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陶渊明是哪朝人

陶渊明是哪朝人

陶渊明是哪朝人范文第1篇

归田赋①(节选)

        张衡

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

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

感蔡子②之慷慨,从唐生③以决疑。

谅④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

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注】①张衡: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在东汉历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间相等职。晚年因病人朝任尚书,于永和四年逝世。这篇赋写于他任河间相,向朝廷自请退职时。②蔡子,战国时人禁泽;③唐生,战国时梁人唐举。蔡泽游学诸侯,未发迹时,曾请唐举看相。④谅;确实。

21. 下列对这段文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开头两句的意思是说自己在京都做官已经很长时间了,却觉得没有高明的谋略来辅佐当今的朝政。

B. 本篇“临川以羡鱼”中的“盘”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池鱼思故渊”中的“鱼”,意象使用一致。

C. “渔父”是作者用典,语出《楚辞》,是指一位避世隐身、钓鱼江滨的隐士,他曾劝屈原与世俗同流。

D. 就节选部分来看,《归田贼》抒发了张衡久居官场的苦闷心情,表露出他对朝政的期盼与失望之情。

22. 《归田赋》中的张衡和《归园田居》中的陶渊明,归隐的原因,作抉择时的心理和最终结果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

21. B   

22. ①原因:张衡:朝政混乱晦暗,政治理想破灭。陶渊明:个人性格使然,热爱自然、厌恶官场。

②心理:张衡:对归隐的无奈、矛盾的心理。陶渊明:毅然决然的归隐态度。

③结果:张衡:对归隐田园的向往。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实践。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从诗歌的结构内容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重点把握诗歌的表达意蕴 。

B项中“鱼”的意象使用一致说法错误。本文中的“鱼”象征着作者追求的事物,陶诗中“池鱼”的“鱼”象征的是被禁锢、不自由的自己,恰恰是诗人厌恶的状态。故选B。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境遇,分析作者的心情,根据诗歌的类型,分析诗人所表达的感情。结合全诗内容,分析诗歌主旨,进行恰当的鉴赏。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可知张衡归隐的原因是由于当时朝政混乱晦暗,政治理想破灭。而陶渊明是由于它本性的使然,厌恶官场。张衡在《归田赋》开头两句说自己在京都做官已经很长时间了,却觉得没有高明的谋略来辅佐当今的朝政,由此可知他不是真心的想归隐,而现实却让他很无奈,内心十分矛盾。所以导致的结果是张衡只是对归隐田园向往,而陶渊明真真切切的实现了归隐。

陶渊明是哪朝人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古代文学常识《朝代表》

在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学好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应借助于《中国历史朝代表》(《中国历史朝代表》以下简称《朝代表》)。为此,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论述自己的看法,望方家斧正。

一、熟记《朝代表》

我刚接高一语文课时,在课堂上遇见过这种情况,我提出问题,找三名学生回答,回答的结果是不同的。我的问题是:陶渊明是什么时期的诗人?甲同学回答:北宋。甲同学的回答显然是错误的。乙同学回答:东晋。乙同学的回答是对的。我接着问乙同学:你能否说一下与陶渊明在同一时期的名人或名篇吗?乙同学回答:不能。我又对丙同学提出了这个问题,丙同学回答:陶渊明是东晋田园诗人,《归去来兮辞》是他的代表作。和陶渊明同时期的名人有大书法家王羲之和他的作品《兰亭集序》,和陶渊明同朝代的有西晋的“竹林七贤”。丙的回答令我很满意。我问丙同学:你怎么记得这么准确?丙同学回答:我很喜欢历史,《朝代表》背得很熟,各个朝代的名人名篇我都记得很清楚。

丙同学思路清晰、记得扎实准确并且能广泛地联系,不仅仅是喜欢历史的原因,更主要是对《朝代表》记得娴熟而且能够灵活运用。我从中得到一点启示:丙同学喜欢历史,所以重视《朝代表》,能准确地回答问题。如果让不太喜欢历史的学生也能把《朝代表》重视起来,那么,他们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不就很容易了吗?所以,我的观点是:要想学好中国古代文学常识,首先要借助《朝代表》,并且要熟记《朝代表》。所谓对《朝代表》的熟记,不是让学生机械地去记忆,而是让学生相互联系地去记忆。记住每个朝代的分支、每个朝代的更替、每个朝代的位置(谁先谁后)。最后达到不用看《朝代表》也能在头脑中清晰地反映出哪个朝代在《朝代表》的哪个位置上,让学生准确无误地把《朝代表》定格在记忆之中。学生头脑里有了这个《朝代表》做基础,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既觉得很有趣味,又能学得准确、扎实。

二、科学利用《朝代表》

科学利用《朝代表》是学好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的重要方法。1.找出位置。(把《朝代表》写在语文笔记本的第一页上。)让学生先把学过的文学常识拿出来加以对照,看看哪些名家、哪些名篇著作出自哪个朝代。然后加以归类,每个朝代共有多少名人、多少名篇、多少著作。它们在《朝代表》里处于哪个位置上。比如,《诗经》: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学生们马上就能在《朝代表》找到它的位置。还能找到时间与之大致相同的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等。再如,《楚辞》:屈原创作的诗歌体裁,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学生们就知道屈原是处在《朝代表》里战国的位置上,在战国这个位置上还有《庄子・逍遥游》、荀况《劝学》《孟子》《孙子兵法》《墨子》《韩非子》等诸子散文。2.放进位置。在语文课堂里,学生们随时就会学到新的知识,如果与《朝代表》相关,就得马上把新出现的名人名篇放进《朝代表》里相应的位置上,即把新学到的知识放进位置里。比如,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选自《史记》。《史记》,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然后让学生们把作者司马迁和《史记》放进《朝代表》的相应位置上――西汉。再如,“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一个汉乐府,一个北朝乐府。让学生们把它放进《朝代表》里相应的位置上――汉朝和北朝。3.脱离《朝代表》演绎练习。俗语说:熟能生巧。学生心无杂念,记忆力好,思维不混乱,只要对《朝代表》反复练习,就能日久扎根。作为语文教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引导,把学过的古代名人名篇集中起来,穿插提问,经常提问,久而久之,学生就能把笔记本上的《朝代表》深深地镶嵌在自己的脑海之中,那些古代的名人名篇就会经常地在学生们脑海的《朝代表》里进进出出走来走去。他们的眼前就会经常出现孔子漫步春秋、庄子逍遥战国、太史公秉笔西汉、太白诗吟李唐、苏轼豪放北宋、关汉卿元朝鸣冤、施耐庵明修《水浒》、曹雪芹清唱红楼等情境。

三、认识并融合《朝代表》和中国古代文学划分的关系

学生背熟《朝代表》后,教师就应该有必要让学生们知道中国古代文学划分的情况。也许在掌握《朝代表》之前,学生们对“上古”“先秦”这两个词汇很陌生,不知道“上古”“先秦”是个什么历史感念。掌握《朝代表》之后,学生们对它们的解释就会顿开茅塞豁然贯通。尽管这样,教师还得要向学生们解释清楚《朝代表》和中国古代文学划分的关系:

1.《朝代表》是具体的,它涉及的中国古代文学常识里的人物和著作都是具体的。比如,《资治通鉴》: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司马光,北宋史学家;文学划分是笼统的,它是指中国古代文学在各个时期的主要文学式样。比如,“上古时期”:专指神话传说。“先秦时期”:专指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再如,“两汉时期”:专指辞赋、乐府民歌、历史散文。“魏晋南北朝时期”:专指诗歌。“唐宋元时期”:诗词曲。“明清时期”:小说。

2.《朝代表》是基础,是中国古代文学划分的依据;中国古代文学划分是建筑,它能说明中国古代文学式样在各个历史时期分布的情况。二者缺一不可。

四、学习《朝代表》旨在借助语文教学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和学生们讲清楚,我们学《朝代表》背《朝代表》,主要从文学常识角度看问题,旨在对语文教学有帮助,并不是像学习历史那样详细地了解历朝历代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比如商朝:只讲我国出现了甲骨文――最早的文字,有了文字,我们的文学才有了延续即可。如果再讲什么青铜器、武王灭商等就跑题了。再如,周朝:周朝分西周东周两个时期。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主要是《诗经》(西周到春秋时的诗歌)、孔子、老子;战国时期主要是诸子百家散文著作。如果我们再讲什么“井田制”“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等,那就把语文课堂真的变成历史课堂了。作为教师,治学要严谨,师德要端正,课堂上不能漫无边际东扯西拉,否则就会失去语文课堂教学的真正意义,也就无从谈起学好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了,切忌把语文课当成历史课来讲。

陶渊明是哪朝人范文第3篇

1600多年前,伴随着东晋诗人陶渊明这篇《桃花源记》的问世,一片亦真亦幻的乐土呈现在世人面前。从此,中国人有了一种奇妙的情结――“桃源情结”。于是,桃花源从陶渊明一人的梦想变成了万千国人共同的梦想。

千百年来,世人寻求桃花源的脚步从未停止。从诗仙太白到乡村寒儒,从画坛名宿到寻常百姓,无不把描绘、追寻桃花源作为人生乐事。人们总是怀着美好的希冀不远千里,接踵而至,寄望如这渔人一般,发现这片不为人知的隐秘天地。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唐朝诗人张旭的这首《桃花溪》道出了千百年来萦绕在世人心头的疑惑。如今,在中国的版图上,很多地方都自称为“桃花源”。重庆酉阳、湖南常德、湖北十堰、江苏连云港、安徽黄山、台湾基隆、河南南阳……世间是否真的存在陶潜笔下的桃花源,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跟随着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的描绘,我们可以在诗词歌赋、书香画卷中找到那片让世人魂牵梦绕、津津乐道、难以忘怀的桃花源,去探觅那份久远的怡然自乐和悠然自得。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透过南宋画家陈居中的《桃源仙居图》,我们仿佛置身于这片神秘净土的一隅。那是一个白云悠悠、山清水秀的理想天地,是一个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的和谐社会,是一个细水长流、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其实,悠然地过一段淡泊质朴的生活,可以让心灵似水般洁净无尘。一潭静水,一声蝉鸣,一个背影,在云林深处,于烟火人间,皆隐藏着淡淡的幸福。我想桃花源之所以如此美好、令人向往,恰恰是因为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不易得。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细读陶渊明的《饮酒》,会惊奇地发现,原来其中也蕴含着陶渊明的桃花源。身处众人聚居之地的陶渊明,却从不为车马喧闹而烦忧。“问君何能尔”,究其原因,答“心远地自偏”,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俯首采撷清菊,心情徜徉;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暮色中山雾萦绕,夕阳甚美,成群的鸟儿结伴而归。而这其中所隐含的人生真理,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就是陶渊明的桃花源,是一种人生境界,更是一种人生哲学。

对于大隐于市的智者而言,桃花源并不一定非得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也未必要人迹罕至、荒野旷原,亦不用粗布褐衣、吃斋念佛,作出隐逸的姿态。心静方能志远。正如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徵明,其书画的世界,即是桃花源之所在。

陶渊明是哪朝人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儒学原典 仕 隐 陶渊明 道

论文摘要:陶渊明思想的来源学术界有三种观点,但无论是“儒”、“道”、“玄”哪种观点都未能切中实际。本文通过对儒学原典中“仕”与“隐”的融通性分析,针对陶渊明的人生轨迹及陶诗中的“道”的探讨,认为陶渊明的思想主流是儒学原典思想。

关于陶渊明思想的来源,历来争论不休。各家尽管主张不一,但在论证方向上却大同小异。其实因为陶渊明受到魏晋时期发达的博物学影响,读书较为庞杂,这也可以从他的诗文中看出。因此,他在诗文中引用一些别家的观点、思想也是很正常的,并不能因此说明这种观点与思想就是陶渊明思想的主要来源。本文认为,陶渊明的思想主要源于儒学原典思想,我们先探研孔子的关于仕与隐的融通性思想,然后从陶渊明的人生轨迹与诗文反映的观点来证明这一点。本文观点当否?敬请方家赐教。

一、孔子仕、隐思想的融通性

一般认为,儒学之所以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在于其积极进取,治世安民的人生态度与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相结合,成为士大夫的人生取向。因此谈到儒学创始人孔子的思想,多强调其积极入仕的价值观念,而忽视了另一面,也就是他的隐逸思想。

仕与隐是孔子思想中一个问题两个方面,其结合点恰恰在于“仁”。即:孔子的理想人格无论是仕还是隐,都能够体现“仁”,孔子主张入仕,以济苍生,但这是有条件的,如果“道不同”,则坚决不能入仕,不能同流合污,而应该隐,隐同样可以达到仁。所以说孔子思想中“仕”与“隐”是相辅相成的,是孔子“仁”学的完整系统,单纯强调任何一个方面都将会破坏孔子仕隐思想的融通性。

孔子主张入仕,这在《论语》许多篇中都有体现,此不赘述,但是孔子并不认为只有入仕才能体现“仁”,而且在孔子一生中,也并不像我们所认为那样,在为了仕而奔波。虽然孔子固然有奔走于列国,甚至由此而困于陈,但我们也可以看到还有大量的时间他是用来传道、授业、学习、编修古典书籍等事业上。

下面我们看孔子关于“隐”的态度,实际上,非“仕”既为“隐”。关于隐士的记载,最早见于史籍的当是《论语》一书,《微子第十八》篇曾提到长沮、桀溺两个隐士。桀溺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避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子路评价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子路的评价也是孔子的意思,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对于这类隐士的态度是反对的。但是《微子第十八》篇还提到其它隐者:“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击,不辱其身,伯夷、叔齐!’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孔子将隐士分为三类,对这三类人,孔子的认为“我则异于是”,也不赞成,但同时也认为“无可无不可”,并不反对。

后来孟子在《孟子万章》篇也谈到到伯夷、柳下惠,还论到伊尹和孔子:“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共自任以天下之重也。 柳下惠不羞汙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孔子包括后来的孟子对于隐者的态度是很赞赏的。而在《微子》篇的开始,孔子对于作为隐士微子的态度就更为明显地赞许:“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将之提高到“仁”的高度。

二、陶渊明的宗尚儒学原典思想

陶渊明以儒学原典为宗,这种思想贯穿其一生的。年近而立的陶渊明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开始入仕,关于东晋南朝寒门士人起家的年龄,我们可以参考南朝齐的规定 :“甲族以二十登仕,后门以过立试吏”。陶渊明作为寒门士人,以近三十的年龄入仕是正常的。对这次出仕的原因,《宋书隐逸传》说是陶渊明“亲老家贫,起为州祭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其《饮酒》十九也说:“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已。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但从陶的诗文中我们看出家贫并应该是他出仕的直接原因,这个时期陶渊明也没有家贫到那种程度。其出仕,主要还是为了实现其济世之“猛志”。陶渊明一门世代为官宦人家,他在《命子》诗多有对祖上显赫政绩的夸耀,他也想效仿先祖,建功立业。《影答形》诗说:“身没名亦尽,念之五情热。立善有遗爱,胡为不自竭?”表达了他内心隐秘对名的期待。另外,陶渊明在《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中更直接说到孔子思想对他的影响:“先师

有遗训,忧道不忧贫。”其《时运》诗也说:“黄唐莫逮,慨独在余”。这些都表明陶渊明的思想中,孔子的言论深入其心。但现实远比他想象复杂,政治生活并不适应陶渊明的性情,以致于他深感“志意多所耻”,第一次出仕,只维持了很短的时日。

其后,在约三十年中,陶渊明还有四次出仕。据袁行霈考证:一是约在隆安二年(公元398年)或三年历时三年在桓玄幕府中任职;一是元兴三年(404年)不到一年时间任刘裕镇军参军;一是时间更为短暂的于义熙元年(405年)任刘敬宣建威参军;另外一次即是为时八十天的彭泽县令。

袁行霈推断:“陶渊明从晋安帝隆安二年(398)开始入桓玄幕,到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冬辞彭泽令,前后八个年头。这正是晋末政局最动荡的八年。陶渊明不早不晚偏偏在这时出仕,先后入桓玄、刘裕、刘敬宣三人的军幕,置身于政治风云的漩涡之中,这不是很值得深思吗?”

纵观渊明一生, 有几个重要的人生阶段。自二十九岁初仕,十余年间, 陶渊明是在仕与隐,仕禄求生和志向不遂间徘徊, 最后在义熙元年作了归田园的抉择。无论是少年,壮年还是晚年,孔子思想都是陶渊明思想来源的主流。

下面我们再看一下陶渊明诗中所提到的“道”,可以说几乎所有的“道”都是指向孔子主张的“道”。我们试举几例: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日入相与归,壶浆劳新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虽然孔子并不赞成学农,但很明显,“忧道不忧贫”是从《论语》中间接借用的一句,这里的先师指的自然是孔子。

《荣木》其二∶“采采荣木,于兹托根。繁华朝起,慨暮不存。贞脆由人,祸福无门。匪道曷依,匪善奚敦”!这里的“道”与善并举,我们知道,孔子的美学思想是以善为终极目标,所以这里的“道”,自然是指的孔子原典的“道”。

《影答形》:“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诚愿游崑华,邈然兹道绝。”在议论了生与死之后,提出了“道”,似乎近于道家的游仙之“道”,但值得注意的是,他认为这种“道”已经不存在了。而且诗后文又说“身没名亦尽,念之五情热。立善有遗爱,胡为不自竭?”这四句则既否定了 “道家”之“道”,又强调了孔学主张的“善”,鲜明地表达陶渊明崇尚儒学原典思想。

《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负疴颓簷下,终日无一欣。药石有时闲,念我意中人。相去不寻常,道路邈何因。周生述孔业,祖谢响然臻。道丧向千载,今朝复斯闻。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已勤。老夫有所爱,思与尔为邻。愿言诲诸子,从我颍水滨”。

这首诗对于我们探讨陶渊明宗尚儒学原典思想很重要,因为文字中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陶渊明认为“道丧向千载”,一般认为孔子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从孔子卒年到陶渊明写这首诗时间相距约为十个世纪,孔子之后没有传人很好地承继他的“道”。如果将这首诗与他另一首我们上文提到的《饮酒》诗十六“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句相联系地看的话,就能更好的看清陶渊明的观点:他认为孔子的原典是记录在“六经”中,这才是真正的儒家思想,后来的儒家传人思想都是远离了“道”。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陶渊明的思想来源主流是孔子原典而非孔子以后的儒学。陶渊明这种观点也是受到后汉未学术界以及魏晋以来玄学等的影响而生发的。

从孔子“仕”与“隐”的融通性及陶渊明的人生轨迹,以及陶诗中所提到的“道”,我们可以说,陶渊明的思想主流是以孔子原典思想。虽然魏晋以来,社会思潮玄学影响较大,陶渊明也不可能不受影响,以及由玄学带来的一些道家因素,但无论如何孔子原典思想是陶渊明的思想来源的主流,这是毋庸置疑的。

参考文献

[1]《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

陶渊明是哪朝人范文第5篇

(1)解读诗意,感受诗人陶渊明丰富的内心情感。

(2)与王维田园诗作比较,突出诗人伟大人格。

(3)理解并感受陶渊明及其田园诗的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

(一)初解诗意:“归”去乃必然

师:现代著名学者林语堂说,陶渊明是照彻古今的烽火,他永远是最高格的象征,他的简朴是令人敬畏的,他会使那些聪明、世故的人自惭形秽。今天我们就通过《归园田居》,来认识陶渊明,了解陶渊明。

生:齐读《归园田居》。

师:诵读时,我们的脑海里要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意象和情境。请大家把语速放慢一点,感受诗歌的节奏,意境。

生:再读《归园田居》。(语速慢了些)

师:这首诗的题目是《归园田居》,诗人为什么用“归”?换成“去”和“来”,可以吗?请结合诗文谈谈你的见解。

生1:陶渊明原本就生活在田园,他从田园出来,现在回归田园,不是一般的“来”或“去”,而是一种精神回归,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的解脱:而“来”和“到”不能表达这个意思。

生2:“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中的“性本”,表现出陶渊明本好自然,所以用“归”。

师:理解很确切,同学们认为必须用“归”,那诗中哪些诗句表现出题目必须用“归”?

生1:“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这个“误”字表现诗人不适合官场,厌恶官场,他本性向往自然,向往自由,所以要“归”田园。

生2:“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一句也表现用“归”好,“复得返自然”中的“复”字是又一次,“反”是返回,“复”和“反”都是对“归”的强化和补充。

生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句中“旧”和“故”都是写对过去生活的向往。而诗人向往田园生活,要回归以前的生活。表明一个心爱自然,本性纯真的人回归田园,是一种必然。

师:非常好,同学们从“恋旧林”和“思故渊”看出必须用“归”。谁能解释一下“羁鸟”“池鱼”是怎样一种生活状态?

生1:“羁”我说不好是什么意思,但“羁鸟”“池鱼”都是不自由的生活。

生2:“羁”比喻束缚,诗人用“羁鸟”“池鱼”暗示诗人备受束缚的官场生活。用“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来表明自己的本心,用“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表现自己回归,所有的这一切都指向“归”。

(教师板书:归)

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好,那么,陶渊明“归”去之后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读一下诗中描绘归去生活的诗句。

生:(诵读)“方宅十余亩……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师:诵读的语气是不是紧了点啊,听他读完,大家觉得陶渊明还可能“归”去吗?怎样才能读出田园生活的美,表明陶渊明“归”的欢欣呢。

(学生自由诵读,然后请一个同学诵读)

师:读得很好。不过,这次好像跟你平常朗读不太一样,平时声音铿锵有力,今天怎么变得柔和了,你为什么这么处理?

生:这首诗歌颂田园生活,而田园生活轻松、清新,淡雅,要读出这种和谐之美,语气应该缓和而自然,让人听了感到很温馨,很轻松。

师:嘿,把旁边的女生说笑了。(对女生)说说你怎么看待他在朗读时这么处理?

生:他读得很感人,语气柔和,舒缓,读出了田园生活的自由、纯美与恬静。

师:我有同感,诵读诗歌时,一定要感受内容,注意节奏、语速的的处理,那我们一起再体会一下。

(教师和学生一起诵读)

师:对田园生活的描绘,你们觉得哪一句诗最能表现诗人的精神品质?

生1:“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最能表现诗人洁身自好。环境洁净,内心就悠闲。

生2:“暧暧远人村”这一句最能表现诗人的精神品格。远处的村落很昏暗,这是说官场生活的肮脏,诗人要远离它。

师:(笑)诗人不是要回归田园吗?村落是暗示官场?

生3:我也认为“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最能展现诗人品格,但我不同意他的看法,远处的村落氤氲在暮霭里,炊烟袅袅,这里描绘了黄昏时的田园生活,而这种生活只有心境宁静、平和的人才能体会得到,所以这一句展现了诗人的品格。

师:我赞成你的分析,但是不是这一句最能展现呢?注意是“最”。

生1:我还是觉得“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最能展示诗人品格。在纷繁扰乱的世界,诗人迫切追求内心的宁静,在空阔辽远的环境里更能显现诗人的安然。陶渊明就是在这样的归隐世界里找到了精神的寄托。所以说这一句最能表现他的精神品格。

师:很有见地。其实,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一个内心纯净的人,他生活的环境一定是整洁有序的。“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这句不仅仅是说归隐后的生活没有世俗的琐事来打扰自己,生活闲适,也表明诗人心灵的清洁和自由。

(二)解读心灵:守“拙”是本心

师:请同学们继续思考,诗人归隐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诗人厌倦了官场阿谀逢迎的生活,不愿意过那种虚以委蛇的生活,他向往自由洁净的生活。用诗中的句子概括,就是“守拙归园田”。

师:概括得比较好,还用了“虚以委蛇”这个成语。既然田园生活是“无尘杂”“有余闲”的,这么美的田园生活,诗人为什么要说是“守拙归园田”,而不是“欣然归园田”呢?结合课文和同学们的知识积累,谈谈“守拙”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先讨论一下。

(教师板书:拙)

(学生讨论后发言)

生1:可能是官场上要求处事圆滑,而诗人不适应,我觉得“守拙”是对仕途上那些所谓“识时务”的人的讽刺。

生2:“守拙”二字表明诗人和别人不一样。别人在官场见风使舵,阿谀逢迎,而诗人不能这样丧失人格,守拙就是回归田园,过符合自己本性的朴拙的生活。

师:说得好。别人见风使舵,阿谀逢迎,这就是诗中所说的“俗韵”,那么,回归田园的“守拙”生活就一定是快乐怡然的吗?

生1:“开荒南野际”说明诗人要亲自下地劳动,“草屋八九家”说明诗人只能住草房,生活简朴。守拙的生活实际上是辛劳的、艰苦的。

生2:我们学过的《五柳先生传》中,有“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说明陶渊明归隐后经济拮据,生活贫困,而诗人却能“晏如也”。所以,“守拙”就是守住清白,而守住清白就要守住清贫,安贫乐道,追求心灵的纯净和精神的自由,往往是与“守拙”分不开的。

师:这位同学总结得非常好,守拙是守住清贫,守住心灵的纯净,让精神回归。换一句话说,“守拙”就是守住诗人的本心。

(三)反思人生:“误”入是警示

师:“守拙归园田”固然远离了尘世的污浊,但也使陶渊明陷入了窘迫的生活,陶渊明义无反顾地选择归园田,这一行为是诗人对自我人生的再认识。诗中哪一句最能反映出诗人对自己以往人生的态度。

生1:“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误”字表现出诗人对自己以前生活的否定,对官场生活的否定。

师:“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这里“三十年”,是概数,是虚写,实际上陶渊明宦海沉浮只有十三年,他五次为官,而最终选择了归隐。十三年,时间并不短,陶渊明为什么会“误”那么久?结合陶渊明另外两首诗《咏荆轲》《读山海经(其十)》,(PPT展示《咏荆轲》《读山海经(其十)》)谈谈你的看法。

(教师板书:“误”)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生1:陶渊明才华横溢,希望自己有所作为。他歌颂精卫,但社会黑暗,不允许他建功立业,白白虚度了13年。

生2:其实我觉得,陶渊明可能需要这些俸禄,陶渊明毕竟家境贫寒,他要不断地做官来获得薪俸接济家庭。最终他还是放弃了官场生活,由此可以看出,陶渊明宁可清贫也不愿意苟且于官场。这也是他“守拙”的性格所决定的。

生3:我查资料,陶渊明辞官是因为上级官员来视察,要他“束带相迎”,陶渊明不愿意委屈自己,“为五斗米折腰像乡里小儿”,所以就辞官了。

生4:陶渊明出仕,辞官,可能有家贫的原因,但这不是主要的,因为陶渊明不惧怕贫穷,“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但诗人仍然希望像荆轲一样建功立业。这一理想纠结着他,社会不允许,他又放不下,所以痛苦地挣扎了“三十年”。陶渊明的痛苦和不幸,是那个黑暗的社会造成的。

师:在黑暗的社会中就一定不能建功立业吗?同学们都知道曹操,生活在汉桓灵之时,那也是一个君昏臣奸的时代,曹操在诗中曾描写,“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但曹操还能“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最终统一北方,可见社会黑暗并不能阻止一个人建功立业。

(学生讨论)

生1:曹操为了自己的目标可以曲意逢迎,可以采用谋略和方法与黑暗的社会周旋,甚至可以黑吃黑,陶渊明却不行,一心思“归”的人是不会玩弄权术的。

生2:陶渊明喜爱田园生活,喜爱大自然的纯净、自由,他不允许用污浊的行为玷污清白的内心,他的行为方式是“守拙”。

生3:像陶渊明那样精神上追求高洁的人,在黑暗的社会是不可能建功立业的。要逢迎苟且,要为五斗米折腰,这是诗人最大的痛苦,所以,回归对陶渊明是痛苦无奈的选择,更是快乐的选择。

生4:我理解陶渊明13年反反复复为官辞官的行为,他是在挣扎,最终他选择放弃“济苍生”的大志,忍受清贫也要固守灵魂的清白和自由。

生5:心灵上“无尘杂”的人注定会真诚、纯洁和清贫,注定在黑暗的社会中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们不允许心灵蒙受污垢,就像屈原“安能以皓皓之白蒙世之温蠖乎”,还有许多追求理想的人在混乱黑暗的社会中无法实现理想,都选择了归隐,而不是苟且偷生,迎合世俗。

师:大家都有自己的见解,这很可贵。毅然选择“归”去,终身守“拙”,安于清贫的陶渊明告诉我们,人是可以拒绝金钱和权力的诱惑的,为了追求心灵的纯洁,就必然安于清贫。我们知道,在陶渊明之后很多士大夫在仕途遇挫后都选择归隐田园,来保全自己的操守,这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袁行霈先生这样说:“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但我们也要看到,同样是归隐,却表现出不同的人格。下面我们比较一下陶渊明和王维的两首诗,请同学们谈谈你有哪些不同的感受。

山居秋暝 归园田居(其三)

王维 陶渊明

空山新雨后, 种豆南山下,

天气晚来秋。 草盛豆苗稀。

明月松间照, 晨兴理荒秽,

清泉石上流。 带月荷锄归。

竹喧归浣女, 道狭草木长,

莲动下渔舟。 夕露沾我衣;

随意春芳歇, 衣沾不足惜,

王孙自可留。 但使愿无违!

(学生讨论,发言)

生1:王维的诗优美宁静,新雨,明月,清泉,洗衣归来的少女,那么甜美,那么安闲。陶渊明的诗是劳动,让人感受到劳动的艰辛与期冀。

生2:王维的诗是游玩,享乐。陶渊明的是平凡的生活,艰苦的劳作。

生3:王维的诗很精致,动静相衬,意象很美。陶渊明的诗是质朴的、平淡的叙述,不加修饰,淳朴自然,这是因为他本性就是淳朴、自然的。

师:很好的见解!那你们更爱哪一种生活呢?

生4:王维是朝廷高官,他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描写的是王孙公子对恬静生活的向往。陶渊明则不同,他的心从来就没有离开过田园,所以他描写躬耕勤作的生活。今人更多的向往王维,这是现实的。在精神上,我更佩服陶渊明,他更看重心灵的纯洁,精神的高贵。

生5:陶渊明更在意内心的清洁与自由,他清贫,他的诗表现的是艰辛、清苦的生活。王维半官半隐,过着休闲、富裕的半归隐生活,显然王维的生活更惬意。但是,陶渊明更让我们崇敬,尤其在当下这个追求名利,物欲横流的社会。

师:陶渊明追求心灵的清洁和自由,固守清贫,所以他成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王维晚年过着半官半隐的优裕生活,享受田园风光的美丽,但他自嘲自己是“偷禄苟活”。人生似乎是不圆满的。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我们是否能保持心灵的纯净和自由,需要我们自己选择。陶渊明之“误”,也是对我们的警示,是我们应该记取的。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同学们,下课!

【点评】

《归园田居》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经典的保留篇目。晁凌云老师的这节课对诗歌背后蕴含的深刻的人生体验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对如何帮助学生认识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

《归园田居》这首诗似浅实深、似淡实浓。晁老师扣住“归”“拙”“误”三字,从而带动全诗,层层深入,找到了深入解读这首诗的钥匙。在读解与讲析中,诗人挣扎的灵魂完全呈现出来,闲适的田园生活的背后是诗人抹不去的哀伤,并非“浑身静穆”(鲁迅语)的陶渊明就这样立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了。学生在课堂上,深刻地感受到了整首诗渗透着的陶渊明个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思考。在今天这个疯狂追逐利益的时代,让学生体会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清洁的精神品质的追求和他们痛苦的抉择,对于认识和传承传统文化具有现实的积极的意义。晁老师最后精心设计的王维诗《山居秋暝》和陶渊明诗《归园田居(其三)》的比较,独具匠心,不同的归隐给学生带来了更为深入的思考,帮助学生由对诗歌的理解延伸到对生命的思考,可谓画龙点睛之笔。

二、关注学生体验,重视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体验,是新课标下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活动,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尊重学生的感情。由诵读入手,没有高深术语,只是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田园生活之美。学生自由地读,并自己解说为什么这样读,营造出一种自由活泼的教学氛围。晁老师注意到了,教师不是裁判,让学生充分争论,学生自然就会有自己的认识和结论,这种平等的意识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引入陶渊明的其他作品,有助于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诗人。特别是将陶渊明和曹操予以对比,学生兴趣盎然的讨论,对陶渊明诗句“户庭无闲杂,虚室有余闲”有了深刻认识,这显示出教师机智灵活的教学智慧,良好的教学功底和开阔的视野。

相关期刊更多

河套学院论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套学院

文物修复与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

周易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国家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