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东北过年风俗

东北过年风俗

东北过年风俗

东北过年风俗范文第1篇

法国语言学家梅耶说:“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语言。”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这些语言学家告诉我们,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它们既相互依存,又有着各自内部的发展规律而独立存在。民俗是人类社会长久以来形成的习俗礼仪、信仰、风尚的总和,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民间生活、文化模式,所以,它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钟敬文先生说的:“民俗文化是构成人类的、民族的文化史和文化学的一种重要因素。”[1]语言和民俗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都是人类社会的原生态文化形态,每种语言中都积淀着本民族的大量民俗文化信息。而“语言本身也是一种民俗现象,它是民族群体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格式化的语言行为,是一种复合型的文化现象”。民俗语言又叫“民间语言”或“语言民俗”,是指广大民众口头传承的、具有浓厚民俗文化特色的俗语和套话。它既是一种民俗事象,又是其他民俗事象的载体。民俗语言承载着深厚的民俗文化,是人民群众在生产劳动中积累和总结出来的,是真实生活的写照和自然感情的流露,我们应该珍视和继承。[2]

一、东北方言与东北民俗

每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的形成、记载和传播靠的都是各地有生命的、鲜活的地方语言,即方言。方言可以淋漓尽致地表现地域文化,使其更为生动,并且更易于人们接受。索绪尔曾经说过:“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常会在语言中有所反映。”[3]而方言词则尤为突出。一般是先有民俗,然后产生负载这种民俗的方言词。民俗是产生方言词的基础,为方言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民俗的形成和推行,又都必须以其语言或方言为载体。独特的方言是固化、贮存、传播地域民俗的物质形式,具有很强的凝聚作用和区别作用。东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世代生活着满、蒙、赫哲、鄂伦春、朝鲜等少数民族,直到清兵入关以后,才逐渐有大量的汉人涌入,使东北成为一个多民族、多语种的地区。在这个地域范围内,各民族相互往来,促进了语言、文化的频繁接触、影响,形成了相互吸收、互相融合的格局。特别是由关内迁徙而来的汉族的语言在与当地少数民族语言频繁接触、影响中,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东北方言。东北方言虽然属于北方方言的一种,但由于其语言底层还保存着很多反映当地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的词语,从而使东北方言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尤其能够反映东北广大劳动人民豪爽、质朴的个性和东北地域文化的多姿多彩。长期以来,东北各个少数民族杂居于一地区,经济、文化生活往来频繁,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诸多风俗习惯。其中有许多本来并不是汉族的,但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这些风俗早已打破民族的边界,成为当地共同的习俗文化。年俗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例。

二、东北年俗中的方言词

东北人认为“过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合家团圆,除旧迎新,人们把对新一年的美好憧憬都寄托在一系列“过年”的活动上。由此也相应地产生了许多与“过年”有关的方言词语。这些词语记载了东北地区独特的年俗习惯,也反映了东北人民单纯朴素的愿望。

(一)关于“吃”的年俗方言词

1.乱炖“过年”一定离不开“年夜饭”,东北人最爱吃的年菜之一就是“乱炖”。乱炖素有“大杂烩”之意,即将豆角、土豆、茄子、青椒、番茄、木耳等多种蔬菜与排骨一同炖至熟即成。这道菜简单易煮,有荤有素,而且营养丰富。东北曾是蒙古、大金、大辽、满族的世居地,这些游牧民族过着马背上的颠沛流离的生活,一口大铁锅驮在马背上,每到宿营,只好连荤带素扔到一个锅里烩,慢慢地形成了东北特色的乱炖。

2.蒸面灯年三十的晚上,东北农村有“蒸面灯”之俗。蒸面灯也叫“蒸十二月灯”或“验月份”。就是用豆面或荞麦面做12个直径约三厘米的小灯碗,分别在碗口捏出一到十二个花牙,各代表一个月,然后下锅蒸,蒸熟后看灯碗内的干湿来“预测”年内的旱涝、冷暖。也有的人家在面灯中放黄豆粒,通过蒸熟后豆粒膨胀的大小来“预测”明年的收成好坏。

3.破五东北人喜爱饺子,不止在“年三十”要吃饺子,在“初五”这天也一定要吃饺子,称作“破五”。就是把饺子咬破,寓意将不吉利的事都破坏,象征驱灾避邪之意。东北城乡旧时过大年最少要过五天,由初一算起到初五为止,才算过了年。在这五天内,商店停市,戏馆子不唱戏,统统要等到初五才开始。

4.杀年猪与“杀猪菜”以前在东北的农村,养猪虽然很普通,但一般人家一年到头却难得吃几回猪肉。唯独“过年”是个例外。进了腊月,大部分人家都要杀猪,为“过年”包饺子、做菜准备肉料,民间谓之“杀年猪”。东北童谣中说“小孩小孩你别哭,进了腊月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月就是年”,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盼望杀年猪吃肉的心情。而“杀猪菜”呢,就是把猪肉切成块,放在大缸中冻起来以备“过年”享用。所以人们就把用酸菜、肥肉、血肠放在大锅里炖出来的菜叫做“杀猪菜”。

5.隔年饭与“金银饭”在东北,有的人家还要在年前烧好一盆饭,用这盆饭一直供过年,叫做“隔年饭”,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即年年有余,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表达了劳动人民希望年年都能吃饱穿暖的愿望。这种“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东北俗话叫“二米饭”。这种饭有黄有白,象征“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意思,所以叫做“金银饭”。

三、关于“玩”的民俗方言词

(一)抓嘎拉哈

“嘎拉哈”是满语译音,俗称“背式骨”,是用羊、猪、鹿等动物后腿关节上的小骨头做成的一种玩具。玩嘎拉哈叫做抓嘎拉哈,“抓”在东北话里也指把散落的东西弄起来,如猪吃食的动作,也可以叫“抓”。嘎拉哈四面凹凸不平,每一面都有特定的名称,分别称为“珍儿”、“轮儿”、“壳儿”、“背儿”。玩法是先将嘎拉哈散开,抛起小布口袋,在其尚未落下时,依次翻动嘎拉哈的四面,或按规定个数抓起嘎拉哈,嘎拉哈不同的面有不同的累计标准,以此决定胜负。这种游戏花样HUIWENXUE繁多,乐趣无穷,所以在过年的时候,不光小孩子会在大炕上玩得不亦乐乎,闲下来的大人们也会一时兴起玩个几局。#p#分页标题#e#

(二)扇啪叽

啪叽是一种圆形的纸片,上面有各式各样的图案,都是流行的动画片人物。这种游戏的玩法比较简单:通过“定岗锤”(即剪刀石头布)来决定谁先开始,其他人将啪叽放在地上,尽量扣得严实一些。先开始的人要铆足力气用自己手中的啪叽去扇别人扣在地上的,力求把别人的啪叽打翻,如果打翻过来,这个啪叽就归他了。如果没打翻,就要由其他人来扇。扇啪叽是最符合过年气氛的游戏了,小孩子们通常比大人先吃完饭,吃完之后就在一旁的地上扇啪叽。大人们喝酒划拳的声音和小孩子们扇啪叽的吆喝声音此起彼伏,把年三十的夜晚烘托得热热闹闹。

东北过年风俗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东北民俗 影视 意蕴

1905年的《定军山》,开创了中国本土文化影像创作的先河,使本土文化剧目创作成为中国影视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土文化剧目,立足传统经典文化,依托地方文化和乡土文化,将地域积淀的习惯和思维方式,以影像为媒介重新阐释的艺术创作形式。新时期以来,随着民俗文化价值的被认可,基于东北民俗文化的影视创作得到长足的发展。2000年以来,面对央视黄金时段电视剧严格的入选标准,东北题材剧作却出现了“来者不拒”的景象。随着《马大帅》、《希望的田野》、《老娘泪》、《圣水湖畔》、《插树岭》等东北农村题材影视作品,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收视率名列前三位(2006年),政府华表奖等电视剧评奖中频频榜上有名,屏幕上刮起了一股强劲的“东北风”。 东北民俗文化内涵得到挖掘,东北民风民俗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实现东北民俗文化跨区域传播。

东北民俗文化题材剧目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在社会上产生重要影响。但是最近几年,屏幕上几乎看不到东北民俗文化题材的剧目创作。以2015年和2016年各大网站电视剧排行榜为例:谍战剧、偶像剧、古装剧等类型占据着前十名排名,成为受众乐于接受的消费类型。因消费的趋同性,剧目创作导向受受众消费影响并产生循环递进影响,形成一个时期的创作特征。近几年,影视消费类型的崇时尚化,使东北民俗文化的影视创作面临生存挑战。如何在民俗文化价值被认可的基础上,挖掘民俗文化的时代内涵,结合社会需求完善民俗的影视创作,成为东北电影人面临的历史责任。

一.民俗文化影像意蕴的现实需求

东北题材影视创作,以影像为媒介,立足东北民俗事象,展现东北地域文化,与其他类型剧作相比,具有极强的现实主义风格。现实主义本着古希腊人“艺术乃自然的直接复现或对自然的模仿”的朴素观念,以准确而不加修饰的描述,追求逼真性或酷似性,实现对自然或当代生活的据实摹写。

其一,与同具有现实主义风格的非民俗题材剧作相比。同是在对现实生活的复现中反思现实,东北民俗题材剧作极强的接地气特征,是其他创作所无法企及的。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生成于一定的地域环境中,因地域个体的因袭,形成地域民俗文化,从而作为本地域的行为准则和伦理价值标准。民俗的地域性、历史性、传承性和变异性,使民俗成为反映个体生存的最真实、最直接的媒介。

其二,与强调感官享受的剧作相比。新时期以来,因后现代主义对理性和秩序的解构,使创作理念呈多元化,创作者力图通过多途径寻求解构。于是,在过分强调影像外在形式的过程中,带来了对人文价值的忽视。恣意篡改历史的穿越剧、毫无节操的神剧、画面唯美的偶像剧,使追求感官刺激、注重享受的短暂性,成为影视创作的一种倾向。在这些剧作中,受众对“高大上”的娱乐追求得到满足,这是民俗题材影视作品所无法给予的。但是因“高大上”所产生的娱乐是短暂的,短暂的感官刺激之后,带来的是因娱乐作比照,更加凸显的解构困境。基于此,受众不得不去寻求被光鲜外在形式所遮蔽的人文价值,于是极接地气的民俗题材影视创作,就具有了极强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二.民俗文化影像意蕴的审美特征

影视与民俗的联姻,一方面为民俗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媒介,一方面民俗文化的意蕴审美增强了影视艺术的提升空间。

1.地域环境的意蕴审美

新时期以来,纵观东北题材影视创作,可谓是踩着时代的浪尖不断在困境中寻求发展。80年代,刚刚结束,文艺创作由“为政治服务”转为“对人的书写”,民俗由被诋毁被排除转为价值的被重新评估被重新认可,这无不为东北题材影视创作提供了绝好的发展机遇。90年代,在社会经济形式发展重大转型的过程中,东北题材影视创作紧扣时代的脉搏,大力提升发展速度。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努力,进入21世纪,东北题材影视创作规模得到扩大,创作手法得到完善,成为影视创作中的一个构成要素。历数东北题材影视创作,从弱小到强大,从被搁置到话语权的拥有,这是影视从业者的不懈与坚守的结果,这更是创作深深扎根东北地域的结果。

影视创作是展现个体生存的媒介,因个体摆脱不掉对环境的依赖,所以对个体生存环境的影像关照成为剧作创作的可能和必须。环境是个体赖以生存的场所,影视中的环境或是注重对画面唯美的感官享受追求,或是注重不加任何修饰的质朴画面的原态展现,东北题材影视创作当属后者。无论是早期的《辘轳・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网》《篱笆・女人和狗》的农村女人三部曲,还是近期的《插树岭》、《一村之长》、《希望的田野》、《都市外乡人》,展现的都是东北纯而又纯的乡土环境。篱笆、随意堆放的篱笆院、院内的瓦房、瓦房里必不可少的火炕、串联各家各户的乡间小路,东北农村日常生活环境被毫无修饰地成为影像元素。影视作为一种艺术样式,要在真实的基础上做必要的艺术修饰,于是东北题材影视剧作的这种近似于纪实性的场景复现,可以被看做是有违于艺术。但是也正是基于此,才越发凸显东北题材影视创作的艺术魅力。场景的真实质朴,带来的是情境的身临其境和情感的真诚坦荡。《过年》《智取威虎山》万物凋零之下的漫天白雪,让受众萌生别样感受。实景的再现,激发的是对地域生活的向往,近几年东北冰雪旅游、民俗村旅游业的发展,不能不说与东北题材影视创作有一定的关系。

2.地域人性的意蕴审美

据分析,氢、碳、氧、氦是地球表面最多的4种元素,而人体里这4种元素占的比例也最大。这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个体和环境具有相通性与一致性,即个体的生存、发展、变化,受环境影响的同时,亦也反作用于环境。费孝通认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文化是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而构建起来。所以,个体受环境影响所形成的性格秉志是乡土文化的构建要素。

其一,地域侵染而成的个性特征

东北题材影视剧大都立足东北地域自然环境,展现地域文化内蕴。白山黑水提供了丰富的物产资源,因不曾困于物质的匮乏,造就了东北人热情大方的性格特征。在《插树岭》、《希望的田野》等剧作中,当有客来访时,即便是心理有再多的怨言,招呼的热情是发自内心而不做作的。四季的分明,冬季的漫长与严寒,促就了东北人豪爽与耐忍的性格特征,造就了东北男人和女人的性格差别并不明显。如果说江南人的性格是婉约派的话,那么东北人的就是豪放派的。所以在东北题材影视创作中的女性享有与男性同等的社会地位,谢大脚冲破束缚的无所顾忌、敢爱敢恨,是东北人性格显著特征。

其二,异域融汇而成的个性特征

地域的偏安于最东北,使东北远离中原主流文化,按此看闭塞保守应是东北地域文化的显著特征。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地域的偏安,同时也为东北地域发展带来了机遇。东北物产的丰富,促就了闯关东精神的生成。《闯关东》以“史”的形式,展现了面对困境东北人及之后融入东北社会生活的新生东北人,勇于承担开拓进取的精神。地域战略的重要,使日俄等洋文化因素融入到东北人文精神中。因文化的多元性,促就了东北人虽保守执拗但却易于变通的性格特征。《女人进城》中面对因男人进城打工赚钱而抖起的威风,王红艳带领妇女离开固守的土地进城追寻人生价值。《女人的村庄》中面对留守妇女身份,张西凤带领大家在坚守与坚持中实现增收致富。《女人当官》中作为新任村主任的杨桂花,排除万难带领全村致富。这些人物面对环境的改变,没有一味地顺从,而是以“闯”的精神,迎难而上在转变中寻求生存、在生存中实现人生价值,彰显东北地域人文精神内质。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薛富兴.文化转型与当代审美[J].文艺研究,2001(3).

[4]栾凡.东北传统民俗的生态特征及其启示[J].东北史地,2009(6).

东北过年风俗范文第3篇

通化县东来乡鹿圈村位于石湖镇老岭山脉,罗圈沟河畔,距通化市区35公里。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土质肥沃,物产富饶,空气清新,民风淳朴,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是一个文化底蕴极其厚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秀美山村。古人留下的光耀百世的关东风情至今仍使人叹为观止,当之无愧地获得了2012年“中国十佳最有魅力休闲乡村”的美誉。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民族英雄杨靖宇痛击日寇、英勇不屈战斗的地方;解放战争时期,著名的石人山战役,七名英烈为国捐躯,长眠九泉,烈士墓已成为东来乡社会各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土地革命,抗美援朝,世世代代辛勤耕耘在这块黑土地上的东来乡农家儿女更是血脉贲张、献力献策……

这里是人们跋山涉水闯关东,常年垦荒种地、狩猎,赖以生存的聚集地。该村现今保存完好的两棵上百年的古树和两口古老的辘轳井,仍在见证着满汉文化的发展与延续。

如今,沐浴着新世纪的阳光,勤劳朴实、忠诚厚道、热情好客,经过蹉跎岁月沧桑洗礼的鹿圈村人们在这片有着悠久历本文由收集整理史与文化的土地上,倾力打造富有民族特色的关东民俗文化产业旅游村,奏响了一曲新时代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凯歌。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东来乡党委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指导方向上着力提倡“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打地域牌,走特色路”,依托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独特的地域文化优势,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特别是创意文化产业和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努力打造旅游产业品牌,硕果颇丰。

东来乡民俗村始建于2009年,是以满族、朝鲜族特有的民俗、人文、自然、农业文化为主要内容,以少数民族独有的房屋建筑、器皿、工具、饮食、服饰、礼仪为特色的观光园。2011年民俗文化产业项目进入实质性运作。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提档升级,鹿圈村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投资环境不断改善。鹿圈村人把打造民俗文化产业旅游工作同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等工作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建设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效益。

鹿圈村的文化厚重,来源于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悠久的历史;民俗村的文化时尚,是因为他们继承和发展的文化理念贴近了时代脉搏。

为了全力打造民俗旅游项目,近几年,鹿圈村先后投资1329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仿古式围墙1600延长米,新建一处古朴典雅、造型美观、别具一格的仿古大门一座,依托文化资源,建设宜居、宜游生态村落,从道路、自来水、围墙、亮化工程、旧房改造、围墙粉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建设,一排排农家新房,明亮的路灯呈现出一派新农村面貌与厚重文化和谐交融新景象。同时对民俗村周围38座年久破旧的房宅进行统一改建为满族、朝鲜族风格,使民俗村规模由原来的38户扩大到50多户,艺术地再现了满、朝鲜、汉族的民族生产生活和民俗风情的魅力,成为通化县文化产业独一无二的旅游亮点。

“窗户纸糊在外,草坯房子篱笆塞,烟囱砌在山墙外,南北大炕对烟袋,嘎拉哈决胜败,摇着秋千真自在,唢呐花轿等在外,新郎骑马娶真爱。”这首童谣就是对民俗村的真实描述。

每当来到这个文化氛围浓厚、富有民族特色的关东民俗村,一个大型的宣传画廊立刻映入眼帘,上面一幅幅具有关东特色的照片格外引人注目。照片上有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行,魅力通化”在此拍摄的花絮;有以关东民俗村为背景,由著名影星范伟、张桐、黄晓娟、闫学晶主演的电视剧《上阵父子兵》的拍摄场景;有从广东慕名而来的一对新郎新娘骑马坐轿举行婚庆的镜头特写……仅这些照片就能够勾起八方游客一睹民俗村芳容的强烈愿望。

沿着镶嵌着别具特色的碎石的乡村甬道,闻着四周奇花异草散发着的芳香,倾听着潺潺溪水的流动,关东民俗村如同一幅美丽壮观的山水画,别有一番情趣。就这样,陌生而又似曾相识的关东风情把游人带进悠远的时光隧道。在一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才能看到的民房前,只见细木头夹的木障子里面种着玉米、青菜,栽着各种果树,呈现出好一派关东田园风光。门前一口古老的辘轳井,井旁一盘石磨,用黄泥堆砌的大烟囱,长着青苔的房顶,屋檐下挂着籽粒饱满的玉米和一串串红红的辣椒,勾起了孩提时代的

无尽遐想。院子里保存完好的三间泥草房仅从外观上看就感觉已经古老得不能再古老了。屋内的摆设更是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南北炕铺着用芦苇编织的炕席,上面有古老的炕琴柜和具有民族风格的被褥,炕席上摆放着烟笸箩,屋中间挂着哄孩子的悠车子……这一切都凸显出满汉古老文化的发展与延续。

在民俗村,浓郁的民族文化处处可见,各种各样的生产生活用具都展现着民族的特点,朝鲜族的图腾、白色的屋檐、茅草的屋顶、檐下各式古老的农具、七曲八弯的石墙,仿佛讲诉着朝鲜族人民勤劳的故事。碾盘、古井、渔舟、木屋,满族的四合院仿佛让你走进了满族人民悠久的历史。关东民俗文化村搜集了民俗展品2000多种,详尽展示了东北风情、农家生活风俗和农业产业风俗。这些展品大多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当地农民赖以为生的劳动工具和生活器具,走进展馆,凝望展物,恍若置身于时光隧道。打开了一段尘封的记忆。民间老艺人手工绘制的民俗画——“关东十八怪,窗户纸糊在外,姑娘叼着大烟袋,养个孩子吊起来”,栩栩如生的画面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东北农家早期的生活情趣。步入民俗村,就感到走进了东北的历史,以蛮荒时代起步,从民国再到共和国建设初期,以及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字、照片、实物组合出东北历史沿革的全景。那斑驳的、陈旧的皮靰鞡、辘轳井、煤油灯会让一段段模糊的回忆变得清晰。

2011年,外部投资者还深入挖掘了不同时期具有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如满族八大碗、朝鲜族小吃等特色美食。民俗村初具规模后,周边农户依托关东民俗村建立了农家乐山庄和采摘园,对外开展体验农业的项目,让游客既感受到满族文化的古朴神秘,尽情地享受大自然奇特景观的神韵,又能进一步体验到乡村生活的质朴和耕作收获的喜悦。

东北过年风俗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东北方言类节目;地域民俗文化

文化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在人文科学研究领域一直难获统一和标准的概念。但文化的功能学术界的意见较为统一,特指对人的行为和思想的教化。文化的概念范围大于东北地域民俗文化,因而东北地域民俗文化指对东北特定区域的人的行为和思想的教化。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源远流长的过程,在不断的更迭与变化中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特殊性,反映东北地区人的习惯、传统、生态和民俗,尤其表征着东北的人文精神。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说:“说话是一种人体的习惯,是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和其他风俗的方式在性质上是相同的。语言知识的成熟,实就等于他在社会中及文化中地位的成熟。语言是文化整体中的一部分。”肯定了地域文化与方言文化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方言文化的发展又推动了地域文化的成熟,地域文化与方言文化相互影响和制约,进而完善了文化的内涵。东北方言电视节目凭借媒介传播的教化功能,与东北地域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珠联璧合。使方言在传播领域升格为地域民俗文化的表征,保障在电视节目制作“编码”过程到受众接收与“解码”过程的流畅。

据“受众为何喜欢观看东北方言类电视节目”的收视原因分析显示,电视节目受众中,52.8%的受众认为方言是“地方文化的载体”;40.1%的受众认为方言是“传播交流互动的有效工具”;仅有7.1%的受众认为“方言仅是电视节目的一种新手段”。初步研究表明,受众不仅认同东北方言电视节目所折射的地域民俗文化,而且肯定其文化价值远远大于认为其作为一种节目的手段。除方言文化外,东北地域文化还包含东北饮食文化、民间信仰、民间建筑、地域环境、移民历史、民族排布等内容。语言学家萨丕尔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东北方言与东北地域文化中的其他因素之间联系紧密且相互作用,融合一炉反观地域文化。地域文化中的方方面面均在东北方言类电视节目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东北方言的地理特征奠定节目语音、语感和语速

“白山黑水”广袤无垠,冬天寒冷悠长气候恶劣,这样的自然风貌经由长达200年的封禁,形成了东北特有的地理沉淀。独特的地理环境影响东北人的生活方式,寒风呼啸间,不难理解东北人扯着脖子急促高喊“你干哈去呀?”“哎呀妈呀风太大了,你说啥?”的笑虐艺术了。当方言电视节目中构建起一个为人直爽,说话办事从不拐弯抹角,什么事都能“整”能“造”,声调高大嗓门无所顾忌,热情好客也粗犷好挑战的主持人时,激起电视机前的受众心中的喜悦与亲切之感不言而喻。以下是某方言栏目剧的一段台词,是彰显了东北方言节目的独特语态的典型案例:

性格外向的,稍微收敛点,别老跟个大欠儿登似的,瑟瑟二虎八叽的,说话办事靠点谱,败总武武玄玄的瞎忽悠,无物旋旋呼了豪风的,时间长了,多让人膈应呀。性格内向的呢,多跟人合计,说话别老吭吃瘪肚磨磨唧唧的,做事马骝利索的,干啥嘁哩喀喳点。天儿好多上该溜达溜达,败成天猫家里,把自个儿整造的臊眉搭眼、罗锅拔象的,工夫长了五脊六兽的。另外再多白活一句,走道儿都眼尖点,别一不小心卡到马路牙子上,再把菠萝盖卡吐露皮了,就有你闹心的了。

大意:性格外向的人稍微收敛个性,别总去讨人嫌,爱表现得有点傻,说话办事准确点,达不到的别随便许诺别人,随便吹牛,时间长了招人烦。性格内向的人多和人沟通,说话别吞吞吐吐犹犹豫豫,做事效率高点,天气好的时候多逛逛街,不要呆在家里把自己弄得挺邋遢,时间长了很无聊。另外再多说一句,走路的时候看仔细点,别一不小心摔倒在马路边,把膝盖摔破皮,有你难受的时候。

2.东北方言的历史特征填充节目动感

汉、满、蒙、回赫哲、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锡伯、朝鲜等多民族聚居迁徙至此,由于地理位置的封闭性,导致历史上罪犯流民之徒栖身于此,征战与此战乱频繁。后来,受山东、河北、北京话甚至其他民族语汇的影响,多民族间 300多年的互相融合,如“喇呼”表示做事粗枝大叶,大意疏忽。还有“藏猫”的“猫”都是满语;再如“卡伦湖”表示边防哨卡,是锡伯语。最终 形成了独具战斗欲和野蛮特色的方言体系。打开东北方言类电视节目,用固定画面进行拍摄,一定能记录下比其他六大方言体系更加动感十足的画面语言,东北人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能动手就别吵吵”的形式逻辑,如那些操着东北腔的同期声、比比划划叙述所见所闻的被采访对象、小品中赵本山滑稽夸张的肢体演绎、越见丰富的二人转节目、相亲双方激烈殴打等等,都会强烈地激发电视观众的观赏甚至参与的热情,因为屏幕上的强烈动感,正是生活中一个典型的缩影,动感强化了收视认同感。

3.东北方言的民俗特征是节目美工的依据

东北地域民俗是东北方言节目美工系统的根基。现在大家所熟知的东北四大怪:大姑娘叼烟袋、窗户纸糊在外、反穿皮袄毛朝外、养个孩子吊起来。都曾直接用以制景节目的拍摄场地。除了四大怪,东北的建筑、东北的饮食民俗被搬进电视节目演播室的时候,也让大家耳目一新。东北人热情好客,喜欢串门唠嗑。当主持人坐在炕上,用纯正的东北腔讲述一段家长里短。采访的记者反穿皮袄毛朝外握着话筒时,电视节目的时空性早已被打破,受众会自然而然的忽略电视的至高无上性,而以十足的注意力看着如街坊邻居家的喜怒哀乐。对东北方言的民俗特征也是东北电视节目编导人员必备的生存技能。只有了解“接地气”方案,才能利用受众的文化认同,做出“接地气”的东北方言节目。

综上所述,东北方言类电视节目指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内蒙古部分地区地方电视媒体,立足本省省内传播,以本省观众为收视目标,以东北方言的独特语态为电视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依据,展现东北当地风土人情、地域文化、谚语智慧。体现出电视节目“三贴近”转型下新的传播语态的新型地方电视节目。受众需求是东北方言类电视节目产生的根本原因,“根”源于受众的地域民俗文化认同,受众可从东北方言节目中寻觅到地域文化价值取向,满足视听需求、娱乐体验、文化自我认同、归属感和自豪感。“东北地域民俗文化成为以地域为基础,以历史为主线,以景物为载体,以现实为表象,在方言节目进程中发挥作用的人文精神”。 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播放东北方言节目是受众应该享受的文化权利和精神财富,体现的是节目收视的公正公平。

【参考文献】

东北过年风俗范文第5篇

北京地区流传的许多春节前后的风俗大部分是根据节令的顺序而延续下来的。有这样一首民间歌谣:“孩子孩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呖呖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这首歌谣流传已久,形象地描绘了北京腊月(即阴历十二月)里忙碌的景象。北京地区过年,一般是从腊月初八开始,可以说,“腊八”是春节的序曲。

除一般年俗外,逛庙会是北京欢度春节的一大习俗。北京的庙会是一种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民间性娱乐活动。由于起源于寺庙周围,所以离不开“庙”字;又由于小商小贩们看到商机,就在庙外摆起了各式小摊,渐渐地又成为定期的活动,所以叫“会”。春节期间,北京除了人们所熟悉的“厂甸”之外,东岳庙、白云观、龙潭、地坛、大观园、朝阳公园等地举办的庙会都很有名气,极富年味。

春节的庙会上,各种各样的民间艺术表演,丰富的京味小吃和民间工艺品是最吸引人的。秧歌、高跷、旱船、舞狮,一队接一队走过你面前;玩钢叉、弄虎棍、打锣鼓的,一圈一圈展览似的让你欣赏。更有舞“中幡”者,将一面缎质红旗系在7米长、碗口粗的竹竿上,一会儿用手、一会儿用臂、一会儿用嘴、一会儿用额,抛起又接住,十分惊险。除看之外,你也可以涂脂抹粉,穿上中国古装,加入到狂欢的行列,向游人表演你的绝活。北京春节庙会上不仅展现中国民间特色,而且也融入现代元素,活泼可爱的福娃现身于庙会更给“欢乐的海洋”增色不少。赶庙会让久居闹市的人们感受返璞归真的纯朴气息,那可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北京春节庙会

东北:秧歌大拜年

东北秧歌有三种表演形式:二人转、地秧歌、高跷秧歌,并有花场、小场、唱喜歌、对歌等表演程序,使用的伴奏乐器有唢呐、小钹、大钹、鼓、笛子、二胡、竹板。东北秧歌的音乐非常热闹,具有泼辣、风趣而又花哨的特点,很具民间特色。东北大秧歌的风格,以火热、欢快、奔放著称。民间称秧歌叫“扭得浪”,即不但舞姿要优美,而且腰胯摆得幅度要大,节奏感要强,表情要有感染力,总之是不能平淡而要夸张,才符合关东豪爽热情的民风。此外,秧歌的“走阵”(行进表演队形)也很活泼新鲜,除通常的圆场外,还可以走出“二龙吐须”、“太极八卦”等许多花样,时快时慢,边走边变,加上演员服装的鲜艳色彩,看得人眼花缭乱。

秧歌,是人们在春节期间喜闻乐见的载歌载舞的群体拜年活动,秧歌大拜年的习俗在东北由来已久。东北秧歌表演内容丰富,跑旱船、老汉推车、担花篮、扇子舞、形象逼真的孙悟空、东北老太太叼起大烟袋,在锣鼓、唢呐等乐器的伴奏下,尽情地舞蹈。漂亮的大花扇、一张张红扑扑的笑脸,让人感到浓浓的年味。东北秧歌里的精彩部分是高跷,俗称“踩高脚子”。跷棍长二至三尺,表演中也是走秧歌步和阵形,以扭得快、扭得欢为好。秧歌中所扮的人物,既有披红挂绿的大姑娘、小媳妇儿,也有抽长烟袋的丑婆子、戴官帽的县官、呆头呆脑的“傻柱子”,以及“跄驴”、“旱船”等加带其他道具的表演,个个朴实憨厚、滑稽可爱。另一类角色则是民间熟知的小说、戏曲中的人物,如《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八仙过海”的八仙,以及年画上常见的公子、丫环、渔樵等等。旧时扭秧歌都是男性表演的,所以女性角色多是男扮女装,演起来更加大胆泼辣、逗趣可笑。

苏北:贴挂廊

苏北民间素来有“贴挂廊,过新年”的说法,挂廊是苏北特有的习俗,在一张红纸上单凭剪刀和锥子来雕刻各种图案,有财神等众神仙,也有花鸟图案等。当地人认为,把挂廊贴在门楣上可以驱邪避鬼,新一年招财进宝。春节快到的时候,很多苏北人就会在农闲时,自己雕挂廊,如果恰逢天气晴好,一些村民就把一整套工具摆在自家院子,一边聊天一边做,整个院子洋溢着浓浓的喜庆气氛。

挂廊是精雕细琢的慢活,讲究颇多,工具也不少,光锥子就长短不一有好多种。据苏北灌云县的村民介绍说,尽管现在超市有各种各样现成的新年装饰品,但是当地人很多还是只看好手写的对联和这种手工制作的挂廊,并且以贴挂廊的形式庆祝新年的到来。

广州:迎春花市

广州又称“花城”,其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为世人所瞩目,更成为广州的一大民俗。每年春节前夕,广州的大街小巷都摆满了鲜花、盆景,特别是除夕前三天,各区的主要街道上搭起彩楼,扎起花架,不仅广州各地的花农纷纷涌来,摆开花市,而且四川、山东、河南等地的花农、花卉科研机构、花木公司也在花市展现培植的成果。此外,花市上还开展艺术文化、工艺精品、特色小吃和“花王”评比等一系列活动。花市上,人潮涌动,十里长街,繁花似锦,一直闹到初一凌晨,方才散去,这就是广州特有的迎春花市。

春节期间,越秀公园、华南植物园、麓湖公园、文化公园、烈士陵园等地纷纷举办各种主题的迎春花展、花会,许多精品花卉都是平时难得一见的稀有品种,游人不仅可以欣赏争奇斗艳的名花异卉及风格各异的艺术园圃,还可以欣赏精彩的风情文艺表演,或者参与各种游乐活动。

云南:民族风情浓

云南少数民族众多,他们以自己独具民族风情的形式庆贺新年。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马岭村的拉祜族男子用葫芦盛水给姑娘们净手,表示洗去一年的疲劳;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昂族姑娘吹奏葫芦丝,以示她们过节的欢乐;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巴朵村基诺族青年敲响太阳鼓庆祝春节;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彝族男子吹响象征吉祥的过山号,喜迎佳节的到来;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黄山镇的纳西族青年跳起欢快的东巴舞,更烘托出过新年的愉悦气氛。

在德昂族村,德昂族青年奋力击打水鼓,当地人介绍说,水鼓是当地的民族乐器,只有在重大的节日才敲响;在水鼓旁的泼水亭里,人们正按照德昂族的传统浇水浴佛,祈求平安兴旺;在彝族村,几位彝族姑娘表演的烟盒舞、舞龙节目吸引了众多观众;在白族村前,白族少女穿着色彩艳丽的服装,在“大理三月好风光”歌曲的伴奏下,欢快地跳着白族舞蹈;在藏族村前,几位来自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藏族青年对游客们祝福“扎西德勒”,并表演迎宾舞、弦子舞、哈达舞等藏族舞蹈。

位于滇池之滨的云南民族村新年期间张灯结彩,各个村寨开展各种民间竞技比赛和游戏活动,充满了喜庆的气氛。

港澳:讲究“利市”

香港被称为“美食天堂”,春节吃的习俗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会在春节期间吃“团年饭”,一般是在家里设宴,除夕,全家上上下下聚在一起,享受晚餐。而饭后的一大节目,首选是逛花市了,农历新年期间,香港多处都设有年宵花市,其中以维多利亚公园的花市规模最大、最热闹。守岁和逛花市是澳门人辞旧迎新的两件大事。澳门在春节期间兴办花市,花市上多是桃花,水仙、盆竹、盆橘,祝报平安,鲜花瑞木兆示着新年的美好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