实和不可思议的,其中的谋算和衡量被略去了,让最终结果的可信度,或者说,它所应该具有的力度大打折扣。"

别以为外国影评人就高明多少,在中国国内对于《金陵十三钗》比较客观的评价也很多,“一边是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名单》和犹太人的哀歌,一边是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和中国人的视觉欢宴,它们构成了如此鲜明的对比,令我们感到汗颜。我们将抱着自己的良知无眠,犹如抱着一堆荒诞的现实”。这段话出自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朱大可。

其实,这部影片在还没有与美国大多数观众见面之前,就已经被人家看低了。张艺谋怎么了?就是中国内地最著名的导演而已,就是几次冲击奥斯卡也一无所获的导演而已;二战中的中国南京发生的故事又怎么了?看过了《拉贝日记》看过了《南京南京》,美国人可能更爱看《巴顿将军》和《美国队长》;克里斯蒂安・贝尔又怎么了?他是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但他主演的是什么片子,那是美国派拉蒙公司出品的《斗士》,这回是什么,是中国新画面的《金陵十三钗》,本质就是不一样的;而且他的个人影响力那是一年多以前的事了,效应已经慢慢减弱了很多很多。选择贝尔只是增加了影片的成本,让美国人多赚了很多钱罢了。如果美国人因为银幕上有贝尔就蜂拥进影院甘心掏腰包,那就不是美国人,同样,如果这样就能捧回金球,如果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就因为片子找了个美国男演员做主演就把奥斯卡奖颁给《金陵十三钗》,那就不是美国人风格了,如果就这么被这种低级的技巧绑架了,以后奥斯卡还怎么在电影圈中当老大呀!

就这些吗?当然不是,还有更讳莫如深的原因,不说可能大家都会知道。中国越来越强大,电影市场利润越来越丰厚,国内影迷对好莱坞的电影也越来越青睐,国内电影机构对好莱坞的制作技术和制作力量越来越依靠,这对美国的电影工业和文化扩张是个有利机会,按照常理应该顺水推舟满足国人这点可怜的奢望,但是美国人就是没有随了中国人的愿。反过来再想想,要是金球奖真给了《金陵十三钗》,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国人一定会说:“金球奖就这水平”!所以,选择让你中国人远隔重洋的抱怨一下好,还是选择遭受美国本土新闻媒介的各种评论,就不言而喻了。再说了,“这么好的片子都没上,金球就是水准高,人家就是牛,咱就是有差距”还是“这都能得奖,金球也不咋地嘛,中国电影已经成为了世界一级水平”等等议论也会纷至而来。还有,这次打败《金陵十三钗》的是一部伊朗电影,人家送的电影《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堪称一部“朴素”的电影,又恰好是描写人性冲突的小成本制作,镜头对准的是普通的伊朗民众和伊朗家庭,大部分为手持拍摄,全片没有配乐,这些非常适合评委的口味,而且顺水推舟给个奖项,对内对外,对经济、对政治、对文化都有利而无害,谁也不能说长道短,因此命中注定这结果就是这样了。

一切,都是有缘由的。

回过头来再说奥斯卡,你金球都看不上的东西,我们奥斯卡当然也不能捡了,不然我们成了什么了?究竟是不是这样,看看国内媒体的记者在参评金球奖失利之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在为公布之前的头头是道的分析:

记者对比近10年的金球奖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及获奖名单发现,两者的提名平均重合率仅为40%,甚至有几年是完全不一样的,而获奖重合度也与提名一样,只有40%,是金球奖与奥斯卡重合度最低的奖项之一。

也就是说,即使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未能获得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并不会对他的奥斯卡之路有影响。因为现在只有金球奖最佳外语片《一次别离》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名单的几率最高,高达80%,而其他影片的可能性皆是相同的40%。

从外媒的预测情况来看,《金陵十三钗》是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关注度较高的一部,也被不少主流媒体看好能够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看明白没有,可能性绝对是有的,但是不确定性更强,其实文字背后透露最主要的信息是《金陵十三钗》入围与其他热门影片相比没有任何优势,入围提名几率很小。而1月19日的消息证实了这一点,无情地粉碎了国人的这点希望。

回过头想想,即使奥斯卡给了个提名,那也是想让中国十几亿观众关注一下大洋那边的事情,提高一点关注度和收视率,同时也看看还有哪些好片子中国观众没看上,好获得进口的机会再赚一笔。而且,最悲惨的事是如果真入围了,碰上伊朗的《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那是断无获奖的任何可能了。所以,为什么张艺谋和男女主角都没有出席金球奖的典礼,其中的缘由就很耐人寻味了。而一向高调的张伟平在金球失利之后则低调地表示:“竞争对手很强劲,我们的电影能够入围就已经是一种胜利”,看看人家的文学水平,明明是败了,却淡定的说是胜利了。高,实在是高!不过,这次奥斯卡连63进9都被淘汰,不知张先生该如何解释胜利了。

其实“奥斯卡情结”归根结底,我们国人就是想不明白为什么我们老拿不到奥斯卡奖。这里头原因多了去了,想获奥斯卡奖难不难?的确很难,但是其实也不难!笔者认为只要做到以下几点,奥斯卡小金人花落中国就指日可待。

第一,把现在每年进口的好莱坞电影配额缩减到目前的五分之一,最好一年就那么两三部,而且一定要是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青睐的那种非主流的小成本制作的电影,并且一定要把中方参与引进发行的公司机构的分账比例提高到目前的两到三倍;

第二,对于网络和音像市场的管理,采用抓大放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策略,让国人能以目前影院电影票价的十分之一,甚至不花钱通过影碟或者网络看到最新最全的好莱坞巨制。

第三,电影主管机构千万别报送所谓国际知名的国内著名大导演的作品,就报送他们想要“培养和扶持”的那些年轻后辈的作品,比如贾樟柯、王全安的等等,可能会更有戏;

第四,其实,我们的东西好坏心知肚明,坏的我们就不送了,丢不起人,好的也不送了,咱也不争那个奖项,最好的办法就是我们平心静气好好的提升内功,好好的做好的电影。到头来,兴许好莱坞就会找上门来特别诚意地邀请,还会送个小金人许个什么奖项的,也绝对是有可能的。

不过这第四点对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市场、中国电影官方管理机构,乃至中国影迷、中国媒体都太难了太残酷了,基本不可能做到,因此还是多在一二三条上想想吧。

哪天我们也许真能在奥斯卡上拿个什么奖。

这很重要吗?很重要!

真的很重要吗?

……… [责编/灿岑]

金陵十三钗影评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电影;中国导演;“全球化”;中国文化

一、《金陵十三钗》的故事概要

1937年的南京,日军残暴,满目疮痍,但由国际友人主持的一个教堂暂时还是一方净土。几个神职人员收留了一群躲在教堂里的金陵女学生、13个躲避战火的秦淮河上的风尘女子以及6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国军伤兵。共同面对有史以来最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故事结果竟然是那13个最“下贱”的女子成了保护众人的英雄。

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他们共同面对有史以来最可怕、最没有人性的屠杀,产生了各种各样奇妙的感情。然而,教堂也不是永远的净土,日军终于冲进了这里。伤兵被杀,女学生则眼看就要被日军掳走。

在这个时刻,这13个平日里被视为下贱的女子,在侵略者丧失人性的屠刀前,激发了侠义血性:她们身披唱诗袍,怀揣剪刀,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参加日本人的圣诞庆祝会,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

二、中国导演们的“奥斯卡之梦”

中国三大导演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一直在做着奥斯卡之梦,陈凯歌1993年拍摄的《霸王别姬》在戛纳夺得金棕榈大奖,当他自信地进军奥斯卡时,却只收获了失望。2006年,陈凯歌的《无极》更是掉进冰窟里。冯小刚的《夜宴》第一次冲击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也被奥斯卡抛弃。

相比之下,张艺谋是屡败屡战,其奥斯卡情结却不舍不弃。1993年,他的《菊豆》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之后他又送上了《大红灯笼高高挂》《英雄》和《十面埋伏》,每一次都轰轰烈烈,每一次都空手而归。

中国电影人征战奥斯卡的历史,最早是从1955年美籍华人黄宗沾以《玫瑰纹身》一片荣获第 28届最佳摄影奖开始,之后中国电影一直与奥斯卡绝缘。到1988年《末代皇帝》在第60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一举夺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九项大奖,再次点燃了中国影人的奥斯卡热情。这其中,李安是与奥斯卡小金人最“熟悉”的华人导演,2001年他以一部《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最佳原创音乐等四个奖项。2006年,李安凭《断臂山》夺得最佳导演。这些都给了中国导演深深的刺激。

为了拥有一尊小金人,中国电影人从来没有放弃。靠着浇不灭的“冲奥”激情一次次前行,却一次次倒在了柯达剧院的门口。

《金陵十三钗》的故事是在南京大屠杀的背景之下描写了人性,讲述的是经典的救赎和成长的过程,日本侵略者的残酷,一群教会的女学生以自己纯真、善良救赎了原本只是打算借机弄点钱的John,也救赎了原本风花雪月的十三钗。在这个救赎的过程中,故事中的弱势群体都得到了成长,John勇敢担负起了保护女学生的义务,十三钗在经历了危险和感动之后,也走上了赴死的道路,从而挽救了女学生们的未来,张艺谋在电影末尾让暖色调的光洒在了John以及向前驰行的车上,这何尝不代表了一种希望和力量。

对于经典叙事中的戏剧高潮,《金陵十三钗》亦把握得比较规整。从军官的舍身赴死,到约翰的转折,再到两个金钗的死亡,及至片尾十三钗做出的决定,在一系列的情感铺垫中,观众所受到的情感就是很自然的。张艺谋用了很多图解式的画面去刻意冲淡、让观众跳脱出影片的凝重氛围,但反过来又很快让观众重新陷入情感的更高体验,一张一合一收一放,彰显导演对此的控制力。从这个角度来说,《金陵十三钗》是精准的,但同时它也“辜负”了观众对张艺谋和南京大屠杀事件影像化的某种期待,对于张艺谋来说,国内观众总是期待惊喜和回归的,期盼他能够转归到当初讲朴实故事的阶段,但这种期盼并不符合实际。因此当张艺谋带着充满诚意和故事的《金陵十三钗》迎面走来时,国内观众对此的争议就是难以避免的。《金陵十三钗》并未带来大惊喜,也没有直接跨越式回到张艺谋的90年代,这跟电影的定位有关,《金陵十三钗》显然并不是一部单单面向华语观众的电影,张伟平招揽来众多国际人才为影片服务就说明了这部电影的野心。这个境况,与当初李安拍摄的《卧虎藏龙》相似,后者在国内遭遇不纯粹的武侠的指责,但却深得西方观众喜欢,因为这部电影虽然文化是东方的,但表现手法和叙事技巧也是十分好莱坞的,所以,对于《金陵十三钗》的很多批评本在立场上就站不住脚。

很明显,《金陵十三钗》是一部非常合格地运用了好莱坞经典叙事手法的电影,它严格遵循这一原则,在空间、时间和逻辑上都以非常清楚的线索发展,而人物建构亦精心设置了性格和动机,使得电影中的故事都由有因有果的情节去合理推动,这一设置便是让观众对于影片有很高的“可理解性”。在限制性的叙述过程中,观众能够很明显感受到剧情所带来的痛苦和情感,这也是很多观众在影院流泪、出了影院仍旧感到压抑的原因所在。

此次《金陵十三钗》的奥斯卡之行,起码代表的是中国电影当年的最高水准,不只是技术的水准,还是讲故事的水准。国际化幕后团队的参与,保证了影片在技术质量上的高水平,影片的特效、美工、配乐都各有精彩亦融入剧情当中,而影片认真、诚意所讲的故事,更有情感上的力量。冲击奥斯卡,是华语电影的大梦想。所以照张伟平的话来说,“在意奥斯卡是很正常的事情”,的确,一部优秀的电影,并不仅仅需要票房的商业价值,也需要在颁奖季上得到艺术肯定。《金陵十三钗》报名奥斯卡13个单项奖,就彰显了张伟平和张艺谋的野心和信心。

金陵十三钗影评范文第4篇

一、叙事主题

《南京!南京!》和《金陵十三钗》的叙事主题都是关于救赎。前者在表现中国人群像的背景上突显了日军年轻士兵角川的救赎之路,他最终放走了小豆子和老赵,在初春的南京郊外自杀。影片还表现了唐天祥的救赎。他一度为了亲人的安全向日本人出卖了藏在安全区的受伤的中国士兵,但是他的出卖反而为安全区包括他的亲人招来了更大的灾难。影片后半段,唐天祥作为拉贝的秘书本来拥有与妻子一起逃生的机会,但是他把这个机会让给了同行的一位中国军官,完成了自己的救赎。《金陵十三钗》把叙事的重点放在了秦淮河和美国小混混的救赎上。为了突显救赎的主题,影片把小说原著中教堂的主持英格曼神父和助手法比合并为殡葬师约翰•米勒。英格曼神父有着虔诚的,来华传教多年,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而约翰•米勒是一个来中国混社会、玩世不恭、私欲旺盛的、还算年轻的美国人。影片开始极力表现约翰的沉沦。他穿越硝烟弥漫、哀鸿遍野的南京街道,来到文彻斯特教堂殡葬英格曼神父,神父已经被日军的炮火炸为灰烬。约翰丝毫不为战争的苦难所动,依然向教堂中唯一幸存的陈乔治索要钱财。他为了享用神父的大床、伺机寻找教堂的钱而留下过夜,与闯入避难的秦淮河女人打情骂俏。用影片中陈乔治的话说,一开始他是一个典型的“二流子”形象。

日军冲进教堂、对女学生实施暴力的时候,约翰第一次站了出来高喊“Stop!”,从此开始了他的救赎之路。当影片叙事发展到约翰为秦淮河女人剪发化妆这一段落,特写镜头中约翰坦露心扉,讲述五年前第一次做殡葬就是打扮自己的女儿,曾经的“二流子”至此彻底转化为一个内心纯净高贵的人。秦淮河女人的救赎之路与约翰相比,影片安排得更为细腻,她们形象的转变更多地与女学生们纠缠在一起。影片一开始,她们在女学生眼里完全是一副“衣衫不整的放荡样子”。当日军冲入教堂,女学生们在千钧一发之际保护了她们的藏身之处,她们与女学生的关系开始发生改变,她们把自己当成女学生的“姐姐”。在香兰和豆蔻回到翠禧楼这个段落,香兰中弹倒地依然拼命伸手拉住日军,想帮助豆蔻逃生。这一细微举动对影片中十三钗形象的转变具有重大的意义,为后面十三钗舍生取义的情节埋下了伏笔。

有评论认为《金陵十三钗》又一次迎合西方的口味,讲述了“一个高大的外国人庇护中国羔羊的故事”。其实影片的主角正如片名所示,是这一群秦淮河女人。约翰与其说是一个拯救者,不如说是一个得到救赎的人。《金陵十三钗》对约翰的定位与《南京!南京!》中的西方人形象非常相似。《南京!南京!》中出现了拉贝、魏特林、威尔逊等真实的历史人物,但是影片没有把他们塑造成“中国的辛德勒”。在影片中他们是勇敢的,同时也是苦难的。在人类的这一灾难面前,他们与影片中的姜淑云、陆剑雄们一样,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两部影片对西方人形象的处理显示了新世纪中国电影与世界平等对话的叙事态度,将世界文艺的永恒主题“救赎”作为影片的主题,表明了新世纪中国电影人对单纯的民族主义立场的超越,也反映出他们摆脱弱者姿态,对南京大屠杀的思考深度。

二、叙事形式

《南京!南京!》和《金陵十三钗》从个人对南京大屠杀的记忆取材,特别是亲历南京大屠杀的西方人的记忆、日本人的记忆以及中国普通老百姓的记忆。时任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务主任的明妮•魏特林记录日军侵占南京的《魏特林日记》,成为两部影片的重要素材来源,甚至可以说两部影片的主要叙事内容和叙事方式的建构,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于魏特林日记对当时的记录。在叙事视点、叙事时空和叙事结构的安排上,两部影片在叙事形式上的不同体现出新世纪中国电影国际化叙事策略的多元化。

1.叙事视点

《金陵十三钗》的叙事视点是个人化的,而且是一位十二三岁南京少女的叙述。这为整部影片定下一个叙事基调,提示观众这是一个初长成的女孩在南京大屠杀中的遭遇,这是一段独一无二的生命体验。与原著小说相比较,《金陵十三钗》的视角是女性(少女),视角投射的对象也主要是女性()。这一叙事策略的选择无疑带有浓重的商业性的考虑。《南京!南京!》则是全知叙事与个人视点相结合。其中,日军年轻士兵角川的视点镜头最为鲜明。影片第一个镜头就是以躺在南京郊外地上的角川仰视的角度来拍摄的日军宣传条幅,第二个镜头即是角川的近景镜头。角川的主观视点镜头贯穿影片始终,在影片的每一个重要叙事环节都存在着。观众借助角川的主观视点,能清晰地感受到身处南京大屠杀前后的角川内心世界的波动。角川视点的存在给中国观众的欣赏带来了强烈的陌生化效果,也使陆川广受质疑。其实除了角川视点之外,陆川在影片中还设置了当时定居南京、亲历日军侵占南京始末的西方人的视点,这一视点以寄出的英文明信片的形式存在。这些寄往西方的明信片在片头即已出现,将南京的名胜古迹和古老文化传播出去。这些明信片的内容都非常简洁、对事件的叙述不附带任何感彩,作为原始资料,它们代表了无可质疑的真实性。感性的角川视点与客观的明信片视点共同构成了个人叙事视点。在片尾,全知叙述者以字幕形式将战争中各主要人物的命运一一交代,他们不再被指认为是中国人或是日本人,而是全部成为以数字形式存在的、定格在照片中的年轻生命。片尾全知叙述的这一处理方式彻底揭示了影片另一个叙事主题,即陆川一再强调的“对战争本性的反思”。《金陵十三钗》的少女叙事和《南京!南京!》将全知叙事与日兵角川视点、西方人视点并存的视点设计,都以一种探寻的姿态关注人类普遍关心的问题,显现出叙事的国际化视野。

2.叙事时空

“能动的叙事空间和时间变形的无穷潜力是电影叙事的两个基本特征”。[2]电影的叙事时间可以从三个角度来把握,即放映时间、本事时间、本文时间。影片的放映时间是固定的,本事时间是影片“具有因果关系的事件(即故事本事)的时间流程,它主要描述的是故事本事在其自然的时间顺序上所具有或应当具有的时间持续过程”。[3](P67-68)本文时间则是“影片文本中呈现出来的时间”。[3](P70)电影的叙事空间主要有两种形态:一是故事空间,即情节发生、人物活动的舞台;一是镜头空间,即在一个完整的电影镜头中所呈现的空间形态。从叙事空间的安排来看,影片《南京!南京!》的故事空间非常宏阔,通过详实的资料搜集和严谨的影像呈现,观众几乎可以看到当时南京的全貌。无论是满目疮痍的街道和城市废墟、屠杀大批战俘的寒冬江边、国际友人成立的南京难民营,还是日军慰安所、指挥部,都在影片中得以全面展现。《金陵十三钗》则除了在影片开始的士兵抵抗段落和豆蔻、香兰回翠禧楼段落是发生在断井颓垣的南京大街上之外,影片把主要的故事空间放在虚构的文彻斯特天主教堂内,在教堂的地窖、走廊、书房、礼拜堂、院子和神父的房间展开。故事空间的格局对影片的叙事风格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是影片叙事情感格调的视觉呈现。文彻斯特教堂的彩色玻璃窗、狭长的走廊、地窖都使得影片的叙事更幽暗、隐秘和曲折,与秦淮河女人、教会女学生之间排斥又吸引的关系,与秦淮河女人、教会女学生和美国假神父之间的迷离关系相互呼应。张艺谋堪称处理室内戏的高手,从《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到《满城尽带黄金甲》,他对于这种在幽暗空间中表达微妙的情感关系一直得心应手。除此之外,《金陵十三钗》对故事空间的塑造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神来之笔。浦生在影片中是一个次要角色。通过他的几句简单台词,“我们家什么都没有”“我没妈”“家里人都死光了”“下雨了,场里还晒着麦子呢”,观众被提示去想象浦生的家乡———哀鸿遍野的中国乡村。这为《金陵十三钗》局促的教堂叙事蓦然添上了一个广阔的背景,也使这部英文对白超过50%的影片拥有了挥之不去的本土气息。从叙事时间的安排来看,《南京!南京!》的本事时间从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被日军攻破开始,到1938年春天拉贝回国、南京难民营被解散、角川放走了小豆子和老赵开枪自杀结束。《金陵十三钗》的本事时间同样是从1938年12月13日日军破城的一刻开始,到秦淮河女人代替女学生赴约、约翰•米勒带女学生顺利逃出南京城为止,主要讲述了从南京城破到圣诞之前七八天的故事。从本事时间上的比较可以看出,两部影片对南京大屠杀这一题材的表现初衷不同。一个力求对南京大屠杀这一事件进行整体关照,一个则选取其中的一个点加以铺排。从本文时间来看,《南京!南京!》通过全知叙述者在片尾以照片加字幕的形式交代其主要人物的归宿和命运,其中“小豆子,还活着……”的字幕表明影片的本文时间一直持续到观众欣赏影片的此时此刻。这一叙事手法打破了虚构和现实的界限,使观众产生了一种生命绵延不绝的强烈感受。而影片片头以明信片形式对南京鸡鸣寺、明城墙等古迹的介绍又把观众的思绪拉到民族历史的深处,使影片的本文时间尽量往前绵延。《金陵十三钗》书娟的画外音所带来的回忆视角也使得影片的本文时间大大加长,“一直到现在,我都不晓得那些秦淮河女人最后的结局……”,通过画外音,《金陵十三钗》同样把本文时间一直绵延到“现在”。而且,《金陵十三钗》通过“金陵”“秦淮名妓”“秦淮景”这样一些文化符号,把影片的本文时间也尽量往前绵延。不同于《南京!南京!》只是通过片头的几张明信片来提示南京历史和中华文明的悠久古老,《金陵十三钗》设计了秦淮河女人裹在旗袍中的曼妙身体和摇曳步态、她们弹琵琶唱曲的才艺、她们掷地有声的台词等,进一步将影片本文时间对民族古老历史的绵延视听化。通过分析发现,与《南京!南京!》将叙事重点放在对人性和战争本性的反思相比,《金陵十三钗》花了更大的力气去进行民族文化符号的挖掘和展现。但是,《金陵十三钗》对十三名秦淮河女人的塑造又因为刻意强调和色彩的洪流,带有明显的迎合视听消费的意图。

3.叙事结构

对战争本性的反思、角川的主观视点镜头的大量运用、背景音乐中锥人心魄的鼓点、黑白影像的设计、群像式的角色呈现,都使得《南京!南京!》突破了线性叙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的结构方式。《金陵十三钗》的叙事结构则严格遵循“开端—发展—高潮”的模式,影片的叙事形式呈现为典型的好莱坞大片风格。影片精心地控制着观众情绪的起伏,利用各种视听手段、通过一波又一波的小高潮的叠加,最终迎来代替学生赴死亡之约这一最后高潮。影片对叙事的控制显得收放自如。开端的士兵抵抗、各色人等奔逃的激烈场面之后,即是秦淮河女人进驻教堂的一派旖旎风光。日军闯进教堂、女学生惨死的段落紧接着长谷川弹唱优美的日本民谣段落。《金陵十三钗》对好莱坞大片惯用的渲染积累情绪的各种视听手段也运用得非常到位。例如,日本兵冲进教堂到处抓女学生的叙事段落,女学生们拼命跑到楼上用书柜抵住门,藏在屋内恐惧万分,而日本兵在门外不断推门,书柜上的书本随之倾落,书本落得越来越多,终于门被撞开,这一叙事段落所积累的情绪也达到了顶点。这一视听设计与好莱坞大片中经常运用的手法如出一辙。《金陵十三钗》深谙好莱坞大片叙事的技巧还表现在,当大义凛然的十三钗鱼贯走出教堂、登上日军汽车的时候,十三钗之一因害怕而反悔,叙事突起波澜。综观两部影片的叙事形式,无论是叙事视点、叙事时空还是叙事结构的设计,一方面服务于其叙事主题,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对视听消费的迎合。这一点在《金陵十三钗》中体现得尤为鲜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透露出新世纪中国电影在叙事国际化这一问题上所面临的困惑:国际化是否就意味着好莱坞大片化?

三、价值观

随着中国经济在全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化和市场化也越来越成为紧迫的课题。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新世纪中国电影叙事的国际化最突出地表现,在其表达的价值观是否能得到全球电影观众的认同。《南京!南京!》和《金陵十三钗》都力图把关注的视野扩大为面对骇人灾难的全人类,都着力于表现中国人以及当时在场的外国人在个体生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关头的抵抗、自救、互助乃至舍生取义。张伟平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一再表示“一部好的电影一定离不开国家命运和民族精神。这就是我们说的所谓主流价值观”,并认为《金陵十三钗》“采用的是一种通用语言,关于英雄主义情怀的电影,相信全世界的电影观众都能接受并喜欢,这使得我们充满希望……我们希望这部电影给美国人和欧洲人提供一个了解中国和中国电影的视角”。[4]《金陵十三钗》所传达的核心价值观就是英雄主义。影片通过三条叙事线索一再强调对“英雄主义”这一价值观的颂扬。李教官带领他的士兵本来已经接近城门、可以安全撤退,但是为了保护女学生,李教官毅然决定阻击日本人。在弟兄们都牺牲以后,李教官把浦生送进了教堂,他本来可以换上平民的服装乔装出城,但是他选择了留在教堂对面的纸店,以便在最紧要的关头用自己最后一点力量保护女学生们。约翰•米勒与陈乔治上街寻找香兰和豆蔻,路遇美国同乡,同乡告诉约翰可以乘船离开,但是约翰选择了留下。还有影片的主角———秦淮河女人们主动选择代替女学生赴日本人的死亡之约。《南京!南京!》也不乏对“英雄主义”这一价值观的讴歌。陆剑雄用自己的身体挡住日本人大规模屠杀中国战俘的子弹,保护了小豆子;小江主动站出来做日军的慰安妇;姜淑云不顾自身安危去认领同胞;唐天祥最终把生的机会留给了别人。国际化语境中的“英雄主义”在中国文化语境下的解读其实就是“舍生取义”。“舍生取义”在中国文化语境中不仅仅是一种英雄主义情怀的壮举,所谓的“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因此,两部影片对“英雄主义”这一价值观的表达更具有为了国家、民族大义不惜牺牲个体生命的崇高内涵。由此可以看出,两部影片对“英雄主义”价值观的颂扬,一方面具有普世意义,另一方面不同文化语境的观众在接受时又可以有自己的解读,兼具了国际化和民族化的双重内涵。

张颐武先生2012年伊始在接受香港《文汇报》记者采访的时候,谈到他对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他认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的核心价值观是扶弱抑强、以德报怨、合而不同。并强调中国应该在跨文化传播中下苦功夫,力求使国外民众对中国核心价值观产生共鸣。电影无疑是一个跨文化传播价值观的极好媒介。从《南京!南京!》和《金陵十三钗》对价值观传播的重视,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新世纪中国电影在面对国际市场的时候,努力挖掘中华文化价值观的普世意义,并借助丰满的本土叙事加以表达的策略。

金陵十三钗影评范文第5篇

《金陵十三钗》“饥饿营销”策略分析

在市场营销学中,“饥饿营销”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调低产量,从而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的“假象”,以期打造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维护品牌形象、提高品牌附加值的目的。

品牌采用“饥饿营销”策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品牌本身必须具备较高的产品质量和强大的市场号召力,能获得受众的认可和接受;第二,该策略利用了受众的好奇心理,通过适度控制产品、服务或信息的流通量,获得更高的知名度;第三,不能让受众“过度饥饿”,必须适时地制造话题,引起受众的关注和讨论。

利用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吸引受众的注意

《金陵十三钗》强大的品牌号召力体现在三大关键词:张艺谋、奥斯卡和严歌苓。首先,张艺谋作为中国商业电影的代表人物,其导演的作品每次都能掀起广泛的讨论,本身就具有强大的话题性。其次,国人对于“奥斯卡”一直都有着异样的情结,在受众看来,《金陵十三钗》代表中国内地冲击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这一点保证了影片的高质量和可看性。此外,影片由同名小说改编而来,原著及其作者严歌苓有强大的粉丝基础,这批人成为推动影片宣传、拉动票房的主要力量之一。

严格控制信息流通,为影片赢得更大关注度

按照传统的营销手段,电影片方应主动与媒体联系,给媒体电影图片、视频和文字通稿,安排媒体探班和记者会,让主创接受媒体采访等,从而进行舆论造势。但是饥饿营销完全反其道而行之,在影片利用本身的品牌号召力吸引媒体和受众的高度关注之后,《金陵十三钗》却极度吝啬于广告投放与信息宣传,在“申奥点映”时高度戒备、对“十三钗”的相关信息严密封锁,但正是这种手段成功引爆了受众的好奇心,引得媒体和受众主动挖掘内幕,从而为该片的宣传推波助澜,为影片赢得了更大的关注度。

制造话题效应,将影片宣传推至顶峰

“饥饿营销”的原则之一是不能“过度饥饿”,以免引起受众的反感,给竞争对手造成可乘之机。因此,虽然《金陵十三钗》严格控制影片信息的流通,也有策略地制造话题,满足四处搜寻相关信息的媒体和受众的“欲望”,推动影片的不断宣传。

影片掀起的提高票价、院线联合“逼宫”、声称部分影院将无法上映《金陵十三钗》等新闻、不仅吸引了媒体和受众的关注,而且引发了社会大众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道路的争论,使得影片无形中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标杆,极大地提升了影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此外,对于备受外界关注的“谋女郎”倪妮,影片一直采取封锁消息的形式,吊足了媒体和受众的胃口,在其正式亮相之后,毫无悬念地被“饥饿”的媒体空前关注,其撰写的“我与贝尔拍”的文章也极具眼球效应,在网络上被疯狂转载,“谋女郎”再次将“张艺谋”与影片的品牌效应发挥得淋漓尽致。

借助口碑传播,树立影片正面形象

影片在“申奥点映”和洛杉矶点映之后,意见领袖和普通受众给予的一致好评为影片树立了正面形象,赢得受众的好感。例如著名影评人毕成功对影片的肯定吸引了宁财神、姚晨等微博明星的关注,这些名人的推荐引起了众多粉丝的转发和评论。此外,《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和国外受众对于影片的好评也通过国内的各大门户网站和社区论坛被广泛传播,在影片上映之前再次掀起了一次广泛的话题讨论,并且了加深了受众对影片的关注和期待。《龙门飞甲》“整合营销”策略分析

相反,《龙门飞甲》采用整合营销的方式,导演、演员、发片方、影院和合作方全员出动,综合运用电视、杂志、户外、新媒体等多种平台宣传影片,实现与受众的双向互动,迅速树立影片在受众群体中的知名度。

利用名人效应,强大的粉丝力量推动影片宣传

《龙门飞甲》拥有徐克、李连杰、陈坤、周迅、李宇春等众多明星人物,一方面影片信息通过名人微博、粉丝后援会微博、百度贴吧等社区化媒体在粉丝群中得到广泛传播,另一方面,导演徐克通过安徽卫视《爱传万家――说出你的故事》、凤凰卫视《铿锵三人行》、男性时尚杂志《men’s ilno》等传统媒体,利用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影片不断宣传造势。

新媒体多平台打通推广,口碑传播扩大影片知名度

《龙门飞甲》采用了新浪微博、新浪官网、iPhone等新媒体形式进行宜传,并且新浪官方微博与官网、iPhone平台相互打通,iPhone用户不仅可以通过官方APP实时获取新浪官方微博的内容,而且在浏览APP内的文字、视频、图片以及参与有奖活动的同时,还可以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通过新浪微博分享、推荐给自己的好友,通过口碑传播扩大影片的知名度。

三者除了影片相关信息外,值得指出的是新浪官方微博还起到打造影片舆论聚集地的作用,通过与受众的互动,保持受众对影片的关注度;而新浪官网的主页设计成功采用3D元素,以气势磅礴的配乐、可以随着鼠标移动的动态人物图,在给受众带来全新感受之余,加深了受众对影片的期待。

借力社会营销。赢得受众好感

社会营销是一种运用商业营销手段达到社会公益目的或者运用社会公益价值推广商业服务的营销策略,这里《龙门飞甲》属于后者。此前演员李连杰的壹基金、陈坤“行走的力量”系列公益活动、李宇春的中国红十字会玉米爱心基金等本身就为影片的公益宣传增色不少,而发片方博纳影业集团与北京市福利发行中心的跨界合作再次体现了影片“为国为民”理念与公益主题的良好结合,树立了影片的正面形象,赢得了媒体和受众的关注与好感。

此外,北京2500家福利站以及博纳、星美等影院将对这套电影主题福利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推广。无疑会在受众群体中不断扩大影片的知名度。

综合运用地铁、公交等媒体,实现对目标群体的无缝覆盖

合作方之一“IMAX中国”公司已在全国启动对《龙门飞甲》的宣传,通过在北上广深以及其他主要城市进行大力度的广告投放,覆盖地铁、公交、商业区LCD等主要媒体,实现对目标受众的无缝覆盖。此外,IMAX中国还在全国IMAX3D影院展开《龙门飞甲》营销推广“比武大赛”,鼓励各家影院对《龙门飞甲》创新宣传。合作方采取的其他宣传形式还包括户外广告,例如北京银行在首都市场T3航站楼外投放的大型广告牌等。

相关期刊更多

金陵瞭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南京市教育局;南京报业传媒集团

金陵科技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金陵分公司

金陵法律评论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