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陶渊明归去来辞

陶渊明归去来辞

陶渊明归去来辞范文第1篇

陶渊明生在官宦世家,他的曾祖父陶侃官至大司马,祖父、父亲都做过太守一级的官,家庭影响使他从小就树立了大济苍生的远大志向。但到陶渊明的时候,陶家已经衰落,在陶渊明出任彭泽县令前已到了“耕植不足以自给”的程度。在门阀制度森严的东晋时期,少年时期就“猛志逸四海”的陶渊明无法进入社会上层,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为此他很是苦闷。上级来视察,要他整衣冠来迎接,这只是他辞职的偶然因素,根本原因还在于当时的政治黑暗和他对官场的不满。但陶渊明这样一个有政治抱负的人,会心甘情愿、快快乐乐地做隐士吗?

其实,即使在辞职之初,陶渊明也不是毅然决然的。《归去来兮辞》开头说“归去来兮,田园将芜兮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可见,“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说得坚决干脆,但那只是陶渊明一时激愤所说的气话。他对官场并不是一点儿也不留恋,因为只有为官从政才能实现他大济苍生的志向,更因为他还有一个家需要他来支撑,当时他的心情处在一种矛盾痛苦状态之中。

辞职之初,他的家庭状况还是不错的,尚有“童仆欢迎,稚子候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庭经济情况每况愈下。陶渊明是一个书生,又不是农家出身,他怎能靠种田养活全家?在《归园田居》(其三)中他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草比苗盛,陶渊明之不善农业生产可见一斑;晨起夜归,陶渊明之辛苦可想而知。虽然辛苦劳作,但陶渊明后来还是穷得几乎要讨饭了。在《乞食》里他说:“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在这种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陶渊明能闲适起来吗?

陶渊明的痛苦不但有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他才华横溢,胸怀大志,但现实却让他处处不如意,这使得他有一种怀才不遇的痛苦。在《杂诗》(其二)中他写道:“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其中“终晓不能静”很好地证明了他有颗不安静的心。

对自己的辞职,陶渊明也有过怀疑。在《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中,他先说了两句激愤话:“天道幽且远,鬼神茫昧然。”接着说起自己的过去:“结发念善事,黾勉六九年。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后面则是描写自己的贫困:“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陶渊明认为“在己何怨天,离忧凄目前”,意思是说,生活贫困,其原因完全在自己,又何必去怨天呢?但是想到这一生所遭受的忧患,又感到很忧伤。在这里可以看出他对隐居的后悔之意。

陶渊明归去来辞范文第2篇

关键词:陶渊明;人生;困境

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归去来兮辞》一文中,陶渊明先生向我们展示出一幅自由自在,充满乐趣的田园生活。“舟遥遥以轻r,风飘飘而吹衣”“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等等,无论在回家的途中,还是回家之后,处处表现出自由与惬意。

然而在仔细品读之余,我的目光集中到文章的6个问句之上。如行文一开始的“田园将芜胡不归”“奚惆怅而独悲”两句。翻译过来是“田园将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和“为什么愁苦而独自悲伤”。看起来陶渊明好像要告诉世人,我辞官是因为田园荒芜,我要回去种庄稼。这种说法不大可靠。在本文序言中,陶渊明申明自己回家是因为“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即因为奔丧而离职。民间还流传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说陶渊明当彭泽令时,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而向这乡里小人低三下四!”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也就是说,他在官场受了气,辞官回家。再看看“奚惆怅而独悲”,此句前面“既自以心为形役”一句 ,教材解释“以心为形役”意思为“让内心为形体役使”,整个句子为“既然自己让内心为形体所驱使”之意。如何理解这句话呢?参看序言开头几句“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家境贫寒,人口众多,没有粮食。为了养家糊口,陶渊明在亲友的帮助下走上了仕途。用这段话来解释“既自以心为形役”:自己的心灵被家庭的现实处境所驱使,即因为现实生活,不得不抛弃自由去当官。既然当官是迫于无奈,哪为什么又惆怅而独自悲伤呢?可见身在官场的陶渊明,时刻不忘田园生活的自由c快乐。是执着于自己的人生追求,还是顾忌自己家庭的生活需要?陶渊明徘徊了。此处即构成了陶渊明人生的第一重困境:人生追求和现实需要之间的矛盾。

最终,陶渊明选择离开官场,回归家园。家人的热烈迎接,大自然美景的无限留恋,让陶渊明沉醉了。但醉总有醒的时候,当陶渊明醒来时,忧愁慢慢地从心底上升。“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这个世道和我的意愿不合,我还驾着车出去追求什么呢?联系屈原《渔父》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不难看出,陶渊明身在官场,亲身体验人人奔名追逐利的生活,而这与陶渊明出仕的理想大相径庭。陶渊明在《读山海经》中说“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诗人在精卫与刑天身上看到他们共有的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从而加以赞颂讴歌,隐含着他自身也时时以这种精神自策自励。虽有济世之才,却无济世之门。是像孔子一样周游列国游说诸侯,还是如庄子一般曳尾泥涂自由自在?是普度天下苍生,还是独自保全自我名节?这里表现出来的是陶渊明人生的第二重困境: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之间的矛盾。

在文章结尾一段,陶渊明连用三个问句,“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首先,陶渊明承接上文“感吾生之行休”说:身体寄托在天地间还能有几时?既然活着的时间不多,那为什么不任由自己的心愿而活着呢?为什么心神不定想要到哪里去?接着,陶渊明自己否定了两个去处,一个是“富贵”,一个是“帝乡”,看来只有寄情田园,忘情山水了。一个人的生命何其短暂,据史料记载,东晋时人的平均寿命为50多岁,此时的陶渊明已经40多岁了,生的时间还有几时呢!然而,中国古代文人孜孜以求的功成名就早已渐行渐远,消失在苍茫之中。也许只有在无尽的痛苦之时,登上高高的山岗大喊几声,发泄心中郁结的块垒,然后不无消沉的告诉自己:乐天安命,别再迟疑。这里表现出的是陶渊明人生的第三重困境:高尚名节与政治理想之间的矛盾。与其说陶渊明先生厌倦了官场而归隐田园,不如说他是怀着无比的失意之情离开了官场。

陶渊明归去来辞范文第3篇

《归去来夕辞》的写作背景是,陶渊明作彭泽县令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县里巡视,属下要他来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绶去职,归家途中写下与官场决裂的宣言书,即《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的这句话历来被人称颂,认为最好的表现了他的气节。其实,稍加分析,你就会发现,督邮巡视,属下要他来迎接,这只是一种礼仪。封建时代,礼仪很多,臣子见君主要行什么礼,下级见上级要行什么礼,晚辈见长辈要行什么礼,这都是有规定的,按规定办事不存在什么折腰不折腰,当然跟气节也没什么关系。另外,陶渊明讥讽督邮为“乡里小人”,有歧视之嫌。陶渊明生于败落的贵族之家,等级思想可见一斑。

其实,督邮不来巡视,他也一定不会喜欢的,原因绝不是单纯的想回归田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没有什么政治才能。他五次出仕五次弃官,没有史料记载他有什么政绩,记载的是他在工作日豪饮,这不仅仅是工作能力的问题,也是工作态度的问题。如果说,他先前做的是一些闲职、小官,没有机会施展才能,那么最后一次做县令应该说拥有一定的地方管理权,他又为民为朝做了哪些贡献呢?再来看看其他文人,坡、王安石、张九龄等等,他们既有文采,又有政治才能,为国为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陶渊明只能借助自己的文学才华发发牢骚罢了。

陶渊明最大的问题是对社会责任缺乏担当。归隐其实就是逃避,表面上看是清高不俗,其实就是不愿承担社会责任。陶渊明作为隐士的典型,对后世产生了恶劣影响,后来的许多知识分子一遇到点挫折,就归隐山林田园,美其名曰“独善其身。”要知道,知识分子是国家、民族的中坚、脊梁,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这些人都归隐了,谁来担负社会重任呢?谁来推动国家向前发展呢?让小人当道,让庸才当权,怎能振兴民族,发展国家?

想想刘禹锡,虽居陋室而不屈;想想坡,屡次遭贬而益坚;想想范仲淹,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这些人,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这是民族的精英,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陶渊明归去来辞范文第4篇

高中语文必修五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有这样一段话: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这一段话是陶渊明在官场生活一段时间后,彻底认识到了官场的黑暗腐败,决心与官场决裂,回归田园的宣言书。其中有一句话“问征夫以前路”,学生在学习时出现了不同的理解。有的同学认为这句话中的“前路”就是指前方的路,也就是陶渊明回家的路;有的同学认为这里的“前路”指的是未来的路,也就是陶渊明回归田园后的人生之路;也有的同学认为这里的“前路”应该指陶渊明以前选择的路。持第一种观点的同学认为这一段写的是陶渊明告别官场,回归家园,心情是迫切的,作这样的理解正体现出陶渊明归乡心切。持第二种观点的同学认为这样的解释有点不符情理,因为陶渊明最后一次离开家乡去彭泽就职在官仅85天,不可能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记不住自己家的路,因此他们认为作第二种理解比较符合陶渊明当时的心理。当时,陶渊明急于想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因此想通过询问征夫来判断自己的选择。持第三种观点的同学认为前两类同学的理解都有失偏颇。如果按照第一种的理解,那只能说明陶渊明的家乡环境变化太大,连陶渊明都无法找到自己的家;如果按照第二种理解,那就与前面陶渊明决心辞官归隐的坚决态度不相符合。陶渊明已经认识到了官场的黑暗,已经做出了自己的正确选择,怎么还会去征求征夫的看法呢?因此,他们认为做第三种理解才最切和文意。可以说这三种理解都有一定的道理。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理解这里的“前路”呢?

笔者以为,要弄清这个问题,应该从文章的实际出发,从这一句产生的语言环境以及下文的情节入手。就这一段文字来看,叙述的是陶渊明决心远离污浊的官场,急于返回家乡的迫切心情。首先,我们看陶渊明对官场的认识,这一段中有两句写出了陶渊明在官场上的感受,这就是“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这说明陶渊明在官场上是极不自由的,他找不到知音,又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只能“惆怅而独悲”。因此,本身就不喜欢官场生活,只是为生活所迫的陶渊明自然就选择了归隐田园。这一点小序中也有说明:“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所以陶渊明作出的选择不是草率的,是经过认真思考的。他是在对自己官场生活作了深刻反思后作出的明智的决定。“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因此,说陶渊明急于向征夫询问自己的选择似乎有些牵强。其次,从陶渊明对归隐的态度上看,他对自己的选择是满意的。“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极为酣畅地写出了他归家时的喜悦心情。因而,说拿未来的路询问征夫似乎也不太符合实际。我觉得这里的“前路”就是指前面的路。一是从文中看,陶渊明归家的心情是迫切的,这一点从“恨晨光之熹微”中不难看出。他急于知道自己离家还有多远,所以才会向征夫询问;另外,从后面“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看,陶渊明才看到自己的家,就欣喜若狂,这足以证明其归家之心切。二是从时间上看,作者行船是在夜里,这一点也可以从“恨晨光之熹微”看出。由于天黑,作者不知前面是哪里,再加上归乡心切,询问征夫很自然;三是从下文看,家人对陶渊明的选择也是十分欢迎的,“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家人早早等在门外,等候诗人归来。这也正是陶渊明急于向征夫打听前面路的原因:他希望早点回到家中,和家人享受天伦之乐。至于有的人说,陶渊明离开家不过几十天,不可能不记得自己家的路,我觉得这正可以用来说明“前路”指的就是回家的路。陶渊明离开家不过85天,要说他不记得自己家的路,那就只能有一种理解,那就是环境变化太大了,使诗人找不到归家的路。而环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这不正说明官吏的腐败、社会的黑暗吗?而这不正是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原因之一吗?

陶渊明归去来辞范文第5篇

陶渊明是两汉魏晋南北朝800年以来最杰出的诗人、文学家,也是杰出的词赋家与散文家。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可谓一枝独秀。魏晋之世,他的文学上的造诣并未得到认可,而其却赢得了高评价的身后名。在辞世六百余年以后,从宋代苏轼、朱熹等人的高度赞许开始,陶渊明其人其诗其文的地位受到了一致的推崇,直至被定位于能与屈原等人相比肩的人物。

论及陶渊明,国人可以脱口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诗句。《桃花源记》为古今世人提供了一个长远的精神寄托。陶渊明开创中国古典诗歌新境界——田园诗,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不可磨灭的里程碑。然而陶渊明现仅存诗125首,计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文章今存12篇,计有词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数量不可谓之为丰硕,甚至过少了。影响深刻和作品数量少形成鲜明对比,充分说明陶渊明作品的艺术成就,证明其文学思想在中国古思想史上,也可算卓然而立,影响深远。故而,陈寅格先生慨然叹息:“然则就其旧义革新、孤明先发而论,实为吾国中古时代之大思想家,岂仅文学品节居古今之第一流,为世所共知者而己哉!”[1]。“旧义革新”,“孤明先发”,这是陶渊明文学思想的一大特色。

然而陶渊明生活在一个朝权更迭,社会动荡的年代,文坛同时受各种思潮影响,陶渊明本人也受各种思想的影响,出仕归隐如此数次。陶渊明的文学思想是他自身体悟各种思想流派和人生经验相参照的结晶,本文试从生活经历角度论述其文学思想形成的过程。

一、少年时期到出仕为官之前

东晋初期,中原沦落在异族手里。司马氏依靠大族的拥戴,在江南偏安一隅建立了政权。生长在这个动荡时代里的陶渊明,在年轻时候,曾意气慷慨想开创一份事业。“少年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2](《拟古》)这首诗表达了陶渊明对于古代游侠的向往,显示出了少年时代陶渊明慷慨有为的精神。“忆我少年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2](《杂诗八首》),在回忆自己的少年时代,即使没有什么快乐的事也高兴,因为抱着一个远大的志向,发奋地想张开翅膀向天外飞去。这种积极入仕的情感源于少年时候深受儒家经典思想影响,他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中第一首诗描绘了在自然美景中劳动过程,同时抒发亲自劳作的高尚情操。其二描写其谨记祖师教诲“忧道不忧贫”,继而联想到古时隐士做法,更感心怀天下不易。这两首诗体现出来心怀天下的儒家思想对陶渊明影响很深。受儒家经典影响,中原沦陷时代,怀抱着救世的精神,意欲宏图大展,追随祖上的功业,“在我中晋,业融长沙。桓桓长沙,伊勋伊德。天子畴我,专征南国。”(《命子》)

陶渊http://明从少年时期到入仕之间,接受儒家的价值观念,修身齐家治国。“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与子俨等疏》);修身治国相辅相成,陶渊明曾想在仕途上留下光辉一页,如曾祖一样平治天下,救天下苍生于水火。此时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思想以儒家思想为主,抒发发自内心的愉悦,追求真情实感,不言虚。言报国之志,入仕为国为民,建言建德,泽福后世。

二、入仕为官

少年时代的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激情,在入仕不久后便被沉重的现实击垮。当时的东晋是一个讲究门第的时代,出身高门大族的,无论朝廷或地方上都会请他做官,从而逐渐掌握实权,有所作为。可是当时陶渊明距离高门大族很远,只能从小官做起,竭力巴结上司。可是陶渊明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断然不会如此。一时间壮志成为空想。“总发抱孤介”,“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戊申岁六月中遇火》)于公元393年,迫于生活压力,他不得不出仕为官,任江州祭酒。与一流高门子弟通常起家就担任中央政府清闲且待遇优厚的郎官相比,陶渊明出仕时间相对较晚,官职也较低。州祭酒事务繁杂,取权较大。但是陶渊明不久后却辞去官职,一方面受当时官场风气影响,耻于处理具体事务,另一方面是陶渊明思想中儒家思想“道不同,不相为谋”根深蒂固。因此不久便辞官了。此后又先后三次入仕为官,出任桓玄幕僚,刘裕的参军,彭泽县令。这三次为官期间,陶渊明已表现出田园生活的向往。“自古叹行役,我今始知之!山川一何旷,巽坎难与期。”(《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古以来就有人感慨外出远行的艰难,我今天才真切地体会到了。表达了长期生活在外的陶渊明开始想念自己的母亲,由此更觉得田园生活的安逸,向往田园生活。但是虽心中向往世外,但是陶渊明的行动上并没有倦怠,努力实现造福百姓的政治抱负,而且心系家中老母,孝顺之至,恰和儒家思想中的孝道,“一欣侍温颜,再喜见友于”、“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兹”。“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当年讵有几,纵心复何疑。”中陶渊明又表达了积极入世为官,开创一番事业的远大目标。此时陶渊明虽向往田园生活,但仍心系天下,积极实现抱负。至此陶渊明两次入仕,发现少年政治抱负与现实发生的巨大反差,内心受到极大冲击,思想上有巨大的震动,但是陶渊明并没有放弃儒家思想,仍在积极践行其政治抱负。

“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唱着商歌希望得到当权者的任用,这不是我所想,我所依恋的是躬耕隐居的生活,不会为高官厚禄所动。能够在简陋的住处里保持淳朴的本性,就是善了。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陶渊明对离乡为官已经产生了后悔、倦怠之意,流露出对归田躬耕的强烈渴望。此后的诗作《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表达了对远行求仕的倦怠及放弃自由生活的惭愧。陶渊明最后一任官职彭泽县令,虽品秩不高,却是地方之长,握有实权。一开始陶渊明对此职位很满意,可以补贴家用,还有百亩公田。所种之粮,既可足食,又可酿酒。因上级检查,须衣冠整齐,束带见之。陶渊明感慨道:“吾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于是立即辞官。

从以上诗作,我们可以看出,陶渊明对于入仕为官的抱负愈加失去兴趣,对于田园生活则从心里逐渐滋生出越来越强烈的向往。少壮时期由儒家思想构筑的理想蓝图受到沉重打击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的思想,已经开始影响陶渊明的文学思想。入仕不成,归隐融入自然,无为而治。

这一阶段的陶渊明的文学思想的重心渐渐移向“比兴”。运用具体的、恰当的形象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抱负,完美地将自然环境、情感抒发融合在一起[4]。他在创作过程中善于根据主题的需要,借意象寄情抒怀,其中最经典的当数《归鸟》,以鸟为载体,抒发个人情感,表明个人志向[5]。“比兴”手法的大量使用使陶渊明的诗作中具体物象与思想感情达到了高度统一,融自身于自然世界中,与当时东晋文坛虚浮的文风迥然不同,陶渊明所向往的境界,追求的文学理想是物我融合,不是无感情堆砌华丽的辞藻。

三、归隐阶段

回归田园时期,充分享受田园生活的乐趣,一组组诗《田园归居》,描述了非常欣悦的心情。然而在杂诗系列中“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杂诗》其二),“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6](《杂诗》其五)归隐后陶渊明时常回忆少年的时光,对当初壮志未得实现抱有遗憾,每每想起心中苦闷抑郁。此阶段的陶渊明思想逐渐受道家思想影响,典型表现是陶渊明曾以许由自比。

陶渊明谢绝朝廷的请其出山做官的请求,视做官为精神枷锁,不符毕生志愿,庄子也曾拒绝出山为相,不愿被繁杂国事羁绊。可见此时陶渊明已深受庄子思想影响,二人的行动如出一辙,同时陶渊明崇尚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人与大自然本为一体,回归自然才是人的本质,体现人的天性,这样才能真正获得人生的乐趣。

此时陶渊明的作品中也逐渐体现出道家精神的“真”,陶渊明作品的共同特点是质朴真实,“养真衡茅下”,“真想初在襟”无一不是其真实情感,亲身生活经历的纪实体现。“真”即自然,《归去来兮辞》中,“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正是追求“真”,追求自然天性,这成为陶渊明一生的追求。

归隐后,陶渊明的思想主要受儒家、道家经典思想的共同作用,成为融合“儒道”的文学思想。这种文学思想表现在多方面。崇尚自然是陶渊明的人生理想,也是陶渊明的文学理想,而这种自然不单单是道家所指的个体高度自由,同时也包含儒家思想中万物统一的思想。

相关期刊更多

河套学院论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套学院

文物修复与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

周易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国家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