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范文第1篇

学会如何接受挫折,面对困境,既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体现,也是中学生必须学会的人生体验。中国现代文学是在一路颠簸与反复的条件下艰难前行的代表,中国的近现代史发展虽然有屈辱、有妥协,但这也是一个民族走向强盛的渐进过程。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不断演进,现代文学所代表的时代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但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以其穿透时代的能力教会中学生如何在面对困境时寻求解决办法。对于中学生而言,语文教材是他们较早接触到的优秀文学文选。中学生时期正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时期,在这个时期自觉或不自觉所学习到的东西,将对一个人的人生发展起到重要的行为导向作用。作为如此重要的文学读本,语文教科书不但要担负起培养学生语文知识积累、语文能力养成和情感态度健康发展的使命,还承载着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重任。它是学生接触文化历史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现代文学的作品,无论是经作者虚构出来的小说,还是直接抒情的散文,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通过对现代文学作品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从文学的侧面感知那一个时代的温度,培养爱国主义热情,继承优秀民族文化。鲁迅先生为正义的呐喊,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雨巷里撑着油纸伞徘徊的姑娘;湘西古城里为爱情而困扰的翠翠;橘子洲头的革命青年;荷塘月色下的爱国学者……一个个鲜明的形象活跃在教科书上,作者们的真情实感荡漾在字里行间,这些作品教会我们体验时代的美与丑,在感悟祖国美好景致的同时,激发出学生满满的爱国主义情感。现代文学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变迁,既能反映时代特征,又能体现人文情怀,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也必然在教学和学生们的理解中熠熠闪光。

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现代文学作品大都是符合语法规范的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选入课本的作品更是语句经典、逻辑严谨,这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好的范本。通过阅读优秀现代文学作品,体会作者认识事物和表情达意的方法,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课标对阅读的要求是: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能得出自己的分析判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思考;运用学过的语文知识,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文本的表现力。简单说来,是对文本的感知、理解、分析和评价。阅读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阅读能力的培养更需要时间来使它形成。现代文学作品其本身无论在写作手法上还是情感抒发上,都能明确地体现出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而且现代文学小说曲折的情节,散文优美的语言和诗歌蕴含的深情,都能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喜欢阅读中学会阅读。由此看来,现代文学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

文学作品范文第2篇

在心理学原理中有这样一条重要的理论,经历过的学习历程会对当下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合理地将这一心理学原理践行到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结合当下高中生现有的生活经历和知识来建立情景引导学生学习外国文学作品。外国文学中特有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等,阻碍了学生对于外国文学的阅读学习,同时多次遇到晦涩难懂的文学文段也会打击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人类是相通的,在不同背景下生长的人类也会产生情感的共鸣,高中语文教师可以以情感的共鸣作为阅读的载体,让学生通过体会文学作品的作者的情感同时辅以个人的生活经验来进一步理解外国文学。在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的开展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依次为学生们讲解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人物情感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起对于作品人物的整体认识,同时将作者想要表达的抽象情感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能够结合个人生活经验进而在具体的文学情景中体悟出作者的思想观点。例如教师在展开对于《项链》一文的教学时,他们会认为马蒂尔德仅仅是一个虚荣、肤浅的人,而不能正确认识到她所作所为的真正目的。这样的阅读学习流于表面,不能够让学生深入作品本身来认识作品所代表的时代和社会,不能够让学生通过作品中人物的各种行为表现来发掘人物本身的性格特点和人物感情。在这时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来建立起对于作品中人物的正确认识:假如你就是马蒂尔德夫人,你是一个既温柔又有魅力的女士,但却无比的贫穷,反观很多不如你的人却能过上富足快乐的生活,那么你作为马蒂尔德夫人会有怎么样的情感呢?你会怨恨吗?你会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吗?追求富足快乐的生活有错吗?这样几个提问以后就可以促使学生联系自身的经历,让学生想起自己曾对同学或朋友的羡慕之情,进而理解马蒂尔德夫人的行为。马蒂尔德的所作所为表面上看起来是虚荣的、拜金的,但是作为个人而言,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每个人的权力。教师通过一系列的引导以后,学生们就能够理解到人物本身在那个时代下的无奈,那么学生对于人物的理解和认识就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二、类比和对比教学

高中语文教师在展开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工作时,可以考虑采用将两种及以上的阅读材料来进行对比交叉的教学,通过为学生们分析两种阅读材料的异同之处,比较不同作者笔下的人文特色与人物特色。语文教师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展开文学作品教学时形式多样,既可以侧重于对于文学作品内容、内涵的对比和类比,也可以就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创作形式来进行比较,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作品的思想情感与思想观点来做出对照。在开展对于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工作时,高中语文教师通过使用这种类比式的阅读教学方法,就可以带领学生们将外国文学作品和中国文学作品从多个角度来进行比较,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于文学作品内涵的整体把握,又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文学视野,还能够帮助学生打破固有的阅读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以探究来展开外国文学教学

运用到高中阶段的外国文学的探究性教学是以高中生现有的自学能力作为基石,语文教师通过研究文学专题,将文学作品以多角度分类后来对学生进行指导展开教学,促使学生在自主参与到文学作品的研究过程中能够收获到文学内涵,汲取到文学思想。同时文学作品的探究性学习也要和生活实际相结合,促使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合理联系实际,以实际的生活经验来剖析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内涵和人物情感,学生们在自主探究文学作品内涵时可以借助文献、网络来查阅相关文化背景、时代背景,也可以小组之间互相分享观点,提炼精华,相互学习。这样既可以促使学生形成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在激烈讨论的过程中又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和视野。

文学作品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活着》;互文性;小说的特性

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的现象日益普遍,被搬上银屏的文学作品不计其数。《西游记》、《红楼梦》、《还珠格格》等经典作品甚至被翻拍成多个版本,受大众所喜爱和追捧。由于经典作品受众群体广泛,收视率高,各级电视台一般会在每年的固定月份重播经典电视剧剧目。影视改编的成功案例不断出现,也致使人们更加期待好的文学作品能够搬上银屏。本文以余华的小说作品《活着》及其电影为例,对文学和影视之间的互动整合以及文学作品频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出现的现实问题进行梳理,剖析其利弊,为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改编提供一些理论思考。

一、文学作品频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原因

(一)新兴传播媒介的出现文字传播媒介曾经占据着文化传播的主导地位,而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电影、电视剧等影像传媒的影响力迅速扩大,大众接收信息的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注意力逐渐从纸张转移到了电子设备上。相较于传统纸质媒介,大多数人更愿意通过影像的方式来获取信息,这就使得电影、电视剧的市场日益扩大。

(二)文学作品就是现成的“影视剧本”改编电影从它诞生那天起就是吃着文学作品的奶长大的。1922年的《红粉骷髅》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文学改编电影,由管海峰执导,原著为法国的侦探小说《保险党十姐妹》,该片于上海上映之时,虽然票价很高,但观众络绎不绝,盛况空前。该电影的成功让早期的一些电影人找到了方向,他们将故事情节生动有趣的小说拿来稍作调整,便是一部完美的剧本。由此可见,文学作品为影视剧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分。

(三)商业效益可观影视制作人希望借助小说原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带动票房和收视率。事实证明,这种做法屡试不爽。据《综艺》杂志1977年的报道,在二十部最赚钱的影片中,就有十六部文学改编作品,其中有十四部是根据小说改编的。张艺谋执导电影时就钟情于文学作品,同时他也是中国改编片导演中较为成功的一位,其中,《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等著名作品给他带来了名和利的双丰收。张艺谋曾坦诚地表示自己没有水平写出深刻的作品,看小说带有功利性目的,经常买回一大堆小说阅读并从中挑出好小说,并琢磨小说适不适合拍电影。[1]这种“借鸡生蛋”的做法所带来的收益之大显而易见。

(四)影视制作人的偏爱将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一直是部分影视制作人的梦想。出于对艺术的热爱,许多电影人都渴望将自己喜爱的文学作品翻拍成电影,将自己对该作品的理解表达出来。

二、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之间的互文性

互文性,又称“文本间性”,是结构主义的标识性术语。影视改编文学作品的过程不仅仅是对文学作品单纯的呈现,其中也包含着对文学作品的改造和重塑,两者间的“互文”使它们不再是简单的二元论关系。以小说《活着》作为前文本来研究同名电影的改编,也可借用结构主义的互文理论作为支撑。

(一)作品在主题上的互文主题上的互文在小说和影视作品之间显而易见。《活着》同名影片通过对主人公福贵艺术形象的深入理解,而后呈现出他在面对各种遭遇时的言行举止,流露出人在困苦之下无法掌握自身命运之痛,展现出主人公在面对各种苦难时努力活着的精神,就如余华在原著的封底所写,“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情而活着”。这与小说中的主题存在互文,两种表现形式都传达出了顽强的生命信条。

(二)影视在文本基础上的革新文学艺术与影像艺术是两种传播媒介,表达手法、表现艺术、表意角度等都存在差异。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后,或多或少都会有改动,这是不可避免的,对前文本进行创新性的改写也是互文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活着》影片中虽然在主题方面与原著十分契合,但为了使影片在情节上更加流畅自然,张艺谋导演也做出了不少改动。在情节方面,影片将文本中福贵在失去家财后以种地为生的情节改成了以唱皮影戏谋生,在福贵卖力演唱皮影戏的剧情中,通过福贵对皮影戏的演绎更能体现出其对命运的呐喊,在视听效果上更加触动人心。小说的结尾是福贵只身一人活到老,然而在影片中,福贵还留有三个亲人,结局相比于小说而言显得没有那么残忍。在人物角色的安排方面,影片也适当做出了改变,小说中春生这个角色本是福贵在被抓去当国民党士兵时认识的,影片中福贵在外唱戏谋生时,他就作为福贵的随行出场了,使得该人物在剧情的推动上起到更大的作用。

三、影视改编难以展现小说的特性

文学是一门以语言文字为工具的艺术,具有创造性的审美意识。究其实质,文学和影视是两种艺术表现形式,无论编剧的改编水平有多高,始终都无法抹平两者间的本质区别。文学语言所能体现出来的特性在影视作品难以得到展现。

(一)人物塑造小说中的人物可以分为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扁平人物也就是十七世纪所谓的气质类型,是基于某种单一的观念和品质塑造而成的[2]57。圆形人物这个概念是相对于扁平人物而言的,其生活更加宽广无限、变化多端,也只有圆形人物才能担当悲剧性表演的重任,激发我们拥有的所有情感。小说《活着》的主人公福贵一直被塑造成一个丰满的圆形人物,拥有读者对小说的所有情感。作品中小配角老全是福贵在被国民党拉去当壮丁时认识的,一开始是个扁平人物,淡然地面对着可能遭遇的危险,给读者一种“老道”的感觉。当他无意间发现好兄弟的物品时,发了疯似地冲进尸体堆中寻找好友的尸体,最终被散弹击中身亡。短短的一个情节,老全的人物特性一下子就彰显出来了,通过这一短小的情节,作者微妙地将一个扁平人物发展成为立体的圆形。相比于小说,电影的表达形式只能使观众判断出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否饱满,并不会让人产生扁平人物还是圆形人物的概念。

(二)叙事视角讲故事可以采用的视角有很多,小说家可以从外部、内部两种视角来描述人物,可以不偏不倚地做一个旁观者,也可以采用某个人物的视角假装对其他人物的动机毫不知情,再或者他还可以采取介于这些视角之间的某种态度来诠释故事内容。[2]67在小说《活着》中,作者采用的是以福贵为第一人称叙事的视角,在电影中这种叙事方式会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如若在电影中引用第一人称叙事,在时长受限的电影里,就会使情节显得太过生硬亦或太过着重于心理描写而显得过分抒情。

(三)语言表达影片中的语句一般使用日常语言,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通俗性,与小说的文学语言存在着很大区别。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可以委婉抒情,所以拥有强烈的暗示性、间接性和想象性等特性,能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力,使其在阅读中获得审美体验。文学作品中对于一个场景的描述可以达到上百字、上千字,而影片中对场景的描述可能就几秒钟的镜头。电影作品通过镜头画面直观地向观众呈现故事场景,弱化了观众想象力的发挥。但不可否认的是,电影中可以运用不同的拍摄手法,运用长镜头、特写镜头、快镜头和慢镜头来讲述一个故事,可以给观众带来良好的审美感受。

四、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利弊

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这种视觉文化制作方式成为了娱乐工业的一个模板,人人争相模仿,对该现象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很多人会认为“影像已凌驾于文学之上,这意味着影像日益蚕食着文学的疆域”[3],影像的蓬勃发展,对于文学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影视的优势压着文学,文学的命运不可避免地开始“衰竭”。该说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影视到底是有利于文学还是打压了文学,其中存在非常多的复杂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如果文学作品改编成的影视好评声不断,原著的销量可能会随着票房和收视率而上涨,文学与影视互利的好处就会体现出来。如今是一个娱乐至上、追求闲暇放松的时代,优质的影视作品一上映,短时间里就可以获得难以想象的传播效应。例如,姜戎畅销小说《狼图腾》改编的同名电影上映半个月,票房便超过5亿,让人惊喜的是这部卖座的电影让原著“火”了,原著的销量大幅度上涨。据当当数据显示,读书客户端的《狼图腾》下载量提升近5倍,纸质书的销量环比上涨百分之三百。好的电影能激起人们阅读原著的欲望,让原著迎来“第二春”。在当今文学逐渐边缘化的时代,文学与影视之间的互利,可以说是对日渐式微的文学作品的一种救赎。人们对经典改编成的影视作品抱有很大期待,往往这些作品上线时都自带热度,这是文学作品自身给影视作品带来的预热效果。然而原著的高艺术水准在影视化改编时,往往很难得到体现和突破,拍出来的作品很难达到观众的预期。因此,文学改编电影真正称得上好作品的,寥寥无几。同时,商业化促使影视作品复制生产,于是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产品同质化。一些影像制作人为了盈利,往往忽视对文学作品的深入发掘与革新,浪费一手好牌,这类低质的媒介产品的出现会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产生不少负面效果。由此可见,影视化改编在某种程度上也会使观众对文学作品形成负面印象,不利于文学作品自身形象的建构与发展。

文学作品范文第4篇

“从读物角度出发的研究认为,阅读不是仅仅解译文字符号,而是要达到理解和欣赏,也就是‘审美的读’,即发现文学作品中美的质量。”(金克木语)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在于实现阅读主体和阅读客体和谐的统一,通过审美介入,激活审美情感,识透文本中的美质,体验阅读中的美感,渗透美育,走出非“审美的读”的窠臼,在“思”与“诗”之间,倾听文本的声音,倾听学生心灵的律动,确立合宜的教学内容,寻求文学作品阅读的真义。

一、审美的读:切己体验,发现文学作品中美的质量

阅读教学内容随阅读对象而不同。“文章中的科学信息明晰性强,阅读呈线性的对应关系,宜取分读法和冷读法;文学中的美感信息带含蓄性、朦胧性,要求全身心地去感受,宜取全读法和热读法。”审美的读完全是一种个人体验,也可以说是一种美感领悟。审美的读必须具备对文感、语感的量的积累、外界情境的触发等要素的综合作用。学生只有在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中,才能领略“审美的读”的美妙状态,因此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可以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从审美角度介入文学教学内容,其基本特征表现为:

1.自主性:学会移情,享受审美情趣

审美的读是一种美学领悟能力,也是一种情感体验的状态;审美的读的主体是“自我”,审美介入阅读之时,也是移情之时,潜意识十分活跃,最能产生联想、想象和灵感。阅读教学中的审美的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2.整体性:胸有丘壑,提升美学领悟能力

审美的读注重文本的整体性把握。从前阅读教学中肢解文本的讲解分析是低效的,而现在不少课堂中盛行“摘句式”的所谓“美点”揣摩,又返回到支离破碎地解读文本的老路上了。童庆炳先生在《漫议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国经验》认为阅读教学“不应该是科学的认知,而是采用整体的印象主义的领悟的方法”,进而提醒我们“指导学生去欣赏、玩味,让学生逐渐形成一种整体的美学领悟能力”。

3.过程性:涵泳体察,丰富审美体验

审美的读并不否认基础性阅读,也并不是凭空获得的,必须借助于渐修才能达到顿悟的境界。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语感培养、知识建构、能力培养、方法指导、思维训练等,都是审美的具体方式。审美的读要给予学生充裕的阅读文本的时间,进行诵读、涵泳、体验、思考,重新组织知觉环境并渗透审美体验、理性思考,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激活创造性思维,丰富文学作品审美阅读图式。

4.情境性:切己体验,进入审美现场

言语实践是一种情境性活动,语境是言语活动赖以发生和进行的前提条件。教师、学生与文本、教材编者之间的对话必须具有温度和深度,否则仅是虚应问答。审美介入文学作品阅读,需要营造一个有利阅读主体情绪化的“场”,使他们主动地读,专注地读,让学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熏陶,在读中迁移,这样才能构建阅读的场效应,使得读者与文本的对话能够实现心与心的交流。

二、审美的读:倾听文本声音,在语言的丛林里散步

非“审美的读”是读的起点或者零点,在向审美阅读迈进的路途中,应注重让学生倾听文本声音,在语言的丛林里散步,或驻足观赏,玩味咀嚼;或闲庭漫步,心心相印。“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由此可见,与文本“亲切”对话,体会文本作者“用心”,必须先走入文本世界,才能踏上审美之道。

1.细读文本,拒绝快餐式阅读

审美的读首先需要给学生以充裕的阅读文本的时间,“走马观花”式的阅读只能是浮光掠影,一知半解,甚或不解。如一位教师在《珍珠鸟》一文教学中,要求学生阅读文本时安排了这样的教学内容:

师:我们再花一分钟时间,重新看一下这篇课文;然后,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话。

师:带着两个问题重读课文,一分钟以后,我请同学来回答。(一分钟阅读与思考)

师:两分钟比较阅读,比一比,想一想。拿起你的笔,关键的地方圈画一下。

无论是感知文本或带着问题探究文本、比较阅读,一两分钟的快速浏览千余字的文本,只能提取一些信息或留有一些肤浅的印象。不少教师在阅读教学拓展延伸环节,往往链接许多文本,但限于时间,文本展示后,学生甚至连短暂的视觉停留时间都没有,因而内心文本的图景是模糊的,自然思考流于肤浅,更遑论提升语感。于漪老师针对此种现状指出:“感知是进入体验的大门。阅读语文材料,通过视觉,接受文字信息,接受文字塑造的形象、场景、氛围,触摸作者的思想、情感,与作者心灵交往。把自己已有的学习经验、生活经验,通过联想、想象、比较、分析,产生新的体验。这种学习由入目到入心,使思维得到锻炼,情感得到熏陶,语言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在阅读实践中切实达到提高。”因此,必须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倾听文本,提高个人阅读的质量,集体讨论、合作学习的质量才会提高。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才会产生思想的碰撞,才会妙语连珠,精彩纷呈。

2.善待文本,追求务本的语文课

审美的读需要善待文本,不要以教师的好恶左右学生的解读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目前,张扬读者个性已成为阅读教学的共识,但教师如果一味将自己的解读思路、解读感受(尽管似乎比照搬教参分析显得更加高明些),把预设的唯一结论强求学生接受,这样做扼杀了“读者个性”,无异于“请君入瓮”,因而不能让教师的声音淹没众生的大合唱。

一位老师在教学剧本《威尼斯商人》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夏洛克仅仅是一个吝啬鬼吗?也有人说他是一个受害者,是捍卫犹太人尊严的“战士”,请研读剧本说说你的看法。①自主探究:把两栏标题记下:“夏洛克是一个受害者”、“夏洛克是一个残忍贪婪的吝啬鬼”。在每个标题下至少列出五点依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②合作交流。一组准备夏洛克吝啬鬼角色相关的信息(剧本中的相关情节列表);另一组准备为夏洛克辩护的信息(列出剧本中的相关台词)。

上述环节紧扣文本,依据学情,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就能够得到充分的展开。正如方智范教授所说,我们应追求“务本”的语文课,不仅要关注“人本”,还要关注“文本”。因此,必须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倾听文本,提高个人阅读的质量,这样,集体讨论、合作学习的质量才会提高。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才会产生思想的碰撞,妙语连珠,精彩纷呈。因为语文教学是师生共同完成言语实践的过程,离开了特定的文本,离开了语言文字进行阅读教学,就会走向“泛语文”“非语文”的歧途。对于这一点,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3.紧扣文本,切忌无限制拓展

审美的读不可盲目依赖多媒体,无限链接“超文本”只会让学生莫衷一是。某位老师在《明天不封阳台》一课教学中,解读文本仅花了20分钟,后半节课即开始拓展延伸,安排如下环节:

展示图片:投影显示人类猎杀果子狸、藏羚羊等图片,教者简介图片内容

拓展举例:学生列举身边类似事件

讨论探究:阐述自己面对这一切时的表现,教者随即进行思想教育

写作练习:围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主题写一句宣传标语

播放音乐:《地球是个美丽的圆》(音乐声起,学生鼓掌打节拍)

在应接不暇的文本与超文本的切换过程中,容不得学生让目光停留片刻,让思绪舒展开来,细细品味,慢慢咀嚼;于是这些快餐成了“夹生饭”,学生消化不得。课堂上学生的回答,大多为肤浅应景式对答,很少有闪耀着思想火花的语言。许多学生大概景仰于老师深邃的思想,大多“失语”而成为“看客”;在老师奉献的“精神盛筵”面前,繁华过后更多的是落寞和疲惫。其实,“简化头绪”、“删繁就简”、“摒弃烦琐的解读”这些做法在2000年的教学大纲中就早已提出。简约是一种美,简洁而朴素的教学风格更是美不胜收。

“作者由气势决定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读者则从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中去求气,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情感,这就是因声求气。”周振甫先生的“意——词——气”的解读思路,启发我们必须加强文本的吟咏诵读、涵泳体察,才能体会文本情意,悟得文本妙处。语文学习是促进学生言语活动、运用、实践的过程,应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在听说读写实践中感受语言、领悟语言、积累语言、形成语感,进而形成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审美的读:关注阅读主体,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

审美的读,教师应该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教艺精湛的于永正老师这样总结:“戏曲艺术是自我表现的艺术,而教学艺术则是由师生共同创造、共同完成的,而且,课堂教学的精彩常常不是因为老师的精彩而精彩,而是因为学生的精彩而精彩。教学艺术是处理教材的艺术,更是善待学生的艺术。”

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不是单纯的自我理解和赏析,而是为了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审美的读需要善待学生。我们要换位思考,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把自己的阅读思路转化为学生的阅读过程,把自己的阅读感悟转化为学生的内化体会。因此,教师必须将阅读策略转化为阅读教学策略。

钱理群教授在南京师范大学附中给高中学生讲鲁迅,首先编撰了适合中学生特点的《中学生鲁迅读本》。从感受鲁迅入手,再阅读鲁迅、研究鲁迅、言说鲁迅,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第一课时感受鲁迅,围绕“父亲与儿子”选题确定教学内容,通过“父亲和儿子”的关系,找到了鲁迅的生命与学生的生命的一个契合点;第二课时以“儿时故乡的蛊惑”为主题,用朗读来感受鲁迅文字的语言之美,在读《阿长与〈山海经〉》时,当读到“仁厚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一句时,出现了这样的场景:

整个课堂的空气突然凝固下来了,所有的人都呆住了,所有学生的眼睛都发亮了。我追求的瞬间的震撼产生了。在那个瞬间,我觉得,我的心灵和鲁迅的心灵,我和孩子的心灵,孩子和鲁迅的心灵沟通了。

审美愉悦是一种情感的愉悦,不带情感的审美活动是不存在的,它是客体情感合乎主体需要而激发起的主体的情感反应。它不同于理智感、道德感,以自由想象和审美静观为基础。显然对于中学生而言,审美的读更多的是以感性的方式走进言语世界,一味偏执于理性的思考,烦琐的追问,显然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需要、知识基础以及文本解读的能力。

文学作品范文第5篇

内容题材,现实玄幻分野

在内容和题材方面带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是传统文学作品改编成的电视剧的重要特点。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就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电视剧《红高梁》的编剧赵冬苓也曾表示,在忠于原著风格的基础上,不但保留了作者充满生命力的、丰满而艳丽的描写,也更多地展现了那个特殊时期社会历史的广阔面貌。

网络文学作品的读者主要是年轻人,据此改编而来的电视剧作品也主要针对年轻群体。为了更好地迎合观众的喜好,内容和题材上推陈出新是必要的手段,所以充满玄幻色彩的虚构世界就成了网络小说中常见的故事背景。

口碑评价,观众反响各异

今年年初,一项名为《大学生对于中国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的接受问题》的调查在北高校学生中展开。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电视剧在质量方面明显优于网络文学作品改编的剧集,前者往往更尊重原著,投资成本更高,主创更专业。电视剧《红高梁》就是很好的例子。

相比之下,网络小说改编成的电视剧虽然能够很快地吸引观众的目光,但观众对这类电视剧的评价却好坏参半。《盗墓笔记》小说在新浪网连载多年,有很多忠实读者,但据此改编的电视剧在网络上一经播出,却遭到了很多粉丝的吐槽,评价普遍不高。这类影视剧的生产者往往只关注收视率,突出作品的娱乐性,市场导向特别明显。

未来前景,坦途歧路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