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范文第1篇

——题记

俗为何物?俗,就是当今社会的现状,是当今社会的灵魂。21世纪的人,拜金主义至上,在当今社会,更是有一句话: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不知何时,每个人的心中,都只剩下了钱。

古语云: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连古人尚且知道,钱财不过虚妄,生时不带来,死时不带去,今人却为何不知?今天的人,生活在一个什么都要钱的社会,日子久了,便连价值观念都改变了,在现代人的心中,古人所重视的道德品质只是虚妄,金钱,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古时,社会很简单,生活也很简单,吃得饱,穿得暖,就是小农经济社会下的古人最大的幸福,而钱财,古人只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今天的人,却更在乎钱财,有些人,甚至可以为了钱,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践踏自己的尊严,贬斥自己的生命。可这样“无道”而取得的钱财,再多又如何?

曾经,听说过一个故事:一家公司的年终总结会上,因为没有员工愿意进行深刻的自我批评,导致老板一气之下,竟以钱允诺:“谁肯骂自己一句,奖励一百元。”结果,转眼间,一场总结会,就变成了“骂己会”。人潮中,唯有一个家境贫寒的员工一言不发,令老板诧异。第二天,那个一言不发的员工就辞了职。

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只想到了陶渊明的一句话——不为五斗米折腰。

这个员工与当年的陶渊明是何等相似啊!陶渊明不肯为了五斗米而折腰,这个员工也同样不愿为了金钱而践踏自己的尊严;当年的陶渊明不愿刻意讨好达官显贵,宁折不弯,而这个员工同样不愿为了讨好老伴儿骂自己,宁可辞职也不愿贬低自己。两人是何等的相似?

陶渊明和这个员工,却又是不同的。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而折腰的时候,始终已是一方父母官,凭的,多半是文人的傲气和骨子里的不屈;而这个员工,家境贫寒,却仍然宁折不弯,凭的多半是天生的傲骨和自尊。

中华上下五千年,经历了多少社会变迁?而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人为金钱折了腰,屈了膝?这些人,其实都不能算是完全的人,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人所特有的自尊。

但不可置否的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同样有无数不屈的灵魂——不肯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陶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历史的长河永不停歇,这些不屈的灵魂也会流芳千古,用他们的傲骨,用他们的自尊,在时光的隧道里,奏一曲自尊至上的欢歌。

在冗长的时光隧道里,自尊自爱,才是照亮前路的灯光。作为一个人,不论身处何种境地,不论行至时光的哪个角落,都不能忘记:金钱再重要,也没有尊严重要。没有了钱,还能再赚,可没有了尊严,人也就不完整了。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范文第2篇

假如陶渊明活到今天,桃花源的美景是无处可寻了,即使千辛万苦找到一处所谓的“桃花源”,也到处都是矫揉造作的人工景观,不见落英缤纷,也没有良田美宅,更没有怡然自乐、热情好客的土著民众,只有价格贵得让人咋舌的门票,相信在温饱线上徘徊的陶渊明是舍不得买这个单的。

假如陶渊明活到今天,“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潇洒是无法延续了。如今的物价像断了线的风筝般一个劲往上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哪样不让小老百姓愁绪满怀,牢骚满腹。衣食住行外加教育和医疗,哪样不让小老百姓饱受其苦。不要说为五斗米折腰,即使是一斗米都要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陶先生又怎能免俗?

假如陶渊明活到今天,是不会高唱“归去兮”辞官归隐的。君不见,公务员考试如火如荼,多少人撞破脑袋都想挤进机关,只图混个一官半职,能在仕途上大搏名利。为了当官,多少人在酒桌饭局陪尽笑脸;为了当官,多少人上下其手,绞尽脑汁,致力于打造各类“灌水”的政绩工程,假的可以编成真的,死的可以吹成活的;为了当官,多少人亦步亦趋,卑躬屈膝,亲爹躺在病榻上可以不理睬,但碰到领导打个喷嚏都要去看望,亲娘的生日可以不记得,但遇到领导夫人的诞辰一定要去祝贺。陶渊明放着多少人眼馋心热的公务员不做,回乡去做躬耕园田的农民,除非是脑袋进水了。

假如陶渊明活到今天,他标榜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必定要四处碰壁,他不仅无缘走进大学殿堂,甚至连中学毕业都困难重重。说白了,许多人读书就是为了考试,读书就是为了文凭,读书就是为了升职,读书只是一块攫取名利的敲门砖,渊明兄却反其道而行之,只想随心所欲地读书,清净无为地读书,这怎能为时代所容呢?

假如陶渊明活到今天,估计是准备戒酒了。一瓶高档酒抵过老百姓一个月工资,辞去公务员失去固定收入的陶渊明肯定喝不起。喝低档酒又怕喝到用工业酒精兑水的“假酒”,到时候呜呼哀哉,人财俱失。想到这些严重后果,陶渊明酒瘾再大也只有忍痛割爱。

假如陶渊明活到今天,估计他写的诗是无人理会。要知道,如今的文坛就像蓬头垢面的丑丫头,谁都不会拿正眼瞧她一下。一句顺口溜说得好:作协不如做鞋的,作家不如坐家的。如果陶渊明想写诗,他将悲哀地发现,根本无从发表。如果陶渊明想出诗集,他将无奈地看到,“自费出版”是他惟一的选择,而且读者可能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他本人。

假如陶渊明活到今天,他会发现做一个与世无争的农民将是一个美丽的奢望。种地可能遇到假种子假化肥,一年辛苦劳作到最后自己却两手空空;几亩薄田也可能在村干部们瞒天过海的倒腾下,廉价地出售给虎视眈眈的开发商,自己转瞬成了无土地无资金无技术的“三无人员”,只能眼巴巴地申请低保金聊以度日,或者卷起铺盖离乡背井到城里做个最底层的农民工,每天为讨薪跑断腿磨破嘴,甚至演一演“跳楼秀”,给城里人提供一些茶余饭后的谈资。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陶渊明 田园诗 自我形象

东晋诗人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他出生在一个衰败的家庭,生活在刘裕篡晋,典午大乱之后的时代。那个时代门第观念深入人心,由于祖父做过官,因此陶渊明对自己的门第是颇为自豪的,这在他的《曾长沙公》和《命子》中可以看出来。由于他在中年的时候遭遇了几次丧事,家庭负担很不轻,可以算是穷其一生了。以辞掉彭泽令为界,陶渊明的一生可分为前期和后期。辞彭泽令之前,他不断地在官僚与隐士这两种社会角色中做着痛苦的挣扎,隐居时想出仕,出仕时要归隐,心情很矛盾。此后他坚定了隐居的决心,一直过着隐居躬耕的生活,但是心情仍然很不平静。自钟嵘推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一般人们都看重陶诗的隐逸的一面。从颜真卿作诗表现渊明眷恋晋室的心迹以后,人们又开始看重渊明忠贞的一面。陶渊明是隐士,却不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他是忠臣,却不是他自己所敬仰的荆轲或者张良那样的忠臣。陶渊明的特色在于处处都是平易近人,胸襟尽管高超却不高调,他仍然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正如法国小说家福楼拜所认为的理想人生“和寻常市民一样过生活,和半神人一样用心思”,陶渊明算是实现了这个理想。

一、陶渊明田园诗中的自我形象

(一)陶渊明田园诗概况

田园诗是陶渊明为中国文学界开创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陶渊明的最大贡献就是使田园诗歌成为一个影响深远的诗歌流派,而他是文学史上开宗立派的主要诗人。

陶渊明的田园诗独步古今,这已经是无可动摇的事实,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真切地写出了躬耕之甘苦,他开创了田园诗歌新的艺术境界。他的诗歌沿袭了魏晋古朴之风并进入了更成熟的境地,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到了一种美的至境,创造了中国诗歌中一种新的美的类型,一种意蕴极为醇厚又朴实无华的冲淡美。

陶渊明的田园诗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的作品主要有《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等,数量不多;其后期的田园诗歌有《归园田居》五首、《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等,数量相对集中。

(二)田园诗中的自我形象

陶渊明的前期一直处于仕隐不定的状态,他向往田园,而此时的向往只是在污浊的现实生活中给心灵寻找一丝丝慰藉。如他在《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中写道:“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叹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这篇诗歌的大致意思是君子所忧患的应该是道德的缺少而绝非物质的困乏,但生于浊世,这个高远的志向实在难以企及。没办法,还是要辛勤耕作方能衣食无忧。虽然不免辛苦、劳累,然比及先前疲于奔命的仕宦生活,未尝不是一种慰藉、一种幸福。而且能看到“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的美景,可以“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他的确满足了。“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不难看出,回归田园后的陶渊明是多么的欣然自得。

然而,宁静的田园生活并未使陶渊明放下对政局的期待,短暂的调整过后,他又满怀信心地踏上了新的仕宦征程。此时,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亲身体验并不多,他只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对眼前田园做主观描绘,而不是客观、多角度、全方位地表现田园。因此,陶渊明前期的田园诗大都只关注田园生活宁静、悠闲的一面。

陶渊明的一生可算是“半耕半读”。前期作品中《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首诗歌,在诗歌中我们可以发现作者自己的身影。他在此诗中说道“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诗中说道人生最后的归宿都是道,但是你不管归到什么道上,首先解决的问题还是穿衣吃饭,这是最基本的事情,因此经营衣食是回归道德的起点,躬耕劳动是实践自然之义的开端。世间的人们都要以躬耕为基本,同他的出仕相比,这自然是相形见绌的,但他宁愿坚守这个“拙”而不肯取“巧”。

如果说辞官彭泽前,陶渊明还只是一个能够欣赏田园之美、热爱田园生活并且擅长描写田园生活情趣及其风光的出色诗人的话,那么,当他完全断绝仕念,全身心投入、体验真实的田园生活后,才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田园诗人。在田园诗作品中,每每提到陶渊明都不得不提到他那首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人既然承受了天地万物之灵气而生,就应该避免世俗的困扰。隐居山林、躬耕田园最符合人的本性。这首诗很好地体现了他的这一观点。在封建社会,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实现政治理想就只能当官走仕途。但是,当时的东晋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统治阶级热衷的是争权夺利,在这样的政治局面下,想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的愿望是不可能的。陶渊明又不愿意同流合污,只有选择离开,选择归隐。“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沉痛悔恨自己侮辱仕途的生活,用“尘网”一词足以看见他对钩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的极端厌恶。诗人身在官场,心在旧林。最后两句可算得上是作者的点睛之笔,摒弃官场,回归田园,这就是诗人自己。他的归来,他的舍与得,在后人的心中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浩然傲气和鄙弃官场、厌恶功名的高洁情怀。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陶渊明高洁傲气的胸襟。

诗人对田园的描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在他的很多田园诗歌中我们多多少少能找到诗人的影子和想法。正是这样,他的田园诗才渐渐凸显了一个“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的充满人情味的高洁形象。元好问曾在《论诗绝句》中评价陶诗为“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可见他的诗歌绝少粉饰、自然天成。辛弃疾说陶诗“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朱熹云:“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

总之,诗人“躬耕自Y”的生活经历,促成其田园诗中自我形象的建立。他“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优”,不是一个逍遥自适的隐士,而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现实的人,“躬耕自资”使田园诗与真的田园融合一体,泥土的芳香更浓郁真切;而像一个普通人那样,在社会的底层,他的田园体验又包含了许多真实的辛酸,使得陶诗如同鲁迅说的那样不仅仅是“悠然望南山”,他对现实的认识与理解非常真切与深刻。贴近田园,拘于现实,又在精神上超越和穿透现实;洒脱、平淡又富有生活情趣;现实重压下的忧郁及试图超脱的努力。这一切构成了陶诗中丰富的自我形象,这是陶渊明田园诗与其他田园诗作最大的不同之处,也是其保持永恒魅力的秘密所在。

二、陶渊明的典型意义

陶渊明在当时只以隐士著称,他的文学创作没有得到高度的评价,这是因为他平淡自然的风格与当时崇尚的华丽文风不合。萧统是第一位发现陶渊明文学价值的人,既推崇其人格又推崇其文学。到了宋朝,特别是经过苏轼、朱熹的弘扬,以及汤汉对其作品的诠释,才真正确立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这地位一直保持到今天,并获得了世界的声誉。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

自然是复杂的,人也是;然而总有些我们能够弄明白的,人也是;至于难懂不懂的,则需继续探索和研究,人也是。陶渊明是人中典型,我们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对他特殊之处的探索上。

一个人的发展与他所处的时代是密不可分的。在封建帝制的统治下,文人入仕方可求生存、图发展,这是唯一的路,然而路不好走。陶渊明的仕途生涯短短十余年,终因社会形势、官场黑暗、门阀制度森严等原因与官场彻底决裂。不能大展宏图,便归隐田间、回归自然。从他的决绝与坚定我们可以看到:陶渊明真正厌倦了仕途,完全失去了对官场的期望,从而步入田间,回返自然,内心焕然一新,坚定不移地脱离官场,一心一意享受自然。这种态度和决心正是他能够做到“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原因。李白曾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两句话都表明诗人的高洁情操,坚决反对卑躬屈膝、迎合官场的不良风气,表现出诗人的高尚气节。

历史上许多士大夫都与陶渊明经历相似,陶渊明成了他们的效仿对象。“前车之鉴”给予了他们信心和新的动力,他们都在前人走过的路上开始了或同或异的新生活,找寻到了新的人生价值。善于舍弃,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最正确的选择,另辟蹊径,是效仿陶氏之举,这正是新的人生价值的开始。

若说因何回归,想必“不为五斗米折腰”是关键。人生在世,生命和人格都体现在这里。人格尊严是大,生命是小;人不可无人格,但命却可以选择活的方式。现在,没有古代的严酷,强调人格的同时,性命并不岌岌可危,因为此处不“折腰”,自有多去处,而始终不变的是高尚的人格。

21世纪,文学创作流传至今,陶渊明的影响颇为深远。不可否定其文采出众,才华新奇,虽不入当时之流,但对后期文学,就是另一诗风的开山鼻祖,不可估量其意义。时至今日,我们学习工作生活都与其平淡自然的诗风相互融合、相互借鉴。他把生活写得自然,他让自然进入生活,他似乎在说:自然是最好的归宿。

回到过去看不见今天,回到今天仍能见证过去,陶渊明身为古人,却怀今人的志趣;他的文学成就永不磨灭;他的名字不用刻在石头上,仍千古不朽。

参考文献:

[1]钟嵘.诗品・宋徵士陶潜诗评[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朱光潜.诗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李剑锋.隋唐五代陶渊明接受史概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3).

[4]逯钦立.陶渊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5]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叶嘉莹.汉魏六朝诗讲录[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范文第4篇

提起陶渊明,就会想起他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它来源于《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为题材,这与他的经历和处境相关。

公元405年秋,他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这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 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 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 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 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桃花源记》写于晋、宋交替之际,当时政治黑暗,兵连祸接,民不聊生。面对此情此景,陶渊明痛苦不堪,便虚构了一个渔人偶入桃花源的故事,借以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劳动、自由安乐的世外桃源的生活图景,寄托了他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广大人民要求摆脱残酷剥削和贫困境遇的意愿。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现实的丑恶和黑暗,又像一座灯塔,激励人们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全文语言简练生动,叙述扣人心弦。“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便勾画出一片奇景。至于桃源风貌的描绘,人物活动,对答的记叙,更是着墨不多含义丰富。故事情节是虚构的,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但文中的细节描绘是现实主义手法,不论是山外夹岸数百步的桃花林,还是桃花源里的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给人亲切逼真之感,让读者相信这是人间乐土,而非神仙境界。结尾借助真实人物──南阳刘子骥的前往,更增添其真实感,使读者也为之神往。

《桃花源记》先写渔人无意中发现桃花源的经过。文章首先交代了时间、人物,从捕鱼活动中自然地把人物引进桃花林,桃花林奇异的景色又引起渔人的探求,从而把人物引入桃花源。桃花林景色的描写宛如仙境,为后文描写桃花源渲染气氛,作了铺垫,暗中点明了桃花源的由来,同时也交代了桃花源与世隔绝的自然条件。第二层写桃花源中的景象和人们的生活。文章先是从渔人的所见所闻描绘桃花源的自然景色:平旷的土地,整齐的房舍,肥沃的田野,优美的池塘,纵横的道路,邻近的村落,茂密的桑竹;然后写人们的生活情景:往来交游、耕种劳作、衣服穿戴和生活乐趣。淡淡的几笔勾画出一幅恬静快乐的与世隔绝的田园风光。第三层写渔人和桃花源人的交往。从渔人和桃花源人的交谈往来中,表现了桃源民风的古朴淳厚,桃源人的知礼好客;说明了桃源人的来历及其与世隔绝的原因。他们的先世是为“避秦时乱”而“来此绝境”的,这里既没有帝王,也没有王朝的更迭,人们“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汉、魏、晋三朝的更替,所引起的只是叹惋而已。从而表现了对暴政战乱的厌弃憎恶和对君权王朝的大胆否定。最后一层写渔人离开桃源及桃源再次与世隔绝的过程。这一层描写进一步加强了世外桃源神秘气氛的渲染。末尾一段文字与开头寻得桃源的描写是相互照应的。开始是“忘路之远近”,结尾是“不复得路”。作者笔下的桃花源究竟在何处,不得而知。不仅读者不知,就连发现它的渔人也无从知道。文章气氛的渲染更突出了桃花源虚幻的乌托邦色彩,也流露出作者苦闷迷惘的心情。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范文第5篇

本来,陶渊明的官场生涯虽算不得呼风唤雨,但凭着名门望族的荫庇,29岁的他不费吹灰之力,坐上了江州祭酒的高位。35岁时,在叔父的推荐下,他投入权臣桓玄门下做其私人秘书,官品不大,但属于心腹近臣,很容易随着主子的升迁一路平步青云。39岁,他转做刘裕(后来的宋武帝)的幕僚,荣华富贵呼之欲出,光宗耀祖指日可待。他的官场走向,道路一点也不曲折,前途却一派光明,逼得那些蝇营狗苟一辈子、最终却蝼蚁一生的人,发自内心地羡慕嫉妒恨。

可惜,陶渊明志不在此。在官场,他找不到归属感。他不能原谅一颗诗心被缠身冗务耳鬓厮磨,也容忍不下桓玄的狼子野心,还看不惯刘裕的滥杀无辜和重用奸人。更让他觉得绝望的是,终日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做着卑躬屈膝的事,活得像条狗一样,永世不得直立行走。于是,他一次次在现实面前耍起了大牌,走马观花般地出入官场。

某天,为迎接上级派来的检查组,随从请陶渊明冠带出迎,并再三提醒他小心侍候。侍候惯了梦想的陶渊明,哪里肯为他人低三下四?况且检查组的小头目,还是他一向看不起的无能小辈?于是,撇下一句振聋发聩的“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后,他挂冠封印而去。13年断断续续的官场生涯,戛然而止。一辈子不能直立行走,为自己代言,即使钟鸣鼎食又有什么意义?他彻底清醒。从此,官场再无陶渊明。

拒绝五斗米后,陶渊明过上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他耕于前,妻锄于后,夫唱妇随,恩恩爱爱,其乐融融。也愈发爱喝酒,逢喝必醉。朋友来访,人家还没喝好,他已醉得不省人事,却不忘一脸憨厚地笑:“我醉了,想睡了,你随意。”不克制自己,也不限制他人,他的自由自在,终于可以自给自足。云卷云舒,潮起潮落,不看天气看心情。

在劳动的浸泡下,在的浸润下,他的诗文,生机蓬勃,透着一股空山新雨后的青草味,给人悠然又安静的印象。又因诗文言简意赅,用字平易,很快被传唱开去。他的快乐被斜阳曳成猎猎的旗,招摇在四周的暮云里。

相关期刊更多

河套学院论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套学院

文物修复与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

周易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国家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