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时代新人说

时代新人说

时代新人说

时代新人说范文第1篇

大家好!非常荣幸参加第二季“时代新人说”讲述活动,

也许很多人对武装押运还不太了解,武装押运是一项高风险的特殊行业,主要为货币、文物、枪支弹药、国家统一考试试卷等提供守护、押运服务。神威守押承担着全市所有银行的金融守押业务,每天有两百多辆运钞车穿梭在我市的大街小巷,我们每一名神威守押员工,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用自己过硬的素质、娴熟的技能,为维护我市金融秩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慢)我们虽然不是军人,却日日严阵以待,手握钢枪;我们虽然不是警察,却头戴钢盔,为安全守望;我们,每一个神威人,一路风雨兼程,一路争分夺秒,一路小心翼翼,在平凡的守押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默默讲述着时代新人说......{这段话用于抒发感情,语气深情缓慢}

看!在风雨交加的夜晚,狂风肆虐吹迷了路人的双眼,滂沱大雨泥泞了前行的路径;在漫天飞雪的清晨,冰封的路面银铺玉砌,皑皑的白雪覆盖了守押队员英武的戎装。虽是这样,每一位正在执行任务的神威卫士,一路风雨无阻,不畏雪虐风饕,不差分秒准时到达每一个目的地,零误差完成每一项守押任务。

坚强是磨练出来的,面对酷暑严寒,无论汗水浸透衣背,还是寒风刺痛脸庞;泥泞路上摔打出坚毅,训练场中锻造出刚强,有着强健的体魄,可思想上我们也要坚定信念和立场,以党的“”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基层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的作用,支部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党日活动,将党建教育与团队建设相融合,不断加强党员的思想建设,筑牢党员和群众的信仰之基,激发党建活力,进一步增强团队意识和凝聚力。

(低沉)身体和灵魂都走在路上,穿上押运的队服,我们便将责任扛在了肩上,我们为的是大家,可我们也有小家。守押队员吴志刚,是一名普通的押运司机。入职以来七年如一日坚持每天提前到岗,先仔仔细细检查车辆状况和通讯设备,了解押运路线情况,早就成了他最熟练的习惯。车未动,意先行。每到春节期间资金运输量就会剧增,当团聚的万家灯火早已点亮的时候,百姓全家团圆其乐融融的时候,他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中倒头就睡,劳累到,连过节的事情都抛掷脑后。儿子吴涵出生的时候,吴志刚正顶着刺骨的寒风奔波在去外地押运的途中。直到第二天才得知母子平安的喜讯,得到消息他便赶紧买了车票回程直接赶往医院。当看到病房里虚弱无力的妻子和襁褓中的孩子,堂堂七尺男儿的脸上挂满了欣喜与自责的泪水。医生训斥病人家属不负责任,在分娩时孕妇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家属理应在手术室外等候和陪伴。面对医生,吴志刚愧疚的低下了头,久久沉默,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作为妻子的依靠,在妻子生产最需要他的时候却没能陪在她身边。在人民的财产安全和陪伴心爱的妻子和孩子中做抉择,很艰难,但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答案。,他是一名合格的押运员,一位坚守本职,牢记使命,将社会利益高于个人感情之上的值得尊重的神威人。当他低着头走向妻子,坐在病床旁攥着妻子的手时,心疼与愧疚再次让他红了眼眶,妻子望向他湿润的双眼,温柔而又深情。他懂,妻子怕分心没敢告诉他。妻子也知道他的决定对得起这个家,也无悔身上衣!

我们只是一群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没有不凡的使命,没有耀眼的光环,也没有可歌可泣的事迹,但我们都是这个时代的一分子,我们共同肩负着党在新时代所赋予我们的责任!在我们平凡守押工作岗位上,或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往返运送,抑或坚守岗位不分昼夜的看护守卫。

斗转星移,冬去春来,我们的初心从未改变,岁月更迭,时光流逝,我们的使命更加坚定。

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新时代的春风迎面吹来,哪怕前方道路崎岖,我们也要拥抱春天的百花盛开,因为我们神威人信守着对社会的承诺,也肩负着伟大祖国光辉的未来!

时代新人说范文第2篇

我出生在1982年,那时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胜利召开,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什么大跃进啊、三年自然灾害吃不饱饭啊、文化大革命啊只是停留在历史书本的记忆中,而我的经历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并且这种幸福越来越好。

当然,我小的时候,虽然可以吃饱饭,但是并没有像今天这样可以吃好饭。那时家里条件一般,紧靠父亲一个人的工资养活全家人,虽然家里有庄稼地,但是口田少,又属于丘陵地,一般就是种些玉米、地瓜、花生,像小麦种的比较少,所以白面馒头、饺子在我小的时候还是比较稀罕的,平时多是以玉米煎饼、地瓜煎饼为主食,那煎饼若不卷菜的话直接“拉的黄”,拉的嗓子疼,吞咽都费劲。可以想象今天山东的招牌菜-煎饼卷大葱,还有奋斗的寓意,要珍惜当前生活的来之不易。

记得有一天,一位家庭富裕点的亲戚给我家送了几袋方便面,当时哪吃过这玩意啊,连见都没见过,那时电视里还没有商家想到植入广告。等亲戚一走,我打开一闻,太香了,再咯嘣咬一口,好吃极了,简直人间美味啊!当时就想等哪天自己长大有钱了,一定要买一箱吃个够。

印象中还有一次,是第一次吃香蕉。当时我小姨夫在广西当兵,回家探亲时,带回来一把香蕉,那可是稀罕物。当时交通欠发达,人员流动性少,南方的水果是很少运到北方的,当然运到乡镇就更不可能了。那香蕉往嘴里一咬,幸福感直接爆棚。就想自己什么时候能够去一趟广西,跑到香蕉地里,定要吃个痛快。可是我当时连乡镇都没走出去,自己老家的县城是嘛模样都不知道,还去广西,这不是做梦吗?

后来到了小学,1990年以后,乡镇经济搞起来了,道路越来越畅通了,村民的收入慢慢提高了,白面馒头可以天天吃到了,南方的水果也不再稀罕了。我老家乡镇是以罐头闻名全国的,最初由于当地的水果卖不出去,担心坏了,所以把水果做成罐头。后来当地的水果已经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了,人民群众的口味越来越高,南方的各种水果就开始运到乡镇来,罐头的种类也就越来越丰富。随着罐头生意的崛起,私营老板的腰包鼓起来了,家里装上了程控电话,腰里别着BP机,手持着大姐大、大哥大,出门钱江125、桑塔纳2000,这些代名词都是那个时代富裕的象征。

再看如今的生活,家家基本有房有车有存款,智能设备长伴左右,高铁纵横交错,出门旅游就像家常便饭。相信小时候的我们是绝对不敢想,也绝对想不到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是一步一个台阶,国家综合实力日渐增强,GDP已经跃居世界第二,接近日德英法的总和,是俄罗斯的8倍,成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的温饱问题已经得到根本解决,共产党正带领着大家致富奔小康,争取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这就像报告所讲的,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路,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时代新人说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世说新语;小说;发展

我们知道,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人物、情节以及环境。其中,“虚构性”是小说的本质。“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觉经验”,是小说竭力要挖掘的艺术内容,其感觉经验愈是新鲜、细微、独特、准确、深刻,就愈是小说化。简单地说,小说就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体。这是现代小说的定义,也是成为小说的必备因素。

一、《世说新语》的从属

有些学者将《世说新语》排除于小说的范畴之内,例如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对小说进行分类时,将胡应麟的六分法重新归类为三类:“迹其流别,凡有三派:其一叙述杂事,其一记录异闻,其一缀辑琐语也。”《世说新语》被纪昀归为杂事一类,但这仅仅是一家之言。《世说新语》恰恰是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并且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反应一定的社会状态,这正是小说的独特与魅力所在,例如,《世说新语两则》中的第一则:

《谢道韫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这则故事写的是才女谢道韫的事迹,其才艺出众,全文仅仅70个字,却将其才艺表达的淋漓尽致,纵观全文,通过寒日“咏雪”的故事,写出了谢道韫的聪慧、机智,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同时,谢道韫的对答使谢太傅“大笑乐”,体现了当时尊重女子、以才德服人的社会风气,这也是作者的主要目的。通过不同类的人群的描写,反应一定的社会风气,说明一定的道理,阐述一定观点,正是小说所要达到的目的,从这一角度讲,确实要归属于小说一类。

二、《世说新语》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特点

在《世说新语》之前,小说还不能算是小说,小说主要是以神话为主,没有真实的人物,而在《世说新语》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物多为魏晋时期的贤士,有着真实的历史背景,而由其之后的唐传奇开始,人物虽为真实,但是却充满了奇异色彩,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生动,例如《西厢记》,历史上确有崔莺莺和张生,只不过他们的原型是《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和柳梦梅,唐传奇将这一段爱情故事赋予神化,更加吸引读者的注意与兴趣,也让世人更加期许他们爱情的胜利,这也是人们反对婚姻包办,希望自由的社会心愿,由此,我们看出,《世说新语》在我国古代小说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总的来说,《世说新语》的特点就是:“空前绝后”。所谓“空前”,主要是指它的“白话性质的初探”,在此之前,文言语言得到充分利用,难于理解,例如,《山海经》中的一段:“又东百八十里,曰小侯之山。明漳之水出焉,南流注于黄泽。有鸟焉,其状如乌而白文,名曰鸪,食之不。”但从汉字来看,繁杂难懂,字的意思更加让人难以理解,所以说,在当时,书籍只有统治阶级才可以阅读,普通群众不会理解;而《世说新语》却不然,以《世说新语两则》为例,语言文字让人看之即懂,文字简单,但丝毫不影响其意义的发挥,并且,即使文化水平较低的人都可以看得懂,所以,对于社会的教育意义更加普遍,社会影响更加广泛;而所谓的“绝后”,主要指的是它的短小的篇幅,与后代小说相比,它的篇幅及其短小,每篇几乎不超过100字,而之后的小说,虽更加吸引人的眼球,但是篇幅过长,可以说两者各有千秋,但是要想做到《世说新语》那般的言简意赅,很不容易,《世说新语》白话性质、短小精悍的确空前绝后。

三、总结

《世说新语》的产生是当时时代的产物,从内容上来看,通过描写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场景,它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真实感,反映了一定的社会文化和社会思想的趋向,此外,从定义上看,它拥有小说的必备要素,人物、情节、环境都通过简单却又十分恰当的表现出来,综合这两点来看,《世说新语》属于小说一类,更加得到认可的是它归属于文言小说。从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过程来看,在内容上,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上它承接了前代小说的核心思想――说明社会问题,但在人物的选择上走上了真实的道路,也更加为人所信服,也为后代研究提供丰富的史料,对下,主要表现在篇幅上,篇幅的短小精悍更是后代小说所望尘莫及的,综合这两点来看,《世说新语》是空前绝后的。纵观我国小说历史,《世说新语》在我国小说文学上,意义重大,是其它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

参考文献:

[1] (英) 福斯特,著.小说面面观[M].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

[2] 梁启超著.中国历史研究法[M]. 中华书局, 2009

[3] 鲁迅,著.中国小说史略[M].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时代新人说范文第4篇

1990年,英国作家戴维洛奇(David Lodge)在东安吉利亚大学文学研讨班上做了题为当今小说家:还处在十字路口吗?的讲话,感叹在他的《处于十字路口的小说家》一书出版20年后,他给小说家们归纳的4种选择①仍然成立,但让他震惊的是传统现实主义竟然在罗伯特斯科尔斯(Robert Scholes)以及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许多作家和评论家们一致宣布其死亡的葬礼声中顽强地存续下来,并明显成为当今小说家的严肃选择。( Lodge1996; 6)我国学者杨仁敬(2003; 164)在研究美国后现代派小说时指出: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后现代派小说在题材和写作技巧上大大不同于60年代的黑色幽默小说。这个时期的后现代派作家更关心政治,关注意识形态和现实生活,尊重历史,揭露不公正的社会现象。后现代主义极端的创作方法开始被一种较为传统、更接近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所取代。社会现实重新回到众多作家视野中,跨界小说的出现就是一个重要证明。当今很少会有作家完全倾注于寓言小说、非小说,或是元小说创作。相反,他们通常以惊人的、故意的反意方式将以上一种或多种创作模式与现实主义联结起来。冯内古特的小说《五号屠场》(1970)就是一部早期的、富于影响的美国跨界小说典范( Lodge 1996 ; 9 )。跨界小说的出现反映了当代美国小说家在小说创作十字路口的重要抉择小说创作必须关注社会现实。这样,现实主义受到越来越多后现代时期美国小说家的重视并在与后现代小说某些特征的结合。

1.时代生活: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现实再现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社会极不安定。在风潮汹涌的社会环境中,大批美国作家在创作中无法理解和描述社会现实,最终退缩进语言的现实世界研究自我,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创作从美国文坛隐退,取而代之的是后现代主义实验小说。1961年,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在《书写美国小说》一文中对当时美国作家面临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描述: 20世纪中期的美国作家总是忙于努力理解和描述美国现实,然后使美国现实的绝大部分在自己的笔下令人可信。然而,美国现实令人惊讶、使人厌恶、致人发狂,最终,对于个人贫乏的想象力来说甚至是一种尴尬。现实情况一直非我们的才智所能及,而且美国文化几乎每天都在抛出一些角色,令小说家们嫉妒不已。( Roth 1977 ; 34)当时,年轻的罗斯刚踏人文坛不久,但他准确判断出美国的社会环境已不适合作家费尽心机地去表现生活。他认为,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小说创作的中心任务主题已经失去;换句话说,小说家的兴趣已从我们这个时代宏大的社会和政治现象中主动撤退出来( Roth 1977; 37-38)。最终,小说中再也没有关乎这个时代的宏大叙事主题,只剩下小说家在语言的迷宫中孜孜不倦地探索自我的自我满足。

20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趋于稳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消费主义思想意识日益抬升,社会现实重新回归作家视野。这一时期,美国民众的生活方式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巨变。唐德里罗( Don DeLillo)在小说《白噪音》中完美归纳了后现代时期美国民众生活的两大场景:周末全家一起收看电视节口和全家出动驱车前往城郊的超级市场购物。20世纪90年代之后,互联网成为人们联系的重要媒介,这就催生了当代美国的第三大场景:公共场所手持移动终端的低头族。在社会生活总体稳定的前提下,科技的发展和消费主义的蔓延加速了当代美国民众生活的物化进度,困扰当代民众生活的与政治、经济、环境和人身安全等相关的不稳定因素广泛存在。当代美国小说家注意到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消费主义思想的日益抬升对人民生活方式的影响,开始在小说中再现这种后现代时期新阶段的社会现实,表现后现代生活。20世纪70年代后,一批后现代美国作家,如菲利普罗斯、多克特罗( E.L. Doctorow)和索尔贝娄( Saul Bellow)等人,在创作的成熟和个人心态的调整(姜涛2007; 116)之后,纷纷在创作上转型,开始关注现实,强化小说创作与社会生活和历史的联系,走出小说创作迷恋自我和语言现实的迷宫,重新夺得了失去的阵地读者市场。

表现家庭与婚姻生活是新现实主义小说再现时代生活的又一重要方面。新现实主义小说主要关注后现代时期美国家庭生活中的夫妻关系、代际冲突、同辈关系等。汤亭亭的小说《女勇士》,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灶神之妻》、《通灵女孩》等都因探索当代美国华裔母女间的关系而成为当代美国小说的经典。斯通的小说《灵魂之湾》以当代美国某大学的文学教授麦克尔埃亨的婚姻关系为关注焦点,再现了当代中产阶级复杂而又不安的情感世界。乔纳森弗兰岑(Jonathan Franzen)的小说《纠正》通过描写兰伯特一家的家庭生活,展现了当代美国社会破碎的美国梦和民众生活的虚幻状态。而卡佛的短篇小说则因对底层社会民众婚姻状态的关注令读者震撼不已。

2.历史书写: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参与社会政治的能动场 福柯(2003; 29)在考量社会关系时,把人类社会中一切关系归纳为权力和话语之间的关系:权力制造知识(而且不仅仅是因为知识为权力服务,权力才鼓励知识,也不仅仅是因为知识有用,权力才使用知识);权力和知识是直接相互连带的;不相应地建构一种知识领域就不可能有权力关系,不同时预设和建构权力关系就不会有任何知识。作为体现话语权的一种方式,历史书写与权力联系紧密,但是在权力关系作用下的历史书写反映的是权力关系中处于掌控地位一方的话语,带有片面性、主观性和狭隘性。结果,在不同的历史学家笔下,同样的历史事件,通过不同的情节编排,完全可能具有截然不同甚至相反的意义(陈榕2006; 672)。

人们很难通过某一部史书来知晓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因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历史意识切片都是当代阐释的结果(朱立元1997: 399)。马克柯里(Mark Currie} (2003 } 97)在考察文本性与历史时指出:历史在自身之中承载着由叙事与情节强加其上的价值观和各种臆断,因此历史知识在认为能透明地接近过去的同时常常不自觉地同意了那些价值观。这样,历史书籍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为了体现历史书写者自身的意识形态而形成的虚构性,最终历史的虚构性特征也就使得历史文本化了。既然历史可以被文本化,那么作为小说的文本也可以被历史化,能承载历史。因此,真实的历史既不在某个历史学家撰写的某一部历史书中,也不在某个小说家创作的某一部小说文本中,而是存在于不同文本的联系之中。这种典型的新历史主义观点影响并指导了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家的小说创作。在他们的小说中,读者能够读到历史上真实人物生活的另一面,或者是某个历史片段的改写甚至重构,现实在他们的笔下以崭新的姿态呈现。 当然,罗斯并不是唯一通过小说创作参与当代美国政治的新现实主义作家,其他诸如莫里森、库弗、多克特罗、德里罗、斯通等都在自己的小说作品中通过虚构特定历史环境中的人物个体或者虚构真实人物的人生经历,展现了文学话语参与阐释社会政治语境的能动意识。

3.道德世界: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人文关怀

当代美国社会虽然总体稳定,但浮华背后隐藏着信仰危机、婚姻和家庭危机、艾滋病传播急剧、毒品泛滥、校园暴力、种族冲突以及各种恐慌等问题。生活在人文主义复兴的时代,新现实主义小说家必须思考以上社会问题,考察当代美国社会的道德状况,关注人的存在。他们继承了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家的再现和模仿等创作手段,在小说创作中再现和模仿了当代美国矛盾突出、问题尖锐的社会场景。他们在用文学语言客观再现和模仿现实的过程中往往从一定的道德视角切人小说情节的叙述,展露细节,凸显问题焦点,因此,把握新现实主义小说家在小说创作中运用的道德视角就成为理解新现实主义小说对当代美国社会投以道德关怀的关键。小说家的道德视角会直接影响读者对其作品情节的理解和对主题的认识,读者必须在阅读过程中体味和理解小说所张扬的道德观念,因为作者与读者之间关系的再现是一种道德关系的再现( S:hwarz 2001 ; 3 )。

但并不是每一个读者都能胜任理解作家的道德视角和参与重建当代美国社会道德意识这一重大任务,只有那些作为文学批评者的读者才能引导一般读者把握新现实主义小说的道德关怀这一主题。在这一层面上,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道德关怀主题特征的体现需要新现实主义小说家和批评者的共同协作。

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体现人文主义道德关怀的首要表现就是呈现社会现实的另一面,对当代美国社会问题展开道德批评。汤姆沃尔夫(Tom Wo1fe)的小说《我是夏洛特西蒙斯》彻底颠覆了人们原有观念中象牙塔式的常春藤名校印象,描述了当代美国东部著名大学里青年学生普遍的堕落行为:荒废学业、粗言秽语、酗酒、吸毒、滥交等等。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夏洛特西蒙斯本是一位虔敬的教徒、纯朴的少女、好学上进的新生,然而在道德失衡、阶层明晰、颓废腐败的当代美国大学文化大染缸中,夏洛特逐渐蜕化、堕落,原来的优点荡然无存。作为新新闻体小说的倡导者,沃尔夫对当代美国大学内部现实的无情揭露令很多人惴惴不安。罗斯的小说《垂死的肉身》和《羞辱》对当代美国社会性乱伦的描述极具震慑力。在《垂死的肉身》中,62岁男教授大卫凯派什与24岁女学生康苏艾拉卡斯蒂洛的不伦之恋戏谑了当代美国社会的道德底线,而道德败坏的凯派什教授肯定不是当代美国社会的独特个案。

时代新人说范文第5篇

看见鲁敏的短篇小说《字纸》,我马上想到了她获“鲁奖”的短篇小说《伴宴》。透过《伴宴》,我发现的是一个摄取时代人物魂魄的鲁敏,社会的变迁、时代的真相,通过小说中那位艺术家的心灵挣扎和境遇得以体现。书写时代,鲁敏是拿它突出人物的心灵和情感。这篇《字纸》又是这样,《伴宴》和《字纸》是并蒂花。鲁敏的许多小说都是以时代变更,新旧交替为背景来写人物的。《伴宴》写经济时代到来,受到冲击最大的可能是精神文明工作者,所以该小说的主人翁是艺术家。《字纸》写电子阅读时代到来,受到冲击的是传统阅读者,所以小说中的主人翁是个老人。她更早的短篇小说《木马》写快节奏的时代抵临,小说写“男女速配”写城乡差异,写一个时尚青年和一个从闭塞地区来的小孩。

前不久,谢冕先生说:“一般人只能被时代所塑造。”生活中,时代是不会使人物得到突出的,时代只会使绝大部分人被淹没在其中。写小说恰恰要做相反的工作,让时代使人物得到突出,哪怕所写的是一个平凡的人。《字纸》写的就是一个叫老申的平凡老人,这个老人敬惜字纸。他小时候,擦屁股的纸都没有——如今35岁以上出身农村的人可能知道这是中国的实情,这个老人小时候用字纸擦屁股会有一种——这是由“罪恶感”引申出来的隐秘,在中国人的传统中,敬惜字纸是骨子里的,用字纸擦屁股是奢侈的事情。当他老了,坐在马桶上使用卷纸,小说中时代的变迁已跃然纸上,人物小时候用字纸擦屁股的使这个人物鲜明而突出。

等人到老年,他被儿子接到身边,如厕用着卷纸,不愿意“混吃等死”于是看报学习,敬惜字纸重新提上日程。小说借用这个平凡的老人,把逝去的时代和中国人的传统拉到了当下这个时代,其结果是这个人物变得更加突出:他的报纸、纸片儿在家里越积越多,挤占了儿子儿媳的生活空间,出于对老人的尊重,儿媳只好一忍再忍。艺术化的合理夸张,使情节的合理性和老申身上携带的中国传统得到了有效的放大,阅读起来我们突然感到吃惊——如果鲁敏不进行这样的艺术放大,我们很难找出这种吃惊之处。正如谢冕先生所说“一般人只能被时代所塑造”,生活中的老申们,很可能有敬惜字纸的潜意识,但不会像老申表现得那样夸张,他们可能已经新的“被时代塑造”,他们潜意识里面的东西在新的时代不会演化为如此疯狂的行动。当然,这一切也都是因新时代而变得突出,如果大家的住房不是那么紧张,老申的报纸也不会成为媳妇的眼中钉;如果中国没有发生巨变,老申可能依旧无纸擦屁股,文化程度不高的老申晚年也无报纸可看。

老申这个平凡的人,他的种种行为和心理,是旧的时代所塑造的,也即将被新时代再塑造。看报纸并且连广告宣传单也不放过的老申,随儿子到书店,老申发现自己的阅读方式根本无法阅读浩如烟海的书籍。得知电子阅读日更新量1亿字之后,老申有所改变,对字纸不再那么尊崇,看报开始浏览。然而,老申始终不愿意当废品卖掉他积存在家里的那些字纸,这再次使人物的形象变得鲜明,也使人物承载的内涵变得越发丰富。敬惜字纸的人现在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假设书写者怀有敬惜字纸之心每日诞生的文字垃圾一定会少许多。书写媒介可以由龟甲到竹简再到纸质,现在又突然出现数字平台,可是人不可能马上变,而敬惜字纸的精神可以成为书写者和读者心灵的契约。老申以残留的敬惜字纸的传统精神,在他这一代人的暮年,对现代文明和新的时代做出了无力的最后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