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范文第1篇

不同森林类型林冠截留效应研究

福州市域城镇用地扩展有序性研究

花岗片麻岩低山丘陵区不同植物径流小区水土流失规律研究

和田市近30年来气温的变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强度侵蚀山地不同治理措施对植被生长的影响及其生态效益分析

我国治理水土流失的系统思考

从日韩考察看水土生态保持的普遍意义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的经济学分析

苏烟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的治理措施及探讨

沙页岩地区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

试论旅游观光型小流域

东安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及其成效

浅析贵州省“珠治”试点工程成效及经验

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小流域的雏形

浅析水土保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毛竹林地水土流失特点及其防治

台湾相思生态学特性及其在黄歧半岛的应用

关于毕节地区贫困山区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闽侯县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

工程弃土土壤侵蚀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

垦殖方式对侵蚀果园果实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重庆地区近57年降水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分析

闽侯县虎杖分布及繁殖技术研究

土壤侵蚀实时监测仪研制介绍

西南岩溶石漠化区水土保持研究新进展

国内外水土保持研究现状

利用聚丙烯酰胺防治华南花岗岩风化壳水土流失的建议

惠安县黄塘溪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初探

泉州市山地茶园水土流失现状及主要防治措施

沙棘水土保持功能及资源利用研究进展

生态格网生物护岸的探索与实践

福建省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光泽县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问题与建议

浅谈提高绿竹种植成活率的主要技术措施

信息电气化技术在水利行业中的应用

集体合作林场伐区生产工艺方案的比选

小水电建设中水土流失特征及水土保持措施

稀土废矿区的快速绿化治理技术探讨

紫金县开发建设项目人为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对策

小流域森林植被冠层对降雨侵蚀力减缓研究

金沙江攀枝花河段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计算

建设项目对农业土壤资源的影响形态分析

睢宁县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问题研究

鼓山次生常绿阔叶林种群动态研究

花岗岩风化壳的层次特性对土壤侵蚀及其防治措施的影响

土壤污染现状及修复对策初探

福建赛江洪水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南平市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

安溪县长坑乡崩岗侵蚀成因与治理措施探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水土保持大有可为

地质灾害、暴雨与水土保持

亚湖小流域水土流失问题的探讨

加强“闽江上游水源地保护”的几点建议

浅谈福建省水库库区水源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莆田市水资源供需分析及开发利用对策

改建公路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及存在问题

闽北山区矿山开发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水土保持范文第2篇

黄土剖面土壤颗粒组成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张永萱 张光辉 王志强 (6)

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微生物量和有机质的影响董莉丽 郑粉莉 (10)

风火山流域土壤入渗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李春杰 王根绪 任东兴 胡宏昌 刘光生 范晓梅 (16)

宁南山区华北落叶松林枯落物水文特征研究刘建立 王彦辉 管伟 程丽莉 于澎涛 熊伟 徐丽宏 (20)

1944--2004年黑河出山径流变化及其对区域水资源安全的可能影响杨明金 张勃 张华 迟令峰 (24)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退耕地土壤理化特性研究宇苗子 孙虎 王继夏 (29)

浙江省钱塘江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俞超锋 楼章华 刘德地 (34)

石羊河上游干旱草原阴山扁蓿豆群落土壤种子库董小刚 赵成章 张起鹏 周伟 姚强 (41)

干旱草原星毛委陵菜群落种子库与植被功能群结构的关系张起鹏 赵成章 王倩 董小刚 王艳艳 (46)

北京市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体系的结构功能及效应和继军 蔡强国 田磊 (52)

河北省沙尘天气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王仁德 邹学勇 程宏 吴晓旭 (57)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胁迫下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刘振举 蔡强国 李国强 (64)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水电站建设区景观格局及其变化研究王兵 刘国彬 王伯铎 马俊杰 潘文光 (70)

青海湖地区土地资源人口承载量分析俞文政 曲福田 祁英香 刘鹏刚 史军 (74)

天津市滨海新区湿地优势植物区系特征研究莫训强 李洪远 郝翠 孟伟庆 梁耀元 李端 (79)

火力楠和红苞木幼林的土壤肥力研究谢腾芳 薛立 王相娥 傅静丹 郑卫国 (84)

通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偏离度评价刘欣 黄贤金 张兴榆 王倩倩 谭丹 (87)

松山自然保护区辽东栎群落种内、种间竞争关系刘淑燕 余新晓 陈丽华 李洪禹 (91)

污泥农用对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李梦红 黄现民 诸葛玉平 (95)

植物修复镉污染土壤的差异性研究韦良焕 赵先贵 (99)

科尔沁沙地小叶锦鸡儿群落生长季土壤水分动态和蒸散量估算王娟 贺山峰 邱兰兰 蒋德明 阿拉木萨 (103)

动扭剪荷载作用下兰州黄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杨永俊 骆亚生 高群 (107)

基于GIS的县级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以陕西省洋县为例杨琨 常庆瑞 高欣 孙宁 阴淑婷 (111)

冻融对沼泽湿地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影响秦胜金 刘景双 丁洪 张玉树 (115)

基于最小二乘向量机土壤水分动态模拟与分析邓建强 陈效民 王伯仁 黄晶 杜臻杰 张勇 (119)

滇池宝象河流域水体氮素特征及影响因素普惠娟 张乃明 杨振兴 王磊 张刚 (123)

定量遥感支持下的磐石市土壤侵蚀动态监测岳书平 闫业超 (126)

考虑坡度变换的中低分辨率地形湿度指数提取白天路 杨勤科 王洪明 蔡清华 (131)

岩石边坡生态工程中土层变化规律及防护措施探讨叶建军 许文年 (136)

基于栅格数据估算侵蚀量方法在蔚汾河流域的应用韩彩霞 (140)

北京市大兴区风蚀危险度评价贾丹 赵永军 黄军荣 王计平 (144)

三峡库区大宁河流域径流泥沙的AnnAGNPS定量评价花利忠 贺秀斌 颜昌宙 南宏伟 韦杰 (148)

MNF和SVM在遥感影像计算机分类中的应用纪娜 李锐 李静 (153)

坡度对紫色土坡耕地侵蚀性降雨值的影响周大淜 熊明彪 林立金 王欢欢 (159)

宁夏盐池县植被恢复过程中的植物多样性研究杨秀莲 张克斌 曹永翔 王海星 (163)

鄂西南路基边坡影响土壤侵蚀量因素分析何凡 陈宗伟 王金娟 (168)

米脂县退耕还林(草)可持续发展研究张波 曹明明 陈海 王俊 雷敏 (172)

陕西卤泊滩盐碱地综合治理措施及效益分析侣小伟 解建仓 黄茹 (177)

河套灌区两种营林方式防护林的防风效益研究范玉洁 张红霞 刘静 (182)

“十五”以来陕西省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分析高雪玲 关健玲 许锋 (185)

陕北榆林市土地生态价值及生态风险动态分析莫宏伟 任志远 李振国 (189)

WebGIS支持下的黑土农田施肥决策支持系统——以黑龙江省双城市为例李勇 赵军 博 谢叶伟 张磊 宋春雨 杨靖一 (193)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实证研究——以陕西省10个省辖市为例杜忠潮 韩申山 (198)

渝西方山丘陵农村社区生态安全动态分析林孝松 (203)

云南省个旧锡矿区重金属污染评价及植被恢复初探郑国强 方向京 张洪江 王伟 (208)

应用灰色关联度法评价砷污染土壤修复效果金晶炜 许岳飞 熊俊芬 黄元仿 (213)

赣州市城市森林布局的优化与建设吴丁丁 辛洪芹 (217)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汉江流域水环境容量研究李晓玲 吴波 (221)

西安市城市森林景观格局分析秦耀民 胥彦玲 李怀恩 刘康 徐东平 董亚妮 (225)

关于对“生态环境建设”一词的质疑王培合 李松梧 (230)

台湾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与展望李锦育 (232)

利用网状物铺设技术绿化黄土高原的思路介绍余祥钟 (236)

农牧交错带地表覆盖物对土壤入渗的影响卢晓杰 李瑞 张克斌 (1)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抗侵蚀性研究曾光 杨勤科 姚志宏 (6)

黄土丘陵沟壑区林草植被恢复的减沙效益研究连振龙 刘普灵 陈翠红 琚彤军 申震洲 (10)

基于农户尺度的社会-生态系统对干旱的恢复力研究——以甘肃省榆中县为例汪兴玉 王俊 白红英 刘文兆 孙晶 (14)

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响应罗俊 王克林 陈洪松 (19)

重要水源地东圳水库水质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范章怀 查轩 (25)

沙埋对红砂幼苗出土和生长的影响李秋艳 方海燕 (30)

柳树农田防护林造林效果及遮荫作用研究杨斌 石培贤 刘淑明 (34)

岷江中游河流下蚀率的研究高玄彧 李勇 (39)

格宾石笼结构的劣性及其补强措施李宇 陈尧隆 (42)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地资源特征分析张虹 (46)

根系吸水的最小能量模型的实验验证与评价谭红朝 李秧秧 (50)

径流曲线法模型参数在黄土地区的优化研究王英 黄明斌 (54)

西南岩溶山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选取及权重确定楚文海 高乃云 鄢贵权 苏维词 (59)

水文模拟中壤中流计算方法的研究李力 延耀兴 张海瑞 (65)

基于DEM的沟缘线和坡脚线提取方法研究李小曼 王刚 李锐 (69)

降水变化对不同下垫面的水土流失之分异影响陈维杰 (73)

渭河流域径流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魏红义 李靖 王江 田鹏 (76)

山地林火烧迹地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王丽 嵨一徹 (81)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信息系统设计李智广 曾红娟 (86)

斜坡演化的自组织临界性和防护系统的可靠性分析高召宁 姚令侃 尹紫红 (90)

金沙江干热河谷坡面水土流失系统动力学仿真模拟王静 田波 (95)

金盆水库溃坝洪灾损失预测研究陈朋成 周孝德 冯民权 靳春燕 宋策 (99)

应用遥感方法估算皇甫川流域蒸散(发)量于红博 杨劼 包铁军 (102)

基于自然生态约束空间差异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曹玉红 曹卫东 吴威 梁双波 (106)

基于RS与GIS的重庆主城区土地利用及土地覆盖变化分析赵卫权 杨华 (110)

公路边坡植被恢复质量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贾致荣 张玮 (115)

低山丘陵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马东涛 张卫东 徐小飞 张桂香 (119)

煤矸石山风化堆积物水分动态研究张锐 张成梁 李美生 张洪江 程金花 (124)

极端干旱地区绿洲边缘带天然植被的保育策略——以新疆鄯善绿洲为例赵振勇 王让会 薛英 张慧芝 (130)

矿区沉陷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马文明 (135)

贡嘎山旅游景区泥石流灾害及减灾对策何德伟 马东涛 黄海 徐小飞 (140)

限量补灌冬小麦套作玉米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及利用效率任根深 柴强 (145)

兰州市北山无灌溉区植被恢复效益初步研究李茂哉 (150)

城市饮用水源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措施研究贾洪纪 石长金 严尔梅 (154)

中国水土流失的历史演变方修琦 章文波 魏本勇 胡玲 (158)

黄土高原沟壑区王东沟小流域农户经济分析李文军 王继军 郝明德 (166)

西北地区水土保持投资及其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分析杨倩 李锐 (170)

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的背景、效益和存在的问题石丽 吐尔逊·哈斯木 韩桂红 (176)

我国土地资源的刑法保护刍议刘斌 (181)

吴起县退耕农户生活状况调查报告何永涛 李文华 李泉 吴宗凯 (184)

《水土保持通报》投稿须知 (F0002)

图片报道 (F0004)

薄层农田黑土全量碳及氮磷钾含量的空间异质性张兴义 隋跃宇 张少良 于同艳 程伟 (1)

南方花岗岩红壤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坡地产流与侵蚀产沙研究赵辉 郭索彦 解明曙 陈国玉 (6)

黄土高原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水沙变化特征及趋势性分析汪丽娜 王勇 高鹏 张晓萍 穆兴民 (11)

黑麦草对土壤中Pb的富积作用及耐受性研究姚婧 王友保 李文良 陈家龙 张俊生 (17)

陕北黄土丘陵区近30年来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赵东波 梁伟 杨勤科 刘安麟 (22)

阳洼流域土壤137Cs的空间分布及侵蚀研究马远远 马琨 马斌 徐志友 卜崇德 (27)

紫色土丘陵区典型坡地产流及产沙模拟试验研究辛伟 朱波 唐家良 罗专溪 刘益军 史东梅 (31)

四川省紫色土地区小流域次降雨泥沙输移比探讨袁再健 褚英敏 (36)

京西百花山区植物群落凋落物对土壤种子库的影响刘尚华 石凤翎 吕世海 冯朝阳 高吉喜 林栋 (41)

施肥条件下保水剂对土壤蒸发和土壤团聚性状的影响李继成 张富仓 孙亚联 李志军 罗朋 (48)

黄土丘陵区刺槐生长季生态需水研究陈天林 徐学选 张北赢 何萍 (54)

非统计学方法在景观格局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刘明 王克林 (58)

不同地区黄土湿陷性和结构性综合分析胡仲有 骆亚生 陆鹿 (63)

密云山区油松人工林内外降雨特性初步研究罗德 余新晓 董磊 (67)

泥石流预报中前期降水量与始发日降水量的权重关系——以云南省蒋家沟为例田冰 王裕宜 洪勇 (71)

中国南方湿润区水资源脆弱度评价及其管理——以湖南省衡阳市为例邹君 傅双同 毛德华 (76)

大庆市土地退化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周利军 臧淑英 彭万臣 (81)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小流域侵蚀产沙模型研究原立峰 常春平 张青峰 (85)

褐沙蒿种子对干热生境的适应性研究刘芳 朴顺姬 刘华民 (90)

县域尺度的空间主体功能区划分初探曹卫东 曹有挥 吴威 梁双波 (93)

不同种植年限苜蓿土壤熟化过程中腐殖质性质的研究王鑫 刘建新 雷蕊霞 来永福 杨建霞 张希彪 (98)

响应函数模型在含沙量预报中的应用石宝 秦毅 凌燕 李楠 钱云平 (103)

基于暴雨径流过程监测的渭河非点源污染特征及负荷定量研究李家科 李怀恩 刘健 张涛 杨涛 马苏文 (106)

北京市西山地区道路边坡生态环境调查及修复对策宋桂龙 高小虎 韩烈保 荆立波 魏天兴 (112)

遥感和GIS支持下的黄河源区土地沙漠化研究封建民 王涛 (116)

遥感及CA模型支持下的吉隆坡及其周边地区城市扩展分析与预测史晓霞 李京 陈云浩 曲延 (121)

基于GIS的济南市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研究刘红艳 孙希华 张玉堂 (127)

青海省公路弃土场土壤侵蚀规律天然降雨试验研究何凡 尹婧 陈宗伟 陈学平 江玉林 张翔 (131)

喀斯特流域枯水资源遥感反演贺中华 梁虹 黄法苏 赵芳 (135)

汉江流域日降水多种小波分解与重构及其时空分布赵登忠 张万昌 (140)

煤矸石山植被恢复影响因子初探——以山西省阳泉市280煤矸石山为例王伟 张洪江 张成梁 郑国强 李美生 (147)

利用SPOT数据进行干旱监测的应用研究杜灵通 李国旗 (153)

杜陵生态环境演变及恢复重建研究邢兰芹 张柏治 (157)

怀柔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环境效应分析蔡强国 和继军 王学强 (161)

吉林省西部资源环境和人口经济发展的耦合性分析王明全 王金达 刘景双 (167)

家庭牧场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 丁勇 牛建明 陈立荣 董建军 贾晋锋 李秀萍 胡尔查 (173)

河北省水源涵养生态功能保护区划分研究刘征 赵旭阳 (180)

咸阳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研究张晶 曹明明 (184)

陕南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价及对策杨楠 王小文 卓悦 (190)

小流域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对位配置研究张富 余新晓 陈丽华 (195)

浙江省临海市水土保持规划编制研究厉莎 何华志 牛振华 周婷昀 李海林 谭贞学 (199)

红壤侵蚀区优良水土保持草本植物的选择及评价喻荣岗 左长清 杨洁 王昭艳 李小强 刘柏根 (205)

石河子垦区农业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范文波 李小娟 张凤华 (211)

黄土坡面坡长对侵蚀-搬运过程的影响研究汪晓勇 郑粉莉 (1)

喀斯特典型洼地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异研究张继光 苏以荣 陈洪松 张伟 孔祥丽 (5)

子午岭林区典型植被下土壤结构及稳定性指标分析梁向锋 赵世伟 华娟 张扬 (12)

塔里木河下游土壤种子库的季节差异分析徐海量 叶茂 李吉枚 王增如 (17)

云雾山草地优势植物的光合生理特性对CO2浓度的响应胡相明 王希英 程积民 万惠娥 赵艳云 (23)

微域尺度苏打碱土的特征与植被的分布规律罗金明 邓伟 张晓平 杨帆 易富科 (28)

刈割对白三叶草生长状况及土壤养分的影响胡宗达 叶充 胡庭兴 郝玉娥 (34)

宁夏盐池平沙地主要植物群落土壤水分季节动态弓成 温存 (39)

桤柏混交林林下植被结构及生物量动态吴鹏飞 朱波 (44)

黄土高原丘陵区人工刺槐林林分结构及林下植物多样性研究刘建利 李凯荣 易亮 冯朝红 (49)

河西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的长期定位研究索东让 韩顺斌 (53)

土壤镉污染对不同品种杨树生长状况的影响张东为 崔建国 戈素芬 杨成超 (59)

油松幼龄人工林土壤质量对间伐强度的响应于海群 刘勇 李国雷 李瑞生 吕瑞恒 (65)

渭河咸阳段近代洪水沉积物粒度特征分析史兴民 万正耀 师静 (71)

气候变化背景下陇东塬区麦田土壤水分变化及生产特征研究郭海英 万信 黄斌 (77)

吉林省西部沙地土壤风蚀机理分析戴全厚 喻理飞 刘明义 王艳 (81)

青海省大通县退耕地抗旱造林技术研究贾志清 卢琦 贺永元 (85)

汾河上游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构建孙西欢 张柏治 王志璋 (89)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草根加筋土本构模型陈昌富 彭钊 刘怀星 (93)

充填层对覆土层水分变化影响的模拟研究关天宇 朱真 尚韬 郭薇 王辉 (97)

基于物元模型的区域土壤养分评价汤洁 王晨野 李昭阳 赵凤琴 吕川 (101)

多目标遗传单纯形算法在概念性水文模型参数优化中的应用陈垌烽 张万昌 吴波 (107)

勘误 (100)

欢迎订阅2009年《水土保持通报》 (117)

欢迎订阅2009年《水土保持研究》 (155)

欢迎订阅2009年《水土保持学报》 (177)

广东LNG站线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及其评价陈子平 邹战强 张展羽 王斌 (113)

水利工程建设水土保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方法初探李昭辉 胡续礼 梁凤云 (118)

野外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荒草坡产流产污试验研究孙达 张妙仙 吴希媛 黄芳 韩瑾 (121)

黄土高原不同地貌类型区降雨侵蚀力时空特征研究李静 刘志红 李锐 (124)

近50a来官厅水库上游流域泥沙输移平衡研究刘世海 胡春宏 李希霞 王净 (128)

湖南湘潭市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与评价息朝庄 戴塔根 张惠军 刘悟辉 (133)

模糊物元模型在土壤侵蚀等级划分中的应用付静 刘国东 张贞 陈彩明 徐尧 (138)

重庆市公路水毁环境区划指标的研究凌建明 官盛飞 崔伯恩 (141)

延安市土壤侵蚀和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卓静 刘安麟 邓凤东 (148)

属性识别理论在闽江沙溪段水质评价中的应用汪伟 钱伟 袁一丁 赵月彩 杨玉盛 (152)

家庭牧场复合生态系统发展潜力研究 丁勇 牛建明 陈立荣 董建军 贾晋锋 李秀萍 胡尔查 (156)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城郊农村土地利用变化定量分析徐中春 谢永生 王恒俊 (162)

1996-2004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人地协调度演变分析牛高华 赵言文 施毅超 (167)

皇甫川流域封育植被土壤保持功能及服务价值研究黄和平 杨劼 智颖飙 (173)

黄土高原南部丘陵沟壑区果畜沼复合经营模式生态经济效益分析李荣标 吴发启 王红红 雷金银 (178)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生态效应评价贾晓娟 常庆瑞 薛阿亮 蔚霖 王德彩 (182)

贵州省水资源与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区域配置状况分析周亮广 梁虹 (186)

潮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成效及存在问题分析李子君 凌峰 (189)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区域发展评价系统研究赵先贵 马彩虹 (193)

河西走廊内陆盐渍土生物修复与调控研究吕彪 许耀照 赵芸晨 (198)

槽式摆喷头下喷式人工模拟降雨机的雨强及其空间分布率定谢云 林小鹃 刘英娜 郑袁志 刘宝元 张光辉 (1)

江西丘陵红壤区坡面径流及其与降雨关系的影响因素尹忠东 丛晓红 李永慈 (7)

北方土石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及效应研究王忠科 和继军 蔡强国 (11)

侵蚀环境坡耕地改造对土壤活性有机碳与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戴全厚 刘国彬 薛萐 余娜 兰雪 (17)

三峡库区大宁河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特征花利忠 贺秀斌 颜昌宙 南宏伟 (22)

中国沙棘、俄罗斯沙棘和俄罗斯沙棘×中国沙棘光合特性及影响因子杜社妮 白岗栓 李代琼 (26)

云雾山草地优势种的光合生理特性对光强的响应胡相明 王希英 程积民 万惠娥 赵艳云 (33)

公路绿化毛白杨群落光环境特征分析宋子炜 郭小平 代巍 (38)

长江中上游地区土壤入渗规律研究朱冰冰 张平仓 丁文峰 任红玉 (43)

东北半干旱区主要农田防护林树种蒸腾速率研究王宇 陈丽华 杨启红 毕广有 俞冬兴 李树森 (48)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土壤水分入渗速率的空间变异性王月玲 蒋齐 蔡进军 张源润 季波 董立国 李生宝 (52)

侵蚀环境人工刺槐林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演变及其养分效应戴全厚 刘国彬 薛萐 余娜 张超 (56)

欢迎订阅2009年《水土保持通报》 (6)

欢迎订阅2009年《水土保持研究》 (47)

欢迎订阅2009年《中国水土保持》 (151)

六盘山林下地被物分布特征赵艳云 胡相明 程积民 万惠娥 (60)

人工梭梭林的生态功能评价贾志清 吉小敏 宁虎森 梁远强 (66)

河北省平山县刺槐造林保水剂施用效果研究周金池 马履一 王学勇 马增旺 (70)

黄土丘陵区典型县域农业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以延安市宝塔区和安塞县为例肖薇薇 谢永生 王继军 (75)

榆林风沙草滩区物种多样性研究卜耀军 张雄 艾海舰 刘翠英 纪晓玲 (80)

草地雀麦坡地水土保持作用的研究蒙仲举 孙铁军 高永 王江 武菊英 (86)

辽宁省矿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分区研究李树彬 (90)

黄土高原农村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循环机制分析王俊 刘文兆 汪兴玉 白红英 (94)

陕北风沙滩地区紫花苜蓿地下滴灌带埋设深度初步研究夏玉慧 汪有科 王江 汪治同 (100)

分布式水文模型的误差分析夏积德 吴发启 姚志宏 (105)

露天煤矿开采项目水土流失量预测——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胜利矿区一号露天煤矿为例朱丽 秦富仓 (111)

风电场工程项目水土保持措施配置研究杨丹青 张峰 武文一 (116)

华北地区公路土质边坡土壤侵蚀实验研究杨建英 韩成军 叶海英 祁有祥 赵廷宁 (121)

苏南成品油管道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及其效益张瑞斌 王艳艳 赵言文 王青春 宜慧 (126)

快速城市化条件下的西安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吴文倩 曹明明 (129)

基于SWAT模型的大宁河流域非点源污染空间特性研究范丽丽 沈珍瑶 刘瑞民 宫永伟 (133)

修复技术在南明河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石德坤 (138)

北京市八达岭林区生态修复对植被多样性的影响展秀丽 余新晓 严平 吴岚 (140)

人工神经网络在渭北灌区地下水位动态预测中的应用付中原 刘俊民 李丽 孔萌 (144)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长安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王继夏 孙虎 李俊霖 彭鸿 (147)

基于SWAT模型的中尺度流域气候变化水文响应研究于磊 顾鎏 李建新 朱新军 (152)

基于Landsat TM的西安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与图谱研究张翀 李晶 任志远 (155)

科尔沁沙地典型地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分析蔡明玉 常学礼 李健英 张继平 (161)

禁牧政策对农牧交错带典型区畜牧业的影响贾卓 李艳春 宋乃平 (166)

鲁中南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原因及治理措施刘福臣 方静 黄怀峰 (170)

土壤环境污染与农产品质量李东坡 武志杰 梁成华 (172)

西部资源富集地区发展生态经济的思考——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张雄 (178)

延安市水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对策刘雪英 冯兴平 高照良 张经济 (182)

基于生态足迹的浙江省生态安全动态研究张晶 刘耀林 陈新明 (185)

水土保持范文第3篇

一、进一步提高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认识,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领导

各有关部门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进一步增强对水土流失治理的紧迫感,把水土保持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为全面落实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水土保持预防保护责任,区政府决定成立*区水土保持委员会,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主任,区发展和改革局、区规划分局、区林业局、区交通局、区环保分局、区水务局、区国土资源分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各责任人承担相应职责纳入任期目标进行严格考核,各乡镇处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

二、科学编制水土保持规划

由区水务局牵头,按照生态区创建规划的要求,编制水土保持生态规划;为环境综合治理、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切实加强水土保持的预防监督

1严把审批许可关。凡在*区内需要扰动地表、破坏地貌植被以及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开发建设项目,必须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并报水行政主管部门。各相关职能部门在审批许可建设项目时,凡没有水土保持方案审批许可手续的开发建设项目,不予环评、征地和办理有关审批许可手续。经审批的开发建设项目,如性质、规模、建设地点等发生变化;开发建设项目业主应及时修改水土保持方案;并按规定程序报原审批单位审批。

2加强水土流失监测。由开发建设项目业主委托有资质的水土流失监测机构对水土流失情况进行跟踪监测。监测单位必须及时掌握水土流失状况并报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水土流失情况责令开发建设项目业主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3严格验收水土保持设施。开发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设施,必须实行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项目工程竣工验收时,必须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时验收水土保持设施。水土保持设施验收不合格的,项目不得投产使用。项目主体工程已投入运行的,由审批该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项目业主限期完工并办理验收手续。否则,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查处。

4加强监督检查。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就审批许可的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切实履行工作职责。

四、综合治理水土流失

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必须根据土地利用规划和水土保持生态规划,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实行植物措施、工程措施、耕作措施相结合,建立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

l贯彻“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健全责任制体系,创新机制,调动社会力量,多形式、多渠道投资,保障水土流失治理的良性发展。

2贯彻“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凡开发建设项目必须优先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破坏后的生态环境建设,做到思想认识到位、方案编制到位、设计施工到位、竣工验收到位、资金落实到位,确保开发建设项目生态环境良好,防止水土流失。

五、依法查处水土流失案件

凡违反水土保持法律法规,造成水土流失的;责令其采取措施予以恢复;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水土保持范文第4篇

关键词:流域;水土保持;水流失;水保;土保

在不同的研究成果中,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多数是以同义词的形式出现,严格意义上说,两者是存在差异的。所谓水土流失,主要是指在重力、水力以及风力的呢过外力作用下,土地及水土资源受到损失与破坏,包含水损失及地表侵蚀等,也成为水土损失;而土壤侵蚀则是指地面组成物或土壤在风力、水力、重力及冻融等外力作用下,被破坏、分离、剥蚀、沉积或搬运的过程。从这两者的定义来看,土壤侵蚀与水流失应该包含在水土流失中。从狭义上来看,水土流失不包括重力、风力等外力作用下的土壤侵蚀和水流失。

一、水流失的含义

所谓水流失,是指本来可以利用而且能够利用的水资源受外力作用而散失。那么在研究这一问题的时候,应该首先弄清楚水资源中哪些是原本可以利用并且能够利用的部分。这就需要从水资源结构的范畴进行研究,水流失受水资源结构的影响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水资源结构分析法

按照水资源服务对象以及功能方面的差异,对河流水资源进行分类,可以包含资源水、环境水及灾害水等部分,其中资源水又分为潜在资源水和消耗资源水。对流域内的水资源结构进行分析时,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而对流域内的生态环境水进行分析的时候,则需要从河道、植被、湖泊、城市及湿地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在小流域内,城市、湖泊及湿地等生态系统分析相对比较少,所以,在对小流域水资源结构分析时,主要以植被和河道这两大系统进行重点考虑即可。

2、水资源结构变化受水流失的影响

受水流失的影响,流域内水资源的流量以及时间分布等多少都会受到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汛期净流量的加大,而枯水期净流量降低,甚至断流,从而严重的影响了流域内的水资源结构组成。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水土流失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人类活动主要是对地面的自然植被进行破坏与影响,相对治理沟的植被覆盖而言,非治理沟的植被覆盖率往往比较低,由于采沙量的增加,河道输出的沙量比较高,也造成了植被生态用水的降低,对流域内的水资源结构产生影响。同时,受水土流失加剧的影响,往往进入汛期以后,径流量不断增大,而进入枯水期后,径流量降低,因此就造成了汛期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加大,水资源以灾害水与潜在资源水的形式被消耗,流域内输出了非常多的消耗资源水和生态环境水,这其中就有一部分属于可以利用也能够被利用的水资源。

3、水流失与水保持的关系

从水资源的转化结构进行分析,水流失的本质是由生态环境水向灾害水与潜在资源水进行转化。根本原因是由于在时间分布上水资源不均匀,并持续加剧造成的,以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是其最大危害,生态环境水由于受到挤占,引起流域的自然生态系统逐渐退化,随着水流失的情况日益严重,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甚至威胁到正常的社会经济用水。水保持是为了阻碍上述水流失的过程,根本目的是为了保障流域正常的生态环境用水。

二、水流失的表征

水流失的本质是生态环境方面用水的流失,而流域生态环境的用水量直接反映着水流失的严重程度,因此可从其构建的表征对流域生态环境的相对用水量相关指标进行表征出水流失的严重程度。各类生态系统在流域生态环境用水方面的作用大小均能采取一个反映其作用能力的权重与其面积进行表征,从而分析出构建流域生态环境用水的特征指标,公式如下:EWUI=(Σei・Si/s)×100%,其中EWUI 指的是流域生态环境用水的特征指标;Σei 指的是第i 类的生态系统对于流域中生态环境用水的重要性权重,能经层次分析法进行确定;Si 是第i 类的生态系统的面积,s 是流域面积,能经土地覆盖图计算获得,可见式中EWUI 与水流失的严重程度间是成反比例关系,也就是说EWUI 的值越大,表明水流失的严重程度就越为轻微。

三、土壤侵蚀的表征

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主要包括有土、地形、植被、降雨及人类的活动,在上述五个影响因素中,针对某一特定的流域,地形、降雨及土壤这三个因素,以长时间的观察来评价其变化较小,相对稳定,可作为常量。植被的因素对于土侵蚀的影响主要由植被覆盖与其类型来决定,人类的活动是通过对流域下垫面的生态进行改变造成土壤侵蚀的影响,以上两个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对流域土地的利用结构及其变化作为反映。因此,采用水特征的指标EWUI 对于特定流域进行分析,土壤侵蚀的变化情况主要由土地的利用结构及其变化来决定,并且有相关研究表明,若保持其它因素不变,土壤侵蚀在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中的特征有显著的差异。因此,倪晋仁等在纸坊沟的流域土壤侵蚀动态评估中指出,可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对于土壤侵蚀的权重进行确定,分析出土地利用的结构特征指标S,对土壤侵蚀量的相对大小进行表征,公式如下:SI=(Σwi・Ai/A)×100%,Σwi 指的是第i 类的土地利用类型对于土壤侵蚀的权重;Ai 指的是第i 类的土地可利用类型的面积;A 指的是流域的总面积,可见式中的流域土壤侵蚀与田之间是成反比例的关系,表明田的值越大,流域土壤的侵蚀情况就越轻微。

四、水流失与土壤侵蚀之间的关系

从水沙运移的机理角度探讨,水蚀区发生土壤侵蚀是水流运动的必然结果,同时流域水流失的日趋严重也必然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现象,因此,土壤侵蚀与流域水流失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从水土保持的角度进行探讨,保持土壤的最终目的及根本要求是尽可能地减少水流失,从根本上起保水的效果。因此,水土保持必须具有一定的水资源作为付出代价,而此部分的水资源就属于水土保持用水,水土保持用水对于流域下游的水资源利用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而分析水流失与土壤侵蚀的关系可以为进一步探讨水土保持用水问题提供依据。通常,在土壤侵蚀较为严重的情况下, 消耗少量的水资源即可取得较大的土保效益;而在土保工作已经较好、土壤侵蚀较为轻微的情况下, 为使土壤侵蚀进一步减弱, 则需要以较多的水资源作为代价。因此, 从协调该流域生态环境用水与社会经济用水、提高单位用水效益的角度出发, 应将水土保持控制在合理水平,如果想进一步降低土壤侵蚀, 应采取其它措施, 如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抗蚀性等.

小结

本文通过探讨分析流域水土保持中水保与土保的关系,为水土保持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出科学的依据。指出了必须通过调动群众共同进行水土流失的治理,积极做好水土保持的各项前期工作,认真贯彻并落实预防为主的水土保持的基本防治方针;全面加强对于开发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方面的监督,实施水土保持方案中的“三同时”制度,遏制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

参考文献

[1]帅洪伟.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具体措施浅析[J].华章,2010(20).

[2]李敏,王白春,许林军.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战略部署[J].人民黄河,2013(10).

[3]罗木城.浅析峰头水库流域水土保持中水保与土保的关系[J].绿色科技,2013(25).

水土保持范文第5篇

完善“原法”:深入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推进依法行政

1991年《水土保持法》(以下简称“原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水土保持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20年来,全民水土保持意识逐步增强,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督执法体系逐步建立健全,人为水土流失加剧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为确保我国江河安澜、促进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依法治国方略的进一步实施,“原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水土保持工作的需要,突出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一些规定已不适应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实践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以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二是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的水土保持责任不明确,水土保持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制度不完善;三是随着各类生产建设活动大量增加,人为水土流失呈现加剧趋势。“原法”关于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的调整范围过窄、措施单一、机制不健全,与防治人为水土流失的需求不相适应;四是随着《行政许可法》颁布施行,“原法”关于行政许可的规定已不适应依法行政的新要求;五是关于水土保持预防和治理措施的规定不够健全,特别是未能体现近年来各地在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方面的创新、发展和经验;六是关于法律责任种类和手段的规定较为单一,处罚力度轻,可操作性差,存在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

为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有必要在全面总结“原法”近20年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先进经验,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为指导,修订完善“原法”中部分条款和制度,有效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2005年,水利部正式启动《水土保持法》修订工作,历时5年,修订后的《水土保持法》(以下简称“新法”)于2010年12月25日,经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主席以第三十九号主席令正式颁布。“新法”的颁布是新时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的重要举措,对我国水土保持事业健康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十大变化:进一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生态建设方针、政策

“新法”把近年来党和国家关于生态建设的方针、政策以及各地成功的做法和经验以法律规定确定下来,为更好地指导和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重要基础。在“原法”6章42条的基础上,修改、补充和完善为7章60条,增加了1章18条,完善了十个方面的重点内容。

关于政府的水土保持责任。水土保持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而且涉及子孙后代的利益,搞好水土保持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新法”进一步强化了政府的水土保持责任: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统一领导;将水土保持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安排专项资金,组织实施;在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实行地方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明确了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水土保持职责。

关于水土保持规划。水土保持规划是对流域或区域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工作的整体部署,对水土保持事业长远发展至关重要。“新法”进一步强化了规划的法律地位:专列“规划”一章,明确规定了水土保持规划的原则、重点、内容、报批审核和组织实施,以及批准后须严格执行等;要求在相关规划中提出水土保持对策措施;将水土保持规划作为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的依据。要求预防保护措施布设、易造成水土流失区域的确定以及社会力量参与水土保持都必须依据水土保持规划或在水土保持规划的指导下进行。

关于预防保护。“新法”强化了崩塌、滑坡危险区和泥石流易发区,生态脆弱区,生态敏感区以及25度以上陡坡地的禁止性和限制性规定,扩大了保护范围,强化了保护措施,进一步突出了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方针。

关于水土保持方案管理。“新法”进一步完善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制度:明确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界定了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的范围和对象为“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以及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其他区域开办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单位”;加强了水土保持方案变更的管理;强化了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明确了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机构应具备相应技术条件。

关于水土保持投入保障机制。“新法”进一步强化了水土保持投入保障机制:明确国家加强对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的坡耕地改梯田、淤地坝等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引导和鼓励国内外单位和个人以投资、捐资,以及承包治理“四荒”等方式参与水土流失治理;明确多渠道筹集资金,将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补偿纳入国家建立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确立水土保持补偿费制度,明确水土保持补偿费专项用于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

关于水土保持技术路线。“新法”进一步完善了水土保持技术路线:丰富了不同水土流失类型预防和治理技术路线;针对水源保护和人居环境改善的新情况,提出了清洁小流域建设的要求;完善了人为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措施体系,突出了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

关于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新法”进一步强化了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明确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流域管理机构的监督检查职责,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水土保持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要求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流域管理机构要依法认真履行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职责。既要加强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又要加强对水土保持情况的监督检查;规范了监督检查的程序、内容以及相应的处罚措施。

关于水土保持监测。“新法”规定: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完善国家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对全国水土流失进行动态监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保障水土保持监测经费;建立完善公告制度。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情况,定期公告水土流失状况、变化趋势及其造成的危害、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等情况;建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制度。可能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大中型生产建设项目,生产建设单位应当自行或者委托具备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的机构监测水土流失情况,并定期上报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

关于水土保持法律责任。“新法”从四个方面强化了法律责任:增加了责任追究方式:滞纳金制度、代履行制度等责任追究方式;增强了可操作性,规定罚款、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等处罚措施可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直接实施,减少了环节,提高了效率;加大了处罚力度,提高了违法成本,最高罚款限额由“原法”的1万元提高到了50万元;规定了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本法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未依法履行法定职责的法律责任。

关于单设水土保持机构职责。在一些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地方人民政府从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的要求出发,单设水土保持机构,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新法”明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立的水土保持机构,行使“新法”规定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土保持工作的职责。

新机遇、新发展:全面推动中国特色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了首个以水利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召开了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明确了新时期水土保持的发展方针,提出了水土保持“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严格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和建立水土保持补偿制度”三大任务,为水土保持事业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水土保持要抓好十个方面工作,沿着中国特色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之路继续奋进。

以新的理念为指导,引领水土保持事业新发展。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将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生态自然修复、生态清洁等新理念作为水土保持工作贯穿始终的重要指导。

以新《水土保持法》贯彻为契机,推进水土保持依法行政。要大规模地开展“新法”的培训,同时加快配套法规制度建设,健全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尽快制定出台水利部部令和文件以及各省、区市的水土保持法实施办法,要认真履行“新法”赋予的职责,对重要条款逐项制订方案落实,切实增强执法能力。要强化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监督检查和设施验收工作,全面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严格遵循法定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推进水土保持依法行政。

以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为龙头,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要继续推进长江上中游、黄河上中游、东北黑土区、西南石漠化区等重点地区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大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南方崩岗治理、革命老区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力度。推动易灾地区、三峡库区、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等水保重点治理工程的实施。要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优先对水土流失严重、人口密集、对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较大的区域进行综合整治,努力构建科学完善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护体系。

以科技为支撑,不断提升水土流失防治水平。要加强重大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推动建立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初步建立国家土壤侵蚀评价与预报模型。加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和推广工作,推进实用技术、高新技术和水土保持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提升水土保持科技贡献率。加强交流与合作,学习国际先进理念与技术。

以信息化建设为重点,促进水土保持现代化。要建立完善的水土保持信息化技术标准和工作制度,初步建成由地面观测、遥感监测、科学试验和信息网络等构成的数据采集、处理、传输与的基础设施体系,建成基于时空逻辑的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措施以及相关因素的数据库,构建满足各级水土保持业务应用服务和信息共享的技术平台,形成基于网络、面向社会的信息服务体系,全面提高水土流失监测预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管理、预防监督、科学研究以及为社会公众服务的能力。

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不断增强水土保持事业发展活力。要全面落实地方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考核奖惩制度,切实发挥政府在水土保持规划的制定和执行、资金投入保障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建立有效的水土保持协调机制,加强部门之间、行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形成“水保搭台,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协作机制。以水电、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为重点行业,以建立重要水源区补偿机制为试点,逐步推进建立国家层面的水土保持补偿机制。探索建立水土保持投融资机制,综合运用财政转移支付、水利建设基金、金融信贷、税收调节、收益提取等手段,推动水土保持投入多元化。

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建立有特色的水土流失防治模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新需求。要充分发挥水土保持基础性作用,因地制宜、科学配置各种治理措施,建立有特色的防治模式,更好地为新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建设服务。在位于一、二级水源保护区,点、面源污染相对严重的小流域,实施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模式,以水质保护、水污染治理为重点,溯源治污,源头护水。在具有山水、民俗旅游资源的小流域,实施生态环境型小流域治理模式,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保护原生态和水环境为重点,通过自然修复,保育植被,种植水保林,打造水景观,整体提升山水环境品质。在特色林果种植区,大力建设绿色产业小流域,实施生态经济型小流域治理模式,以完善农业生产设施条件为重点,通过建设梯田、农路、配套灌溉设施等,优化配置水土资源,增加产量,提高品质,创建品牌,培育绿色产业发展。在滑坡、崩岗、山洪、泥石流等灾害频发的小流域,实施生态安全型小流域治理模式,构建生态安全屏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以机构能力建设为基础,强化水土保持组织保障。要不断加强水土保持机构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全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等活动,全面实现机构、人员、办公场所、工作经费、取证设备装备“五到位”。没有成立水土保持工作机构或者水土保持机构能力弱的地方,要依法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加强水土保持机构职能建设,以适应水土流失防治工作需要。